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N8254—可编程计数(间隔)定时器逻辑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金建[1](2021)在《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文中认为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已在电动汽车、航天、采煤、纺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SRM传统的位置信号都是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但位置传感器对高温、粉尘等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较低,这限制了SRM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增加了整个调速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本文以三相SRM为研究对象,对启动、低速、高速下的位置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电感阈值的获取方法、高低速位置检测方法的平滑切换算法、响应电流斜率的滤波方法等。静止启动阶段向SRM三相同时注入高频脉冲,低速阶段向前一导通相注入脉冲,对响应电流多次采样经线性回归方程滤波后获取电流斜率,因电流斜率和电感成反比,SRM静止时可通过电感分区确定初始启动相。SRM低转速时的单电感阈值法,已知电流斜率和母线电压可获取实时电感,前一相实时电感到达单电感阈值时,关断当前相,开通下一相,完成换相。为了发挥SRM起动转矩大的优点,使用电感关断阈值和开通阈值的双电感阈值算法。前一导通相的实时电感到达电感开通阈值时,开通下一相,此时SRM处于两相导通状态。前一导通相的实时电感达到电感关断阈值时,关断当前相。实现SRM静止和低速阶段的换相判断。高速算法采用电感线性上升区中点作为电感阈值,根据导通相实时电感到达电感阈值的时间来估算SRM转速,通过转速和特殊位置点推演转子全周期的位置信息。导通相电流较大时,磁路饱和,会产生电感曲线下移的现象。使用电流斩波控制方式读取导通相电流的上升下降斜率,得到不同电流区间的电感阈值,根据导通相电流所在区间选择电感阈值检测特殊点位置。在MATLAB/Simulink中对三种转速阶段的位置检测算法和高低速切换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检测精度较高、抗负载干扰能力强。设计了STM32F303为主控芯片的控制器,根据位置检测算法原理设计程序逻辑,使用额定功率1k W的SRM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续文敏[2](2021)在《面向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混沌激光是激光器的一种特殊输出形式,多采用外部光反馈方式实现,然而外部光反馈装置结构复杂、输出不稳定且易受外界环境和工作参数的影响。为克服上述问题,本课题组将各器件进行集成,研制出了低成本、实用便捷、稳定输出的混沌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半导体激光器是功耗型有源器件,工作温度和驱动电流的波动对其输出特性有明显影响。因此,研制高精度高稳定的驱动和温度控制系统对提高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面向BOX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四路驱动电路和一路温度控制电路。设计了面向蝶形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双通道驱动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集成芯片ADN8810和ADN8835设计了面向BOX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和温度控制系统。基于ADN8810集成芯片设计了四路驱动系统,通过改进电路参数使得输出电流最大可达200 m A,选用高精度电阻补偿稳压芯片带来的系统误差,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基于ADN8835集成芯片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稳定的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代替分压方式为芯片提供驱动电压,实现了高精度和高稳定的温度控制,通过外接可编程控制的数字电位器,可有效调节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TEC)两端最大制冷和制热电压以及最大制冷和制热电流,同时保证TEC的安全工作。实验结果表明,面向BOX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四路驱动电路在120 min内的输出电流稳定性分别为0.0108%、0.0067%、0.0056%和0.0017%,温度控制稳定性优于0.003%。(2)基于运算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等元件设计面向蝶形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和温度控制系统。基于运算放大器等元件设计双通道驱动系统。驱动源1采用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满足一定关系的电流信号,实现恒流输出。驱动源2利用场效应管在漏极电压一定时,源极电压和漏极电流呈线性效果的特性,实现对输出电流的线性调控。基于场效应管等元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算法实时调整系统参数,有效提高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基于增量式PID算法和H桥电路控制TEC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实现对系统温度的无“死区”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驱动源1和2的电流精度均为0.01m A,120 min内的电流稳定度分别优于0.0020%和0.0040%。驱动源1的输出电流最大可达40.00 m A,输出端伺服电压为7 V。驱动源2的输出电流最大可达100.00 m A,输出端伺服电压为7 V。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范围为15.0℃~44.0℃,激光器温度在120min内的温度波动为±0.1℃,激光器中心波长漂移量仅为0.007 nm。
