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增产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1](2018)在《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篇章: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三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的方略规程;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五是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七是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2](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文中研究说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3](2013)在《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文中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4](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指出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王玥[5](2014)在《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在中国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粮食生产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经历了多年中低产田改造基础上的变革。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久之计,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需要,是国家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需要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明确研究目的和主要思路。第二章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内涵、产品属性、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回顾和总结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第四章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效益进行分析。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最大化的思想,运用CD函数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增产增收贡献,以农民就业为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社会效益,运用XL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方法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生态效益。第五章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财政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作为。基于碳金融理论,分析碳汇金融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促进作用。第六章在建设原则和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建议。
汪厚安[6](2010)在《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被认为是以农补工经济战略造成的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乡村人口4.3亿,占全国的60%,是“三农”问题解决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占全国不到50%的财政支农资金,生产了占全国约75%的粮食,也是需要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入的特殊区域。虽然近年来财政支农力度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管理上沉积的问题或体制弊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主产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效果并不显着,没有发挥出政策应有的效应。在中国现实的国力及体制环境约束下,短期内持续大幅提升主产区财政支农规模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现实。因此,通过提升财政支农效果实现农村民生状况的有效改善,符合粮食主产区的现实情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一是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寻找“利用财政支农政策能够缓解粮食主产区三农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实证依据,并为此进行制度设计。这对利用财政支农政策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二是从支出总量、政策结构和农户行为三个层面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探讨财政支农总量是否仍然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以及最优支农结构,从而为提高支农效果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由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和两难性。前者表现在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占全国比重较大的粮食产出规模和更经济的种粮成本效益上;后者表现在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经济陷入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产业主体理性行为与发展粮食产业的矛盾、环境保护和粮食增产的矛盾等。第二,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历史与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财政体制来看,主产区正进行省管县的财政分配模式改革,这对地方财政分配会造成一定利弊影响;从地方财政收支来看,虽然主产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财政自给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现象比较严重;从财政支农来看,主产区正进入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财政支农总量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在支农结构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在上升、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比重在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在下降、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波动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较,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严重不足,相对支农支出约为9%,而全国有12%,主销区达到13.6%,这与其在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地位不相符合。第三,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实现主产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具有积极作用。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328%;支农支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粮食增产0.061%。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会增加0.299%。但是,财政支农政策对缩小主产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其中,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量”的原因。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双目标的关系来看,二者不存在冲突。第四,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研究发现,一是大多数的财政支农工具实施效果并不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体技术效率不足0.6(1为完全效率),财政投入与其产出之间并不匹配;最低收购价补贴对市场影响很大,收购价水平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净利润具有显着正效应;粮食综合收入补贴对粮食产量无显着影响,但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良种补贴有利于提高良种利用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与农业经济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二是从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来看,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代表更优先);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于城乡社会公平的作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因此,建议政府一是加大生产性支出金额,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二是提高非生产性支出资金效率,压缩事业费在财政支农结构中的比例。第五,评价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采用Tobit模型对这种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论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进行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着影响。由此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农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第六,进行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的启示是,第一,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仅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投入原则,还要具有调节本国农业经济波动的功能。第二,美欧日印四国的财政支农力度均高于中国,中央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三,财政支持方式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变,由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转变;支持领域从单一农产品市场转向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并举,从直接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第四,金融支农是国际上的普遍作法,国际社会均重视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发展中国家重视地区性扶贫投资。国际经验得到的警惕是,一是过大的财政支农总量容易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二是对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措施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三是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村贫富差距拉大;四是金融支农措施会加大财政负担并容易诱发政府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低效运行。第七,提出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一揽子政策方案。主要包括财政支农目标要进行整合,支农总量要大幅提高,财政支农结构要优化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要进行优化完善,加强其他辅助措施。等等。
