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论文文献综述)

孙冰[1](2018)在《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文中提出医院建筑作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场所,是十分重要的公共建筑。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其卫生医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自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在广州建立起,广东省的医院建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引领着全国医院建筑的发展。广东省的医院建筑类型丰富,风格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值得深入研究。以史为鉴是了解并学习事物的好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历史上医院建筑的发展状况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医院建筑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势,进而为未来的设计理念和策略提供基础。目前对于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历史发展研究十分有限,且不成体系。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广东省医院建筑自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填补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史中该时期的研究空白。本文搭建了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框架,充实和完善了近现代岭南建筑研究,可为后续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石。同时,深入剖析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历史的因素及其对未来医院建筑发展的影响,探寻未来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背景部分,包括绪论及医院建筑的发展概况。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缘起、意义,对西方和中国的医院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为后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其次是广东省医院建筑各时期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近代至今广东医院建筑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通过社会、经济、医疗、政策等的研究,逐一分析每个时期的医院建筑发展情况;通过医院建筑实例的研究,从布局、风格、气候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医院建筑的特征。最后是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发展分析及未来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该部分主要叙述了广东医院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医院建筑的发展演变分析,以及今后广东医院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当代具体情况,辅以世界发达国家医院经验,给出了广东省医院的未来发展策略,达到“总结历史,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梳理了广东省医院建筑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了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关系,通过对当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可持续性、人性化、地域性的分析,从选址规划、建筑设计、后期运营等方面,探索了当今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的思想和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

杜光,赵杰,卜书红,陈娜,陈瑞玲,陈万生,陈孝,陈泳伍,戴智勇,杜光,冯瑾,高杰,高申,葛卫红,郭瑞臣,菅凌燕,姜玲,李峰,李佳,李玉萍,刘皋林,卢晓阳,吕迁州,闵光宁,缪丽燕,沈承武,隋忠国,童荣生,王春革,王卓,武新安,徐珽,叶晓芬,尹桃,游一中,张健,张玮,张文婷,张晓坚,赵杰,赵志刚,朱立勤,邹东娜[2](2019)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雾化吸入疗法的不规范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促进雾化吸入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维护患者健康,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携手全国药学领域知名专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实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

吴秀文,任建安[3](2020)在《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文中研究指明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可继发于消化道的穿孔、坏死与坏疽,如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穿孔、胃肠道肿瘤因梗阻和放化疗合并的穿孔;化脓性阑尾炎与阑尾穿孔、肠梗阻与肠坏死也会引起IAI。IAI也是腹部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1],如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并发的肠外瘘。作为住院病人中第二高发的感

Branch of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a Cardiovascular Health Alliance;The Expert Consensus Working Group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4](2020)在《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心肌梗死(心梗)是心力衰竭(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中国心梗后心衰发病率高,预后差,近年来虽然分别发布了心梗和心衰的诊疗指南性文件,但对于心梗后心衰的诊治与防控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共识,涵盖了心梗后心衰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预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促进该疾病的临床诊疗与防控策略更加规范,进一步优化全程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5](2019)在《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可致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内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致血栓栓塞性疾病。Framingham研究[1]表明,AF与卒中事件有显着相关性。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栓塞的主要方法,但因其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受药物、食物等因素影响较多,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较差,临床应用受限。外科切除LAA可以降低卒中风险[2]。Madden手术切除了2例患者的LAA,以预防卒中复发,引起了临床医师对干预LAA的

曹家伟,丁鹏绪,段峰,高飞,李雷,李肖,罗剑钧,罗薛峰,孙军辉,熊斌,赵剑波,周坦洋[6](2019)在《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的技术,也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的桥接治疗手段。本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CI)关于门静脉高压TIPS治疗的推荐意见,由我国30多位TIPS领域的专家(包括放射介入科、肝胆外科、肝病科及消化科)使用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搜索提供的研究证据和国内相关专家共识及高质量临床研究编写而成,为门静脉高压TIPS治疗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其唯一目的是提高我国TIPS临床实践水平。

