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区系

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区系

一、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乔军伟,宁树正,宋时雨,杨成[1](2019)在《西藏煤炭地质工作进展及前景》文中提出通过对西藏近70年煤炭地质工作和成果的总结,梳理了全区主要煤矿点的煤炭地质勘查现状和主要成果,基本摸清了全区主要煤矿点含煤地层的形成时代、分布范围、含煤性及煤岩煤质特征;总结了西藏自治区赋煤构造单元和成煤盆地的划分,初步归纳了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总体认为西藏自治区煤炭地质整体工作程度不高,成煤作用和聚煤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加深。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残留煤系与周边地区含煤沉积之间存在的共性及差异,分析主要聚煤期聚煤作用的时空迁移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隆起对聚煤盆地的控制和改造作用,分析其对煤系多种矿产耦合成矿的影响,为全区煤系多种矿产的综合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金培红[2](2018)在《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文中指出白垩纪作为重要的“温室气候”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地质事件。全球环境、气候及植物面貌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因此,研究白垩纪的植物化石,对全面了解及认识该时期的陆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莱阳地区位于山东半岛的中心区域,区域内发育一套以湖相为主的地层。根据近年来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报道,证明莱阳地区存在着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早白垩世陆相生态系统。本文系统研究了早白垩世莱阳植物群中的植物大化石和孢粉化石,为分析莱阳地区早白垩世时期的古气候、古生态、古地理和植物地理分区等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此外,本文首次利用该地区松柏类植物化石气孔参数重建了早白垩世的古大气CO2浓度,对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化石采自早白垩世莱阳组中部钙质页岩中,通过对其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宏观形态特征及表皮微细构造的综合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5科10属21种,其中建立了3个新种。并结合相关化石资料、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以及环境变化,重点对Equisetites、Pararaucaria、Elatides及Ephedra植物化石的古地理及古环境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详细研究,报道了木贼科Equisetites的地上枝,孢子囊穗以及地下根茎化石,并建立了1个新种——Equisetites shandongensis sp.nov.。根据木贼类植物化石形态演化及地质记录,推测Equisetites可能为现今Equisetum进化方向上的过渡类群。Pararaucaria laiyangensis sp.nov.是在莱阳盆地首次发现的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化石,且当前Pararaucaria雌球果基部保存有一小段具鳞叶型叶片小枝,这一发现为Pararaucaria全植物的重建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依据Pararaucaria化石记录及地理分布,推测该属可能适应生长于半干旱地区。本文对似枞属枝叶及雌性繁殖器官化石(Elatides laiyangensis、Elatides cf.curvifolia和Elatides sp.)的微观构造和宏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推测Elatides自晚侏罗世从欧洲经乌拉尔山脉传入中国新疆后,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传播至中国最北部省份黑龙江;同时由于早侏罗世古昆仑-古秦岭山脉这一天然屏障的阻碍,使得该属自早白垩世才从中国北方,经由山东传播至中国南方。Ephedra shandongensis sp.nov.也是Ephedra在山东地区的首次发现,并根据可靠的化石记录以及分子生物学证据,推测Ephedra的起源时间不晚于早白垩世Barremian。选取了对古大气CO2浓度有良好指示意义的3种化石植物Brachyphyllum、Pagiophyllum及Cupressinocladus,利用光合气体交换模型以及气孔比率法,对莱阳早白垩世早期的古大气CO2浓度范围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的CO2浓度范围为529–1252 ppmv。同时与前人利用其它方法或指标恢复得到的CO2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当前结果在各指标恢复的误差范围之内,进一步说明利用光合气体交换模型来恢复中生代古大气CO2浓度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根据该区域内早白垩世(Hauterivian–Barremian)相对较低的古大气CO2浓度,表明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内气候存在变冷趋势,并可能预示着陆生植物对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Weissert OAE)存在一定的响应。最后利用莱阳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组合特征,并结合与我国同时期植物群展开的聚类分析及对比研究,对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古植被面貌进行了重建,结果表明莱阳植物群主要以松柏类为主,苏铁类、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次之,银杏类和麻黄类占少量。其总体面貌与中国早白垩世过渡植物区系一致,兼有南、北方植物区植物群特点,且更接近于南方植物区。推测研究区整体处于干燥的亚热带气候,而局部地区较为湿润。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3](1989)在《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指出 我国自泥盆纪以后,陆相沉积颇为发育,植物化石和煤炭、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具有称着于石炭、二叠纪的四大植物区系(即冈瓦纳或舌羊齿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的唯一国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科学的重视,是我国古植物学事业与研究蓬勃发展和具有美好前景的基础。建国后前三十年我国古植物学的迅速发展

