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病人乳房自查知识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朱笑笑[1](2020)在《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征及公众关注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19年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传播的实际情况,掌握健康信息、传播主体、受众群体的特征。挖掘健康信息的时序特征及主题特征,传播主体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度及信息扩散能力等特征,公众关注的健康信息特征及信息的主题特征。综合分析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传播网络的特征、传播主体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公众对微博健康信息的关注度。为提高微博环境下健康信息的传播效率,充分发挥新浪微博的健康宣教作用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公众关注的健康信息主题,有针对性地科普公众亟需的健康知识提供参考,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方法确定2019年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传播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且具备医学背景的用户,采集主题相关微博的内容、评论数、转发量等数据。基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及情报学的方法与工具,采用数据统计软件Excel、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以及内容文本挖掘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处理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挖掘信息传播网络的整体特征、局部网络的特征,以及传播主体的节点属性特征,梳理健康信息的扩散路径,分析健康信息的传播效率。采用内容分析法挖掘健康信息的高频词汇及核心主题,厘清用户传播的健康信息主题,网络核心用户传播的健康信息主题,以及公众关注的健康信息主题,分析公众关注的微博特征及健康信息偏好。深入挖掘健康信息、传播主体及受众群体的特征,总结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征以及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等。结果(1)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活跃用户发挥了针对乳腺癌防治的健康宣教作用,“乳腺科杨青峰”等活跃用户是微博健康科普的主要力量。但各用户健康科普的活跃度存在差异,部分用户更新健康信息的频率较低。30.34%的用户发布了 89.15%的乳腺癌防治健康知识,微博健康信息来源较为单一。(2)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传播效率较高,促进了健康信息的全网络快速流动。微博健康信息的主题主要包括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乳腺癌的预防及健康指导建议、乳腺疾病的种类及疾病表征、乳腺癌防治相关研究进展等,涵盖疾病预防、诊断、预后等全方面的健康指导建议。并且,健康信息的内容形式多样,包括一对一问诊、典型症状描述等科普形式以及网页链接、图片展示等健康知识呈现方式。(3)公众对于微博环境下医生、医疗机构、健康资讯平台等专业用户传播的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较为关注,通过转发、评论、点赞微博表达对微博健康科普较感兴趣。公众重点关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乳腺癌防治研究进展等相关的健康信息。由于微博健康信息的易读性较好且可读性较高,公众能快速获取、理解、掌握健康指导建议,提高健康信息素养并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结论(1)互动频率较低的用户需加强关注关系的形成,提高与其余用户联系交流的紧密度,畅通健康信息的传播路径,促进形成稳定且较短的信息传输通道。位于信息传播网络关键节点的用户需扩大影响力,发挥节点高效传播健康信息的优势,促进信息的大范围高效扩散。(2)认证信息中包含“乳腺癌”的用户需利用身份优势以及微博平台的优势进行健康科普,鼓励青年医生利用新浪微博分享典型病例、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微博健康信息的更新速度,丰富微博健康知识数据库。鼓励位于传播网络核心等重要位置的用户提高健康信息的更新频率,加强健康科普的活跃度,充分发挥粉丝数量众多的优势,吸引更多普通群众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3)鼓励“乳腺科吕鹏威”、“乳腺外科杨青峰”等活跃用户加强发挥能够有效促进信息扩散的网络节点属性优势,促进多来源、多主题、多类型的健康信息在全网络快速传播,鼓励医生、医疗机构、健康资讯平台等专业用户进一步关注并转发乳腺癌研究进展相关的健康信息,鼓励用户重点关注并扩散男性乳腺癌、低龄患者等更新频率较慢且公众关注度较低的健康信息,促进公众获取更加全面的乳腺癌防治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及早期症状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早期就诊率。
王小清,林帅,谢少利,蒋清,杨育蓉,青晓[2](2019)在《川东北地区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川东北地区妇女对乳房自查的现状,探讨影响川东北地区妇女乳房自查的因素及必要性。方法:通过立意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川东北地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的800名妇女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当地女性对自身的自我反省意识为29.3%,在乳房自我检查时,没有接受过有关乳房健康知识教育的女性高达80.5%;但其中89.6%的女性认为有必要进行乳房自我检查。2)此次调查数据表明,仅3.5%的女性能够坚持自我检查,没有防范意识的女性高达96.5%。对乳腺癌相关内容了解的女性仅占5.6%,但96.2%的女性认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3)对于乳腺相关知识的获取:其中64.3%的女性希望通过医学教育的相关咨询而获得,为主要获取方式;其次是专题讲座,占63.5%,科学的视频压缩盘片(简称VCD)18.7%,幻灯播放为13.5%,其他的占11.9%。4)单因素分析结果说明川东北当地女性对自己乳房的自我检查意识很差,乳房保健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应加强乳腺自查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多因素分析结果说明年龄大、收入高、教育程度深、对乳腺癌筛查内容越理解以及早期乳腺癌诊断重要性越高,其知晓率就越高,就会加强乳腺的自我检查。结论:1)川东北当地女性对自己乳房的自我检查意识很差,乳房保健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应加强乳腺自查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推广。2)女性越早意识到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乳房的健康水平就能得到提升。同时应以深入浅出的乳腺癌知识宣教方式对乳腺癌知识进行普及,以提高妇女的乳房自查意识,促进妇女的乳房健康。3)年龄大、收入高、教育程度深、对乳腺癌筛查内容越理解以及明白早期乳腺癌诊断重要性越高,其知晓率就越高,就会加强乳腺的自我检查。