林鹏生[7](2008)在《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士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我国以占世界9.4%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0.8%的人口,被认为是中国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我国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而且这一矛盾还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与此同时,从二十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统计面积不实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鉴于此,本文以各时间段的实有耕地面积和各年度的耕地面积变化为主要依据,结合耕地面积与人口的相关分析,力图对建国以来统计失实年份的耕地面积进行数据重建,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远景耕地保有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为国家有关决策分析提供参考。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耕地占用数量大于新增耕地数量,导致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更由于耕地质量的不断下降,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省为单元对我国目前的耕地质量进行数据重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的耕地变化及其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持续提高和耕地增减变化,我国高、中、低产田面积及其构成和区域分布发生不少变化,对其进行重新划分和评价,并揭示其区域分布变化规律,对指导新时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采用耕地潜力产出率这一全新的中低产田划分方法,以县为基本单元,划分并分区汇总全国的高、中、低产田面积,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的农业综合增产潜力。从改造的角度出发,中低产田改造是指人为采取各种可操作性措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调整种植结构,有针对地解决或减轻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使低产田逐步变为中产田,中产田逐步变为高产田。中低产田改造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中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国务院做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农业综合开发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实行国家、农民及其他资金配套投入,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科技等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资金预测和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为加大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力度寻求现实可行的途径。本文在对我国中低产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一是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约为65%。通过分县汇总,我国现实高、中、低产田面积分别为67429万亩、81004万亩利44680万亩,分别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4.92%、41.95%和23.14%;中低产田面积合计占全国耕地总而积的65.08%。二是我国中低产田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我国有66.97%低产田和34.02%中产田分布于西部地区,中、低产田面积合计占全国的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5.73%。三是我国中低产田的理论增产潜力为现实产出能力的2.97倍。我国中产田的理论增产潜力为63505万吨,约占全国的46.61%,相当于其现实产出能力的2.34倍;低产田的理论增产潜力为32787万吨,约占全国的24.06%,但相当于其现实产出能力的6.26倍。由此测算出,中低产耕地上的理论增产潜力为现实产出能力的2.97倍,是我国耕地的挖潜改造中的重点。四是在我国人口峰值出现时,人均耕地约为1.04亩。根据国家计生委预测,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总量达到15.5亿左右。而到2030~2035年间,即我国人口高峰期到来时,我国耕地保有量将下降到16.0~16.1亿亩左右,以此为基数,届时我国人均耕地将下降到1.04亩左右;按照65%的城市化率计算,届时农村人口将减少到54250万人左右,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将增加到2.97亩左右,与日、韩目前的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基本相当。五是农业综合开发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力量。农业综合开发自1988年成立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围绕不同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心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支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1988~2002年,农业综合开共投入资金169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911亿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近4亿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6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7亿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7亿亩,新增农机总动力1566万千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725亿公斤,棉花14亿公斤,油料36亿公斤,糖料233亿公斤。农业综合开发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同期新增粮食产量的40%,为我国农产品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下一阶段中低产田的改造治理提出了以下若干政策建议。1、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按照耕地潜力产出率法为统一标准,对全国范围内的中低产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借以摸清中低产田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分布状况,整理并发布一份权威的普查结果,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及研究人员参考。2、确定中低产田改造的重点区域。根据中低产田的区域分布现状及增产潜力,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低产田资源进行汇总、排序,各省也要对其辖区内的各县(区、市)的中低产田资源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出今后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重点地区。并制定出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的时间表,力争到2033年我国人口峰值到来之前,对所有中低产田进行一轮治理,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据此测算,每年平均至少对5000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3、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力度。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投入来源之一,从1988年农业综合开发成立以来,虽然投入规模在逐年增加,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各地区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需求,为了确保到2033年左右我国人口峰值到来之前能够对所有中低产田改造一轮,中央财政应按照每年约改造5000万亩中低产田的任务量,安排相应的资金,确保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赵和楠[8](2018)在《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史,历次重大饥荒事件均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经济社会的严重衰退,其教训异常惨烈。也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保障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战略。就中国而言,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有限,资源“红线”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受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红灯”问题日益凸显,加之供给侧粮食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制约,粮食数量及质量安全中长期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决定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讲,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外部性属性及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基础性决定了政府对其扶持的必要性。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天然构成。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实践,既有政策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贸易和生产有扭曲作用的“黄箱”政策规模已临近WTO规定的8.5%的微量允许“黄线”。此外,伴随财政支粮资金规模的不断增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正逐渐放缓,2011—2016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25%持续降至4.8%,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因此,面对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及财政支粮的实际困境,未来如何优化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最终保障国家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则成为本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在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系统描述,进而回顾总结了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对现行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定性评价,随后采用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典型财政政策效果予以检验。结合定性及定量研究结论,比较借鉴国外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最后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除导论所做各项研究准备外,全文基本内容如下:一、深入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文章介绍了粮食、粮食安全及其财政保障政策的概念与衡量,并界定了具体研究范畴,即“粮食”限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这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及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则主要涉及粮食生产环节的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基于生产环节源头性、基础性及关键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及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为财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则通过各具体政策的特定传导路径作用于粮食安全。二、系统描述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且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就异常严峻。具体讲,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一是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表现在资源承载能力减弱、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比较利益低等;二是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三是口粮需求、饲料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及种子用粮需求引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在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及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共同挑战中国粮食质量安全。三、回顾总结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定性评价现行财政保障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建国至今,中国财政支粮政策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与各时期城乡发展战略、财政体制等密切相关。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和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构成当前中国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框架,并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持续增长,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然而,经过多角度、多地域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现行财政保障政策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机制,加深粮食结构性矛盾,加重财政负担;二是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表现在补贴目录缺乏绿色生产农用机具、部分机具难以适应地区粮食生产实际、补贴方案公布迟缓降低政策效应、“全价购补”增加购机主体支出压力等;三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设计仍以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忽略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而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则采取现金直补方式,易造成补贴资金“漏损”,不利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五是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六是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缺位、粮食绿色补贴不足、粮食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滞后等问题;七是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补贴资金供给机制有待调整。