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汉语“问”字句的演变和用不用“於以”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崔文彤[1](2021)在《济宁话语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鹿晓燕[2](2021)在《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八股文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辩证、历史地考察。八股文的盛极一时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确实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写作能力、推动文体融合等方面还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极尽汉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美质、美形建构方面,至今仍有重要价值。论文试图建立一个套叠式结构:由“争议”引出“定义”,由定义引出“演进逻辑”(动因),由“演进逻辑”分化出“审美阈值”,进而再分化为“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最后细化为“韵律”、“结构”、“修辞”三个维度,进而推演出“八股文在形式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结论。如图:韵律审美内涵争议→定义→演进逻辑→审美阈值一 结构→结论审美价值修辞分述如次:“导论”从八股文的巨大争议切入,对“育才兴国”还是“毁才误国”、“禁锢思想”还是“开阔眼界”和“集诗文之大成”还是“僵死如木乃伊”三大焦点争议作概要介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和如此对立的争议呢,主要源自八股文的区别性特征,于是引出八股文的科学定义来。本文在八股文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的基础上,对八股文做了全面的描述,即描述性定义:八股文是明清两代选拔尊儒合用人才而创制的科举考试专用文体。明高祖朱元璋参考宋、元考试的命题方式,因题目均取自于《四书》,故又称作四书文;因要求考生阐释经书中的义理,故又称经义;因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也有解释为奉诏敷陈经义),故又称作制义;因八股文因时而变(也有解释为与古文相对),故又称作时文;因明成化后渐成定式,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而主体部分则是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和束二股共八个具有对比排偶形式的语段,故又称作八股文或八比文;或因八股文的文学表现方式,故又称作制艺、时艺。正因为有如上特征,所以第一章首先讨论了八股文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动因:它虽积弊甚巨,但不失为“不良之良法”,在维护统治、统一思想方面无可替代;它虽不涉实用,但不失为“无用之大用”,在弘扬儒家文化、培养官员素质、训练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虽文体驳杂,但不失为“破体之合体”,在整合历代文体技法,兼容各体之长方面多有可取之处,其中包括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八股文的审美阈值”:其最大值就是它对汉语言文字诗性功能的张扬,其最小值就是在语言规矩和文体规矩之内的自由发挥,所谓严肃的游戏或戴着脚镣跳舞。第二章分析了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侧重从八股文审美特征的形成厘析八股文体式的发展历程。起承转合与排偶等八股文体式的要素逐渐凸显的过程,也是八股文美学特征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八股文体式演变出各种变格,具有了不同的美学取向;八股文自身蕴含着各种文学性的因子,其与古典文学、古代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丰富了八股文的审美内涵。第三章从声音层面探讨了八股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蕴含的音乐性,涉及八股文中几种重要的节奏形式如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分析了平仄调配,音顿与停延的运用,头韵和韵脚的运用与八股文音乐性之间的关联,以及八股文中的语气词所带来的轻重交错的节奏感,从而发掘出八股文文本在语言单位的各个层次上所体现出的音乐美。第四章从八股文的体式方面探讨了八股文的结构艺术。八股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带来一种固定的行文节奏;骈散结合的体式体现出寓多样于统一的和谐;排偶的平衡与对称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优势,配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长短句式、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对立因素的交错使用,构成了独特的参差美。第五章探讨了八股文的修辞问题。八股文的表达,需要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自己对经典理解的深度、学术功力的深厚以及驾驭文字的才能,因此需要很高的修辞技巧。一方面,八股文作品总是会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技术,特别是一些汉语中形式感很强的修辞格,如顶针、对偶、复叠、错综等等,去制造独特的审美效果;另一方面,代言体的形式使得八股文的写作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想象性成分的加入,为作者文学才情的发挥提供空间;而戏剧化的修辞又使八股文与戏剧、小说等民间艺术形式发生了互喻。浩瀚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传统的文体融合,赋予八股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形式美学角度研究八股文,可以揭示它得以流传五百年,至今还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深层次原因。