崔一冰[3](2019)在《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史的勃兴与全球癌症问题的日益突出,英国作为最早建成的“福利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医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医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视域研究英国的癌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论文选取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作为个案,将其置于政府、产业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历史地“深描”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形成、演进和特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根据癌症病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将预防分为一级“病因学预防”、二级“临床前期预防”以及三级“临床预防”三种类型。这三级预防分别从狙击致癌因子、筛查诊断癌症临床前期表现以及控制术后复发等三方面实现对癌症的预防控制。三级预防是英国癌症预防控制的核心内容,其在降低英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演进历程,20世纪是癌症三级预防建设的关键时期。19世纪,受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影响,人们在平均寿命、生活方式和疾病健康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显着地变化,癌症作为一种“文明病”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医学社会化的转型是癌症疾病观“现代化”的直接结果,使癌症的病因解释逐步摆脱了纯医学的解释路径,并让医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外部环境与生活方式对癌症发病产生的影响。“公共卫生运动”和“妇幼保健运动”催生了通过阻断致癌因子来预防“生活方式癌”的癌症一级预防观念的形成。一级预防是真正符合“上医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的预防策略。但是,随着“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等癌症研究机构对癌症医学研究的深入,缺乏学理依据的病因学一级预防开始向临床预防过渡。医学界在癌症的临床前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方法来实现预防癌症的发展和恶化的目的。此外,针对癌症已患病人,医生则是通过手术、化疗、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姑息疗法等措施来实现对癌症复发和术后伤残的三级预防。本文通过对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研究,希冀建构一幅20世纪以来英国癌症防控实践活动中的“临床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再由“临床—生物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二次转向的图景。其次,“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作为英国最重要的癌症医学研究机构,其在癌症病因、病理结构、临床治疗等方向上的研究为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最后,健康教育特别是防癌教育贯穿了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各阶段和各个层面,其主体涉及民众个体、社会组织和政府三方面,内容更是包括防癌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流行病学基础之上的癌症等登记制度以及控烟等多个方面,其开展的纵深直接影响着英国癌症预防体系建设的成败,也是本文重点着墨的内容。
程瑶[4](2019)在《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对2007-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死亡趋势、年龄特征、地区分布特征以及疾病负担进行分析,明确湖北省乳腺癌死亡的高危人群。(2)由于武汉市的肿瘤监测开展较早,本研究对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进行单独研究,综合评价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长期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结合远城区乳腺癌的死亡情况,进一步明确高危人群。(3)基于襄阳市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检出情况,明确高危人群,为相关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结合问卷调查,明确妇女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常用途径,了解妇女筛查行为和乳腺自我检查行为(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的影响因素。(4)探讨乳腺癌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早诊早治政策进一步提供依据。此外,了解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数据从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中提取;武汉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来自武汉市肿瘤登记报告监测。乳腺癌发病或死亡率的标化采用中国人口标化与世界人口标化两种方式。数据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来衡量趋势变化的大小和方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伤残调整生命年(th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的公式计算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包括由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s,YLL)和带伤残生存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采用Nordpred预测模型对2016-2025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model)分析武汉市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age effect)、时期效应(period effect)和队列效应(cohort effect)。