四、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效果。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等研究方法对价格支持、挂钩直补及一般服务支持政策中的部分典型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实施区粮食市场价格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存在托市效应;二是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构成上看,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水平的影响大于机播水平,对机收水平则影响不显着;三是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粮食平均生产成本具有显着负向影响,验证了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四是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威胁指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财政土地治理投入有助于改善粮食质量。五、比较借鉴美日印三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对美国、日本、印度财政支粮政策演进及现行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后得到如下启示:一是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二是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三是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四是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五是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六、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国际有益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长期应逐步推进其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同时,还需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二是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包括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以及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应加强财政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财政直接投资等形式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通过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多举措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以释放财政保障政策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视角上,将粮食质量安全纳入研究范畴,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及财政保障政策全貌进行系统描述、评析,克服以往仅从粮食供求视角或单一财政支粮政策视角进行的局部化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不同类型财政支粮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数量安全层面,实证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在质量安全层面,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的逆向衡量指标并对样本省份粮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继而实证检验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由此,以弥补既有成果中实证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短板”;三是在学科交叉上,文章实现农业基础学科、农业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学科交叉,尤其在粮食质量安全层面,以农业科学相关原理服务于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构建与财政保障政策效果的检验。本文的不足在于受数据可获性、新旧政策交替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章节仅选择三类财政保障政策中的四项具体政策进行代表性研究,且部分实证过程样本量略显偏少。未来将尝试采用问卷调研所得微观数据并结合新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本文未涉及的其他具体财政支粮政策效果展开深入研究。
陈凡[9](2020)在《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但“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矛盾,财政资金扶持是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财政资金通过发挥撬动、引导作用,可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理论分析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梳理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缘由、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探究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建设主体,以自身发展为抓手,微观意义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对河北省、天津市60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搜集2014-2018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加0.1207、0.1271个单位。第二,农民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及受益者,其收入状况是财政投入产出的微观“窗口”。探究项目区内农民是否增收、增收效果,可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提供微观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估计,结果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显着提高了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73%。第三,基于省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效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财政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076、0.0120、0.0080。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财政投入发挥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第四,基于县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能够促进宏观农业经济增长。以北京、天津、湖南、湖北等省(市)作为调研区域,搜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常规投入要素、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指标,运用DID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宏观农业经济增长的净效果为0.3366。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及监管机制;建立并推进效果评价及纠偏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并推行差别化的扶持办法;提高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目标瞄准精度。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吴海峰,朱丽,生秀东[10](2011)在《支持河南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一、财政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业绩分析多年来,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大政方针下,河南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用好、用活、用足支农政策,使财政支农资金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
二、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增产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增产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
(一)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奠定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态环境 |
(三)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创造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条件 |
(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服务体系 |
(五)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调整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品结构 |
(六)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起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
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宗旨 |
1. 旱涝保收。 |
2. 高产稳产。 |
3. 高质高效。 |
4. 增收致富。 |
5. 有效供给。 |
6. 富民强国。 |
7. 持续发展。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标准 |
1. 农田标准化的标准。 |
2. 作业机械化的标准。 |
3. 技术规范化的标准。 |
4. 经营集约化的标准。 |
5. 服务社会化的标准。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
1. 要直接组织领导。 |
2. 要加强队伍建设。 |
3. 要密切配合协作。 |
4. 要坚持项目管理。 |
5. 要广开资金渠道。 |
6. 要科学规划设计。 |
7. 要搞好合理布局。 |
8. 要健全服务组织。 |
9. 要提高农民素质。 |
1 0. 要开展宣传教育。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措施 |
1. 水利化措施。 |
2. 机械化措施。 |
3. 科学化措施。 |
4. 生态化措施。 |
5. 产业化措施。 |
6. 机制化措施。 |
7. 规模化措施。 |
8. 高效化措施。 |
三、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方略规程 |
(一) 更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观念 |
1.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形势。 |
2.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任务。 |
3.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使命。 |
4.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发展。 |
(二) 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体制改革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 |
3.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重点。 |
4.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整合。 |
5. 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 |
6. 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民组织。 |
7.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 |
(三)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管理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科学化。这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作风等方面管理科学化。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科学化。 |
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科学化。 |
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必要性 |
1. 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
2. 各级政府职责的需要。 |
3. 综合开发宗旨的需要。 |
(二)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目标 |
1. 经济效益的目标。 |
2. 社会效益的目标。 |
3. 生态效益的目标。 |
(三)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策略 |
1. 坚持经济效益的策略。要使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
2. 坚持社会效益的策略。 |
