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稳定同位素法鉴定食品的真伪和产地

用稳定同位素法鉴定食品的真伪和产地

一、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鉴别食品真假和产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默涵,高铭,李雅丽,柳嘉,富宏坤,孙晓辰,段盛林[1](2022)在《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乳品产业的发展,乳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具有特定产地、草饲散养等声称的高端乳制品层出不穷,牛奶的原产地溯源尤为必要。本研究分别测定黑龙江省、云南省、河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5个省区牛奶样本中的δ13C、δ15N、δ2H、δ18O四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及钙、铁、锌三种矿物元素的质量浓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5个地区的牛奶产地的数据模型,探究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在牛奶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开发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结果显示,牛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δ18O和矿物元素钙、锌的产地差异性显着(P<0.05),可作为养殖模式及产地鉴别的依据,而铁的产地差异性不显着(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出甘肃省的样品,在其他产地间存在一定交叉,通过判别分析可有效区分全部产地,原始整体判别率为100%,交叉验证的正确判别率为96%。利用本研究开发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可实现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为控制奶源、提振国民消费信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刘洪林[2](2021)在《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认证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品牌保护、错贴标签、产地错配是食品认证的重要参数。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一直很感兴趣。茶叶产品的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是茶叶产品证实最关注的的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使用判别性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和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方法对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产品、2014年至2018年5个年份普洱茶茶样和永川、秀山、万州、江津、荣昌和宜宾6个产地的茶叶样本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进行了分析。对茶叶产品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对结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对茶叶产品(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的证实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继而建立茶叶产品证实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四种方法在茶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各自不同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采用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8%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114Cd、95Mo和85Rb是证实不同配方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Mn、68Zn和203Tl是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86Sr和112Cd是证实不同产地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特征,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多稳定同位素比值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2H、18O、98Mo/95Mo、96Mo/95Mo和98Mo/96Mo;δ2H、δ13C和154Sm/152Sm是不同生产年份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138Ba/137Ba、205Tl/203Tl、δ15N、88Sr/86Sr和154Sm/152Sm为不同产地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茶叶中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分析方法验证效果好,适合茶叶中分析。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特征,采用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3CSer和δ15NSer;使不同生产年份茶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Thea、δ13CGlu和δ15NGlu;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得到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Ala和δ13CThea;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不同的指纹特征,发现茶叶产品证实效果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组合>矿物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组合>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标组合>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值组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在茶叶产品证实具有优越性,各模型证实性能相当且优异,能提高整体正确证实率。