苏叶[3](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王宇[4](2021)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分析其出现原因。本文主要选取《博雅汉语(第Ⅱ版)》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初级、准中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其中一共8本教材,包含了151篇课文,针对其中存在的古汉语遗留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教材中的主要类型和呈现方式。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归纳法和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统计分析教材中古汉语遗留现象的使用情况前提下,能够对教材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提出建议。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必定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一定的方法的。我们将古汉语遗留现象分成了三大类,一是古汉语遗留词汇,主要包括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和介词;二是固定结构“所字结构”和“以A为B”;三是语法现象主要包括比较句和倒装句。在第二章中分析了这三类古汉语遗留现象在教材《博雅汉语》中的主要分布情况及其用例。为了能够使研究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本文第三章基于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古汉语遗留现象出现的偏误情况,分析偏误成因,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留学生理解古汉语遗留的词汇语法知识,减少偏误的出现。第四章针对古汉语遗留现象对对外汉语教材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提出建议,对于教材从五个方面进行详解说明,并能统计古汉语遗留现象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提出补充以及修改建议,希望能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详细的标准及教学建议。
黄园园[5](2021)在《《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词是汉语虚词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表明汉语句法关系、明确句意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介词系统又是相对封闭的、可以穷尽式列举的。成书于清朝初年的《聊斋俚曲集》总体上如实反映了清朝初年的语言面貌,对其介词进行穷尽研究有助于了解介词在《聊斋俚曲集》及明末清初的使用情况。本文从句法分类、数量频率、句法位置、句法功能、搭配情况等角度对《聊斋俚曲集》中的介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研究,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简单讨论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介词的界定和分类。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聊斋俚曲集》中的介词进行系统整理并分为“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处置被动”五个大类。第二章主要从使用数量、使用频率、句法位置、句法功能、关涉成分等角度出发对《聊斋俚曲集》中的每个介词进行分类描写分析。这一时期虽然介词分工逐渐明确,但仍有大量身兼数职的介词存在,为了更好了解介词的发展演变情况,在分析时将同一介词所涉及的语法功能在一个小节中集中进行分析,同时对语法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介词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更好说明介词的使用演变情况。我们发现《聊斋俚曲集》中介词使用情况已基本与现代汉语介词系统类似,如表时间处所的介词数量是占比最高的;但也有其特点,如表处置被动的用例最多;也存在不少特殊的介词及用法,如“劈、把处所、当、值比较”等。第三章对《聊斋俚曲集》中介词进行系统分析。对其介词系统的分布情况、介词音节、句法结构、句法功能进行整体描写,结合同时期部分着作的介词使用情况,清理了明末清初介词发展演变的动因与结果。第四章是结语部分。从宏观上概括总结《聊斋俚曲集》中介词使用情况,指出其中介词系统整体上与现代汉语介词系统趋同,但仍有其地域性的差异,既反映了介词历时发展情况,又体现了介词系统内部调整的结果。
李季[6](2021)在《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策略对古诗文教学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古诗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实效性,又涉及到古诗文教育价值充分开掘与利用。但是,当前语文课程知识未能提供适切、足够的阅读策略知识供师生使用,致使古诗文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又收效甚微。因此,古诗文阅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阅读策略如何研制?阅读策略体系如何构建?构建的阅读策略体系能否适用于教学?这一系列问题又聚焦在“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构建”这一源头上。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文章学、古今中外文艺理论等相关知识,构建适合于中学古诗文阅读的策略体系。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对古诗文阅读、阅读教学、阅读策略教学相关的心理学、阅读学、文章学、文艺理论等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采用理论思辨和文本分析展开对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理论研究。运用理论思辨主要辨析阅读策略中阅读取向、进阶与文本层次、交叠等问题,并透析阅读策略内部、阅读方法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而利用文本分析法主要对古诗文文本进行研读,以从古诗文文本类型特征中化取阅读策略的陈述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两种方法构建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第三,运用行动研究,将制定的阅读策略付诸课堂教学,以呈现阅读策略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基于上述问题及其研究设计,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一是不同理论视域下阅读策略所体现的特质可以为认识、制定古诗文阅读策略提供理论导向。这具体表现为:心理学中阅读策略关注信息加工与管理,阅读学中阅读策略体现为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注重阅读取向与方法择选,而文艺理论中阅读策略则表现为阅读路径与要津,这也明示古诗文阅读策略具有文本处理、路径取向、层级运筹等特性;二是依据“文本属性”与“阅读取向”的交会可以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这就是代表文本四维——“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横轴与代表阅读取向四级——“认读、解读、赏读、鉴读”——的纵轴交会而形成的古诗文阅读策略,即“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策略之间具有相互支撑、叠加、映射的关联,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均有明确的阅读取向和内容所指;三是所建构的阅读策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针对中学阅读教学,对策略体系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策略进行教学转化,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的策略教学模式,而后将其付诸课堂。