一、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桂宇雪[1](2021)在《北宋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苏佳媛[2](2021)在《基于“舍得”观下视觉域界的设计批评》文中提出
熊倩[3](2021)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文中提出目前,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除了要守住最基本的脱贫成果外,持续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问题,保护好绿水青山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大多数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片面追求人工美,忽视乡村发展的本质,自然景观没有得以保护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有必要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进行审美观念的革新,为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策略。本文以美丽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读、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层次分析、实例研究等方法,利用yaahp、ArcGIS等软件,从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两方面出发,对生态美学进行基础性研究,分析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整理乡村景观资源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乡村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构建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景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规划要点和运用策略,从而对新宁县桂山村的美丽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实践。得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课题背景分析以及研读文献法对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相关基础的梳理,分析出美丽乡村景观的相关生态美学特征体现在生态和谐美、生活诗意美、生产活力美和人文艺术美。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等相关政策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下文提出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归纳演绎法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优秀乡村景观规划案例的研究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34项关联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其层次排序值:生态和谐美(0.4943)>生产活力美(0.2532)>生活诗意美(0.1804)>人文艺术美(0.0721)。在此基础上,以这四个方面为出发点,针对每个点提出对应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分别为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来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从而指导下文桂山村景观规划实践。(3)基于上文将新宁县桂山村作为实践对象,调研分析乡村现状概况及其具有生态美学特征的景观资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桂山村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中生态和谐美和生产活力美占据重要优势地位。因此,建议将生态景观资源和生产景观资源作为规划部分,同时结合桂山村其他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提高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表达,并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乡村生态美学优势。(4)基于上文对桂山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桂山村景观资源特色,将桂山村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为“两带五区多环”形式,其中,“两带”即以十里大峡谷为核心的活力体验带和以万亩樱花园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带,“五区”为自然生态景观区、诗意生活休闲区、农业生产发展区、民俗风情游赏区、综合服务管理区,“多环”为以乡域东北部阡陌田园为主的农业生产景观,结合现有田埂打造成多条乡村慢行环线。分别从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人文美四个方面入手,将研究得出的四个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分别应用到不同的分区规划中。(5)基于对桂山村景观资源评价的结果,将自然山水景观作为重点规划对象,通过塑造生态和谐景观空间,营造出诗意生活氛围意境。同时打造特色农业景观,提升生产活力发展,提炼人文景观资源,传承凸显桂山村艺术文化。以此对提出的表达策略加以验证,理论结合实践,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赵瑞华[4](2021)在《生态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表达 ——以《一颗星球:七个世界》为例》文中提出工业革命之后的200多年时间中,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利用渐趋极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越发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已经呈现不可调和的状态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生态问题,在影视领域,人们希望通过影像作品向大众展现真实的不为人知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物,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这类作品便是生态主题纪录片,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核心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生命关联,在传递生态理念,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过程中与生态美学不谋而合,都致力于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生态审美现状,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美好、共生的世界。作为蕴含着生态美学思想的生态纪录片,《一颗星球:七个世界》中的生态思想还未被人们挖掘出来,因此本文便以该纪录片为个案,着重分析该片中的生态美学表达。