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罗乐[1](2017)在《高密度内燃牵引单线铁路隧道运营通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内燃牵引铁路普遍用于货物运输,存在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化的发展趋势,而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可以用来直接判断内燃牵引单线铁路隧道采取何种机械通风方式的方法和依据,对斜井分段式通风方式的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这对高密度运营的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的设计造成一定困难。对此本文以某类型内燃牵引单线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营通风模式展开研究。首先依据单线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的特点,建立了一维不可压缩非恒定流和带流动污染源的不稳定流物理模型;建立了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数学模型;完善了单线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的相关数值计算程序;分析了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确定方法及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具体隧道采取相应通风模式时风速变化情况和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而确定隧道污染物浓度达标时间,对不同长度不同通风要求的隧道依次进行自然通风、全射流纵向通风和斜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某类型隧道允许通风时间为15min时,若列车速度为120km/h,能够实现自然通风的最大隧道长度为2920m;若列车速度为70km/h时,能够实现自然通风的最大隧道长度约为2100m。(2)某类型隧道采取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是否适用可用允许通风时间和最小达标时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最小达标时间为Tmin=0.00143Ltu-0.011Vtr-0.52,当允许通风时间TT≥Tmin时,采取全射流纵向通风适用,反之全射流纵向通风不适用。(3)所研究某高密度运营具体隧道设计条件下采取单斜井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当列车速度为38km/h时,斜井的较优位置位于距离隧道入口 2Ltu/3处,采取排风式比送风式更为合理;隧道采取双斜井送排式通风模式时,较适宜的斜井间距在2Ltu/5到Ltu/2之间;当隧道需要双向通风时,可以采取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模式,较适宜的斜井间距为2Ltu/5。对于所研究的某特长隧道设计条件下通风风速超标,不满足通风要求。在采取三斜井分段式通风、70km/h设计时速下,建议将2#、4#和5#辅助通道作为通风井,采取排送排的通风模式,此时通过调节风机压力能够使风速不超过8m/s,达标时间低于7.9min,从而满足该隧道通风要求。
余天应[2](2019)在《高黎贡山长隧道行车组织及通过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铁路已经成为我国民众中长距离出行最为主要的交通方式。隧道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发挥铁路运输能力的瓶颈所在,隧道所具有的封闭、视觉效果差、不易进行列车交会和越行等特点增加了隧道行车组织的难度,因此研究长隧道的行车组织工作及计算其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高黎贡山长隧道的行车组织模式及其通过能力问题。首先,分析了高黎贡山长隧道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所处区位的地理特征、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建设情况及隧道通风设计情况,形成了对高黎贡山长隧道的系统性认识;接着,分析了单复线运行模式下的列车运行模式,提出了区间内部列车交会次数及越行次数的计算方法,结合计算方法指出了越行站最优的设站位置,并以高黎贡山长隧道所处的保山至芒市段为例,计算了该区段内的列车越行及交会次数、选择了合适的行车组织模式;然后,分析了单线线路在不同运行图下的通过能力,结合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和自动闭塞区段扣除系数原理,考虑隧道通风影响提出了各种情况下列车扣除系数,并结合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计算了保山至芒市区段的线路通过能力。在论文的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果,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3](2006)在《隧道工程篇》文中研究指明前言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是人类挑战生存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建成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地下空间拓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特大城市已建成运营城市地铁200多公里,而且在许多城市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地下商场、地下管廊、停车场、人防设施等。