五、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成效 |
1. 全国扩展了开发区域, 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 |
2. 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增加了耕地面积。 |
3.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
4. 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
5. 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 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 |
6.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
7. 扩大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
8. 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健全了社会化服务组织。 |
9.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
1 0. 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
1 1. 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 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
(二)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验 |
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宗旨, 突出重点, 提高效益。 |
2.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手段, 择优立项, 连片开发。 |
3.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机制, 多方筹集, 集中使用。 |
4. 坚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协作体系, 同心同德, 形成合力。 |
5. 坚持发挥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
6. 坚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科学布局。 |
7.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健全机制, 开拓经营。 |
8.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形成网络, 提高含量。 |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 |
1. 全国人口逐年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
2.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
3. 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
4. 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 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不前。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 |
1. 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
2. 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
3.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路程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
(五) 农业综合开发的显着成效 |
1.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
3.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4.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
5.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6.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
七、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责任。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范围。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目的。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意义。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作用。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任务。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要求。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原则。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凭据。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层次。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程序。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方法。 |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确立的指导思想。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的综合治理任务。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投资规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通力合作。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项目管理。 |
(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批准 |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程序。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批界限。 |
(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 |
1. 综合治理工程标准。 |
2. 灌溉工程标准。 |
3. 排涝工程标准。 |
4. 土壤改良标准。 |
5. 渍害田、盐碱地、瘠薄地改良标准。 |
6. 田间工程标准。 |
7.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
8. 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 |
9. 农业综合开发成片造林工程建设标准。 |
1 0. 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工程建设标准。 |
1 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
(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标准。 |
3.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权限。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条件。 |
6.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资料。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层次。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程序。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报告。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问题。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评比。 |
(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维护管理 |
1. 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
2. 要依法保护开发治理项目。 |
3. 要创造以工程养工程的条件。 |
(2)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 |
(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范围。 |
(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内容。 |
(三)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性质。 |
(四) 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特点。 |
(五)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针。 |
(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政策。 |
(七)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制度。 |
(八)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规则。 |
(九)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任务。 |
(十)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要求。 |
(十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法。 |
(十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由来与发展的历程。 |
六、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 |
(一) 农村土地依法开拓征收、收回、购买途径。 |
(二) 农村土地依法疏通收购、储备、供应途径。 |
(三) 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途径。 |
七、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建设占用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
(二) 农村土地定级估价的原则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建设使用权转移的两种方式。 |
(四) 农村两种所有制土地建设占用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临时使用补助标准。 |
八、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 |
(一) 农村村民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
(二) 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建设申请审批项目。 |
(三) 农村居民宅基地维护和治理途径。 |
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
(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
(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任务。 |
(四)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准则。 |
(六)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落实要求。 |
十、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途径。 |
(二) 农村土地全方位监督检查途径。 |
十一、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村民失地变化趋势。 |
(二)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 |
(三)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原因。 |
(四) 农村村民失地后就业创业、生存生活途径。 |
(五) 农村村民失地后拓宽构建社会保障途径。 |
十二、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
(一) 农村土地财政的含义和范围。 |
(二) 农村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和成果。 |
(三)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作用。 |
(四)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失误。 |
(五) 农村土地财政调控管制。 |
(六) 农村土地财政监督检查。 |
(七)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善途径。 |
(3)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源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 |
1.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 |
2. 坚持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4. 坚持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坚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坚持发展农民流通队伍, 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 |
1. 要科学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的内容。 |
2. 要建立健全农业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
3. 要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4. 要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宣传教育。 |
5. 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投资力度。 |
6.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方略。 |
1. 因地制宜确定需求范围。 |
2. 科学合理开辟途径创新。 |
3. 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完善。 |
