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明园四十景位置图(论文文献综述)
卢心悦[1](2021)在《三山五园点景题名的文化体验研究与设计 ——以圆明园四十景为例》文中指出
苏怡[2](2021)在《御苑探微:倦勤斋通景画中的花卉植物》文中认为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倦勤斋内保存有规模最大的清代宫殿建筑室内通景画,除占据主要地位的藤萝花之外,画家还以高度写实的手法,在通景画中绘制了十余种花卉植物。本文通过对该通景画所绘十余种花卉的综合分析,指出所绘季节为"阳春三月"。作者认为,通景画对于以往只依托于档案文献、御制诗文和宫廷绘画等资料进行的园林植物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补充,堪称清代皇家园林植物的"图像资料库"。
樊强[3](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魏瑞芳[4](2021)在《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圆明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园内建设了众多的祭祀信仰空间,分布在园内各处,在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更加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圆明园中的祭祀信仰空间,本文采用历史文献考证、归纳整理、现场调研和建模分析的方法研究圆明三园的祭祀信仰空间。首先,对《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总》、《日下旧闻考》和清代帝王的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圆明园百景图志》、《圆明园内等处各座殿宇匾额》、《圆明园匾额略节》等编辑史料进行考证整理归纳分析;其次,以表格、图文结合方式,梳理并展现三园中祭祀信仰空间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时期的建设历程;再次,在研究祭祀信仰空间的建设历程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祭祀信仰空间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房间数量、空间的尺寸和建筑之间的组织方式,将三园内祭祀信仰空间分为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以及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并对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的室内空间布置进行推测研究。以上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皇帝园居生活中祭祀信仰与理政、寝居、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关系以及祭祀信仰空间在皇家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圆明三园内祭祀信仰建筑的形式、尺度、组合方式、与周围山水环境关系等,同时,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概念、时间、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等做出了解释和说明。第二章主要内容在于追溯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的建设历程。根据圆明三园的建设历程和清代帝王与皇权的更替,将祭祀信仰空间的建设历程分为五个时期: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嘉庆时期、道光时期和咸丰时期,对这五个时期的祭祀信仰空间建设历程进行详细系统地分析总结。同时,为三园中祭祀信仰空间类型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的类型。从建筑学的空间角度将圆明三园中的祭祀信仰空间分为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并对其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对圆明三园中部分祭祀信仰空间的室内空间布置分析。分别选取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以及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的室内布置进行研究。第五章全面总结全文。对三园中的祭祀信仰空间建设历程和空间类型以及选取的部分祭祀信仰空间的室内布置进行详细系统地归纳与总结。
宁郁玮[5](2021)在《岸花沾露满,湖月漾波宽 ——承德避暑山庄临芳墅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研究》文中提出避暑山庄是清代盛期园林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峰。临芳墅是避暑山庄内部的园中园之一,是湖区西北一侧山区与湖区交界处的重要建筑,其特点可概括为“功能性大于园林性”的特点,不仅有门殿知鱼矶提供的良好景域视野,还有休憩的主殿临芳墅和贮藏之用的库房,以及清代御舟青雀舫停靠的西船坞,是一处综合功能和综合性审美的特殊园林,前人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对临芳墅的复原与研究是完善避暑山庄基础理论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承德避暑山庄内临芳墅建筑遗址进行充分调研和实测的基础上,对建筑与园林历代沿革与演变做了基本梳理,并结合不同时期的造园意匠特点,综合论述了临芳墅的建筑布局与造景题名的文化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清宫档案、历史文献、御制诗文等资料对其进行较准确的复原,对日后的研究提供有利的基础。
