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东部地区几个第四系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1](2019)在《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宋春晖[2](2006)在《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高原构造隆升过程》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是目前地球上正在进行陆陆碰撞最典型例子以及它的形成对整个亚洲大陆构造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它的隆起使得中国及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所以,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中外科学家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青藏高原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对全球构造和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或假说。然而这些假说或观点争论十分激烈,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高原变形隆升的时间和过程还不清楚。 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形式和隆升过程,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学科、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至今观点分歧较大的原因除不同学者所用研究方法与证据的差异外,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精细度不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例如个别岩体和断层仅是点状或线状地域,并且断层往往又具多期(或继承性)活动特点,他们难以代表高原的整体性质或具体的隆升序列。青藏高原内部的沉积盆山是在高原的挤压变形和隆起过程中形成,而盆地中充填的沉积物是盆地水系范围内造山带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的产物,这些沉积物不仅连续记录着盆地在接受沉积物充填过程中周围造山带构造活动特征,而且还记录着沉积物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Métivier et al,1997)。因此,根据盆—山耦合关系,通过对高原内外与造山带毗邻盆地的精细沉积盆地分析、构造和环境信息的提取,是最有希望恢复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一条重要途径(李吉均等,1998)。近年来根据与高原造山带毗邻的沉积盆地及其内部沉积记录的各种信息来反演山脉隆升历史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是,前期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盆-山”关系探讨或缺乏精细年代研究,这些局部盆地记录捕获的构造事件是否能代表高原具普遍意义的构造隆升事件?是否存在未发现的重大高原构造隆升事件?构造隆升是否存在南北和东西方向的差异或递次增生过程?因此,迫切需要从更大范围进行高原不同部位隆升事件序列及其年代精细研究,合理建立具普遍意义的高原重大构造事件时间序列和高原北部构造活动规律,为检验或构成新的高原形成模式、深化和完善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理论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青藏高原北和东北缘发育一系列典型的盆-山组合体系,本文通过对其南北方向昆仑山垭口盆地、柴达木盆地、肃北盆地和酒泉盆地以及东西方向索尔库里地区、柴达木盆地或酒泉盆地、贵德盆地、临夏盆地和天水盆地各盆地形成、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演化详细研究,主要获得的成果如下: 1、通过对青藏高原北和东北缘各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序列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划分的基础上,在古生物化石宏观年代控制下,利用高密度磁性地层年代的测量,分别建立了各盆
赵希涛,胡道功,吴中海,杨晓东[3](2017)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进展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主要的大河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特征与变化,特别是长江河口地区的河谷变迁与三角洲发育,对于该地区的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科学调查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的一个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从现代三角洲发育、末次盛冰期长江河谷的深切与充填作用及冰后期地层的沉积相变化,埋藏硬土层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其古土壤学性质,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时期的海侵地层层序与新近纪及早、中第四纪地层及其沉积环境,以及从三角洲钻孔的碎屑锆石、独居石年龄谱及沉积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来推论长江贯通三峡的时间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按照研究时间的大体顺序和地层的新老次序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和简要评论。