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档家管理应抓好五个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1)在《动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到北海市档案馆指导工作前不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到北海市档案馆指导工作,并与市档案馆干部职工进行亲切座谈。陈建功非常关心故乡北海的档案工作,近年来,他陆续向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着作、手稿、奖章、聘书等实物档案。
夏谦[2](2016)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学校的学生干部管理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还是提高部分优秀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干部管理处在一个自然的、多维的复杂环境中,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研究放入教育生态这个大系统中,做到与环境协同发展,中职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意义和具体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总结了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影响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生态学分析;第三部分从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生态系统出发,分析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探讨中职学生干部系统管理发展的生态规律及其特点;第四部分从学生干部管理的外部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组织、制度文化生态三个方面来探索优化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生态系统的策略。本文综合运用生态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态学思维出发,以教育学的立场来审视当前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系统发生、发展、改革、实践的管理策略,保障学生干部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王美君[3](2016)在《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幸福是人类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然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人类物质财富获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类的幸福感却没有获得与之同步的增进,人类精神的失衡尤其是偏离科学的幸福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尖锐。身处如此现实环境之下,我国企业员工的幸福观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员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幸福观是否正确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关乎人民幸福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大力培育企业员工树立科学幸福观,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成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幸福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人生系统中有关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幸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文章以幸福与幸福观的相关概念、主要特征、基本内涵等为切入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重点阐述了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全面梳理了中西方传统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幸福观理论的创新发展,系统总结了古今中外幸福观的思想演变、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与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批判继承了人类一切幸福思想精髓,从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出发,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等有机统一起来,突破了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的片面性和直观性,彰显出鲜活的理论生命力和巨大的理论潜力,因而是开展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重要理论指南。培育企业员工构建科学幸福观,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充分汲取中西方传统幸福观积极内核,帮助企业员工正确认知幸福、合理追求幸福,实现企业员工的自由全面发展。围绕这一培育目标,文章通过选取全国不同地区、行业、类型的企业员工作为调研对象,对新时期广大企业员工的幸福诉求、幸福取向、幸福预期等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方面,深刻剖析了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所面临现实困境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幸福起点、以强化社会责任为幸福导向、以涵育道德品格为幸福依据、以促进和谐统一为幸福归宿等培育内容,一元主导与多样引导并进、继承传统与求实创新并行、以人为本与系统渗透并重、正面激励与民主管理并举等培育原则,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培育方法,以期引导企业员工将科学幸福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员工幸福观的培育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生成的复杂的集合体,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文章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企业员工幸福观的调研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着手,将社会、企业、员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在社会层面,要大力倡导公平正义、持续改善民生、坚持以民为本、强化正面舆论,凸显引领全社会的正确幸福导向;在企业层面,要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等,切实为企业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幸福平台;在个人层面,要全面掌握丰富实用的幸福知识、努力提升高尚优雅的幸福素养、积极塑造阳光乐观的幸福心理,真正提高企业员工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总之,培育企业员工幸福观,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发展和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支持等手段,才能增进企业员工对科学幸福观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建设幸福中国、构建和谐幸福企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让广大企业员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享受到尊严与幸福。
窦玉菁[4](2016)在《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特别是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就目前来说,农村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作为社会发展的“短板”,农村建设与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建设者。为此,大学生“村官”应运而生。大学生“村官”的形成与发展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诉求。但是,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也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在看到他们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在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来探求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的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生“村官”的形成,包括大学生“村官”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第二部分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相关解读,首先通过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村干部、知青的对比进行概念解读,再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进行概括。第三部分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下不去、干不好、待不住、流不动”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的政策原因、客观环境原因和主观原因。第四部分对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路径进行探析,针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从理想信念教育、政策保障、实践锻炼、管理水平和评价体系、发展渠道等六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实现大学生“村官”的良性成长。
