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OP与DBP对PVC糊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开[1](2021)在《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聚氯乙烯(PVC)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而在柔性PVC制品中,增塑剂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增塑剂产品是原料来源于石油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但由于其本身具有致癌性和生殖毒性,且易从PVC基体中迁移,从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逐渐被各国限制在某些领域内使用。此外依照目前对石油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储量仅够我们使用50年,因此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合成出高效环保的生物基增塑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理想而又可行的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和植物油衍生的油酸为主要原料,从增塑剂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合成一系列高效可持续的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以商业增塑剂作为对比并制成PVC试片进行性能测试,探究不同增塑剂分子结构对于PVC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合成增塑剂可能的增塑机理进行了推理探究。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环氧化、开环酯化和乙酰化串联反应合成出一种多酯基分子结构的增塑剂—乙酰化脂肪酸甲酯-偏苯三酸酯(AC-FAME-TAE)。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增塑剂的结构进行分析。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和环氧脂肪酸甲酯(EFAME)为对比增塑剂,将这些增塑剂塑化后的PVC试片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DOP和EFAME,AC-FAME-TAE所塑化PVC试片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耐挥发性和耐抽出性;其中,AC-FAME-TAE所塑化PVC试片的初始分解温度(Ti)比相同增塑剂含量下DOP和EFAME塑化的PVC高10°C和39.3°C。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DL-苹果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环氧化、开环酯化和乙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生物基环保增塑剂—乙酰化脂肪酸甲酯-苹果酸酯(AC-FAME-MAE)。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增塑剂的结构进行验证。同样以DOP和EFAME作为对比增塑剂,将其应用在PVC当中并制成试片,再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上一体系中所合成的增塑剂,AC-FAME-MAE更具有分子柔性,增塑效率达到98.8%,塑化PVC的综合力学性能超过了两种对比增塑剂所塑化的PVC试片。此外AC-FAME-MAE塑化PVC试片具有更出色的热稳定性、耐迁移性和耐抽出性。AC-FAME-MAE的综合应用性能要比上一体系中的增塑剂更优异、更全面。以油酸作为酸源,以1,4-环己烷二甲醇、1,8-辛二醇和1,6-己二醇为醇源进行酯化反应、再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以及环氧化反应,最终得到三种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EB-ECDD、EB-EODD和EB-EHDD)。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增塑剂的分子结构进行验证。选择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TP)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OA)作为对比增塑剂,分别制成PVC试片进行一系列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同份数下这三种增塑剂塑化PVC试片的增塑效率要比DOTP塑化的PVC试片高15%-24%;这三种PVC试片还具有极佳的耐迁移性,在长达10 d的耐抽出性测试中,这三种PVC试片在三种溶剂中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3.2%;此外,这三种PVC试片在食物模拟液中迁移率均不超过安全阈值,其中EB-ECDD塑化PVC试片在油性环境中迁移率仅为0.6%。这三种增塑剂的应用性能比前期所合成的增塑剂更加全面,并且所塑化的PVC在耐迁移性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对增塑剂结构与PVC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增塑剂中六元环烷烃结构比直链结构具有更高的增塑效率,还可以改善PVC的耐迁移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提高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提高PVC的热稳定性、整体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但与此同时会降低其增塑效率,使PVC材料柔性变差。以油酸作为酸源,以1,4-环己烷二甲醇和1,8-辛二醇为醇源,进行酯化反应、环氧化反应和开环乙酰化反应,合成出了四种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E-CDD、A-CDD、E-ODD和A-ODD)。