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白发[1](2020)在《硒砂瓜移栽机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育苗移栽技术由于其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显着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截止2019年宁夏硒砂瓜种植面积己达百万亩,但由于其大多种植在环境恶劣的坡地,现有移栽机械无法满足硒砂瓜种植的农艺要求。为了减轻瓜苗移栽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硒砂瓜产量和质量,实现宁夏特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设计一款适应性强、符合农艺要求的硒砂瓜移栽机意义重大。本文综合国内外常见旱地移栽机的研究现状,发现他们在压砂地移栽作业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作业效果很难符合压砂地硒砂瓜移栽农艺要求。在砂土壤开沟方面很难实现砂土两清,在横向起垄方面尚不存在这种作业形式的移栽机,在栽植器方面应对这种砂石混杂的移栽作业环境均需进行改进设计。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国内外各类移栽机的栽植器,选择了对育苗移栽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导苗管式移栽机。针对压砂地特有的性质对导苗管进行了优化,设置了导苗管手动旋转机构,并对二次开沟部分进行了优化减少钵苗的倒伏,使其更适用于土壤表层覆盖直径20~50mm,厚度100~150mm冲积粗砾石,坡度小于等于15°的压砂地。将人工横向起垄改进为自动横向起垄,实现了机电一体化。(2)通过仿真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次开沟器和导苗管进行分析,应用EDEM离散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与真实压砂地相近的仿真砂土槽,对比锄铲式开沟器和芯铧式开沟器1m/s作业时砂土层的扰动情况及砂石回填情况,得到能够实现砂土两清的开沟器模型。观测田间试验过程中砂土层的扰动情况和砂石回填情况发现与仿真结果相近,验证了开沟器设计的合理性。钵苗从投苗到移栽的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应用EDEM离散有限元软件建立钵苗的粘结模型,仿真分析导苗管与水平面成不同夹角时钵苗运动轨迹及落入砂土槽沟底的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导苗管与水平面夹角为1 15°时钵苗落入砂土槽沟底的直立状态较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导苗管与水平面夹角在110°~120°时钵苗落入压砂地沟底的直立状态较好与仿真结果相近,验证了导苗管设计的合理性及优选导苗管倾斜角的正确性。(3)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移栽机在硒沙瓜常年种植地平稳作业时拖拉机的牵引力,并将该数据作为移栽机关键部件受力分析的主要参数,保证移栽机关键部件优化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移栽机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极端条件下关键部件的应力、位移及失效应力云图,并对不满足许用条件的部件进行形状优化,最终得到能满足许用条件的优化模型。(4)样机大田试验中,移栽机各部件运转良好,工作效率为62株.min-1,漏苗率0%,倾倒率12.5%,埋苗率14.3%,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刘晓永[2](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曾沐梵[3](2017)在《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过量氮肥投入导致中国农田土壤发生显着酸化,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风险日益加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定量评价土壤酸化过程不仅为阐明酸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未来酸化治理提供政策建议。相比而言,对于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定量化的研究相当缺乏。为深入理解农田土壤酸化过程,特别是揭示驱动土壤酸化的关键过程,定量研究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明确未来基于酸化改良的农田管理措施,验证基于模型分析的缓解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产生氢离子(H+)的农田物质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揭示物质循环过程H+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关系,明确土壤pH对土壤氮素循环和氮肥产酸量的影响;利用土壤酸化模型定量评价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提出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措施,并结合田间试验验证改良措施对缓解土壤酸化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定量了不同类型氮肥的氢离子产生量、以及物质循环过程氢离子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关系。铵态氮肥处理的H+产生量是尿素处理的3.8倍,高于两种肥料H+产生的理论比值2.0;实际肥料产酸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硝化反应能力,硝化能力越强的土壤两者H+产量比值越接近理论值。在非钙质土壤上,氮(N)和碳(HCO3-)循环过程的产酸量与土壤盐基离子库的减少量呈显着的1:1正相关;在钙质土壤上,两者仅呈正相关。验证了非钙质性农田土壤,可以通过外源物质的输入-输出平衡计算H+产生量,量化土壤酸中和能力的变化,即实际土壤酸化速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揭示了土壤pH对氮素循环进而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土壤硝化、反硝化、氨挥发降低,淋洗液中的铵硝比显着增加,氮循环过程的氢离子产生量也显着降低;不同土壤类型对pH改变肥料产酸量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效应在硝化能力弱的土壤上不显着;等量氮肥施用条件下,中性土壤与碱性土壤实际酸化速率相近,显着高于酸性土壤,而中性土壤缓冲能力一般较低,其酸化问题应受到关注。3.明确了长期施肥情况下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量化其贡献。基于我国三个长期定位试验的测定数据,应用进一步发展的VSD+模型模拟了农田土壤酸化趋势。