荀燕双[6](2021)在《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保护及展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掠夺、焚毁,此后又几经劫难,从皇家园林衍变为遗址遗迹,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及展示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保护及展示方法的研究尚不够系统,且多关注于物质遗存,对物质遗存所蕴含的历史记忆、纪念教育等内涵的挖掘尚有待深入。本次研究在前人基础上,以遗产保护及展示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三维建模与图示表达等方法,从有形的物质遗存和无形的历史记忆两方面探究圆明园遗址作为纪念地的保护及展示方法,研究在安全保护遗迹遗存的基础上,将遗迹遗存及其所附着的历史记忆予以真实、完整地诠释和展示。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及创新点,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并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查阅相关史料、回忆录、历史照片等,梳理圆明园遗址变迁历程;并分析圆明园遗址作为纪念地的价值、属性及组成要素;第三部分: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分析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保护及展示现状,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探究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保护及展示方法。首先,对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为展示提供前提;其次,提出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展示原则;最后,从有形“可视性”和无形“精神性”两个方面研究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展示方法,并分析各种展示方法的适用性;第五部分:选择圆明园正大光明遗址作为案例,从遗址变迁、价值认知、组成要素、保护及展示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其保护及展示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论文希望能丰富和完善圆明园遗址作为纪念地的保护及展示方法研究,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和展示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本文共有图163幅,表6个,参考文献98篇。
周蕴涵[7](2021)在《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文中认为曹雪芹用他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掌握的园林知识描绘出了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纸上园林大观园,这座园林汇聚了不同功能、样式、风格、规模的景点,堪称“园林荟萃集合”。圆明园是历经几代皇帝的扩充和修建而成的皇家园林发展到巅峰的典型代表,它代表了当时园林的最高规格,不仅包括了皇帝出游看到的江南水乡也吸收了当时所有的造园特点和造园手法。“寻找大观园园址”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不管是南北方的私家园林甚至是皇家园林都有所涉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和分类对比的方法,以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为参考,首先对大观园和圆明园进行整体对比,包括地理位置、总体规模、成园时间等;其次以《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游园路线”为主要研究线索,将大观园里的一部分景点按照游览顺序串联起来,对《红楼梦》大观园和圆明园之间景点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个园林在整体布局、相对位置和园林要素方面的联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对比:《红楼梦》大观园出现的时间与圆明园大规模修建的时期是有重叠的,通过调查也发现曹雪芹的成长经历中也有进入到圆明园内的经历。