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增塑剂的分子结构进行验证。同样以DOTP和DOA作为对比增塑剂,分别制成PVC试片进行一系列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50份增塑剂含量下,四种增塑剂塑化的PVC试片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其Ti分别比DOTP和DOA塑化的PVC试片高约20°C和40°C;在耐迁移性能上这四种PVC试片也同样具有亮眼的表现,在水性、酒精性和酸性食物模拟液中的迁移率不超过2%,在油性环境中其迁移率也没有超过安全阈值5%;其中E-CDD塑化的PVC试片在这些试片中具有最好的透明度,其断裂伸长率比同50份增塑剂下DOTP和DOA塑化的PVC试片高145%和15.2%,其Tg比DOTP塑化的PVC试片低10°C,增塑效率高16.9%;四种耐寒增塑剂的低温效率值比较接近,同时比DOTP高约25°C,比DOA高约15°C,其凝固点介于DOTP和DOA之间,这表明所合成的四种增塑剂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增塑效果,所塑化的PVC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对比前期所合成的一些增塑剂,这四种耐寒增塑剂不仅综合性能良好,而且在寒冷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低温增塑效果。对增塑剂结构与PVC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增塑剂中六元环烷烃结构比直链结构更能提高PVC材料的热稳定性、耐迁移性和耐寒性,但其力学性能会小幅度下降;当E-CDD结构中的一个环氧键转变为两个酯基后,其塑化PVC试片在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可以得到部分提高,但在耐寒性上会稍微变弱。
朱浩南[2](2020)在《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PVC(氯化聚氯乙烯)与PVC(聚氯乙烯)均为常用的树脂产品,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高性能CPVC和PVC树脂产品的国产化应用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着眼于CPVC阻燃塑料和PVC汽车底涂料两个应用场景,对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文第三章针对CPVC阻燃塑料体系,采用阻燃剂预处理和多种阻燃剂复配两种方式对其进行了改性,得到不同阻燃剂预处理方式和不同阻燃剂种类和添加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第四章针对PVC汽车底涂料体系,探究了树脂糊黏度、触变性能、凝胶化温度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可行的配方设计;第五章采用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CPVC的热解机理和Sb2O3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本文第三章的研究发现,通过预制母粒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改善Sb2O3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而超细化方法对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认为预制母粒的方法对于Sb2O3的分散效果改善最明显。Mg(OH)2和Al(OH)3对于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有劣化作用,而对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都有增强作用,满足填料补强的一般规律。加入Mg(OH)2和Al(OH)3的试样在烧蚀后结构致密,加入Sb2O3的试样在烧蚀后形成了膨松的炭化层,展现了氢氧化物阻燃剂与Sb2O3阻燃剂不同的阻燃机理。本文第四章的研究发现,体系中掺混树脂的加入会使黏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增塑剂对于黏度的影响是指数级别的,当增塑剂添加量为280份时体系黏度约为20000mPa·s。不同掺混树脂对体系的凝胶化温度没有太大影响,而纳米SiO2添加量对体系的触变性能影响是指数级的,因此可通过增加纳米SiO2添加量来弥补掺混树脂触变性能的不足。本文第五章中建立了一维热传导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热传导泛定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建立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热重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得出CPVC树脂在空气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一级反应阶段,并且Sb2O3阻燃剂主要是在第一个反应阶段通过促进CPVC脱HCl生成膨松炭层而起到阻燃作用。本文最后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并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