陈卓宇[7](2020)在《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复合优化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的国家医疗政策改革和社会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医院设计要全方位的做好“以人文本”的健康建设;全球工业信息化下复合化理念的席卷,也使得医院建筑需要承担包括医疗、休闲、商业等在内的多样化服务。而医院外部公共空间是公众首要接触的医院环境,对医院形象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人们就医理念的改变使得医院外部环境的质量得到重视,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条件,以及过去设计理念的制约,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在交通、功能、空间、人文景观等方面都面临关注缺失的问题,难以营造宜人环境。如何在复合化理念下,实现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高品质优化,是目前医院外部公共空间优化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以此现实背景为依据,以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复合化设计的相关策略来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对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现状调研分析,通过实例总结归纳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原因,初步论证复合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从交通组织、功能组成、空间模式、人文景观氛围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寻找优化对策与复合化之间的关系,为下一章节的复合化理念引入做好铺垫。其次是对复合化相关理念和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引入并解析复合化理念,总结归纳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复合化的优化重点和相关原则。接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整体式的复合关系与手法,从交通组织、功能组成、空间模式、人文景观氛围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复合化优化策略,包含了外部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广场、自然元素、文化内涵等多者相互关系的内容,系统建构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化优化策略。其后,通过相关的工程实例,论证了复合化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可实施性和持续发展性。最后在文章的结尾,笔者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今后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韩琦桦[8](2019)在《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医疗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急诊部是现代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的部门。病人及陪护家属往往内心紧张焦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高。因此,如何优化急诊部空间环境满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以使用后评估方法为研究手段,针对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者的主观需求,发现综合医院急诊部建设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其缘由及改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策略。概括而言,本文对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研究,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所涉及的关键学科的理论体系及特点,从而确定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明确研究范畴、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概述,梳理急诊部发展概况,分析综合医院急诊部工作特征、疾病谱、使用人群以及急诊行为。第三部分使用后评估方法体系确立,明确评估目标、流程、指标的层次结构、指标释义以及重要性性分析,而后进行评估方式设计。第四部分使用后评估的应用,以广州地区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急诊部为样本,进行问卷访谈法和结构观察法评估,并讨论分析评估结果,归纳总结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优化设计,根据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解决方式的探索以及评估总结,提出了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策略。

S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Branch of Surger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Section of Colorectal Surgery,Branch of Surger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Cancer,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Branch of Surgeon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Tumor Metastasis,Branch of Anal Surgeon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Tumor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Colorectal Experts,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reat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care;[9](2018)在《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Ⅴ 2018)》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诊疗指南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2],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有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

