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1](1983)在《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底部掏槽采煤法的巷道布置、回采工艺及技术安全措施,同时还介绍了国外几个国家底部掏槽采煤法的发展情况.最后以具体实例阐述了发展底部掏槽采煤法的可行性.
霍丙杰[2](2011)在《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就很有必要。在分析了目前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复杂难采煤层进行“复杂度”评价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煤层复杂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煤层复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煤层复杂度类型定量划分方案,建立了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和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曲面展开原理,提出了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并结合煤层复杂度、安全度、开采成本等因素分析了复杂煤层的可采性,提出了不同复杂度类型煤层的开采建议。为了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通过确定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层复杂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应用VB6.0语言开发了煤层复杂性分析与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以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为例,分析了急倾斜复杂煤层的采煤方法,提出了急倾斜复杂煤层柔掩法的优化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复杂煤层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以大安山煤矿为实例,在分析了京西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大安山煤矿14槽煤层复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不同矿区、不同煤层50多个开采单元煤层复杂性的评价,验证了采煤方法选择系统的合理性。通过系统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开采特点、评价方法、采煤方法及实例验证,形成了一套关于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完整的技术体系。
邢平伟[3](2013)在《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煤炭工业的安全高效开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主要灾害之一,而煤矿顶板大面积垮落又是顶板事故中最危险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空区顶板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垮落,不仅因自身重力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而且更加严重的是把已采空间的空气在瞬间高速压出,形成空气冲击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等后果。纵观中国煤矿历次顶板大面积垮落引起的空气冲击灾害事故,其致灾的根本原因都是因对煤矿顶板大面积垮落引起的动力冲击现象研究不够,对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规律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预测理论和判据,难以提出实用有效的预警措施和防灾工程设计依据,以便在实践中科学地指导矿井的顶板大面积垮落空气冲击灾害防治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采场顶板大面积垮落引起的空气冲击灾害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基础与现场防治实践研究,以实现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顺利发展。本文采用数学物理模型、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实践研究的方法,对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理论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构建了采空区顶板整体切落力学模型、O-X断裂垮落力学模型以及房柱式开采顶板整体切落力学模型;研究了顶板垮落过程中采空区、巷道风速和风压的发生机理及演变规律;开展了实验室模拟,验证了顶板垮落-空气耦合冲击规律的一致性;建立了不同顶板垮落形式下空气冲击灾害对巷道人员及设备的损伤和损坏模型,给出了巷道内人员损伤及设备损坏的判则;依据具体的现场工程背景,提出了采场顶板大面积垮落所导致的空气冲击灾害的防灾工程设计方法与减灾控制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顶板全部切落-整体运动型、顶板O-X破断回转下沉运动型的空气冲击理论预测模型,分析了顶板整体切落时,采空区空气压强的变化规律,推导了采空区、巷道口及巷道内空气的冲击速度随顶板垮落高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并依据开采实际与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预测出了具体算例条件下空气冲击灾害的相关临界指标。(2)设计研制出了顶板垮落-空气冲击耦合模拟实验台,通过模拟顶板不同垮落高度时采空区不同位置的空气流速,并利用MATLAB软件,采用二次插值法绘制了不同垮落高度时采空区的速度分布场,揭示了采空区风速呈以模型实验台中部为对称面的对称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靠近巷道口位置风速最大,工作面煤壁侧风速次之,采空区侧风速最低。在巷道Ocm、10cm、30cm、50cm、80cm、100cm六个位置安设风速传感器,测得各自风速值,得出了随顶板垮落高度的不同,巷道某一位置风速的变化规律;顶板垮落-空气冲击时,沿巷道方向风速呈现随距离增加的衰减规律;空气自采空区流向巷道,受采空区面积与巷道断面积之比的影响规律。(3)根据井下人员受冲击空气超压伤害的评价原则,建立了人员受空气冲击超压伤害的评判模型(Ⅰ),确定人员受伤等级;并依人员受空气冲击时被推倒或卷入风中两种模式,构建出了空气冲击力的人员伤害模型(Ⅱ),提出了人员受超压伤害及冲击力伤害的计算公式。总结出了受空气冲击时巷道内设备损伤的三种模式,建立了巷道设备损伤评价的数-力模型,推导出了设备损伤的临界风速,并依据巷道内任意位置空气冲击速度的数值,判断设备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坏程度。(4)提出了采空区密闭墙受空气冲击时的最大载荷设计计算公式和采空区空气冲击灾害的防冲密闭墙设计和校核方法,并在大柳塔矿活鸡兔井(长壁开采)与霍洛湾矿(房柱开采)进行了现场控制实践,验证了实际的防灾减灾效果。
