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民主管理伙食(论文文献综述)
刘京京[1](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赵娜娜[2](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骆晗[3](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儿童的养护和教育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重点关注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应证。结合中国当今实际,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民生工作进行专门阐释和部署,2019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幼儿托育工作的相关文件,托育机构的运作和规范也在不断完善,由此可知国家对于儿童托育工作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对中国儿童托育工作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时代化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儿童托育工作在名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在新中国初期这项工作却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亟待推进,妇女成为挖掘劳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国家出于解放妇女劳动力和保育儿童的主要目的,大力推行保育政策以解决妇女的后顾之忧,激发妇女的劳动潜力推进国家建设。因此新中国初期的保育政策实践很大程度上与妇女解放的话语相关联,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的重要思想及理论在中国展开实践的过程。所以论文拟从此处着手,选取1949—1956年为主要考察时段,对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国家与基层的互动联系,在还原多维历史面相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论文考察和论述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厘清保育政策的理论逻辑。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之前,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交代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保育政策理论来源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梳理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党委、政府及妇联的政策规划和实际行动。探究保育政策实践的“主导者”如何从上层视角推动保育政策的实践,整体概述1949—1956年党委、政府及妇联为推动保育工作制定的相关政策及做出的实际行动,还原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妇联形成的互动样态。第三部分,考察保育组织与他机构的协调配合。在党委、政府和妇联做出整体性规划后,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与保育组织进行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合作共进。第三部分内容则以保育组织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创建与运作为考察中心,交代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组织机构间的矛盾协调与统筹互动。第四部分,考察保育工作者的培训塑造。人民群众作为能动主体,在国家政策推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能动反映,因此研究政策实践必须深入考察对“人”的培训与塑造,选取保育工作者为主体展开探究,分别阐述保育工作者的培训、报酬及竞赛三个方面,分析保育工作者如何从“家庭妇女”转变为带有“身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保育工作的开展。第五部分,考察保育组织内关于儿童保育的具体工作。对于儿童的保育是保育组织的主要工作,入托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孩子家属都有直接影响,因此第五章从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及饮食等多个方面交代保育政策实践与儿童能动性的相互反映,考察国家建设与儿童保育工作的重要关联。第六部分,对保育政策实践做出客观评价和经验总结。从“组织”及“个人”多方面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复杂过程,第六章在还原“事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基础,对这场盛大的“集体运动”从成效与不足两个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并且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群众路线、组织机构、工作队伍及思想教育五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再结合新时代儿童托育工作进行探究表述。另有结论部分对文章做出完整概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了结论性总结,阐述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托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
朱远来[4](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沈乾飞[5](2015)在《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政治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辛亥革命通过上层政制革命,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迈出了重大一步,但上层政制变革而底层社会不变的政治格局,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共产革命以动员底层社会革命的方式取得了国家政权,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了乡村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试图重构国民的观念世界,以塑造同质化的整体性政治人格,进而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尝试考察政治运动中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反应?以及隐藏在背后并左右其思想和行为的机理是什么?既有的主流研究成果认为,在动员政治之下,国家权力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导致人们普遍的狂热。本文作者在田野作业中,通过口述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发现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动员的心态与行为反应,进而限制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活的视角建构分析框架,初步提出了“政治的生活转换器”这一概念,作为全文的解释工具。这一解释性概念,由生活经验、生活际遇、生活风险和生活需求等四个机制构成。本文最后将提出三个研究发现:一是在动员政治之下,乌合之众只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形态,芸芸众生才是一种常态化表现;二是人们怀念历史并非就表明,人们真心愿意去拥抱过去,人们的怀旧情愫很可能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际遇的不满;三是权力主导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和常理,去服务于其社会园艺工程的理想抱负,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也规定了权力重塑与改造社会的范围和限度。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议题,提出研究问题,并在系统梳理关于动员政治下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个案情况。论文第二章为研究的背景部分,本文将研究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认为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清末改革,无意中为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迈出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第一步,而共产革命的胜利及革命的延续,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了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试图以建构同质化与整体性的群众社会,来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将动员政治下,国民个体化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才能够使问题的研究和解释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狂热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狂热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过去不幸的生活际遇,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具体而言,即是过去在生活中的恐惧、贫穷的煎熬、生活的屈辱,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的积怨,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论文第四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政治看客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旁观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过去的恩德、人道主义同情心、道德敬畏心理、善恶观念、风险意识等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了冷静的心态和无动于衷的行为模式。