4. 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协调。 |
5. 组织发动农民自觉遵守。 |
6. 建立健全完备保障体系。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质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产业、牧渔养殖业产业。 |
2.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产业。 |
3.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前、中、后全过程服务产业。 |
4.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销售产业。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2. 牧渔养殖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范围。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途径。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技化、合作化、市场化、国际化。 |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一) 科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
1. 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生产, 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 |
2. 培育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传统和特色产业经济优势。 |
3.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促进地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力。 |
4.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二) 科学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特色、短缺产业。 |
(三) 科学组织农业产品基地建设, 逐步形成农业产品基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布局。 |
1. 组织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
3.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 |
(四)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建设, 不断培育农业产品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
1. 科学掌握农业产品市场导向。 |
2. 科学培育农业产品市场主体, 这是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元化联合组织形式, 不断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科学培育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享受与其他工商业者同样的经营自主权, 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 |
3.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空间。 |
4. 科学构筑农业产品市场载体。 |
(五) 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环节。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
3.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起点发展。 |
4.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和创办企业集团公司。 |
(六) 科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1. 科学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的多元化渠道。 |
2.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七) 科学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1.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全方位服务功能。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 |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
(一) 坚定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系列、一体化的全面发展观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专业化规模发展观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观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现代化的永续发展观念。 |
(二) 严格遵循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原则。 |
1. 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 |
2. 严格遵循自愿互利的准则。 |
3. 严格遵循协调指导的准则。 |
4. 严格遵循“龙头”带动的准则。 |
5. 严格遵循全产业链的准则。 |
6. 严格遵循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则。 |
(三) 要引导带动广大农民建设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1. 组织建成确保农业产品有效供应的生产基地。 |
2. 组织建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基地。 |
(四)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
1. 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 |
2.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互补问题。 |
(五) 要鼓励农民及其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经营体系。 |
1.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区域化产业。 |
2. 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 |
3. 实事求是地扶持农业集约、专业化支柱产业。 |
4. 坚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化基础产业。 |
5. 坚定不移地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产业。 |
6. 遵纪守法地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化产业。 |
7. 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产业。 |
8. 全面系统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 |
9. 全方位地建立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集团产业。 |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
(一) 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1. 正确认识、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2. 正确划分、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内容。 |
3. 正确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二)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职能。 |
1. 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和经营体制。 |
2.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 |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的职能、责任。 |
(三) 组织推动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 |
1.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2.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 |
(四) 组织推动各地区创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条件。 |
1. 组织推动各地区划分、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类型。 |
2. 组织推动各地区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体制。 |
(五) 组织推动各地区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
1. 要组织采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元形式。 |
2. 要组织落实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种政策措施。 |
3. 要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功能。 |
(六) 组织推动各地区开拓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 |
1. 组织把握农业产品市场的导向。 |
2. 组织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七) 组织促进各地区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动力。 |
(八) 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分配组织体制。 |
1. 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组织及其他形式的联合体。 |
2. 组织推动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产销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 |
(九) 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控约束机制的纽带。 |
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宏观调控机制。 |
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约束机制。 |
3.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转移机制。 |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
5. 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机制。 |
6. 建立健全国家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
7.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管理机制。 |
8.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 |
(十) 组织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渠道。 |
1.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法制化。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环保化。 |
3.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化。 |
4.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社区化。 |
(十一) 组织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 |
1.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必要性。 |
2.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现状及制约因素。 |
3.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范围。 |
4.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内容。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职责。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原则。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要求。 |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措施。 |
(十二) 组织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1.现代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 |
3.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现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
5.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
(一) 推进了农业各种产业化经营发展。 |
(二) 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
(三) 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的能力。 |
(四)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 |
(五) 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科学组合。 |
(六) 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
(七) 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八) 建成了农业产品市场体系。 |
(九) 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进程。 |
(十) 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和谐经济社会建设。 |