张慧峰[4](2018)在《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膏体充填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材料是充填技术的核心,是决定充填质量、充填成本及充填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榆林市上河煤矿条带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及地表塌陷等问题,研究出了一种以风积沙作为骨料,粉煤灰和水泥作为胶结料的新型似膏体充填材料,通过充填采空区回收遗留煤柱。本文选用榆阳地区毛乌素沙漠的风积沙、燃煤电厂的粉煤灰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这三种材料的微观形貌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风积沙表面多麻点和坑穴,粒径均匀,分选性好,压缩率低,压实性好,主要成分为Al2O3、SiO2;粉煤灰表面为复珠结构、多孔,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32.5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Fe2O3、Al2O3。影响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料浆可泵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组成膏体料浆的各个组分,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进行了多水平的坍落度、扩散度及泌水率的测试,得出质量浓度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水泥和粉煤灰,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影响最小的是风积沙。影响风积沙似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因素主要是组成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各个组分及试块养护时间,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进行了多水平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得出了各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水泥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早期强度影响较大,粉煤灰掺量对后期强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以上试验对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可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配比优化研究,得出最佳配比。通过在上河煤矿3216工作面进行现场充填试验,未发现风积沙似膏体料浆在管道泵送过程中有堵管和管道崩裂现象,充填工作面充填接顶效果良好,充填体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姜海军[5](2016)在《浅埋煤层短壁开采关键层破断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通过合理方案设计实现短壁回采过程中留设的支巷间煤柱实现自身的稳定屈服,从而缓解或消除浅埋煤层坚硬顶板破断大面积来压所产生的动力灾害问题,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煤炭回收率,对神东地区短壁回采工艺的应用以及实现边角煤的最大程度回收尤为重要。本文从决定浅埋煤层顶板稳定的关键层着手,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关键层开裂前的变形和能量分布以及开裂后形成砌体梁结构的稳定机理;系统分析相邻区段开采过程中关键层及其上覆岩层的变形和破断规律;结合局部刚度理论和屈服煤柱理论对“关键层-屈服煤柱”系统安全破坏进行了工程方案设计和优化。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建立了包含煤壁屈服区在内的复合地基梁力学模型,研究了煤壁屈服区宽度与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关键层的初次开裂和周期开裂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关键层的开裂位置、能量分布和变形等情况;建立了包含原岩水平应力作用的砌体梁稳定计算方法和判据;结合神东浅埋煤层覆岩特点分析了关键层及其上覆岩层的开裂过程、变形、应力分布和整体垮落机理。(2)根据短壁连采工作面布置特点和尺寸,利用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相邻区段开采对上覆关键层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段支巷回收过程加剧了相邻已采区段关键层的变形,影响程度随已采区段关键层跨度增加而越加明显;而已采区段关键层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相邻在采区段关键层的变形、极限跨距和垮落模式;通过位于相邻两侧区段上方所形成的双压力拱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3)在进一步完善围岩局部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屈服煤柱理论提出了“关键层-屈服煤柱”系统安全破坏理论,在系统分析区段支巷宽度、支巷回收顺序、末采支巷(区段内最后回收的支巷)位置、屈服煤柱(支巷间煤柱)位置和数量等参数对围岩局部刚度影响的基础上,将屈服煤柱设计方案简化为6个最基本的刚度单元,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确定了适合每个局部刚度单元的合理屈服煤柱宽度;在综合考虑区段内支巷安全回收和关键层安全破坏以及增加区段可采面积和区段煤炭回收率的基础上对屈服煤柱设计方案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进一步给出了“关键层-屈服煤柱”系统安全破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流程。
程乐团[6](2015)在《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梁北矿被国家确认为双突矿井。主采的二1煤层为典型“三软”煤层,倾角为815°,厚度一般36m,平均4.18m,硬度系数f=0.150.25,平均0.18。全层松软,煤层结构简单。当前开采水平-550m,煤巷埋深达610750m,位于软化临界深度以下,综合支护难度系数超过了1.52.0,工程实践表明煤巷支护难度很大。同时,梁北矿煤体松软,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地应力大,具有较强的突出危险性,且难抽放。在掘进期间,煤巷防突与瓦斯超限等严重影响到煤巷掘进速度,影响到梁北矿采掘接替。本研究主要针对梁北矿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难题开展工作。通过对梁北矿-550m水平11采区二1煤层巷道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煤巷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综合考虑瓦斯防突抽放施工和支护稳定性,从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确保巷道的稳定性角度,开展了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的支护技术研究。研究中引进了新思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新技术,开发了配套的施工工艺技术,并在11采区煤层试验巷道工程中取得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解决了薄碎岩层强度测试难题,为后续的工程的分析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岩体结构特性,运用最新版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工程地质岩组的强度,以此作为数值计算分析中参数值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的可信性。3.划分了工程地质岩组,确定了11采区煤层巷道的变形力学机制,找出了原支护护条件下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正确的支护对策,应用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11采区实体煤巷的稳定性控制难题。4.基于低渗透储层改造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卸压技术的基本思想,从巷道支护稳定性和高效抽放协同作用的角度,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方案使实体煤巷掘进速度由原来的45m/月提高到70m/月以上,解决了梁北矿11采区煤巷瓦斯防突与超标问题,实现了煤巷的快速掘进。5.把“三软”煤巷瓦斯治理与巷道支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巷道掘进瓦斯突的过程中,不破坏巷边煤层,在此基础上,对煤帮采取锚网支护,提高煤帮稳定性,弱化了底鼓效应。综合技术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梁北矿高瓦斯软煤层巷道的快速掘进问题,缓解了采掘接替的压力。