董庆玲[5](2016)在《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都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管理哲学的视阈下,提出管理意识形态命题,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源于管理哲学的学科使命,即对管理的“形上之思”,反思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自我理解”与“自我确认”,澄清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对人类的终极意义,追问和揭示管理活动的思想渊源、思想前提,同时,将管理行为背后隐含的管理价值问题显化,对管理价值阈限和价值内涵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对管理的本质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的思考,阐发二者内在的逻辑关联,提出和确立管理意识形态命题,对其进行界定并剖析其构成、特征、本质。其次,梳理现代西方管理意识形态由工业时代效率中心主义管理意识形态向后工业时代效率中心主义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管理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再次,揭示管理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机理。复次,解析管理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效率功能、激励功能等积极功能和蒙蔽性、阻滞性等局限性。最后,反思我国管理意识形态,以期更好指导我国管理实践。特别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管理责任的缺失、“GDP决定性作用”等问题,展望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管理意识形态在我国国情及话语体系下的价值构成和价值内涵,并充分贯彻到管理制度的设计、执行、变迁中。管理意识形态的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框定了管理理论的学术走向,为管理研究构筑了更深层次的逻辑起点,将管理的事实与价值研究有机统合起来;在现实层面,描绘了管理实践的现实图景,解决了管理活动的是非因果问题,揭示了有助于管理实践过程成功的逻辑理路。
龙永华[6](2015)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规划》已颁布实施3周年了,湘西自治州进入多重优惠政策叠加的历史发展时期,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事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可是在调研中发现,州内广大农村仍然没有脱贫,特别是产业化扶贫效益大多难以持久发挥,群众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了探究新时期武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创新的科学路径,本文选取了湘西自治州作为产业化扶贫总体情况的研究样本,以州内各县市的特困村作为研究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研究样本点。从精准扶贫的理论视角,以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现状、问题和对策为研究对象,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花垣县补抽乡大本村、排碧乡十八洞村、排料乡金龙村,保靖县葫芦乡黄金村、碗米破镇陇木洞村,永顺县泽家镇拔古村,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断龙山乡坐苦坝村等10余村为研究样本点,以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研究破解制约当前全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瓶颈,特别是力争在产业化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上有新突破,力争实现产业方向定位精准、产业落地安排精准、产业建设路径精准、产业发展效益精准、产业化扶贫保障机制精准。为全州农业产业化扶贫探索新路子,为全国其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科学参考。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准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确保扶贫对象实现精准脱贫、永久脱贫,没有具体产业支撑的扶贫是不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与产业化扶贫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精准扶贫不但离不开产业化扶贫,精准扶贫是产业化扶贫的根本前提,产业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本手段,产业化扶贫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是创新农村扶贫模式的最佳途径。(二)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现状研究。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大致经历“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综合性扶贫”三个阶段,制约湘西州发展的各种因素仍然没有得到显明缓解,扶贫攻坚压力仍然很大。研究发现,湘西州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存在以下特点:促农增收作用初显但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规模效应明显便结构单一;组织运转规范有序但存在不稳定性;发展势头强劲但抗风险能力弱。(三)新时期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创新模式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新时期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具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也就是要实现这部分群众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经过系统调研和大量数据分析发现:惠及贫困群众的扶贫效益(y)与产业化扶贫模式带动效益(F)因精准率(0<x<1)成正相关关系。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在农业产业化扶贫中受益最大化的最佳模式为:y=∑Ax,Bx,Cx,…Zx,Mx,Nx,εx(0<x<1,εx为随机因子)。(四)新阶段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的保障机制研究。要进一步加愉建立健全精准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精准的扶贫产业选择机制、精准的产业建设推进机制、精准的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精准的扶贫绩效评估机制、精准的扶贫成果巩固机制。
徐颖[7](2016)在《政府与市场视角下的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江苏句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时候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各方面的条件来进行调整和处理,使得改革更具有实际性。但是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的角度来看,地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则更具困难和挑战。此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其中就涉及到政府与市场的一种关系,所以本文以句容为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野下分析地方的行政审批改革。句容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个别部门“放权”意识薄弱,消极改革;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审批后续工作不到位;行政审批尚未规范;地方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工作和理念不到位等。不难看出,句容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句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存在的问题,其他地方政府在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要引以为戒,同时也可以吸收句容审改的精华的部分。根据句容审改的成效与问题,可以为地方的行政审批改革预设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合理边界入手,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部门职能优化、转移,大力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完善行政审批后续工作等,使市场得到自由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改革审批方式,加强行政审批的后续监管,保障市场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自由运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完善地方服务中心建设、地方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服务行政理念培养,为市场和社会提供良好有效的服务环境。