王晨[3](2021)在《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电力电子装置在设备控制实时性、开关频率、集成度等方面均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传统串行电力电子控制器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工艺的不断进步并逐步发展为可编程系统级芯片,其特有的硬件并行优势在数字系统的设计中逐渐表现出来。基于硬件电路实现不同层次的软件功能成为了电力电子控制器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也为这种硬件实现带来设计上的方便。因此,FPGA在电力电子领域中的应用是一种相当有前景的技术。本文针对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研究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设计实现,并在所搭建的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FPGA在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分析,阐述以FPGA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的特点;针对FPGA设计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包括三项基本设计原则与四项基本设计方法在内的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2)基于提出的设计理论,对电力电子知识产权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IP)库中的IP核给出了类型划分准则,考虑IP核通用性,搭建了基础逻辑级、计算功能级、控制环路级三级参数化电力电子通用IP核库。(3)设计了采样控制与数据读取为主从式执行关系的高速不间断采样控制状态机、动作时间可调的纳秒级硬件保护机制等FPGA在电力电子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承担的辅助控制任务逻辑,进而设计出通用辅助逻辑控制板卡,可直接应用于电力电子项目设计中承担辅助控制任务,从而大幅提升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效率。(4)研究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控制策略,搭建了仿真模型及T型三电平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平台,以搭积木的方式结合所构建的电力电子通用IP核实现了APF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理论可行性;在同一应用场景给出了FPGA控制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orcessor,DSP)控制器具体性能量化指标对比,验证了FPGA控制器实现方案的优势。
郭亚丽[4](2021)在《电火花机床多轴同步模型预测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伺服技术的不断改进,多轴同步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充分考虑刚度、阻尼和质量等影响机械系统动态性能的因素,建立一个高精度的电火花龙门式机床多轴同步系统,对电火花机床等数控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目前多轴同步控制存在的同步性能差,易因外界扰动失去其稳定性等缺陷,本文针对电火花加工龙门式机床,根据其电加工摇动、平动以及Z轴多次往复的加工特点,对机床的X、Y、Z轴均采用双轴同步控制,通过搭建双轴进给系统模型并完成不同方案的仿真分析,完成机床多轴同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终完成了实验验证机床的同步性能。首先根据机床结构特点,以X轴为例对机床的双轴进给系统和伺服系统建立模型,通过具体阐述并行控制策略和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交叉耦合控制策略的同步性能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交叉耦合控制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双轴同步控制器,完成仿真分析,同采用传统PID算法的双轴同步控制器进行比较,结果得到模型预测算法具有更高的同步控制效果和更好的抗干扰性。根据仿真结果,搭建机床的三轴整体双轴同步系统模型并利用上述控制器进行在线仿真,验证系统的同步性能有较大提高。其次选择FPGA作为电路控制板的主控芯片,完成FPGA软、硬件开发设计,并且运用Verilog语言完成双轴同步控制器的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在modelsim中完成逻辑功能仿真验证,并在实验调试平台上完成程序和硬件调试。通过分析比较控制模式、驱动方式等,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并最终确定实验平台的整体方案设计。最后在搭建的双轴进给实验平台上,分别完成单轴半闭环和双轴全闭环实验,验证该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案达到双轴高精定位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采用不同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双轴空载和单轴带负载双轴同步控制实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确定以交叉耦合控制策略为架构,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结合的双轴同步控制器方案下的双轴同步控制精度更高,系统的同步效果有明显改善。
钟晓东[5](2021)在《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是一种原理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其是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保密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QKD凭借其独有的安全性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保密通讯的最佳方案。我国在QKD领域耕耘多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墨子号”科学试验卫星一系列实验的圆满成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未来,我国将建设覆盖范围更广、性能更优的QKD网络。QK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民用化、组网的全球化和设备的小型化。设备的小型化是QKD网络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的重要基础,而设备小型化的关键是QKD关键部件的芯片化。论文针对QKD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技术设计一款 QKD 专用数据处理芯片(称为QKDSOC芯片),以替代原有QKD设备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QKD专用数据处理芯片集成了光源编码、探测器控制、QKD数据后处理、密钥分发、网络协商、流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将为QKD设备的集成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该款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且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我国在QKD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QKDSOC芯片的设计目标是用ASIC芯片替代原有QKD设备内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协调光源子系统和探测器子系统,实现量子密钥生成的功能。QKDSOC芯片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光源子系统的管理。