蔚振廷[7](2013)在《汾西矿区采区巷道分类与支护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汾西矿区采区巷道现场条件复杂、支护困难的问题,本文对汾西矿区采区巷道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型巷道提出了合理的支护参数。通过现场调研深入研究汾西矿区巷道的变形特征及原因,汇总汾西矿区十年内的科研成果。设计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汇总表,确定了11个分类指标,将汾西矿区58条巷道数据整理成样本库,利用Matlab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巷道进行分类。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进行研究,以新峪矿D1206材料巷为典型巷道,在强帮强角支护理论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合理的支护方案,并设计了汾西矿区各类型巷道的支护参数表。对分类和支护研究成果进行现场应用,在D1206材料巷进行工业试验,获得良好的井下支护效果。
石斌[8](2013)在《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的参数选择和装药结构以及起爆与传爆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之后通过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明矿业地下煤层1301综采面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现场试验相结合,对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参数选择和装药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论文开始通过对工程爆破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了介绍,说明了现阶段超深孔松动爆破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明矿业地下煤矿综采工作面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实验研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爆破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理想的松动爆破效果,本文通过理论与地下采场实际条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炮孔直径、炮眼深度、最小抵抗线、炮眼密集系数、炮孔堵塞等方面对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的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接下来,论文采用ANSYS/LSAN软件对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参数选择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为实际中参数的选择提供和了有益参考。为了方便超深孔装药,本文中提出了对常规炸药进行二次加工,即通过制作超长药包,并设计了辅助机械来加快装药进度。同时,为了提高超深孔松动爆破的起爆和传爆的可靠度和稳定性,对超长药包内部以及超长药包之间的传爆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和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对地下煤矿超深孔松动爆破的理论技术进行优化。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技术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郭庆勇[9](2010)在《急倾斜水平分层开采巷道锚网支护工程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急倾斜煤层因地质条件特殊,其巷道锚网支护技术与工程历来都是矿井支护工程中的难点。本文在充分研究煤矿锚杆支护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以大台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背景,首先对不同深度岩石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揭示了岩石的宏观与微观力学特征;其次,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半煤岩巷道变形破坏规律与演化过程;随后,基于急倾斜煤层不同开采水平围岩的矿压显现规律,开展了半煤岩锚网支护参数优化,确定了合理的回采巷道支护参数;最后,应用“环式”管理模式对大台煤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巷道的支护工程进行了实施,提高了矿山支护工程的效果。本论文研究成果不仅在大台煤矿现场支护工程中得到可靠的验证,也为同类矿山支护工程实施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一超[10](2020)在《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击地压具有突然性、难预测性和巨大破坏性,是矿井典型的煤岩动力灾害之一。近直立煤层是在强烈地壳运动下形成的特殊煤层赋存状态,煤层及顶底板岩层强度高,厚度大,容易积聚大量弹性能,采深较浅时便发生强烈矿压显现。近年来,近直立特厚煤层矿井发生了多起冲击地压灾害事故,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因此,研究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机理和相应的预警防治技术,是当前类似地质条件矿井亟待解决的重大安全问题。为此,本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等方法,对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进行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冲击特征。通过近直立特厚煤组水平分段联合开采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得到了近直立特厚煤组中间岩柱应力演化规律、岩层破断特征和煤岩层破裂声发射信号。岩柱应力分布为明显的悬臂梁应力状态,随着采深增加,岩柱应力集中值和集中范围不断增大,并在破断前达到峰值。上、下煤组每一分段开采,均对岩柱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岩柱损伤位置与上、下煤组开采分段位置一致。岩柱破断前夕,破断位置附近会产生应力集中,并释放大量微破裂能量。岩层破断时将释放强烈的冲击震动,并导致矿井煤岩结构发生大范围破坏。2)研究了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煤岩层应力演化规律。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65°、70°、75°、80°和85°五个煤层角度的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三维模型,对近直立特厚煤组水平分段联合开采过程中煤岩层应力演化和覆岩破断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上煤组开采过程中,顶板垮冒范围随着采深增加而不断扩大。上煤组顶板岩层的应力变化主要由上煤组回采导致,而煤组中间岩柱的应力变化主要由下煤组回采导致。上煤组顶板岩层和煤组中间岩柱应力随着煤层回采而持续增加,其破断均由局部岩体应力达到抗拉强度破坏所致,但其破断前,上煤组顶板岩层和煤组中间岩柱最大压应力也均达到了抗压强度的80%以上。