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深方能意切 感人全在真情(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何楠楠[2](2020)在《彭兆荪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彭兆荪是清代乾嘉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长于骈文创作,在诗歌领域也颇有成就,且擅长作词,着有《小谟觞馆诗余》。研究彭兆荪的词既有利于看到他词作的风貌,也有益于探索与他有相似经历的词人群体。本文以彭兆荪的词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彭兆荪的人生经历,梳理彭兆荪词作的分期背景,从而探究彭兆荪词的艺术特色和词学观念。第一章主要归纳彭兆荪词的创作分期。在缪朝荃《彭湘涵先生年谱》的基础上,依据词中所叙述的具体人事、交游纪事等,结合相关的文学史料进行考证,梳理出彭兆荪词创作的大致时代,将其词的创作年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彭兆荪以亲身经历与切身感受为材料,写出了内容丰富的词作。他写词不仅是交游酬寄的需要,也是其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其词作是他生活状态的真实展现。第二章分析彭兆荪词的主题内容。彭兆荪的词作题材广博,内容丰富。无论是抚时感事、怀古伤今的大题目,还是民俗风情、离别愁绪、饮食器物、时序节令、花草风月、夫妻之恋、手足之情的小题目,在他的词作中均有涉及。按照主题内容的不同,将其词作分为四类:言情之作、咏物之作、题赠之作、纪游之作。第三章论述彭兆荪词的艺术特色。彭兆荪的词在艺术创作上别具一格。从艺术风格来说,彭兆荪词的风格是随着人生经历的丰盈而变化的,既有精巧雅丽之美,又有疏宕沉郁之气,还有平和澄澹之风。从艺术手法来说,彭兆荪作词工于炼意,注重声律谐和,喜用典故,重视情景交融。第四章总结彭兆荪的词学观念。彭兆荪没有系统的词论着作,其独特的词学主张与词作宗尚均蕴含在他的文集及诗词之中。在词学理论上,他作词没有门户之见,兼学南北宋,博采众长,重视情感内涵在创作中的表达,提倡作词要寄兴托意。他的词学主张和词的创作都展现出他对当时词坛风气的锐意修正意识。彭兆荪词的创作虽然不及诗文创作,但是仍值得我们重视。彭兆荪词及其在清代词坛的地位,目前论及的较少,有待深入地分析和探究,因此,对彭兆荪的词进行研究,可作为文学接受史上的典型,对进一步探究同类型的词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晓洁[3](2020)在《唐代婚恋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婚恋是人类必经的过程,爱情、婚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特别是《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唐代婚恋诗的关注不够,未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对唐代婚恋题材的诗歌研究往往局限在爱情、艳情、宫怨、闺怨等单一角度。唐代婚恋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唐代可谓是佳篇云集,层出不穷,唐代诗坛的名家都参与了婚恋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唐代婚恋状况和唐人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唐代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婚恋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婚恋诗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婚恋诗的创作流变、发展状况、基本类别、艺术特色以及与婚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唐代婚恋诗主要是从彭定求所编的《全唐诗》中挑选的符合的诗作,并加以分析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其次对唐代婚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唐前婚恋诗概述。本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婚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关照唐前婚恋诗发展,追根溯源,一探婚恋诗的写作传统。第二章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本章从制度着眼,考察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对婚恋诗歌书写的影响,以代表性的婚恋诗窥探唐代婚恋制度下唐人的婚姻观念、婚姻缔结以及婚姻解除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第三章唐代婚恋诗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唐诗发展的历史阶段,分别梳理不同时期婚恋诗的创作特征。第四章唐代婚恋诗的基本类别。本章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婚恋诗进行分类,将唐代婚恋诗以恋爱和结婚两个阶段分为恋诗与婚诗两大类,恋诗中既包括婚前的恋情也包括婚后的恋情;婚诗中包含嫁娶、赠内、闺怨、弃妇、离婚、悼亡诗,并分析其中婚诗与恋诗的交叉现象。通过对婚恋诗进行分类,了解婚恋诗创作上的内容倾向。