芯片为光源子系统提供驱动编码信息,驱动其产生特定的光脉冲信号,并对光源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其次是探测器子系统的管理。芯片对探测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从探测器子系统获取探测到的光子的原始信息。最后是密钥生成流程的管理。密钥生成流程包括和密钥管理设备之间的协商、设备的校准、光源编码信息的生成、探测器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数据的后处理、密钥网络协商、密钥上传等。QKDSOC芯片采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架构,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其子系统实现QKD任务的调度和流程的管理,使用QKD协处理器实现高速QKD数据的后处理,使用TOE(TCP/IP Offload Engine,TOE)网络卸载引擎实现密钥的网络协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QKDSOC芯片达到了设计预期的目标,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100kbps速率的密钥生成。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QKDSOC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基于现有的成熟QKD架构设计,首次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 QKD系统的集成化、低功耗化。(2)实现了基于TOE技术的网络协商方案。这是首次将TOE技术引入QKD领域。对于提高QKD网络协商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了基于协处理器的密钥数据后处理方案。该协处理器集成了 QKD所需的所有数据后处理算法,包括基矢比对、信息融合、纠错、隐私放大、密钥分发、身份认证等。这对于提高密钥处理的速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张耀先[6](2021)在《基于USB3.0的便携示波器接口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SB总线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通信。则基于USB接口且以计算机为工控机的示波器成为测试测量类仪器发展方向之一。而针对测试测量类仪器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在USB协议基础上制定了USB488协议。通过USB488接口,计算机可通过应用软件下发SCPI(程控仪器标准指令集)指令实现对仪器的程控。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基于USB的示波器接口模块,通过此模块,仪器能受计算机下发程控指令的控制。主要工作包含如下几方面:首先采取“FPGA+USB协议芯片”的总体设计方案。选用CYUSB3014作为本设计USB协议芯片。进行接口模块硬件电路设计与FPGA逻辑设计。设计接口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FPGA逻辑代码,实现对CYUSB3014中GPIF II接口的读写时序控制,实现对自定义指令的解析。其次是USB协议芯片固件程序设计与USB488接口的实现。将USB协议芯片中GPIF II接口配置为从FIFO接口模式以接受FPGA的读写控制,芯片中设置手动DMA通道,用于缓存及处理计算机与仪器间通信数据。根据USBTMC协议基于USB协议芯片实现USB488接口。再次是设计适用于本型号示波器的SCPI指令集及指令解析程序。在USB协议芯片中采用二叉链表的方式分层级存储指令集。采用前序遍历方式匹配并访问指令结点,依据结点编码值调用指令处理函数实现特定操作。最后设计PC端应用软件。应用软件通过下发SCPI指令对仪器进行程控;接收并处理仪器上传的采样数据与仪器状态信息,并将采样数据转换成波形形式显示于软件界面。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本课题的接口模块实现了计算机与仪器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通过USB488接口,计算机应用软件可向仪器下发SCPI程控指令;接口模块可对SCPI指令正确解析并调用函数执行操作;应用软件可正常接收与处理仪器上传数据。
陈瑞霖[7](2021)在《基于SoC的电荷ASIC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粒子物理实验规模的不断扩大,探测器前端读出电子学的通道数也在不断增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代替了传统分立元件搭建的前端电子学电路,更好地满足现代实验下高密度、高事例率、高速度的读出需求,被广泛使用。探测器前端电荷读出ASIC(后简称电荷ASIC)使用时,在收集电荷脉冲,输出模拟信号后,还需要配套的电子学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工作。在构建电子学系统的可选方案中,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作为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架构平台,具有巨大的优势。SoC芯片在内部集成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高性能的硬核处理器。与传统的“FPGA+处理器”的双芯片方案相比,精简了电路硬件的设计规模,极大提高了两部分单元在通信时的数据吞吐量,能更好满足采集电荷ASIC信号需要的大数据量、高速率等性能指标。本文根据实际需要,基于Xilinx公司的ZYNQ SoC芯片,设计了一套电荷ASIC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为解决电荷ASIC的信号读出问题,探索出一种新的读出电子学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分析前端电荷ASIC芯片的工作原理与信号读出需求,确定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制定了设计方案。(2)根据方案完成了系统设计。系统由数据采集板卡与上位机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板卡以ZYNQ SoC芯片为控制核心,完成了信号采集、刻度源生成、温度与电流监测、数据处理与上传等功能。上位机可以配置工作参数,实时显示采样的信号波形与系统状态,完成实验数据的存储。(3)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功能测试与性能指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信号采集与数据上传、刻度源生成、状态监测、数据保存等基本功能。在性能指标上,各通道随机噪声小于2LSB,有效位为8.9位,非线性度优于0.7%。单板峰值上传速率达到600Mbps,静态功耗小于5W,满速率下功耗小于8W,满足电荷ASIC对后端电子学系统的需求。