大观园的整体规模和所处环境与圆明园基本一致,将大观园与圆明园放在一起做比较是存在可能性的;(2)相对位置方面:大观园的稻香村、蓼汀花溆、蘅芜苑、正殿、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怡红院与圆明园的杏花春馆、平湖秋月、四宜书屋、方壶胜境、紫碧山房、汇芳书院、勤政亲贤分别对应;(3)植物方面:大观园中潇湘馆的竹林、稻香村的杏花、蘅芜苑和怡红院的柳树、正殿的松树、芦雪庭的芦苇都可以在圆明园的对应景点中找到相同的植物对应;(4)建筑方面:大观园正门、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正殿、芦雪庭、凹晶溪馆、怡红院与圆明园的大宫门、天然图画、杏花春馆、四宜书屋、方壶胜境、北远山村、汇芳书院、勤政亲贤分别对应;(5)山水方面:大观园的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芦雪庭、凸碧山庄、凹晶溪馆和怡红院与圆明园的天然图画、杏花春馆、四宜书屋、北远山村、紫碧山房、汇芳书院以及勤政亲贤分别对应。本研究提出以“贾政游园路线”作为主要研究主线并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大观园与圆明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进行研究,提出“大观园是在圆明园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观点,为今后两个园林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周蕴涵,洪波,姜润声[8](2020)在《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文中提出以有正本《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游园路线"为线索,以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为参考,对《红楼梦》大观园和圆明园之间景点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个园林在相对位置和园林要素方面的联系。结论如下:(1)相对位置方面:大观园的稻香村、蓼汀花溆、蘅芜苑、正殿、怡红院与圆明园的杏花春馆、平湖秋月、四宜书屋、方壶胜境、勤政亲贤分别对应;(2)植物方面:大观园中,潇湘馆的竹林、稻香村的杏花、蘅芜苑和怡红院的柳树、正殿的松树都可以在圆明园的对应景点中找到相同的植物对应;(3)建筑方面:大观园正门、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正殿、怡红院与圆明园的大宫门、天然图画、杏花春馆、四宜书屋、方壶胜境、勤政亲贤分别对应;(4)山石方面:大观园的稻香村、蘅芜苑和怡红院与圆明园的杏花春馆、四宜书屋以及勤政亲贤分别对应;(5)水体方面:大观园的潇湘馆与圆明园的天然图画对应。从风景园林角度为大观园和圆明园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思路,为今后两个园林深入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方法。
郭奕瑶[9](2020)在《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演绎,古典园林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园林体系,皇家园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无疑是一笔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发展鼎盛时期的一座大型人工山水园,由一百多个园林景群共同造就了其特有的园中有园、园园相连的集锦式园林大观。园景集江南水乡之明秀与北国山川之雄奇于一体,两者相生相融,展现出超高的造园技艺和审美意趣。写仿在古代艺术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绘画、诗词、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其本质是在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前关于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提纲挈领的论述,亦或者针对某一个典型案例从特定角度的深入分析,缺乏写仿背后成因的深入探究和系统性的归纳分析,以及对写仿实例一一对应的细致深入剖析。因此,文章通过对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创作手法研究,旨在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契机、类型、创作手法特点,丰富圆明园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同时对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古代文学绘画艺术、士人隐逸文化方面对写仿创作手法产生的渊源背景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古典园林的发展梳理写仿创作手法的发展演变。其次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分析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契机、成因。最后通过对全园式写仿、扩展式写仿、局部式写仿、山水结构式写仿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从相地选址、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建筑布局以及植物配置五个方面对写仿创作手法进行归纳总结,明晰写仿创作手法的特点。通过以上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圆明园造园手法的理论内涵,更好地学习借鉴及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为古典园林的优秀典范继承与发扬尽一点绵薄之力。