最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一个世纪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及有关部门的注意,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袁桂琴,熊盛青,孟庆敏,周锡华,林品荣,王书民,高文利,徐明才,史大年,李秋生[4](2011)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空电磁测量技术、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地面电磁测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天然地震流动台阵技术和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探测技术等进行了总结,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这些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这些方法技术是当前矿产勘查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或是近年来研发的新方法、新技术,在新一轮的矿产勘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地球物理勘查观测结果的多解性,又困扰着资料的正确推断解释,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充分发挥方法技术各自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围绕方法技术概况、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应用实例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金属矿勘查实践有所指导。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5](2018)在《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文中提出通过内蒙河套地区的多次野外调查和多个横穿黄河河谷剖面的测量,热释光(OSL)与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样品的采集和测定,以及与黄河上中游其它河段和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段的对比,从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发现与认识:(1)河套地区不仅包括了具有多期湖泊发育,堆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的断陷盆地,而且在其北侧的阴山山脉南麓,特别是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缘,还保存着拔河高度可达300m或更高的黄河9级阶地(T1~T9)。其中,T1的拔河高度2~12m,为内叠的堆积阶地,由松散的砂砾层组成,沿黄河及其支流均有分布。T2至T4,拔河高度分别为12~45m,28~80m和60~115m,阶地高度有自下游向上游变小的趋势。这些阶地大多分布在河套盆地之内,往往以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为基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有时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在阴山南麓,则以湖相地层、古近纪地层或基岩为基座,往往缺少三趾马红土。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往往呈海拔1080~1100m的湖积台地出现,如在托克托东南表现最为明显。在湖积台地之上,有时能见到马兰黄土覆盖,其底部甚至有隐约的古土壤层S1出现。T5至T8,拔河高度分别为75~160m,130~200m,170~260m和250~295m,也有下游高差大、上游相对较小的趋势。组成阶地的砾石层或砂砾石层,有时与含1至多条古土壤的黄土互层,而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有时在阶地沉积或三趾马红土之下,保存有河流相的砾石或砂砾石层,部分已被钙质胶结而成为砾岩或砂砾岩,显然是古黄河的沉积物。T9阶地我们只在黑赖沟剖面的两个地点发现,其拔河高度为290~315m,且下伏含有多达22层白色钙质结核层的三趾马红土的基座。(2)ESR与OSL测年结果表明,阶地的时代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时期。其中,T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T2至T4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中期和早中期;河套古湖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T5~T9分别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中期、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早期。在黄河T5~T8之下,特别是其基座的三趾马红土之下所发现的古黄河的砾石层、砂砾层或胶结的砂砾层,其所夹砂层的石英热活化法ESR年龄测定结果为中新世或上新世。(3)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的、长期持续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即使在河套断陷的成湖时期,无论是断陷湖还是堰塞湖,黄河不仅可以从一端注入湖泊并从其另一端流出,而且河道也可以在湖泊的一侧或两侧流动。这就是河湖共存。(4)作者在对黄河整个上-中游及部分其它河段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自新近纪早中期以来,黄河就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古老大河,尽管古黄河的遗迹已受到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破坏与变动,使其保存状况和连续性远不如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古黄河遗迹。(5)湖泊与河流是可以共存的。黄河并非泄空了某个断陷盆地(如三门古湖、河套古湖、贵德古湖、共和古湖等)才开始出现的,也不是第四纪以来因溯源侵蚀而逐段贯通的。