夏爱华[3](2020)在《PVC增塑糊陈化特性和其制品中“麻点”成因的研究》文中指出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制备的增塑糊的陈化特性对增塑糊的储存、加工以及制品性能影响明显。增塑糊的陈化特性包括各种陈化行为,这些行为将导致增塑糊在陈化过程中的黏度(本论文中PVC增塑糊的黏度实指表观黏度)不断变化,在陈化过程中的黏度稳定性是加工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制品性能主要受增塑糊的陈化特性和加工工艺影响。本论文从PVC糊树脂的特性、增塑糊的成糊工艺和增塑糊储存过程中的陈化行为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增塑糊的陈化特性,研究了增塑糊的黏度稳定性与以上几个因素的关系;针对PVC糊树脂制品中普遍存在的“麻点”问题,研究了“麻点”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成糊过程对增塑糊黏度稳定性的影响、PVC糊树脂特性对增塑糊陈化行为的影响和“麻点”问题的研究。通过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搅拌器、同一搅拌器设置不同搅拌速率和选用3种不同类型的增塑剂来研究成糊工艺对增塑糊黏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行星搅拌器制备的增塑糊具有较好的黏度稳定性;高速分散器采用中等搅拌速率制备的增塑糊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好的黏度稳定性、增塑糊脱泡性能最好;平均粒径较大的PVC糊树脂吸油值较低,易成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这3种增塑剂对增塑糊黏度稳定性的影响程度DOP>DOTP>DINP,其中采用DOP制备的增塑糊黏度变化率最高。为探究PVC糊树脂特性对增塑糊陈化特性的影响,选择5种不同特性的PVC糊树脂,研究了糊树脂的粒径分布、粒子形貌和次级粒子聚集态、真实密度和分子量(本论文中PVC糊树脂的分子量实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对增塑糊黏度稳定性的影响和粒子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散型糊树脂和紧密型糊树脂形成的增塑糊都具有较低的初始黏度;松散的次级粒子在成糊过程中更容易崩解,形成的增塑糊黏度稳定;紧密型糊树脂形成的增塑糊在陈化8周后仍有大粒子存在,且增塑糊中粒子分布不均匀。糊树脂真实密度与分子量呈正相关,同时分子量越小,溶胀作用越明显。最后,针对PVC软制品中普遍存在的“麻点”问题,研究了增塑糊的塑化行为并以此分析“麻点”的成因,着重研究了增塑糊的真空脱泡和环境湿度对塑化膜“麻点”数量的影响,并表征了各塑化膜的力学性能,研究了“麻点”数量对塑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经真空脱泡处理的增塑糊在陈化2 h时制备的塑化膜,其“麻点”数量较相同条件下经真空脱泡处理的增塑糊制备的塑化膜明显增多,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真空脱泡的增塑糊制备的塑化膜明显下降。这一差异在增塑糊陈化2天后明显减小,在陈化7天后基本消失。增塑糊在中等湿度环境和高湿度环境下陈化7天,其塑化膜内“麻点”数量随湿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多,塑化膜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较空白组制备的塑化膜都有所下降。而在低湿度环境下陈化7天,塑化膜“麻点”数量和力学性能结果与空白组基本一致。
高巍[4](2020)在《环保乳酸基增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氯乙烯(PVC)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建筑、管道、电线和电缆、地板、非食品包装等众多国民经济领域。依赖石油资源合成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内外最常用的PVC材料主要添加剂,但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着邻苯二甲酸结构,对环境和人类产生许多毒性影响,现在国内外已经开始限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医用制品、玩具及与人体密切接触的许多敏感领域的使用。目前,随着石油基增塑剂对环境的影响和石油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PVC生产中使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增塑剂产品的重要性,因为生物质原料在本质上是生态友好型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以玉米生物发酵产物乳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乙酰化作用及环氧化反应等设计合成了一系列α-羟基丙酸架构新型分子结构的乳酸酯增塑剂,并将其与传统商用增塑剂进行应用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乳酸酯增塑剂具备取代传统增塑剂的潜力。本文以L-乳酸、异辛酸为酸性原料,1-壬醇、7-甲基-1-辛醇、3,5,5-三甲基-1-己醇、1,6-己二醇、蓖麻油酸、环己醇、三甘醇为醇原料,通过酯化反应、乙酰化作用方法制备了乙酰化乳酸1-壬酯(ALSH)、乙酰化乳酸7-甲基-1-辛酯(ALMH)、乙酰化乳酸3,5,5-三甲基-1-己酯(ALTH)、乙酰化乳酸1,6-己二酯(ALHD)、环氧化蓖麻油酸环己醇乙酰化乳酸酯(ERCAL)、乙酰化乳酸三乙二醇异辛酸酯(ALTGI)。考察了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增塑剂组分添加到PVC试片配方中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乙酰化柠檬酸三丁酯(ATBC)几种主要的商用增塑剂进行应用性能比较和产品的评估。以L-乳酸、1-壬醇、7-甲基-1-辛醇、3,5,5-三甲基-1-己醇为反应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乙酰化作用方法合成了几种一元醇乳酸酯增塑剂。探究反应的制备路线,获得了乳酸酯增塑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反应时间4 h,反应物醇酸摩尔比为1.5:1.0,催化剂选择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8%,酯化反应温度为130 oC,带水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乙酸酐与反应物中醇的摩尔比为1.2:1.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产品分子结构。