筛选出95Mo、δ15NSer、133Cs、δ13CSer、Co、85Rb、P、La、172Yb、47Ti/46Ti、112Cd和88Sr/86Sr为结合136个变量证实不同配方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K和85Rb为结合110个变量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为结合134个变量证实不同产地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茶叶产品证实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并建立。化学计量学方法(HCA、PCA、PLS-DA、BP-ANN和LDA等)是茶叶产品证实指标筛选及判别模型建立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不同方法对茶叶产品证实效果不一,使用前提条件需要仔细考察。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叶产品证实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他食品,尤其是植源性产品的证实研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道兵,岳红卫,高冠勇,宋立里,武竹英,王一路,钟其顶,张柏林[3](2020)在《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花生油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是该技术应用于花生油掺假检测的基础,为探究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碳、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规律及其受产地、年份的影响,本试验收集了3个年份6个省份的花生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测定油脂中3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2H和δ18O)。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花生样品中,油脂的δ13C、δ2H和δ18O值均不相同。以δ13C为例,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湖北>辽宁>广东>山东>河南>江苏,部分省份之间差异显着(P<0.05);因年份不同油脂稳定同位素特征也存在差异。另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产阶段的油脂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几乎一致,加工工艺的差异未改变油脂的稳定同位素分馏。可见,油脂中保留了花生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本研究结果为花生油掺假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应用可行性。

易冰清,郭秀秀,颜治,赵琼晖,吴凤琪,靳保辉,谢丽琪,吴浩[4](2020)在《乳制品掺假现状与稳定同位素鉴别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品掺假鉴别是目前我国乳品质量控制的难题之一,相关部门特别是进口监管部门急需快速且准确鉴别乳制品掺假以及原产地来源的新技术和方法。本文综述我国乳制品掺假现状,总结掺假乳制品的常见鉴别技术,重点阐述目前国内外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乳制品真实性鉴别研究中的进展,主要介绍C、H、O、N和S稳定同位素的相关应用,并指出该技术在乳品掺假鉴别和产地溯源中的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赵姗姗,谢立娜,郄梦洁,赵燕[5](2020)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溯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市场上奶制品标签混乱、普通乳制品冒充有机乳制品、复原乳冒充鲜乳等问题,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可追溯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使用该技术对牛奶及奶制品溯源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未来牛奶及奶制品产地溯源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及食品溯源系统的不断完善提供帮助。

李阳[6](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文中研究指明酱油和食醋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酿造历史,富含多种风味物质和活性物质,不仅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已有很多研究者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对酿造酱油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不过,却鲜少有研究者对不同种类的酿造食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技术,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不同种类分组的酱油、食醋样品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寻找生抽与老抽、不同等级酱油、不同产地食醋、不同颜色食醋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在此基础上,又加了3种市面上售卖的散装酱油样品,并分析其品质。本实验主要有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对酱油样品进行的代谢组学分析,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UHPLC-Q Exactive Obitrap MS)对酱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样品的总离子流图,然后将该质谱数据导入Compound Discoverer2.1软件,对生抽、老抽及散装酱油样品和不同等级的酱油样品分组,分别进行分析,并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食醋样品的代谢组学分析,与酱油样品处理同样的条件,依据不同产地(山东、山西、江苏)和不同醋体颜色(无色、浅色、浓色)对食醋进行分组并分析,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中,找到了生抽酱油与老抽酱油之间的2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酯类、酸类、醇类、酮类化合物,生抽酱油样品中多为氨基酸及其反应物,老抽酱油样品多为香豆素衍生物等,根据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推测,老抽酱油在复晒阶段加入了一些含有小茴香、丁香、龙蒿等香辛料的调味液,并且复晒阶段的美拉德反应已将部分氨基酸转化;不同等级酱油的分组结果中,特级酱油与一级酱油中筛选了5种差异性代谢物,有酯类、杂环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特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7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有酮类、酯类、酸类及杂环化合物,一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酮类和酸类化合物,在该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与数量依照等级逐次递减,特级酱油好于一级酱油,一级酱油好于三级酱油,也印证了不同等级酱油生产过程中,“头抽油”与“二抽油”的添加要求;散装酱油不论在哪个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差异性都十分巨大,且口感中除了咸味,鲜少有其他香味。