目前,我国大陆上新建各类隧道、隧洞约以每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4](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韩通[5](2019)在《基于通风网络分析的超长铁路隧道活塞风流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高黎贡山隧道和渤海海峡跨海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对超长铁路隧道内由列车活塞风作用而引起的风流流动的规律展开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隧道通风风流的基本假定和隧道通风网络中风流的基本规律,采用斯考得-亨斯雷法研究了铁路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的数学模型,并结合铁路隧道中活塞风压力的表达式,推导得出了铁路隧道通风网络中考虑活塞风压力的任意回路风量修正公式的一般通式;基于该公式,修改了活塞风压力子程序,完善了通风网络解算程序。该程序可用来进行含多斜竖井、多救援横通道、多疏散联络通道、多条压力缓冲通道道(泄压通道)、多列列车行驶的超长铁路隧道的通风网络计算,以系统、宏观、动态地研究这类复杂形式的超长铁路隧道内的活塞风流动规律,有利于掌握列车在超长铁路隧道中行驶时的风流流动状态,为制定隧道的运营通风和火灾排烟方案提供指导。(2)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通风网络解算程序计算了列车行驶在不同位置时各段隧道内和两竖井内受活塞风作用而引起的风流流动情况,研究了含双竖井超长铁路隧道内的活塞风流动规律,探究了竖井对活塞风规律的影响;并将通风网络解算程序和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及程序的可靠性。(3)以渤海海峡跨海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通风网络解算程序计算了单辆列车单向行驶、双辆列车双向行驶、多辆列车单向行驶、多辆列车双向行驶等多种工况,研究了含多泄压通道的超长铁路隧道内的活塞风流动规律,探究了泄压通道、列车数量、双向行车、会车等因素对活塞风流动规律的影响。
蒋尧[6](2017)在《非洲某内燃牵引单线重载铁路特长隧道运营通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燃牵引单线重载铁路特长隧道的运营通风往往面临双向通风、通风量大、通风能耗高等难题。工程设计时需要解决采用哪一种通风方案既能够满足通风要求又具有较好经济性的问题,目前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可以借鉴,且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为给工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非洲的东马木隧道的运营通风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建立了特长隧道全射流通风计算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全射流正常通风和提前通风的效果,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提前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设计条件下,正常通风不能满足重载工况和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提前通风虽然能够满足重载工况的通风要求,但不能满足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故该隧道采用全射流通风方案不可行。(2)如果改变一些条件,如隧道断面净空小于34m2、空载列车速度小于80km/h或空载列车长度大于3000m,则提前通风能够满足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该隧道可以采用全射流提前通风方案。然后建立了单斜井分段式通风计算模型,对利用施工斜井通风的方案进行了研究,模拟了不同工况下不同通风方式的效果,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送入式提前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设计条件下,单斜井排出式正常通风和送入式正常通风均不能满足重载工况和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送入式提前通风能够满足重载工况但不能满足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该隧道利用施工斜井通风的方案不可行。(2)如果改变一些条件,如施工斜井位于7500~8200m范围内或空载列车速度小于70km/h,则送入式提前通风能够满足空载工况的通风要求,该隧道利用一个施工斜井运营通风的方案是可行的。最后,针对于该隧道运营通风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方案,模拟了不同工况下的通风效果,确定了较优斜井位置,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排风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斜井处于合适位置时,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方案能够满足各工况的通风要求,该隧道采用此方案是可行的。(2)1#斜井的较优位置在距隧道进口 4800m处,2#斜井的较优位置在距隧道出口 4100m处;斜井位于较优位置时需要的排风量最小。(3)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东马木隧道运营通风采用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方案较合理。