第五章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本章从情感表达、意象使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陆学松[4](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唐君红[5](2017)在《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文中研究指明袁枚(1716—1797),18世纪清代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与美学家之一。他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不受羁绊、重视生活情趣而称誉当时。诗文创作方面,他提倡“性灵说”,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表现诗文家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兴趣和识见,正因为如此,袁枚成为了当时具有很大争议的诗文家与诗文理论家。本文以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作为研究对象,拟对其“贵人”、“重生”、“尚情”等美学精神进行考察与阐述。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思想渊源。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进行研究。清朝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专制统治。高强度的文字狱使文人无法也不敢随便议论时事,只有埋头考据、提倡复古。袁枚几起几落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审美趣向,致使袁枚在这种背景下高调倡导“性灵说”。也正由于此,袁枚的“性灵说”在当时就引起了文坛的巨大反响,得到了不少诗文家的响应,并形成了颇具声势的清代“性灵”派。第二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的文化和思想渊源进行研究。指出袁枚的“性灵说”是在反对清代乾嘉时期的复古派,反对肌理派、神韵派、格调派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对“性灵说”的提出进行了简单的溯源,指出袁枚成为“性灵”美学思想的集大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性灵说”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关系的研究。指出袁枚提出的“性灵说”中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的人文美学精神是一致的,都对“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精神本质上都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具有诗意化、审美化特征;第二部分是对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进行研究。认为“人”必须抒发自己的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包括封建社会极力反对的“男女之情”,也包括对不同阶层的平等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第三部分是对袁枚的个体化审美诉求与人文美学精神进行研究。指出其人文美学精神呈现了“人”的至情至性,体现了“人”的价值,注重个体化审美诉求,强调“人”的个性,从而呈现出一种新颖性、独创性特征。第三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进行研究。袁枚认为诗文创作是诗文家对自我生命世界的一种呈现,极力倡导生命意绪的表现,认为“性灵说”包含了上面两点:既注重对诗“人”个体生命情怀的抒发,也主张对“人”整体生命意绪的表现。这正是“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的表现。第二部分是对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进行研究。认为自由抒发必须缘分情而发,因情而作,只有因情因性的创作才是自由生命的自由抒发,自由生命的自在抒发体现了享受人生,快乐人生的适我原则,认为生命应该“诗意的栖居”,“性灵”是一种天然生命意识,是“人”的生命精神及其展现,是其生命意绪的纯然本真表现,表现了“自我”的“最高真实”。第四章主要阐释“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理论溯源,对“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抒发性情”是对“诗缘情”情感理论的一种充实和完善。第二部分主要讲“尚情”美学精神的实践运用,主要选取袁枚的散文对袁枚“尚情”的美学理论进行实践佐证。指出袁枚极其注重“文”中“性情”的呈现,袁枚“文”之“性情”说更推崇自然情感或者说审美情感,反对以道德、理性、认识约束“性情”,即“情”求“性”,更具有美学意义。袁枚“文”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袁枚的“情”是生命本身真实状态的呈现,体现了“人”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第三部分对“发抒性情”的美学意义进行研究。认为“发抒性情”,应该反对无情的作品,反对“温柔敦厚”、反对盲目拟古、反格调说、神韵说、肌理说,反对传统儒家诗教,主张创作自由,创作清新,表现纯真天真之性情。其美学意义既涉及诗文美学,又涉及“人”之生存状态的美学思想,“尚情”美学精神是袁枚“性灵说”的核心。第五章主要探究“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性情”论之变异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进行分析。指出“情”从客观实意演变为内心情感的过程以及“性情”意义的演变过程,“性”与“情”的关系,从而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有“情”。第二部分对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进行分析,指出了袁枚的“性情”与古人的区别。