第二部分实验结果中,江苏食醋与山东食醋筛选出了8种差异性代谢物,有羧酸类、酮类、酰胺类和脂类物质,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有14种物质,包括羧酸类、酰胺类、酯类、酮类、醚类和杂环类物质,江苏食醋与山西食醋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3种物质,包括羧酸类、杂环化合物、酰胺类、酯类物质,江苏食醋样品中的镇江恒顺食醋与其他产地食醋差异最大,原料主要为恒顺地区优质糯米和粳米,由差异性代谢物推测,其还可能添加了豆类、中药或香草香料及麦麸等辅料,山东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大米,还添加了小麦、小麦粉等含蛋白质的辅料,山西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高粱,蛋白溶解度低,可能是造成山西食醋样品氨基化合物低于其他食醋的主要原因,另外,1-呋喃基-β-咔啉-3-羧酸是江苏食醋区别于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浓色食醋与浅色食醋有15种差异性代谢物,含有羧酸类、酯类、醇类、酰胺类、酮类物质和杂环化合物,浅色食醋与无色食醋有14种差异性代谢物,包括羧酸类、酰胺类、胺类和酯类物质,浓色食醋、无色食醋样品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7种物质,包括酰胺类、羧酸类、酯类、胺类、酮类及醇类物质,浓色食醋可能比浅色食醋在原料上含有多一些的豆类物质,但是无色食醋与这两组差异性都非常大,可能是因为白醋酿造较陈醋与米醋要简单,以大米和食用酒精为原料发酵制得,发酵时间也短,其他物质含量较少,未知化合物3477是浓色食醋区别于其他两组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2-甲氧基-5-甲基苯胺、L-苯丙氨酸、缬氨酰脯氨酸、亮氨酰脯氨酸、4760、米多君、(3S,8aS)-3-(4-羟基苄基)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美索比妥这8种物质是陈醋与米醋中共有,且区别于白醋或白米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王广浩[7](2020)在《乙醇特定位点氢同位素在葡萄酒真实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葡萄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饮料酒。近代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五,与此同时,葡萄酒掺假现象层出不穷,给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带来了困扰。本文以葡萄酒中乙醇氢同位素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葡萄酒真实性检测鉴定问题,开发了乙醇蒸馏系统,采用乙醇同位素分析-同位素比质谱法(Ethanol Isotope Measurement-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EIM-IRMS)和点特异性天然同位素分馏核磁共振法(Site-specific Natural Isotope Fractionatio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IF-NMR)对葡萄酒中乙醇氢同位素进行测定,以探究两种方法对葡萄酒真实性的鉴别能力,为我国葡萄酒真实性鉴定检测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乙醇蒸馏系统开发:以乙醇回收率和蒸馏馏分乙醇浓度两个指标开发乙醇蒸馏系统,并测定蒸馏系统是否保留乙醇同位素信息(是否发生同位素分馏)。如采用普通蒸馏系统蒸馏乙醇-水溶液,测定蒸馏前后溶液中乙醇质量,计算乙醇回收率为84.44%98.88%,平均值为94.14%,馏分乙醇浓度为48.64%69.28%(w/w),平均值为53.08%(w/w);快速蒸馏仪结合除水试剂除水的方法蒸馏乙醇-水溶液,乙醇回收率为97.31%98.03%,平均值为97.56%,蒸馏后馏分的乙醇浓度为10.10%10.25%(w/w),平均值为10.19%(w/w),除水试剂对馏分乙醇浓度的改变并不明显,两种蒸馏方法在得到高回收率的同时无法获得高浓度乙醇馏分。延长普通蒸馏系统中蒸汽到冷凝管的路径,并通过冷凝口温度反馈调节加热强度,得到改进后的乙醇蒸馏系统,乙醇回收率为89.85%91.12%,平均为90.59%,馏分中乙醇浓度为83.33%97.71%(w/w),平均值为85.38%(w/w),改进后乙醇蒸馏系统与普通蒸馏法、快速蒸馏法相比,在保证较高乙醇回收率的同时,提高了馏分中乙醇浓度,测定蒸馏前后乙醇总氢同位素结果显示,改进蒸馏系统蒸馏前后乙醇无同位素分馏。葡萄酒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检测:不同来源的水配制乙醇-水溶液,测定乙醇总氢同位素,发现乙醇羟基位点氢与水中氢发生交换,影响乙醇氢同位素值,证明乙醇羟基位点不能作为葡萄酒真实性鉴别的依据。在葡萄汁中掺糖来模拟真实葡萄酒样品和掺假葡萄酒样品,样品发酵后应用改进蒸馏系统蒸馏,EIM-IRMS测定馏分中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同一天测定样品5次,RSD为0.30%0.81%,平均为0.43%;连续测定5天,RSD为0.08%0.59%,平均为0.38%,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样品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掺糖葡萄汁发酵样品乙醇氢同位素值低于真实葡萄汁发酵样品,二者平均相差6.17‰,证明该方法能够鉴别葡萄酒中掺糖现象。在3个不同国家的实验室对相同的蒸馏样品进行了EIM-IRMS测定,方法日内精密度为0.24%0.47%,日间精密度0.32%0.39%,方法精密度良好;样品乙醇不可交换位点氢同位素检测结果显示,掺糖葡萄汁发酵蒸馏样品与真实葡萄汁发酵蒸馏样品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值平均相差6.26‰,进一步证明EIM-IRMS测定乙醇不可交换位点氢同位素达到了鉴别葡萄酒真实性的目的。葡萄酒乙醇甲基氢同位素和亚甲基氢同位素检测:SNIF-NMR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结果表明,乙醇溶液中含水量越高,检测时间越长,因此检测葡萄酒乙醇氢同位素需要制备高浓度乙醇样品。