王思远[10](2020)在《清代南苑历史研究与保护利用》文中指出清代南苑位于北京城南,是我国五代苑囿,元、明、清三代皇家御苑。南苑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就是帝王狩猎之地,历经数代发展,始终保持秦汉时期较为原始的苑囿风貌。清代南苑各方面功能趋于完善、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主要功能有行围狩猎、阅兵演武、园居行游、外交扶绥、宗教祭祀,另有物资供应、涵养水源、出行驻跸等衍生功能,这些独特的功能作用形成了它与其他皇家御苑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特色,在建筑布局、自然风貌、游赏方式等方面都有极大不同,是罕见的秦汉之风古苑囿案例,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将北京南部地区划分为展示大国历史风采的文化景观区域,随着大兴机场的建设与中轴线申遗的进行,北京南部地区成为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北京南城正处在快速转型的非常时期,作为北京南城的门户,清代南苑遗址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今清代南苑整体格局基本无存,仅大致文脉可分辨,内部文物古迹未得到应有的保护,自身文化价值得不到彰显。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今,如何对规模宏大、遗存类型众多、分布范围广阔的清代南苑遗址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清代南苑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状研究、价值判定、保护规划、利用展示四个方面,探索清代南苑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的可行方向。首先整理清代南苑的历史地理、历史沿革,分析清代南苑的艺术构成要素,并对清代南苑现今遗存文物古迹进行调研查证、分类总结;其次对清代南苑进行价值判定,价值判定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同类型遗址的特征与价值构成分析,研究清代南苑遗址的宏观价值构成,并将宏观价值分解至子项,以此进行详细的价值判定,总结清代南苑遗址的价值与特征;在梳理文物古迹遗存与进行价值判定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清代南苑遗址的保护策略,从城市发展、遗产保护两个方向对相关文件的保护倾向进行解读,结合遗址本身概况选择相对可行的保护方式,对遗址本体与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估,根据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对遗址整体提出保护策略,对文物古迹提出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通过对国内外大遗址的利用方式,探索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与遗产旅游的关系,并根据清代南苑遗址的现状来探索其遗产旅游可行性,梳理文物古迹利用现状,并根据其分类、空间分布等划分节点与片区,进行相应的再利用功能设计,对旅游节点、片区、路线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以期为清代南苑遗址及其遗存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提供借鉴,增强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尊重。
二、圆明园四十景位置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圆明园四十景位置图(论文提纲范文)
(3)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引言 |
1.1 概念、时间和范围的界定 |
1.1.1 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代皇家祭祀信仰空间相关研究 |
1.3.2 清代皇家祭祀建筑室内空间陈设研究 |
1.3.3 圆明园祭祀信仰空间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凡例 |
第二章 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建设历程 |
2.1 雍正时期 |
2.2 乾隆时期 |
2.2.1 乾隆时期圆明园祭祀信仰空间 |
2.2.2 乾隆时期长春园祭祀信仰空间 |
2.2.3 乾隆时期绮春园祭祀信仰空间 |
2.3 嘉庆时期 |
2.3.1 嘉庆时期圆明园祭祀信仰空间 |
2.3.2 嘉庆时期绮春园祭祀信仰空间 |
2.4 道光时期 |
2.4.1 道光时期圆明园祭祀信仰空间 |
2.4.2 道光时期绮春园祭祀信仰空间 |
2.5 咸丰时期 |
2.5.1 咸丰时期圆明园祭祀信仰空间 |
2.6 小节 |
第三章 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类型 |
3.1 祭祀信仰建筑群 |
3.1.1 圆明园祭祀信仰建筑群 |
3.1.1.1 月地云居 |
3.1.1.2 日天琳宇 |
3.1.1.3 舍卫城 |