煤层应力变化表现为上煤组开采后,下煤组垂直应力得到释放,而工作面所在分段煤体和下分段煤体水平应力值增加并产生应力集中,其中煤体水平应力值增长主要由工作面采动影响导致。上、下煤组水平应力升高倾向范围为工作面所在分段和下分段(即工作面上下25 m范围内),上煤组水平应力升高走向范围为工作面前方80 m~115 m,下煤组水平应力升高走向范围为工作面前方70 m~95 m。3)揭示了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煤组中间岩柱大面积悬倾,发生弯曲变形,自身会在开采分段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并分别对上、下煤组产生“撬动”和“挤压”作用,造成煤体水平应力增大。由于煤体已处于高应力状态,岩柱破断时释放高能量冲击震动,将诱发采掘空间围岩冲击破坏。采用弹性理论,推导了岩柱破断条件和破断冲击弹性能量计算公式。岩柱倾角α越大,岩柱破断范围走向长度b也随之增大,岩柱破断时机则越滞后。岩柱破断时释放的冲击弹性能量Vε随倾角α的增大而降低,且破断发生在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开采过程中。第三分段开采时(a=75 m),岩柱破断能量值为1.027×109 J×109 J~1.385×109 J,第四分段开采时(a=100 m),岩柱破断能量为4.698×109 J~6.645×109 J,能量值均大于1×109 J。因此,煤组中间岩柱破断是导致矿井严重冲击破坏最主要诱因。4)依据煤岩体加载过程中声发射能量释放规律,建立了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通过煤岩试件力学加载试验和声发射监测,得到了煤岩试件加载应力与声发射能量释放规律对应关系。根据质点力学理论,确定了煤岩体质点单元“强度-体积密度”计算关系式,建立了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依据声发射能量监测数据,结合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量化研究了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煤岩体冲击能量值不仅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有关,也与材料内部质点单元强度分布特性有关。采用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预测了组合煤岩试件的能量释放规律,通过对比组合煤岩试件声发射能量实测值,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建立了“加载应力-煤岩体破裂-破裂能量”之间的量化对应关系,揭示了煤岩体破裂能量与载荷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可为近直立煤层组联合开采冲击预警方法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基础。5)提出了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冲击预警方法,预警方法包括煤岩层区域冲击微震监测预警和工作面前方煤体局部冲击地音监测预警。分析了岩体能量释放速率与加载应力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加载应力,岩体冲击破坏前夕,能量释放速率增加更显着,破坏预警特征更明显。因此,根据加载能量释放速率,可更加准确的判断煤岩体破坏前应力状态并预警其冲击破坏。基于此思路,根据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建立了煤岩体能量释放速率和加载应力的对应关系式,并进一步分别计算了煤层和岩层的区域微震能量冲击预警值。此外,针对工作面前方煤体在采动影响下发生的局部冲击,通过分析煤体局部冲击破坏的地音信号特征,统计了煤体冲击破坏前高能量地音信号发生频率,进而确定了工作面前方煤体局部冲击地音监测预警条件。6)提出了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防治技术包括岩层深孔爆破预裂技术和煤层注水弱化技术。岩层深孔爆破预裂防冲技术旨在使岩层形成破碎带,以消除岩层应力集中,并降低冲击动载对巷道和工作面的影响。但由于坚硬岩层(特别是煤组中间岩柱)对覆岩结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爆破预裂不应破坏坚硬岩层对采掘空间的支撑作用。基于上述考虑,分别设计了上煤组B3-6煤层顶板和煤组中间岩柱的深孔预裂防冲方案。根据煤组中间岩柱破断冲击弹性能量计算公式,验算了岩柱实施预裂方案后的破断冲击弹性能量,计算结果表明,预裂后的岩柱破断时释放冲击弹性能量为2.616×105 J,预裂方案有效降低了岩柱能量积聚。煤层注水弱化方案也同样需要在降低煤层强度和应力集中区范围以避免冲击破坏的同时,保证采煤工作面和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为此,制定了煤层局部注水弱化防冲方案,每分段注水弱化范围为开采分段煤体上半部分。上述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煤岩体应力集中和能量积聚,使微震能量和地音能量监测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巷道围岩完整性较好,巷道变形量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岩层深孔爆破预裂技术和煤层注水弱化技术降低了煤岩体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保证了采掘空间结构稳定。该论文有图112幅,表16个,参考文献167篇。
二、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层复杂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岩层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复杂煤层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中国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2.1.1 中国聚煤区划分 |
2.1.2 中国煤田时空分布特征 |
2.2 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 |
2.2.1 复杂煤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
2.2.2 复杂煤层形成的成煤环境 |
2.2.3 复杂煤层形成的构造改造 |
2.3 不同成煤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4 不同构造改造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5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1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概述 |
2.5.2 地质构造环境 |
2.5.3 煤层倾角及变化 |
2.5.4 煤层厚度变化 |
2.5.5 煤层顶底板条件 |
2.5.6 夹矸、岩溶塌陷及岩浆侵入 |
2.5.7 埋藏深度 |
2.5.8 瓦斯等级 |
2.5.9 水文地质条件 |
2.5.10 煤层的自然发火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复杂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3.1 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安全分析 |
3.1.1 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3.1.2 能源安全分析 |
3.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开采建议 |
3.2 煤层安全度等级研究 |
3.2.1 煤层安全度等级 |
3.2.2 不同安全度煤层开采建议 |
3.3 复杂煤层可采性分析 |
3.3.1 复杂煤层矿井生产系统特征分析 |
3.3.2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分析 |
3.3.3 复杂煤层开采安全分析 |
3.3.4 复杂煤层开采成本分析 |
3.3.5 复杂煤层开采煤质因素分析 |
3.3.6 复杂煤层开采其它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煤层评价方法研究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及类别划分 |
