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果树种子的冬藏和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吕岩[1](2014)在《唐朝政府物资购买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满足财政需求,唐朝政府有意识地利用市场来购买物资,使政府获取物资的方式呈现出赋税征调、聚敛掠夺、自给生产和市场购买并存的状况。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购买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政府物资供给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唐朝政府还通过购买物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对封建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政府购买是唐朝政府物资供给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政府成为物资的购买者,使政府与市场紧密联系,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市场行为主体。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国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从前辈学者的研究来看,唐朝的和籴、和市、宫市以及财政机构的职能、运作等,作为经济史和财政史研究的重大课题,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将唐朝政府作为市场行为主体,对政府购买进行的整体研究,仍处于薄弱状态。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点上,着重考察古代市场发展中的政府因素和国家财政中的市场因素。从政府购买的发展形态、职官管理体系、经费结构及管理制度、交易制度、运输制度、交纳存储制度、监察制度、审计制度、职务犯罪预防与惩戒制度、制度缺陷及对于唐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对唐朝政府购买作了全局性的整体考察,具有学术创新价值。通过揭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性特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会为当前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提供借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认为,政府购买是唐朝官营贸易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唐朝政府利用市场满足消费需求、调控社会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强化社会控制的重要举措,具有消费性、生产性、经营性、伴生性等显着特点。唐代经济的繁荣是政府购买发展的基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发达的水陆交通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前朝政府购买制度提供了制度规范。政府购买是优化政府收入结构的必然要求,贵族官僚的奢靡性消费刺激了政府购买的发展,政府购买反映出唐朝政府干预、调控经济的意图,政治和军事目的是政府购买的直接推动因素。唐朝政府购买的物资种类庞杂,数量巨大,涉及农、林、牧、副、渔、矿产、加工业产品等领域。除了粮食、马匹、木材等类属明确的物资,各级政府还以土贡、别索、宫市等名目大量地购买物资,这充分表现了唐朝政府购买的广度和规模。唐朝政府购买涉及的领域广泛,在各领域间又有所侧重。农产品、畜产品、矿产资源、加工业产品、手工业品等是唐朝政府购买的主要物资,尤以粮食、马匹、绢帛、珠宝、土特产等为多。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要物资,均被纳入购买领域,且在政府购买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购买随着唐朝国力的盛衰,分为兴起、繁荣、变通、扩展、衰落五个阶段,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限于自然条件,政府购买又有独特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北方(东北、西北)边境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岭南地区,呈现出以关中为中心,东南、西北并重的局面。政府购买物资的地域流向,或在购买地本地使用,或运送长安、边境和战场。以安史之乱为界,唐朝政府购买职官管理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以户部为中心转变为由三司主导。政府购买领域使职差遣的大规模出现,改变了事权过于分散、不利集中管理的状况,提高了购买效率。唐朝政府购买经费可大致区分为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在政府购买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唐前后期政府购买经费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预算内经费的不同。预算内资金数额巨大,应用面广;预算外资金名目多,但资金数额小、临时性强,往往着眼于特定支用,或者用于弥补预算内资金的不足。左藏、右藏、内库、专门库(和籴库、少府监库等)是唐朝政府购买经费的主要库藏来源。购买经费的调拨与支给,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财物出纳要接受比部勾检,大额经费还要由中书门下审核。唐朝政府购买遵行的基本原则是“两和交易”,大体遵循官方买其所需、百姓卖其所余的双方自愿和公平交易的原则;在执行层面,唐律有诸项细致规定。政府购买的交易场所主要包括诸市、诸仓和专门置场。为了保证购买物资的质量,唐朝政府从生产、流通等环节作了明确规定。唐朝政府购买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两种:“官民”交易和“官一商一民”交易。唐代边境贸易的法律化非常突出,购买海外物资的市舶制度也逐步完善。政府购买物资运输系统以是否使用驿传分为两类,不同运输系统需要不同的证明文书。纲典运输是大宗购买物资运输的主要组织形式;小规模购买的珍贵物资,通常由专使负责运送;购买物资的陆运,主要征发百姓服运役;唐中后期,购买物资的僦运代输逐渐实现了合法化。为了保证运输效率,唐朝政府对各种物资的运输时间和不同运路、不同运输方式的行程作了限定。购买物资的运费来源主要有征收脚钱和从购买物资中抽取两种。此外,政府购买还有一定的配套保障措施。政府购买的各类物资,其交纳存储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诸仓,用于储存粮食;二是中央诸库,用于存诸购买的轻货、珍奇等;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仓库,用于存储本部门固定的购买物资。物资交纳大致包含纳前汇报、交纳检验、立铭书题、书牒为案四个程序。购买物资的存储制度,主要包括以法安置、严密看守、出入检查、建立出纳文书制度等内容。唐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财政监察制度,一方面监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政府购买决策和执行上的质量、效率问题;另一方面,监察官员在廉洁奉公等方面的表现。唐代中央对政府购买实施监察职能的机构主要有尚书都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御史台。对地方政府购买的监察,一是由御史台监察御史巡按郡县,或派遣十道巡察使定期监察;二是由地方政府都督刺史系统,录事参军事、主簿系统实施监察。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了以使职为中心的监察体制,主要包括观察处置使系统、巡院系统和录事参军事系统。唐朝政府购买须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尚书省比部是全国最重要的审计机关,预算内、外和中央诸司的固定购买项目都要接受比部的审计。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普遍设置勾官,行使审计职责。对政府购买的审计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方式,财务收支是审计的重点。对于政府购买审计的结果,要进行勾征。唐代主要从人事考核制度、法律制度、官员连带责任三个层面,预防和惩戒官员犯罪。人事考核主要从德、能两个方面加强官员的自律和政府对官员的监督。唐律的规定主要涉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三个方面。唐朝还通过监临主守官吏互负连带责任,来加强官吏的互相监督,提高政府购买成效。唐朝政府购买表现出诸多弊端,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制度缺陷。交易双方的市场地位非对等、政府购买目标具有不可妥协性、资金配套和管理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价格管理制度不尽合理、钱帛兼行的支付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等,使政府购买在执行环节暴露出强制购买、抑价购买等弊端。政府购买对于唐代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巩固政治中心、保障政府日常运行、发挥社会调控作用;对于国防安全的影响表现在供给军粮、部分地解决军赏问题,以及为军队和牧监提供马源等。政府购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常平仓对小农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和为公田提供了部分种子、肥料、牲畜;在自然灾害或战乱之后,唐朝政府有时会通过政府购买帮助农户解决耕牛缺乏问题。政府购买是唐朝官府手工业生产原料的重要来源,对于唐代官府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购买一方面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是对民间工商业的一种变相掠夺。政府购买的消费性比较突出,购买的物资主要用于宫廷、官僚、军队消费,尤其是军粮和奢侈性消费;政府购买的物资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而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奢侈品在其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唐朝政府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按照自给自足的原则安排其消费。除了军粮、馆驿等个别领域,政府购买在唐朝政府物资供给体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唐朝政府获取物资,主要不是通过购买,而是通过赋税征调、聚敛掠夺,或自给供应。政府购买与征调、掠夺、自给等多种手段共存、伴生,构成了唐朝政府物资供给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