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所制定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而且通过策略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本研究开发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不仅弥补了语文课程中阅读策略知识的不足,更打开了基础教育阶段文体阅读策略研究的一扇门窗。当然,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改良与充实。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阅读策略的话语言说方式和体系建构思路,以对中国特有的零散性、体验性、综合性、整体性的阅读策略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并将其建构成立足本土而又对外开放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紧随其后,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目标地位、评价体系也需配套研究,以避免阅读策略教学方向的迷失与实施的悬空。可见,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完美建构是需要理论研究、策略制定与教学实践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地互动、互构与互通的。
钟芳剑[7](2020)在《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有关汉语工具格介词的研究成果丰富,前贤从历时与共时,跨语言对比,个案研究等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前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类词或单个介词的研究,不成系统,迄今为止还未有人从语法化角度对工具格介词的来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所以,本文从语法化角度,旨在对介词范畴中的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探寻语义演变路径及演变规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工具格与工具格介词已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工具格和工具格介词的界定,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最后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研究的重点部分。本文根据工具格介词语义来源的不同,将其主要分别五类。第二章论述“伴随——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以、连、共、和、同、与、给、跟”等,此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为“伴随介词>工具介词”。主要探讨了工具格介词“以”的来源及发展,“以”由“率领、带领”义动词在连动式中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由伴随介词发展成为工具介词。由于“以”的宾语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出方式介词、材料介词、凭借介词、依据介词及原因介词功能。第三章“使用——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用、着(着)、使”;此类介词由表“使用”义的动词在连动式的句法环境中直接产生出工具格介词功能。主要论述了“用、着(着)”,二者虚化为工具介词的时间不同,介引的语义功能也有多寡之分,“用”发展至现代汉语中成为工具格标记,“着(着)”在清代已不用作工具格介词。第四章是“持拿——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把、将、持、捉、拿、取”等,此类介词在隐喻机制作用下概念化为“持、拿”义,后虚化为工具格介词。主要讨论了“把、将”,二词的发展轨迹相似。“把”在五代时具有工具、材料、方式三种语义功能,宋元时期,在特殊语境中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由于宾语的次类不同抽象出依据介词功能。“将”没有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且二词在明清时期表处置的功能占优势,“把”不用作工具格介词,“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第五章是“依靠、依凭——工具”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依、据、凭、靠、因、乘、凭依、凭借、凭着、凭仗、依据、依着、依缘、仗(杖)、倚仗、借、恃、凭恃、趁”等。此类介词主要虚化为凭借或依据介词,“依”最初为依据介词,后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凭”为凭借介词,后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二词与持续体标记“着”凝结成复音工具格介词,“依着”与“凭着”功能单一。第六章是“随行/顺行——工具”,主要介词“从、由、随、如;循、循着、缘、遵、遵循”等,由随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从”与其余工具介词的发展不太一样,是先语法化为表经由义的处所介词,由于工具成分发展为逻辑上的事理关系,从而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功能单一只用作依据介词。周代,“由”特殊句法环境中虚化为依据介词,战国时期,扩展出方式介词功能,两汉时期又扩展出原因介词。由顺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经历了表“顺行”义的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方式介词或依据介词的过程,主要探讨了“遵、循”。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来源于五种不同语义的工具格介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杨朋飞[8](2020)在《唐宋处置构式研究》文中提出处置构式是汉语中的常用构式,在语法系统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唐宋时期,处置构式就已经基本成熟,依据处置介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六类,分别是“以”字处置构式、“持”字处置构式、“取”字处置构式、“将”字处置构式、“把”字处置构式和“捉”字处置构式。“以”字处置构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它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动词“以”的语法化,外因是双宾语句式的影响。