易慧敏,刘剑戎,陆平兰,黎利娟,范明明,易小猛,吕海金,魏绪霞,杨扬,陈规划[10](2020)在《成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文中提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合并肝外器官衰竭综合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ACLF唯一的有效手段。ACLF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感染防控、营养及器官功能的维护等难题仍存在探讨空间。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肝移植加速康复学组组织了相关专家从手术时机、器官保护、营养支持、感染防控、康复锻炼以及内环境调节等方面对ACLF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1.1.2 广东省医院建筑特点突出
        1.1.3 广东省医院建筑历史研究的缺失
        1.1.4 探寻适合广东省医院建筑的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意义
        1.3.1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史的梳理
        1.3.2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的总结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医院建筑的相关研究现状
        1.4.2 医院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分析推演法
    1.6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医院建筑发展概述
    2.1 古代宗教医学的医院建筑
        2.1.1 古代西方医院建筑
        2.1.2 古代中国医院建筑
    2.2 近代实验医学、机械医学的医院建筑
        2.2.1 近代西方医院建筑
        2.2.2 近代中国医院建筑
    2.3 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下的人性化医院建筑
        2.3.1 现代西方医院建筑
        2.3.2 现代中国医院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程
    3.1 晚清医院建筑(1835-1911)
        3.1.1 背景研究
        3.1.2 西式医院的兴起
        3.1.3 传教医生与晚清西式医院建筑
        3.1.4 晚清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3.2 民国时期医院建筑(1912-1949)
        3.2.1 背景研究
        3.2.2 西式医疗机构的发展
        3.2.3 专业建筑师主导下的西式医院建筑
        3.2.4 民国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至今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程
    4.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医院建筑(1949-1978)
        4.1.1 背景研究
        4.1.2 全民普及医疗思想下的医院建筑发展
        4.1.3 影响医院建筑发展的人物
        4.1.4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后医院建筑(1979-1999)
        4.2.1 背景研究
        4.2.2 从计划医疗向市场化医疗发展思想下的医院建筑
        4.2.3 影响医院建筑发展的建筑师
        4.2.4 改革开放后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4.3 二十一世纪医院建筑(2000-今)
        4.3.1 背景研究
        4.3.2 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建筑发展
        4.3.3 境内外设计团队深入合作对医院建筑的影响
        4.3.4 二十一世纪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分析
    5.1 近代至今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演进分析
        5.1.1 总体布局演进分析
        5.1.2 平面布局演进分析
        5.1.3 气候适应性分析
        5.1.4 医院建筑建设标准分析
    5.2 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5.2.1 自然气候环境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发展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5.2.3 医学、技术发展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5.2.4 医疗政策变迁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5.2.5 地域文化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5.2.6 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未来广东省医院建筑分析
    5.3 当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5.3.1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
        5.3.2 广东省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5.3.3 设计理念应与时俱进
        5.3.4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
    6.1 当代发达国家医院建筑设计的启示
        6.1.1 便捷宜人的规划设计
        6.1.2 弹性的建筑布局
        6.1.3 注重医院建筑的未来可变性
        6.1.4 便捷的流线设计和清晰的指引系统设计
        6.1.5 人性化的空间营造
    6.2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
        6.2.1 选址、规划理念
        6.2.2 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6.2.3 灵活发展性设计策略
        6.2.4 高效便捷性设计策略
        6.2.5 人性化设计策略
    6.3 医院建筑设计的新拓展
        6.3.1 医院建筑的适老化设计
        6.3.2 分级医疗下的基层医院建筑设计
        6.3.3 信息化医院设计
        6.3.4 健康中心医疗建筑
        6.3.5 与城市界面友好相融的医院建筑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一、着作图书文献
    二、学术期刊文献
    三、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四、技术标准
    五、网络资源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词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

(2)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1.1 射流雾化器
    1.2 超声雾化器
    1.3 振动筛孔雾化器
2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2.1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1 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2.1.2 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特性
        2.1.3 雾化吸入药物配伍与常用雾化联合方案
        2.1.4 非雾化吸入制剂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2.2 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2.2.1 ICS
        2.2.2 SABA
        2.2.3 SAMA
        2.2.4 抗感染药物
        2.2.5 黏液溶解剂
3 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3.1 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
        3.1.1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3.1.2 雾化吸入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处理
        3.1.3 对特殊人群加强用药监护
    3.2 雾化吸入治疗的用药教育
        3.2.1 药物贮藏
        3.2.2 药物配置
        3.2.3 雾化吸入治疗前
        3.2.4 雾化吸入治疗中
        3.2.5 雾化吸入治疗后
        3.2.6 雾化吸入装置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编写组

(3)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严重度分级与预后评估
2 诊断
3 脏器功能支持
4 感染源控制
5 抗感染治疗
    5.1 抗感染治疗时机
    5.2 抗感染药物选择
        5.2.1 初始经验性治疗
        5.2.2 降阶梯策略
        5.2.3 抗真菌治疗
        5.2.4 抗肠球菌治疗
        5.2.5 抗MRSA
    5.3 抗感染治疗的疗程
6 微生物检查
7 营养治疗
8 其他支持治疗
    8.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
    8.2 糖皮质激素
    8.3 免疫调理
9 特定腹腔感染的诊治
    9.1 胰腺感染
    9.2 急性阑尾炎
1 0 治疗失败