对蒸馏后的真实葡萄酒样品和掺糖葡萄酒样品进行SNIF-NMR检测,结果表明真实样品和掺糖样品的乙醇甲基位点氢同位素相差1.98 ppm,表明方法能够对真实样品和掺糖样品进行区分。与SNIF-NMR相比,EIM-IRMS具有辨别掺假能力强、设备成本低、测定时间短、样品制备简单、样品消耗量低等优点,因此更适于葡萄酒真实性鉴定。本文开发了一套高回收率、高乙醇浓度的葡萄酒乙醇蒸馏系统,EIM-IRMS与SNIF-NMR对真实葡萄酒样品和掺假葡萄酒样品乙醇氢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乙醇特定位点氢同位素能够鉴别葡萄酒真实性,且EIM-IRMS对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的测定能够更好地鉴别葡萄酒真实性,为我国葡萄酒真实性检测体系完善和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杜华[8](2020)在《基于高分辨质谱和同位素质谱的黄连产地快速鉴定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连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火解毒等功效,已被药用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研究报道来自不同产地黄连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具有显着的差异,药理作用也显着不同。因此,致力于黄连药材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和高效的产地溯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农产品和食品的产地溯源分析。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精密度高等优点,能高通量分析各种物质中的多种化学成分。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化学成分在数量和含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如生长的海拔高度,年均温度,空气湿度以及施肥方式等。此外,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产地鉴别技术。稳定同位素比值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该植物的生长环境,碳同位素比值主要与该植物生长所在地区的光照强度有关;氮同位素比值主要与植物生长的施肥条件有关;氢和氧同位素比值主要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源有关。不同地区的黄连药材其生长条件不同,同位素比值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本文采用高分辨质谱法分析黄连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黄连的产地溯源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还建立了同位素比值分析法来探索黄连的产地溯源。第一部分基于高分辨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黄连的产地鉴定研究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质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用于区分黄连产地和筛选产地间差异性标记物的新方法。方法:用甲醇-水提取黄连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高通量分析样品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分析其样品的产地。结果:发现并确认了共8种化合物,以及3种未知化合物,它们是区分黄连产地可靠的标记物。其中,荷包牡丹碱,小檗碱,蝎子酮,未知化合物1和未知化合物2用于区分重庆(CQ)和四川(SC)的样品。白屈菜碱,松脂素和氢化原阿片碱用于区分重庆(CQ)和湖北(HB)的样品。木片碱,棕榈碱和未知化合物3用于区分湖北(HB)和四川(SC)的样品。同时,基于这些标记物建立了可靠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并成功地区分了不同产地的样本,准确率高达100%。由此表明这些标记化合物可望为鉴别黄连的产地提供指导。结论: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分析技术可用于黄连的产地溯源分析。第二部分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黄连的产地鉴定研究目的: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一种鉴别黄连地理起源的方法。方法:应用同位素质谱和等电子离子耦合质谱测定了来自六个地区的103个样品的4个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和32个无机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了预测模型用于鉴定黄连的产地。结果:六个地区的黄连之间的同位素比值和多元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Al,Sn,Mg,δ15N和δ13C被认为是最有力的区分标记元素,可用于黄连样品的产地溯源分析。同时,基于强大的化学计量学工具(如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建立并验证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样品来源的100%准确分类,对未知样本的预测分析准确率可达100%。结论: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分析与化学计量学工具相结合可以成功地鉴别黄连的地理起源。

丁博,谢建军,王志元,陶移文,黄洪波,陈文锐,姚孝宝[9](2020)在《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LC-IRMS)是一种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LC IsoLink接口设备实现液相色谱与同位素比质谱的联用,通过检测目标物质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实现样品的产地来源与品质真实性鉴定。该文总结了IRMS与LC-IRMS技术的概况,以及过去20年LC-IRMS的发展历程;归纳整理了LC-IRMS在食品安全、生态与环境、生命科学及考古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评述了LC-IRMS面临的技术局限、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政[10](2020)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羊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不断增强安全和健康意识,对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羊肉作为低脂高蛋白的产品,其市场迅速增加。