任泽涛[8](2013)在《社会协同治理中的社会成长、实现机制及制度保障》文中指出十八大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基于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确立社会协同治理模式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现实选择。所谓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即在政府治理能力较高而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现实情形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出于有效治理需要,政府同时保护并尊重社会的治理主体地位以及社会自身的运作机制和规律;并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加强对社会的支持培育,同时与社会一起,发挥社会在进行自主治理、参与公共服务、协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政府还需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居民自主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以及法律方式甚至市场机制等多种治理工具,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目标。确立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基础和前提是培育社会力量不断成长成熟,需要通过政府积极有效作为、引导公民公共精神成长、尊重和鼓励社会自发力量的自主治理行为、培育并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治理等措施促使社会主体由“缺位”到“补位”、由弱到强。确立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关键和核心是建立健全社会协同治理机制,需要通过建立协同治理的愿景目标、形成关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构建制度化的参与平台、建立健全协同配合、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等举措,既给社会力量的发育成长留出空间,又建立和完善对于各类社会主体的支持培育机制。确立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根本保障是协同治理的制度化与法治化,需要通过确定制度化与法治化的对象即内容事项、优化制度化与法治化的环境保障以及完善制度化与法治化的实现路径,并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正向促进,才能使协同治理的地方创新经验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克服个案化、碎片化,进而促进相关创新实践及创新经验的有效扩散,使创新效益最大化。当各类社会主体日渐成熟后,就可能推动政府转移更多职能,更多发挥社会的治理主体作用,由此形成政府与社会间协同关系的良性循环,巩固甚至超越社会协同治理模式。
方俊[9](2013)在《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问题,试图回应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思想的原初样态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进行了怎样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树?在新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剧烈变革的现时代,不管是主动求变求适应也好,还是现实政治生态变迁形成的巨大倒逼机制也罢,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进行怎样的样态变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实现协同戮力善治格局?国家与社会,是人类组织构造和秩序生成的两大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命题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当代公共治理范式探究的管理哲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有着十分深厚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荦荦大者计有“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国家与社会的分化、对立与统一”、“国家消亡与社会复归”等观点和原理,刻画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轮廓。于喷沫鸣溅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在探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真谛。卓越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们在理论道路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承续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形成了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图谱。这一样态图谱包括理论样态和实践样态两种样态呈现。理论样态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阐释的丰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文章对上述思想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和理论流变着力进行爬梳。实践样态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而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化为“形而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材料“原产地”。国家的治理以政府为载体,社会的发展以社会组织为依托。现实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论文有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结构,并进行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合述评和概念的界定和厘清,为本体研究开启序幕。第二章,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本章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进行梳理与解读。认为,以批判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的曲解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包括市民社会理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思想和国家源于社会并复归社会的思想。之后,列宁全力扞卫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包括“国家消亡”的学说、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章,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本章从历史的、文献揽读的角度研究了几代卓越的中国共产党政治领袖们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系列真知灼见,包括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一系列新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和人民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主要见之于三个方面: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具体体现为: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体现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第四章,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的理论样态梳理与解读后,逻辑上本章进而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现实样态。较之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理论务虚性,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务实性。为此,本章立足广东,实证性研究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继而,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得出现实语境下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尚未建立起破除心理隔阂的互信关系和良好互动关系的结论。第五章,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与传统的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并由此造成国家相对于社会的单线性发展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循着一条从社会—国家—复归社会的路径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为分析根基,本章主要回应这么一个问题: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构建面临哪些动力的支持和阻力的牵制?文章认为,社会组织对治理政府失灵的矫正力、源于体制改革的合作关系的催生力、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合作关系的回应力、面向公共利益这一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的契合力是支持和促进合作关系构建的强大驱动力;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二者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总体性社会”格局难以冰释、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重重、制度、利益与激励难题亟待破解等问题是支离和牵制合作关系构建的巨大阻滞力。