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众多断陷盆地,可以多阶段成湖,也可以多次泄空;河道可以像现今梯级开发的水库而与古湖呈串珠状相连,也可以流经其旁与之并列;但黄河始终存在。(6)黄河自中新世早中期形成以来,可以深深地切割隆升地段的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形成沿途许多巨大的峡谷与多级河流阶地,也可以不断地充填所途经的强烈断陷地段的盆地谷地平原,形成巨厚的晚新生代地层,但黄河则始终存在,甚至在不同时期均能保留其大体呈抛物线状的河流纵剖面。(7)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它不仅在不同河段可以同时穿越许多个隆升的高原山地和沉降的盆地平原,而且同一河段也可以游荡在隆升的山地或高原及下沉的平原或盆地之间。河套地区就是一个河湖多阶段共存的典型范例。(8)作者综合对黄河、长江等中国大型水系干流河谷发育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今后研究加以重视:(1)黄河与长江等中国其他典型的大型河流应该都是古老的,并且大多至少形成于中新世早中期,这就是中国河流的古老性。但因研究程度限制,目前对这些河流的最初发育情况并不清楚。(2)在河流的长期发育过程中,会由于内外动力的原因(如构造升降运动、断裂活动、地震、冰川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在某一或某几个河段,会有一段或几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有构造湖或堰塞湖发育,但因河流规模巨大,始终能穿过这些湖泊或者在其旁流过,这就是河湖共存论。用湖泊贯通或河流袭夺解释中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黄河、长江和中国其他河流是近期形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要寻找黄河和中国其他河流的起源,是否由袭夺而来的问题,则至少要在中新世初或之前的古近纪去解决。(3)一条源远流长的大型河流一旦形成,由于其水量充沛,侵蚀与堆积能力很强,一般的内外动力作用都是难以阻挡的:它能穿过强烈活动的构造带并侵蚀切割因构造引起的隆升地段,在高山高原低山丘陵上形成峡谷或多级阶地;也能在长期下沉的盆地谷地平原中,不断地充填堆积,形成巨厚的冲积层,即使在其流经地区会有多段不同性质与幅度的升降运动不断地改变其纵剖面,但每条河流除其源头段的小河或冲沟外,在其绝大多数时段,都会大体保存其抛物线状的形状。受到调查研究程度的限制,目前仍无法完整地勾绘新近纪不同时期古黄河的位置和恢复其演变历史,也因缺少对河套断陷中的晚新生代地层的详细研究及其与断陷之外受到构造变动的古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而无法恢复其确切的升降运动幅度与速率,这些都期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钱方[6](1999)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较详细的论述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晚期的20多个地层剖面或钻孔的磁性地层极性期,得出了一批地层年代数据。如昆仑山口羌塘组为3.1MaBP~0.65MaBP,在该组中发现的三趾马化石为2.08MaBP;定日县贡巴组为2.3MaBP~1.9MaBP;札达盆地札达组和香孜组为6.15MaBP~3.4MaBP,3.4MaBP~1.25MaBP;理塘甲洼组为1.24MaBP~0.43MaBP,还得出吉隆三趾马化石年代约为5.0MaBP及第四纪早冰期年代,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幅度和古环境的变化提供年代学的尺度。
张朝锋[7](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艾可可[8](2019)在《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高原,强烈的影响了全球和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同时对亚洲现代季风起源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进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地学界关注的重点。定量重建高原的古高程可以精细恢复高原隆升历史,从而为高原的隆升机制和演化提供约束。前人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各块体具有不同的隆升历史,整个青藏高原经历了阶段性的逐步隆升过程,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古高程重建方法(稳定同位素,古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等资料),往往得到的古高程相互矛盾,因而需要对不同方法恢复的古高程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同时需要与高原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不整合上叠于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之上,东西延伸近1500km分布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核心部位,记录了来自缝合带两侧的冈底斯岩浆弧、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丰富的隆升和剥蚀历史以及青藏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生长过程。本文对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两侧分布的7条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实测,综合运用磁性地层学、火山岩岩浆锆石和沉积岩碎屑锆石定年等多种手段,建立完整的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物源研究,提出了大竹卡组的沉积作用与演化模式;并通过对大竹卡组中植物叶片化石的详细采集与研究,获取了古气候和古高程等信息;结合区域资料,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隆升与古环境演化历史。