模型很好的反映了不同条件下(气候、轮作体系和土壤类型)长期施用肥料对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的影响;在酸敏感区域的土壤上,定量了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发现在氮肥施用处理中N过程占总H+产生量的80%,而在不施氮处理中,盐基离子吸收也是土壤酸化的重要来源,约占总H+产生量的1/3。4.证明了提高氮肥利用率(NUE)能够显着降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通过对不同缓解措施的预测发现,最有效的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是优化氮管理,降低铵态氮的输入和硝态氮的淋洗,以及施用有机肥来增加盐基离子(BC)的输入,维持土壤BC平衡。结合三年的田间试验表明,NUE提高20%能够降低23%的肥料H+产生量。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阐明了农田土壤酸化的过程,即揭示了非钙质性土壤上外源物质输入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1:1的正相关关系,从外源物质产酸量的定量研究中,明确了中性土壤的酸敏感,定量评价了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指出优化氮肥管理,合理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等,保持土壤盐基离子平衡,是缓解高度集约化农业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颜世东[4](2016)在《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的设计和试验》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种植作物,分布在一、二、三、四积温带。据统计三、四积温带种植面积约为40%,亩产量约为一、二积温带5569%。育苗移栽是一项能够增加有效积温,延长作物生长期,促使玉米高产稳产的有效技术措施,由此可见采取育苗移栽技术是提升三、四积温带玉米产量的有效方法。此项农艺措施2011年、2012年在黑龙江省讷河市、青冈县、海伦等市县生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平均每亩增产约200kg。然而目前人工移栽用工量大、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投入产出比低,制约了该项措施的推广应用。因此,玉米育苗机械化移栽是农艺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保障。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讷河、青岗、海伦等市县,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成功的推广经验,结合农艺要求,研制了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该机构着重解决玉米钵苗人工喂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之处,对玉米钵苗输送、排序和分苗机构行了分析和设计。本研究针对玉米移栽所使用的纸质可折叠秧盘,分析研究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该机构打破传统精准喂苗方式,结构简单,其设计思想是降低人工喂苗对纸质钵苗摆放方位、姿态的限制,从而降低喂苗手劳动紧张程度,缓解其疲劳状态,提高其生产效率。论文结合国内外旱地栽植移栽机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依据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设计思想,重点对影响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并生成了工程图。对关键零件进行分析设计及验算,完成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试验台物理样机的加工、装配和调试。在试验台上对影响纸筒钵苗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喂苗速度、圆盘转数和纸筒钵苗间距为影响因素,以分苗率、工作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分苗合格率、工作效率的影响关系,得到了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即在纸筒钵苗间距为13mm,喂苗速度和圆盘转速分别为2.63.0m/min和1619r/min的条件下,纸筒钵苗的分苗率可达95%,长时间工作纸筒钵苗喂入效率可达61株/min。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分苗可靠,可为挠性圆盘式、导苗管式和吊篮式移栽机提供相配套的输送和分苗机构。
王立岩,杨亚文,常立兴,韩雪莲,马玉宝[5](2014)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大小垄全程机械化种植与合理增密效果分析》文中指出为探索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在大小垄全程机械化种植前提下,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育特性、植株性状以及产量状况的动态变化,揭示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并提出调控途径,2011-2013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开展了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大小垄种植与合理增密效果分析试验,进而为实现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杜佳兴[6](2013)在《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玉米育苗移栽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延长生长期,使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显着增加。近几年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技术在黑龙江省内逐渐试点推广,主要采用人工移栽方式,人工移栽存在栽植均匀度差,保苗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为实现玉米移栽的规模化,必须摆脱育苗和移栽的繁重体力劳动,才能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根据讷河市玉米纸筒钵苗移栽相对成熟的移栽农艺作业方式,受北方春旱严重,需要做水移栽,同时减少镇压环节的农艺要求,借鉴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的工作原理,按照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对移栽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虚拟制造与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设计研制出了符合农艺要求的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样机。