(2)一是对健康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筛查行为与BSE行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二是对乳腺癌患者的就医延迟现状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就医延迟的定义采用国际常用的标准,将患者从发现症状到首次因症状就医的间隔时间≥3个月为。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人群的筛查行为和BSE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015年湖北省乳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3/10万、世界人口标化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其中城乡分别为6.82/10万和4.74/10万。2007-2015年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0-54岁年龄组(16.17/10万)。此外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7.3%,95%CI:2.1%,12.7%;AAPC=8.9%,95%CI:2.4%,15.8%)。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死亡率处于湖北省最高水平,并且黄冈市乳腺癌死亡率显着上升(AAPC=14.4%,95%CI:7.7%,21.6%),而孝感市显着下降(AAPC=-7.1%,95%CI:-13.7%,0),湖北省乳腺癌造成的YLL损失为65417.69人年,损失强度为1.55/千人。(2)2015年武汉市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13/10万与6.45/10万。此外,武汉市中心城区乳腺癌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2.07/10万与42.19/10万、死亡率分别为6.83/10万与7.20/10万;远城区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32/10万。26年间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显着上升(AAPC=3.3%,95%CI:2.0%,4.7%),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持续上升,2021-2025年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将达到44.00/10万。同时,死亡率变化较为平缓(AAPC=0.4%,95%CI:-0.1%,0.9%)。2011-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55-59岁(123.88/10万),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60-64岁年龄组(26.42/10万),而2009-2015年远城区第一个死亡高峰年龄在55-59岁年龄组(19.29/10万)。且在1990-2015年,年轻组女性(<50岁)标化发病率持续上升(AAPC=3.5%,95%CI:3.0%,4.1%),而老年组女性(≥50岁)标化死亡率持续上升(AAPC=0.9%,95%CI:0.2%,1.5%)。1990-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由乳腺癌导致的DALY损失为110574.18人年,DALY率为2.08/千人,且YLL占主要部分;2009-2015年远城区乳腺癌YLL损失为13839.47人年,损失强度为1.31/千人。此外,武汉市发病与死亡趋势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襄阳市人群免费乳腺癌筛查结果表明,45-49岁与60-64岁年龄组女性均为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5.67/10万与46.39/10万。调查结果发现,妇女对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17.07%),且电视是调查对象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最常用途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9.36%。健康人群筛查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程度(OR=1.84,95%CI:1.52,2.22)、经济因素(OR=1.39,95%CI:1.03,1.86)、时间因素(OR=1.51,95%CI:1.22,1.85)和就医筛查方便程度(OR=1.60,95%CI:1.27,2.01)。妇女BSE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4.69,95%CI:2.25,9.80)、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OR=2.49,95%CI:1.83,3.39;OR=3.01,95%CI:2.19,4.13)以及工作压力(OR=3.09,95%CI:1.28,7.50)。(4)乳腺癌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患者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OR=3.34,95%CI:1.45,7.71)、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OR=0.32,95%CI:0.15,0.70)、工作压力(OR=0.39,95%CI:0.18,0.87)。患者对获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同样不高(23.46%),调查对象的就医延迟率高达50.28%,且大多数患者由于症状恶化才就医(37.99%)。患者自报导致就医延迟的原因中,对症状不担心的比例最高(17.78%)。此外,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就医的时间成本(OR=2.34,95%CI:1.18,4.64)和对症状的严重性认识(OR=4.58,95%CI:2.31,9.07)。结论:(1)湖北省女性乳腺癌35-39岁与50-54岁年龄组女性与黄冈市女性死亡率呈显着上升趋势。此外,武汉市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上升趋势显着,且预测在未来10年将会持续上升,亟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年轻女性发病率与老年女性死亡率逐年上升,需要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控。湖北省和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的高峰年龄均出现后移趋势,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防控措施。(2)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女性乳腺癌筛查行为与BSE行为均有显着影响,但乳腺癌相关知识普及情况较差,且妇女的关注度较低,需要加强以电视为主的宣传策略,能够对提高妇女参与筛查和BSE有所帮助。此外,降低筛查费用,鼓励妇女克服主观困难,定期参与筛查,提高妇女对乳腺癌早诊早治的认识,重视乳腺病变,在发现乳腺病变之后,正确对待并克服困难因素,及时就医确诊,也能够起到早诊早治、降低乳腺癌不良结局的效果。