孙金荣[2](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丁艳[3](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熊帝兵[4](2010)在《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着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着、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着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着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着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着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着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着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着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着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着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着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张景书[5](2003)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以农立国,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滋润着中华的沃土,养育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经受兴衰,不断前进,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也为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中,古代的农业教育功不可没。从神农氏“始教耕稼”和后稷“教民稼穑”开始,以后各代逐步演变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独特领域、丰富内容和特有方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教育,是中国古代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长期以来,不管是农史还是教育史领域,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与其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很不相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采取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主线,总结出现代农业教育应发扬的优秀成果,促进农业教育的不断创新。 全文共由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导言 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 主要界定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农业教育的途径,农业教育的方法,农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 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通过对神农、后稷,《商君书》、《吕氏春秋》等有关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时期,其萌芽的标志为有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相对集中的教育内容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 两汉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本章主要论述了农业教育形成的思想基础、社会条件、主要动力和科技基础。通过对《管子》、赵过、《泛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及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的阐述,指出了两汉时期的农业教育主要在农业科技教育方面取得进展,具体体现在土壤耕作教育、农田水利教育、农机具教育、作物栽培知识教育、园艺知识教育、蚕桑知识教育、环境生态教育、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齐民要术》的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内容,《耒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经》、《茶经》等专业农书的出现以及唐代兽医学校的创立和兽医教育的发展。本章通过对以上主要农书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得出了这一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教育内容己经基本成形的结论。 第六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时期。本章通过对((陈剪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书中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农业教育在层次上更注重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结合,手段上注意文字与图画的结合。特别是将图示的手段引入农业教育,增强了古代农业教育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教育的水平。 第七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时期。本章主要介绍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农书的教育内容。指出明清时期农业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标志在于地方性农业教育的突出;“全农”概念的提出和多种经营技术教育内容的完善。明清时期的农业教育既是古代农业教育的终结,也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端。 第八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得出中国古代的教育形式不应是学校教育的单一形式,而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形式;内容不是单一的社会意识教育,而是生产技术教育与社会意识教育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此外,还得出应进一步发展农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农业产学研进一步结合以及农业教育要不断创新等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宋宁艳[6](2020)在《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滋养了许多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果园,其中一些一直延续至今,进而被评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果园作为中国复合式农业生产系统的代表,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多种经营方式的缩影,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树粮结合、果蔬结合与种养结合三种形式,经营管理中受传统农耕思想指导,坚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基本理念。传统果园中多方面的技术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系统,其中包括林间管理技术体系、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及乡土知识体系三大方面,前两者是具体操作技术,后者则属于理论支撑。