唐宋时期,“以”字处置构式的形式表现为“以+O1+V+O2”,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其中“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短语,“O2”具有四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施事宾语和处所宾语。“持/取”处置构式出现于魏晋时期,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持/取”的语法化,外因是“以”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持/取”处置构式有两种形式表现,一是“持/取+O1+V+O2”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二是“持/取+O(+X)+V”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其中“O”“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名词性短语,“O2”具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和处所宾语。“将/把”处置构式大致出现于唐代,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将/把”的语法化,外因是“以”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将/把”处置构式有三种形式表现,一是“将/把+O1+V+O2”形式,当“O1”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当“O1”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对‘O1’施以处置,致使‘O1’发生动作‘VO2’”。二是“将/把+O(+X)+V”形式,当“O”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当“O”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致使‘O’发生动作‘V’”。三是“将/把+O(+X)+V+Y”形式,当“O”为动词“V”的受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出现‘Y’的状态”。当“O”为动词“V”的施事或当事时,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致使‘O’发生动作‘VY’”。其中“O”“O1”“O2”既可以是名词、代词、谓词,也可以是短语,“O2”具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与事宾语、结果宾语和处所宾语,“Y”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数量补语和动态助词。“捉”字处置构式出现于唐代,其形成的内因是动词“捉”的语法化,外因是“将”字处置构式的格式类推。唐宋时期,“捉”字处置构式具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捉+O1+V+O2”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1’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1’关联‘O2’”,二是“捉+O(+X)+V”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三是“捉+O+V(+X)+Y”形式,其构式义为“对‘O’施以处置动作‘V’,致使‘O’出现‘Y’的状态”。其中“O”“O1”可以是代词、名词和名词性短语,“O2”可以是名词和谓词。
贺晓雅[9](2020)在《“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表示“将食物放在水中加热食用”这一概念时,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常用“煮”,部分方言中也使用“煠”。在汉语史上有“烹”“煮”“缹”“湘”“胹”“煎”“瀹”“炖”“熬”“煨”“焯”“腤”“”等不同表达,我们将这些词统称爲“煮”义动词。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梳理了有关“煮”义动词的研究现状,对本文所使用的语料、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三章。第一章参照学界的一般看法,将汉语史分爲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期,调查分析语料,对“煮”义动词的语义、语法变化作历时性分析。上古汉语时期,表示“煮”义的动词有七个,分别是:“烹(亨)”“煮”“煎”“胹”“缹”“瀹”“湘”。“烹”产生的时代较早,《诗经》时代已出现,在整个上古汉语时期使用频率最高,分布范围最广,爲此期的主导词,对象以肉类食材爲主。“煮”在西汉时期出现,与“烹”同义,对象多样,但在目的上更侧重“治病”,食用对象爲病人。“煎”“胹”二词的对象均爲肉类食材,“煎”在语义上强调结果“水干”,“胹”侧重对象熟烂。“缹”“瀹”“湘”三词在文献中的用例很少,特别是“湘”仅在《诗经》中出现,後代不再使用。在语法上,各词均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後可加宾语。中古汉语时期,新增“煠”“腤”“”三词,“胹”“湘”二词消失,此期“煮”义动词共有八个。此期主要变化是“煮”地位的上升:首先,使用频率大大上升,无论是中土文献还是佛经文献,“煮”的使用频率与“烹”相当;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治病”“赈灾”等附加义逐渐消失,特别是在《南史》等史书语料中。“烹”沿用前代用法,无新用法产生,多爲引用前代文献中的典故,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较强,“煮”对“烹”的替换开始萌芽。“煠”首见於《齐民要术》中,义爲将果蔬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腥。“腤”“”二词意义相当,仅见於《齐民要术》,语义上强调食材和调味品一起烹煮,多用於菜名。近代汉语时期,新增“熬”“炖”“煨”“焯”三词,“腤”“”二词退出。元代,“煮”对“烹”的替换完成,“烹”保留在固定用语、诗句、典故等文言性较强的语料中,或以构词语素的身份参与构词,如“烹饪”“烹调”等词。“煎”“熬”“焯”“炖”“煨”等词,在烹饪对象、烹饪时间、火候大小、水沸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体现出此期烹饪技术等逐渐成熟与精细。“煎”“熬”的区别主要在於烹饪对象的不同,“煎”的对象多爲药,而“熬”的对象以粥爲主。“炖”“煨”在语义特征上有文火、时间长等相似点,但“炖”的结果强调熟烂,与“煨”相别。“焯”表示将食材放入沸水中略煮去腥,与南北朝时期的“煠”语义相同,“焯”的出现与“煠”转入“油炸”义场有关。第二章讨论了“煮”对“烹”的替换。南北朝时期,“煮”开始对“烹”进行替换,至迟在元代“煮”完成了对“烹”对替换,“烹”在後代文献中多保留在固定结构、典故、诗句等文言性较强的语料中,如“烹龙炮风”,或以构词语素的身份存在於复合词中,如“烹饪”“烹调”。替换原因主要有三个:表义明晰性、“烹”的语素化以及语言的经济性。第三章参考《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现代汉语方言词典》《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等方言资料,对“煮”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描写,并尝试从历时角度对此作出解释。