针对传统挠性圆盘式移栽机输送带式钵苗送苗机构存在投苗摆放位置准确度要求较高,易产生工作疲劳和输送带打滑等问题,设计一种采用链传动输送方式钵苗送苗机构。设计挠性圆盘式栽植器,应用ADAMS软件,对钵苗在栽植圆盘中的运动状进行了虚拟仿真分析,得出了在圆盘边缘处运动轨迹形成环扣较小的余摆线、最低点附近位置投苗是最佳理想投苗位置的结论,通过台架试验确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板代替传统橡胶材料。应用ANSYS软件对挠性圆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优化了圆盘结构,提高了挠盘式栽植器的使用寿命。为保证钵苗直立度合格率,通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设计了回土轮和回土铲,为了减少田间作业拥堵现象,提出了水冲式培土移栽方式,通过水流冲击土壤回流固定钵苗,为此设计了水冲式培土器。通过田间试验表明其工作方式具有可行性,不会产生田间拥堵现象。应用虚拟样机技术,采用CATIA软件对移栽机的关键工作部件进行了三维实体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土槽试验台上对移栽单体的主要工作参数进行了单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为寻求移栽机单体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开沟器位置,开沟器入土深度和回土铲夹角为影响因素,以株距变异系数、直立度合格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株距变异系数、直立度合格率的影响关系,得到了较优工作参数组合:即栽植圆盘转速在4.8r/min,回土铲铲底距离栽植圆盘中心30cm,钵苗在夹持角87°90°范围投苗,开沟器位置50mm,回土铲夹角为36°40°之间,开沟器入土深度为102118mm之间。为关键部件和单体设计提供了可靠性保证,也为移栽机田间工作参数的调整提供了依据。通过在黑龙江省内多地试验表明,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传动平稳可靠,比较适宜在土壤条件良好的条件下作业,为样机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刘唐兴,罗红兵,屠乃美[7](2007)在《湘农白糯2号的品质特性及直播与移栽的性状比较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以湘农白糯2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3号、垦粘3号等4个品种为材料,分析它们的品质特性,并对湘农白糯2号直播与移栽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农白糯2号营养品质好,鲜籽粒赖氨酸含量高,为0.40%;直播的株高和穗位高比移栽的要分别高12.4%和20.4%。
刘唐兴[8](2003)在《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品种筛选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进行了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和糯玉米的移栽与直播对比试验,利用关联分析法对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对参试的12个糯玉米进行了筛选:对湘农白糯2号进行了移栽和对比试验。主要结论如下: 1.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穗位高、株高、生育期、穗长、行粒数、穗三叶叶面积、穗粗、穗行数,明确了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和主次关系,穗三叶叶面积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于穗粗、穗行数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 2.以中糯1号为对照,研究了江南花糯等12个品种的生育进程、经济性状、产量表现,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西星糯玉1号产量居第一位,湘农白糯2号居第二位,其产量明显高于中糯1号;湘农白糯2号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新组合;经过比较:湘农白糯2号是一个高蛋白、高赖氨酸的新组合,其蛋白质、赖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0.95%、0.4%。 3.通过湘农白糯2号的移栽和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的株高、穗位高分别比移栽的提高了12.4%、20.4%,移栽的双穗率比直播高19.4%。
耿端阳[9](2003)在《免耕栽植机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原来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工厂化育苗、移栽工艺及设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免耕工艺不仅缩短作业时间,而且可以对防止沙尘暴发生有利的特点,对可以提高栽植速度和工作可靠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玉米免耕栽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一步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对其工作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为该技术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打好基础。全文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通过对玉米秧苗根系生长特性与蔬菜根系生长特性的对比性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玉米秧苗生长的圆台形钵体;进一步通过玉米育苗试验,确定了能够满足玉米育苗生长需要的、体积相对比较小的钵体尺寸。采用该种类型的钵体不仅可以减少制钵过程营养土的消耗量,而且可以减轻育苗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栽植过程的钵苗栽直率。 2 采用可降解的纸质育苗盘,不仅解决了育苗过程钵体发生变形的问题,而且可以防止育苗过程钵苗之间的串根问题;同时,由于其成本低廉,便于操作,既适合我国目前这种单家独户式的家庭式应用,也适合工厂化育苗中心的使用。 3 利用圆台形钵体的外形特点,采用仿形导向轮式排队装置,解决了栽植过程的钵苗机械化排队问题,提高了免耕栽植机的作业速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通过对其关键部件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分析,掌握了各主要工作参数对钵苗排队速度和工作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工作参数的工作范围,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解决了提高栽植速度的关键问题,为其实用化打下了基础。 