对于我国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宁夏滩羊的鉴别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市售羊肉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标识管理不严,假冒伪劣事件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消费者权益和对地理标志性羊肉产品的购买信心。因此,建立精准、有效的地理标志性羊肉产品的判别方法迫在眉睫。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脂肪酸元素含量及组成测定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稳定同位素等检测技术建立农产品的追溯体系。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因为其多种优势,多年前就在地质探索和环境科学中得以运用。近年来,随着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的进步与质谱技术的发展,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不断应用于动物源性农产品的溯源研究。本文选取了宁夏滩羊、甘肃黑山羊、新西兰羊和安徽湖羊四个产地的羊肉和羊骨样品,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运用SPSS 22.0软件、SIMCA 14.1软件和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了羊肉与羊骨中相关的指标,追溯了羊肉的产地,从而对市售羊肉产品的产地来源溯源。主要结果如下:1.选取了12只甘肃黑山羊的后腿、胸叉、蝴蝶排、脖子和腹腩的五个不同部位的59份羊肉为实验样品,建立了以冻干、脱脂和磨粉为主的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测定甘肃黑山羊的五个不同部位中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进行PLS-DA分析,交叉验证结果44.07%,采用SPSS 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邓肯统计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蝴蝶排部位的羊肉因部位造成的显着性差异最小,因此在接下来的试验中选定肉羊蝴蝶排部位的羊肉样品作为检测样品。2.选取了宁夏滩羊、甘肃黑山羊、新西兰羊和安徽湖羊四个产地的78份肉羊的蝴蝶排部位羊肉为实验样品,建立了以冻干、脱脂和磨粉为主的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测定四个不同产地蝴蝶排部位的羊肉中的δ13C值,δ15N值,δ2H值和δ18O值。结果表明,对四个不同产地蝴蝶排部位的羊肉样品中的δ13C值,δ15N值,δ2H值和δ18O值进行交叉验证结果97.26%,采用SPSS 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邓肯统计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四个不同产地蝴蝶排部位的羊肉样品的显着性差异明显,可以采用检测蝴蝶排部位的羊肉来对市售羊肉进行追溯研究。3.为了进一步研究宁夏滩羊、甘肃黑山羊、新西兰羊和安徽湖羊四个产地的蝴蝶排部位对应的羊骨中全骨粉、脱脂羊骨粉、骨胶原的中的δ13C值和δ15N值溯源追溯能力,因此将四个不同产地的78份肉羊相对应的蝴蝶排羊骨剔除,提取其全骨粉、脱脂骨粉和骨胶原三种物质共计234份的样品作为实验样品,应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测定四个不同产地蝴蝶排部位的羊骨中全骨粉、脱脂骨粉和骨胶原的δ13C值和δ15N值。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的δ13C值和δ15N值采用SPSS 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邓肯统计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四个不同产地蝴蝶排部位的羊骨中脱脂骨粉的显着性差异较明显,骨胶原和脱脂骨粉次之,其中全骨粉的原始验证结果70.50%、交叉验证结果66.70%;脱脂骨粉的原始验证结果64.10%、交叉验证结果68.20%;骨胶原的原始验证结果69.20%、交叉验证结果66.70%。单纯地看δ13C值和δ15N值的测定计算,相对应的蝴蝶排部位的羊肉样品的原始验证结果84.60%、交叉验证结果82.10%,由此可知蝴蝶排部位的羊骨中的全骨粉、脱脂骨粉和骨胶原三种物质的碳、氮两种稳定性同位素比值测定的鉴别率要低于蝴蝶排部位羊肉样品。

二、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鉴别食品真假和产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鉴别食品真假和产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采集
        1.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1.2.2. 1 样品前处理
        1.2.2.2δ13C和δ15N值的测定
        1.2.2. 3 δ2H值和δ18O值的测定
        1.2.2. 4 同位素比值的计算
        1.2.3 矿物元素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 矿物元素分析
    2.3 聚类分析
    2.4 主成分分析
    2.5 判别分析
3 结论

(2)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茶叶产品证实的研究进展
        1.2.1 液相色谱技术
        1.2.2 气相色谱技术
        1.2.3 光谱技术
        1.2.4 传感器技术
        1.2.5 多元素认证技术
        1.2.6 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比率)认证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预期研究成果
第2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样品制备
        2.2.4 试验方法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ICP-MS和ICP-OES方法学验证
        2.3.2 茶叶产品的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2.3.3 无监督识别聚类趋势分析
        2.3.4 茶叶样品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碳氮氢氧和矿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样品制备
        3.2.4 试验方法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方法学验证
        3.3.2 茶叶产品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和矿质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分析
        3.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3.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非挥发性化合物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试验方法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方法学验证