3.1.1.4 慈云普护 |
3.1.1.5 方壶胜境 |
3.1.1.6 鸿慈永祜 |
3.1.1.7 同乐园的永日堂 |
3.1.1.8 广育宫 |
3.1.1.9 汇万总春之庙汇 |
3.1.1.10 北远山村观音庵 |
3.1.1.11 若帆之阁关帝庙 |
3.1.2 长春园祭祀信仰建筑群 |
3.1.2.1 法慧寺 |
3.1.2.2 宝相寺 |
3.1.3 绮春园祭祀信仰建筑群 |
3.1.3.1 正觉寺 |
3.1.3.2 延寿寺 |
3.1.3.3 惠济祠和河神庙 |
3.1.3.4 延英论道龙王庙 |
3.1.4 小节 |
3.2 单体祭祀信仰空间 |
3.2.1 圆明园中的单体祭祀信仰空间 |
3.2.2 长春园中的单体祭祀信仰空间 |
3.2.3 绮春园中的单体祭祀信仰空间 |
3.2.4 小节 |
3.3 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 |
3.3.1 圆明园中的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 |
3.3.2 长春园中的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 |
3.3.3 绮春园中的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 |
3.3.4 小节 |
3.4 小节 |
第四章 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室内布置分析 |
4.1 祭祀信仰建筑群 |
4.1.1 正觉寺 |
4.1.1.1 概述 |
4.1.1.2 正觉殿内部使用与陈设 |
4.2 单体祭祀建筑 |
4.2.1 长春仙馆 |
4.2.1.1 概述 |
4.2.1.2 建筑室内陈设 |
4.2.2 映水兰香天神坛 |
4.2.2.1 概述 |
4.2.2.2 建筑室内陈设 |
4.2.3 九洲清晏东西佛堂 |
4.2.3.1 概述 |
4.2.3.2 建筑室内陈设 |
4.2.3.3 相关活动 |
4.2.4 晏安殿 |
4.2.4.1 概述 |
4.2.4.2 建筑室内陈设 |
4.3 单间或多间祭祀建筑 |
4.3.1 洞天深处东西佛堂 |
4.3.1.1 概述 |
4.3.1.2 佛堂室内陈设 |
4.3.2 接秀山房观澜堂佛堂 |
4.3.2.1 概述 |
4.3.2.2 佛堂室内陈设 |
4.3.3 九洲清宴慎德堂佛堂 |
4.3.3.1 概述 |
4.3.3.2 佛堂室内陈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成果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岸花沾露满,湖月漾波宽 ——承德避暑山庄临芳墅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及依据 |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和现状研究 |
1.文献综述 |
2.研究现状 |
3.图文史料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临芳墅的历史沿革 |
(一)避暑山庄的兴建原因 |
(二)临芳墅的历史变迁 |
1.康熙时期的建造时间及背景 |
2.乾隆时期的改建与维修 |
3.嘉庆至光绪时期 |
4.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 |
5.遗址现状及复建情况 |
第三章 总体规划设计 |
(一)选址与环境 |
(二)规划和定位 |
1.景观要素规划——植被 |
2.景观要素规划——理水 |
3.布局要素规划 |
4.视线要素规划 |
5.湖区借景 |
6.建筑群组合规划 |
7.风水要素规划 |
(三)园林及其主人 |
1.皇帝在临芳墅的活动 |
2.皇帝在临芳墅的心境 |
第四章 临芳墅单体建筑研究 |
(一) “出水轻鯈乐意洋,临矶欣觉会心长”—门殿知鱼矶 |
1.知鱼矶的题名立意 |
2.知鱼矶的遗址现状 |
3.知鱼矶的文献档案与记载 |
4.知鱼矶图画、影像史料及历史变迁 |
5.知鱼矶拆改变化的内因 |
6.复原设计 |
(二) “奇葩异草四时芬,八百功常鼻观闻”—主殿临芳墅 |
1.临芳墅的题名立意 |
2.临芳墅的文献档案与历史沿革 |
3.临芳墅的图画资料 |
4.遗址现状 |
5.临芳墅复原设计 |
(三) “流香渚畔放轻舟,百顷文澜一页浮”—御舟青雀舫 |
1.青雀舫的题名立意 |
2.青雀舫的文献档案与历史沿革 |
3.青雀舫的图画资料 |
4.青雀舫的复原设计 |
5.避暑山庄内游船的对比研究 |
6.清代青雀舫船对比研究 |
7.山庄内的游船路线 |
(四)西船坞 |
1.西船坞的题名立意 |
2.文献档案 |
3.遗址现状 |
4.图画及影像 |
5.船坞的地理位置及比较分析 |
6.复原设计与外檐装修 |
(五)二层殿 |
1.文献档案 |
2.遗址现状 |
3.二层殿的图画资料 |
4.二层殿的复原设计 |
(六)后照房 |
1.文献档案 |
2.遗址现状 |
3.后照房的图画资料 |
4.后照房的复原设计 |
第五章 内檐装修及室内陈设研究 |
(一)知鱼矶的内檐装修及室内陈设研究 |
1.知鱼矶的内檐隔断 |
2.知鱼矶的室内家具 |
3.知鱼矶的御制书画作品 |
4.知鱼矶的室内陈设 |
5.总结 |
(二)临芳墅的内檐装修及室内陈设研究 |
1.临芳墅的内檐隔断 |
2.临芳墅的室内家具 |
3.临芳墅的书画贴落 |
4.临芳墅的室内陈设 |
5.总结 |
(三)青雀舫的内檐装修及室内陈设研究 |
1.青雀舫的室内家具 |
2.青雀舫的书画贴落 |
3.青雀舫的室内陈设 |
第六章 园林景观要素分析 |
(一)水景 |
(二)驳岸 |
(三)植物 |
1.莲 |
2.双树 |
3.众芳 |
(四)动物 |
1.鹿嬉 |
2.游鱼 |
第七章 结论 |
(一)结论 |
(二)存疑 |
附录一:临芳墅复原设计图 |
附录二:图表目录 |