张梦琪[7](2018)在《基于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公路隧道设计需风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量也日益增多。由于隧道的特殊结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会在隧道内沿行车方向传播,通风问题一直是公路隧道相关研究的热门话题。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规范是《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规范中虽然提出了NOx的浓度限值,但需风量实际计算时只考虑了CO和烟尘,而世界道路协会(PIARC)2012标准中计算设计需风量时,考虑稀释的污染物为NOx、CO和烟尘。为研究不同种类的污染物浓度对隧道通风设计的影响,本文依托具体的工程实例(华岩隧道),分别依据我国现行规范和PIARC 2012标准,计算需风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结果有:(1)由两种规范分别计算华岩隧道四个特征年不同工况车速的设计需风量,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我国规范没有考虑NOx,计算出的设计需风量为890.99m3/s,比由PIARC标准计算出的设计需风量小27.4%;(2)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计算出的设计需风量配置射流风机,使用Fluent模拟射流风机不同安装工况的通风效果,并计算风机综合影响系数K,K值越接近1表示风机效率越高。模拟得出华岩隧道射流风机的最佳安装参数:风机距离隧道拱顶2m,风机的横向间距3m4m,纵向间距120m130m,计算出K值为0.8300.832。(3)使用Fluent模拟远期特征年射流风机全开时,隧道中车内人员高度的CO和NO2的浓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1)由于华岩隧道设计时采用的是已废止的旧规范(《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在其风机配置下隧道内CO浓度最高为130ppm,不满足现行规范的浓度标准100ppm;在现行规范计算出的需风量下重新布置的风机可以使CO稀释到61ppm,满足标准且有一定的富余;(2)模拟隧道的NO2浓度分布可知,隧道内NO2浓度最高为3.5ppm,远远超过现行规范中的限值1ppm。如果增加隧道内平均风速达到10.21m/s,才能将NO2浓度稀释到2ppm以下;如果要使NO2的浓度低于1ppm,则会因为平均风速过大而不满足通风标准。建议在我国规范的设计需风量计算中,根据我国国情明确稀释NOx的需风量计算方法及浓度控制标准,使得隧道通风的需风量计算更加准确。
陈军强[8](2018)在《高海拔单线单洞特长铁路隧道竖井位置对通风流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海拔地区因其自然风速大,且带辅助坑道的高海拔隧道热位差效应显著,故高海拔隧道在设计运营通风时,应充分考虑隧道自然风的影响。在带竖井的长大深埋隧道中,由于竖井和两洞口的高差明显,使得隧道内空气温差和气压差形成较强的烟囱效应,从而影响自然通风的效果。又因为竖井烟囱效应的特性,其优秀排烟效果对隧道发生火灾时,快速排出隧道内烟气的作用较为明显。所以在运营期间有效的利用施工辅助坑道不仅可以节约造价,还可以改善隧道局部的通风环境。论文以无竖井的3000m隧道进行自然通风为计算模拟,分别对洞、内外温差为5℃和10℃时的隧道自然通风流场进行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并得出两种情况下的隧道内自然风速。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值和数值模拟值,结果表明理论和数值模拟得到的隧道内的自然风速结果误差可以控制在7%以内,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可行性;以FLUENT软件为基础,模拟分析竖井位于隧道不同位置时隧道内自然风的流场分布,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竖井位置在隧道纵向离隧道洞口距离增加,隧道内自然风速减小,隧道通风换气时间呈e指数增长。竖井横向小距离移动对隧道内自然风速影响较小;(2)隧道入口和出口端速度与竖井纵向位置呈e指数函数衰减,隧道竖井出口速度受竖井纵向位置影响较小,速度最大波动率不大于1.6%。以FLUENT动网格技术为基础,模拟分析单竖井隧道的隧道列车活塞风分布规律,得出结论:列车车头前的流场呈扇状分布向前推进,车尾部形成数个尾涡区;列车环隙空间的流动大致呈现为:近列车壁面气流速度较大,近隧道壁面气流速度较小,纵向环隙气流的速度从车头到车尾逐渐减小;竖井内流体的速度场受活塞风影响呈扇状分布,对环隙空间流场的后段作用显著,分流作用使得剪切力的增压减小。
张伟[9](1978)在《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铁路道运营通风所采用的通风方式大部分是洞口风道式,这种方式具有管理方便,工作条件好的优点,但按目前的动力和设备能力看,它只能适用于一般的长隧道。对于特长隧道,比如8公里以上的隧道,由于通风动力消耗大和设备能力上尚有困难,因此过去线路设计方案的比选中,尽管特长隧道方案具有较多优越性,也不得不因通风有困难而放弃。