第六章,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有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两个方面反映出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以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审视和指导构建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现实层面就是要构建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这一合作关系的构建亟需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积极而审慎的行为选择,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作为社会组织,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诚挚而高效的自身努力,体现为: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周金堂[10](2013)在《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江西省辖区的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和莲花县,湖南省辖区的炎陵县和茶陵县。井冈山革命老区是集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为一身的特殊区域,区域面积12229.8平方公里,人口224.2万,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为290.8亿元,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目前,在全国、在中部范围,该区域还处于欠发达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迟缓,信息化、城镇化水平低,经济总量规模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地级市的平均水平。对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的研究,在论文的引言和第一章中,主要运用中西方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观点,并结合中央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罗霄山区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具体实际来展开。论文从发现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的研究,分析老区要素禀赋、发展基础、规制现状、政策环境、矛盾、困难、机遇、潜力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选题根据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的成果,在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围绕“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实践,重点对湖南、江西两省以及株洲、吉安和萍乡三市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统筹协调发展的情况与井冈山老区”五县一市”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对井冈山“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区位条件差,区域行政管理分割,制度安排不平衡,县域之间协调发展联动性差,发展水平不如全国及所在省、地级市平均水平,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推进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困难多,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扶贫开发任务重,红色绿色资源开发有项目缺资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老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要把老区建设成为“绿色、红色产业重点发展的示范区,后发优势整体释放的振兴发展区,和谐秀美的宜业、宜居、宜游的幸福区”的构想。论文的第六章以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为难点和创新点,提出发展老区县域经济,加快减贫步伐,实现中部崛起,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围绕建设“新三区”,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重心移向老区,把扩大内需,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政策措施落实到老区,把深化改革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的重心转向老区、山区、贫困地区;必须加快革命老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努力构建“红”、“绿”、“古”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联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必须注重总结老区转型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不断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创建新机制,开辟新途径。论文的结语根据分析研判结果,提出建设“新三区”需要继续关注政策的统一性、平衡性、协调性,发展的整体性、一体化、可持续,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均化等问题。强调了绿色、红色产业发展既要适合各县县情,又要具有区域特色和成长性;后发优势的发挥要有利于“五县一市”发展强项更强,传统特色更特、优势产业更优。研究结论明确提出”新三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归宿。论文在分析“老三区”变成“新三区”的可能性可行性基础上,对壮大县域经济、振兴老区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重要作用与意义进行了概括。论文提出:把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好是尊重历史、不忘历史,对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支持井冈山革命老区联动协调发展能给全国老区、山区、贫困地区的发展树立标杆,带来希望;加速“五县一市”“新三区”的建设,能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全而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其重要意义在于:建设井冈山革命老区有利于兑现执政党的承诺,实现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履行立党宗旨,真心实意为老区人民谋福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步伐,让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人民共享实现中国梦的幸福与快乐。
二、干部档家管理应抓好五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部档家管理应抓好五个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到北海市档案馆指导工作 |
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在广东召开 |
重庆市部署推进全市档案馆工作 |
天津市档案馆推出档案利用服务新举措 |
陕西省档案馆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
浙江省档案馆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湖南省出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 |
“阳光总在风雨后—沪台交流回眸展”开幕 |
海南省档案局开展市县机构改革档案处置安全工作大检查 |
江苏省开展省外对口帮扶援建档案工作调研 |
甘肃省档案局印发档案行政处罚“两轻一免”事项清单 |
《最美逆行者—辽宁援鄂医疗队名册》公开出版 |
江苏省出台《档案法》宣传贯彻工作实施意见 |
(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1.1 学生干部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
1.1.2 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1.1.3 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理论和实践探究的紧迫性、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教育生态学理论 |
1.3.2 关于学生干部管理的研究 |
1.3.3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学生干部管理研究 |
1.3.4 教育生态学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行动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1.4.4 访谈法 |
2.中职学生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学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2.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中职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2.1 选拔方式不多样 |
2.2.2 聘任办法不妥当 |
2.2.3 教育使用不合理 |
2.2.4 培养方法不科学 |
2.2.5 考核评价不健全 |
2.2.6 监督管理不到位 |
2.2.7 激励手段不灵活 |
2.2.8 个性发展不平衡 |
2.3 中职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生态原因分析 |
2.3.1 管理外部的生态环境举步维艰 |
2.3.2 管理内部生态主体关系失衡 |
2.3.3 学校教育管理与学生干部需求不统一导致活力不足 |
3.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的生态系统分析 |
3.1 学生干部管理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3.1.1 学生干部管理系统的生态主体 |
3.1.2 学生干部管理系统的生态环境 |