(4)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
(5)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
2.1.1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界定 |
2.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体分析 |
2.1.3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主要目标 |
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属性及基本功能 |
2.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产品属性界定 |
2.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功能 |
2.3 外部性背景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作用机理分析 |
2.3.1 基于外部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析 |
2.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作用机理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社会责任理论 |
第三章 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现状及潜力 |
3.1 农田建设的发展脉络、基本经验和成绩 |
3.1.1 农田建设的发展脉络 |
3.1.2 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经验 |
3.1.3 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成绩 |
3.1.4 典型省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
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相对建设目标与任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短缺 |
3.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
3.2.3 农村要素配置效率严重制约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 |
3.2.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以实现设施综合配套 |
3.2.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周期长,后期管护不到位 |
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中国粮食增产潜力 |
3.4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内容和区域实现 |
3.4.1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
3.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区域划分及目标设定 |
第四章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价 |
4.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价 |
4.1.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
4.1.2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C-D模型)的经济效益分析 |
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社会效益评价 |
4.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社会效益的理论分析 |
4.2.2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社会效益分析:农民就业 |
4.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生态效益 |
4.3.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生态效益形成机理 |
4.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生态效益评价:基于农业生态价值方法 |
第五章 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财政作为和碳金融推进 |
5.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及运行方式 |
5.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财政支持 |
5.2.1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
5.2.2 优化资金投向结构,重点支持产量大县 |
5.3 碳金融推进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
5.3.1 碳金融的概念及融资方式 |
5.3.2 碳金融在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的应用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该坚持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
6.1.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思路 |
6.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6.2 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建议 |
6.2.1 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规划工作 |
6.2.2 加大投入,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
6.2.3 完善和创新土地治权结构 |
6.2.4 完善组织保障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 |
6.2.5 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管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重要性与两难性 |
2.1 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地位及自然条件 |
2.1.1 东北区 |
2.1.2 黄淮海区 |
2.1.3 长江中下游区 |
2.1.4 西南区 |
2.1.5 蒙新区 |
2.1.6 特征总结 |
2.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2.2.1 主产区粮食产出总量及对全国的贡献 |
2.2.2 主产区粮食产出空间布局及对全国的贡献 |
2.2.3 主产区粮食产出优势分析 |
2.3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两难性 |
2.3.1 地方经济发展的两难性: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 |
2.3.2 地方政府经济调控的两难性:产粮大县与财政穷县 |
2.3.3 农户种粮不种粮的两难性:粮食增产与增收滞缓 |
2.3.4 粮食经销商经营的两难性:价格风险与政府管制 |
2.3.5 地区生态环境的两难性: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概况:历史与现状 |
3.1 粮食主产区财政体制的历史变革及收支状况 |
3.1.1 财政体制的历史变革 |
3.1.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收支状况 |
3.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阶段及项目归类 |
3.2.1 以农补工的负保护阶段(1949—1978) |
3.2.2 工农自补的中度保护阶段(1978—2003) |
3.2.3 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2004年至今) |
3.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的现状分析 |
3.3.1 财政支农的总量特征 |
3.3.2 财政支农的结构特征 |
3.3.3 财政支农的区域比较 |
3.4 现阶段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
3.4.2 财政支农结构不优 |
3.4.3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不合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效率与公平 |
4.1 财政支农政策实施原则及目标选择 |
4.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4.1.2 政策目标 |
4.2 财政支农总量对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分析 |
4.2.1 财政政策的经济效率目标 |
4.2.2 财政支农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评价 |
4.2.3 财政支农总量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效果评价 |
4.3 财政支农总量对主产区城乡社会公平的效果分析 |
4.3.1 财政政策的社会公平目标分析 |
4.3.2 社会公平的衡量及实证模型 |
4.3.3 实证结果及经济分析 |
4.4 财政支农总量对公平与效率双目标的协调性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分项目及优先序 |
5.1 引言 |
5.2 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2.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状况 |
5.2.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2.3 影响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效果的问题剖析 |
5.3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粮食价格补贴政策 |
5.3.2 粮食综合收入补贴政策 |
5.3.3 其他生产资料补贴政策 |
5.4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实施效果评价 |
5.4.1 实施状况 |
5.4.2 实施效果评价 |
5.4.3 问题剖析 |
5.5 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及优先序分析 |
5.5.1 以农业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5.2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5.3 以城乡社会公平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投资与不投资 |
6.1 文献回顾 |
6.2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特征 |
6.2.1 农业投资中农户的主体地位突出 |
6.2.2 农户农业投资规模总体上呈快速增长态势 |
6.2.3 长期投资是农户农业投资的主要形式,但流量上存在投资不足 |
6.2.4 农户农业短期投资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多样化结构显现 |
6.2.5 农户农业短期投资存在显着的区域差距 |
6.2.6 农户农业投资的货币化趋势加强 |
6.2.7 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理性化 |
6.2.8 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
6.3 财政支农政策对主产区农户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3.1 生产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3.2 转移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3.3 经常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4 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襄樊地区为例 |
6.4.1 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因素假定 |
6.4.2 实证模型及分析结果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启示与警惕 |
7.1 主要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原则及调整方向 |
7.1.1 美国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2 欧盟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3 日本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4 印度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2 政府一般性服务的国际经验 |
7.2.1 美国经验 |
7.2.2 欧盟经验 |
7.2.3 日本经验 |
7.2.4 印度经验 |
7.3 政府金融支农的国际经验 |
7.3.1 美国经验 |
7.3.2 欧盟经验 |
7.3.3 日本经验 |
7.3.4 印度经验 |
7.4 农产品价格保护的国际经验 |
7.4.1 美国经验 |
7.4.2 欧盟经验 |
7.4.3 日本经验 |
7.4.4 印度经验 |
7.5 直接收入补贴的国际经验 |
7.5.1 美国经验 |
7.5.2 欧盟经验 |
7.5.3 日本经验 |
7.5.4 印度经验 |
7.6 市场准入限制的国际经验 |
7.6.1 美国经验 |
7.6.2 欧盟经验 |
7.6.3 日本经验 |
7.6.4 印度经验 |
7.7 国际经验的启示 |
7.7.1 财政支农政策投向方向 |
7.7.2 财政支农总量方面 |
7.7.3 财政支农结构方面 |
7.7.4 特别支农政策的启示 |
7.8 国际经验的警惕 |
参考文献 |
8 提高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的政策优化研究 |
8.1 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的理论框架 |
8.1.1 多重政策目标的耦合 |
8.1.2 政策优化的内容体系 |
8.2 财政支农总量的合理水平确定 |
8.3 财政支农结构的优化调整 |
8.3.1 农业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稳定投资比重 |
8.3.2 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比重 |
8.3.3 农业补贴方面:与市场接轨,有松有紧 |
8.3.4 农业科技支出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比重 |
8.3.5 农村扶贫支出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机制 |