林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集中于对果树的管护,这些技术体系兼顾果树从“生”到“长”的全过程,如繁育技术、花果管理、防虫技术,是传统果园农业技术的特色体现;而传统果园林下管理技术体系则是从大田农业生产借鉴而来的技术经验,但又与之不同,传统果园结合当地特色,衍生出与众不同的技术体系,均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而构成乡土知识体系的主体是果农,他们经过实践形成有关“天”、“地”、“人”的乡土知识,并经过士人阶层与统治者的助力,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传统果园历史悠久,经历了传统时期、西方科学引进后与现代农业反思三个阶段的演变,促使演变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多方面,并暗含规律。传统果园历经数久演变而不衰与坚持传统技术体系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对当地与整个流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探究传统果园能够长期维持的原因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古籍文献,从横向分析其内部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机制,以传统果园演变历程为纵向研究出发点,从而得出黄河流域传统果园能够长期维持的原因与坚持传统技术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探析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的产生的效应。传统果园经久不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引起思考,其生产、管理技术与经验对现代果园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曾令香[7](2012)在《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文中指出元朝是古代农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动,统治者的劝农政策,以及文人自身的原因等,元朝出现了大量的农学着作,是农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期,但大多数农书都失传了。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有三大农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三部农书都遵循了《齐民要术》大农业的结构框架,内容非常丰富。同时它们又成为明清时期农书写作的依据,在农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元代三大农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反映了元及元以前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状况,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即以元代三大农书为语料,力图通过对其中农业词汇的研究,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追溯其历时发展演变,勾勒出汉语农业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立足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同时吸纳传统小学的治学方法,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作全方位的系统描写。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古代农书文献、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语料、版本和方法。古代农书非常丰富,分类标准也不统一,不少的机构或学者都对古农书的数量进行了调查,但都未能作出一个准确的统计。我们按照历史的发展,从上古到近代,对农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总结出了古代农书波浪式起伏发展的三个高峰期,元代三大农书的出现即是其中的一个高峰期。对农书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文献的校注上,语言研究论着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中古文献《齐民要术》的研究上,近代农书文献的研究成果很少,系统研究更是没有,因此本文以近代的三部农书为语料进行研究,能在一定程度弥补农业文献研究的不足。在语料的版本上,我们选择了目前所能见到的较好的版本,同时参照其他文献中的引用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从隐喻、文化等视角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多角度的研究。第二章元代农书的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本章从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入手,首先,从语料性质上,元代农书的语料具有专业性、俗语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农业专门用语上;俗语性除了表现在日常用语中,还表现在农作物、农具的俗名上以及农业谚语中;地域性主要体现在方言词中;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词汇来源上。其次从研究价值上,我们主要从词汇的研究价值来谈,一是农书词汇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文中主要从词汇反映耕作技术和嫁接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二是农书是近代汉语研究重要的补充语料,同时农书中的口语词、方言词等可以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三是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对丰富专科词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弥补农业词汇研究的某些不足;四是农书中的词汇在辞典编纂上也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具有补充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书证和补充书证的作用。第三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概说。本章在对农业词汇界定的基础上,将农业词汇分为三个层次,并从农业生物种类、农业生产行为、农业工具等几个方面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了系统的共时描写,然后按照历时的观点,将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形成上看,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吸收全民共同语,具体为全盘借用和改造借用;二是沿袭已有的农业词语,具体沿袭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三个时期的农业词语;三是产生于元代的新词,具体从农业词汇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来谈。从发展上来看,首先是农业词汇内部的发展,或弃置不用,或继续使用;其次是农业词语对全民共同语的渗透,或直接渗透,或引申渗透,或比喻渗透,或本源回归。在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词汇中出现的同实异名和同名异实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重点分析了同实异名的语言内外部原因,语言内部原因主要从语音、词汇和修辞三个因素来分析,语言外部原因主要从命名理据的不同、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和变化以及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第四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语义分析。本章主要从本义、引申义、词源义、词义类聚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对农业词汇的意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一是在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即两个语素义组合、综合或融合等构成词义。二是在分析农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对农业词语的引申义系统进行简单的概说,对农业词语引申义产生的途径、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产生途径主要是相似引申、相关引申和同步引申,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三是对农业词语中的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分析,我们主要采用系联同源词的方法对其中单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从参与构词语素各自意义的来源以及它们结合并凝固的原因两个方面对其中双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四是对农业词汇中的几种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即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对立关系。