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德镇沽演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苗苗[1](2021)在《张垣古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张垣地区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农耕民族文化碰撞、冲突又相互渗透、交融的文化多元地带,这里不仅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三叉口",还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绚烂的文化遗产。本文探析张垣古陶瓷的特征、年代及出土地域和研究价值。
肖达顺[2](2021)在《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文中提出上川岛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广海湾南侧的川山群岛东部海域,西与下川岛隔海相望,东北距大陆9.19公里,东邻香港、澳门及珠海,距香港、澳门分别为87海里和58海里,距大陆山咀码头9.8海里。上川岛是珠江口西侧最大的岛屿,呈哑铃形,南北走向,长22.54公里,最宽处9.8公里,最窄处1.2公里,海岸线长139.8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有多处港湾。考古发现先秦时期的陶片、石器,明清甚至近代青花瓷片、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胡芳英[4](2019)在《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历史应用 ——以饶河流域个案研究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历史学科的乡土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另外,饶河流域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旧石器时代饶河流域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仙人洞遗址表明饶河流域先民接触到了稻谷;秦始皇在鄱阳首设县,江西从此有了县级行政单位;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中国陶瓷制造中心···这些历史资源都可以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将这些具有代表性、完整的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历史学科教学,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有利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基于以上事实,本文通过四部分内容来进行饶河流域的历史学科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三点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其次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罗列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为一章节。第一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按照行政区划介绍饶河流域主要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最后总结饶河流域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四个特点。第二章分析饶河流域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切合问题。以新课改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为例,分析得出饶河流域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与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可以而且应该切合的结论。第三章主要是通过教学案例来落实饶河流域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想法。
陈彩彩[5](2017)在《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传统金石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近代考古学而产生了中国的近代考古学。伴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一些由民国政府主导的考古研究机构纷纷建立,中国的考古教育也应运而生。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主要由一些专门考古研究机构挑起重任。民国时期,国内的高校还未曾设立考古学专业来培养考古人才,所以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没能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解决考古人才匮乏的问题,北京大学于1952年率先设立了考古专业。随后的一段时期,全国各综合性大学陆续开设考古专业,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中国考古教育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中国的考古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方面开设考古教育的高校数量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各高校考古教育逐步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各高校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历史考古、科技考古、边疆民族考古、博物馆学、古文字、动植物考古等考古方向和考古学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极大的丰富了考古学科的内涵。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我国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调整,考古学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为一级学科。考古学逐步形成独立的阐释系统,从证经补史的窠臼中脱离而出,为考古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的考古教育所取得的发展有目共睹。本文期望通过对我国考古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更加清晰地阐明考古教育的价值所在,一方面肯定考古专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考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另一方面探究考古专门人才对考古事业的推动作用。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唤起更多的人关注考古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考古事业的发展。
李长盈[6](2017)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大遗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保护与民众生产生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始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迫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关系。