王秋慧[5](2018)在《江西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江西地区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信行现状,统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开展讲座,发放乳房保健知识手册,及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咨询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以期提高江西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信行和乳腺自检方法掌握率。研究方法:(1)、采用自行编制乳房保健认知调查问卷,问卷由基本情况调查和乳房保健知识问卷两部分组成。分别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中各抽取2个医学类和2个非医学类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的原则,以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共发放260份问卷,其中回收250份,有效250份。其中大一92人,大二78人,大三56人,大四24人;年龄:19.18±1.01岁。分析江西地区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需求,途径及关注程度。(2)、采用Epidata软件实行平行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女大学生认知现状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针对干预前后效果的评价采用二项分布比较提高率是否存在差异。(3)、第二阶段,将外语学院140名大一女生作为试验组,把会计学院140名大一女生作为对照组,统一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乳房保健知识现状后,将两组实验对象在乳房保健认知及自检行为以及对乳房的关注程度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将试验组实施干预,针对外语学院的140名女生开展开展乳腺专题讲座,发放乳房保健知识宣传册,及校医院乳腺专科医生微信咨询,关注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综合干预,三个月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统一收回问卷,统计分析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江西地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普遍偏弱,通过分析,是否医学类,年级,户籍,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是否上过生理课等均为影响其认知的因素,且70%女生不知道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及症状,30%的女生对于文胸的穿戴及内衣的选择并不知晓,60%女大学生来自农村,且从未接受过生理方面知识的教育。90%的女生不会去关注乳房的健康。(2)、女大学生的乳房自检率低,88%的女生并不知道乳房自检以及如何进行乳房自检。(3)、通过给外语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新媒体等形式的综合干预,三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试验组乳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自检情况,以及对乳腺的关注程度的提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江西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普遍偏弱。(2)、通过讲座及微信咨询等新媒体等综合形式的健康教育,高校女生的乳房保健认知及自检情况有大幅度提高。
赵蕊,刘珏,邢唯杰[6](2017)在《上海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自我检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上海市女大学生乳房自我检查行为的现状以及相关因素。方法笔者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在上海市某高校文理工医4类学科中方便抽样各选1个学院,每个学院中系统抽样,对478名女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包括一般资料、乳腺癌预防知识、态度信心、乳房自查行为。采取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乳房自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445名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知识、态度信心问卷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6.48±6.13)、(62.69±7.20)分。实施乳房自查、规律乳房自查(每个月至少一次)、总是规范自查的人数分别是89人(20%)、11人(2.5%)、9(2.0%)。向前逐步Logistic分析发现专业背景(OR=6.618,95%CI[3.448,12.701])、学历(OR=2.204,95%CI[1.218,3.987])、乳癌疾病史(OR=12.003,95%CI[2.292,62.866])、乳腺癌预防态度和信心(OR=1.116,95%CI[1.073,1.160])是进行乳房自查的预测因素。结论尽管上海市高校女大学生对乳腺癌预防的知识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乳房自查行为、特别是规律、正确的乳房自查行为比率很低。今后的健康促进项目需要考虑人群的学历和专业背景,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提高乳腺癌预防信心和能力。
张慧敏,焦丽,魏婕,王喜南,何玉,张雪莹[7](2017)在《女大学生乳腺癌认知及提升策略和乳房保健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身恶性肿瘤的7%9%[1],是目前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许多城市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1位,且呈年轻化趋势[3-4]。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病理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早期诊断尤为重要[5]。乳腺癌属于浅表肿瘤,是少数可以通过触诊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癌症协会
平荣,乔铮,刘金宝[8](2017)在《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妇女对乳腺自查的认知状况,探讨乳房自我检查的必要性和普及的相关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2012年1月—2013年7月的900例女性乳腺自我检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了解乳腺癌普查内容的占9.5%,不了解的占36.4%,其他54.1%了解部分内容;认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很重要的占58.7%,认为重要的占37.5%,认为不重要的占3.9%;认为有必要开展乳腺自查工作的占91.4%,认为没有必要的占8.6%。结论对乳腺癌早期诊断重要性的认识越充分,知晓率越高。应加强乳腺自查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同时应注意以深入浅出的宣教方式进行乳腺癌早期发现知识的普及。