其中在同义关系中,主要对同义动词从构组和语义上进行了描写,并从词义的发展、双音化、异序词、同源词等几个方面对同义词的大量存在进行了解释。五是对农业词汇词义发展演变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农业词语义位的增减,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扩大、缩小和转移。并对词义的演变发展从语言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本章力求能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在语义上做一个系统的描写和解释。第五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语法分析。本章主要从活跃的构词语素、构词类型和方式、农业词语的量词化和名动词类的转变四个方面展开。活跃的构词语素,主要包括“熟”、“田”、“种”、“接”等。农业词语的构词类型包括联合、偏正、动宾、补充和附加五种方式,其中联合式和偏正式占绝大多数,文章对这两种构词类型的具体构成情况作了两个方面的分析。农业词语的量词化主要对由植物各部位名称词演变成量词的进程进行了分析,这些词包括“茎”、“根”、“株”、“枚”、“叶”、“条”、“科”、“树”、“梢”、“枝”、“本”,对这些词语我们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其量词形成的时间,对量词形成后进一步虚化的进程及其发展变化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在这些词语量词化形成的语义与认知基础上,从隐喻、推理和泛化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名动词类的转变中,我们主要对农具词语从名称到功能的转变作了描述,具体分析了名动词类转变的语义和认知基础,并对名动词类转变中的突显性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做了简单介绍。第六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隐喻认知分析。本章主要对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进行分析。相似性原则是隐喻的认知原则,农业词汇的隐喻多以植株或植株各部位为喻体,来比拟其他物体。同时农业生产包含一定的过程,利用植物生长过程和事物发展过程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具体我们从植物及植物的部位名称“粟”、“桃”、“杏”、“柳”、“松”、“根”、“枝”、“花”、“苗”、“芽”等词族的隐喻,以及从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和农业生产中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过程中有关词的隐喻来分析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实现隐喻系统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并验证这种映射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语农业词汇的隐喻进行分析,隐喻受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差异。结语总结全文,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明确以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成广雷[8](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刘英吉[9](2017)在《文冠果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和珍稀木本油料,其具有观赏性强、抗性强等优点。目前,生产上文冠果繁殖主要是以种子繁殖为主,但其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出苗不整齐等问题;文冠果的苗木移植时,成活率不高,给文冠果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文冠果繁殖栽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开发利用文冠果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文冠果种子进行沙藏、快速催芽、干藏三种处理和种子分级,不同处理方法和种子大小对种子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无论是种子园种子还是野生种子均是种子直径≥10mm的种子发芽率高和出苗率最高。沙藏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不大。2.探讨三育苗基地不同土壤、播种深度及播种密度对出苗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最高出苗率是当播种深度为4~5cm时。坤厚文冠果研究中心为89.67%,坤厚文冠果研究中心靠近河边为砂壤土,其它两地都为棕壤土,土质粘重。土壤砂性较大的条件下要适当深播,最佳播种深度为4~5cm。土壤较为粘重的条件下要适当浅播,最佳播种深度为3~4cm。文冠果的育苗密度最好采取30×15cm和40×1Ocm两种育苗方式。3.探讨文冠果的一年生苗木生长规律,文冠果有明显的“胎里富”现象,出苗后一周内高度可达到5cm以上,粗度就可达0.2cm以上,其后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16周后高度生长减缓现象明显,20周后粗度生长减缓明显。4.采用根插育苗的方法,数据表明年前采集进行冬藏是最好的采集方法,根插成活率能达到90%左右。年后采集时间越晚根插成活率越低。不同长度和直径插穗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不同,插穗粗度≥0.4cm,长度≥15cm是保证文冠果育苗质量的关键。5.探讨移栽时间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要想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文冠果移栽最好在早春季节进行。秋季移栽尽量选择在封冻前进行,11月20日移栽的成活率为81.7%。春季应在化冻后进行,移栽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2月20日移栽的成活率达96.0%。6.探讨在不同土壤中移栽后第一次浇水时间的不同对文冠果栽植成活率的影响,沙壤地第一次浇水的最佳时间最好是在栽植后15~20d,粘壤地第一次最佳浇水时间最好是在栽植后25 d左右,浇水时间过早和过晚苗木成活率都会降低。对引进苗木的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当地文冠果苗木是引进苗木的关键。7.文冠果的叶、花、果实都有较大差异,根据花色可以分为白花型、紫花型、黄花型、复色花型、香味型5个类型。根据果实可以分为牛心型、圆型、平顶型、长果型、尖顶型5个类型。
方志戎[10](2012)在《川西林盘文化要义》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及农村聚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相对于城市聚落而言,有关农村聚落特别是那些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数量巨大的基层农村聚落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它们恰恰构成了中国乡土环境的重要基底,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结合特定区域,探讨农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经济生产、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思考其未来走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论文共分为十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区域角度分析川西平原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川西平原聚落体系和林盘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川西林盘的地域分布状况。第三章分析川西林盘历史沿革和清代林盘聚落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林盘文化成因机制。第四章研究林盘的类型、空间形态与特色,剖析林盘聚落模式,并对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风水林村落进行比较。第五章从建筑基本型制、外观造型、空间环境、装饰装修、营建技术几方面研究林盘民居乡土特色。第六章研究林盘的植栽和水系,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以及发达丰富的林盘经济。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林盘家园景观艺术进行研究。第八章总结林盘文化的价值和本质特征。第九章研究林盘文化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林盘文化保护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措施。第十章论述林盘文化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林盘聚落体系重构、林盘人居环境建设、林盘经济产业现代化转型和绿色多功能集约化新林盘聚居模式等,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几种果树种子的冬藏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果树种子的冬藏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唐朝政府物资购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唐朝政府购买发展形态 |