本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详细实测和岩性岩相组合研究,结合古流和物源测量与统计分析,认为大竹卡组主体为山区辨状河流和冲积扇相,整体表现为粗-细-粗的三明治沉积序列。2.对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和火山岩夹层锆石U-Pb测年分析,获得该剖面大竹卡组沉积年龄为25.1–21.8Ma;结合该剖面中上部含植物叶片化石层之下的火山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值,确定了该植物化石层的时代为23.3Ma;并据本次在7条实测大竹卡组剖面中获得的9件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值,结合前人对大竹卡组年代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大竹卡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的底界由西向东呈变年轻的趋势。3.对采自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时代为23.3Ma的植物化石层的90块植物叶片化石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类,该植物群由Populus cf.glandulifera Heer,Populus cf.balsamoides G?ppert,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sp.,Alnus sp.,Betula sp.,Carpinus sp.和Leguminosae组成,主要是以Poplar和Legume类的化石占主导的一个低分异度的落叶阔叶林,说明冈仁波齐地区约在23.3Ma时处于温暖湿润环境,并依据该植物群落生存环境与其最相近现生类群(NLRs)生存环境相类比,推算出冈仁波齐地区在23.3Ma时期的古高程约为1500-2900m,说明冈底斯山脉西段南缘在渐新世末期仍为低海拔,结合前人在冈底斯山脉东段南缘(林周)获得始新世已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古高程,揭示出始-渐新世期间,高原南部的冈底斯-雅鲁藏布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景观。4.对大竹卡组古流向统计分析表明,大竹卡组古流向总体由东向西;下部古流主要朝西和朝南;中上部古流总体向西,并出现向南和向北的古流,总体代表了从东向西流淌的古河(本文称之为“古雅鲁藏布江”,与现今雅鲁藏布江的流域分布基本重叠,但两者流向相反)。5.对大竹卡组砾石成分统计和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表明,大竹卡组下部物源主要来自北侧的冈底斯;中-上部除来自北侧的冈底斯外,南侧的喜马拉雅带的剥蚀物明显加入,结合上述的古流向分析,揭示出大竹卡组沉积期早期,其北侧的冈底斯带是主要蚀源区,其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比较低平;直到中-晚期,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成了重要的蚀源区,说明该时期喜马拉雅带开始快速隆升。6.通过本次对藏南大竹卡组7条剖面的沉积序列、年代地层、沉积相序、古高程和古气候、古流向和物源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模型,认为大竹卡组沉积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碰撞和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陆内俯冲,导致古近纪晚期高原南部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构造地貌格局,从而形成了以大竹卡组沉积为实体的自东向西流淌的古雅鲁藏布江。
李学仁[9](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曹兴山[10](1997)在《甘肃的第四系》文中指出在全面系统分析、整理第四纪地层资料基础上,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古地磁、14C、热释光测年资料为依据,以化石资料为参考,对更新统及全新统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统一了各地层区的地层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第四纪地层层序。确定了兰州、陇西及陇东地区黄土的开始沉积时间。对甘肃第四系的动物群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二、西藏东部地区几个第四系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东部地区几个第四系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
3 中国陆相第四系 |
3.1 泥河湾阶 |
3.2 周口店阶 |
3.3 萨拉乌苏阶 |
4 中国第四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年代学 |
4.1 风尘堆积 |
4.1.1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 |
4.1.2 下蜀黄土 |
4.1.3 其他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
4.2 河湖相地层 |
4.2.1 泥河湾盆地 |
4.2.2 三门峡盆地 |
4.2.3 榆社盆地 |
4.2.4 元谋盆地 |
4.2.5 鹤庆盆地 |
4.2.6 大理盆地 |
4.2.7 札达盆地 |
4.2.8 其他沉积盆地 |
4.3 南方红土 (网纹红土) |
4.4 中国南方洞穴和裂隙沉积 |
4.5 石笋 |
4.6 海相地层 |
4.6.1 南海碎屑沉积 |
4.6.2 南海生物礁沉积 |
4.6.3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 |
5 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 |
5.1 北方陆相第四系 |
5.2 南方陆相第四系 |
5.3 海相第四系 |