陈绍华[10](2016)在《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我国首座长度突破30 km的铁路隧道,文章介绍关角隧道的主要修建新技术:采用斜井分隔风道新技术和斜井皮带机出碴配合钻爆法掘进的新技术,加大供风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克服高寒缺氧难题;采用岩溶裂隙水综合注浆技术及合理的排水配置,解决持续高压涌水难题;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加强初期支护和允许适度变形的技术方案,解决宽大断层束大变形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首创采用活塞风解决30 km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方案,研究隧道内火灾烟气分布规律后,采用安全隧道射流风机加压和事故隧道均衡分散式竖井排烟新技术,形成防灾救援新技术。文章介绍关角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以期对后续的高原特长隧道起到指导,达到推动中国铁路隧道技术进步的目的。
二、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密度内燃牵引单线铁路隧道运营通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章 隧道运营通风数值计算方法 |
2.1 物理及数学模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数学模型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2.2.1 气流速度的计算方法 |
2.2.2 污染物浓度的计算方法 |
2.3 卫生标准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2.3.1 通风卫生标准 |
2.3.2 排污量的确定 |
2.3.3 基本计算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燃机车牵引隧道自然通风研究 |
3.1 隧道的自然通风效果 |
3.1.1 基本计算参数 |
3.1.2 自然通风效果 |
3.2 达标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风速及污染物浓度分布变化分析 |
3.2.2 隧道长度对达标时间的影响 |
3.2.3 列车速度对达标时间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射流纵向通风适用范围研究 |
4.1 隧道的全射流纵向通风效果 |
4.1.1 基本计算参数 |
4.1.2 隧道全射流纵向通风效果 |
4.3 全射流纵向通风适用范围 |
4.4 工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斜井分段式通风模式研究 |
5.1 单斜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模式研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送排风模式比选 |
5.1.3 不同风机压力下的通风效果 |
5.1.4 斜井位置的影响 |
5.1.5 列车速度的影响 |
5.2 双斜井送排式通风模式研究 |
5.2.1 风速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模拟 |
5.2.2 相同斜井间距下斜井位置的影响 |
5.2.3 不同斜井间距下斜井位置的影响 |
5.2.4 双斜井送排式和单斜井排出式通风效果对比 |
5.3 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效果研究 |
5.3.1 通风模式的提出 |
5.3.2 风速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模拟 |
5.3.3 斜井间距对达标时间的影响 |
5.3.4 列车速度对达标时间的影响 |
5.4 三风井分段式纵向通风 |
5.4.1 工程概况 |
5.4.2 设计条件下风速和浓度分布模拟 |
5.4.3 调整风机压力和送风方向后的通风效果 |
5.4.4 风井不同时的通风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2)高黎贡山长隧道行车组织及通过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山区铁路建设运营特点 |
1.3 国内外铁路行车组织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黎贡山长大隧道工程基本情况 |
2.1 高黎贡山长大隧道基本情况 |
2.2 高黎贡山地理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条件 |
2.2.3 水文条件 |
2.3 高黎贡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工程地质特征 |
2.3.2 地温分布 |
2.4 高黎贡山隧道施工建设情况 |
2.5 高黎贡山隧道通风设计 |
2.5.1 施工通风设计 |
2.5.2 运营通风设计 |
第3章 长隧道的行车组织模式研究 |
3.1 在单线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行模式 |
3.1.1 区段采用继电半自动闭塞方式下列车运行模式分析 |
3.1.2 区段采用单线自动闭塞方式下列车运行模式分析 |
3.2 在复线运行模式下长隧道的列车运行模式研究 |
3.2.1 区间采用自动闭塞列车运行模式分析 |
3.2.2 追踪间隔时间 |
3.2.3 双线区段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 |
3.2.4 保山至芒市段列车运行模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通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
4.1 单线铁路通过能力计算 |
4.1.1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
4.1.2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
4.2 铁路隧道通风的目的及主要模式 |
4.2.1 隧道通风的目的 |
4.2.2 隧道通风的模式 |
4.2.3 隧道通风主要影响因素 |