第一节 政府购买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小结 |
第二节 唐朝政府购买涉及的领域 |
一、农产品购买 |
二、林产品购买 |
三、畜产品购买 |
四、渔产品购买 |
五、矿产与资源产品购买 |
六、加工业产品购买 |
七、其他物资的购买 |
小结 |
第三节 唐朝政府购买的发展阶段 |
一、兴起阶段 |
二、繁荣阶段 |
三、变通阶段 |
四、扩展阶段 |
五、衰落阶段 |
小结 |
第四节 唐朝政府购买的地域分布 |
一、唐朝政府购买物资的主要区域 |
二、唐朝政府购买物资的地域流向 |
三、唐朝政府购买物资的运路流向 |
小结 |
第二章 唐朝政府购买管理制度(上) |
第一节 唐朝政府购买职官管理体系 |
一、唐前期的政府购买职官管理体系 |
二、唐后期的政府购买职官管理体系 |
三、具有购买职能的使职 |
小结 |
第二节 唐朝政府购买经费管理制度 |
一、唐朝政府购买的经费构成 |
二、唐朝政府购买经费的库藏结构 |
三、唐朝政府购买经费调拨制度 |
小结 |
第三节 唐朝政府购买交易管理制度 |
一、国内购买交易制度 |
二、互市购买交易制度 |
三、海外购买交易制度 |
小结 |
第四节 唐朝政府购买物资运输管理制度 |
一、关禁文书审批制度 |
二、购买物资运输的人事安排 |
三、购买物资运输时限及行程的规定 |
四、购买物资的运输方式 |
五、购买物资的运费 |
六、运输配套保障措施 |
小结 |
第五节 唐朝政府购买物资交纳与存储制度 |
一、购买物资交纳制度 |
二、购买物资存储制度 |
小结 |
第三章 唐朝政府购买管理制度(下) |
第六节 唐朝政府购买监察制度 |
一、唐朝政府购买中央监察制度 |
二、唐朝政府购买地方监察制度 |
小结 |
第七节 唐朝政府购买审计制度 |
一、唐朝审计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二、唐朝政府购买审计方式 |
三、唐朝政府购买审计结果的处理 |
小结 |
第八节 唐朝政府购买职务犯罪预防与惩戒制度 |
一、人事考核制度方面的预防与惩戒 |
二、法律制度方面的预防与惩戒 |
三、官员连带责任方面的预防与惩戒 |
小结 |
第九节 唐朝政府购买制度缺陷 |
一、交易双方的市场地位非对等 |
二、购买目标具有不可妥协性 |
三、购买资金配套与管理不完善 |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 |
五、价格管理制度不尽合理 |
六、钱帛兼行的支付体系有重大缺陷 |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购买与唐代社会 |
第一节 政府购买对唐代政治和军事的影响 |
一、政府购买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
二、政府购买对唐代军事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政府购买对唐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政府购买与唐代农业生产 |
二、政府购买与唐代手工业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政府购买对唐代社会消费的影响 |
一、唐代的阶级结构与基本消费品结构 |
二、政府购买与皇室基本生活消费 |
三、政府购买与官僚生活基本消费 |
四、政府购买与贵族官僚的奢侈性消费 |
五、政府购买与其他阶层消费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观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
结论 |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
十一、《风土记》 |
十二、《字林》 |
十三、《永嘉记》 |
十四、《广州记》 |
十五、《郭子》 |
十六、《淮南万毕术》 |
十七、《家政法》 |
十八、《声类》 |
十九、《食经》 |
二十、《三仓》 |
二十一、《范子计然》 |
二十二、《邺中记》 |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
二十四、《广志》 |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
三十、《养鱼经》 |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
三十二、《交州记》 |
三十三、《东方朔传》 |
三十四、《吴录》 |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
三十六、《荆州记》 |
三十七、《湘州记》 |
三十八、《诗义疏》 |
三十九、《林邑国记》 |
四十、《南越志》 |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
四十二、《吴记》 |
四十三、《游名山志》 |
四十四、《晋起居注》 |
四十五、《仓颉解诂》 |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
四十七、《皇览》 |
四十八、《齐地记》 |
四十九、《西河旧事》 |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
五十一、《南方记》 |
五十二、《吴氏本草》 |
五十三、《异物志》 |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
一、“有”、“无”之辨 |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
三、银、钱、根之辨 |
四、“妨”字衍缺之辨 |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
二、时间价值差异 |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
小结 |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的重点和结构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家的概念与源流 |
第一节 农家及其特征 |
一、农家的概念 |
二、农家与农家学派 |
三、秦以后农家与先秦农家的传承关系 |
四、农家与农书的关系 |
第二节 先秦农家的产生与发展 |
一、先秦农家产生的背景 |
二、先秦农家的产生 |
三、先秦农家的发展 |
第三节 秦以后农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一、两汉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
二、魏晋至唐末的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
三、宋元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
四、明清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
第二章 农家着作的撰写与流传 |
第一节 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和种类 |
一、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 |
二、农家所着农书的种类 |
第二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动机 |
一、资政重本 |
二、总结农业生产技术 |
三、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 |
第三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资料来源 |
一、历史文献的积累 |
二、农业实践经验 |
三、调查采访 |
第四节 农家着作内容结构的嬗变 |
一、先秦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二、两汉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三、魏晋至唐末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四、宋元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五、明清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第五节 农家着作的刊印与流传 |
一、农家着作在国内的刊印和流传 |
二、农家着作在国外的流传 |
三、农家着作在近代的整理与出版 |
第三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
第一节 农业"三才"思想 |
一、"三才"理论的确立 |
二、"三才"理论的逐步发展 |
三、"三才"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农时的认识 |
一、农家指时方式的特色 |
二、农家的农时内涵 |
三、农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
第三节 用养结合思想 |
一、用养结合思想的发展过程 |
二、养地的主要手段 |
第四节 农家的"三宜"思想 |
一、唐代以前的"三宜"思想 |
二、宋元时期的"三宜"思想 |
三、明清时期的"三宜"思想 |
第四章 古代农家的农业技术贡献 |
第一节 总结土地利用和土壤耕作技术 |
一、土地利用 |
二、北方土壤耕作技术 |
三、南方土壤耕作技术 |
第二节 传承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一、品种选育 |
二、播种及育苗移栽 |
三、中耕除草技术 |
第三节 总结林业、园艺经验 |
一、林业 |
二、蔬菜种植 |
三、果树、茶树及其它园艺 |
第四节 探讨蚕桑、畜牧兽医知识 |
一、栽桑知识 |
二、养蚕知识 |
三、畜牧兽医知识 |
第五节 总结农产品加工技术 |
一、主食加工 |
二、副食加工 |
三、酿造 |
第六节 对农具的改进和记载 |
一、整地农具 |
二、播种和中耕农具 |
三、灌溉农具 |
四、收获和加工农具 |
第五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
第一节 重农思想 |
一、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 |