6 结论、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2)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高原构造隆升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 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 |
2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
3 青藏高原的隆升及过程 |
第二节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北缘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东昆仑断裂系 |
1 昆南断裂带 |
2 昆中断裂带 |
3 昆北断裂带 |
第二节 阿尔金断裂系 |
1 阿尔金断裂系大地构造背景、组成和延伸规模 |
2 阿尔金断裂活动时期 |
3 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方式与位错量 |
4 阿尔金断裂走滑速率 |
5 关于阿尔金山隆升 |
6 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相关的构造演化模式 |
第三节 祁连山断裂系 |
1 北祁连山断裂带 |
2 中祁连山断裂带 |
3 南祁连山断裂带 |
第四节 河西走廊区 |
1 河西走廊区地貌特征 |
2 河西走廊大地构造背景 |
3 河西走廊断裂 |
4 河西走廊盆地与隆起带 |
5 盆地地层 |
第五节 高原东北缘 |
1 北西西向断裂构造 |
2 北北西向断裂带与隆起带 |
3 盆地 |
第三章 河西走廊酒泉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演化 |
第一节 新生代地层 |
1 火烧沟组(Eh) |
2 白扬河组(Eb) |
3 疏勒河组(N1s) |
4 玉门组和酒泉组 |
第二节 地层磁性年代 |
第三节 沉积相分析 |
1 半深湖相 |
2 浅湖相 |
3 浊积岩相 |
4 干盐湖相 |
5 三角洲相 |
6 河流相 |
7 扇三角洲相 |
8 洪积扇相 |
第四节 盆地沉积演化 |
4 山间盆地期(0.84-0Ma)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演化 |
第一节 地质背景 |
1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 盆地及周缘断裂 |
3 盆地基底与盖层 |
4 盆地前新生代地层概况 |
第二节 新生代地层序列 |
1 路乐河剖面路乐河组地层序列 |
2 柴西缘西岔沟剖面地层序列 |
第三节 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 |
第四节 沉积相分析和沉积演化 |
1 沉积相分析 |
2 盆地沉积演化史 |
第五章 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演化 |
第一节 新生代地层序列 |
1 革皮匝组 |
2 上尕让组 |
3 贵德门组 |
4 尕让组 |
5 阿什贡组 |
6 贺尔加组 |
7 甘家组 |
第二节 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年代 |
第三节 沉积环境分析 |
1 岩相分析 |
2 沉积环境 |
第四节 盆地沉积演化 |
1 盆地早期凹陷和发展与区域早期夷平面形成期期(古近纪) |
2 盆地早期消亡与早期夷平面解体期(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初) |
3 盆地再次断陷与扩张期(20.8-13Ma) |
4 盆地发展与区域夷平面形成期(13-7.8Ma) |
5 盆地萎缩与夷平面解体期(7.8-3.6Ma) |
6 盆地再次消亡期(3.6-2.6Ma) |
7 山间盆地与河流阶地发育期(2.6-0Ma) |
第六章 陇中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演化 |
第一节 临夏盆地 |
1 地层序列 |
2 沉积相分析 |
3 盆地沉积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 |
第二节 天水盆地 |
1 沉积序列和地层划分 |
2 地层年代 |
3 沉积环境分析 |
4 盆地沉积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 |
第七章 重要造山带中典型新生代山间盆地 |
第一节 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交汇处肃北盆地 |
1 新生代地层序列 |
2 磁性地层年代 |
3 沉积相分析 |
4 盆地沉积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 |
第二节 阿尔金山中段索尔库里地区 |
1 晚新生代地层序列 |
2 磁性地层年代 |
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4 沉积演化 |
第三节 东昆仑山中段昆仑山垭口盆地 |
1 晚新生代地层序列 |
2 磁性地层年代 |
3 盆地沉积演化与垭口地区构造隆升 |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北缘盆地记录与高原隆升和环境演变 |
第一节 青藏高原北缘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对比 |
第二节 青藏高原北缘典型盆地沉积演化对比 |
1 昆仑山垭口盆地构造-沉积演 |
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3 索尔库里地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4 肃北地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5 酒泉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6 贵德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7 临夏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
8 天水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
第三节 高原北缘沉积演化与重大构造隆升事件 |
第四节 高原北缘沉积记录的地貌发育和气候变化讨论 |
1 高原北缘沉积记录的地貌发育过程讨论 |
2 关于高原北缘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进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江三角洲发育、末次冰盛期长江古河谷重建与冰后期地层研究 |