俞金芳[9](2016)在《山东省德州市某社区妇女乳癌认知度及乳腺自检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山东省德州市某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知识的认知程度和乳腺自检现状,为今后防治乳腺疾病,预防乳腺癌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200例成年妇女乳腺自查的相关知识和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途径等进行调查。结果 36.7%的妇女了解乳腺癌的早期症状,16.8%的妇女认为肥胖和年龄是乳腺癌高危因素,37.5%的社区妇女每年到医院进行乳房检查,乳房自检率为33.3%,仅有11.8的妇女乳腺癌知识来源于社区健康教育者。结论该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知识的认知程度和乳房自检率较低,乳腺癌早期诊断意识差,应提高社区妇女对乳腺癌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意识和水平,并加大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与支持力度,通过乳腺相关知识的普及让社区妇女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胡金莲[10](2016)在《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在校女大学生教育效果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和访问等形式了解住淄博五所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知晓度、乳腺普查及乳腺自检行为的发展现状;并比较研究了一般发放乳腺癌知识手册和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影响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知晓度、乳腺癌预防、自我效能等方面的差异,评价对在校女大学生实施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为进一步给在校女大学生制定合理有效的乳腺癌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选取了140例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性设计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只通过一般发放乳腺癌知识手册的方式进行干预,而实验组则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两组干预周期都为三个月。干预前每位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乳腺知识调查问卷、乳腺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和自我效能调查问卷。研究对象在接受干预后进行第二次测试,测试内容与第一次测试内容一致。将所有调查结果录入电脑并构建数据库,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行×列表χ2检验、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1.140名住淄博五所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曾接受过乳腺健康知识教育的比例为12.9%;其获取乳腺知识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39.16%),然后依次为报纸杂志(27.95%)、医务人员(15.23%)、宣传手册(8.80%)和健康讲座(8.86%);曾进行过乳腺自我检查的比例为19.7%,乳腺自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健康(72%);教育前仅36.43%的大学生知晓乳腺癌知识,其中乳腺癌基本知识知晓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防资料的知晓率比例分别为45.71%、24.29%、31.43%、44.29%。2.实验组成员在接受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后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知识知晓率、乳腺自检率、乳腺自检方法正确率,其比例分别上升至70.71%、92.86%、66.3%。3.干预后使得在校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提高(P<0.05),乳腺自检及乳腺普查信心都得到明显增强(P<0.01)。结论:1.住淄博五所高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缺乏对乳腺癌知识的了解,且仅有少数大学生会自觉参加乳腺普查和自检。2.系统化乳腺癌健康教育使得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知晓度、自我效能、乳腺自检正确率大大提升,也使在校大学生乳腺自检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乳腺癌病人乳房自查知识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病人乳房自查知识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征及公众关注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乳腺癌已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
1.1.2 网络拓宽健康信息传播渠道 |
1.1.3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初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及工具 |
1.5.1 数据爬取技术 |
1.5.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5.3 内容分析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创新及不足 |
1.8.1 研究的创新 |
1.8.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健康信息 |
2.1.2 伪健康信息 |
2.1.3 健康信息需求 |
2.1.4 健康信息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小世界效应 |
2.2.2 意见领袖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健康信息的作用 |
2.3.2 公众健康信息需求 |
2.3.3 公众健康信息行为 |
2.3.4 网络健康信息传播的特征 |
2.3.5 不同媒介健康信息的特征 |
2.3.6 网络健康信息的筛查监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传播主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1.1 目标用户集合 |
3.1.2 微博文本集合 |
3.1.3 数据采集步骤 |
3.2 结果分析 |
3.2.1 健康信息基本特征分析 |
3.2.2 传播主体基本特征分析 |
3.2.3 健康科普的活跃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传播特征挖掘 |
4.1 数据处理 |
4.1.1 用户关系矩阵 |
4.1.2 网络整体特征 |
4.1.3 网络局部特征 |
4.1.4 节点属性特征 |
4.2 结果分析 |
4.2.1 宏观角度分析 |
4.2.2 中观角度分析 |