3.1.3 学生干部管理系统的生态因子 |
3.2 学生干部管理的生态系统规律及其特点 |
3.2.1 整体性 |
3.2.2 系统性 |
3.2.3 平衡性 |
4.基于教育生态学的中职学生干部生态管理策略 |
4.1 优化外部环境,促进管理和谐 |
4.1.1 转变管理观念 |
4.1.2 提供物质保障 |
4.1.3 加强师资力量 |
4.2 完善内部组织,实现管理平衡 |
4.2.1 构建多样化的选拔机制,优化其内部结构 |
4.2.2 采取多途径的培养方式,平衡其知识结构 |
4.2.3 完善多维度的监督考核,促进其健康发展 |
4.3 健全制度文化,促进生态发展 |
4.3.1 民主平等的制度 |
4.3.2 以人为本的制度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相关概述 |
2.1 幸福概述 |
2.1.1 幸福的涵义 |
2.1.2 幸福的类型 |
2.1.3 幸福的特性 |
2.1.4 幸福的相关概念阐释 |
2.2 幸福观概述 |
2.2.1 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
2.2.2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2.2.3 科学幸福观的解读 |
2.3 企业员工幸福观概述 |
2.3.1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概念界定 |
2.3.2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影响因素 |
2.3.3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理论支撑 |
3.1 中国传统幸福观 |
3.1.1 儒家的幸福观 |
3.1.2 道家的幸福观 |
3.1.3 中国佛教的幸福观 |
3.2 西方传统幸福观 |
3.2.1 快乐主义幸福观 |
3.2.2 德性幸福观 |
3.2.3 神学幸福观 |
3.3 中西方传统幸福观变迁的历史规律 |
3.3.1 中西方思想史上的传统幸福观比较 |
3.3.2 中西方传统幸福观变迁的历史规律探析 |
3.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3.4.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建构脉络 |
3.4.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内涵 |
3.4.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
3.4.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创新发展 |
第4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现状解析 |
4.1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与问卷编制 |
4.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3 统计方法与分析工具 |
4.2 企业员工幸福观现状的表征分析 |
4.2.1 企业员工幸福观的总体趋势及群体差异 |
4.2.2 企业员工对幸福涵义的认知 |
4.2.3 企业员工对幸福类型的理解 |
4.2.4 企业员工对幸福与经济收入关系的认知 |
4.2.5 企业员工幸福目标取向及幸福预期 |
4.3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
4.3.1 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实现幸福的危机 |
4.3.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人主义的兴盛 |
4.3.3 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中西思潮的碰撞 |
4.3.4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道德责任的缺失 |
4.3.5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幸福心理的失衡 |
第5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定位 |
5.1 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5.1.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5.1.3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
5.1.4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
5.1.5 树立全面发展理想 |
5.2 在强化社会责任中实现企业员工的幸福获得 |
5.2.1 爱岗敬业:企业员工获得幸福的现实基础 |
5.2.2 艰苦奋斗:企业员工获得幸福的思想保证 |
5.2.3 无私奉献:企业员工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 |
5.3 在涵育道德品格中构建企业员工的幸福取向 |
5.3.1 道德认知:构建企业员工幸福观的认知条件 |
5.3.2 道德情感:构建企业员工幸福观的动力系统 |
5.3.3 道德意志:构建企业员工幸福观的理性力量 |
5.3.4 道德行为:构建企业员工幸福观的根本要求 |
5.4 在追求和谐发展中促进企业员工的幸福统一 |
5.4.1 促进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 |
5.4.2 促进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和谐统一 |
5.4.3 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
5.4.4 促进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和谐统一 |
第6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
6.1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6.1.1 一元主导与多样引导并进的原则 |
6.1.2 继承传统与求实创新并行的原则 |
6.1.3 以人为本与系统渗透并重的原则 |
6.1.4 正面激励与民主管理并举的原则 |
6.2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工作方法 |
6.2.1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
6.2.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6.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第7章 企业员工幸福观培育的多维视角与实现路径 |
7.1 社会维度:引领幸福导向 |
7.1.1 倡导公平正义,加快法治化进程 |
7.1.2 持续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7.1.3 坚持以民为本,构建服务型政府 |
7.1.4 强化正面舆论,传播社会正能量 |
7.2 企业维度:搭建幸福平台 |
7.2.1 在组织创新中描绘幸福地图 |
7.2.2 在管理创新中优化幸福模式 |
7.2.3 在文化创新中凝聚幸福共识 |
7.2.4 在机制创新中彰显幸福情怀 |
7.3 个人维度:提升幸福能力 |
7.3.1 全面掌握丰富实用的幸福知识 |
7.3.2 努力提升高尚优雅的幸福素养 |
7.3.3 积极塑造阳光乐观的幸福心理 |
结束语:培育企业员工幸福观的文化认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关于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4)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内容及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大学生“村官”的形成 |
(一)大学生“村官”的产生背景 |
(二)大学生“村官”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二、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与角色定位 |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解读 |
(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
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优化路径 |
(一)注重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教育 |
(二)强化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实践锻炼 |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制度保障 |
(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现代管理水平 |
(五)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科学评价体系 |
(六)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意义 |
三、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现状及评述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管理意识形态的本质 |
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 |
一、管理的价值性 |
二、管理的整合性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本质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 |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构成 |
三、意识形态何以可能 |
第三节 管理意识形态概述 |
一、管理意识形态的界定 |
二、管理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构成 |
三、管理意识形态何以可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西方管理意识形态的变迁 |
第一节 影响管理意识形态变迁的因素 |
一、管理与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
二、影响管理意识形态的经济因素 |
三、影响管理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因素 |
四、影响管理意识形态的社会因素 |
五、影响管理意识形态的文化因素 |
六、影响管理意识形态的技术因素 |
第二节 现代西方管理意识形态的历史演进 |
一、工业时代效率中心主义的管理意识形态 |