4.3 隧道通风对保山至芒市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 |
4.3.1 保山至芒市区段线路概况 |
4.3.2 隧道通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5)基于通风网络分析的超长铁路隧道活塞风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内活塞风研究现状 |
1.2.2 隧道通风网络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网络理论 |
2.1 概述 |
2.1.1 通风网络的基本术语 |
2.1.2 通风网络的形式 |
2.1.3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
2.2 隧道通风网络解算原理及解算方法 |
2.2.1 隧道通风风流基本假定 |
2.2.2 隧道通风网络中风流基本规律 |
2.2.3 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的数学模型 |
2.2.4 铁路隧道中活塞风压力的表达式 |
2.2.5 考虑活塞风压力的隧道通风网络解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竖井超长铁路隧道活塞风流动规律研究 |
3.1 高黎贡山隧道概况 |
3.2 高黎贡山隧道活塞风通风网络计算 |
3.2.1 计算工况 |
3.2.2 列车行驶在竖井前的计算结果分析 |
3.2.3 列车行驶在竖井间的计算结果分析 |
3.2.4 列车行驶在竖井后的计算结果分析 |
3.2.5 计算结果小结 |
3.3 双竖井铁路隧道活塞风理论计算公式 |
3.3.1 列车行驶在竖井前隧道段的活塞风计算 |
3.3.2 列车行驶在竖井间隧道段的活塞风计算 |
3.3.3 列车行驶在竖井后隧道段的活塞风计算 |
3.4 高黎贡山隧道活塞风理论公式计算 |
3.5 通风网络计算与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泄压通道超长铁路隧道活塞风流动规律研究 |
4.1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概况 |
4.2 计算工况 |
4.3 单辆列车单向行驶的活塞风流动规律 |
4.3.1 计算结果分析 |
4.3.2 计算小结 |
4.4 双辆列车双向行驶的活塞风流动规律 |
4.4.1 列车位置对称 |
4.4.2 列车位置不对称 |
4.4.3 计算小结 |
4.5 多辆列车单向行驶的活塞风流动规律 |
4.5.1 行车间隔为5min |
4.5.2 行车间隔为8min |
4.5.3 行车间隔为16min |
4.5.4 计算小结 |
4.6 多辆列车双向行驶的活塞风流动规律 |
4.6.1 行车间隔为5min |
4.6.2 行车间隔为8min |
4.6.3 行车间隔为16min |
4.6.4 计算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泄压通道和会车对活塞风流动规律的影响研究 |
5.1 计算工况 |
5.2 有无泄压通道对活塞风流动规律的影响 |
5.2.1 单辆列车单向行驶 |
5.2.2 多辆列车单向行驶 |
5.3 泄压通道断面尺寸对活塞风流动规律的影响 |
5.3.1 单辆列车单向行驶 |
5.3.2 双辆列车双向行驶 |
5.4 会车对活塞风流动规律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6)非洲某内燃牵引单线重载铁路特长隧道运营通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隧道内有害气体控制标准研究 |
1.2.2 运营通风方式及效果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隧道运营通风数值计算方法 |
2.1 空气流速计算方法 |
2.1.1 物理数学模型 |
2.1.2 气流加速度方程 |
2.1.3 求解方法 |
2.2 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方法 |
2.2.1 物理数学模型 |
2.2.2 有限体积法求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射流通风方案研究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1 隧道概况 |
3.1.2 基本计算参数 |
3.2 全射流通风效果分析 |
3.2.1 计算工况的确定 |
3.2.2 风速与浓度分布变化规律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3 通风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隧道断面积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3.3.2 通风时间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3.3.3 列车长度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斜井分段式通风方案研究 |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既有斜井通风效果分析 |
4.2.1 排出式正常通风效果 |
4.2.2 送入式正常通风效果 |
4.2.3 送入式提前通风效果 |
4.3 通风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斜井位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4.3.2 通风时间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4.3.3 列车长度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斜井单排式通风方案研究 |
5.1 通风方案的提出 |
5.2 通风效果分析 |
5.2.1 重载工况的通风效果 |
5.2.2 空载工况的通风效果 |
5.3 斜井位置的优化 |
5.3.1 1#斜井的较优位置 |