张亚梅[4](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杜宝霞[5](2013)在《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及古环境重建》文中提出白垩纪全球海平面高度、大气cO2浓度及地表平均温度均比现今高,是地质历史时期最典型、且跨度时间最长的“温室气候”时期,在此期间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构造活动,导致诸多全球性事件的发生,植被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早白垩世植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及认识早白垩世的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和古环境。我国陆相白垩系发育,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为研究白垩纪生物地层及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宝贵材料。本文选取甘肃玉门地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内保存的植物化石为研究对象,开展甘肃西北地区早白垩世古气候及古环境的研究工作。在野外系统采集化石的基础上,室内鉴定描述植物化石22属32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分压型化石的解剖构造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宏观形态结合微观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植物化石鉴定的准确性,同时亦为探讨植物化石的分类及亲缘关系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表明,赤金堡组及下沟组内植物化石属种较为单调,主要以生活于温暖潮湿环境下的植物为主,如Sphenobaiera、Solenites、Pityocladus、Pityolepis、 Cunninghamia以及Podozamites,此外,下沟组内还出现了部分耐干旱炎热气候的植物,如Pagiophyllum及Cupressinocladus。而中沟组内植物化石属种较为丰富,主要以指示干旱炎热气候的鳞叶型松柏类植物为主,但也出现了部分生活于温暖潮湿环境下的植物;植物属种包括松柏类的Brachyphyllum、Pseudofrenelopsis、Pagiophyllum、 Cupressinocladus、Elatides、Athrotaxites、 Podozamites、Pityospermum及Carpolithus,蕨类植物Equisetum、Cladophlebis和Sphenopteris以及苏铁类的Dictyozamites和Ctenis;此外还发现了可能属于被子植物的种子化石Beipiaooa。玉门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组合面貌的变化表明早白垩世早期至晚期气候存在变干变热的趋势。由于研究区植物群位于我国当时南方植物区与北方植物区之间的过渡植物区系中,植物群组合面貌的变化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大。此外,根据岩性特征,本文将中沟组上段顶部含化石丰富的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6个小段,对第1-5层内的孢粉化石进行统计分析,共鉴定出苔藓类及蕨类孢子15属26种,裸子植物花粉29属37种以及被子植物花粉2属2种,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出三个孢粉组合。中沟组上段顶部植物大化石组合特征及孢粉组合特征均表明玉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干-湿性变化,而指示湿润性气候的分子在某些层位内的偶尔出现表明玉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气候条件整体干旱炎热,但局部存在较为湿润的小生境。此外Equisetum球状根茎及Athrotaxites植物多级小枝的发现表明气候存在季节性变化。在角质层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对CO2浓度有良好指示意义的植物化石Brachyphyllum及Pseudofrenelopsis,利用气孔比率法对早白垩世晚Aptian至早Albian期的大气CO2浓度进行定量性的恢复。结果表明,甘肃玉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CO2浓度范围约为530-1000ppmv,且随着时间的推移,CO2浓度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有可能表明了早白垩世晚期古气候有逐渐变干变冷的趋势,且该现象有可能预示着陆生植物对大洋Aptian-Albian缺氧事件(OAE1)的响应。此外,本文所恢复出的大气CO2浓度值与前人利用Brachyphyllum植物及GEOCARB Ⅱ模型所指示的CO2浓度值较为接近,表明Brachyphyllum及Pseudofrenelopsis可以作为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良好指标,利用其气孔指数来获取古大气CO2浓度是一个比较有效而准确的方法,且GEOCARB Ⅱ模型更适用于对中生代大气CO2浓度的分析。

吴一民[6](1985)在《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文中指出一、绪言西藏的早白垩世含煤地层横亘于我区的中部,大致沿怒江—改则一线呈东西向延伸, 断续出露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向东南和西北分别延入云南省和改则一带。含煤地层分布在八宿、洛隆、拉孜、边坝、拉萨、班戈和改则等地。改则经日土至国境线到克