袁枚重视的是自然日常生活之真情,重视的是现实的亲情、友情、爱情,主张“性情”应该个性化,“如其所是”地呈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袁枚特别突出强调“男女之情”是“人”之正常情感,并且把此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男女之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为“人”最基本之情,认为“言志”就是“言情”,扩展了“诗缘志”的内容,使“诗缘情”和“诗缘志”的美学精神趋于一致。袁枚的“性灵说”,从诗歌美学史来看,具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美学精神。袁枚在继承前人“性灵说”及其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拓展了“性灵说”的内涵,强调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生活。袁枚提倡“性灵说”,极度推崇诗文审美创作对“人”之真情的抒发,深度探索“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贵人”、“重生”、“尚情”,从而致使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诗文家和诗文理论家。
李勤芳[6](2017)在《情到深处自然浓——《隔海相望》一课情感教育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品德课堂上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活动体验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并恰当地使用教学语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收获真情实感的品德课堂。
张敬雅[7](2016)在《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文中认为历代唐诗总集尤其清代唐诗总集中很多有价值的序跋、小引和凡例,至今沉睡在各图书馆古籍部,是未被开掘的浑金璞玉,需刮垢磨光进行系统的学术清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文献和学理价值。本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最大特色是发现新材料、阐释新材料。文章以今存二百五十馀种清代唐诗总集为依托,以“序跋”研究为立足,致力发掘序跋文献价值、诗学价值。统论之,着力凸显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辨识总集与别集序跋差异,明确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分析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考察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探究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基于此,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梳理历代唐诗总集,为序跋研究奠定基础。经梳理可见,唐诗总集编纂呈阶段性特征:由唐五代的兴盛,宋金元的低潮,明代的复兴,至清代进入集大成时期。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编选种类齐备。第二章揭示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构成其序跋不同特色。选集类序跋强调“精选”,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合集类序跋强调“求全亦求善”,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全集类序跋强调“网罗赅备”,突出“通观全唐”。第三章从文献角度切入,厘清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总量,探讨重刻重抄本序跋增删、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等问题。还注意到序跋的留存史料、交代选诗来源、鉴定版本等文献价值。第四章旨在探索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其编纂动机,当受清代崇唐学唐的炽热之风影响。然在崇唐学唐大背景下,人们或不满之前编集成果而另编他集,或企图借助唐诗总集来矫正诗坛流弊。与此同时,清人于唐诗总集序跋呈现多样化编选宗旨,既彰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亦申明推尊雅正诗教、提供后学范本的重要性。第五章通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探析清人诗学观,解读清人对其所关注的唐诗热点问题的意见。发现清代唐诗总集序跋对唐诗分期问题争论激烈,对中晚唐诗尤其是中唐诗的意义有重大揭示,也涉及唐诗大家标举、各体大家的标举。除此,由序跋知悉清代的个别唐诗总集对诗体划分最近唐人分类实际。并且,清代唐诗总集多七律选本,对七言律诗尤为关注。