4.2.3 微观角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内容分析的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主题挖掘 |
5.1 数据处理 |
5.1.1 定义词表的原则 |
5.1.2 自定义主题词表 |
5.1.3 自定义过滤词表 |
5.1.4 高频词汇的提取 |
5.1.5 主题词共现网络 |
5.2 结果分析 |
5.2.1 用户传播的健康信息主题 |
5.2.2 核心用户传播的信息主题 |
5.2.3 公众关注的健康信息主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用户健康科普活跃度存在差异,信息源单一且信息更新频率较低 |
6.1.2 微博用户健康信息传播效率高,健康科普的主题多元且形式多样 |
6.1.3 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度较高,易获取科学正确的健康指导建议 |
6.2 建议 |
6.2.1 增强传播主体互动交流紧密度 |
6.2.2 提高传播主体健康科普活跃度 |
6.2.3 丰富高效传播的健康信息主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川东北地区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问卷回收情况 |
2.2 当地女性乳腺自我检查的实际数据 |
2.3 川东北地区女性乳腺自查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单因素分析 |
2.3.2 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川东北女性乳腺的自我检查及其对年龄,文化掌握和个人经济状况的关联性 |
3.2 川东北地区妇女对乳腺检查和必要性认识程度分析 |
(3)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念的厘定 |
二、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与学术价值 |
四、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
第一章 癌症控制的早期尝试 |
第一节 医学界对癌症的早期认识与诊疗实践 |
第二节 医学社会化转型与英国癌症预防的起步 |
第三节 “文明病”与癌症预防内涵的延展 |
小结 |
第二章 “新健康主义”与癌症病因学预防的建立 |
第一节 “生活方式癌”与“新健康主义”的诞生 |
第二节 “新健康主义”与社会健康提升计划 |
第三节 “新健康主义”的外延与病因学预防的新突破 |
小结 |
第三章 “三早”原则与癌症二级预防 |
第一节 “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的建立与癌症防控模式的转型 |
第二节 大众防癌教育与“三早”原则的推广 |
第三节 大众防癌教育、病灶自检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早期特点 |
第四节 高危筛查、社会普查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演进 |
小结 |
第四章 手术、化疗和综合疗法与癌症的三级预防 |
第一节 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的式微与肿瘤外科手术的转型 |
第二节 化疗与第三级预防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姑息疗法 |
小结 |
第五章 三级预防视域下英国政府“控烟运动” |
第一节 吸烟致癌与“控烟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二手烟”问题与“控烟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地方“控烟运动”的复杂性与挑战 ——以北爱尔兰地区的控烟实践为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现状及趋势研究 |
第一节 湖北省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二部分 乳腺癌人群筛查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女性乳腺健康信息需求与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女性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致谢 |
(5)江西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乳腺癌发病现状及高危因素 |
1.2 应重视高校女生的乳房保健知识宣教 |
1.3 运用新媒体及讲座形式来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3 健康教育措施 |
2.4 质量控制方法 |
2.5 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 |
2.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高校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知识认知现状 |
3.3 干预前后280例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了解情况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4.2 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现状及分析 |
4.3 乳房保健知识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
4.4 提高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认知水平和健康信念 |
4.5 加强乳房保健知识宣教 |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4.6.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6.2 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6)上海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自我检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445名女大学生知识、态度问卷得分、乳房自查情况描述 |
2.2 不同人口学资料下女大学生BSE的差异 见表3。 |
2.3 BSE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女大学生对乳腺癌预防知识和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
3.2 教育背景 (专业和层次) 、乳腺癌疾病史和预防态度信心是开展BSE的预测因素 |
(7)女大学生乳腺癌认知及提升策略和乳房保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2 研究结果 |
2.1 乳腺癌的认知和乳房保健知识缺乏 |
2.2 大学生定期乳房自我检查 (BSE) 率及临床乳房检查 (CBE) 率更低 |
2.3 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乳房自检率有差异 |
2.4 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较低 |
2.5 乳房疾病和乳房癌筛查知识来源渠道少, 缺乏专业指导 |
3 大学生乳腺癌及乳房保健认知提升策略 |
3.1 广泛宣传和普及乳腺癌的知识 |
3.2 提高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意识 |
3.3 引进先进的资源和方法 |
3.4 多尝试干预性研究 |