(4)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定义及分类
    1.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定义
    1.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分类
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2.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预后
    2.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3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3.1 心肌细胞丢失
    3.2 心脏重构
    3.3 免疫损伤和炎症介导
    3.4 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4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诊断
    4.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4.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评估
5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防
    5.1 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
    5.2 预防心脏重构
    5.3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高危因素的防治
6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
    6.1 心肌梗死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6.1.1 治疗目标
        6.1.2 积极处理病因和诱因
        6.1.3 一般处理
        6.1.4 药物治疗
        6.1.5 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的处理
    6.2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6.2.1 治疗目标
        6.2.2 药物治疗
    6.3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6.3.1 机械通气
        6.3.2 血液净化治疗
        6.3.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6.3.4 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6.3.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6.3.6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6.3.7 血运重建
        6.3.8 室壁瘤的治疗
        6.3.9 心脏移植
7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
    7.1 随访频率和内容
    7.2 多学科管理方案
        7.2.1 生活方式管理
        7.2.2 健康教育
        7.2.3 心理教育
        7.2.4 运动康复
        7.2.5 远程监控
        7.2.6 心力衰竭中心的作用
8 小结

(5)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LAAC的发展史
2 LAAC团队的建立
3 LAAC围术期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3.1 TTE
    3.2 TEE
    3.3 MDCT
    3.4 ICE
    3.5 DSA
4 LAAC适应证及禁忌证
5 规范化LAAC流程
    5.1 塞式封堵
        5.1.1 手术器械
        5.1.2 术前LAA评估
        5.1.3 手术过程
        5.1.3. 1 房间隔穿刺
        5.1.3. 2 导引鞘管定位
        5.1.3. 3 术中LAA的观察及测量
        5.1.3. 4 封堵器的装载
        5.1.3.5封堵器释放
    5.2 盖式封堵
        5.2.1 手术器械
        5.2.2 术前LAA评估
        5.2.3 手术过程
        5.2.3. 1 术中LAA测量及封堵器的选择
        5.2.3. 2 封堵器的装载
        5.2.3. 3 封堵器的释放
6 LAAC围术期管理
    6.1 术后综合评估
    6.2 抗栓方案
    6.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6.3.1 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
        6.3.2封堵器移位
        6.3.3 手术相关卒中
        6.3.4 血栓形成
        6.3.5 PDL
        6.3.6 其他的并发症
7“一站式”介入治疗
8 极简式LAAC
9 LAAC护理
    9.1 术前护理
    9.2 术中协作
    9.3 术后护理
    9.4 康复运动
    9.5 出院指导
1 0 结语

(6)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TIPS操作准入标准
2 TIPS适应证
    2.1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1.1早期TIPS
        2.1.2挽救性TIPS
    2.2 胃静脉曲张出血(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GVB)
    2.3 预防EV再出血
    2.4 预防GVB
    2.5 肝硬化顽固性或复发性腹水、肝性胸水和肝肾综合征
        2.5.1 肝硬化顽固性或复发性腹水
        2.5.2 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HH)
        2.5.3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
    2.6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
    2.7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
    2.8 门静脉高压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
3 TIPS禁忌证
    3.1 绝对禁忌证
    3.2 相对禁忌证
4 TIPS术前检查和评估
5 TIPS技术操作流程和主要注意事项
    5.1 麻醉
    5.2 门静脉显像
    5.3 颈内静脉穿刺
    5.4 肝静脉插管
    5.5 门静脉穿刺
    5.6 门腔通道的建立
    5.7 球囊导管扩张术及腔内支架植入术
    5.8 术后PPG的测量和最佳阈值
    5.9 门体侧支血管的栓塞
6 TIPS并发症及其处理
    6.1 操作相关并发症
        6.1.1 胆道出血
        6.1.2 腹腔出血
        6.1.3 支架异位
    6.2 分流相关并发症
        6.2.1 肝性脑病(HE)
        6.2.2 急性肝功能衰竭
7 TIPS术后管理
    7.1 TIPS术后分流道评估
    7.2 消化道出血TIPS术后管理
    7.3 腹水TIPS术后管理
    7.4营养支持