李韬[8](2016)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纽结。艺术范畴研究要以艺术学理论的宏通视野,通过文献梳理、跨学科的方法,结合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史实,探讨艺术的文化要素、历史语境和生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横断切入,以重要的艺术史观念为对象,寻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最普遍、最根本的艺术观念,揭示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共通性和一般规律。这也是对在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后,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核心范畴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主要是由本体论范畴、认识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所构成。本体论范畴是道、气和象。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概念,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根本范畴之一。道和艺的结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道的艺,艺便缺少灵魂和方向;离开艺的道,道便丧失途径和手段。如果说道是宇宙万物总的根源和本体,那么气则是具体之物的本质或本根。艺范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本质是气,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乃至人本身都是气所构成。人的感觉器官具有生物的直接性和社会的历史性,前者不假它物直接感受这个世界,后者积淀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认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中国古代艺术是古代人感受这个世界,并把这种感受具形化为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结果。气是构成生物性人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反映。气成为艺术的本体范畴是由气的特性和中国古代艺术生命性特质所决定。如果说道是古代艺术“形而上”的本体,气是其“形而下”的本质;那么象则是艺术的形式本体。象范畴使艺术成为艺术,使人直接通过它来把捉生命本身的生气和生意。象范畴使气的实在性和道的超越性最终成为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对象。那么具体的艺术活动是如何达到对道、气和象这些艺术本体的认识呢?中国古代艺术有着悠久的“言志”和“缘情”的传统,《周易》的“真情”、《论语》的“仁爱”和《庄子》的“无情”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求真、向善、爱美三个维度。情志的完美结合是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道始于情”(《性自命出》),而道也终结于“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儒道两家在此达到了高度统一,艺术通过审美之心和道德之心的营构通达道的境界。人是由身和心所构成,中国古代艺术家把这种观念宇宙化后即认为人所创造的艺术和人本身是同构的,是由“形”和“神”两个方面所构成。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形和神的不断地熔铸、交汇和对话的过程:艺术家由最初的情志意趣的表达到艺术品的物化形态的出现是由神塑形,而鉴赏家则相反,他们从艺术的形象出发,结合自我的情趣志意和“前见”,完成对艺术品的再创造,这是由形而见神的过程。神何以能塑形?形何以能见神?前者是人“表达欲”和“对象化”的本能所致,后者则是对意义追问的结果。艺术之形的追问可以达到庄子的“象罔”之境,而“象罔”可以得“玄珠”,因此形的超越即可达到道境。从神的本义来说,它是对“万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回答,而道则是对世界整体根源的发掘。“文以载道”的观念尽管老套,但它彰明了超越之路:“形以载神”也不新鲜,但它开启了妙写的坦途。虚实范畴较艺术中的情志、形神范畴具有更大的涵括力。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它的审美性和精神性,这是艺术的虚的部分。艺术实的部分是它的物质实体。在这个实的部分中还是可以继续分出虚实的层次来。画面的空白是虚,而色彩是实;音乐中的中断为虚,而连续为实;戏曲中的顿挫为虚,而连续为实;舞蹈中的运动为实,而静止为虚等等。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中虚实问题发展到极端就成为有无问题,诸如“无声之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着文字”、“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等观念。这些道家观念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艺术及其形式,从而把人回归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为了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去“为”。老子的“希言自然”就是主张统治者不要妄为教令而要顺任自然地去“为”。道家和儒家均根植于人生和社会而立论,他们的观点在“希言自然”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思想对艺术虚实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不管是“错彩镂金”之美还是“出水芙蓉”之美,也不管是社会道德之美还是造化情志之美,只要是宛若天成而不扭捏作态的艺术,儒道两家都是赞赏的。中国古代哲学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它所解决的问题不是“思”与“在”的矛盾,而是“身”与“道”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乐心和明道。艺术的过程也就是修身、养性,从而达到身心的悦适,以致明道的过程。雅俗的根本矛盾在于艺术家的人格,人品高则艺必雅,反之则俗。儒家的善美和道家的真美,前者重视艺术的伦理价值,后者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它们都统一于天与人、知与行、情与景合一的结构之中:至善尽美则是他们共同的思想旨趣。