将合成的几种增塑剂与PVC树脂及热稳定剂共混制片,并利用溶剂浸泡法、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对PVC试片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产物分子中合适的支链结构有利于提高PVC试片的热稳定性、耐萃取性和耐挥发性,在分子结构中具有直烷基链结构可以赋予PVC更优异的延展性。以二元醇1,6-己二醇为醇源,采用先酯化再乙酰化方法合成了酯基含量较多的新型增塑剂乙酰化乳酸1,6-己二酯(ALHD),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飞行时间质谱对合成产物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合成产物的结构组成。按照配方将ALHD逐步替代市售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对所得PVC试片进行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HD赋予PVC试片良好的耐萃取性能和食品模拟迁移稳定性。随着ALHD含量的提高,PVC件的断裂伸长率由644.65%提高到802.15%,提高了24.4%。探索了以蓖麻油酸、L-乳酸和环己醇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乙酰化、环氧化方法构建具有植物油与生物基分子框架结构的目标分子,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新型环氧化蓖麻油酸环己基乙酰化乳酸酯(ERCAL)增塑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飞行时间质谱对其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量进行了分析。将其与环保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复配使用,应用性能测试表明ERCAL塑化PVC试片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随着增塑剂ERCAL添加量的增大,PVC试片的Tg从30.8 oC降低到19.1 oC,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增幅为15.4%。耐萃取和耐挥发测试发现,在环己烷、石油醚和无水乙醇中浸泡24 h后,相比于DOTP,ERCAL在三种溶剂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57.1%、48.9%和39.7%。针对上述性能测试结果提出了ERCAL在PVC中的增塑机理,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三乙二醇、异辛酸和L-乳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和乙酰化方法合成了低聚物分子结构且质量适中的新型增塑剂乙酰化乳酸三乙二醇单异辛酸酯(ALTGI),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增塑剂分子结构进行表征。之后将ALTGI及市售增塑剂DOP、ATBC、DOTP按照一定配方制备PVC试片探究了增塑剂用量及增塑剂种类对PVC试片应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土壤掩埋法和水解降解法初步探究了乳酸酯增塑剂ALTGI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量相同时,ALTGI在PVC材料中的增塑效率优于市售增塑剂DOP和DOTP。在土壤中掩埋90 d后,ALTGI的降解率约为DOP的8倍;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90 d后,ALTGI的降解率约为DOP的7倍,表明ALTGI在土壤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性能明显优于DOP。
万亚格,李浩,袁金朝[5](2019)在《增塑糊对PVC材料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考察了PVC糊树脂的增塑糊对PVC材料加工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接添加PVC糊树脂不能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需要制成增塑糊;②与单独添加DOP相比,添加增塑糊能更加明显地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而且改性效果更稳定;③增塑糊会大大提高PVC材料的雾度。
高巍,蒋平平,张鸿,张琪芳,张萍波,董玉明,冷炎[6](2019)在《碳支链分布对乳酸基环保增塑剂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生物基L-乳酸为酸源,以含有不同结构1-壬醇、7-甲基-1-辛醇、3,5,5-三甲基-1-己醇为醇源,合成了乙酰化(寡聚)乳酸1-壬酯(ALSH)、乙酰化(寡聚)乳酸7-甲基-1-辛酯(ALMH)、乙酰化(寡聚)乳酸3,5,5-三甲基-1-己酯(ALTH)3种不同链的乳酸基酯增塑剂。采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波谱针对制备的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利用溶剂浸泡法、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对3种乳酸酯增塑剂增塑的聚氯乙烯(PVC)试片实施应用效果解析。结果表明,不同支链对PVC成品有较大的影响,寻找合适的支链结构有利于提高PVC试片的热稳定性、耐抽出性和耐迁移性,伴随着支链的增多,PVC试片的Tg升高,增塑效率下降;直烷基链的结构具备更优异的延展性。