5.3.2 2#斜井的较化位置 |
5.4 相关参数对排风量的影响 |
5.4.1 列车速度对排风量的影响 |
5.4.2 列车长度对排风量的影响 |
5.4.3 隧道内自然风对排风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基于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公路隧道设计需风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公路隧道的发展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隧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 |
1.3 隧道通风方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2 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2.1 公路隧道设计需风量计算标准 |
2.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计算标准 |
2.1.2 世界道路协会(PIARC)计算标准 |
2.2 华岩隧道工程概况 |
2.2.1 隧道概况 |
2.2.2 交通量分析 |
2.3 华岩隧道基于《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的需风量计算 |
2.3.1 稀释污染物需风量 |
2.3.2 隧道换气需风量 |
2.3.3 火灾排烟需风量 |
2.3.4 隧道需风量计算汇总 |
2.4 华岩隧道基于PIARC标准的需风量计算 |
2.4.1 基本参数 |
2.4.2 污染物单车排放量计算 |
2.4.3 隧道需风量计算汇总 |
2.5 需风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5.1 设计需风量比较 |
2.5.2 稀释对应污染物需风量比较 |
2.6 造成差异的因素分析 |
2.6.1 污染物种类 |
2.6.2 污染物排放量 |
2.7 本章小结 |
3 射流风机配置优化分析 |
3.1 射流通风计算理论基础 |
3.1.1 基本计算公式 |
3.1.2 射流风机增压理论 |
3.2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3.2.1 数值模拟软件Fluent |
3.2.2 隧道通风计算假设 |
3.2.3 湍流基本方程 |
3.2.4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3.3 射流风机选型 |
3.4 射流风机不同安装工况下通风效果分析 |
3.4.1 射流风机综合影响系数 |
3.4.2 计算模型简化及边界条件设置 |
3.4.3 射流风机与拱顶间距对风机效率的影响 |
3.4.4 射流风机横向间距对风机效率的影响 |
3.4.5 射流风机纵向间距对风机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污染物浓度分布数值模拟分析 |
4.1 污染物扩散方程 |
4.2 华岩隧道实际需风量统计 |
4.3 CO浓度分布模拟 |
4.3.1 CO浓度标准 |
4.3.2 CO浓度分布模拟 |
4.4 NO_2 浓度分布模拟 |
4.4.1 NO_2 浓度标准 |
4.4.2 NO_2 浓度分布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中的基准排放量计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高海拔单线单洞特长铁路隧道竖井位置对通风流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长大铁路隧道运营通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3.1 目的及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软件介绍 |
2.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控制方程 |
2.3 数值模拟湍流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隧道自然风 |
3.1 隧道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辅助坑道 |
3.2 现场实测 |
3.2.1 测量仪器及方法 |
3.2.2 现场数据分析 |
3.3 隧道自然风基本计算理论 |
3.3.1 无辅助坑道隧道等效压差计算 |
3.3.2 带辅助坑道隧道等效压差计算 |
3.4 自然风数值模拟参数修正 |
3.4.1 通风量的修正 |
3.4.2 通风阻力的修正 |
3.5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3.5.1 模型参数 |
3.5.2 网格及边界条件 |
3.5.3 求解器设置 |
3.6 自然风计算结果分析与验证 |
3.6.1 理论计算结果 |
3.6.2 数值模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竖井不同位置对隧道自然通风的影响规律 |
4.1 理论计算 |
4.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2.1 模型参数 |
4.2.2 网格及边界条件 |
4.2.3 求解器设置 |
4.3 竖井位于隧道纵向不同位置 |
4.3.1 隧道内的风流场变化 |
4.3.2 隧道断面速度的变化 |
4.4 竖井在隧道纵向不同位置时,隧道通风换气时间的变化规律 |
4.4.1 通风换气时间理论基础 |
4.4.2 通风换气时间 |
4.5 竖井在隧道横向不同位置时,隧道内的风流场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单竖井隧道活塞风的分布规律 |
5.1 活塞风基本理论 |
5.2 计算模型 |
5.2.1 物理模型、网格及边界条件 |
5.2.2 求解器设置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 1 线路概况 |