4 采用直动——双挡销式分钵落苗系统,不仅解决了因为钵苗个体差异带来的分钵不清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钵苗分钵的准时性和钵苗落入导苗管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该系统工作过程的主要工作参数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分析,确定了该系统各直动汽缸的工作频率,使分钵落苗速度达到3株/秒以上,进一步通过大量试验对其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系统在满足栽植速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5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MCS-51单片机为免耕栽植机的控制器,通过对各工作部件的计算机监控,实现了免耕栽植机所有执行部件的计算机控制;通过对钵苗栽植数的统计,实现了机器作业情况的在线显示;通过报警系统的设计,实现作业过程故障的及时报警;最后,本控制系统实现以上功能的基础上,采用软件形式与硬件相结合的办法,对其抗干扰性进行了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陈洪化,卢艳丽,张颖雷,齐美歌,刘春艳,谢友彬,李桂芬[10](2000)在《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示范在我国着名优质玉米产区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灌区进行。玉米育苗移栽 ,地膜覆盖栽培亩产均可超吨粮 ,比直播栽培有显着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紧凑大穗型品种登海 1号和掖单 13育苗移栽覆膜栽培 ,公顷产量高达 18.6 7t到 18.99t,且取得优质高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硒砂瓜移栽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旱地移栽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硒砂瓜移栽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硒砂瓜移栽机设计要求 |
2.2 硒砂瓜移栽机总体方案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硒砂瓜移栽机的结构设计 |
3.1 投苗装置的设计 |
3.2 一次开沟器的设计 |
3.3 二次开沟器及导苗管的设计 |
3.4 覆土装置的设计 |
3.5 横向起垄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3.6 机架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栽机关键零部件力学分析 |
4.1 移栽机总体布置及优化 |
4.2 各个机构强度校核及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机制造及性能试验 |
5.1 样机制造 |
5.2 性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A |
附录1: 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
作者简介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酸化过程及机理 |
1.2.2 土壤酸化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土壤酸化缓解措施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不同氮肥形态产酸量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研究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土壤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评价与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淋洗和H~+产生量 |
3.2.2 土壤阴阳离子淋洗模式 |
3.2.3 外源物质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量 |
3.3 讨论 |
3.3.1 不同N肥形态的H~+产生量 |
3.3.2 H~+产生量与土壤实际酸化量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pH对氮素转化及氮肥产酸量的影响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测定 |
4.1.3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
4.1.4 氮转化过程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pH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 |
4.2.2 土壤pH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VSD+模型参数校验及土壤酸化定量计算方法 |
5.1 VSD+模型结构 |
5.1.1 物质平衡 |
5.1.2 交换吸附平衡 |
5.1.3 土壤水平衡 |
5.2 VSD+模型改进及参数校验 |
5.2.1 模型N循环 |
5.2.2 模型P和S循环 |
5.2.3 模型交换性参数初始化和校验 |
5.2.4 钙质土壤模拟 |
5.3 基于VSD+模型的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型分析的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1.1 模型模拟方法 |
6.1.2 研究地点及数据收集 |
6.1.3 产酸量计算方法 |
6.1.4 模型评价 |
6.1.5 情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模拟 |
6.2.2 土壤-作物系统氮平衡 |
6.2.3 农田土壤酸化主要过程的H~+产生量 |
6.2.4 缓解措施对未来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VSD+模型模拟评价 |
6.3.2 农田土壤酸化来源的定量评价 |
6.3.3 农田土壤酸化综合管理策略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定量评价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的缓解效应 |
7.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7.1.1 数据收集与增产效应计算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样品收集与测定 |