雷晟存[8](2021)在《标准数字抖动产生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目前数字系统之间传输速率达到Gbps级,高速率下的数据传输稳定性与准确性成为评价数字系统是否正常、稳定工作的重要判据,其中数字信号在时序上的抖动成为影响数据在高速率下正确传递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基于“数字系统抖动特征的快速提取与抖动注入校正方法与技术研究”和“定时数据发生器”课题中,要求对数据码型产生多种类型的幅度、频率可控的抖动,在现有抖动研究基础上,研究如何精确的向数据码型针对性的产生抖动分量,以满足现代数字信号领域中高速数字系统的抖动性能测试。本论文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数字信号的抖动从时域、频域与统计域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课题指标要求与技术难点,针对性的对数字系统中数字信号的幅度噪声到时序抖动的转换,电路中串扰、反射或其他信号完整性问题引起的时序抖动进行了分析,以减小抖动产生模块本身引入的不期望的抖动。(2)对基于模拟调制抖动产生方法与基于PLL结构的抖动产生方法进行原理性研究,设计了相关电路和搭建相关平台进行测试,并结合课题指标要求,对其中抖动幅度与频率之间耦合的问题以及电路本身引入不期望的噪声过抖动大分析了其原因。(3)提出基于数字合成和DTC数字时间转换技术的标准数字抖动产生方法并设计相关电路,实现了项目指标要求的在10MHz~2Gbps数据率的数据码型上产生正弦、方形、三角与高斯噪声抖动,抖动频率覆盖范围为0.015Hz~1.56MHz、幅度覆盖范围为30ps~16.5ns,且可实现门控信号下部分码型的全部码型加抖的功能。(4)从电源完整性与信号完整型出发,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上的改善,降低电路本身引入的抖动与噪声,使模块在不对数据码型产生抖动时输出信号中随机抖动仅2.77ps,以满足项目指标要求对Gbps级数据码型产生最小30ps幅度的抖动,保证产生抖动不被噪声或串扰等因素引起的不期望的抖动淹没,使产生的抖动标准化。
张鹏鹏[9](2021)在《基于交流调制技术相敏检波的弱电流放大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这些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被应用到众多的领域,如宇宙射线的探测、生物信号的检测、雷达、声信号/光信号探测、地质探测等都应用了该技术。对于微弱信号的探测有很多的方法,其中以相敏检波为理论基础的锁相放大器以其高性能的检测能力已经成为常用的检测手段,并且研发了通用的锁相放大器设备,但对于一些专用的弱信号的检测,采用通用的锁相放大器设备就显得有些不足。针对积分电离室输出的p A量级的微弱电流信号,如何从强背景噪声中得到所需的有用信号,锁相放大技术将会是关键。本文主要以微弱电流信号的探测为中心,先介绍了积分电离室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然后又分析了模拟调制型弱电流放大器和数字调制型弱电流放大器的原理和理论基础;最后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分别从模拟和数字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出了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和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主要原理是积分电离室输出的弱电流信号,经过交流调制技术调制成交流电压信号,然后再通过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或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得到所需要的有用信号。为了提高系统的检测能力,减少芯片带来的偏压、背景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在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的基础上,以FPGA为数字处理芯片,设计出了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分别对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和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先做了仿核信号实验即用电流源输出p A量级的弱电流信号,然后让其通过所设计的两套系统,结果实验表明:这两套系统灵敏度都达到了10-13A,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0.97716和0.99372。之后,为了验证两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做了放射源实验,分别将积分电离室与这两套系统连接,探测氚靶所放射出的β射线,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出了积分电离室饱和特性曲线图,并找到该积分电离室的饱和区(坪区),这说明这两套系统完全可以作为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系统。
张鹏[10](2021)在《多AGV监控系统设计及调度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AGV在智能仓储行业中应用率和普及率得到显着的提升,但目前智能仓储行业AGV任务分配混乱、监控管理不周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传统监控管理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智能仓储行业监控管理存在的调度系统不稳定、数据传输效率低以及生产效率等问题,设计一种多AGV监控系统,充分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数据查询、异常状态查看等功能结合于一起,极大提高了多AGV协同工作的运转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AGV在仓储环境中的实际工作特性,采用分层与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下位机控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以及上位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在分析多AGV监控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方案。其次,选定STM32F103RBT6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下位机控制系统;选用电枢电压控制法对直流电机进行控制;选择八个线性霍尔传感器构成磁导航模块,以满足AGV在实时性和稳定方面要求;选用Zig Bee星型组网方式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双向通信。再次,对多AGV监控系统软件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各模块流程图;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为系统数据库,在Visual Studio 2015操作平台上实现各个子模块的程序编写;对上位机与无线通讯系统之间通信协议标准进行设定。最后,针对AGV在运行过程中路径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通过借鉴遗传算法交叉、变异的思想对粒子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以增强粒子群算法跳出局部求解的能力;本文仿真验证了该改进算法在优化AGV行驶路径方面的可行性。
二、LN8254—可编程计数(间隔)定时器逻辑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N8254—可编程计数(间隔)定时器逻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SRM无位置传感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导通相注入法 |
1.2.2 导通相检测法 |
1.2.3 智能控制检测法 |