二、农业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 |
三、农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
第二节 农家的农业宏观管理思想 |
一、国家的农业管理 |
二、地方官员或政府的农业管理 |
第三节 农家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思想 |
一、集约化多种经营思想 |
二、农事安排和劳动力管理 |
三、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 |
四、家庭经济的成本核算 |
第六章 古代农家的防灾备荒措施及思想 |
第一节 农家对灾荒的认识 |
一、农业灾害成因及形成过程 |
二、农业灾荒的类型 |
三、农业灾害的影响 |
第二节 农家的水利防灾措施 |
一、建设水利工程 |
二、灌溉排涝 |
三、运用提水农具 |
第三节 农家的抗灾技术 |
一、水旱灾害的抗御 |
二、生物灾害的防治 |
三、低温及风灾的防范 |
第四节 农家的备荒思想及措施 |
一、多种经营备荒 |
二、储备节用固本 |
三、搜集食物替代品充饥 |
第七章 农家文化中的民生关怀 |
第一节 农家民生关怀产生的动因 |
一、自然环境变迁对民生的影响 |
二、恶劣的社会环境对民生的危害 |
三、农家学者对民生艰难的切实体验 |
四、儒学知识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民生的关注 |
一、对百姓生命的关注 |
二、对百姓负担的的慨叹 |
三、对百姓苦累的悲悯 |
第三节 农家改善民生的措施 |
一、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 |
二、维护百姓权益 |
三、保障百姓生活安定 |
第四节 农家民生思想评析 |
一、古今人民和学者对农家民生关注的评价 |
二、农家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农家民生关注的焦点 |
第八章 农家的历史地位和农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
一、古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
二、现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
三、对农家的再思考 |
第二节 农家的技术精华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
一、用养结合技术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
二、立体循环经营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
三、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的贡献 |
第三节 农家思想精华的现实意义 |
一、农家农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
二、农家经营思想的借鉴意义 |
三、农家重农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继承和弘扬古代农家的学风 |
一、继承农家的治学目的和态度 |
二、借鉴农家的治学方法 |
三、发扬农家民生关怀的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 |
2.1.1 农业教育的涵义及其特点 |
2.1.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 |
2.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途径 |
2.2.1 官方的农业教育 |
2.2.2 农业科学家的农业教育 |
2.2.3 农民的农业教育 |
2.3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方法 |
2.3.1 问答教育 |
2.3.2 示范教育 |
2.3.3 推广教育 |
2.3.4 图像教育 |
2.3.5 歌诀教育 |
2.3.6 函授教育 |
2.4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容 |
2.4.1 重农思想的教育 |
2.4.2 农业哲理的教育 |
2.4.3 农政教育 |
2.4.4 农业科技教育 |
2.5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 |
2.5.1 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 |
2.5.2 农业教育与人的教育浑然一体 |
2.5.3 注重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 |
2.5.4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色 |
2.5.5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教育 |
2.6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
2.6.1 促进农业的发展 |
2.6.2 促进传统农学的发展 |
2.6.3 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2.6.4 农业文化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先秦时期) |
3.1 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 |
3.1.1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
3.1.2 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
3.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 |
3.3 神农和后稷的农业教育 |
3.3.1 神农 |
3.3.2 后稷 |
3.4 《商君书》的农业教育 |
3.4.1 加强农业的法令教育 |
3.4.2 农战思想教育 |
3.4.3 农业教化与管理功能的教育 |
3.4.4 农业经营规划和管理思想教育 |
3.5 《吕氏春秋》的农业教育 |
3.5.1 农业的哲理教育 |
3.5.2 物候、天象教育 |
3.5.3 农业技术教育 |
3.5.4 重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 |
3.5.5 重农思想教育 |
3.5.6 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 |
3.6 简短的结论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两汉时期) |
4.1 西汉时期农业教育形成的基础 |
4.2 《管子》的农业教育 |
4.2.1 《管子》的成书年代 |
4.2.2 重农思想教育 |
4.2.3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
4.2.4 农业技术教育 |
4.2.5 农业生态教育 |
4.3 赵过的农业教育 |
4.3.1 代田法的教育推广 |
4.3.2 发展和推广牛耕 |
4.3.3 耧车的发明与推广 |
4.4 《泛胜之书》的农业教育 |
4.4.1 重农和荒政思想教育 |
4.4.2 农业经营和管理教育 |
4.4.3 农业技术教育 |
4.5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 |
4.5.1 农业概念的教育 |
4.5.2 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的教育 |
4.5.3 人力资源的管理教育 |
4.5.4 经商致富教育 |
4.5.5 家庭理财和济贫救困教育 |
4.5.6 重视知识的教育 |
4.6 简短的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教育发展条件 |
5.2 《齐民要术》的农业教育 |
5.2.1 重农思想教育 |
5.2.2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 |
5.2.3 勤勉与节俭的教育 |
5.2.4 耕作技术教育 |
5.2.5 时宜和地宜教育 |
5.2.6 蔬菜栽培技术教育 |
5.2.7 树木栽培技术教育 |
5.2.8 畜牧兽医教育 |
5.2.9 食品加工技术教育 |
5.2.10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
5.3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
5.4 《四时纂要》的农业教育 |
5.4.1 重农思想教育 |
5.4.2 农业技术教育 |
5.5 《耒耜经》的农业教育 |
5.6 《茶经》的茶学教育 |
5.7 全面发展的兽医教育 |
5.7.1 唐代的兽医学校 |
5.7.2 唐代的兽医教育内容 |
5.8 简短的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 |
6.1 宋元时期的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 |
6.2 《陈旉农书》的农业教育 |
6.2.1 农业生产的整体理论教育 |
6.2.2 农业经营思想教育 |
6.2.3 对劳动力的管理教育 |
6.2.4 耕作技术教育 |
6.2.5 蚕桑知识教育 |
6.3 “劝农文”与《耕织图》的农业教育 |
6.4 《农桑辑要》的农业教育 |
6.4.1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 |
6.4.2 重农的思想教育 |
6.4.3 农业科技教育 |
6.5 《王祯农书》的农业教育 |
6.5.1 重农思想教育 |
6.5.2 农业技术教育 |
6.5.3 备荒思想教育 |
6.6 《农桑衣食撮要》的农业教育 |
6.6.1 重农思想教育 |
6.6.2 农业技术教育 |
6.7 简短的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 |
7.1 明清时期的农业概况 |
7.2 《农说》的农业哲理教育 |
7.2.1 阴阳理论教育 |
7.2.2 “三宜理论”教育 |
7.3 《农政全书》的农业教育 |
7.3.1 农政教育 |