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同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陈陟蓝[10](2020)在《永明声律论论稿》文中研究表明“永明声律论”是齐梁时期由沈约主倡提出的一种规范的、讲究四声的声律理论。它注意到了诗歌语言组合的形式美,促使诗歌创作由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转变,诗歌创作更加关注形式。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除了关注内容外,更加注重诗歌本身的长短、对仗、四声、押韵等诗歌声律和体格,沈约等人大量“永明体”新诗的创作就是对永明声律理论践行的结果。关于永明声律论产生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篇将从“外来说”和“本土说”两个角度入手,对学界目前提出的诸多原因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并试图评议各说的长处与不足,得出永明声律论的形成因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原因,而呈现出主客观、内外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某一种单一原因决定的结果。“四声和八病”作为永明声律论的核心内容,是永明声律研究的重点,作为特指汉字声调的“四声”,最早出现于齐梁年间。但人们对于汉字有声调的认识远早于齐梁以前,这一时期人们对汉字音声的认识,常以音乐的“宫商”五音为代指。如沈约、陆厥、刘勰等人在探讨语言文字的音声时,皆以“五音”为汉字音声的代称。许多学者认为“八病”并不是直接形成于齐梁时期,而是由齐梁时期的“四病”发展到隋唐时期,才逐渐形成“八病”的完整认识。而笔者发现《文镜秘府论》中有沈约等人关于“韵纽”后四病的相关论述。笔者推测,“八病”应产生于齐梁时期,因后“四病”的病犯显得并不如前“四病”的病犯那么重要和急切,才没有被记录于典籍,而后“四病”即便到了隋唐时期,也未被高度重视,这一点在《文镜秘府论》中有所记载。对永明声律论的理解和认知,并不能仅限于单纯的诗歌理论范畴,而是需要将其他学科综合考虑进来,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与音乐、美学、音韵、语言、语音、方言等学科紧密地相联系在一起。因此,对永明声律论的认知可以从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入手,尤其是音乐和美学。永明声律论不仅直接影响了律诗的形成,促使五言诗向格律诗转变,也对唐代近体诗的定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更对宋词、元曲等文体产生了影响。永明声律论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它使自齐梁以后的诗、文、词、曲等文学体裁具有了声律的特色,也使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一直具有着形式美的特点。但是它在讲求形式、内容表达和情感抒发上的不足还是应该持以批判的态度。
二、古代汉语“问”字句的演变和用不用“於以”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汉语“问”字句的演变和用不用“於以”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争议巨大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的研究综述 |
一 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批评 |
二 现代的八股文研究 |
第三节 定义八股文 |
一 性质定义 |
二 发生定义 |
三 功用定义 |
四 描述性定义 |
第一章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与审美阈值 |
第一节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 |
一 不良之良法 |
二 “无用”之大用 |
三 破体之合体 |
第二节 八股文的审美阈值 |
一 最大值:极尽汉语诗性的一切可能性 |
二 最小值:规矩的自由与严肃的游戏 |
第二章 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 |
第一节 八股文的初创与定型 |
一 八股文的雏形:结构初现,尚不完善 |
二 八股文的发展:排偶优化,八股形成 |
三 八股文的定型:对偶与八股成为主流 |
第二节 八股文的风格化变体 |
一 “以古文为时文” |
二 绮语浮华 |
三 “清真雅正”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文学性与审美价值 |
一 八股文的文学性 |
二 八股文与文学的互动 |
三 八股文与艺术的互喻 |
第三章 八股文文本的声律维度 |
第一节 汉语的音乐特质 |
第二节 音高与音长:八股文的节奏感 |
一 平仄调配构成的节奏感 |
二 音顿与停延构成的节奏感 |
第三节 重复与间隔: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一 头韵给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二 韵脚带给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三 复音为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第四节 虚词与气息:八股文的韵律美 |
一 虚词在构成汉语音乐性时的独特作用 |
二 八股文中的虚词与音乐性的关系 |
第四章 八股文的结构维度 |
第一节 八股文体式的高度融合 |
一 破题立义,以义贯通 |
二 起承转合,自然缜密 |
第二节 八股文体式的错综变化 |
一 糅一体之多质 |
二 寓多样于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体式中的排偶 |
一 排偶的美学原理 |
二 排偶构成的均衡感知 |
第五章 八股文文本的修辞维度 |
第一节 修辞学视野中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中的高频辞格及其美学效果 |
一 顶真、回文、排比和肯否对称的均衡体现 |
二 设问与复叠的焦点设置 |
三 长短句与不同语气的多样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戏剧化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
二、现存墨迹考证 |
小结 |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
小结 |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博雅汉语》教材的研究 |
1.4.2 前人对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研究 |
1.4.3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突破的方面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博雅汉语》中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界定与类型分析 |
2.1 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界定 |
2.2 类型分析 |
2.3 古汉语词汇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3.1 代词统计 |