刘鹏飞[7](2019)在《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文中提出聚氯乙烯(PVC)树脂以其较低的成本、优异的加工性能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塑料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着热稳定性差,易降解及耐腐蚀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PVC进行交联改性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热及耐溶剂性能。本文主要针对在传统化学交联方式下,交联聚氯乙烯树脂(c-PVC)存在的交联度高、耐磨性较差及韧性不足等问题,展开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利用多种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采用PVC、PU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通过过氧化物引发交联反应制备了PVC/PUA复合材料,借助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热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及表征,讨论了高温下体系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PUA/PVC复合材料热学、力学以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PUA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韧性、耐磨性以及热稳定性。利用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4A)对c-PVC材料进行交联改性,并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和TMPTMA、PET4A的组成比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ET4A的加入促进了体系交联反应的进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以DTBP为引发剂及TMPTMA/PET4A组成比为0/100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4.0%和62.0%,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5.9%和43.9%。以少层石墨烯(FLG)和氧化石墨烯(GO)为增强填料对PUA/PVC材料进行了共混改性,利用SEM、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及拉曼光谱(Raman)等对FLG以及GO进行了测试及表征,并研究了FLG和GO的用量对PUA/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LG和GO的用量分别为0.5 wt%及0.75wt%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这归因于FLG和GO的均匀分散以及FLG、GO与PVC/PUA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
裘耀明[8](2018)在《薄型PVC浸塑手套的制备及性能》文中提出采用以全氟烷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三元共聚物作为表面处理剂对针织基布进行了表面处理,然后采用自配的PVC糊树脂浆液涂覆于已表面处理的针织基布上,通过浸塑工艺制备了薄型聚氯乙烯(PVC)浸塑手套,系统研究了氟处理液浓度及热处理温度和PVC浆液的触变性、黏度等工艺参数对针织内衬基布PVC浆液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薄型柔软的PVC浸塑手套,需要控制氟处理液的浓度在6 g/L左右,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60℃左右,并且浸塑时PVC浆液的黏度应不低于3 Pa·s,触变屈服值控制在100 m Pa左右,即增塑剂DOP的含量应控制在120份左右,脂肪酸改性纳米碳酸钙含量应控制在3份左右。
张璇[9](2018)在《PVC糊树脂及相关手套行业的技术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PVC糊树脂手套的主要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以及PVC糊树脂的生产工艺,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在手套用PVC糊树脂方面的进展,并给出了未来PVC糊树脂手套专用料的发展方向。
岳阳,乔辉,李建平,丁筠,陈世怡,李珊珊,胡蝶[10](2017)在《环保型永久抗静电PVC糊树脂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PVC糊俗称"液体塑料"。它是PVC粉体表面包覆了乳化剂,加入增塑剂后室温下成乳液状的塑料。因其结构独特,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广受人们青睐。从三种树脂中筛选出一种加工性能优良的树脂PB1302,对其填充导电云母DM-1,成功地制备了永久型可染色抗静电PVC糊树脂复合材料。用新型增塑剂DOTP和降黏增塑剂TXIB复配的环保型增塑剂取代DOP,制备了无毒环保型PVC抗静电复合材料。
二、DOP与DBP对PVC糊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OP与DBP对PVC糊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概况 |
1.2 增塑剂概况 |
1.2.1 增塑剂的定义及功能 |
1.2.2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
1.2.3 增塑剂的分类 |
1.2.4 增塑剂的安全性问题 |
1.2.5 市场常见增塑剂及增塑剂研究进展 |
1.3 植物油基增塑剂 |
1.3.1 植物油简介 |
1.3.2 植物油基增塑剂概况 |
1.3.3 植物油基增塑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内容 |
第二章 乙酰化脂肪酸甲酯-偏苯三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过程 |
2.4.1 AC-FAME-TAE的合成 |
2.4.2 PVC试片的制备 |
2.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原料中脂肪酸的组成 |
2.5.2 AC-FAME-TAE的结构表征 |
2.5.3 AC-FAME-TAE在 PVC中的应用性能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酰化脂肪酸甲酯-苹果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过程 |