7.3.2 经营大农业的教育 |
7.3.3 重农思想教育 |
7.3.4 农业技术教育 |
7.3.5 荒政思想和救荒方法教育 |
7.3.6 有关水的知识与用水技术教育 |
7.4 《补农书》的农业教育 |
7.4.1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教育 |
7.4.2 多种经营经济核算思想教育 |
7.4.3 耕读相兼的思想教育 |
7.4.4 农耕技术的教育 |
7.5 《知本提纲》的农业教育 |
7.5.1 重农思想教育 |
7.5.2 农业教育重要性的教育 |
7.5.3 节约与增产的思想教育 |
7.5.4 农业技术教育 |
7.6 简短的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 |
8.1 对中国古代教育(或教育史)的反思 |
8.1.1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定义 |
8.1.2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 |
8.1.3 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 |
8.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
8.2.1 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农业教育 |
8.2.2 要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 |
8.2.3 农业的产学研必须进一步结合 |
8.2.4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8.2.5 农业教育与科技必须创新 |
(6)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黄河流域自然与历史背景 |
2.1 自然环境背景 |
2.1.1 气候 |
2.1.2 土壤 |
2.1.3 河流 |
2.2 社会历史背景 |
2.2.1 政治经济概况 |
2.2.2 人口流动概况 |
2.2.3 技术选择与域外交流 |
2.3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 |
第三章 传统果园复合生产系统 |
3.1 树粮结合 |
3.1.1 树粮结合的历史渊源 |
3.1.2 树粮结合的具体形式 |
3.2 果蔬(果)结合 |
3.2.1 果蔬(果)结合的历史 |
3.2.2 果蔬(果)结合的表现形式 |
3.3 种养结合 |
3.3.1 种养结合的历史演变 |
3.3.2 种养结合的实例 |
3.4 思想表现 |
3.4.1 树粮结合的思想 |
3.4.2 果蔬(果)结合的思想 |
3.4.3 种养结合的思想 |
第四章 传统果园林间管理技术体系 |
4.1 繁育技术 |
4.1.1 “种树”技术 |
4.1.2 “栽树”技术 |
4.1.3 “插树”技术 |
4.2 花果管理技术 |
4.2.1 授粉技术 |
4.2.2 疏花、疏果技术 |
4.2.3 其他花果管理技术 |
4.3 修剪整形技术 |
4.3.1 时间界定 |
4.3.2 具体方法 |
4.4 防虫技术 |
4.4.1 生物防治 |
4.4.2 物理防治 |
4.4.3 农业防治 |
4.4.4 药物防治 |
第五章 传统果园林下管理技术体系 |
5.1 耕作技术 |
5.1.1 深翻土地 |
5.1.2 中耕除草 |
5.1.3 果园覆盖 |
5.2 施肥技术 |
5.2.1 草木灰 |
5.2.2 绿肥植物 |
5.2.3 农家粪 |
5.3 灌溉技术 |
5.3.1 冬灌 |
5.3.2 沟灌 |
5.3.3 穴灌 |
5.4 储藏加工技术 |
5.4.1 干制法 |
5.4.2 窖藏法 |
5.4.3 作醋法 |
5.4.4 酿酒法 |
第六章 传统果园民间乡土知识体系 |
6.1 乡土知识 |
6.1.1 与“天”相关的知识 |
6.1.2 与“地”有关的知识 |
6.1.3 与“人”有关的知识 |
6.2 乡土文化 |
6.3 体系的形成 |
6.3.1 果农阶层 |
6.3.2 文人阶层 |
6.3.3 统治阶层 |
第七章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的历史演变 |
7.1 阶段性演变 |
7.1.1 传统时期 |
7.1.2 西方科学引进后 |
7.1.3 现代农业反思阶段 |
7.2 演变动因 |
7.3 规律探析 |
第八章 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长期存在的原因与效应分析 |
8.1 原因分析 |
8.1.1 果园农业系统的特殊性 |
8.1.2 坚持传统经营理念 |
8.2 生态效应 |
8.2.1 净化当地空气 |
8.2.2 保持当地水土 |
8.2.3 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
8.3 经济效应 |
8.3.1 果农收入 |
8.3.2 社会收入 |
8.4 社会效应 |
8.5 文化效应 |
8.5.1 饮食文化 |
8.5.2 民间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古代农书文献与研究概况 |
一、古代的农书文献概况 |
二、古代农书的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语料和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语料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元代农书的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元代农书的语料特点 |
一、语料的专业性 |
二、语料的俗语性 |
三、语料的地域性 |
四、语料的复杂性 |
第二节 元代农书的研究价值 |
一、农书词汇研究与农业发展 |
二、农书词汇研究与近代汉语 |
三、农书词汇研究与专科词语 |
四、农书词汇研究与辞典编纂 |
第三章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概说 |
第一节 农业词汇的界定和层次 |
第二节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概貌 |
一、农业生物种类词语 |
二、农业生产行为词语 |
三、农业工具词语 |
四、其它和农业有关的词语 |
第三节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形成 |
一、吸收全民共同语成分 |
二、沿袭已有的农业词语 |
三、产生于元代的农业词语 |
第四节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发展 |
一、农业词语内部的发展变化 |
二、农业词语对全民共同语的渗透 |
第五节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中的同实异名和同名异实 |
一、同实异名 |
二、同名异实 |
第四章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农业词语的语素义和词义 |
一、农业词语语素义之间的关系 |
二、农业词语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
第二节 农业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
一、农业词语引申义概说 |
二、农业词语引申义的产生途径 |
三、农业词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
第三节 农业词语的本义和词源义 |
一、词源义 |
二、单音节农具名物词的词源义 |
三、合成农具名物词的词源义 |
第四节 农业词语的几种语义关系 |
一、具有同义关系的农业词语 |
二、具有上下义语义关系的农业词语 |
三、具有相对语义关系的农业词语 |
第五节 农业词语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一、农业词语义位的增减 |
二、农业词语词义范围的变化 |
三、农业词语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 |
第五章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语法分析 |
第一节 农业词语的构词方式 |
一、活跃的构词语素 |
二、农业词语的构词类型和方式 |
第二节 农业词语的量词化 |
一、农业词语的量词化 |
二、农业词语量词化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名动词类的转变 |
第六章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一节 农业词语的隐喻系统 |
一、农业词语中植株各部位及植株词语的隐喻 |
二、农业词汇中植物生长过程及农业生产过程词语的隐喻 |
第二节 农业词语隐喻的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讨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文冠果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冠果概况 |
1.2 种子休眠的研究 |
1.3 繁殖技术研究 |
1.4 苗木栽培的研究 |
1.5 苗木质量评价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苗繁育技术研究 |
3.2 苗木移植技术研究 |
3.3 文冠果类型选育 |
3.4 病虫害防治 |
4. 讨论 |
4.1 种子处理和种子分级对种子育苗的影响 |
4.2 土壤和播种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
4.3 不同播种密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4.4 根插育苗 |
4.5 不同移植时间对苗木成活率影响 |
4.6 不同土壤和浇水时间对苗木成活率影响 |
5. 结论 |
5.1 幼苗育苗技术研究 |
5.2 苗木移植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川西林盘文化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农村聚落研究 |
1.3.2 民居及乡土建筑研究 |
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1.3.4 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川西平原聚落环境与林盘体系 |