二、后工业时代效率中心主义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意识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理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理念提供价值取向 |
一、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理念明确了方向与内容 |
二、管理意识形态为组织愿景的建构指明了方向 |
三、管理意识形态是管理目标设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 |
四、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计划确立指南 |
五、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政策提供价值依据和执行保障 |
六、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行为提供内在依据与逻辑起点 |
第二节 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制度提供思想基础 |
一、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提供思想保障 |
二、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程序设计与执行提供价值依据 |
三、管理意识形态为工作标准的设计与执行提供价值指南 |
第三节 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结果评判提供价值基础 |
一、管理意识形态影响管理结果 |
二、管理意识形态为管理结果评判提供价值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意识形态的功能 |
第一节 管理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 |
一、管理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 |
二、管理意识形态的效率功能 |
三、管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 |
四、管理意识形态的激励功能 |
五、管理意识形态的凝聚功能 |
六、管理意识形态的控制功能 |
第二节 管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
一、管理意识形态的蒙蔽性 |
二、管理意识形态的阻滞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管理意识形态的反思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意识形态的反思 |
一、取得的成绩:各个领域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管理意识形态的展望 |
一、吸纳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精华 |
二、完善我国管理责任 |
三、厘清我国管理意识形态的价值构成及价值内涵 |
四、将管理意识形态融入管理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扶贫理论溯源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产业化扶贫相关理论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的关系 |
第三章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的粗放式扶贫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历程回顾 |
第二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效益分析 |
第三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面临的困境 |
第四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粗放式扶贫模式解析 |
第四章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思路研究 |
第一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思路 |
第二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流程 |
第三节 湘西州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几种形式 |
第五章 新时期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保障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对象识别机制 |
二、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机制 |
三、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推进机制 |
四、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实施保障机制 |
五、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绩效评估机制 |
六、建立精准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成果巩固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政府与市场视角下的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江苏句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依据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 |
(一) 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
(二) 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一) 政府失灵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服务行政理论 |
第二章 江苏省句容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与成效 |
一、句容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 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
(二) 句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 |
二、句容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效 |
(一) 大幅度清理产业类审批项目,减少对企业的限制 |
(二) 建立了并联审批机制,减小企业负担 |
(三) 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加强中介监管 |
(四) 政府服务意识增强,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
第三章 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看句容审改存在的问题 |
一、“简政放权”难以落实,市场难以自由发展 |
(一) 行政部门放权工作不到位 |
(二) 向基层、社会转移职能工作困难 |
(三) 职能转变不到位,权限不清,缺位现象严重 |
二、行政审批尚未规范,市场发展缺乏有效保障 |
(一) 事中行政审批行为不规范,阻碍市场发展 |
(二) 行政审批事后监管不力,未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
第四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
一、大力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
(一) 加快行政审批产业类事项清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二) 继续向社会和基层转移职能、下放权力,减少对市场的限制 |
二、完善行政审批的设定与实施,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一) 规范行政审批的设定 |
(二) 构建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
(三) 推进地方行政审批服务化建设 |
三、健全地方行政审批的监督与长效机制,维护市场持久稳定发展 |
(一) 加强地方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 |
(二) 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完善行政审批监督机制 |
(三) 建立行政审批长效机制 |
四、完善句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
(一) 加强组织建设,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
(二) 加强地方行政审批人员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8)社会协同治理中的社会成长、实现机制及制度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社会建设 |
1.2.2 治理 |
1.2.3 社会协同 |
1.2.4 社会组织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与资料来源 |
1.4.5 论文结构 |
2 已有研究述评 |
2.1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 政府与社会关系 |
2.3 治理、协作性公共管理及社会协同 |
2.4 地方实践创新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
2.5 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
3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
3.1 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及社会协同治理 |
3.2 协同治理的社会成长 |
3.3 社会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 |
3.4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构建 |
4 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公民力量培育与社会成长 |
4.1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公民力量培育与社会成长 |
4.2 德清县引导“民间设奖”,给力社会自主治理 |
4.2.1 产生背景和基本情况 |