赵芳[9](2015)在《汤显祖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为官清正爱民,一生却仕途坎坷,因看透封建朝廷的腐朽黑暗,毅然辞官归家,潜心创作。现存诗歌近两千二百六十余首,有诗集:《红泉逸草》、《雍藻》、《问棘邮草》。他的诗歌题材宽泛,内容丰富,在他力主自然、“奇士说”以及情生诗歌等诗歌理论的指导下,或感于世事,或寓情于景,或赠别怀人,或抒家庭悲欢,形成了寓情于景、情景妙合,不逐藻饰、语言朴素的艺术特点,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很多层面,是晚明社会的缩影。而其作为评论家对《花间集》的评点,对词体进行了高度评价,对词艺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对词坛产生了重大意义。
周芳[10](2012)在《道咸宋诗派研究》文中认为道咸宋诗派是近代诗坛的一大诗派,其兴起原因、诗学主张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掘,宋诗派研究已经发展成为近代诗文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现今的宋诗派研究存在三个不能不予以正视的问题,一是宋诗派能否作为一个诗派存在尚有争议;二是对宋诗派的评价所采用的标准过于政治化,与文学本身相去较远;三是关于宋诗派各成员的师法对象以及诗歌的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基本上沿用陈衍、汪辟疆以及钱仲联三人的论断,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尽管宋诗派研究已经取得丰富成果,仍然存在广阔的研究空件。基于此,本文选取道咸宋诗派为研究对象。本文以道咸宋诗派各成员的诗文集为基础,借助史学着作、文学史着作、地方志、人物评传等文献,采用文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人物的性情、学问、志向、经历等方面进行细微的文本分析。研究之目的在于梳理邓显鹤、程恩泽、祁隽藻以及曾国藩在宋诗派兴起过程中的作用,并发掘宋诗派各成员诗歌的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独特性,在个性比较中探索其共性,从而揭示出这个诗派的特性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处于历史转折期的文人如何运用诗歌来表达对生命和社会的追问与思考,以及如何将努力求索的开拓精神浸透于诗歌创作中,并由此探索衰世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幽微的内心世界,研讨文学、社会与人生的复杂关系。文章分九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道咸宋诗派兴起的原因,从乾嘉诗坛的最后走向、嘉道之际士风与学风的转变、“三位一体”对学人诗的推动三个方面分析宋诗派崛起的必然性。乾嘉时期,传统诗学的基本论题如性情与学问之争、复古与求变之争、宗唐与主宋之争以炽热之势集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各种诗学主张的交锋与融合,而重学问的诗学主张的最终胜出以及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合流趋势则为道光时期诗风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嘉道之际士气复苏,经世之风兴起,对诗风向重学问转变起到积极影响。而高官、学者、诗人“三位一体”现象的出现则进一步促进了学人诗的创作。以上三个因素促成了道咸宗宋诗风的兴起。第二章对道咸宋诗派进行概述。首先论证道咸宋诗派作为一个诗派成立的合理性。从成员交往、诗学主张以及创作实践来看,道咸宋诗派存在一个以邓显鹤、程恩泽为纽带的交往圈,也存在共同的诗学主张与相似的创作特征,其作为诗派存在是成立的。其次,从人生际遇、才气、学养等方面概括出道咸宋诗派成员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咸宋诗派与清代前中期诗人的宗宋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道咸宋诗派宗宋的独特性。第三章分析道咸宋诗派的促兴者邓显鹤的诗学体系,诗歌创作特点,在湖南诗坛的地位以及与曾燠、程恩泽交往的过程,进而论证邓显鹤与道咸宗宋诗风形成的关系及其在道咸宋诗派兴起过程中的作用,厘清道咸宋诗派的倡导者问题。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论述道咸宋诗派的首倡者程恩泽与推进者祁隽藻的生平、学术思想、诗学思想以及诗歌创作特点,进而分析他们对道咸诗坛的影响。第六章主要对曾国藩与道咸宋诗派的关系进行考辩。从曾国藩宗宋诗学的来源、曾国藩与何绍基的互动、曾国藩的宗黄与诗风之考察、咸同年间曾国藩诗学趣味的变化四个方面证明曾国藩对宋诗运动的影响有限,其宋诗学思想并非来源于程恩泽或何绍基,他的宗黄对黄庭坚热虽起到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开创新的诗风,因此他在“宋诗运动”中的作用并不如学者们所宣扬的“以高位主持诗教”那样高。然后分析曾国藩诗歌的主体人格以及艺术特点,并将曾国藩的杂诗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进行比较。第七章分析宋诗派成员郑珍的诗歌。先梳理郑珍的情、志、学,然后分析郑珍的诗学主张以及诗歌创作中的师法渊源,厘清师法渊源中的表层渊源与深层渊源问题。再分析郑珍诗歌的生命意识、诗史品格、山水田园诗以及诗歌的美学创变,证明郑珍之诗达到了儒者之诗与诗人之诗的完美融合,诗境并不狭隘。最后对郑珍诗歌的成名过程进行考索,梳理郑诗经莫友芝、黎庶昌、张裕钊、张之洞、陈衍等人的宣扬而成名的历程。第八章分析宋诗派成员何绍基诗作中的师法渊源,重点厘清其师法对象的转变问题,揭示其师法体系的复杂性。