作为规范大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各项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大遗址保护规划在明确保护措施、拓展利用形式、加强遗址管理和强化遗址研究等方面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保护和延续好大遗址及其价值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受考古工作程度和规划编制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现有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保护规划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细化评价指标、拓展评价方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已十分必要,对于提高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围绕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现状、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等问题对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进行了以下探索: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是在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发展完善的研究和操作体系,大遗址的保护理念也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我国大遗址基本特征和保护规划编审、实施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规划编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规划得以顺利编制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进而对大遗址考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考古工作的特点,对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30处大遗址的规划案例和相关法规标准的主要要求,笔者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了指标的分解、遴选和合并,确定了规划编制的各项评价指标,阐述按不同区位类型分别对规划编制进行评价的重要性。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经过权重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确立的各项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最终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体系。最后,本文利用上述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等不同区位类型的大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验证评价体系的同时,总结规划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和保护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陈明辉[7](2013)在《裴李岗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文中认为本文所指的“裴李岗时期”年代在距今约9000-7000年之间,它与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分别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本文收集了裴李岗时期的考古学材料,通过梳理、研究这批材料,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当时的文化序列和时空框架,在文化区、文化系统、文化、遗存的框架内对这些遗存进行重新归类和分析,同时在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风格分析法等方法的指引下进行分期和分区研究,从而明确裴李岗时期各区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长城地带遗存的年代先后关系,以便对裴李岗时期的考古学遗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为裴李岗时期社会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在分期的基础上复原裴李岗时期的文化进程和社会进程,以聚落考古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单个房址、房址群、社群、遗址群等聚落分析层次为主线,试图解析当时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等社会结构方面的信息,并尝试探讨裴李岗时期的男女分工、贫富分化、私有制、社会组织、社会分工、社会分层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是中国第一篇对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考古学遗存进行综合研究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高纪洋[8](2012)在《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它的发展概况及规律。样式是器皿造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在一定地域或时代,出现一定数量造型相似的器皿,明显不同于其它器皿造型,它们所具备的群体特征,即可视为一种造型样式。样式对中国古代器皿来说,是造型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持较高艺术水平和使用价值的有力保障。本论文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根据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系统的宏观发展情况,按其体系框架建构过程分为六大阶段:萌生与兴起(新石器时代)、礼器化(夏商至西周)、实用化和趋向统一(春秋至秦汉)、多元与交融(汉末至隋唐)、农牧民族的整合(五代至元)、成熟和定型(明清)。通过对以上六个时期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器皿以中原汉族造型样式为中心、不断整合少数民族及外来造型样式的过程。第二章分析造型样式与相关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用功能决定其基本形态、限定其变化范围、推动其不断完善。政治因素对礼器及高层次器皿造型影响很大、作坊性质使其造型样式分化明显,合作与传承方式、器皿商品属性等均对造型样式有一定影响。工艺技术的提高会推动器皿造型样式的面貌革新,造就相应的造型样式。思想文化是相应器皿造型样式产生的人文背景。宗教是器皿造型样式传播与改变的一股重要影响力量。器皿造型样式在特定起居方式和生活习俗中产生并延续。第三章为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产生、记录、传播与变革,主要是厘清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衍生途径、记录及其传播、交流方式。衍生途径主要包括模仿借鉴事物形象、增减附件、整体或局部的形体变异、组合拼接。图文记录与研究主要有官方图文记录,文人金石学图文记录。器皿造型样式的交流与融合,主要包括对国内各族和外国、不同材质器皿间的纵向、横向转移。第四章主要选取无附件为主型的碗和有附件为主型的壶两类器皿,对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谱系进行案例分析。以两大最为常见的器皿作为代表,总结其主体与附件部分造型样式的演变轨迹,及其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谱系图。总之,中国古代器皿作为中华文明大格局之下的一种物质文明,其造型样式的变化既难以摆脱这一母体的影响,又具备器皿造型样式发展的独特规律性。中国古代器皿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大历史环境的产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和一脉相承的框架,决定了这两点也是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最根本的总体特征。
刘诗中[9](2011)在《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江西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未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工作,只是在1937年英国人曾去吉州窑作过调查;1948年樟树市历史教员饶惠元率其学生到筑卫城遗址采集陶片和石器。50年代初期,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牵头,从地市文化部门抽调了一批干部,参加中央举办的田野考古培训班,江西的考古工作由此启动。1958年以后,一批批大学历史与考古专业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江西考古领域。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工作,江西考古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几十年来所发现的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江西并非史书所载的"荒蛮服地",而是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杨华[10](2006)在《长江三峡地区考古文化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现地下、地上古文化遗址1300余处。又据现已公布出的部分地下古遗址、古墓葬发掘资料获知,从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遗址”到明清时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自1993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掘出各类文物达8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000余件。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与发展等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景德镇沽演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德镇沽演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论文提纲范文)