廖云君,毛晓冬,柯丹丹,张俊海,高龙[7](2014)在《西藏主要含煤岩系及其成煤环境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煤系分布广泛,本文通过对西藏煤系的初步研究,主要从煤系地层、岩石组成以及煤系沉积特点三个方面对马查拉煤系、妥坝煤系、土门煤系、多尼煤系四个主要的西藏煤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马查拉煤系的沉积环境属浅海-海陆交互相沉积,妥坝煤系不仅具有海陆过渡相之滨岸三角洲带-碎屑潮坪-潮坪泻湖相沉积,还具有滨岸碳酸盐潮坪-碳酸盐台地的滨海-浅海清水沉积的特征,土门煤系则是下部以浅海相沉积为主,中部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上部以陆相沉积为主,多尼煤系则是滨海与海陆过渡相沉积。

李华亮[8](2014)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文中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起班公湖,横贯整个西藏高原,达2000km以上,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其代表的班公湖-怒江古洋盆的时空结构及洋陆转换过程等倍受人们关注。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的班公湖地区,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呈北西西向斜贯于研究区。在研究区发育有比较完整的中-新生代海、陆相沉积地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保存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的物质记录,因此本研究区成为了研究班公湖—怒江特缝合带洋陆转换、板块构造向陆内构造转换过程的理想场所之一。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早-晚白垩统地层、早-晚白垩世岩浆岩及晚白垩世前后的构造变形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沉积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学科方法,并结合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东段的地质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前后的沉积-岩浆-构造标志及转换的时间。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的研究,认为在早白垩世公湖地区为残留海盆。区域上多尼组(Kid)为一套含煤碎屑岩,研究区发育黑色页岩,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表明残余海盆已进入最后的萎缩期。班公湖-怒江带以北是羌塘地块,属干旱亚热带、热带气候,以欧利组(K1o)为代表,后期由于海盆的逐渐萎缩,沉积物越来越趋于陆相环境,以冲洪积扇体沉积为特征,直至退出沉积。上白垩统竟柱山组以陆相磨拉石建造为特征,其岩性以砾岩、砂岩为主,从早到晚由河流相向湖泊相演化,为特提斯洋全面闭合后的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是洋陆转换之后的陆相沉积。除研究区外,还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的改则、尼玛、当雄、边坝等地的竟柱山组或相当地层进行了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总结出其构造、建造、时间、空间上的特征。首次对研究区竟柱山组进行了ESR年代学、磁性地层学研究,得出了研究区竟柱山组开始沉积时代约为92-90Ma。通过竟柱山组构造、建造、时间、空间上的特征,本文认为竟柱山组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完成洋陆转换、进入陆内构造环境的重要标志,该时期的构造体制为地壳伸展作用,近东西走向的地堑(或裂谷)控制了竟柱山组及同期岩浆岩的分布、形成和演变。班公湖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南侧日松英云闪长岩体测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06Ma,为早白垩世岩浆晚期活动产物;甲维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闪长玢岩脉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91Ma、83Ma,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晚白垩世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玢岩均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其形成环境进行成因判别分析认为其形成于中特提斯洋闭合后的陆内伸展环境可能是在地幔软流圈底辟及其相关的地壳热隆伸展构造背景下盆山作用的产物,同步形成控制竟柱山组的地堑。此期埃达克岩的出现说明在91Ma时班公湖地区已经由板块构造体制进入了陆内构造体制,这为班公湖地区中特提斯洋的演化时限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洋陆转换完成前,以挤压性质构造变形为主,区域构造线为近东西向,指示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挤压变形基本上分布全区,由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说明当时整体为挤压构造背景,压应力中心最强,两侧较弱。洋陆转换完成之后,研究区以伸展性质构造变形为主,主要构造形迹为正断层和拆离断层,断层面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指示近南北向的伸展作用,并且自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层中基本不再见到挤压变形,说明研究区在晚白垩世时整体转换为伸展构造背景。因此,本文认为沿着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分布的竟柱山组巨厚陆相磨拉石建造应当形成于陆内线性伸展负地貌(地堑或裂谷)构造沉积环境,由此反映的时空结构、构造建造均难与碰撞造山带相关联;结合区域上竟柱山组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当时该地区的海拔应该较低。古新世-始新世的牛堡组陆相沉积角度不整合在竟柱山之上,说明古新世-始新世时仍为负地貌。现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相对的负地貌和两侧的正地貌可能是从晚白垩世开始的。