1.1 现代长江三角洲发育和全新世地层与沉积环境 |
1.2 末次盛冰期长江的深切作用和冰后期长江河谷的充填过程 |
2 晚新生代地层、环境与地壳运动研究 |
2.1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层与环境 |
2.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埋藏硬土层和海相层研究 |
2.2.1 长江三角洲第一埋藏硬土层及其古土壤成因 |
2.2.2 长江三角洲第二海相层与MIS 3高海面研究 |
2.2.3 前人对前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构建 |
2.3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厚度与地壳运动 |
2.4 简评 |
3 长江贯通问题的研究 |
4 进展、问题与建议 |
4.1 研究进展 |
4.2 现存问题 |
4.3 工作建议 |
(4)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磁测技术 |
1.1 中高山区高精度航空磁测方法 |
1.1.1 方法简介 |
1.1.2 技术特点 |
(1) 目前用于中高山区航磁测量系统有很多种。 |
(2) 在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方面主要发展了以下技术。 |
1.1.3 使用范围 |
1.1.4 采样要求 |
1.1.5 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 |
1.1.6 问题讨论 |
1.2 高分辨率航空磁测技术 |
1.2.1 方法简介 |
1.2.2 技术特点 |
1.2.3 使用范围 |
1.2.4 采样要求 |
1.2.5 推广使用情况及效果 |
1.2.6 问题讨论 |
2 航空电磁测量技术 |
2.1 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 |
2.1.1 技术简介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2.1.2 技术要点 |
2.1.3 技术支持单位或知识产权情况 |
2.1.4 应用范围和条件 |
2.1.5 应用实例 |
2.1.6 应用效果 |
2.2 勘探深度更大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法 |
2.2.1 技术简介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2.2.2 技术要点 |
2.2.3 研究现状 |
2.2.4 应用范围和条件 |
2.2.5 应用实例 |
2.2.6 应用效果 |
2.3 问题讨论 |
2.4 结论 |
3 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 |
3.1 技术简介 |
3.2 基本原理、技术特点 |
3.2.1 航空多道伽玛能谱仪 |
3.2.2 飞机类型 |
3.3 使用范围 |
3.3.1 在区域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
3.3.2 在石油天然气勘查中的应用 |
3.3.3 在找金及多金属勘查中的应用 |
3.3.4 在寻找钾盐中的应用 |
3.3.5 在环境辐射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
3.3.6 在寻找地热和地下水中的应用 |
3.4 采样要求, 样品制备 |
3.5 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 |
3.6 问题讨论 |
3.7 结论 |
4 航空重力测量技术 |
4.1 技术简介 |
4.2 技术要点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航空重力仪 |
4.2.3 飞机类型 |
4.2.4 导航定位系统 |
4.2.5 数据处理软件 |
4.3 使用范围 |
4.3.1 在地球深部构造及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4.3.2 在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应用 |
4.3.3 在石油及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
4.3.4 在寻找钾盐中的应用 |
4.3.5 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
4.3.6 在寻找地热和地下水中的应用 |
4.4 技术要求 |
4.5 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 |
4.6 问题讨论 |
4.7 结论 |
5 大深度、高分辨率电磁法测量技术 |
5.1 技术简介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技术特点 |
(1) 大功率发射机: |
(2) 分布式接收机: |
5.1.3 技术要点 |
5.2 应用范围和条件 |
5.3 应用实例 |
5.3.1 在北京延庆石槽铜矿进行方法技术有效性 试验 |
5.3.2 在西藏昂仁朱诺斑岩型铜矿区的应用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
6.1 技术简介 |
6.1.1 CSAMT方法原理 |
6.1.2 技术特点 |
(1) 工作效率高。 |
(2) 勘探深度大。 |
(3) 垂向分辨率高。 |
(4) 水平方向分辨能力强。 |
(5) 地形影响小。 |
(6) 高阻的屏蔽作用小。 |
6.1.3 工作方法 |
(1) 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 |
(2) 测网布置: |
(3) 装置与参数选择: |
(4) 场源布设: |
(5) 接收装置布设: |
(6) 质量检查与评价: |
(7) 使用的仪器设备: |
(8) 反演解释方法: |
6.2 应用条件和范围 |
6.3 应用实例与效果 |
6.3.1 CSAMT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
6.3.2 CSAMT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
6.3.3 CSAMT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
6.3.4 CSAMT法在石油天然气、铀矿等其他勘查 中的应用 |
6.4 问题讨论 |
6.5 结论 |
7 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 |