4.2.2 主要做法与实施成效 |
4.2.3 基本经验及存在限度 |
4.3 “桐庐百姓日”:尊重公民主体地位,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4.3.1 实施背景和基本情况 |
4.3.2 主要做法与实施成效 |
4.3.3 基本经验及存在限度 |
4.4 案例比较分析 |
5 社会协同治理中的多元主体间运行机制 |
5.1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现状及管理探索 |
5.2 外来工自治组织:瑞安市外来人口管理协会 |
5.2.1 发展历程 |
5.2.2 自治机制与模式 |
5.2.3 成效和问题 |
5.3 外来工的参与式治理:海口市外来工之家 |
5.3.1 发展历程 |
5.3.2 参与机制与模式 |
5.3.3 成效和问题 |
5.4 协同治理,促进融合:慈溪市“和谐促进会” |
5.4.1 产生背景和基本情况 |
5.4.2 协同机制与运行成效 |
5.4.3 基本经验及存在限度 |
5.5 案例比较分析 |
6 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
6.1 社会协同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
6.2 武义县“村务监督委员会” |
6.2.1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
6.2.2 制度化与法治化的成效 |
6.3 南山区招商街道“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
6.3.1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
6.3.2 制度化与法治化的成效 |
6.4 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6.4.1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
6.4.2 制度化与法治化的成效 |
6.5 案例比较分析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作者简历 |
(9)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相关概念厘清 |
1.6.1 国家 |
1.6.2 社会 |
1.6.3 政府 |
1.6.4 社会组织 |
1.6.5 样态 |
第二章 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2.1.1 重构市民社会理论 |
2.1.2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 |
2.1.3 国家复归社会思想 |
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 |
2.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论 |
2.2.2 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 |
2.2.3 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 |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之启示 |
2.3.1 着力倡导推进公民社会有序建构 |
2.3.2 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
2.3.3 国家权力向社会本体的回复归位 |
第三章 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 |
3.1 毛泽东的民权民本观 |
3.1.1 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 |
3.1.2 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3.1.3 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 |
3.2 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 |
3.2.1 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 |
3.2.2 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 |
3.2.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
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政党、国家、社会理论 |
3.3.1 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3.3.2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3.3.3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
3.4 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 |
3.4.1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3.4.2 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3.4.3 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 |
第四章 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 |
4.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中国实践平台的现实观照 |
4.1.1 体制改革深水区探索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进器” |
4.1.2 中产阶层的渐趋壮大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橄榄形化” |
4.1.3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
4.2 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4.2.1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4.2.2 广东社会组织业务分类 |
4.2.3 广东社会组织功能初显 |
4.3 广东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
4.3.1 调研方法设计与实施 |
4.3.2 问题实证分析与检验 |
4.3.2.1 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
4.3.2.2 x~2检验原理与应用 |
第五章 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 |
5.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 |
5.2 支持与促进:合作关系的驱动力分析 |
5.2.1 治理政府失灵:社会组织的矫正力 |
5.2.2 体制改革助动:合作关系的催生力 |
5.2.3 构建服务型政府:合作关系的回应力 |
5.2.4 增进公共利益:合作关系生成的契合力 |
5.3 支离与限制:合作关系的阻滞力分析 |
5.3.1 阻滞力之一: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 |
5.3.2 阻滞力之二:“总体性社会”格局难破解 |
5.3.3 阻滞力之三: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 |
5.3.4 阻滞力之四:社会组织建构的多重约束 |
5.3.5 阻滞力之五:几大现实难题亟待破解 |
第六章 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 |
6.1 路径开凿:遵循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 |
6.2 合作关系实现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
6.2.1 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 |
6.2.2 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 |
6.2.3 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 |
6.2.4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 |
6.3 合作关系实现的社会组织自身努力 |
6.3.1 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 |
6.3.2 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 |
6.3.3 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 |
6.3.4 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
结束语 |
之一:研究结论 |
之二:可能的创新 |
之三:未竟问题 |
之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面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面向政府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
附录四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进行研究的理由与目的 |
三、开展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节 开展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工具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演变及其前沿 |
二、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现状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三、西方区域经济和我国区域经济研究对县域经济研究的影响 |
第一章 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战略策略与老区建设的关系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
一、四大区域的开放开发战略 |
二、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政策 |
三、有关省和地级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对老区县(市)经济发展影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内涵、特征与经济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