4.2.1 煤层复杂性定量评价的必要性 |
4.2.2 煤层复杂性影响指标选取 |
4.2.3 煤层复杂性类别划分 |
4.3 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3.2 基于语言模式的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4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3 建立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 |
4.4.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5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步骤 |
4.5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5.1 采煤方法选择决策分析系统开发 |
5.1.1 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 |
5.1.2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
5.1.3 影响采煤方法的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分析 |
5.1.4 开发采煤方法选择分析系统 |
5.2 急倾斜复杂煤层采煤方法分析 |
5.3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3.1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工艺的参数分析 |
5.3.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1 采场围岩活动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6.2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理论研究 |
6.2.1 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活动规律的力学分析 |
6.2.2 工程实例应用 |
6.3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 |
6.3.1 煤层倾角为42°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3.2 煤层倾角为70°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 大安山矿14 槽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1 大安山矿煤层及地质条件分析 |
7.1.2 大安山矿14 槽复杂煤层形成的条件分析 |
7.1.3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 |
7.1.4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7.2 复杂煤层开采单元复杂度评价与采煤方法分析 |
7.2.1 大安山煤矿+680m 水平西三采区轴9 上煤层复杂性评价 |
7.2.2 煤层复杂度与采煤方法分析 |
7.3 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应用研究 |
7.4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7.4.1 大安山矿后槽煤层地质构造分析 |
7.4.2 后槽煤层曲面展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3)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顶板断裂垮落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顶板大面积垮落引起空气冲击灾害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耦合冲击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耦合冲击的力学模型 |
2.2.1 全部切落-整体运动型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理论模型 |
2.2.2 O-X型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理论模型 |
2.2.3 房采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理论模型 |
2.3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理论预测 |
2.3.1 活鸡兔井1-2煤层顶板整体切落的空气冲击预测 |
2.3.2 活鸡兔井1-2煤层与霍洛湾矿2~#煤层采空区顶板垮落的空气冲击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与监测设备 |
3.1.1 相似比的确定 |
3.1.2 实验装置设计 |
3.2 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测试过程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测试过程 |
3.3 采空区顶板整体垮落空气冲击实验的结果分析 |
3.3.1 顶板整体垮落冲击风速测试结果及采空区速度场分析 |
3.3.2 顶板垮落空气冲击巷道风速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4 顶板垮落空气冲击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危险评价研究 |
4.1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研究的重点 |
4.2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评价理论 |
4.2.1 井下人员损伤的理论分析 |
4.2.2 巷道设备损坏的理论分析 |
4.2.3 巷道密闭墙损坏的理论分析 |
4.3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的灾害评价算例分析 |
4.3.1 井下人员损伤的算例分析 |
4.3.2 巷道设备损坏的算例分析 |
4.3.3 巷道防灾密闭墙损坏的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控制实践及应用 |
5.1 顶板大面积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现场控制概述 |
5.2 活鸡兔井1-2煤层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现场控制实践 |
5.2.1 活鸡兔井21303工作面顶板强制预裂爆破方案设计 |
5.2.2 活鸡兔井21303工作面顶板强制爆破初次来压灾害预防的效果分析 |
5.2.3 活鸡兔井21303工作面顶板强制爆破空气冲击灾害预防的效果分析 |
5.3 霍洛湾矿房柱式开采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控制实践 |
5.3.1 霍洛湾矿房柱式开采采空区密闭墙的方案设计 |
5.3.2 密闭墙的受载分析 |
5.3.3 密闭墙的强度校核 |
5.3.4 霍洛湾矿房柱式采空区顶板岩层破坏状态监测方案设计及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主要科研工作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4)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填开采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膏体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 膏体充填材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原材料分析 |
2.1 充填原材料选择依据 |
2.2 风积沙 |
2.2.1 风积沙的矿物组成 |
2.2.2 风积沙的化学成分 |
2.2.3 风积沙的粒径特征 |
2.2.4 风积沙的压实性和压缩性 |
2.3 粉煤灰 |
2.3.1 粉煤灰矿物成分 |
2.3.2 粉煤灰化学成分 |
2.3.3 粉煤灰颗粒组成 |