7.1 技术简介 |
7.1.1 井中磁测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3) 技术要点: |
(4) 应用范围和条件: |
7.1.2 井中激发极化法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3) 技术要点: |
(4) 应用范围和条件: |
7.1.3 地-井瞬变电磁法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3) 技术要点: |
(4) 应用范围和条件: |
7.1.4 井中电磁波法 |
(1) 基本原理: |
(2) 技术特点: |
(3) 应用范围和条件。 |
7.1.5 井中声波透视法 |
(1) 基本原理和特点。 |
(2) 应用范围和条件: |
7.2 应用实例与效果 |
7.2.1 井中磁测 |
(1) 矿与矿化层总厚度47.10m, 共5层: |
(2) 井旁异常。 |
7.2.2 井中激发极化法 |
7.2.3 地-井瞬变电磁法 (TEM) |
7.2.4 井中电磁波法 |
7.2.5 井中声波透视法 |
7.3 问题讨论 |
7.4 结论 |
8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 |
8.1 方法简介 |
8.2 技术特点 |
8.2.1 反射波法 |
8.2.2 折射波方法 |
8.2.3 散射波法 |
8.2.4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8.2.5 VSP方法 |
8.3 使用范围 |
8.3.1 探测控矿构造 |
8.3.2 探测沉积金属矿床或层控金属矿床 |
8.3.3 寻找成矿地质体、侵入岩体和喷发岩筒 |
8.3.4 研究基岩起伏 |
8.3.5 探测深部构造 |
8.3.6 探测块状硫化物矿体 |
8.4 应用效果和实例 |
8.4.1 探测似层状金属矿 |
8.4.2 探测与金属矿有关的不均匀体 |
8.4.3 探测控矿构造 |
8.4.4 探测控矿断层 |
8.4.5 探测不同岩性的接触带 |
8.4.6 探测隐伏岩体、侵入岩体和喷发岩筒 |
8.4.7 成矿区带勘查 |
8.4.8 大尺度成矿构造调查 |
8.5 问题讨论 |
8.6 结论 |
9 天然地震流动台阵观测技术 |
9.1 方法简介与技术特点 |
9.2 基本原理 |
9.2.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9.2.2 接收函数成像方法 |
9.2.3 震源机制解与地震定位方法 |
9.2.4 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方法 |
9.3 天然地震流动台阵观测研究工作流程与技术 要求 |
9.3.1 天然地震流动观测台阵的设计 |
9.3.2 野外地震观测仪器的选择与准备 |
(1) 频带范围。 |
(2) 检波器类型。 |
(3) 时间精度。 |
(4) 仪器一致性。 |
9.3.3 野外数据采集 |
(1) 台站架设: |
(2) 参数设置: |
(3) 日常维护: |
(4) 取数与编录: |
9.3.4 数据处理 |
9.3.5 结果的地质解释 |
9.4 应用实例 |
9.5 技术的优缺点 |
(1) 分辨率较低: |
(2) 研究周期较长: |
9.6 讨论与结论 |
10 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探测技术 |
10.1 方法简介 |
10.2 技术特点 |
10.2.1 深地震反射剖面法 |
10.2.2 宽角反射与折射法 |
10.3 使用范围 |
10.3.1 深地震反射剖面 |
10.3.2 深地震宽角反射与折射剖面 |
10.4 技术要求 |
10.4.1 深地震反射剖面 |
10.4.2 深地震宽角反射与折射剖面 |
10.5 应用实例和效果 |
10.5.1 深地震反射剖面 |
10.5.2 深地震宽角反射与折射剖面 |
10.6 问题讨论 |
10.7 结论 |
(5)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地质背景 |
1.1地理环境 |
1.2地质背景 |
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述评 |
2.1中国黄土地层研究的进展 |
2.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
2.3作者对黄河中上游河谷发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
3黄河阶地和下伏砾石层的分布与特征, 代表性剖面及其时序判断 |
3.1黄河阶地与下伏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时序判断的若干标志 |
3.2代表性黄河河谷横剖面记叙 |
3.2.1磴口剖面 |
3.2.2查干敖包剖面 |
3.2.3黑赖沟剖面 |
3.2.4哈什拉川剖面 |
3.2.5大路剖面 |
3.3河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的基本特征和时序判断 |
4样品采集、年龄测定与地层时代 |
4.1样品采集 |
4.2测年方法: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 侧重介绍石英热活化法 |
4.3测年结果 |
4.4黄河低阶地与“河套古湖”的发育时代 |
4.5黄河中-高级阶地与下伏古黄河沉积及其它地层的形成时代 |
5讨论 |
5.1黄河河套段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与河湖共存问题 |
5.2黄河上、中游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史:湖泊贯通还是河湖共存? |
5.3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谷形成的古老性与河湖共存之实例 |
6结论 |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8)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拉萨地块古高程研究进展 |
1.1.2 藏南大竹卡组研究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主要地质概况 |
2.1 冈底斯岩浆弧 |
2.2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 |
2.4 特提斯喜马拉雅 |
第三章 藏南大竹卡组实测剖面地层序列与沉积学研究 |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岩石地层序列 |