1. 2 施工方案 |
2 工程特点和难点 |
3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
3. 1 断裂带大变形控制技术 |
3. 1. 1 地应力及变形概况 |
3. 1. 2 隧道断面、支护形式与参数的优化研究 |
3. 1. 3 隧道支护参数现场试验研究 |
3. 1. 4 宽大断层束隧道施工技术 |
3. 1. 4. 1 合理的隧道断面形状 |
3. 1. 4. 2 支护形式与刚度 |
3. 2 岩溶裂隙水综合处理技术 |
3. 2. 1 岩溶裂隙水的危害 |
3. 2. 2 关角隧道灰岩段突、涌水特点 |
3. 2. 3 岩溶裂隙水处理原则及堵、排标准的研究 |
3. 2. 4 岩溶裂隙水注浆堵水技术 |
3. 2. 4. 1 高分子注浆材料 |
3. 2. 4. 2 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在关角隧道注浆堵水试验研究 |
3. 2. 4. 3 岩溶裂隙水注浆技术 |
3. 2. 5 长大斜井辅助施工抽排水技术 |
3. 2. 5. 1 抽水设备配备原则 |
3. 2. 5. 2 泵站抽水能力的计算 |
3. 2. 5. 3 斜井泵站配置 |
3. 2. 5. 4 反坡排水技术 |
3. 3 斜井中隔板分割风道施工通风技术 |
3. 3. 1 通风方案的提出 |
3. 3. 2 中隔板施工通风数值模拟 |
3. 3. 3 关角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测试 |
3. 4 钻爆法斜井皮带机出碴技术 |
3. 4. 1 斜井出碴导致的建设难度 |
3. 4. 2 7#斜井皮带机出碴运输技术 |
3. 4. 2. 1 斜井皮带机出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3. 4. 2. 2 总体设计 |
3. 4. 2. 3 井底破碎站 |
3. 4. 2. 4 斜井皮带机设置 |
3. 4. 2. 5 洞外转运设备 |
3. 4. 3 皮带技术成果 |
3. 5 特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 |
3. 5. 1 高海拔地区有害气体毒性计算方法 |
3. 5. 2 有害气体及粉尘容许体积质量确定 |
3. 5. 3 关角隧道逐月自然风预测计算结果 |
3. 5. 3. 1 计算模型 |
3. 5. 3. 2 计算结果 |
3. 5. 4 关角隧道逐天活塞风分布情况研究 |
3. 5. 5 提出了关角隧道正常运营通风模式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案 |
3. 6 特长隧道防灾救援、疏散与通风技术 |
3. 6. 1 隧道火灾烟气分布特性 |
3. 6. 1. 1 火灾烟气分布特性数值分析 |
3. 6. 1. 2 火灾烟气分布特性现场试验 |
3. 6. 2 疏散救援系统 |
3. 6. 3 紧急救援站发生火灾的通风排烟技术 |
3. 6. 3. 1 技术方案 |
3. 6. 3. 2 排烟量 |
3. 6. 3. 3 通风计算 |
4 取得的主要成果或技术创新 |
4. 1 形成了高海拔地区特长隧道岩溶裂隙水综合处理技术 |
4. 2 研发了长大斜井中隔板式通风技术,通风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
4. 3 研发了长大斜井皮带机出碴系统技术,为隧道施工增加了新的施组模式 |
4. 4 研发了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的高海拔特长隧道运营通风节能减排新技术 |
4. 5 形成了高海拔特长隧道防灾救援设计模式和完整的防灾救援设计技术体系 |
4. 5. 1 隧道内火灾烟气分布特性 |
4. 5. 1. 1 无自然风时的火灾烟气分布特性 |
4. 5. 1. 2 旅客列车火灾在自然风作用下的烟气分布特性 |
4. 5. 2 集成多项技术,形成了高海拔特长隧道的救援站设计模式 |
4. 5. 3 首创了自安全隧道供风、竖井均衡排烟的救援站通风排烟模式 |
4. 5. 4 形成了高海拔特长隧道火灾条件下疏散救援综合指挥技术 |
4. 5. 5 形成了完整的防灾救援设计技术体系 |
5 总结与展望 |
5. 1 特长隧道修建关键技术 |
5. 2 展望 |
6 单位介绍 |
四、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密度内燃牵引单线铁路隧道运营通风模式研究[D]. 张罗乐.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2]高黎贡山长隧道行车组织及通过能力研究[D]. 余天应.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隧道工程篇[A].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4]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5]基于通风网络分析的超长铁路隧道活塞风流动规律研究[D]. 韩通.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非洲某内燃牵引单线重载铁路特长隧道运营通风研究[D]. 蒋尧.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7]基于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公路隧道设计需风量研究[D]. 张梦琪. 西华大学, 2018(02)
- [8]高海拔单线单洞特长铁路隧道竖井位置对通风流场的影响[D]. 陈军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9]单线铁路长隧道分段式运营通风方案的探讨[J]. 张伟.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12)
- [10]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关键技术[J]. 陈绍华. 隧道建设,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