(8)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入组标准 |
1.1.1 调查对象 |
1.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问卷回收情况 |
2.2 乌鲁木齐市妇女乳腺自查现状 |
3 乌鲁木齐市女性乳腺自查影响因素分析 |
3.1 单因素分析 |
3.2 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年龄因素 |
4.2 文化程度 |
4.3 经济收入 |
4.4 对乳腺癌普查内容的了解程度 |
4.5 对乳腺癌早期诊断重要性的认识 |
(9)山东省德州市某社区妇女乳癌认知度及乳腺自检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样本调查 |
1.2.2 资料收集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社区卫生机构乳腺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3.1.1 在社区开展乳腺健康教育的意义 |
3.1.2 加大乳腺癌健康教育力度 |
3.2 普及乳腺自查方法和保健知识的重点 |
3.2.2 强化乳腺自检(BSE)知识的学习 |
3.2.3 重视乳腺临床检查(CBE) |
3.3 提高乳腺癌高危认知,构建良好生活方式 |
4 结语 |
(10)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在校女大学生教育效果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2.1 样本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2.2 样本量的选择 |
1.2.3 抽样方法 |
1.2.4 调查内容 |
1.3 研究工具 |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1.3.2 乳腺知识及乳腺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 |
1.3.3 自我效能调查问卷 |
1.4 干预措施 |
1.4.1 对照组 |
1.4.2 实验组 |
1.5 研究过程 |
1.6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
1.7 资料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1.1 140例在校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前的一般资料比较 |
2.1.2 研究对象获取乳腺保健信息途径及选择乳罩的基本情况 |
2.2 干预前后140例女大学生乳腺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
2.3 干预前后140例女大学生乳腺癌的预防行为比较 |
2.4 140例在校女大学生干预前后乳腺癌知识知晓率比较 |
2.4.1 干预前后140例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分条目知晓情况 |
2.4.2 干预前后140例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分类知晓情况 |
2.5 干预前后140例在校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
2.5.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分条目得分的比较 |
2.5.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总分及分类得分比较 |
2.5.3 两组干预前后坚持乳腺自检与普查信心条目得分的方差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3.2 在校女大学生乳腺和乳腺癌知识知晓率、乳腺自检及普查行为现状 |
3.2.1 140例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知识及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分析 |
3.2.2 140例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乳腺自检及普查行为的现状分析 |
3.3 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
3.3.1 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
3.3.2 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提高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行为的自我效能分析 |
3.3.3 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在校女大学生的乳腺癌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进而提高乳腺自检和普查行为效果的分析 |
3.4 加强医疗系统在乳腺癌健康知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3.5.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5.2 展望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疾病认知程度研究进展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乳腺癌病人乳房自查知识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博环境下乳腺癌防治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征及公众关注度分析[D]. 朱笑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川东北地区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 王小清,林帅,谢少利,蒋清,杨育蓉,青晓.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8)
- [3]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D]. 崔一冰. 上海大学, 2019(02)
- [4]湖北省乳腺癌流行趋势与早诊早治的影响因素研究[D]. 程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江西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D]. 王秋慧. 南昌大学, 2018(09)
- [6]上海某高校女大学生乳房自我检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赵蕊,刘珏,邢唯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17(23)
- [7]女大学生乳腺癌认知及提升策略和乳房保健研究进展[J]. 张慧敏,焦丽,魏婕,王喜南,何玉,张雪莹. 中国校医, 2017(09)
- [8]妇女乳腺自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平荣,乔铮,刘金宝. 世界复合医学, 2017(01)
- [9]山东省德州市某社区妇女乳癌认知度及乳腺自检状况分析[J]. 俞金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5)
- [10]乳腺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在校女大学生教育效果调查[D]. 胡金莲. 青岛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