1.2.4 外加元件检测法 |
1.3 研究技术难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RM理论基础 |
2.1 SRM基础知识 |
2.1.1 SRM机械结构 |
2.1.2 SRM基本原理 |
2.2 SRM数学基础 |
2.2.1 SRM电压平衡方程 |
2.2.2 SRM机械运动方程 |
2.2.3 SRM能量转换方程 |
2.3 SRM建模 |
2.3.1 线性模型 |
2.3.2 分段线性模型 |
2.3.3 非线性模型 |
2.4 SRM控制方式 |
2.4.1 电流斩波控制 |
2.4.2 角度位置控制 |
2.4.3 脉冲宽度调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的全转速算法 |
3.1 脉冲注入法的原理及参数选择 |
3.1.1 脉冲注入法基本原理 |
3.1.2 脉冲注入法频率选择 |
3.1.3 脉冲注入法占空比选择 |
3.1.4 响应电流斜率滤波算法 |
3.2 SRM静止启动算法 |
3.3 SRM低速运行算法 |
3.3.1 单电感阈值算法 |
3.3.2 双电感阈值算法 |
3.3.3 电感阈值获取方法 |
3.4 SRM高速运行算法 |
3.4.1 电感阈值的选取 |
3.4.2 增量电感的获取 |
3.4.3 转子任意角度获取 |
3.4.4 切换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的Simulink仿真验证 |
4.1 电机仿真模型基本模块的介绍 |
4.1.1 电机本体模块 |
4.1.2 功率变换器模块 |
4.1.3 电流内环转速外环模块 |
4.2 启动和低速的位置检测模块 |
4.2.1 注入脉冲模块 |
4.2.2 低速算法模块 |
4.2.3 低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3 高速算法的位置检测模块 |
4.3.1 高速算法模块 |
4.3.2 切换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3.3 高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
5.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5.1.1 电源模块设计 |
5.1.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
5.1.3 参数存储器模块设计 |
5.1.4 功率电路和驱动电路设计 |
5.1.5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5.1.6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5.1.7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5.2 软件程序的设计 |
5.2.1 主程序的设计 |
5.2.2 定时器程序的设计 |
5.2.3 ADC电流采样程序的设计 |
5.2.4 DMA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
5.3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分析 |
5.3.1 实验平台搭建 |
5.3.2 基本设备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低速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4.2 切换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4.3 高速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面向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研究现状 |
1.3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ADN8810和ADN8835的驱动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2.1 BOX封装混沌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指标 |
2.2 硬件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
2.2.1 基于ADN8810的四路驱动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
2.2.2 基于ADN8835的温度控制和反馈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
2.3 控制程序设计 |
2.4 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制作及性能测试 |
2.4.1 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制作 |
2.4.2 驱动和温度控制系统电路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运算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的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3.1 基于运算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的驱动系统设计 |
3.1.1 驱动源1驱动电路原理 |
3.1.2 驱动源2驱动电路原理 |
3.2 基于场效应管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
3.2.2 温度控制算法原理 |
3.3 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3.1 驱动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3.2 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3.3 双核控制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4 混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源设计及性能测试 |
3.4.1 混沌激光器驱动与温控源设计 |
3.4.2 驱动系统性能测试 |
3.4.3 温度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 |
2.1 数字控制器基本类型及分类 |
2.1.1 顺序控制方式 |
2.1.2 并行控制方式 |
2.1.3 混合控制方式 |
2.2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理论依据 |
2.3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原则 |
2.3.1 参数化模块化设计原则 |
2.3.2 面积与速度综合考虑原则 |
2.3.3 顶层模块时序调度原则 |
2.4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方法 |
2.4.1 搭建三级电力电子参数化IP核库 |
2.4.2 合理安排资源开销与计算速度 |
2.4.3 设计使能位与运算完成标志位 |
2.4.4 顶层时序调度协调机制 |
2.5 小结 |
第三章 FPGA三级电力电子IP核设计 |
3.1 开发环境 |
3.2 基础逻辑级IP核设计 |
3.3 计算功能级IP核设计 |
3.4 控制环路级IP核设计 |
3.5 基于模型的IP核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采样控制与保护机制 |
4.1 基于FPGA实现的采样控制 |
4.1.1 AD采样芯片工作特性 |