2.3.2 副词统计 |
2.3.3 连词统计 |
2.3.4 助词统计 |
2.3.5 介词统计 |
2.4 古汉语固定结构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4.1 所字结构 |
2.4.2 以A为B |
2.5 古汉语语法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5.1 比较句 |
2.5.2 倒装句 |
2.6 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使用情况与《博雅汉语》知识点对比 |
3.1 古汉语词汇遗留现象对比分析 |
3.1.1 代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2 连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3 助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4 介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5 副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2 古汉语固定结构遗留现象对比分析 |
3.2.1 “所字结构”使用的对比分析 |
3.2.2 “以A为B”使用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教材和《大纲》的建议 |
4.1 关于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4.1.1 教材的科学性 |
4.1.2 教材的适应性 |
4.1.3 教材的时代性 |
4.1.4 教材的文化性 |
4.1.5 教材课后注释及练习 |
4.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建议 |
4.2.1 古汉语遗留现象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 |
4.2.2 对于大纲编写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聊斋俚曲集》及其研究现状 |
1.2.2 介词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介词的界定及分类 |
1.4.1 介词的界定 |
1.4.2 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
1.4.3 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
1.4.4 介词的分类 |
2 《聊斋俚曲集》介词分类 |
2.1 时间处所介词 |
2.1.1 把 |
2.1.2 从 |
2.1.3 自/自从 |
2.1.4 捞着 |
2.1.5 趁/趁着 |
2.1.6 朝/朝着 |
2.1.7 打 |
2.1.8 当 |
2.1.9 至 |
2.1.10 到 |
2.1.11 及 |
2.1.12 及至 |
2.1.13 就/就着 |
2.1.14 离 |
2.1.15 临 |
2.1.16 劈 |
2.1.17 凭 |
2.1.18 去 |
2.1.19 顺/顺着 |
2.1.20 问 |
2.1.21 望 |
2.1.22 往 |
2.1.23 向 |
2.1.24 沿/沿着 |
2.1.25 由 |
2.1.26 以 |
2.1.27 给 |
2.1.28 于/於 |
2.1.29 与 |
2.1.30 因 |
2.1.31 在 |
2.1.32 照/照着 |
2.1.33 着 |
2.2 对象范围介词 |
2.2.1 从 |
2.2.2 自/自从 |
2.2.3 比/比着 |
2.2.4 朝/朝着 |
2.2.5 除/除了 |
2.2.6 对/对着 |
2.2.7 和/合 |
2.2.8 给 |
2.2.9 及 |
2.2.10 经着 |
2.2.11 似 |
2.2.12 同/同着 |
2.2.13 替 |
2.2.14 为 |
2.2.15 问 |
2.2.16 向 |
2.2.17 于/於 |
2.2.18 与 |
2.2.19 在 |
2.2.20 值 |
2.2.21 跟/跟着 |
2.3 工具方式介词 |
2.3.1 按 |
2.3.2 把 |
2.3.3 从 |
2.3.4 将 |
2.3.5 就 |
2.3.6 论 |
2.3.7 拿/拿着 |
2.3.8 凭/凭着 |
2.3.9 用 |
2.3.10 依/依着 |
2.3.11 以 |
2.3.12 着 |
2.3.13 照 |
2.3.14 倚着 |
2.4 原因目的介词 |
2.4.1 为/为着/为了 |
2.4.2 用 |
2.4.3 以 |
2.4.4 因/因着 |
2.4.5 缘 |
2.5 处置被动介词 |
2.5.1 把 |
2.5.2 将 |
2.5.3 被 |
2.5.4 打 |
2.5.5 吃 |
2.5.6 教 |
2.5.7 叫 |
2.5.8 拿 |
2.5.9 让 |
2.5.10 于 |
2.5.11 着 |
2.5.12 着 |
2.5.13 遭/遭着 |
2.5.14 蒙 |
3 《聊斋俚曲集》介词系统分析 |
3.1 介词系统构成及特点 |
3.1.1 《聊斋俚曲集》介词分布情况 |
3.1.2 介词音节 |
3.1.3 句法结构 |
3.1.4 句法功能 |
3.2 明末清初介词发展情况 |
3.2.1 介词功能演变发展的动因 |
3.2.2 介词功能演变发展的结果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一)古诗文在语文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亟待充分彰显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开发可以弥补语文课程中策略性知识的不足 |
(三)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传授 |
(四)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研究是与国际阅读素养培育对接的必由之路 |
(五)与个人从业经历和学术背景相关 |
二、研究内容 |
(一)基于已有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明确古诗文阅读策略的内涵与策略体系建构的价值 |
(二)根据文本属性和阅读取向,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
(三)基于中外阅读策略教学理论,实施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转化与指导 |
三、研究目的 |
(一)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理论框架,制定本土化阅读策略 |
(二)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
(三)为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提供指导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阅读 |
(二)阅读策略 |
(三)古诗文 |
(四)古诗文阅读策略 |
(五)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四)文本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阅读策略的研究 |
(一)阅读策略研究概貌 |
(二)阅读策略的理论研究 |
(三)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
二、国外阅读策略相关研究 |
(一)阅读策略阶段性、层次性的研究 |
(二)阅读策略应用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与讨论 |