2.4 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
2.5 本章小结 |
3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料浆可泵性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所用材料 |
3.1.2 配比因素与水平 |
3.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3.2.1 膏体料浆坍落度测试 |
3.2.2 膏体料浆扩散度测试 |
3.2.3 膏体料浆泌水率测试 |
3.3 风积沙似膏体料浆可泵性能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风积沙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粉煤灰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4 水泥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5 质量浓度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节 |
4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4.2.1 立方体试件制作过程 |
4.2.2 立方体试件强度测试 |
4.3 风积沙似膏体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风积沙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粉煤灰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水泥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料浆质量浓度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风积沙似膏体立方体试件变形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河煤矿风积沙似膏体充填工业试验 |
5.1 充填工作面条件 |
5.1.1 3216条带充填工作面采煤工艺 |
5.1.2 3216条带充填工作面充填强度分析 |
5.2 充填系统 |
5.2.1 充填系统能力 |
5.2.2 充填料浆制备站的构成 |
5.2.3 管道输送系统 |
5.2.4 充填工作面挡板设计 |
5.2.5 充填工艺流程 |
5.3 充填膏体现场强度测试 |
5.4 充填费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浅埋煤层短壁开采关键层破断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连续采煤机短壁回采工艺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短壁回采巷道布置及工艺 |
2.3 短壁回采工作面参数分析 |
2.4 设备配套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关键层开裂前的变形和能量分布研究 |
3.1 关键层失稳致灾原因 |
3.2 关键层受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的弯矩、挠度和能量分布分析 |
3.3 工程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4 浅埋煤层关键层开裂及垮落机理研究 |
4.1 关键层及覆岩垮落机理的理论分析 |
4.2 关键层及其上覆岩层开裂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
4.3 关键层及上覆岩层开裂过程的微震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相邻区段回采关键层破坏机理研究 |
5.1 浅埋煤层短壁回采关键层变形及破断物理模拟研究 |
5.2 相邻区段开采关键层变形及破断的数值模型建立 |
5.3 单一区段支巷连续回收 |
5.4 相邻区段关键层处于稳定状态 |
5.5 相邻区段关键层处于垮落状态 |
5.6 本章小结 |
6 “关键层-屈服煤柱”系统安全破坏机理及工程方案设计 |
6.1 局部刚度理论 |
6.2 屈服煤柱力学特性 |
6.3 “关键层-屈服煤柱”安全破坏方案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梁北煤矿概况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煤矿巷道支护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1.3.2 煤矿巷道支护设计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
1.3.3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的发展与现状 |
1.3.4 煤巷瓦斯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2 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2.1 地层岩性 |
2.1.1 寒武系上统长山组(∈_3ch) |
2.1.2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_3t) |
2.1.3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 |
2.2 地质构造 |
2.2.1 构造背景 |
2.2.2 矿井构造特征 |
2.2.3 节理特征 |
2.2.4 矿井褶曲 |
2.2.5 矿井主要断层 |
2.3 地下水 |
2.3.1 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含水层 |
2.3.2 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 |
2.3.3 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 |
2.3.4 二l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
2.3.5 断层的导水性与富水性 |
2.4 瓦斯地质特征 |
2.5 地应力特征 |
2.6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围岩强度试验研究 |
3.1 室内试验研究 |
3.1.1 试验仪器设备 |
3.1.2 岩石试样的制备 |
3.1.3 岩石波速测试 |
3.1.4 岩石抗压强度测定 |
3.1.5 岩石变形参数测定测定 |
3.1.6 岩石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测定 |
3.2 点荷载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3.2.2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分析 |
3.2.3 岩石点荷载强度 |
3.2.4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 |
3.2.5 岩石抗拉强度的计算 |
3.3 工程地质岩组的岩块强度 |
3.4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3.4.1 岩体强度参数的确定 |
3.4.2 岩体变形模量的确定 |
3.4.3 工程地质岩组岩体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对策 |
4.1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现象 |
4.1.1 11141 风巷变形破坏特征 |
4.1.2 11061 风巷变形破坏特征 |
4.2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
4.2.1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4.2.2 软化临界深度与支护难度指标 |
4.2.3 钢支架作用效果分析 |
4.2.4 底板煤体弱化效应分析 |
4.2.5 帮部煤体弱化效应分析 |
4.2.6 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 |
4.3 特软煤层巷道支护对策 |
4.3.1 临界深度理论 |
4.3.2 巷道支护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特软煤巷支护设计技术研究 |