附录三:御制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保护及展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圆明园遗址 |
1.2.2 纪念及纪念地 |
1.2.3 遗址保护及展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圆明园遗址的相关研究 |
1.3.2 纪念及纪念地的相关研究 |
1.3.3 遗产保护及展示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概况 |
2.1 圆明园遗址的变迁 |
2.1.1 遗址变迁历程 |
2.1.2 各历史阶段被破坏或修缮的遗址点分布 |
2.2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价值认知 |
2.2.1 见证历史的价值 |
2.2.2 纪念教育的价值 |
2.2.3 科学研究的价值 |
2.2.4 生态与美学价值 |
2.3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属性 |
2.3.1 文物属性—不可再生性 |
2.3.2 历史属性—真实性 |
2.3.3 精神属性—纪念性 |
2.4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组成要素 |
2.4.1 有形要素 |
2.4.2 无形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保护方法的研究 |
3.1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保护现状 |
3.1.1 遗迹遗存现状 |
3.1.2 考古挖掘现状 |
3.1.3 遗址保护现状 |
3.1.4 现存保护问题 |
3.2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保护原则 |
3.2.1 真实性原则 |
3.2.2 完整性原则 |
3.2.3 可逆性原则 |
3.3 有形要素的保护方法 |
3.3.1 遗址遗迹的保护 |
3.3.2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
3.4 无形要素的保护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展示方法的研究 |
4.1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展示现状 |
4.1.1 展示现状 |
4.1.2 现存问题 |
4.2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展示原则 |
4.2.1 尊重遗址的原真性 |
4.2.2 突出遗址的纪念性 |
4.2.3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 |
4.3 圆明园遗址纪念地的展示策略 |
4.3.1 有形“可视性”展示 |
4.3.2 无形“精神性”展示 |
4.4 有形要素的展示方法 |
4.4.1 遗址遗迹的展示 |
4.4.2 可移动文物的展示 |
4.5 无形要素的展示方法 |
4.5.1 场景还原 |
4.5.2 物质承载 |
4.5.3 虚拟展示 |
4.5.4 远程展示 |
4.6 本章小结 |
5 正大光明遗址保护及展示研究 |
5.1 正大光明遗址变迁 |
5.1.1 营建历程 |
5.1.2 衰败历程 |
5.2 正大光明遗址价值认知 |
5.2.1 历史价值 |
5.2.2 艺术价值 |
5.2.3 纪念教育价值 |
5.2.4 科学研究价值 |
5.3 正大光明遗址保护及展示要素 |
5.3.1 有形要素 |
5.3.2 无形要素 |
5.4 正大光明遗址的保护方法 |
5.4.1 有形要素的保护 |
5.4.2 无形要素的保护 |
5.5 正大光明遗址的展示方法 |
5.5.1 有形要素的展示 |
5.5.2 无形要素的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红楼梦》大观园 |
1.1.2 圆明园 |
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1 大观园 |
1.2.2 圆明园 |
1.2.3 大观园与圆明园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大观园与圆明园的整体对比 |
2.1 大观园与圆明园在造园时间上一致性 |
2.1.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 |
2.1.2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
2.2 将大观园和圆明园放在一起比较的可行性 |
2.3 贾政游园路线的选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观园与圆明园在相对位置上的对比 |
3.1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3.2 蓼汀花溆与平湖秋月 |
3.3 蘅芜苑与四宜书屋 |
3.4 正殿与方壶胜境 |
3.5 凹晶溪馆与汇芳书院 |
3.6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大观园与圆明园的植物 |
4.1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4.2 蘅苑芜与四宜书屋 |
4.3 正殿与方壶胜境 |
4.4 芦雪庭与北远山村 |
4.5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大观园与圆明园中的建筑 |
5.1 大观园正门与圆明园宫门 |