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研究综述、生态美学释义和创新点,指出研究生态纪录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章主要对生态纪录片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明确了中西方的“自然类、环境类、生态类”纪录片都可被称作“生态纪录片”,梳理了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西生态纪录片的特征以及蕴含的美学特性。第二章就生态纪录片《一颗星球:七个世界》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分别从试听语言、思想表达、表达主体三方面来探究该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作为一部生态纪录片,《一颗星球:七个世界》已经完整的表现了生态纪录片应有的美学特性,但就本片而言,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命的关照以及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表达的尤为深刻,也就是说与其他多部生态纪录片相比,此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大篇幅的直接展现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给观众带来沉思与反思。第三章回归中国,在前文基础上论述了生态纪录片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中国生态纪录片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纪录片对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启示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杨琬莹[5](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杨丹[6](2021)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文中认为中国自然山水园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代表,尤以文人山水园为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山水园滋养于“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文化相融共生,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社会背景、使用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等发展而变化。传承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与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出发,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与概括。本文从中国自然山水园动态发展的历程出发,归纳其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涵与传创方法,丰富中国园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内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建设之道。本文阐述了传承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原因和动机,并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定义,探讨了其形成的渊源、脉络与演进特征,归纳出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价值、传承内核、传承原则与传承路径等四方面内涵,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的“四价值”、“五内核”、“六原则”、“五路径”与“三步法”。中国自然山水园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包括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和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等五部分核心内容;并要遵循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六大传承原则;应通过从地域文脉的传续、功能空间的发展、形式符号的表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材料建构的更新等五条路径实现传承目标。最后,笔者结合子三园设计实践,探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相地明旨——立意构园——理微察毫”的创作三步法。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宗旨,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中国自然山水园是具有多维度的传承综合体,其传承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和创新无法割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张楠[7](2021)在《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文中指出窑居建筑是原始洞穴居住形式的延续与发展,是几千年华夏史中传承农耕文明的载体,山西境内山峦起伏、北高南低且南北狭长,气候变化显着,南北差异大,使得同为山西传统窑居其建筑样式和外部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尤其朔州窑居地区特色显着。当地居民凭借土质细密干结,容易挖掘这一特点,因材施用造就了传统样式的窑居,随着建筑材料的丰富与营造技艺的成熟,人们逐渐发展形成窑居建筑的独特样式。近年来对传统窑居建筑改造优化产生了许多的新型窑居,让更多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窑洞文化。本文主要以朔州地区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的访谈与拍摄,在论述窑居的历史发展脉络上,依据建筑技术物质条件阐明从古至今朔州窑居的样式变化及其营造技艺,并以之具体案例进一步说明。进而结合窑洞居住者的实际生活环境,总结和归纳窑居建筑在选址习俗、空间设计、色彩元素、审美观念及立面造型所体现的审美文化传统。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文献综述、研究创新点及方法,并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基于实地的田野调查与对窑居资料的分析研读,整体把握窑洞的发展脉络与类型,然后阐述朔州地区窑居的营造技艺、院落设计、内部空间布局与建筑的立面构成和内部构造,并延伸至朔州窑居所展现的审美文化内涵。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建筑构成的基础要素集中讨论了朔州地区窑居历史发展、形成的基本背景、窑居分类以及窑居当代的新发展。第二章通过人物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详述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分别从拱券样式选择、建造技术的演进、院落设计和内部空间布局三个方面论述。