然后分析何绍基的诗歌主题,肯定其金石题画之作,最后从理、情、韵三方面分析何绍基诗歌的美学风貌。第九章分析莫友芝的性情、功名观、诗学主张、诗歌主题、诗歌创作特征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证明莫友芝的诗歌具有典型的宋诗特征。综合来看,道咸宋诗派各成员的诗作中流露出浓厚的忧患意识与强烈的担当精神,因此若将其归为“落后”“保守”不符合事实。道咸宋诗派的诗学主张虽没有超越前人,仍属传统诗学范畴,但他们在诗歌创作中以杜韩黄与白苏为取法对象却是一种独创,尽管这种独创仍是传统诗学资源的重新组合,但证明了宋诗派进行创新的意图。最终宋诗派的创作者除郑珍外并未能达到大诗家的水准,他们试图创新而未能成功的创作实践彰显出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恰恰是时代衰败的一种表征。因此,道咸宋诗派的存在既推动了古典诗歌由取法唐诗到取法宋诗的转变,同时也为后人了解诗歌与时代之件的关系,诗运与时运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参照。
二、情深方能意切 感人全在真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深方能意切 感人全在真情(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彭兆荪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彭兆荪词的创作分期 |
第一节 彭兆荪生平经历 |
第二节 创作分期 |
一、前期壮游 |
二、中期游幕 |
三、后期顿悟 |
第二章 彭兆荪词的主题内容 |
第一节 言情之作 |
第二节 咏物之作 |
第三节 题赠之作 |
第四节 纪游之作 |
第三章 彭兆荪词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一、精巧雅丽之美 |
二、疏宕沉郁之气 |
三、平和澄澹之风 |
第二节 艺术手法 |
一、工于炼意 |
二、声律谐和 |
三、用典考究 |
四、情景交融 |
第四章 彭兆荪的词学观 |
第一节 厘定词体 |
第二节 博采众长 |
第三节 崇尚真情 |
第四节 寄兴托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唐代婚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婚恋诗界定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一章 唐前婚恋诗概述 |
第一节 先秦婚恋诗 |
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
二 楚辞中的婚恋诗 |
第二节 两汉婚恋诗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婚恋诗 |
第四节 隋朝婚恋诗 |
第二章 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 |
第一节 婚恋观念 |
第二节 婚姻缔结 |
第三节 婚姻解除 |
第三章 唐代婚恋诗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初唐婚恋诗 |
第二节 盛唐婚恋诗 |
第三节 中唐婚恋诗 |
第四节 晚唐婚恋诗 |
第四章 唐代婚恋诗的主题与类别 |
第一节 恋诗 |
一 婚前恋诗 |
二 婚后恋诗 |
第二节 婚诗 |
一 嫁娶诗 |
二 闺怨诗 |
三 赠内诗 |
四 弃妇诗 |
五 离婚诗 |
六 悼亡诗 |
第三节 恋诗与婚诗的交叉 |
一 婚前恋与婚后恋 |
二 婚后夫妻的恋爱 |
三 既有恋爱又有婚 |
第五章 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
第二节 意象使用丰富贴切 |
一 动物类意象 |
二 植物类意象 |
三 自然类意象 |
四 生活类意象 |
第三节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
一 巧用典故 |
二 穿插回忆 |
三 合理想象 |
四 生动比喻 |
第四节 艺术风格深挚温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唐代婚恋诗歌选编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致谢 |
(4)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目标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文化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 |
第二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文化与思想渊源 |
第二章 “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一节 “性灵说”的“贵人”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 |
第二节 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三节 个体化审美诉求与“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三章 “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 |
第一节 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 |
第二节 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 |
第四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 |
第一节 “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 |
第二节 “文”之“尚情”审美诉求 |
第三节 “发抒性情”的自然美学意义 |