第一章 阅读策略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信息加工与管理 |
一、阅读理解模式:概念与材料相互驱动 |
二、图式认知模式:组织信息的主动过程 |
三、PISA测试中阅读策略:文本处理与任务管理 |
第二节 阅读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 |
一、注重阅读行为,具有明显层级性 |
二、凸显阅读主体作用,强调对阅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
第三节 文章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取向、内容与方式的择选 |
一、文章阅读的特点决定阅读取向 |
二、文章学中阅读策略:内容的择选 |
三、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方式的选取 |
第四节 中西文艺理论中的阅读策略:路径与要津 |
一、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鉴赏路径:披文入情与玩味自得 |
二、国外文艺理论中的阅读要津:三“R”模式与“肌质”特性 |
第二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建构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阅读策略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怎么教学生学会”的缺位 |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阅读策略设计:文本的普适性与行为的共同性 |
三、阅读策略教学的研究:“怎么读”抽空了“读什么” |
四、古诗文阅读及阅读策略教学的讨论和结论 |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的特征与进入的维度 |
一、古诗文阅读的特征 |
二、古诗文阅读的“四维” |
三、古诗文“四维”阅读的理路 |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第二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第三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第四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第五节 古诗文“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的体系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生成机理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之间内在联系 |
三、“四维四级”阅读策略体系的说明 |
第四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理论基础 |
一、阅读策略教学:文本意义的建构 |
二、国外阅读策略教学模式:互惠与互动 |
三、国内阅读策略教学:体验与支架 |
第二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的指导 |
一、诵读识字 |
二、字形识意 |
三、虚词断句 |
第三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第四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第五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第六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运作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
第五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与反思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 |
一、古诗文阅读前测解析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教学设计 |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实录及解析 |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反思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教师的启发 |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7)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与虚词专着或词典相关研究 |
1.2.2 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
1.2.3 对具体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
1.3 工具格的界定与工具格介词 |
1.3.1 工具格的界定 |
1.3.2 工具格介词的界定 |
1.3.3 工具格介词功能扩展的区分 |
1.4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5.1 研究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语料来源 |
2 伴随到工具 |
2.1 “以”的来源 |
2.1.1 “伴随——工具——材料” |
2.1.2 “工具——方式” |
2.1.3 “工具——凭借——依据” |
2.1.4 “工具——凭借——原因” |
2.2 “以”的发展 |
2.2.1 春秋时期至汉代 |
2.2.2 魏晋至明清时期 |
2.3 小结 |
3 使用到工具 |
3.1 “用”的来源及发展 |
3.1.1 “用”的来源 |
3.1.2 “用”的发展 |
3.1.3 小结 |
3.2 “着(着)”的来源及发展 |
3.2.1 “着(着)”的来源 |
3.2.2 “着(着)”的发展 |
3.2.3 小结 |
4 持拿到工具 |
4.1 “将”的来源及发展 |
4.1.1 “将”的来源 |
4.1.2 “将”的发展 |
4.1.3 小结 |
4.2 “把”的来源及发展 |
4.2.1 “把”的来源 |
4.2.2 “把”的发展 |
4.2.3 小结 |
5 依靠/依凭到工具 |
5.1 “依”的来源及发展 |
5.1.1 “依”的来源 |
5.1.2 “依”的发展 |
5.1.3 小结 |
5.2 “凭”的来源及发展 |
5.2.1 “凭”的来源 |
5.2.2 “凭”的发展 |
5.2.3 小结 |
5.3 复音介词“依/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
5.3.1 “依着”的来源及发展 |
5.3.2 “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
6 随行/顺行到工具 |
6.1 随行到工具 |
6.1.1 “从”的来源及发展 |
6.1.2 “由”的来源及发展 |
6.2 顺行到工具 |
6.2.1 “遵”的来源及发展 |
6.2.2 “循”的来源及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唐宋处置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3 相关研究回顾 |
0.4 处置构式的界定说明 |
0.5 语料选择 |
第1章 唐宋“以”字处置构式分析 |