5.2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5.3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5.4 正殿与方壶胜境 |
5.5 芦雪庭与北远山村 |
5.6 凹晶溪馆与汇芳书院 |
5.7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5.8 小结 |
第六章 大观园与圆明园中的山水 |
6.1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6.2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6.3 蘅芜苑与四宜书屋 |
6.4 芦雪庭与北远山村 |
6.5 凸碧山庄与紫碧山房 |
6.6 凹晶溪馆与汇芳书院 |
6.7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贾政游园路线的选取 |
2 大观园与圆明园的对比分析 |
2.1 相对位置 |
2.1.1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2.1.2 蓼汀花溆与平湖秋月 |
2.1.3 蘅芜苑与四宜书屋 |
2.1.4 正殿与方壶胜境 |
2.1.5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2.2 植物 |
2.2.1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2.2.2 蘅芜苑与四宜书屋 |
2.2.3 正殿与方壶胜境 |
2.2.4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2.3 建筑 |
2.3.1 大观园正门与圆明园宫门 |
2.3.2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2.3.3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2.3.4 正殿与方壶胜境 |
2.3.5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2.4 山石 |
2.4.1 稻香村与杏花春馆 |
2.4.2 蘅芜苑与四宜书屋 |
2.4.3 怡红院与勤政亲贤 |
2.5 水体 |
2.5.1 潇湘馆与天然图画 |
结论与展望 |
(9)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阐释 |
1.4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4.1 写仿相关研究 |
1.4.2 圆明园的研究 |
1.4.3 圆明园写仿的相关研究 |
1.4.4 综合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写仿创作手法概述 |
2.1 写仿创作手法产生的渊源 |
2.1.1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
2.1.2 中国古代文学绘画艺术 |
2.1.3 士人隐逸文化 |
2.2 写仿创作手法的发展演变 |
2.2.1 象天法地时期——商、周、秦、汉 |
2.2.2 范山模水时期——魏晋南北朝 |
2.2.3 诗画写意时期——隋唐 |
2.2.4 程式写仿时期——两宋至清初 |
2.2.5 多元写仿时期——清代中后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原因分析 |
3.1 圆明园改建、增建之需 |
3.2 江南私家园林的繁盛 |
3.2.1 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
3.2.2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技艺 |
3.3 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推动 |
3.3.1 南巡政治目的影响 |
3.3.2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
3.3.3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思想 |
3.3.4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
3.3.5 对江南风景意趣的喜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实例分析 |
4.1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实例统计 |
4.2 全园式写仿——长春园狮子林写仿苏州狮子林 |
4.2.1 苏州狮子林历史沿革 |
4.2.2 长春园狮子林建设 |
4.2.3 仿建的原因 |
4.2.4 两园分析 |
4.2.5 “仿”与“创”总结分析 |
4.3 局部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写仿海宁陈氏园 |
4.3.1 海宁陈氏园的历史沿革 |
4.3.2 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建设 |
4.3.3 仿建原因 |
4.3.4 两园分析 |
4.3.5 “仿”与“创”总结分析 |
4.4 扩展式写仿——长春园如园写仿江宁瞻园 |
4.4.1 江宁瞻园历史沿革 |
4.4.2 长春园如园建设 |
4.4.3 仿建原因 |
4.4.4 两园分析 |
4.4.5 “仿”与“创”总结分析 |
4.5 山水结构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写仿无锡寄畅园 |
4.5.1 无锡寄畅园历史沿革 |
4.5.2 圆明园本园之廓然大公建设 |
4.5.3 仿建原因 |
4.5.4 两园分析 |