(1)张垣古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垣古陶瓷的考古学文化 |
二、张垣古陶瓷的年代、分布与特征 |
三、张垣古陶瓷的历史价值 |
(一)历史研究价值 |
(二)为研究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佐证 |
四、结语 |
(2)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 |
二海岛先民的文化遗存 |
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 |
四大航海时代中葡贸易文化遗存 |
五16世纪以来西方宗教建筑遗存 |
六海岛文化遗产的保护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历史应用 ——以饶河流域个案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一、饶河流域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
(一)概念界定 |
1.课程资源 |
2.历史课程资源 |
3.乡土课程资源 |
4.饶河流域 |
(二)饶河流域历史课程资源 |
1.文献史料 |
2.实物史料 |
3.历史传说 |
(三)饶河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 |
二、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切合 |
(一)政治史的乡土资源与高中必修一切合 |
1.政治沿革与教学的切合 |
2.选举方式与教学的切合 |
(二)经济史的乡土资源与高中必修二的切合 |
1.古代农业、手工业与教学的切合 |
2.古代商业与教学的切合 |
(三)思想文化史的乡土资源与高中必修三的切合 |
三、教学案例与反思 |
(一)案例一:从鄱阳设县看中国古代郡县制度 |
1.设计思路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二)案例二:千年瓷都享誉世界 |
1.设计思路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考古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专着方面 |
二、论文方面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萌芽时期(20 世纪20年代—50 年代)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萌芽的背景 |
一、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背景下,时代呼唤考古学 |
二、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现实催生考古研究 |
三、民国时期的一系列考古发掘促成了中国考古学的产生 |
四、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思想萌芽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
一、专门考古研究机构 |
二、普通高校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考古教育的实践 |
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实践 |
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的考古实践 |
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考古实践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初步发展(20 世纪50年代—1978 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初步发展的背景 |
一、配合大型基建的抢救性发掘亟需考古人才 |
二、建国初期的考古发现促进考古学发展 |
三、建国初期的学术争论促进考古研究 |
四、文物管理机构逐渐健全、文物法规日趋完善 |
第二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
一、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 |
二、普通高校 |
第三节 建国初期考古教育的实践 |
一、建国初期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
二、建国初期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978 年——2000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
一、考古法规日趋完善 |
二、考古新发现取得重大进展 |
三、考古学术研讨交流日益频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的相关机构和教育形式 |
一、设考古系的高校考古教育 |
二、考古专业设在人类学系下的高校考古教育 |
三、考古专业设在历史系下的高校考古教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的实践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
二、改革开放以来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
第五章 新世纪的考古教育——考古教育的逐步完善(21 世纪以来) |
第一节 新世纪考古教育逐步完善的背景 |
一、考古学科独立为一级学科为考古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
二、新世纪以来的重点科研支撑考古教育发展 |
三、考古科技的创新为考古发展提供了可能 |
第二节 新世纪考古教育的教育形式 |
一、开设考古专业的高等院校 |
二、独具特色的高校考古专业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考古教育实践 |
一、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的考古教育实践 |
二、新世纪以来考古教育实践与考古学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古迹“保护”观念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遗址保护 |
第三节 中国当代的大遗址保护 |
第四节 国外遗址保护理念与规划实践 |
第五节 当代大遗址保护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一节 已公布大遗址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三节 大遗址保护评价机制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现存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一节 田野考古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三节 大遗址考古 |
第四节 考古工作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指标构成 |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规划案例的选取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建立 |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指标分类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应用 |
第一节 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青山墓群保护规划 |
第三节 湖泗瓷窑址群保护规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裴李岗时期的文化与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 |