7.1.4 农田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地膜覆盖面积和增产效应 |
7.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7.2.3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
7.3.2 地膜覆盖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效应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及展望 |
8.1 综合讨论 |
8.2 主要结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的设计和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玉米纸筒钵苗的特性研究 |
2.1 蜂窝状纸筒特性分析 |
2.2 纸筒育苗移栽技术 |
2.3 玉米纸筒钵苗的形态特性研究 |
2.3.1 玉米纸筒钵苗的形态特性分析 |
2.3.2 玉米纸筒钵苗含水率 |
2.3.3 静摩擦系数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 |
3.1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3.1.1 整机主要结构 |
3.1.2 工作原理 |
3.2 主要技术参数 |
3.3 分苗机构方案分析 |
3.3.1 凸轮顶杆分苗机构 |
3.3.2 圆盘分苗机构 |
3.3.3 分苗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
3.4 排序机构方案分析 |
3.4.1 定位螺杆排序机构 |
3.4.2 拨动铁板排序机构 |
3.4.3 排序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关键部件设计 |
4.1 钵苗输送机构 |
4.1.1 钵苗输送机构设计 |
4.1.2 钵苗输送机构工作原理 |
4.2 钵苗排序机构 |
4.2.1 钵苗排序机构设计 |
4.2.2 钵苗排序机构工作原理 |
4.3 分苗机构 |
4.3.1 分苗机构设计 |
4.3.2 分苗机构工作原理 |
4.3.3 分苗机构运动学分析 |
4.4 整机机架设计 |
5 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的试验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5.2.1 试验台结构 |
5.2.2 试验仪器 |
5.3 试验因素和评价指标 |
5.3.1 试验因素 |
5.3.2 试验评价指标 |
5.4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输送带的喂苗速度对各个试验指标的影响 |
5.4.2 圆盘转数对各个试验指标的影响 |
5.4.3 纸筒间距对各个试验指标的影响 |
5.5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试验设计 |
5.5.2 试验方案和结果 |
5.5.3 各因素对分苗率的影响 |
5.5.4 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
5.5.5 参数优化和验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大小垄全程机械化种植与合理增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进程动态变化情况 |
2.2 植株性状动态变化情况 |
2.3 产量动态变化情况 |
3 结论 |
(6)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移栽机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总体设计 |
2.1 整机主要结构及技术参数 |
2.1.1 整机主要结构 |
2.1.2 主要技术参数 |
2.1.3 传动系统设计 |
2.2 挠性圆盘栽植器运动轨迹分析 |
2.3 移栽机基本参数的设计计算 |
2.4 小结 |
3 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 |
3.1 钵苗送苗机构 |
3.1.1 钵苗送秧机构设计 |
3.1.2 钵苗送苗机构工作过程分析 |
3.2 挠性盘式栽植器 |
3.2.1 挠性盘式栽植器设计 |
3.2.2 挠性圆盘有限元分析 |
3.3 移栽机回土部件 |
3.3.1 回土铲的设计 |
3.3.2 回土轮的设计 |
3.3.3 水冲式培土器设计 |
3.4 小结 |
4 钵苗运动虚拟仿真与分析 |
4.1 玉米纸筒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
4.2 钵苗在栽植圆盘中的运动仿真分析 |
4.3 钵苗翻转运动分析 |
4.4 小结 |
5 移栽机单体工作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评价指标 |
5.1.3 试验方法 |
5.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5.2.1 试验台结构和技术参数 |
5.2.2 试验仪器 |
5.2.3 移栽单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5.3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前进速度的影响 |
5.3.2 开沟器位置的影响 |
5.3.3 开沟器入土深度的影响 |
5.3.4 回土铲夹角的影响 |
5.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试验设计 |
5.4.2 试验方案与结果 |
5.4.3 各因素对直立度合格率的影响 |
5.4.4 各因素对株距变异系数的影响 |
5.4.5 优化分析 |
5.5 小结 |
6 田间试验 |
6.1 田间试验目的意义 |
6.2 试验场地条件 |
6.3 试验结果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品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设计方案 |
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 生育期 |
3.2 穗三叶叶面积 |
3.3 产量与产量性状 |
3.4 分析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生育期与植株性状比较 |
1.1 生育期 |
1.2 植株性状与果穗性状 |
1.2.1 株高 |
1.2.2 穗位高 |
1.2.3 穗长 |
1.2.4 穗粗 |
1.2.5 穗行数 |
1.2.6 行粒数 |
1.2.7 穗三叶叶面积 |
2 鲜穗产量与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 产量比较 |
2.2 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穗三叶面积的关联度分析 |
2.2.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2.2.2 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绝对差值 |
2.2.3 计算关联系数 |
3 用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各品种 |