1.1 “以”字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1.1.1 “O1”的语义特点 |
1.1.2 “O2”的语义特点 |
1.1.3 “O2”的语义类型 |
1.2 “以”字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1.2.1 “处置(给)”式 |
1.2.2 “处置(作)”式 |
1.2.3 “处置(到)”式 |
1.3 “以”字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1.3.1 动词“以”的语法化 |
1.3.2 双宾语句式的影响 |
1.4 “以”字处置构式衰落的原因 |
1.4.1 “以”字式的多义性 |
1.4.2 处置介词“将/把”对“以”的替换 |
1.5 小结 |
第2章 唐宋“持/取”处置构式分析 |
2.1 “持/取”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2.1.1 “O1”的语义特点 |
2.1.2 “O2”的语义特点 |
2.1.3 “O2”的语义类型 |
2.2 “持/取”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2.2.1 处置(给)式 |
2.2.2 处置(作)式 |
2.2.3 处置(到)式 |
2.3 “持/取”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3.1 处置构式“持/取+O1+V+O2”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3.2 处置构式“持/取+O(+X)+V”的历时形成及在唐宋的表现 |
2.4 “持/取”处置构式衰落的原因 |
2.4.1 “持/取”语法化的不彻底性 |
2.4.2 语言环境的制约 |
2.5 小结 |
第3章 唐宋“将/把”处置构式分析 |
3.1 “将/把”处置构式的语义特点 |
3.1.1 “将/把+O1+V+O2”式 |
3.1.2 “将/把+O(+X)+V”式 |
3.1.3 “将/把+O(+X)+V+Y”式 |
3.2 “将/把”处置构式的语法意义 |
3.2.1 “将/把+O1+V+O2”式 |
3.2.2 “将/把+O(+X)+V”式 |
3.2.3 “将/把+O(+X)+V+Y”式 |
3.3 “将/把”处置构式的成因分析 |
3.3.1 处置构式“将/把+O1+V+O2”的成因 |
3.3.2 处置构式“将/把+O(+X)+V”的成因 |
3.3.3 处置构式“将/把+O(+X)+V+Y”的成因 |
3.4 小结 |
第4章 唐宋“捉”字处置构式分析 |
4.1 “捉”字处置构式语义特点 |
4.1.1 “捉+O1+V+O2”式 |
4.1.2 “捉+O(+X)+V”式 |
4.1.3 “捉+O(+X)+V+Y”式 |
4.2 “捉”字处置构式的成因分析 |
4.2.1 动词“捉”的语法化 |
4.2.2 “将”字处置构式的影响 |
4.3 唐宋“捉”字处置构式的制约因素 |
第5章 处置构式的形成动因及发展演变 |
5.1 处置构式的形成动因 |
5.1.1 语法化的影响 |
5.1.2 语法现象之间的影响 |
5.1.3 语言环境的影响 |
5.2 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与发展演变 |
5.2.1 不同句型的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 |
5.2.2 不同类型的处置构式的历时形成 |
5.2.3 同一类型处置构式义的发展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单音节动词同义义场历时演变研究 |
二、“煮”义动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上古汉语时期“煮”义动词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西汉时期 |
第二节 中古汉语时期“煮”义动词 |
一、东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三节 近代汉语时期“煮”义动词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宋元时期 |
三、明清时期 |
第二章“煮”对“烹”的历时替换 |
第一节“煮”对“烹”的替换过程 |
一、上古汉语时期 |
二、中古汉语时期 |
三、近代汉语时期 |
第二节“煮”对“烹”的替换原因 |
一、表义的明晰性 |
二、“烹”的语素化 |
三、语言的经济性 |
第三章“煮”义动词的共时分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永明声律论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永明声律论产生原因的各种说法 |
第一节 外来说 |
一、佛经转读说 |
二、梵文悉昙说 |
第二节 本土说 |
一、汉语语音发展说 |
二、古代乐论说 |
三、传统四象说 |
四、总结与反思 |
第二章 “四声八病”论说以及诗歌音韵的流变 |
第一节 “四声”论 |
第二节 “八病”说 |
一、“八病”的提出年代及提出者 |
二、“八病”考议 |
三、刘勰“声律说” |
第三节 诗歌创作从“自然音韵”向“人为音韵”的流变 |
一、“自然音韵”下的诗歌创作 |
二、“人为音韵”下的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多维视角下的永明声律论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传统音乐与先唐韵文之间的关系 |
一、《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
二、《楚辞》与音乐的关系 |
三、乐府诗与音乐的关系 |
四、永明体诗与音乐的关系 |
第二节 永明声律论对诗歌美学的拓展 |
一、永明体诗的形式美 |
二、永明体诗的节奏美 |
三、永明体诗的韵律美 |
第四章 永明声律论的影响和意义 |
第一节 永明声律论对各种文体的影响 |
一、永明声律论对唐诗的影响 |
二、永明声律论对宋词的影响 |
三、永明声律论对元曲的影响 |
第二节 永明声律理论的意义 |
一、积极的意义 |
二、消极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古代汉语“问”字句的演变和用不用“於以”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宁话语法研究[D]. 崔文彤.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D]. 鹿晓燕. 山东大学, 2021(11)
-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4]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D]. 王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聊斋俚曲集》介词研究[D]. 黄园园.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D]. 李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D]. 钟芳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唐宋处置构式研究[D]. 杨朋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9]“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研究[D]. 贺晓雅.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永明声律论论稿[D]. 陈陟蓝.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