4.1.2 AD采样控制状态机设计 |
4.1.3 采样数据管理 |
4.2 基于FPGA实现的保护机制 |
4.2.1 故障信号判断 |
4.2.2 脉冲封锁信号产生 |
4.2.3 脉冲封锁执行 |
4.2.4 设计结果 |
4.3 通用辅助逻辑控制卡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FPGA控制器应用平台设计 |
5.1 应用平台搭建 |
5.2 APF基本原理 |
5.3 易于IP核直接实现的APF控制策略 |
5.4 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5.5 全FPGA控制器控制策略实现 |
5.5.1 电力电子IP核的选择 |
5.5.2 顶层IP核触发时序设计 |
5.6 硬件综合结果 |
5.7 FPGA控制器应用结果 |
5.8 控制性能对比实验 |
5.8.1 控制结构对比 |
5.8.2 计算周期对比 |
5.8.3 对比实验结果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PF控制系统顶层RTL视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电火花机床多轴同步模型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火花机床多轴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
1.2.2 电火花机床多轴控制算法现状分析 |
1.2.3 机床多轴同步其他控制方式现状分析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轴同步控制建模 |
2.1 多轴同步系统结构 |
2.2 系统整体分析 |
2.3 系统建模设计 |
2.3.1 单轴伺服系统建模 |
2.3.2 单轴滚珠丝杠驱动系统模型 |
2.3.3 双轴进给驱动数学模型 |
2.3.4 双轴控制系统模型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多轴同步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3.1 双轴同步控制器 |
3.1.1 双轴同步控制策略 |
3.1.2 双轴同步控制策略仿真 |
3.1.3 双轴同步控制算法 |
3.1.4 双轴同步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3.2 多轴同步控制系统仿真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多轴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2.1 FPGA开发设计 |
4.2.2 回零模块 |
4.2.3 磁栅尺处理模块 |
4.2.4 位置补偿模块 |
4.2.5 传感器检测模块 |
4.2.6 双轴同步控制系统 |
4.3 各部分方案设计 |
4.3.1 实验平台驱动方案 |
4.3.2 控制器设计 |
4.3.3 控制模式设计 |
4.3.4 FPGA选型 |
4.4 多轴同步控制系统进给实验平台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 |
5.1 带激光干涉仪干涉检测试验 |
5.1.1 无磁栅半闭环精度测试 |
5.1.2 有磁栅全闭环精度测试 |
5.2 无激光干涉仪检测测试 |
5.2.1 双轴空载实验 |
5.2.2 双轴带负载实验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发展概述 |
1.1.1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回顾 |
1.1.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 |
1.1.3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趋势 |
1.2 量子密钥分发面临的挑战 |
1.2.1 单光子探测技术 |
1.2.2 量子中继 |
1.2.3 技术标准化 |
1.2.4 设备小型化 |
1.3 本论文内容 |
第2章 QKD系统集成化方案 |
2.1 40MHz-QKD设备 |
2.1.1 量子密钥分发流程 |
2.1.2 40MHz-QKD设备结构 |
2.1.3 数据处理子系统需求 |
2.1.4 40MHz-QKD设备面临的挑战 |
2.2 基于ASIC技术的QKD方案 |
2.2.1 系统架构 |
2.2.2 关键技术 |
2.2.3 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QKD_SOC芯片设计 |
3.1 QKD_SOC芯片总体结构 |
3.1.1 设计指标 |
3.1.2 结构及功能划分 |
3.1.3 工作流程 |
3.2 光源编码 |
3.2.1 发光编码 |
3.2.2 存储控制 |
3.2.3 流量控制 |
3.3 探测器模型 |
3.4 探测器控制 |
3.5 QKD协处理器 |
3.5.1 QKD协处理器结构 |
3.5.2 基矢比对 |
3.5.3 密钥累积 |
3.5.4 密钥纠错 |
3.5.5 隐私放大 |
3.5.6 密钥下发 |
3.5.7 身份认证 |
3.5.8 存储空间分配 |
3.5.9 复分接 |
3.6 TCP/IP卸载引擎 |
3.6.1 TOE整体结构 |
3.6.2 MAC模块 |
3.6.3 ARP模块 |
3.6.4 IP模块 |
3.6.5 ICMP模块 |
3.6.6 UDP模块 |
3.6.7 TCP模块 |
3.7 CPU及其子系统 |
3.7.1 中央处理器 |
3.7.2 互联总线 |
3.7.3 低速外设 |
第4章 QKD_SOC验证 |
4.1 验证目标 |
4.2 TCP/IP卸载引擎验证 |
4.3 CPU子系统验证 |
4.4 QKD子系统验证 |
4.5 QKD业务验证 |
4.6 验证总结 |
第5章 芯片测试 |
5.1 QKD_SOC芯片 |
5.2 芯片测试大纲 |
5.3 测试板 |
5.3.1 测试板结构 |
5.3.2 核心板功能 |
5.4 芯片测试项目 |
5.4.1 系统启动测试 |
5.4.2 JTAG调试模式测试 |
5.4.3 CPU子系统测试 |
5.4.4 调试网口测试 |
5.4.5 密钥协商网口测试 |
5.4.6 QKD子系统测试 |
5.5 测试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USB3.0的便携示波器接口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2.1 便携式示波器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2.2 USB协议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接口模块硬件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1.1 总体需求分析 |
2.1.2 接口模块方案设计 |
2.2 硬件电路设计 |
2.2.1 USB控制器外设接口电路设计 |
2.2.2 USB控制器电源电路设计 |
2.3 逻辑功能设计 |
2.3.1 接口控制逻辑设计 |
2.3.2 指令解析功能设计 |
2.3.3 时钟与复位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口固件程序设计 |
3.1 固件方案总体设计 |
3.2 固件程序的开发 |
3.2.1 从设备FIFO接口设计 |
3.2.2 DMA通道设计 |
3.3 USBTMC协议实现 |
3.3.1 USB描述符 |
3.3.2 USB设备枚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的仪器控制软件设计 |
4.1 SCPI指令集分析 |
4.2 专用SCPI指令集设计 |
4.2.1 通道指令子系统 |
4.2.2 测量指令子系统 |
4.2.3 采样指令子系统 |
4.2.4 触发指令子系统 |
4.3 SCPI指令存储与解析方案设计 |
4.3.1 SCPI指令存储方案设计 |
4.3.2 SCPI指令解析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