5.1 软岩巷道锚网索支护理论研究 |
5.2 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作用机理研究 |
5.2.1 锚杆(索)预紧力的作用 |
5.2.2 钢带的支护作用机理 |
5.2.3 常用钢带特点及问题 |
5.2.4 高凸钢带的作用 |
5.3 煤巷底臌防治研究 |
5.3.1 巷道底臌的类型 |
5.3.2 巷道底臌的防治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特软低渗透煤层高瓦斯的治理对策研究 |
6.1 现有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分析 |
6.2 11采区煤巷瓦斯治理对策 |
6.2.1 实体煤巷瓦斯治理方法分析与对策 |
6.2.2 沿空掘巷瓦斯治理方法与成效 |
6.3 本章小结 |
7 试验段支护设计与施工过程设计 |
7.1 试验段地质概况 |
7.2 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7.2.1 方案设计与建立模型 |
7.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3 试验段煤巷支护设计 |
7.3.1 设计巷道形状及尺寸 |
7.3.2 支护材料及参数 |
7.3.3 支护设计图及支护参数表 |
7.4 施工过程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8 信息化施工与支护效果分析 |
8.1 信息化设计施工方法概述 |
8.2 信息反馈的目的及内容 |
8.2.1 信息反馈的目的 |
8.2.2 信息反馈的内容 |
8.3 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
8.3.1 回归分析法 |
8.3.2 支持向量机法 |
8.3.3 反分析法 |
8.4 信息反馈技术 |
8.5 试验巷道施工信息反馈 |
8.5.1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8.5.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汾西矿区采区巷道分类与支护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汾西矿区巷道的调查及分类研究 |
2.1 巷道的调查研究 |
2.1.1 汾西矿业集团及下属煤矿 |
2.1.2 汾西矿业集团十年研究成果总结 |
2.1.3 所调研巷道的变形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
2.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 |
2.2.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2.2.2 BP 网络模型 |
2.3 汾西矿区巷道的分类研究 |
2.3.1 巷道围岩破坏类型 |
2.3.2 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2.3.3 确定巷道分类指标 |
2.3.4 BP 网络模型的设计 |
2.3.5 网络模型的 Matlab 编程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汾西矿区巷道的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
3.1 巷道锚杆支护设计理论及数值建模软件 |
3.1.1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
3.1.2 FLAC3D简介 |
3.2 工程概况与数值建模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数值建模 |
3.2.3 原方案数值模拟及分析 |
3.3 锚杆支护参数设计与优化 |
3.3.1 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
3.3.2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
3.4 典型类型巷道支护参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试验 |
4.1 锚杆支护工业试验 |
4.1.1 锚杆支护监测目的 |
4.1.2 试验内容和方法 |
4.2 工业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顶板变形结果及分析 |
4.2.2 左帮变形结果及分析 |
4.2.3 右帮变形结果及分析 |
4.2.4 顶板离层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8)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深孔松动爆破的定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3.1 煤矿简介 |
1.3.2 煤层及煤质 |
1.3.3 煤层顶底板特性 |
1.3.4 水文地质条件 |
1.3.5 瓦斯与煤尘爆炸性 |
1.3.6 1301 综采工作面结构尺寸及现阶段生产方式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浅孔松动爆破的缺点 |
1.4.2 超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优点 |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案与实现方法 |
1.7 发展与创新 |
2. 超深孔松动爆破爆破参数的选择 |
2.1 概述 |
2.2 孔径的选择 |
2.3 炮眼深度的选择 |
2.3.1 根据钻眼机械确定 |
2.3.2 根据工作面产量确定 |
2.4 最小抵抗线 |
2.4.1 依据裂隙圈半径计算 |
2.4.2 根据炸药单耗确定 |
2.5 炮眼密集系数 |
2.5.1 最佳炮眼密集系数 |
2.5.2 炮眼间距的确定 |
2.6 炸药的选择 |
2.7 炮孔堵塞 |
2.7.1 炮孔堵塞效应 |
2.7.2 炮孔堵塞长度 |
3. 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孔网参数数值模拟 |
3.1 模型简介及参数选择 |
3.2 建立模型的方法 |
3.2.1 模型应力的分析 |
3.2.2 模型裂隙发育的分析 |
3.3 计算结果的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4. 装药结构的设计 |
4.1 装药结构的选择 |
4.2 超长药包的制作 |
4.2.1 超长药包材料的选择 |
4.2.2 超长药包尺寸的选择 |
3.2.3 超长药包的密封 |
4.3 超长药包连接装置的设计 |
4.3.1 常用的连接方式 |
4.3.2 连接装置的设计 |
4.3.3 相邻超长药包间导爆管的连接方式 |
5. 超深孔松动爆破起爆与传爆方式的设计 |
5.1 起爆器材与起爆方式的选择 |
5.1.1 起爆器材的选择 |
5.1.2 起爆方式的选择 |
5.2 传爆方式的设计 |
5.2.1 炸药爆炸的传播形式 |
5.2.2 理想爆轰和稳定传播 |
5.2.3 影响爆速的因素 |
5.2.4 径向间隙效应 |
6. 温明矿业地下煤矿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现场试验 |
6.1 松动爆破技术要求 |
6.2 超深孔松动爆破参数 |
6.3 水平超深孔钻孔施工 |
6.4 试验过程及试验效果 |
6.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9)急倾斜水平分层开采巷道锚网支护工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提出 |
1.2 不同赋存深度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急倾斜中厚煤层巷道的支护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急倾斜中厚煤层巷道的支护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急倾斜中厚煤层巷道的支护研究现状 |
1.4 工程管理在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
1.5 大台矿现有巷道支护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锚杆支护基本理论分析 |
2.1 悬吊理论 |
2.2 组合拱理论 |
2.3 组合梁理论 |
2.4 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
2.5 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