        4.3.2 茶叶产品的咖啡碱和主要游离态氨基酸中δ~(13)C和δ~(15)N的特征分析
        4.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4.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综合模型优化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样品制备
        5.2.4 试验方法
        5.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结合多变量的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5.3.2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3)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1.3.2 样品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检测分析
        1.3.2.1 油脂样品的δ2H值和δ18O值测定
        1.3.2.2 油脂样品的δ13C值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生压榨工艺对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2.2 不同加工方式对花生油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2.3 产地与年份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4)乳制品掺假现状与稳定同位素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制品掺假与检测现状
2 稳定同位素掺假鉴别技术应用
    2.1 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表达方式
    2.2 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
    2.3 稳定同位素的应用原理
        2.3.1 碳和氮同位素
        2.3.2 氢和氧同位素
        2.3.3 其他元素同位素
3 乳制品掺假鉴别研究进展
    3.1 复原乳冒充鲜牛奶
    3.2 外源氮的非法添加
    3.3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地造假
    3.4 普通乳制品冒充有机乳制品
4 小结与展望

(5)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溯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碳同位素
    1.2 氮同位素
    1.3 氢、氧同位素
    1.4 硫同位素
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中的应用
    2.1 液态奶
    2.2 奶粉
    2.3 奶酪
    2.4 黄油
3 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其他溯源方法在奶制品中的应用
    3.1 稳定同位素结合矿物元素
    3.2 稳定同位素与化学成分的结合
4 总结与展望
    4.1 问题及建议
    4.2 展望

(6)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酱油
        1.1 酱油起源
        1.2 酱油的功能性
        1.3 酱油的分类
        1.4 研究现状
    2 食醋
        2.1 食醋起源
        2.2 食醋的功能性
        2.3 食醋的分类
        2.4 研究现状
    3 代谢组学
        3.1 代谢组学
        3.2 代谢组学技术
        3.3 应用范围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酱油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提取剂及质谱离子源极性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酱油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食醋提取剂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食醋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乙醇特定位点氢同位素在葡萄酒真实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葡萄酒概述
        1.1.1 葡萄酒定义及成分
        1.1.2 我国葡萄酒产业现状
        1.1.3 我国葡萄酒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稳定同位素技术
        1.2.1 稳定同位素概述
        1.2.2 稳定同位素鉴别食品真实性原理
        1.2.3 氢同位素在葡萄酒真实性中的鉴别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乙醇蒸馏系统开发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仪器与装置
        2.2.2 试剂与样品
    2.3 试验方法
        2.3.1 乙醇-水溶液的配制
        2.3.2 酒精度测定方法
        2.3.3 乙醇提纯方法
        2.3.4 乙醇总氢同位素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普通蒸馏法蒸馏乙醇-水溶液结果分析
        2.4.2 快速蒸馏法蒸馏乙醇-水溶液结果分析
        2.4.3 改进蒸馏法蒸馏乙醇-水溶液结果分析
        2.4.4 三种蒸馏方法比较
        2.4.5 改进蒸馏法蒸馏前后溶液乙醇总氢同位素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葡萄酒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仪器与装置
        3.2.2 试剂与样品
    3.3 试验方法
        3.3.1 真实样品及掺假样品制备
        3.3.2 样品的发酵
        3.3.3 样品蒸馏实验
        3.3.4 乙醇不可交换氢同位素的测定
        3.3.5 EIM-IRMS仪器参数
        3.3.6 乙醇总同位素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水对乙醇总氢同位素的影响
        3.4.2 样品制备与发酵
        3.4.3 发酵样品的蒸馏
        3.4.4 蒸馏样品氢同位素测定
        3.4.5 方法精密度
        3.4.6 掺糖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3.5 EIM-IRMS方法国际比对