8.3.6 农口部门事业费支出方面:压缩人员金额,提高专项支出比例 |
8.4 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设计 |
8.4.1 预算机制 |
8.4.2 筹资机制 |
8.4.3 分配机制 |
8.4.4 运行机制 |
8.4.5 监管机制 |
8.4.6 验收评估机制 |
8.5 其他辅助措施 |
8.5.1 加快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8.5.2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8.5.3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
8.5.4 完善市场准入限制制度 |
8.5.5 完善政府金融支农制度 |
8.5.6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9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9.1.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 |
9.1.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评价 |
9.1.4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评价 |
9.1.5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分析 |
9.1.6 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
9.1.7 提高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的政策优化研究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7)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中低产田土的类型划分研究 |
1.2.2 中低产田土低产原因研究 |
1.2.3 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2 历史分析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分析及其保有数量远景预测 |
2.1 建国以来分时段实有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
2.1.1 建国初期,统计数据基本能够反映我国当时的实有耕地面积 |
2.1.2 从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耕地统计面积不实的问题日益突出 |
2.1.3 1987年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
2.1.4 我国实有耕地面积的极值可能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 |
2.2 1961~1995年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年度系列数据重建 |
2.2.1 1986~1995年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年度序列数据的历史反演 |
2.2.2 1961~1985年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年度序列数据的重建 |
2.2.3 数据重建结果分析 |
2.3 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析 |
2.3.1 1982年以前:我国耕地总体增长阶段 |
2.3.2 1982年以后:我国耕地不断减少阶段 |
2.4 我国各地区实有耕地面积分布及其建国以来增减变化分析 |
2.4.1 我国各地区实有耕地面积分布 |
2.4.2 建国以来我国各地区耕地面积增减变化 |
2.5 1987年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占补平衡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
2.5.1 1987年以来我国耕地占用量及其构成 |
2.5.2 1987年以来我国新增耕地来源及其开发潜力分析 |
2.5.3 1987年以来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状况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
2.6 我国耕地保有数量远景预测 |
2.6.1 模型的建立 |
2.6.2 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变化的数学模拟和分析 |
2.6.3 我国耕地保有数量远景预测 |
2.6.4 预测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耕地质量变化及其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3.1 基期数据的校正与折算 |
3.2 新增耕地来源及其质量评价 |
3.2.1 数量及其分布 |
3.2.2 耕地来源及其构成分析 |
3.2.3 我国新垦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2.4 我国复垦整理新增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2.5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2.6 我国新增耕地质量构成分析 |
3.3 我国耕地减少去向及其质量评价 |
3.3.1 我国耕地占用数量及其分布 |
3.3.2 我国耕地减少去向及其构成分析 |
3.3.3 我国基本建设占用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3.4 我国灾毁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3.5 我国生态退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3.6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各质量等级面积的计算与评价 |
3.3.7 我国占用耕地质量构成分析 |
3.4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析 |
3.4.1 我国新增耕地各质量等级的来源分析 |
3.4.2 我国减少耕地各质量等级的去向分析 |
3.4.3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面积的净增减状况分析 |
3.5 我国耕地数量及其质量的占补差异分析 |
3.5.1 我国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 |
3.5.2 我国占补耕地的质量差异使优质耕地大量减少 |
3.6 我国现实各质量等级耕地面积及其区域分布 |
3.6.1 我国现实各质量等级耕地面积及其构成变化 |
3.6.2 我国各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
3.6.3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区域分布 |
3.7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面积变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
3.7.1 我国耕地资源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3.7.2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的粮食单产水平 |
3.7.3 我国新增各质量等级耕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3.7.4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占用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3.7.5 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增减变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3.7.6 我国新增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差异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3.7.7 我国新增耕地与占用耕地质量差异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3.7.8 我国新增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差异和质量差异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比较 |
第四章 我国中低产田增产潜力测度的理论方法及结果研究 |
4.1 我国中低产田主要划分方法评价与潜力产出率法 |
4.1.1 我国中低产田主要划分方法评价 |
4.1.2 本文采用的中低产田划分方法—潜力产出率法 |
4.2 数据处理与标准制定 |
4.2.1 数据处理 |
4.2.2 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的制定 |
4.3 我国中低产田数量及其区域分布 |
4.3.1 我国耕地潜力产出率达分析 |
4.3.2 我国中低产田面积比重约为65% |
4.3.3 我国各区中低产田面积分布 |
4.3.4 警惕“高产漏斗” |
4.4 我国耕地增产潜力及其区域分布 |
4.4.1 耕地增产潜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4.4.2 我国耕地理论增产潜力及其区域分布 |
4.4.3 我国耕地远景增产潜力及其区域分布 |
4.4.4 我国耕地现实增产潜力及其区域分布 |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中低产田改造对策研究 |
5.1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发展历程 |
5.2 主要工作内容 |
5.3 基本经验 |
5.4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5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目标任务 |
5.6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需求及筹措 |
5.7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约为65% |
6.1.2 我国中低产田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 |
6.1.3 我国中低产田的理论增产潜力为现实产出能力的2.97倍 |
6.1.4 在我国人口峰值出现时,人均耕地约为1.04亩 |
6.1.5 农业综合开发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力量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议对中低产田进行普查 |
6.2.2 确定中低产田改造的重点区域 |
6.2.3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粮食的概念 |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衡量 |
三、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四、本文研究范畴界定 |
第二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依据 |
一、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 |
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 |
三、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 |
四、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
五、粮食安全的正外部性 |
第三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
一、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 |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的传导机理 |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的影响机理 |
第二章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系统描述 |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总体判断 |
一、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 |
二、粮食安全形势未来依就严峻 |
三、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 |
二、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 |
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
第三节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日益严重 |
二、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隐患凸显 |
三、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不容忽视 |
第三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进及评价 |
第一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 |
一、财政支粮政策的负向保护阶段(1950-1977) |
二、财政支粮政策的调整过渡阶段(1978-1993) |
三、财政支粮政策的推进完善阶段(1994-2003) |
四、财政支粮政策的全面转型阶段(2004至今) |
第二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行政策 |
一、价格支持政策 |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
第三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整体成效 |
一、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
三、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增强 |
第四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加重粮食结构性矛盾及财政负担 |
二、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 |
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政策效应弱化 |
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 |
五、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 |
六、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 |
七、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 |
第四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检验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算 |