刘磊,邵龙义,黄继,李猛,张玉法,苏时才[9](2016)在《西藏措勤盆地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煤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措勤盆地是西藏近年来矿产勘查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北部川巴地区是目前的煤炭资源调查远景地区。川巴地区下白垩统由下而上可划分为则弄群、多尼组和郎山组。在对川巴地区下白垩统露头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共识别出浅海泥质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混积台地、潮坪、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7种沉积相。则弄群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发育扇三角洲相;多尼组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泥岩及灰岩,夹炭质泥岩和薄煤层,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混积台地和浅海泥质陆棚相;郎山组岩性主要为灰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发育潮坪、混积台地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基于沉积相分析的聚煤规律研究,指出川巴地区主要成煤环境为多尼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阿格桑至川巴一线及其以东一带地区,是本区主要的聚煤作用带。

吴一民[10](1983)在《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文中研究表明一、绪言西藏的早白垩世含煤地层横亘于我区的中部,大致沿怒江—改则一线呈东西向延伸, 断续出露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向东南和西北分别延入云南省和改则一带。含煤地层分布在八宿、洛隆、拉孜、边坝、拉萨、班戈和改则等地。改则经日土至国境线到克

二、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煤炭地质工作进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查工作现状
2 勘查工作成果
    2.1 煤田地质特征
    2.2 煤炭资源量
3 煤炭地质研究进展
    3.1 赋煤构造单元
    3.2 聚煤作用
4 存在问题
5 工作前景

(2)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进展
        1.1.1 白垩纪全球气候背景与研究现状
        1.1.2 古植物学方法在古气候与古CO_2研究中的应用
        1.1.3 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研究进展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1.5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化石角质层室内分析
        3.1.1 化石材料
        3.1.2 现生材料
    3.2 孢粉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3.3 植物化石气孔参数的统计
    3.4 碳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莱阳组植物化石系统描述
    4.1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4.1.1 木贼科Equisetaceae
    4.2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4.2.1 掌鳞杉科Cherirolepidiaceae
        4.2.2 柏科Cupressaceae
        4.2.3 麻黄科Ephedraceae
        4.2.4 苏铁杉科Podozamitaceae
第五章 植物化石的古地理意义
    5.1 木贼类化石的古地理意义
    5.2 掌鳞杉科化石的古地理意义
        5.2.1 掌鳞杉科繁殖器官化石记录
        5.2.2 拟南洋杉属化石分布
    5.3 似枞属起源及古地理演化
    5.4 麻黄属起源时间
第六章 莱阳盆地早白垩世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6.1 概述
    6.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的方法
        6.2.1 气孔比率法
        6.2.2 光合气体交换模型
    6.3 化石最近现生对应种
        6.3.1 Pagiophyllum与Brachyphyllum最近现生对应种
        6.3.2 Cupressinocladus最近现生对应种
    6.4 气孔参数统计及计算
    6.5 白垩纪早期古大气CO_2浓度的比较与分析
    6.6 古大气CO_2浓度与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WeissertOAE)
第七章 莱阳盆地古环境恢复
    7.1 莱阳盆地植物大化石组合面貌及古环境
        7.1.1 植物大化石组合特征
        7.1.2 古环境重建
    7.2 莱阳盆地孢粉化石及其古环境分析
        7.2.1 孢粉化石组合特征
        7.2.3 莱阳组孢粉植物群重建
    7.3 孢粉与大化石植物群的异同
    7.4 莱阳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组合与我国同时期植物群比较
    7.5 古植物地理区系分析
        7.5.1 植物大化石地理区系
        7.5.2 孢粉植物地理区系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文主要工作量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古生物研究概况
        2.3.1 生物大化石研究概况
        2.3.2 孢粉研究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处理及观察
    3.2 孢粉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3.3 植物化石气孔参数的统计
第四章 化石系统描述
    4.1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4.1.1 楔叶纲Sphenopsida
        4.1.2 真蕨纲Filicopsida
    4.2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4.2.1 苏铁纲Cycadopsida
        4.2.2 银杏纲Ginkgopsida
        4.2.3 松柏纲Coniferopsida
        4.2.4 裸子植物种子化石Seed of Gymnospermae
        4.2.5 分类位置不明的松柏类植物化石Conifer incretae sedis
    4.3 可能的被子植物种子化石Angiospermea?
第五章 植物大化石及孢粉组合特征
    5.1 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组合及其与同时期植物群比较
        5.1.1 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组合面貌
        5.1.2 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群与我国同时期植物群的比较
    5.2 中沟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气候
        5.2.1 中沟组孢粉组合特征
        5.2.2 中沟组孢粉植物群重建
        5.2.3 中沟组孢粉及其古气候恢复
    5.3 玉门地区早白垩世地层时代讨论
第六章 古环境重建
    6.1 植物地理分区
    6.2 玉门早白垩世植物及古环境
        6.2.1 赤金堡组植物及古环境
        6.2.2 下沟组植物及古环境
        6.2.3 中沟组植物及古环境
    6.3 玉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6.3.1 古大气CO_2浓度恢复理论与方法
        6.3.2 化石植物最近现生对应种
        6.3.3 化石角质层气孔参数统计及计算
        6.3.4 比较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2008-2013)
致谢