第四章基于人类实用则美的审美理念,逐一展开叙述窑居建筑因地制宜的选址习俗、科学尚中的空间设计、和谐朴素的色彩装饰以及方圆相济的立面造型,第四章探讨窑居建筑在当代的价值,传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朔州地区窑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作归纳总结,并依据窑洞的现状分析,对朔州窑居建筑的保护和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杨文建,邓李君[8](2021)在《基于空间认同理论的图书馆空间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城市空间,研究其社会认同对促进空间功能变革、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加强创新技术应用和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空间认同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解析图书馆空间属性的基础上,分析智慧图书馆的空间认同危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认同理论的图书馆空间认同促进策略。图书馆空间认同是用户对图书馆知识、价值、建筑、服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可以从图书馆的空间利益相关者、建筑美学与空间认同的关系、基于图书馆空间本质的认同构建以及基于共同情感、提升空间配置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化空间影响管理等角度分析图书馆空间认同的构建路径。
邸小松[9](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李继红[10](2021)在《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基于J市城区幼儿园的调查》文中提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主渠道,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幼儿情感体验;人为地将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领域内容相分离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阻碍,因此需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而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的出现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研究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J市城区四所公办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展开调查,分析美术教学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四方面的现状,归纳出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活动目标缺乏整合性;活动内容缺乏综合性;活动过程缺乏整体性、对话性;活动评价缺乏多元性。笔者借助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总结出教师和幼儿园两个层面的原因。首先,就教师而言,教师对美术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缺乏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指导;生态式美术教学组织能力不足;忽视幼儿生态主体地位;生态式美术教学评价能力不足。其次,从幼儿园层面来看,幼儿园提升教师生态式艺术素养的平台不完善;欠缺生态式美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基于对上述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本研究运用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进一步从教师和幼儿园两方面提出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改进策略。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应树立活动目标整合观,加强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学习;增强活动内容综合意识,积极开展“双线索”美术教学活动;关注幼儿生态主体地位,构建对话型师幼关系;强化评价语言的针对性,采取全面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从幼儿园方面来看,幼儿园应搭建生态学以及美育培训学习平台;开展深层次的生态式美术教研活动;制定生态式美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本研究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的视角,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导致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3)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规划战略的支持 |
1.1.2 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问题 |
1.1.3 人们对特色乡村景观发展的向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美学相关研究进展 |
1.3.2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 生态美学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美学相关概念 |
2.1.2 生态美学内涵 |
2.1.3 生态美学的表现形式与审美方式 |
2.1.4 生态美学的功能与价值 |
2.2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2.1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界定 |
2.2.2 乡村景观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2.2.3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2.3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关联性分析 |
2.3.1 生态美学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契合 |
2.3.2 乡村景观资源与生态美学的契合 |
2.3.3 美丽乡村景观中生态美学特征 |
2.3.4 生态美学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可行性 |
2.4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景观美学理论 |
2.4.3 乡村美学理论 |
2.4.4 乡村景观规划AVC理论 |
2.4.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里山乡村: 维护生态自然和谐 |
3.1.1 案例概况 |
3.1.2 规划思路 |
3.1.3 经验借鉴 |
3.2 广东省莲塘村: 整治诗意乡村环境 |
3.2.1 案例概况 |
3.2.2 规划思路 |
3.2.3 经验借鉴 |
3.3 台湾台东县池上乡: 激活多感官参与体验 |
3.3.1 案例概况 |
3.3.2 规划思路 |
3.3.3 经验借鉴 |
3.4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 传承特色民俗风情 |
3.4.1 案例概况 |
3.4.2 规划思路 |
3.4.3 经验借鉴 |
3.5 浙江桐庐县环溪古村: 整体规划村落生态环境 |
3.5.1 案例概况 |