3.4.1 AC-FAME-MAE的合成 |
3.4.2 PVC试片的制备 |
3.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FAME-MAE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 |
3.5.2 AC-FAME-MAE的结构表征 |
3.5.3 AC-FAME-MAE在 PVC中的应用性能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过程 |
4.4.1 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 |
4.4.2 PVC试片的制备 |
4.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EB-ECDD、EB-EODD和 EB-EHDD的结构表征 |
4.5.2 不同PVC试片的应用性能测试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仪器 |
5.4 实验过程 |
5.4.1 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的合成 |
5.4.2 PVC试片的制备 |
5.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所合成增塑剂的结构表征 |
5.5.2 不同PVC试片的应用性能测试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英文缩写及主要符号对照表 |
(2)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CPVC树脂简介及其基本性能 |
1.3.1 CPVC树脂简介 |
1.3.2 CPVC性能特点 |
1.4 CPVC的结构与合成工艺 |
1.4.1 CPVC分子结构 |
1.4.2 CPVC树脂合成工艺 |
1.5 CPVC树脂加工与改性 |
1.5.1 热稳定剂 |
1.5.2 润滑剂 |
1.5.3 抗冲改性剂 |
1.6 CPVC树脂的应用 |
1.6.1 管件管材 |
1.6.2 阻燃材料 |
1.6.3 涂料和黏合剂 |
1.6.4 电力电缆护套 |
1.7 CPVC燃烧机理研究 |
1.7.1 CPVC热分解机理 |
1.7.2 燃烧机理 |
1.8 阻燃剂概述 |
1.8.1 阻燃增塑剂 |
1.8.2 金属氢氧化物 |
1.8.3 锑系阻燃剂 |
1.8.4 锡系阻燃剂 |
1.8.5 硼系阻燃剂 |
1.8.6 磷系阻燃剂 |
1.8.7 其他阻燃剂 |
1.9 汽车底涂料简介 |
1.9.1 汽车底涂料的作用 |
1.9.2 汽车底涂料发展现状 |
1.9.3 汽车底涂料性能指标 |
1.10 PVC底涂料组成 |
1.10.1 PVC糊树脂 |
1.10.2 增塑剂 |
1.10.3 填料 |
1.11 PVC底涂料增塑机理 |
1.12 汽车底涂料制备方法 |
1.12.1 传统搅拌法 |
1.12.2 真空搅拌法 |
1.12.3 真空研磨搅拌法 |
1.13 PVC掺混树脂简介 |
1.13.1 PVC掺混树脂作用 |
1.1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4 PVC掺混树脂降黏机理 |
1.15 PVC掺混树脂技术指标 |
1.16 PVC掺混树脂制备方法 |
1.16.1 本体聚合法 |
1.16.2 悬浮聚合法 |
1.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助剂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CPVC阻燃试样制备流程 |
2.3.1 混料 |
2.3.2 塑化开炼 |
2.3.3 压片 |
2.3.4 切割 |
2.4 PVC底徐料试样制备流程 |
2.4.1 预混 |
2.4.2 制糊 |
2.4.3 静置熟化 |
2.4.4 制备试片 |
2.5 实验流程 |
2.6 测试方法与标准 |
2.6.1 静态热稳定性测试 |
2.6.2 动态热稳定性测试 |
2.6.3 热失重分析测试 |
2.6.4 凝胶化温度测试 |
2.6.5 增塑剂析出(挥发)测试 |
2.6.6 拉伸性能测试 |
2.6.7 弯曲性能测试 |
2.6.8 冲击性能测试 |
2.6.9 动力粘度测定 |
2.6.10 触变性能测试 |
2.6.11 UL94垂直燃烧测试 |
2.6.12 极限氧指数 |
2.6.13 扫描电镜测试 |
第三章 CPVC阻燃体系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原料分析 |
3.3 阻燃剂复配体系研究 |
3.3.1 配方设计 |
3.3.2 力学性能 |
3.3.3 燃烧现象 |
3.3.4 小结 |
3.4 阻燃剂加入方式研究 |
3.4.1 两种改性方式 |
3.4.2 Sb_2O_3粉末粒径分析 |
3.4.3 力学性能 |
3.4.4 冲击断面形貌 |
3.4.5 燃烧现象 |
3.4.6 小结 |
第四章 PVC汽车底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本配方设计 |
4.3 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糊树脂/掺混树脂比例对黏度的影响 |
4.3.2 增塑剂添加量对黏度的影响 |
4.3.3 小结 |
4.4 掺混树脂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
4.5 掺混树脂对体系凝胶化温度的影响 |
4.6 SiO_2添加量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CPVC热分解模拟 |
5.1 热传导过程 |
5.1.1 模型建立 |
5.1.2 热量控制方程 |
5.1.3 解析法求解泛定方程 |
5.1.4 模拟TGA升温过程 |
5.1.5 有限差分法求解泛定方程 |
5.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
5.2.1 建立模型 |
5.2.2 热重分析 |
5.2.3 求解动力学参数 |
5.3 热解过程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求解模型 |
5.3.3 算法流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PVC增塑糊陈化特性和其制品中“麻点”成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PVC 糊树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
1.1 PVC简介 |