第五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性情”论之变易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 |
第二节 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情到深处自然浓——《隔海相望》一课情感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激情情始生———以感官唤醒真情 |
二、教材含情情自真———以内涵挖掘真情 |
三、体验悟情情更浓———以感悟唤醒真情 |
四、语言传情情未了———以深情点燃真情 |
(7)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前人研究成果及缺憾 |
二、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
三、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 |
(一) 唐诗总集概念界定 |
(二) 序与跋的差异及本文所论序跋范畴 |
(三) 总集与别集序跋的差异 |
第一章 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 |
第一节 清以前的唐诗总集 |
一、唐五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兴盛 |
二、宋金元——唐诗总集编纂的低潮 |
三、明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复兴 |
第二节 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集大成时期 |
一、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的特点 |
二、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两次高潮 |
三、清代唐诗总集编选种类的齐备 |
第二章 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 |
第一节 选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精选” |
二、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 |
第二节 合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求全亦求善” |
二、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 |
第三节 全集类的序跋特色 |
一、强调“网罗赅备” |
二、突出“通观全唐” |
第三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 |
一、序跋总量情况 |
二、重刻重抄本等序跋增删 |
三、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 |
第二节 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
一、留存着者及序跋作者史料 |
二、交代选诗来源 |
三、鉴定版本的主要依据 |
第四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中体现的编纂思想 |
第一节 编纂动机 |
一、崇唐学唐风气 |
二、不满之前编集成果 |
三、企图矫正诗坛流弊 |
第二节 编纂宗旨 |
一、凸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 |
二、推尊雅正诗教 |
三、提供后学范本 |
第五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 |
第一节 唐诗史的认识 |
一、唐诗分期问题的争论 |
二、“百代之中”——中唐意义的发现 |
第二节 诗歌大家的标举 |
一、唐诗大家的标举 |
二、各体大家的标举 |
第三节 诗体的讨论 |
一、诗体划分与唐人分类实际 |
二、七律的尤加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清代唐诗总集一览表 |
附表二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摘编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厘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生成语境 |
一、文化要素——天人关系、心性学说、宗法制度 |
二、历史语境——时间性、空间性、想象性 |
三、生命精神——生生谓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
第一节 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 |
一、艺术本体观念和艺术本体论阐释 |
二、中国古代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范畴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
一、艺范畴的三个维度 |
二、道范畴——艺术之灵魂 |
三、气范畴——艺术之主体 |
四、象范畴——艺术之形象 |
第三节 道、气、象范畴的本体地位及其说明 |
一、道、气、象的统一性和本质特征 |
二、道、气、象与艺术其它范畴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认识论范畴 |
第一节 情与志:古代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 |
一、情范畴的历史性展开:“缘情”说的诸阶段 |
二、志范畴的历史溯源:“言志”说的考索 |
三、情志合论:言志缘于情,缘情根于志的艺术论 |
四、情与志交织下的审美时空:门类艺术中的情志范畴 |
第二节 形与神:中国古代艺术认识活动的二维结构 |
一、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解诂 |
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代表性形神观念 |