3.5.2 规划思路 |
3.5.3 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
4.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研究 |
4.1.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内容 |
4.1.2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
4.1.3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要点 |
4.2.1 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要点 |
4.2.2 乡村生活景观规划要点 |
4.2.3 乡村生产景观规划要点 |
4.2.4 乡村人文景观规划要点 |
4.3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4.3.1 审美性原则 |
4.3.2 生态性原则 |
4.3.3 功能性原则 |
4.3.4 可持续性原则 |
4.4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 |
4.4.1 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 |
4.4.2 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 |
4.4.3 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 |
4.4.4 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案例实践 |
5.1 新宁县桂山村概况调研分析 |
5.1.1 新宁县桂山村规划背景 |
5.1.2 规划依据 |
5.1.3 区位交通分析 |
5.1.4 现状用地分析 |
5.1.5 景观资源分析 |
5.1.6 建设现状分析 |
5.1.7 SWOT分析 |
5.2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与分析 |
5.2.1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数据采集 |
5.2.2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3 基于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规划建议 |
5.3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 |
5.3.1 规划性质 |
5.3.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3.3 规划策略 |
5.3.4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总体规划 |
5.3.5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中生态美学的分区运用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宁县桂山村美丽乡村景观生态美学特征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4)生态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表达 ——以《一颗星球:七个世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生态美学释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纪录片概述 |
1.1 生态纪录片的概念及类型 |
1.2 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1.3 生态纪录片的特征 |
1.3.1 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生态纪录片的特征 |
1.3.2 中国生态纪录片的特征 |
1.4 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性 |
1.4.1 自然的本真之美 |
1.4.2 生态的和谐之美 |
1.4.3 生命的多样之美 |
1.4.4 表达的哲思之美 |
第二章 生态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表达 |
2.1 视听语言中的生态美 |
2.1.1 独特节奏的视觉语言 |
2.1.2 引发共鸣的听觉语言 |
2.1.3 沉浸式的声画体验 |
2.2 表达主体中的生态美 |
2.2.1 动物世界的“人性”之美 |
2.2.2 出镜记者眼中的生命之殇 |
2.2.3 科技呈现的人与万物关系 |
2.3 思想表达中的生态美 |
2.3.1 生态整体主义的坚守 |
2.3.2 生态真实状态的呈现 |
2.3.3 生命赞美之歌的吟唱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
3.1 生态纪录片的现实应用 |
3.1.1 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
3.1.2 “和谐”与主题的融合 |
3.1.3 为生态研究提供史料 |
3.2 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困境 |
3.2.1 聚焦国内生态环境,尚未形成国际化视野 |
3.2.2 擅长借鉴与模仿,尚未形成本土化创新 |
3.2.3 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尚未拥有过硬的实力 |
3.3 本纪录片对中国生态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
3.3.1 素材选取范围的扩大 |
3.3.2 坚持本土化的创新 |
3.3.3 国际化的视野与关怀 |
3.3.4 生态之殇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
1.4.3 景观接受研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节 |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期待效应指标 |
3.2.3 召唤效应指标 |
3.2.4 交流效应指标 |
3.2.5 身体效应指标 |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
3.3.1 研究区域分析 |
3.3.2 研究对象选取 |
3.3.3 评价方法选择 |
3.3.4 评价指标赋权 |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
4.1.1 指标来源 |
4.1.2 问卷调查 |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
4.3.1 评价体系 |
4.3.2 研究步骤 |
4.3.3 照片测量方法 |
4.3.4 分析评价 |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1 概念框架 |
5.1.2 研究变量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
5.2.2 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正式调查问卷 |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5 CFA分析 |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5.3.1 SEM拟合度分析 |
5.3.2 SEM路径系数 |
5.3.3 SEM模型修正 |
5.3.4 中介效应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
6.4.1 项目背景 |
6.4.2 场地概况 |
6.4.3 策略应用 |
6.4.4 设计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