3.1 方法 |
3.2 关联度分析 |
3.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3.2.2 计算关联系数 |
3.3 品种筛选结论 |
4 直播与移栽的相关性状比较 |
5 湘农白糯2号的品质分析 |
讨论 |
1 糯玉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
2 糯玉米品种筛选 |
3 应用关联分析法的利弊 |
4 糯玉米高产栽培 |
4.1 隔离种植 |
4.2 播种密度和群体控制 |
4.3 施肥和激素调空 |
4.4 适时收获 |
5 糯玉米的直播和移栽 |
6 糯玉米品质和高赖氨酸玉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免耕栽植机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免耕栽植的意义 |
1.2.1 育苗栽植的意义 |
1.2.2 免耕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营养钵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营养钵的大小 |
2.3 玉米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
2.4 玉米营养钵的外形确定 |
2.5 营养钵育苗盘的设计 |
2.6 结论 |
第三章 免耕栽植机总体设计 |
3.1 除草开沟装置 |
3.1.1 被动除草装置 |
3.1.2 主动除草装置 |
3.2 钵苗排队装置 |
3.3 分钵落苗系统 |
3.4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 |
第四章 免耕栽植机排队装置的研究 |
4.1 玉米营养钵的物料学特性 |
4.2 玉米营养钵排队装置的研究 |
4.2.1 钵苗排队装置方案的确定 |
4.2.2 排队装置的确定 |
4.3 送苗盘的设计 |
4.3.1 苗盘容量的确定 |
4.3.2 苗盘输送过程的结拱问题研究 |
4.3.3 钵苗流动过程的破拱条件 |
4.3.4 苗盘尺寸的确定 |
4.3.5 苗盘试验研究 |
4.4 钵苗排队装置的设计 |
4.4.1 输送带尺寸的确定 |
4.4.2 输送带速度的确定 |
4.4.3 导向轮直径的确定 |
4.4.4 导向轮转速的确定 |
4.4.5 导向轮间距的确定 |
4.5 排队装置的试验研究 |
4.5.1 试验评判指标的确定 |
4.5.2 试验因素及水平的确定 |
4.5.3 单因素试验 |
4.5.4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 |
4.6 结论 |
第五章 免耕栽植机分钵落苗系统的研究 |
5.1 免耕栽植机分钵落苗系统形式 |
5.1.1 半自动分钵系统 |
5.1.2 全自动分钵系统 |
5.2 免耕栽植机分钵落苗系统 |
5.2.1 分钵落苗系统结构确定 |
5.2.2 分钵落苗系统参数确定 |
5.2.3 挡销、钵苗运动相位分析 |
5.3 分钵落苗系统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方法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开发设计 |
6.1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总体分析 |
6.1.1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
6.1.2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6.1.3 控制面板 |
6.2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开发过程 |
6.2.1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特点 |
6.2.2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原理 |
6.2.3 CPU扩展模块设计 |
6.2.4 驱动电路设计 |
6.2.5 显示模块设计 |
6.2.6 检测报警模块设计 |
6.3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3.1 软件总体分析 |
6.4 软件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4.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6.4.2 故障检测模块 |
6.4.3 紧急中断模块 |
6.4.4 公共调用模块 |
6.4.5 主控模块 |
6.5 免耕栽植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
6.5.1 电路板及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6.5.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土壤 |
1.3 栽培管理 |
2.1 不同栽培方法的产量分析 |
2.2 不同栽培方法的效益分析 |
四、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硒砂瓜移栽机的设计研究[D]. 白发. 宁夏大学, 2020(03)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D]. 曾沐梵.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4]玉米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机构的设计和试验[D]. 颜世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5]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大小垄全程机械化种植与合理增密效果分析[J]. 王立岩,杨亚文,常立兴,韩雪莲,马玉宝.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05)
- [6]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D]. 杜佳兴.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7]湘农白糯2号的品质特性及直播与移栽的性状比较试验[J]. 刘唐兴,罗红兵,屠乃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1)
- [8]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品种筛选研究[D]. 刘唐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4)
- [9]免耕栽植机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开发研究[D]. 耿端阳.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10]春玉米吨粮田覆膜、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栽培效果对比示范报告[J]. 陈洪化,卢艳丽,张颖雷,齐美歌,刘春艳,谢友彬,李桂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