(7)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复合优化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1.1.1 发展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及现状
        1.2.1 研究内容
        1.2.2 理论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调研概述
        2.1.1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使用人群分析
        2.1.2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调研层面分析
    2.2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整体现状调研
        2.2.1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整体现状概况
        2.2.2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实地与行为调研
    2.3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交通组织现状研究分析
        2.3.1 动态交通组织形式分析
        2.3.2 静态交通布局方式分析
    2.4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功能组成现状研究分析
        2.4.1 功能环境特点分析
        2.4.2 功能建筑及设施布置分析
    2.5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空间模式现状研究分析
        2.5.1 空间结构概况
        2.5.2 空间边界概况
        2.5.3 空间过渡概况
    2.6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人文景观氛围现状研究分析
        2.6.1 自然环境分析
        2.6.2 人文环境分析
    2.7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现状优化问题总结与分析
        2.7.1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总结
        2.7.2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2.7.3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优化必要性与可行性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化理念建构
    3.1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启示及复合化理念的引入
        3.1.1 与复合化理念相关的研究概述
        3.1.2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发展经验及其研究启示
        3.1.3 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优化理念的引入和解析
    3.2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四个层面的复合优化重点
        3.2.1 交通层面关注人车以及院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复合优化
        3.2.2 功能层面关注与社会相融的多样化使用复合优化
        3.2.3 空间层面关注单空间的完整性以及多空间的互动性复合优化
        3.2.4 人文景观层面关注自然形态和文化内涵的复合优化
    3.3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优化设计原则
        3.3.1 整体性原则
        3.3.2 普适性原则
        3.3.3 地域性原则
        3.3.4 多样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1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整体式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1.1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整体式复合关系
        4.1.2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系统体系复合手法
    4.2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交通组织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2.2 交通空间的有机分配
        4.2.3 交通流线的高效协同
    4.3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功能组成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3.1 功能使用的多义共享
        4.3.2 功能设施的多元展示
    4.4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空间模式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4.1 大型综合医院的空间模式类型及特点
        4.4.2 过渡空间的整合联系
        4.4.3 空间边界的多样叠合
    4.5 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人文景观氛围复合优化设计策略
        4.5.1 自然人文环境组成要素的联合协作
        4.5.2 自然人文环境构成要素的交叉配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的复合优化工程实践
    5.1 项目基本概况
        5.1.1 医院简介
        5.1.2 改造内容
    5.2 项目的改造前后对比调研
        5.2.1 项目的改造前问题与不足
        5.2.2 项目改造后的行为调研分析
    5.3 复合优化理念的应用与分析
        5.3.1 因地制宜的整体思想
        5.3.2 一体设计的统筹整合
        5.3.3 空间意境的充分展现
        5.3.4 绿色低技的服务建设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综述
        1.6.1 急诊部研究综述
        1.6.2 医疗建筑使用后评估研究综述
第二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概述
    2.1 广州地区地域特点
        2.1.1 当地气候特征
        2.1.2 传统建筑特色
    2.2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发展概况
        2.2.1 发展演变
        2.2.2 发展趋势
    2.3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工作特征
    2.4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疾病谱
    2.5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急诊行为
    2.6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使用人群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使用后评估体系的建立
    3.1 评估范围
    3.2 评估目标
    3.3 评估流程
    3.4 评估指标体系释义
        3.4.1 目标层
        3.4.2 准则层
        3.4.3 指标层
    3.5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3.6 重要性问卷分析
        3.6.1 专家问卷
        3.6.2 使用者问卷
        3.6.3 专家与各类使用者问卷比较分析
    3.7 指标权重计算
    3.8 评估方式设计
        3.8.1 问卷访谈法
        3.8.2 结构化观察法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使用后评估的应用
    4.1 选取评估对象
        4.1.1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基本概况
        4.1.2 确定评估对象
    4.2 被评估医院概况
        4.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4.2.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4.3 问卷访谈法评估分析
        4.3.1 平均值分析
        4.3.2 象限图分析
        4.3.3 开放性问卷分析
    4.4 结构观察法评估分析
        4.4.1 医疗高效评估
        4.4.2 安全防护评估
        4.4.3 健康舒适评估
        4.4.4 节能降耗评估
    4.5 评估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策略
    5.1 院区布局协调
        5.1.1 院区分流
        5.1.2 功能联系
    5.2 功能流线梳理
        5.2.1 分区构建
        5.2.2 功能布局
        5.2.3 流线组织
    5.3 空间环境提升
        5.3.1 建筑空间
        5.3.2 知觉环境
        5.3.3 辅助设施配套
    5.4 节能降耗设计
        5.4.1 节能设计
        5.4.2 弹性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B: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主观感受调查问卷(病人及陪护家属)
附录 C: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主观感受调查问卷(医护人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Ⅴ 2018)(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诊疗指南
    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随访
        (一)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
        (二) 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
        (三)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监测
        (四)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达到NED后的随访
        (五) 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相关基因检测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
        (一) 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
        (二) 结直肠癌确诊时无肝转移 (及其他远处转移) 的新辅助治疗
        1.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注:高位直肠癌, 即肿瘤下缘距肛缘12 cm以上者, 其新辅助治疗参照结肠癌。)
        (1) 联合放化疗或放疗
        (2) 肝动脉和肿瘤区域动脉联合灌注化疗
        2.结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三) 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化疗、腹腔化疗
        (四) 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三、多学科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作用
    四、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
        (一)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2.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4.肝转移灶手术方式的选择[134, 136-138] (3b类证据, B级推荐)
        5.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复发和肝外转移灶的切除
        (二) 可以达到NED状态的肿瘤局部毁损治疗
    五、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及辅助治疗
        (一) 新辅助治疗
        1.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
        2.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
        (二) 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六、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一) 治疗策略
        (二) 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诊疗流程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一推荐级别的分类
    附录二结直肠癌分期
    附录三临床危险评分 (CRS)
    附录四分子靶向药物简介
        (1) 西妥昔单抗
        (2) 贝伐珠单抗
        (3) 瑞戈非尼
    附录五化疗方案
    附录六直肠癌的联合放化疗