(6)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要性 |
1.1.2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然性 |
1.1.3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国传统园林与自然山水园 |
2.1.2 现代与现代化 |
2.1.3 传承及其与创新、传统之间的关系 |
2.1.4 文化、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文化基因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山水城市理论 |
2.2.2 新地域文化理论 |
2.2.3 场所精神理论 |
2.2.4 本土设计理论 |
2.3 中国自然山水园研究进展 |
2.3.1 古代文献 |
2.3.2 近现代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3 溯源:中国自然山水园要义 |
3.1 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根源研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政治经济 |
3.1.3 哲学思想 |
3.1.4 文学艺术 |
3.2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历程简述 |
3.2.1 远古至清初:从山水审美的起点到山水园林的大发展 |
3.2.2 清中叶至今:社会的剧变与山水文化的现代发展 |
3.2.3 小结 |
3.3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与演变特征 |
3.3.1 滋养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观 |
3.3.2 繁茂因相融共生的山水文化 |
3.3.3 异变由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求索: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 |
4.1 影响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差异性的时代背景因素 |
4.1.1 社会背景的差异 |
4.1.2 技术水平的差异 |
4.1.3 使用需求的差异 |
4.1.4 审美情趣的差异 |
4.2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价值 |
4.2.1 社会价值 |
4.2.2 文化价值 |
4.2.3 生态价值 |
4.2.4 美学价值 |
4.3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核 |
4.3.1 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 |
4.3.2 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 |
4.3.3 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 |
4.3.4 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 |
4.3.5 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 |
4.4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生态性原则 |
4.4.4 适用性原则 |
4.4.5 协调性原则 |
4.4.6 经济性原则 |
4.5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路径 |
4.5.1 “脉”——地域文脉的传续 |
4.5.2 “场”——功能空间的发展 |
4.5.3 “形”——形式符号的表现 |
4.5.4 “术”——技术手段的运用 |
4.5.5 “材”——材料建构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践:中国自然山水园实践探索 |
5.1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过程 |
5.1.1 相地明旨 |
5.1.2 立意构园 |
5.1.3 理微察毫 |
5.2 项目设计实践 |
5.2.1 相地明旨 |
5.2.2 立意构园 |
5.2.3 理微察毫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第一章 朔州窑居建筑概述 |
1.1 窑居的发展历史 |
1.2 朔州窑居形成基本背景 |
1.2.1 自然环境 |
1.2.2 文化历史 |
1.2.3 经济状况 |
1.3 传统窑居基础样式 |
1.3.1 靠崖式土窑 |
1.3.2 独立式窑居 |
1.3.3 接口式窑居 |
1.4 传统窑居特殊样式 |
1.4.1 八海窑 |
1.4.2 连环窑 |
1.4.3 十二连城 |
1.5 朔州及周边窑居当代新变化 |
1.5.1 维护型新窑居 |
1.5.2 新建型新窑居 |
1.5.3 改造型新窑居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 |
2.1 拱券形态与建筑技术 |
2.1.1 拱券形态的发展 |
2.1.2 营建技术的演进 |
2.2 院落设计与内部空间布局 |
2.2.1 院落设计 |
2.2.2 内部空间布局 |
2.3 立面构成与内部构造 |
2.3.1 立面构成 |
2.3.2 内部构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朔州窑居建筑审美文化传统 |
3.1 实用则美的审美观念 |
3.1.1 实用 |
3.1.2 坚固 |
3.1.3 美观 |
3.2 因地制宜的选址习俗 |
3.2.1 背山面水 |
3.2.2 日照通风 |
3.2.3 土壤植被 |
3.3 科学尚中的空间设计 |
3.3.1 外部空间 |
3.3.2 内部空间 |
3.4 和谐质朴的色彩装饰 |
3.4.1 装饰 |
3.4.2 色彩 |
3.5 方圆相济的立面造型 |
3.5.1 立面 |
3.5.2 造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朔州窑居建筑当代价值探讨 |
4.1 建筑模式的发展启示和改造设计 |
4.1.1 发展启示 |
4.1.2 改造设计 |
4.2 营造技艺的发展现状和保护措施 |
4.2.1 发展现状 |
4.2.2 保护措施 |
4.3 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 |
4.3.1 “因地制宜”生态理念的传承 |
4.3.2 “多模式共生”建筑方法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空间认同理论的图书馆空间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间与认同 |
2 城市空间认同 |
3 图书馆空间属性 |
3.1 图书馆是城市重要的第三空间 |
3.2 对图书馆空间演化的不同观点 |
3.3 体验对构建图书馆空间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
3.4 图书馆空间正在不断演进 |
4 影响用户形成空间认同的主要原因 |
4.1 缺乏对图书馆空间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关注 |
4.2 对空间技术本质和创新过程的认识不够 |
4.3 对图书馆空间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
4.4 空间配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 |
4.5 缺乏必要的营销与管理手段 |
5 图书馆用户的空间认同构建策略 |
5.1 从解构空间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角度促进认同 |
5.2 从图书馆建筑美学、实用功能角度构建认同 |
5.3 从展现图书馆空间的四种本质的角度构建认同 |
5.3.1 图书馆的文化空间认同 |
5.3.2 图书馆的学习空间认同 |
5.3.3 图书馆空间创新的认同 |
5.3.4 图书馆空间技术应用的认同 |