一、时间范围 |
二、空间范围 |
(一) 黄河流域 |
(二) 长江钱塘江流域 |
(三) 北方地区 |
(四) 其它地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相关考古发现 |
(一) 概况 |
(二) 黄河流域 |
(三) 长江钱塘江流域 |
(四) 北方地区 |
(五) 其它地区 |
二、考古学文化研究 |
(一) 单个文化研究 |
(二) 跨区系文化对比研究 |
三、社会考古学研究 |
(一) 黄河中上游地区 |
(二) 长江流域 |
(三) 北方地区及海岱地区 |
四、其它方面研究 |
(一) 环境考古 |
(二) 技术经济 |
(三) 意识形态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地层学、类型学与分期 |
二、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分层问题 |
三、文化因素分析法与风格分析法 |
四、聚落考古 |
五、社会考古学 |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研究 |
第一节 黄河流域 |
一、中原地区 |
二、关中地区 |
三 海岱地区 |
第二节 长江钱塘江流域 |
一、长江中游地区 |
二、钱塘江流域 |
第三节 北方地区 |
一、北方地区 |
第四节 其它地区 |
一、甑皮岩遗存 |
第五节 裴李岗时期的发展阶段与文化格局 |
一、发展阶段 |
二、文化格局 |
三、裴李岗时期之前: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
四、裴李岗时期之后 |
第三章 社会考古学研究 |
第一节 居址与墓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一、居址分析 |
二、墓葬分析 |
第二节 黄河中上游地区 |
一、中原地区 |
二、关中地区 |
小结 |
第三节 长江钱塘江流域 |
一、长江中游地区 |
二、钱塘江流域 |
小结 |
第四节 北方地区及海岱地区 |
一、北方地区 |
二、海岱地区 |
三、河北地区 |
第五节 其它地区 |
总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论文基本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体系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萌生与兴起——新石器时代 |
一 器皿造型样式的起源问题 |
二 器皿造型样式的兴起——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第二节 以礼器为重点的器皿造型样式——夏商至西周时期 |
一 礼器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 |
二 以酒器为核心的礼器系统——商代 |
三 以食器为核心的礼器系统——西周 |
第三节 器皿实用功能增强与造型样式的趋同——春秋至秦汉 |
一 “神本”向“人本”的转换——春秋战国 |
二 实用性进一步回归与样式趋同——秦汉 |
第四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多元与交融——汉末至隋唐 |
一 流动中的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 |
二 广采博纳的吸收——隋唐 |
第五节 农、牧业民族器皿造型样式的整合——五代至元 |
一 器皿造型样式多样来源的合流——五代、两宋 |
二 农、牧民族器皿造型样式的整合——辽、夏、金、元 |
第六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成熟和定型——明清 |
一 器皿造型样式的成熟——明代 |
二 器皿造型样式的定型——清代 |
第二章 器皿造型样式的主要构成因素 |
第一节 实用功能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实用功能决定器皿造型样式的有限度设计 |
二 实用功能推动器皿造型样式不断完善 |
三 实用功能是器皿造型最终样式的依据 |
第二节 政治因素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礼器造型样式受礼教的强烈支配 |
二 政府机制对器皿造型样式的管理 |
三 上层社会喜好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因素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原始手工业所产器皿的造型样式已经分化 |
二 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三 官府手工业生产方式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四 器皿商品属性对其造型样式的影响 |
第四节 工艺技术发展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每种器皿造型样式均由相应的工艺技术来实现 |
二 工艺技术的提高会推动器皿造型的面貌革新 |
三 工艺技术的特性造就相应的造型样式 |
第五节 地理环境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楚器皿造型样式 |
二 滇国青铜器造型样式 |
三 其它地域特色突出的器皿造型样式 |
第六节 宗教文化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原始宗教观念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二 佛教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三 道教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
第七节 生活方式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饮食结构与器皿造型样式 |
二 起居方式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三 文化习俗与器皿造型样式 |
第八节 审美与器皿造型样式 |
一 中国古代不同人群审美观念的影响 |
二 器皿造型样式与其它审美要素的关系 |
第三章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产生、记录、传播与变革 |
第一节 器皿造型新样式的主要衍生途径 |
一 模仿借鉴事物形象 |
二 增减附件 |
三 整体或局部变异 |
四 组合拼接 |
第二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记录 |
一 官方机构的图文记录 |
二 金石学中的图文记录 |
第三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交流与融合 |
一 中国器皿对外来造型样式的融合 |
二 中国瓷器造型样式的对外传播 |
第四节 造型样式在不同材质器皿间的转移 |
一 超越器皿材质的纵向延续 |
二 超越器皿材质的横向转移 |
三 器皿造型样式的隔代传播 |
第四章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谱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碗的主要类型及其造型样式谱系 |
一 碗类器主要造型样式 |
二 历代碗类器造型典型样式汇总 |
第二节 碗(钵)的造型样式演变轨迹及其原因 |
一 底足形态的演化规律 |
二 口沿部分形态的演变 |
三 腹壁形态的演变 |
第三节 壶的主要类型及其造型样式谱系 |
一 壶的基本结构及造型特点 |
二 壶类器主要造型样式 |
三 历代壶类器造型典型样式汇总 |
第四节 壶类器造型样式演化规律及其原因 |
一 壶口形态及其演变 |
二 壶盖造型及其发展变化 |
三 腹部形态的演变 |
四 壶流的造型变化 |
五 系、把等附件造型的变化 |
结论 |
征引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后记 |
四、景德镇沽演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垣古陶瓷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J]. 张苗苗. 收藏与投资, 2021(10)
- [2]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J]. 肖达顺. 海洋史研究, 2021(02)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历史应用 ——以饶河流域个案研究为例[D]. 胡芳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国近现代考古教育史初步研究[D]. 陈彩彩. 河南大学, 2017(05)
- [6]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D]. 李长盈. 武汉大学, 2017(06)
- [7]裴李岗时期的文化与社会[D]. 陈明辉. 复旦大学, 2013(04)
- [8]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 高纪洋. 苏州大学, 2012(09)
- [9]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A]. 刘诗中. 艺海探真——论文论着选编, 2011
- [10]长江三峡地区考古文化综述[J]. 杨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