三、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检验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检验 |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降本效应检验 |
第四节 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粮食质量威胁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
三、财政土地治理对粮食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美国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日本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日本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印度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
一、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印度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
三、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美、日、印财政支粮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市场扭曲 |
二、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 |
三、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 |
四、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 |
五、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 |
第六章 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 |
一、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二、长期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 |
三、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 |
第二节 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
一、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 |
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鼓励“藏粮于地”和适度规模经营 |
三、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减轻粮农风险性损失 |
四、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整合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 |
第三节 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
一、加强对农业气象、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等的财政扶持 |
二、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
三、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四节 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 |
一、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 |
二、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三、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保障政策运行规范性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
1.3.3 关于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的基础性及弱质性理论 |
2.1.2 制度变迁与产业组织理论 |
2.1.3 公共财政理论 |
2.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
2.2.1 基于农业的视角 |
2.2.2 基于政策目标的视角 |
2.2.3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视角 |
2.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面临困境的博弈分析 |
2.3.1 管理机制角度的分析 |
2.3.2 利益联结机制角度的分析 |
2.4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
2.4.1 作用机制 |
2.4.2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演进及现状分析 |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缘由及历史演变 |
3.1.1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成效分析 |
3.1.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
3.1.3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变迁 |
3.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分析 |
3.2.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必要性 |
3.2.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体特征分析 |
3.2.3 财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
3.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分析 |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分析 |
3.3.3 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微观视角 |
4.1 背景分析 |
4.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 |
4.2.1 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
4.2.2 模型设计、选择及研究假说 |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2.4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
4.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4.3.2 数据、模型及方法 |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宏观视角 |
5.1 分析框架及作用机制 |
5.1.1 研究视角 |
5.1.2 分析框架 |
5.1.3 作用机制 |
5.2 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
5.2.1 财政扶持产业化项目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5.2.2 变量设置及模型设定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基于县级视角的分析 |
5.3.1 理论框架 |
5.3.2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 |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支持河南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业绩分析 |
(一) 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 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明显加快了粮食核心区建设。 |
1.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 |
2.集中资金打造24个粮食重点县。 |
(三)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重点扶持了优势主导产业。 |
二、河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
(二) 种粮比较效益低下, 农业政策激励作用逐渐降低。 |
(三) 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
(四) 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能力弱。 |
(五) 人增地减水缺趋势难扭转, 改善农村民生任重道远。 |
三、河南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
(一) 总体要求。 |
(二) 主要目标。 |
(三) 基本原则。 |
(四) 重点任务。 |
四、完善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一) 加大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 更好地发挥价格激励作用。 |
1.加大种粮补贴力度, 改善种粮补贴办法。 |
2.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建设倾斜。 |
第一, 要继续大幅度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尤其是粮食核心区的投入。 |
第二, 中央财政应全额负担粮食风险基金。 |
第三、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粮食主产区布局。 |
3.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种粮补偿机制。 |
4.合理而有效地发挥价格对粮食稳定增产的激励作用。 |
5.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管理机制,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 |
(二) 运用财政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开拓农产品市场。 |
1.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
3.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4.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
(三) 强化财政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2.加快科技进步, 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
3.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促进农业机械化。 |
4.积极发展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完善农业信息网络,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
(四) 增强财政支持资源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1.严格保护耕地, 稳定农业生产种植面积。 |
2.保护农村自然资源, 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
3.推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五) 加强财政支持改善农村民生、深化农村改革。 |
1.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
2.创新农业经营制度,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
3.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
(六) 促进财政支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1.围绕农业做足工业, 提升工业反哺农业能力。 |
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3.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促进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 |
4.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 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
5.健全管理与发展政策, 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
6.完善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 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
四、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增产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J].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0)
- [2]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3]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3)
- [4]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5]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 王玥.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6]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 汪厚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7]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D]. 林鹏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8]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D]. 赵和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陈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支持河南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吴海峰,朱丽,生秀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