2.6 锚索支护理论 |
2.7 刚性梁理论 |
2.8 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 |
2.9 本章小结 |
3 围岩松动范围及不同赋存深度岩石力学行为研究 |
3.1 试验工作面概况 |
3.1.1 大台煤矿地质概况 |
3.1.2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
3.1.3 采煤方法 |
3.2 大台煤矿构造应力场分析 |
3.2.1 构造应力场的震源机制分析 |
3.2.2 开采空间局部构造应力场影响分析 |
3.3 围岩松动圈测试 |
3.3.1 围岩松动圈的形成 |
3.3.2 岩石破坏的超声波探测原理 |
3.3.3 测试仪器简介 |
3.3.4 测试方法 |
3.3.5 数据分析 |
3.4 不同赋存深度下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
3.4.1 不同深度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细观结构特征 |
3.4.2 不同水平下玄武岩力学参数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急倾斜巷道不同水平开采矿压显现规律 |
4.1 计算软件及原理简介 |
4.1.1 FLAC3D简介 |
4.1.2 Mohr—Coulomb模型 |
4.2 数值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边界条件及初始地应力 |
4.2.3 计算参数 |
4.3 -210水平煤层开采数值模拟 |
4.3.1 模拟方案 |
4.3.2 -210水平巷道掘进后应力分析 |
4.3.3 -210水平煤层回采过程中应力分析 |
4.4 -410水平煤层开采数值模拟 |
4.4.1 -410水平巷道掘进过程中应力分析 |
4.4.2 -410水平煤层回采应力分析 |
4.5 急倾斜煤层顶板岩层移动规律及巷道矿压控制的基本途径 |
4.5.1 抵抗矿山压力 |
4.5.2 避开高应力区 |
4.5.3 巷道顶板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急倾斜煤层锚杆支护工程研究与实施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5.1.1 模拟对象 |
5.1.2 支护方案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不同的锚杆应力形成的应力场分布研究 |
5.2.2 不同锚杆长度对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
5.2.3 不同锚杆密度对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
5.2.4 不同锚杆锚固方式对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
5.2.5 不同锚杆角度对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
5.2.6 锚索支护的预应力场分析 |
5.2.7 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的应力场分析 |
5.3 大台煤矿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工程实施 |
5.3.1 工作面回采巷道现有支护工程 |
5.3.2 现有支护存在的问题 |
5.3.3 新型支护技术的确定 |
5.3.4 新型支护形式的确定 |
5.3.5 新型支护参数及工程施工 |
5.3.6 巷道支护工程中的环式管理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大台矿巷道支护工程监测及结果分析 |
6.1 巷道支护工程监测目的 |
6.2 巷道支护工程监测内容及方法 |
6.2.1 锚杆受力的现场监测 |
6.2.2 工作面超前压力的监测 |
6.2.3 巷道收敛变形监测 |
6.3 监测数据及分析 |
6.3.1 顶板巷矿压监测数据分析 |
6.3.2 底板巷矿压监测数据分析 |
6.3.3 钻孔应力计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6.3.4 巷道收敛监测数据分析 |
6.4 支护工程效果分析 |
6.4.1 表面位移观测分析 |
6.4.2 经济效益分析 |
6.4.3 支护工程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冲击特征相似模拟试验 |
2.1 相似模拟试验方案 |
2.2 煤岩层破坏特征及应力变化规律 |
2.3 岩层破断的声发射信号特征 |
2.4 煤组中间岩柱损伤破断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应力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
3.1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数值模拟方案 |
3.2 上煤组顶板破断应力演化过程 |
3.3 煤组中间岩柱破断特征 |
3.4 岩柱及两侧煤层应力演化机制 |
3.5 煤层倾角对岩柱应力影响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 |
4.1 岩柱破断冲击应力演化机制 |
4.2 岩柱破断力学条件分析 |
4.3 岩柱破断冲击弹性能计算 |
4.4 近直立特厚煤组中间岩柱破断致冲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煤岩体加载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 |
5.1 煤岩试件加载能量释放规律试验方案 |
5.2 煤岩试件力学性能和加载能量释放特性 |
5.3 煤岩体能量释放规律预测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冲击预警方法 |
6.1 煤岩层能量释放规律 |
6.2 基于微震能量的煤岩层区域冲击预警方法 |
6.3 基于地音能量的煤层局部冲击预警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7.1 乌东矿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工程条件 |
7.2 岩层深孔爆破预裂防冲技术方案 |
7.3 煤层注水弱化防冲技术方案 |
7.4 防冲效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底部掏槽采煤法的新进展[J]. 王文.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83(04)
- [2]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 霍丙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
- [3]采空区顶板垮落空气冲击灾害的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D]. 邢平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4]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D]. 张慧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5]浅埋煤层短壁开采关键层破断及控制研究[D]. 姜海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6]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程乐团.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
- [7]汾西矿区采区巷道分类与支护参数研究[D]. 蔚振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2)
- [8]地下煤层水平超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实验研究[D]. 石斌.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05)
- [9]急倾斜水平分层开采巷道锚网支护工程研究与应用[D]. 郭庆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 [10]近直立特厚煤组联合开采岩柱破断致冲机理研究[D]. 赵一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