        3.5.1 测定样品信息
        3.5.2 方法精密度
        3.5.3 乙醇氢同位素测定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葡萄酒乙醇甲基与亚甲基氢同位素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仪器与装置
        4.2.2 试剂与样品
    4.3 试验方法
        4.3.1 锁场试剂的配制
        4.3.2 NMR样品配制
        4.3.3 NMR仪器条件及参数
        4.3.4 图谱处理及计算
        4.3.5 酒精度测定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脉冲序列选择
        4.4.2 方法准确度
        4.4.3 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特定位点氢同位素测定
        4.4.4 发酵样品乙醇特定位点氢同位素检测结果
    4.5 SNIF-NMR与 EIM-IRMS比较
        4.5.1 测定值比较
        4.5.2 方法的成本比较
        4.5.3 方法对样品的鉴别能力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高分辨质谱和同位素质谱的黄连产地快速鉴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黄连的产地鉴定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黄连的产地鉴定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9)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同位素比质谱简述
    1.1 稳定同位素分析
    1.2 同位素比质谱仪
        1.2.1 DI-IRMS
        1.2.2 GB-IRMS
        1.2.3 EA-IRMS
        1.2.4 GC-IRMS
        1.2.5 LC-IRMS
2 LC-IRMS概述
    2.1 LC-IRMS发展历史
    2.2 LC-IRMS技术分类
        2.2.1 离子交换色谱联用同位素比质谱技术
        2.2.2 反相液相色谱联用同位素比质谱技术
        2.2.3 混合型色谱联用同位素比质谱技术
3 国外LC-IRMS的研究进展
    3.1 食品安全
    3.2 环境与生态学领域
    3.3 生命科学领域
    3.4 考古学
    3.5 其他应用领域
4 近年来国内IRMS的研究进展
    4.1 同位素比质谱技术的研究状况
    4.2 LC-IRMS技术的应用进展
5 LC-IRMS的技术局限与挑战
    5.1 液相色谱使用条件的局限性
    5.2 稳定同位素比测定类型的局限性
6 结论

(10)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羊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动物源性农产品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1.2.1 牛肉
        1.2.2 鸡肉
        1.2.3 鸡蛋
        1.2.4 乳类制品
        1.2.5 水产品
    1.3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
        1.3.1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原理
        1.3.2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发展前景
        1.3.3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应用
    1.4 羊肉产品溯源技术的研究
        1.4.1 羊肉产品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
        1.4.2 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在羊肉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羊骨中全骨粉、脱脂骨粉和骨胶原的提取方法
        2.4.1 全骨粉的提取方法
        2.4.2 脱脂骨粉的提取方法
        2.4.3 骨胶原的提取方法
    2.5 羊肉样品的脱脂处理
    2.6 IRMS条件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五个不同部位羊肉样品的溯源能力
    3.2 四个不同产地羊肉样品的溯源能力
    3.3 四个不同产地羊骨样品中全骨粉、脱脂骨粉和骨胶原三种物质对羊肉样品产地溯源的鉴别能力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鉴别食品真假和产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J]. 王默涵,高铭,李雅丽,柳嘉,富宏坤,孙晓辰,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2022(03)
  • [2]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D]. 刘洪林. 西南大学, 2021(01)
  • [3]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道兵,岳红卫,高冠勇,宋立里,武竹英,王一路,钟其顶,张柏林. 核农学报, 2020(S1)
  • [4]乳制品掺假现状与稳定同位素鉴别技术研究进展[J]. 易冰清,郭秀秀,颜治,赵琼晖,吴凤琪,靳保辉,谢丽琪,吴浩. 同位素, 2020(05)
  • [5]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牛奶及奶制品溯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赵姗姗,谢立娜,郄梦洁,赵燕. 同位素, 2020(05)
  • [6]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D]. 李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乙醇特定位点氢同位素在葡萄酒真实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广浩.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高分辨质谱和同位素质谱的黄连产地快速鉴定技术研究[D]. 杜华.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丁博,谢建军,王志元,陶移文,黄洪波,陈文锐,姚孝宝. 色谱, 2020(06)
  • [10]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羊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D]. 李政.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用稳定同位素法鉴定食品的真伪和产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