2.1 林盘与林盘文化 |
2.1.1 林盘定义 |
2.1.2 从林盘到林盘文化 |
2.1.3 林盘文化的时空界定 |
2.2 优越的自然环境 |
2.2.1 地理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2.3 物产资源 |
2.3 丰富的人文环境 |
2.3.1 发达的农业文明 |
2.3.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2.3.3 独特的川西人文景观 |
2.4 聚落体系与林盘体系 |
2.4.1 聚落体系层次 |
2.4.2 林盘体系构成 |
2.4.3 林盘体系特征 |
2.5 川西林盘地域分布 |
2.5.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
2.5.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分布状况 |
2.5.3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地形地貌分布状况 |
2.5.4 林盘分布密度与耕作半径 |
3 林盘文化演进与动因机制 |
3.1 林盘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影响 |
3.1.1 林盘源起根基:川西平原稻作农耕 |
3.1.2 林盘沿革考索 |
3.1.3 蜀文化与林盘 |
3.1.4 社会民情与林盘 |
3.2 移民活动与清代林盘再生 |
3.2.1 清代移民对林盘文化的影响 |
3.2.2 清代川西林盘聚落体系的演进 |
3.3 林盘文化动因机制 |
3.3.1 自然环境优势与乡村社会构成的激励机制 |
3.3.2 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协同机制 |
3.3.3 人口耕地关系与聚落体系自组织的联动机制 |
3.3.4 土地制度与佃农经济的发展机制 |
3.3.5 家族宗法与风俗习惯的衍生机制 |
4 林盘类型及空间形态 |
4.1 林盘类型特征 |
4.1.1 从居住组合方式来分:独居林盘与聚居林盘 |
4.1.2 从规模大小来分:小型、中型与大型林盘 |
4.1.3 从平面形态来分:团形林盘与带型林盘 |
4.1.4 从地形地貌来分:平坝林盘与山丘林盘 |
4.1.5 从绿化树种来分:竹林盘与树林盘 |
4.1.6 从绿化围合形态来分:闭合态林盘与自由态林盘 |
4.2 林盘构成与形态特色 |
4.2.1 林盘构成要素 |
4.2.2 林盘空间形态 |
4.2.3 林盘空间特色 |
4.3 林盘聚落模式 |
4.3.1 林盘模式 |
4.3.2 模式特征 |
4.4 川西林盘与其它村落之比较 |
4.4.1 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 |
4.4.2 林盘与风水林村落 |
5 林盘民居乡土特色 |
5.1 建筑基本型制 |
5.1.1 平面组合 |
5.1.2 建筑功能特征 |
5.2 建筑外观造型 |
5.2.1 朴实的建筑形象 |
5.2.2 简洁的墙面处理 |
5.2.3 变化的屋面组合 |
5.3 建筑空间环境 |
5.3.1 内外交融 |
5.3.2 核心虚空 |
5.3.3 通透流转 |
5.4 建筑装饰装修 |
5.4.1 主要装饰手法 |
5.4.2 装修重点部位 |
5.4.3 装饰细部处理 |
5.4.4 装饰工艺特征 |
5.5 建筑营建技术 |
5.5.1 建筑用材做法 |
5.5.2 建筑结构体系 |
5.5.3 适应气候的构造手法 |
5.5.4 营建方式习俗 |
6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与林盘经济 |
6.1 林盘植栽 |
6.1.1 竹类植物 |
6.1.2 乔木与灌木 |
6.1.3 菜地与果园 |
6.1.4 花卉园艺 |
6.2 林盘水系与林盘养殖 |
6.2.1 林盘水系 |
6.2.2 林盘家庭养殖 |
6.3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 |
6.3.1 林盘绿化特色 |
6.3.2 林盘生态环境 |
7 林盘家园景观艺术 |
7.1 神奇的大地文化景观 |
7.1.1 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文明景观 |
7.1.2 诗意盎然的林盘村落景观 |
7.1.3 广阔罕见的大地艺术 |
7.2 林盘园林艺术 |
7.2.1 林盘园林总体风貌 |
7.2.2 林盘园林特色景观 |
7.2.3 林盘与西蜀园林 |
7.3 设施小品环境艺术 |
7.3.1 设施小品类型 |
7.3.2 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 |
7.4 林盘园林案例分析 |
7.4.1 邛崃平乐镇花揪村 14 组李家大院林盘 |
7.4.2 温江万春镇鱼凫村 8 组罗家院子林盘 |
7.4.3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 1 组益园 |
8 林盘文化价值与本质特征 |
8.1 林盘文化价值 |
8.1.1 生活价值 |
8.1.2 生产价值 |
8.1.3 生态价值 |
8.1.4 美学价值 |
8.1.5 社会价值 |
8.1.6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8.2 林盘文化本质特征 |
8.2.1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 |
8.2.2 有个性特色的田园文化 |
8.2.3 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 |
8.2.4 有凝聚力的和谐文化 |
9 林盘现代变迁趋势与保护 |
9.1 川西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林盘的影响 |
9.1.1 改革开放前状况 |
9.1.2 改革开放后 |
9.1.3 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对林盘内生增长的推动 |
9.2 林盘现状及问题 |
9.2.1 林盘的萎缩 |
9.2.2 林盘绿化景观变差 |
9.2.3 林盘环境生态变坏 |
9.2.4 林盘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
9.2.5 林盘乡土文化流失 |
9.2.6 林盘文化认识误区 |
9.3 林盘文化保护对策 |
9.3.1 保护意义 |
9.3.2 保护指导思想 |
9.3.3 保护原则 |
9.3.4 保护措施 |
9.4 林盘保护规划案例研究 |
9.4.1 郫县花园镇七里香村竹隐寺林盘 |
9.4.2 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锦家祠林盘 |
10 林盘经济转型与新林盘文化创造 |
10.1 林盘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
10.1.1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域性”危机 |
10.1.2 林盘建设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
10.1.3 林盘模式对农村新型社区的启示 |
10.2 林盘经济现代化转型 |
10.2.1 林盘庭院经济的提升 |
10.2.2 林盘乡村旅游产业的开拓 |
10.2.3 林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10.3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与建设 |
10.3.1 现状林盘聚落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10.3.2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对策 |
10.3.3 林盘用地及建筑整治 |
10.3.4 林盘生态环境建设 |
10.3.5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建设方案策划 |
10.4 新林盘文化:绿色多功能集约化聚居 |
10.4.1 新林盘聚居的社会背景 |
10.4.2 新林盘聚居规划建设指导原则与规划思路 |
10.4.3 新林盘聚居规划设计策略 |
10.4.4 个案举例: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灾后重建 |
10.5 新林盘文化对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促动 |
10.5.1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 |
10.5.2 新林盘文化的时代展望 |
11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几种果树种子的冬藏和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唐朝政府物资购买研究[D]. 吕岩. 山东大学, 2014(11)
- [2]《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 熊帝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5]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 张景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黄河流域传统果园农业系统研究[D]. 宋宁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 曾令香.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8]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9]文冠果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D]. 刘英吉.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7)
- [10]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 方志戎. 重庆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