4.5.5 “仿”与“创”总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特点总结 |
5.1 相地选址 |
5.1.1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
5.1.2 就自然之势,取环境之胜 |
5.2 空间布局 |
5.2.1 轴线关系 |
5.2.2 对景关系 |
5.3 掇山理水 |
5.3.1 山嵌水抱 |
5.3.2 理水 |
5.3.3 叠山 |
5.4 建筑营造 |
5.4.1 问名取意 |
5.4.2 建筑形制 |
5.4.3 建筑体量、数量 |
5.4.4 空间序列 |
5.5 植物配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代南苑历史研究与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视度上升 |
1.1.2 南苑地理位置重要性认知上升 |
1.1.3 南苑遗址及文物古迹状况堪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皇家御苑及清代南苑的研究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 |
1.3.3 关于文物古迹保护利用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清代南苑历史地理及文物遗存 |
2.1 清代南苑历史地理 |
2.1.1 历史区位 |
2.1.2 赋存环境 |
2.1.3 与北京城关系 |
2.2 清代南苑历史沿革 |
2.2.1 萌芽期:辽金 |
2.2.2 发展期:元代 |
2.2.3 定型期:明代 |
2.2.4 成熟期:清代 |
2.2.5 衰败期:民国 |
2.3 清代南苑构成要素 |
2.3.1 自然文化景观 |
2.3.2 人文文化景观 |
2.4 清代南苑历史遗存 |
2.4.1 自然文化景观遗存 |
2.4.2 人文文化景观遗存 |
2.4.3 文物古迹类别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代南苑价值评估与特征研究 |
3.1 园林遗址特征及价值构成 |
3.1.1 园林遗址定义及特征 |
3.1.2 园林遗址的价值构成 |
3.2 清代南苑遗址的价值评估 |
3.2.1 评估目的 |
3.2.2 评估策略 |
3.2.3 评估结果 |
3.3 清代南苑价值判定及特征 |
3.3.1 文物价值判定 |
3.3.2 社会价值判定 |
3.3.3 价值载体梳理 |
3.3.4 遗址特征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代南苑遗址现状及保护策略 |
4.1 清代南苑遗址保护方式选择 |
4.1.1 现行文件解读 |
4.1.2 保护方式选择 |
4.1.3 保护原则理念 |
4.2 遗址及文物古迹的现状评估 |
4.2.1 南苑遗址现状评估 |
4.2.2 文物古迹现状评估 |
4.3 保护体系构建及具体措施 |
4.3.1 遗址整体保护体系 |
4.3.2 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代南苑遗址展示利用策略研究 |
5.1 清代南苑遗址展示利用策略 |
5.1.1 大遗址与遗产旅游的关系 |
5.1.2 清代南苑遗址旅游可行性 |
5.1.3 文物古迹再利用功能设计 |
5.1.4 遗址文化彰显措施设计 |
5.2 点状文物古迹利用设计 |
5.2.1 遗产博物馆类 |
5.2.2 社区文化馆类 |
5.3 片状文物古迹利用设计 |
5.3.1 历史景观公园类 |
5.3.2 考古遗址公园类 |
5.4 南苑遗址旅游路线设计 |
5.4.1 历史御道提取 |
5.4.2 古今路线复合 |
5.4.3 旅游路线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圆明园四十景位置图(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山五园点景题名的文化体验研究与设计 ——以圆明园四十景为例[D]. 卢心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御苑探微:倦勤斋通景画中的花卉植物[J]. 苏怡.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06)
- [3]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研究[D]. 魏瑞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岸花沾露满,湖月漾波宽 ——承德避暑山庄临芳墅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研究[D]. 宁郁玮.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圆明园遗址纪念地保护及展示方法研究[D]. 荀燕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D]. 周蕴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从“贾政游园路线”谈《红楼梦》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J]. 周蕴涵,洪波,姜润声. 南方建筑, 2020(05)
- [9]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创作手法研究[D]. 郭奕瑶.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10]清代南苑历史研究与保护利用[D]. 王思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