3.1.1 冈仁波齐地区 |
3.1.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3.1.3 日喀则地区 |
3.1.4 山南加查地区 |
3.2 沉积相分析 |
第四章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研究 |
4.1 藏南大竹卡组锆石U-Pb年龄 |
4.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1.2 测试结果 |
4.2 大竹卡组磁性地层学年龄 |
4.2.1 磁性地层学原理 |
4.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3 退磁结果与磁性地层 |
4.3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 |
4.3.1 冈仁波齐地区 |
4.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4.3.3 日喀则地区 |
4.3.4 山南加查地区 |
第五章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研究 |
5.1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古流向分析 |
5.2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砾石成分分析 |
5.3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物源分析 |
5.3.1 冈仁波齐地区 |
5.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5.3.3 日喀则地区 |
5.3.4 山南加查地区 |
5.4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分布讨论 |
5.4.1 冈仁波齐地区 |
5.4.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
5.4.3 日喀则地区 |
5.4.4 山南加查地区 |
第六章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研究 |
6.1 古高程重建原理及方法 |
6.1.1 植被型古高程计 |
6.1.2 同位素古高程计 |
6.2 冈仁波齐大竹卡组植物化石共存分析与古高程和古环境重建 |
6.2.1 植物化石采集与处理 |
6.2.2 植物化石组合 |
6.2.3 植物化石共存分析古高程重建和古环境 |
6.3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讨论 |
6.3.1 晚渐新世冈仁波齐植物群与西藏其它植物群对比 |
6.3.2 冈仁波齐盆地晚渐新世古高程 |
6.3.3 拉萨地块南部隆升历史 |
第七章 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构造演化 |
7.1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演化模式 |
7.2 古雅鲁藏布江演化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架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
2.3 岩相古地理 |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
3.2.5 羌塘盆地东部 |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类型 |
4.2 产状及岩相 |
4.2.1 产状分类 |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
4.3 底砾岩 |
4.4 火山岩 |
4.4.1 岩相学特征 |
4.4.2 主微量元素 |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
4.5 沉积岩 |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
4.6.1 岩相学特征 |
4.6.2 主微量元素 |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
5.2 火山喷发旋回 |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
5.3.1 沉积序列描述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
5.4 小结 |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
6.1.1 源区特征 |
6.1.2 构造背景 |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四、西藏东部地区几个第四系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2]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高原构造隆升过程[D]. 宋春晖. 兰州大学, 2006(02)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进展述评[J]. 赵希涛,胡道功,吴中海,杨晓东. 地质力学学报, 2017(01)
- [4]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 袁桂琴,熊盛青,孟庆敏,周锡华,林品荣,王书民,高文利,徐明才,史大年,李秋生. 地质学报, 2011(11)
- [5]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J].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 地质学报, 2018(04)
- [6]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J]. 钱方. 地质力学学报, 1999(04)
-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8]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D]. 艾可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甘肃的第四系[J]. 曹兴山. 甘肃地质学报,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