(7)西藏主要含煤岩系及其成煤环境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马查拉煤系
2 妥坝煤系
3 土门煤系
4 多尼煤系
5 结论

(8)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造山带成因
        1.2.2 洋陆转换的标志
        1.2.3 磨拉石建造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实际工作量
    §1.5 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1 洋陆演化阶段单元划分
        2.2.2 盆山演化阶段构造单元划分
    §2.3 区域地层概况
        2.3.1 洋陆阶段地层
        2.3.2 陆内阶段地层
    §2.4 研究区岩浆岩
    §2.5 区域构造
        2.5.1 南羌塘陆块
        2.5.2 北冈底斯陆块
        2.5.3 班公湖混杂岩带
第三章 白垩世的地层特征
    §3.1 早白垩世地层
        3.1.1 下白垩统多尼组
        3.1.2 下白垩统郎山组
        3.1.3 下白垩统欧利组
    §3.2 晚白垩世地层
        3.2.1 岩性组合
        3.2.2 沉积环境
        3.2.3 地层时代
        3.2.4 区域对比
    §3.3 古新世至始新世地层
    §3.4 小结
第四章 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岩浆岩
    §4.1 早白垩世岩浆岩
        4.1.1 野外地质特征
        4.1.2 岩相学特征
        4.1.3 地球化学特征
        4.1.4 年代学特征
        4.1.5 成岩环境和构造意义
    §4.2 晚白垩世岩浆岩
        4.2.1 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特征
        4.2.2 地球化学特征
        4.2.3 年代学特征
        4.2.4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洋陆转换前后的构造变形特征
    §5.1 洋陆转换过程中构造变形
        5.1.1 片理化带
        5.1.2 透镜网络系统
        5.1.3 褶皱
        5.1.4 逆断层
    §5.2 晚白垩世的构造变形
        5.2.1 正断层和拆离断层
    §5.3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关于洋陆转换标志的讨论
        6.2.2 关于洋陆转换时间的讨论
        6.2.3 关于碰撞造山的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西藏措勤盆地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及特征
    2.1 辫状河相
    2.2 扇三角洲相
    2.3 辫状河三角洲相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3)前三角洲亚相
    2.4 潮坪相
        (1)潮下过渡带亚相
        (2)潮坪亚相
    2.5 碳酸盐岩台地相
    2.6 混积台地相
    2.7 浅海泥质陆棚相
3 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展布特征
    3.1 则弄群
    3.2 多尼组
    3.3 郎山组
4 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环境演化
5 川巴地区下白垩统含煤性
6 结论

四、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煤炭地质工作进展及前景[J]. 乔军伟,宁树正,宋时雨,杨成.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02)
  • [2]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D]. 金培红. 兰州大学, 2018(11)
  • [3]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J].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 古生物学报, 1989(02)
  •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甘肃玉门早白垩世植物及古环境重建[D]. 杜宝霞. 兰州大学, 2013(08)
  • [6]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J]. 吴一民.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7]西藏主要含煤岩系及其成煤环境初探[J]. 廖云君,毛晓冬,柯丹丹,张俊海,高龙.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4(01)
  • [8]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D]. 李华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9]西藏措勤盆地川巴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煤性研究[J]. 刘磊,邵龙义,黄继,李猛,张玉法,苏时才. 中国地质, 2016(03)
  • [10]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群[A]. 吴一民.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 1983

标签:;  ;  ;  ;  ;  

西藏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及其植物区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