1.1.1 PVC的聚合工艺 |
1.1.2 PVC的应用 |
1.2 PVC糊树脂简介 |
1.2.1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
1.2.2 PVC增塑糊和增塑剂 |
1.2.3 增塑剂对PVC的增塑机理 |
1.2.4 PVC增塑糊的加工工艺 |
1.2.5 PVC糊树脂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
1.2.6 PVC糊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VC增塑糊的陈化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PVC糊树脂的基本属性 |
2.2.1 实验样品、试剂及仪器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成糊工艺对增塑糊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2.3.1 实验样品、试剂及仪器 |
2.3.2 PVC增塑糊的制备 |
2.3.3 测试与表征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PVC糊树脂特性对增塑糊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2.4.1 实验样品、试剂及仪器 |
2.4.2 PVC增塑糊的制备 |
2.4.3 测试与表征 |
2.4.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C增塑糊塑化过程中“麻点”产生的原因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样品、试剂及仪器 |
3.2.2 塑化膜的制备 |
3.2.3 不同湿度环境控制方法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VC糊树脂在增塑剂中的塑化行为和制品“麻点”的成因 |
3.3.2 气泡对增塑糊黏度稳定性的影响 |
3.3.3 气泡对塑化膜“麻点”数量及力学性能影响 |
3.3.4 水分对增塑糊流动性能的影响 |
3.3.5 水分对制品“麻点”数量及力学性能影响 |
3.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环保乳酸基增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概况 |
1.2 增塑剂概述 |
1.2.1 增塑剂的定义及性能 |
1.2.2 增塑剂的分类 |
1.2.3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
1.2.4 增塑剂的选择 |
1.2.5 常用的几种增塑剂 |
1.3 增塑剂发展状况 |
1.3.1 增塑剂安全问题 |
1.3.2 国内外法规 |
1.3.3 未来增塑剂发展趋势 |
1.4 L-乳酸概述 |
1.4.1 乳酸简介 |
1.4.2 乳酸性质 |
1.4.3 乳酸来源 |
1.4.4 乳酸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课题意义 |
1.5.2 课题内容 |
1.5.3 研究实验方案 |
第二章 不同碳支链分布一元醇乳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乳酸酯增塑剂的合成 |
2.5 乳酸酯增塑剂的测试及表征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酰化乳酸1,6-己二酯的合成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ALHD的合成及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化蓖麻油酸环己基乙酰化乳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ERCAL的合成及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乙酰化乳酸三乙二醇单异辛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仪器 |
5.4 ALTGI的合成及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增塑糊对PVC材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主要试验原料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试验流程 |
1.3.1 流变试验 |
(1)制糊。 |
(2)性能测试。 |
1.3.2 挤片试验 |
(1)制糊。 |
(2)混料。 |
(3)样品制备。 |
(4)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流变试验 |
2.1.1 PVC糊树脂对试样流变性能的影响 |
2.1.2 增塑糊用量对试样流变性能的影响 |
2.1.3 单独添加DOP对试样流变性能的影响 |
2.2 挤片试验 |
3 结论 |
(6)碳支链分布对乳酸基环保增塑剂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ALSH、ALMH、ALTH和PVC试片的制备 |
1.3 测试与表征 |
1.3.1 FT-IR结构测定: |
1.3.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1.3.3 热重分析: |
1.3.4 酸值测定: |
1.3.5 拉伸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3种乳酸酯的结构表征 |
2.2 ALSH、ALMH和ALTH的应用性能 |
3 结论 |
(7)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PVC糊树脂简介 |
2.2 PVC的交联改性研究 |
2.2.1 辐射交联 |
2.2.2 有机过氧化物化学交联 |
2.2.3 有机硅烷交联 |
2.3 PVC树脂的增韧改性 |
2.3.1 无机粒子增韧 |
2.3.2 弹性体增韧 |
2.3.3 核-壳粒子增韧 |
2.4 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2.5 石墨烯基PV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2.5.1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简介 |