二、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三、县(市)及县域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四、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的县情 |
第四节 中部崛起战略与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的关联 |
一、崛起战略的统一性、同步性与老区行政经济区域分割现状并存的矛盾 |
二、特殊区情与中部其它地区的差异性 |
三、中部崛起战略与扶持政策的对接 |
第五节 区域、省域经济发展对井冈山革命老区的影响 |
一、省域经济发展对“五县一市”有影响但效果不明显 |
二、市(地级市)域经济发展对“五县一市”的拉动效应不平衡 |
第二章 新世纪井冈山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一、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在全国中的地位新变化 |
二、县域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五县一市”主要经济指标与所在省、地级市的比较分析 |
一、全国与江西省、湖南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江西、湖南两省与株洲、吉安、萍乡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三、全国与“两省”“三市”重点经济指标的比较 |
第三节 “五县一市”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五县一市”区域联动发展的情况 |
一、所处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水平不一样 |
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加剧 |
三、区期域联动、集中连片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效果差 |
四、整体发展速度不快,处于欠发达落后状态 |
第三章 “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困惑 |
第一节 发展的矛盾与困惑 |
一、主要矛盾 |
二、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崛起的瓶颈与难题 |
一、县域城镇化水平低 |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难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差 |
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困难多 |
第三节 跟进崛起面临的尴尬 |
一、省域、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五县一市”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支持力度不一 |
二、行政经济区域的分割使“五县一市”区域发展难联合、难联动、难协调 |
三、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难覆盖 |
第四章 影响井冈山革命老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制度安排缺陷的副作用 |
一、规制理论主要特征对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政策扶持的现状 |
第二节 产业布局不合理 |
一、低质同构的现象比较严重 |
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困难多 |
第三节 区位劣势的影响 |
一、不同时期区位由优变劣的转换 |
二、区位劣势引发的问题 |
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
一、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低 |
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
三、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活 |
第五章 井冈山革命老区崛起的机遇与潜力 |
第一节 中央省地级市的重视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一、中央、江西湖南两省扶持贫困县域范围逐年扩大 |
二、扶持的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多 |
三、帮扶的政策措施逐年完善 |
第二节 定点帮扶、集中连片开发、先富帮后富气候的形成 |
一、遂川县创新财政扶贫机制 |
二、炎陵县、莲花县进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范围 |
三、茶陵县扶贫开发结硕果 |
四、井冈山科技扶贫绘宏图 |
五、永新县移民扶贫得民心、富群众 |
第三节 后发优势的显现与结构调整作用的发挥 |
一、“五县一市”集中人力物力,打好红色文化开发牌 |
二、“五县一市”依托生态优势拓展农业发展新途径 |
三、“五县一市”依托红、绿、古资源,拓宽服务业发展新渠道 |
第四节 老区人力资源的优势的释放 |
第六章 振兴发展老区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心移向老区 |
一、中央省地级市的政策导向有利于老区发展 |
二、各地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成功做法的示范和放大效应进一步发挥 |
第二节 振兴发展的措施落实与老区崛起 |
一、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
二、稳步推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
三、加快建设惠及老区、山区的新农村建设 |
四、大力推进农村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减贫事业 |
第三节 深化改革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的重心转向老区 |
一、增强国家政策的指向性 |
二、提高扶持政策的含金量 |
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振兴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性 |
第四节 提高老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推动和促进老区发展 |
二、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五县一市”科学发展新引擎 |
三、围绕“三宜”,依托土地、森林和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第五节 加大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开发,促进联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一、开发红色资源、延长产业链 |
二、立足“红”、“绿”、“古”产业的配套建设 |
三、围绕把特色做响亮、做大气、做长久作规划、办实事 |
第六节 注重总结发展新经验开辟发展新途径 |
一、注重培育和推广发展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径 |
二、注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性、协调性和全面性 |
三、注重相互学习借鉴平台建设的交互性、稳定性和制度化 |
四、注重转型发展的时代性、科学性、长效性 |
五、用足用好政策,全面推进老区定点扶贫、对口支持工作 |
第七节 选树典型、落实政策、协调发展 |
一、典型选树要坚持实事求是,服水土,能惠民 |
二、点上经验总结要有利于“五县一市”面上的推广与传播 |
三、帮扶政策措施的安排与落实要有利于“落地、生根、开花” |
四、联动协调发展要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居民幸福程度的提高 |
结语 |
第一节 建设“新三区”需要继续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政策的统一性、平衡性、协调性 |
二、发展的整体性、一体化、可持续 |
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四、绿色、红色产业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成长性 |
五、后发优势释放要有利于发展强项更强和整体性效应的发挥 |
六、和谐秀美的“新三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老区人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归宿 |
第二节 希望变成现实的展望及其历史与现实价值 |
一、“老三区”变“新三区”可能性、可行性 |
二、历史与现实价值 |
三、重要作用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干部档家管理应抓好五个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 2021(01)
- [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中职学生干部管理研究[D]. 夏谦.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3]企业员工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D]. 王美君. 湖南大学, 2016(06)
- [4]大学生“村官”成长优化路径研究[D]. 窦玉菁. 苏州大学, 2016(12)
- [5]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董庆玲. 黑龙江大学, 2016(12)
- [6]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龙永华. 吉首大学, 2015(06)
- [7]政府与市场视角下的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江苏句容为例[D]. 徐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2)
- [8]社会协同治理中的社会成长、实现机制及制度保障[D]. 任泽涛. 浙江大学, 2013(01)
- [9]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D]. 方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2)
- [10]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金堂. 武汉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