(10)成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ACLF肝移植的手术时机
    1.1 手术时机
    1.2 手术禁忌证
        1.2.1 神经系统
        1.2.2 呼吸系统
        1.2.3 循环系统
2 ACLF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器官保护
    2.1 肺保护
    2.2 肾保护
    2.3 胃肠道保护
    2.4 心脏保护
    2.5 脑保护
3 ACLF肝移植受者的营养支持
    3.1 营养基础状态的评估
    3.2 肠内营养的时机和剂量
    3.3 肠内营养的方式和配方
4 ACLF肝移植受者的感染防控
    4.1 供者来源性感染的防控
    4.2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4.2.1 筛选
        4.2.2 隔离
        4.2.3 医疗行为相关感染防控的集束化管理
5 ACLF肝移植受者的康复锻炼
    5.1 肝移植等待期的康复
    5.2 肝移植术后康复
6 ACLF肝移植受者的内环境调节

四、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D]. 孙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2]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J]. 杜光,赵杰,卜书红,陈娜,陈瑞玲,陈万生,陈孝,陈泳伍,戴智勇,杜光,冯瑾,高杰,高申,葛卫红,郭瑞臣,菅凌燕,姜玲,李峰,李佳,李玉萍,刘皋林,卢晓阳,吕迁州,闵光宁,缪丽燕,沈承武,隋忠国,童荣生,王春革,王卓,武新安,徐珽,叶晓芬,尹桃,游一中,张健,张玮,张文婷,张晓坚,赵杰,赵志刚,朱立勤,邹东娜. 医药导报, 2019(02)
  • [3]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J]. 吴秀文,任建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4]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J]. Branch of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a Cardiovascular Health Alliance;The Expert Consensus Working Group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中国循环杂志, 2020(12)
  • [5]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J].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12)
  • [6]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J]. 曹家伟,丁鹏绪,段峰,高飞,李雷,李肖,罗剑钧,罗薛峰,孙军辉,熊斌,赵剑波,周坦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7]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外部公共空间复合优化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陈卓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广州市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优化设计研究[D]. 韩琦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Ⅴ 2018)[J]. Se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Branch of Surger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Section of Colorectal Surgery,Branch of Surger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Cancer,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Branch of Surgeon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Tumor Metastasis,Branch of Anal Surgeon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Tumors,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Colorectal Experts,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reat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care;.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04)
  • [10]成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J]. 易慧敏,刘剑戎,陆平兰,黎利娟,范明明,易小猛,吕海金,魏绪霞,杨扬,陈规划. 器官移植, 2020(05)

标签:;  ;  ;  ;  ;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