2.5.2 石墨烯基PVC材料研究进展 |
2.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3.2 实验内容 |
3.2.1 聚醚多元醇以及DOP的除水 |
3.2.2 PUA的合成 |
3.2.3 PVC/PUA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PET4A改性c-PVC材料的制备 |
3.2.5 FLG/GO改性PVC/PUA材料的制备 |
3.3 分析与测试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2 液体核磁(NMR)测试 |
3.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3.3.4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3.3.5 拉曼(Raman)测试 |
3.3.6 热重分析(TGA)测试 |
3.3.7 扫描电镜(SEM)测试 |
3.3.8 力学性能测试测试 |
3.3.9 耐磨性能测试 |
3.3.10 硬度测试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PUA的制备 |
4.2 聚醚多元醇分子量的准确测定 |
4.3 PU/PUA红外谱图分析 |
4.4 PVC/PUA固化过程 |
4.4.1 DCP用量对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 |
4.4.2 DTBP用量对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 |
4.4.3 TMPTMA/PUA对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 |
4.4.4 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4.5 PVC/PUA复合材料SEM分析 |
4.6 PVC/PUA复合材料热重分析 |
4.7 PVC/PU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7.1 固化温度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7.2 PUA含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7.3 引发剂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4.8 PVC/PUA复合材料硬度及耐磨性能研究 |
4.8.1 引发剂用量对体系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
4.8.2 PUA含量对体系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
4.9 PET4A改性c-PVC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9.1 固化过程分析 |
4.9.2 力学性能 |
4.9.3 硬度和耐磨性能 |
4.10 FLG/GO改性PVC/PUA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0.1 FLG及GO的表征 |
4.10.2 FLG/GO改性PUA/PVC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薄型PVC浸塑手套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试样制备 |
1.4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氟表面处理效果研究 |
2.2 PVC浆液性质研究 |
2.3 薄型PVC浸塑手套的性能 |
3 结论 |
(9)PVC糊树脂及相关手套行业的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VC糊树脂手套主要原料 |
2 PVC糊树脂手套的生产工艺 |
3 手套专用PVC糊树脂的主要生产工艺路线 |
4 我国手套用PVC糊树脂的有关进展 |
4.1 生产工艺进展 |
4.2 生产进展 |
4.3 对PVC糊树脂性能的研究 |
5 改进建议 |
(10)环保型永久抗静电PVC糊树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仪器和设备 |
1.3 试样的制备 |
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三种牌号的PVC糊树脂的黏度表征 |
2.2 PVC糊树脂粒径分析 |
2.3 PVC糊树脂颗粒形态的分析 |
2.4 无毒环保型PVC糊树脂的分析 |
2.5 PVC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分析 |
3 结论 |
四、DOP与DBP对PVC糊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刘德开. 江南大学, 2021(01)
- [2]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D]. 朱浩南.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PVC增塑糊陈化特性和其制品中“麻点”成因的研究[D]. 夏爱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环保乳酸基增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巍. 江南大学, 2020(01)
- [5]增塑糊对PVC材料性能的影响[J]. 万亚格,李浩,袁金朝. 聚氯乙烯, 2019(11)
- [6]碳支链分布对乳酸基环保增塑剂性能的影响[J]. 高巍,蒋平平,张鸿,张琪芳,张萍波,董玉明,冷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11)
- [7]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D]. 刘鹏飞. 天津大学, 2019(06)
- [8]薄型PVC浸塑手套的制备及性能[J]. 裘耀明. 工程塑料应用, 2018(04)
- [9]PVC糊树脂及相关手套行业的技术进展[J]. 张璇. 聚氯乙烯, 2018(01)
- [10]环保型永久抗静电PVC糊树脂的制备[J]. 岳阳,乔辉,李建平,丁筠,陈世怡,李珊珊,胡蝶. 塑料,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