5.1 软件方案设计 |
5.1.1 软件设计选用平台及工具 |
5.1.2 软件功能分析与工作流程设计 |
5.2 软件用户界面设计 |
5.3 关键功能模块设计 |
5.3.1 数据收发模块设计 |
5.3.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功能验证与测试 |
6.1 硬件平台功能验证 |
6.2 USBTMC平台识别与功能测试 |
6.3 专用SCPI指令系统测试 |
6.4 上位机应用软件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SoC的电荷ASIC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粒子物理实验及其发展 |
1.2 读出电子学系统组成 |
1.3 电荷测量ASIC在读出电子学的应用 |
1.3.1 LHC上的ALICE时间投影室的前端系统 |
1.3.2 DAMPE硅追踪器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系统 |
1.3.3 先进ASIC芯片SAMPA在 NICA项目中的使用 |
1.4 SOC在读出电子学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应用环境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荷测量方法 |
2.1 电荷测量的技术路线介绍 |
2.2 前置放大器 |
2.2.1 电荷灵敏放大器 |
2.2.2 电流灵敏放大器 |
2.3 模拟信号处理 |
2.3.1 极零相消 |
2.3.2 滤波成形 |
2.3.3 寻峰-峰保持 |
2.4 数字化方式 |
第3章 系统方案与技术路线选择 |
3.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2 系统技术路线选择 |
3.2.1 硬件方案 |
3.2.2 ZYNQ SoC固件方案 |
3.2.3 上位机软件方案 |
3.3 设计流程与工具介绍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介绍 |
4.2 硬件设计 |
4.2.1 主控模块电路 |
4.2.2 信号采集电路 |
4.2.3 刻度源与阈值电压产生电路 |
4.2.4 电源电路 |
4.2.5 监测与保护电路 |
4.2.6 以太网通信电路 |
4.3 ZYNQ PL端逻辑设计 |
4.3.1 ADC配置与数据获取逻辑 |
4.3.2 采样数据处理逻辑 |
4.3.3 片内总线接口逻辑 |
4.3.4 片内总线互联设计 |
4.4 ZYNQ PS端嵌入式代码设计 |
4.4.1 程序工作流程 |
4.4.2 采样数据获取与上传功能 |
4.4.3 刻度输出功能 |
4.4.4 监控与保护功能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功能性测试 |
5.2.1 数据读出测试 |
5.2.2 刻度源与阈值电压源测试 |
5.2.3 温度电流监测与保护功能测试 |
5.3 性能指标测试 |
5.3.1 基线与等效噪声测试 |
5.3.2 系统有效位测试 |
5.3.3 通道线性测试 |
5.3.4 数据读出速率测试 |
5.3.5 稳定性与最大功耗测试 |
5.4 测试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标准数字抖动产生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3.1 技术路线与主要指标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系统中抖动特性与设计目标分析 |
2.1 抖动的定义与分类 |
2.2 数字信号抖动特性分析 |
2.3 课题指标与技术难点分析 |
2.3.1 幅度噪声引起抖动分析 |
2.3.2 反射与串扰引起抖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抖动产生技术研究与方案设计 |
3.1 抖动产生技术研究 |
3.1.1 基于模拟调制的抖动产生技术 |
3.1.2 基于PLL结构的抖动产生技术 |
3.2 抖动产生方案设计 |
3.2.1 基于模拟调制的抖动产生方案设计 |
3.2.2 基于PLL结构的抖动产生方案设计 |
3.3 基于数字合成与DTC数字时间转换的抖动产生技术 |
3.3.1 DTC数字时间转换技术 |
3.3.2 数字合成技术 |
3.3.3 标准数字抖动产生整体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抖动产生电路实现 |
4.1 抖动合成电路设计 |
4.1.1 数字时间转换电路设计 |
4.1.2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
4.1.3 基于高速D触发器的重定时电路 |
4.2 基于数字合成的抖动波形加载电路设计 |
4.2.1 频率控制电路 |
4.2.2 抖动波形存储电路 |
4.3 数字抖动产生模块控制电路设计 |
4.3.1 抖动幅度频率自适应电路 |
4.3.2 抖动控制电路时序设计 |
4.4 低抖动电路板设计 |
4.4.1 低噪声设计 |
4.4.2 PCB层叠与布局设计 |
4.4.3 布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电路调试与分析 |
5.1.1 电源模块调试与分析 |
5.1.2 控制电路调试与分析 |
5.2 低抖动电路测试与分析 |
5.3 项目指标测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
(9)基于交流调制技术相敏检波的弱电流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锁相放大器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 |
第二章 积分电离室和调制型弱电流放大器原理 |
2.1 积分电离室介绍 |
2.1.1 积分电离室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积分电离室工作特性 |
2.2 相敏检波原理 |
2.2.1 自相关性检测技术 |
2.2.2 互相关性检测技术 |
2.3 模拟调制型弱电流放大器原理 |
2.3.1 交流调制技术 |
2.3.2 锁相放大器 |
2.4 数字调制型弱电流放大器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设计与测试 |
3.1 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设计 |
3.2 电子元器件介绍 |
3.2.1 ICL8038、CD4358和CD40106 |
3.2.2 放大器OP07 和LF444 |
3.2.3 模拟电子开关MAX333 |
3.2.4 单片机STC8A8K64S4A12和OLED显示屏 |
3.3 硬件系统设计 |
3.3.1 交流调制模块设计 |
3.3.2 信号发生模块设计 |
3.3.3 锁相放大模块设计 |
3.3.4 单片机模块设计 |
3.4 软件系统设计 |
3.4.1 软件keil u Vision4 介绍 |
3.4.2 程序编写 |
3.5 实验测量 |
3.5.1 仿核信号实验测量 |
3.5.2 放射源实验测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设计与测试 |
4.1 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流程设计 |
4.2 MATLAB仿真 |
4.2.1 MATLAB简介 |
4.2.2 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MATLAB仿真 |
4.3 编程环境、语言及FPGA板简介 |
4.4 硬件语言描述模块的设计 |
4.4.1 DDS模块设计 |
4.4.2 数字滤波器模块设计 |
4.4.3 CORDIC算法模块设计 |
4.4.4 ADC模块设计 |
4.5 实验测量 |
4.5.1 仿核信号实验测量 |
4.5.2 放射源实验测量 |