5.4 从提升空间配置专业性和针对性角度构建认同 |
5.5 从强化图书馆空间营销与管理角度促进认同 |
5.5.1 强化现代技术手段应用 |
5.5.2 加强空间精细化管理 |
5.5.3 提升跨渠道宣传展演力度 |
5.6 从促进用户形成共同情感角度构建认同 |
5.6.1 促进基于服务感知的共同情感以构建认同 |
5.6.2 促进基于群体领导者的示范效应形成空间认同 |
5.6.3 基于历史情感的空间认同 |
6 结语 |
(9)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基于J市城区幼儿园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贯彻落实《纲要》《指南》指导要求的需要 |
2.对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实思考 |
3.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满足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研究 |
3.生态式艺术教育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 |
4.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
2.生态式艺术教育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基础 |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概述 |
1.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提出 |
2.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
3.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
4.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施要点 |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关系 |
1.美术与艺术 |
2.幼儿美术与美术艺术 |
3.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与生态式艺术教育 |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 |
1.追求活动目标的整合性 |
2.强调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
3.重视活动过程的整体性、对话性 |
4.提倡活动评价的多元性 |
(四)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价值 |
1.与课程改革对幼儿园艺术教学的要求相一致 |
2.促进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发展 |
3.更符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本质 |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 |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目标设定现状 |
1.活动目标的制定依据情况 |
2.活动目标的具体设置状况 |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确定现状 |
1.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情况 |
2.活动内容的组织形式情况 |
(三)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现状 |
1.活动环节的实施状况 |
2.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
3.师幼互动情况 |
(四)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现状 |
1.评价内容的选择情况 |
2.评价方法的采用状况 |
3.评价语言的使用情况 |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美术教学活动目标缺乏整合性 |
1.活动目标制定依据不全面,依赖教材 |
2.三维目标制定重认知与能力,轻情感 |
(二)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缺乏综合性 |
1.活动内容缺乏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有机融合 |
2.活动内容缺乏与其他领域之间的有效渗透 |
(三)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缺乏整体性、对话性 |
1.活动过程缺乏整体性 |
2.活动过程缺乏对话性 |
(四)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缺乏多元性 |
1.评价内容片面,方法单一 |
2.评价语言单调,缺乏针对性 |
四、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 |
1.美术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缺乏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指导 |
2.活动内容缺乏综合意识,生态式美术教学组织能力有待提升 |
3.师幼关系错位,忽视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生态主体地位 |
4.受传统教学评价观念影响,生态式美术教学评价能力不足 |
(二)幼儿园层面 |
1.提升教师生态式艺术素养的平台不完善 |
2.欠缺生态式美术教学评价制度 |
五、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改进策略 |
(一)教师生态式美术教学活动能力的自我提升策略 |
1.树立活动目标整合观,加强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学习 |
2.增强活动内容综合意识,积极开展“双线索”美术教学活动 |
3.关注幼儿生态主体地位,构建对话型师幼关系 |
4.强化评价语言的针对性,采取全面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
(二)幼儿园加大生态式美术教学支持力度 |
1.搭建生态学以及美育培训学习平台 |
2.开展深层次的生态式美术教研活动 |
3.制定生态式美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从中国生态美学瞻望中国建筑的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桂宇雪.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基于“舍得”观下视觉域界的设计批评[D]. 苏佳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D]. 熊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生态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表达 ——以《一颗星球:七个世界》为例[D]. 赵瑞华. 山西大学, 2021
- [5]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1(01)
- [7]山西朔州窑居建筑营造技艺及其审美文化传统[D]. 张楠.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基于空间认同理论的图书馆空间认同研究[J]. 杨文建,邓李君. 图书馆学研究, 2021(10)
- [9]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基于J市城区幼儿园的调查[D]. 李继红. 渤海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