三、中国古代门类艺术中的形神范畴 |
第三节 虚与实: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的辩证特性 |
一、古代艺术虚实观的哲学渊薮 |
二、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虚实范畴 |
三、古代门类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论范畴 |
第一节 明道与乐心——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
一、明道与乐心的基本内涵 |
二、明道把世界照亮,乐心把自我澄明 |
第二节 雅与俗——古代艺术品评的基本标准 |
一、雅俗观念考辩 |
二、雅俗观的具体展开和雅俗之辨 |
第三节 善美与品格——古代艺术的稳定价值结构 |
一、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善美 |
二、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品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汤显祖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汤显祖诗歌题材分类 |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感于世事 |
第三节 写景寓情 |
第四节 赠别怀人 |
第五节 家庭悲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显祖诗歌理论及其诗歌艺术 |
第一节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 |
一、力主自然 |
二、“奇士说” |
三、情生诗歌 |
第二节 汤显祖的诗歌艺术特色 |
一、寓情于景,情景妙合 |
二、不逐藻饰,语言朴素 |
第三节 《牡丹亭》中的集唐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显祖评点《花间集》所反映出的词学观 |
第一节 对词体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对词艺的评价标准 |
一、重言外之意 |
二、重无限深情 |
三、重炼字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显祖的词作 |
第一节“临川四梦”中的汤词 |
第二节 汤显祖对词体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道咸宋诗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重要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道咸宋诗派兴起的原因 |
第一节 乾嘉诗坛发展走向 |
第二节 嘉道之际的士风与学风对诗学的影响 |
第三节 “三位一体”对学人诗的推动 |
第二章 道咸宋诗派概述 |
第一节 道咸宋诗派作为一个诗派成立的依据 |
第二节 道咸宋诗派成员件的差异性 |
第三节 道咸宋诗派宗宋的独特性 |
第三章 道咸宋诗派的促兴者——邓显鹤 |
第一节 邓显鹤的诗学体系 |
第二节 邓显鹤与道咸宗宋诗风的形成 |
第四章 道咸宋诗派的首倡者——程恩泽 |
第一节 程恩泽的生平与学术思想 |
第二节 程恩泽的诗学思想 |
第三节 程恩泽的诗歌创作 |
第四节 程恩泽对道光诗坛的影响 |
第五章 道咸宋诗派的推进者——祁隽藻 |
第一节 祁隽藻的生平 |
第二节 祁隽藻的学术思想 |
第三节 祁隽藻的诗学思想 |
第四节 祁隽藻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祁隽藻对道咸宋诗派的推动 |
第六章 道咸宋诗派的接续者——曾国藩 |
第一节 曾国藩与道咸宋诗派关系之考辨 |
第二节 曾国藩诗歌的抒情主体人格 |
第三节 用典·议论·用韵 |
第四节 曾国藩的杂诗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比较 |
第七章 儒者与诗人合一的典范——郑珍 |
第一节 人格特点 |
第二节 诗学渊源 |
第三节 诗歌的生命意识 |
第四节 诗史品格 |
第五节 山水田园诗 |
第六节 诗歌美学创变 |
第七节 诗歌成名过程之考索 |
第八章 自写本色的诗人——何绍基 |
第一节 情、志、学 |
第二节 何绍基诗作中的师法渊源 |
第三节 诗歌内容 |
第四节 理圆·多情·用韵 |
第九章 学行绝特的诗人——莫友芝 |
第一节 莫友芝的性情 |
第二节 莫友芝的功名观 |
第三节 莫友芝的诗论 |
第四节 诗歌的基本主题 |
第五节 诗歌创作特点 |
第六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情深方能意切 感人全在真情(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彭兆荪词研究[D]. 何楠楠. 河南大学, 2020(02)
- [3]唐代婚恋诗研究[D]. 李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5]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D].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6)
- [6]情到深处自然浓——《隔海相望》一课情感教育探究[J]. 李勤芳. 华夏教师, 2017(09)
- [7]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D]. 张敬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8]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D]. 李韬. 东南大学, 2016(12)
- [9]汤显祖诗词研究[D]. 赵芳. 黑龙江大学, 2015(05)
- [10]道咸宋诗派研究[D]. 周芳. 山东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