4.6 模拟弱电流放大系统与数字弱电流放大系统的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AGV监控系统设计及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智能仓储AGV研究现状 |
1.2.2 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AGV系统任务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AGV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多AGV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2 多AGV监控系统总体架构 |
2.3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2.3.1 AGV功能需求 |
2.3.2 AGV运动状态分析 |
2.3.3 AGV运动模型 |
2.4 无线通讯系统设计 |
2.4.1 无线通讯技术选择 |
2.4.2 ZigBee通讯特点 |
2.5 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2.6 系统主要器件分析及选型 |
2.6.1 主控芯片 |
2.6.2 无线传输模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AGV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多AGV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目标 |
3.2 多AGV监控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3 下位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1 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3.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3.3.3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3.4 RFID模块电路设计 |
3.3.5 避障模块电路设计 |
3.3.6 磁导航模块电路设计 |
3.3.7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设计 |
3.3.8 A/D与D/A电路设计 |
3.4 无线通讯系统硬件设计 |
3.4.1 无线模块电路设计 |
3.4.2 串口电路电路设计 |
3.5 上位机硬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AGV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多AGV监控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4.2 下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
4.2.1 主控模块软件开发环境 |
4.2.2 PWM波形产生流程 |
4.2.3 电机测速程序设计 |
4.2.4 红外避障模块软件设计 |
4.2.5 驱动控制模块程序流程 |
4.3 无线通讯系统软件设计 |
4.3.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4.3.2 ZigBee网络体系 |
4.3.3 ZigBee协议栈架构 |
4.3.4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4.3.5 无线通讯组网设计 |
4.4 上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
4.4.1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 |
4.4.2 上位机软件总体架构 |
4.4.3 上位机系统启动流程设计 |
4.4.4 用户登录功能软件设计 |
4.4.5 上位机界面设计 |
4.5 控制系统命令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V调度算法研究 |
5.1 AGV调度算法概述 |
5.2 AGV调度问题定义 |
5.3 调度算法介绍 |
5.3.1 建模与仿真方法 |
5.3.2 智能优化算法 |
5.3.3 混合优化算法 |
5.4 标准粒子群算法 |
5.5 AGV最优路径调度改进粒子群算法设计 |
5.5.1 AGV工作环境数学建模 |
5.5.2 适应度函数建立 |
5.5.3 自适应调整惯性权重 |
5.5.4 粒子选择、交叉过程 |
5.5.5 粒子变异过程 |
5.5.6 改进粒子群算法流程 |
5.5.7 基于MATLAB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AGV监控系统实现 |
6.1 下位机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6.2 下位机控制系统功能实现 |
6.2.1 AGV巡线能力测试 |
6.2.2 AGV避障能力测试 |
6.3 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 |
6.3.1 用户登录功能实现 |
6.3.2 AGV系统设置功能实现 |
6.3.3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
6.3.4 密码设置功能实现 |
6.3.5 异常状态查看功能实现 |
6.3.6 上位机控制功能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LN8254—可编程计数(间隔)定时器逻辑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D]. 高金建.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面向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与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 续文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FPGA的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王晨.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电火花机床多轴同步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 郭亚丽.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钟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基于USB3.0的便携示波器接口模块设计与实现[D]. 张耀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SoC的电荷ASIC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设计[D]. 陈瑞霖.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标准数字抖动产生模块设计与实现[D]. 雷晟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交流调制技术相敏检波的弱电流放大器研究[D]. 张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1)
- [10]多AGV监控系统设计及调度算法研究[D]. 张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