论文第五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人们服从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具体而言,即是情感动员下忘恩负义的道德风险,强制动员、强制改造及言论压制下的安全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论文第六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反抗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反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中,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具体而言,即是国家对农民的过度剥夺,导致普遍的饥饿和疲惫,以及人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促使人们在不自觉中产生了盗窃私分、公开发泄不满和偷懒耍等反抗行为。论文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动员政治之下,日常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动员的心态和行为反应,国家权力在影响人们思想行为之前,必须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生活就像架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多棱镜,国家权力之光,需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之后,才能投射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个体人格,均呈现出丰富多彩性。这进一步表明,在一个国民普遍以生活为最高理想目标的国度,国家权力以超现实的理想目标去动员和改造社会,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挑战和挫折。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的某些狂热表现,并不能证明人们真的被国家权力所改造,质言之,在这样的国度,改造国民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这就是动员政治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试图通政治动员与群众运动的方式去改造国民,进而推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将会面临极为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卓拉[6](2019)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牧区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此我国大力加强和推进惠农政策的力度,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壮大。除了执行国家要求的制度外,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及其他相关制度。随着农牧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其财务管理现状与经济发展速度有些脱节,由此也凸显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如: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等问题。能否发挥好农牧区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不仅影响我国财政,也是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农牧区能否稳定发展,是农牧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头戏。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做了简要的阐述,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财务管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基础性的概念及理论。其次,本文从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现状入手,发现其存在资产管理不规范、会计工作基础薄弱、财务公开力度不够等问题,并分析了可能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村干部思想落后,相关部门未给予正确的引导;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自身的思想认识不足;监督力度欠缺,缺乏有效的监督。最后,结合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前在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等对策,在解决其眼前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并为其拟定了一套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时也为广大农牧区相似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提供了参考。
朱国鹏[7](2019)在《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经过文家市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彪炳青史的三湾改编,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成立士兵委员会。当时,为了扫清旧军队的一切不良制度和习气,毛泽东深刻洞悉秋收起义部队的现状,高瞻远瞩提出在部队进行民主改革,成立士兵委员会作为实行民主的重要载体。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历经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已演变为军人委员会,但官兵一致、上下一致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人民军队的民主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革命战争年代,士兵委员会在砸碎旧式军队管理制度以及克服农民自由散漫作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时的革命斗争环境下,作为实行民主制度载体的士兵委员会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基于此,本选题充分挖掘、整理相关史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梳理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与历史演变、民主实践以及历史作用,结合人民军队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论述士兵委员会形成的官兵一致、三大民主优良传统对人民军队建设的深远影响,阐述红军时期实施士兵委员会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事业的历史启示。
汤水清[8](2005)在《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1953-1956)》文中认为上海的粮食计划供应是国家整体计划的一部分,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了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生成。但上海的粮食供应有它自己的历史,日伪统治时期的“户口米”和1940年代末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食米配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计划供应”。这种“计划供应”的负面效应已经变成了上海城市的痛苦记忆,以致在以后实行计划供应时还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解放初期上海实行的重点配售和发薪搭粮,则对稳定大局和发展合作社制度起过积极作用。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解放后的粮食供应得到了政府的充分保障,在统购统销前夕,全国粮食供应出现紧张的时候,上海的粮情仍比较稳定。上海粮食供应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决定了它在建立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过程中的特殊性。 计划供应是粮食供应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为使这种变革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上海市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以粮食管理部门为主的粮食计划供应机构;并逐步形成了市、区、街道办事处和基层单位与里弄为主线,而以基层单位与里弄为主体的宣传动员体系。这为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组织保证与舆论基础。 从步骤上看,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与国家总体步骤大体一致,但又不尽相同。它经历了四个过程:首先是把全市的私营米店改造成为国营粮食公司的代销店,将其纳入到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从而为粮食计划供应创造前提条件;其次是定点供应,固定供应与消费的关系;再次是按户计划供应,以户为单位将家庭用粮固定下来;最后是以人定量供应,将用粮计划落实到个人。这四步既前后相继,又有所区别。但总的趋势是越到后面越复杂、越细致、越严格。尤其是定量供应,它将个人的口粮按照劳动差别、年龄大小进行分等定量,然后凭票证购粮,为此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票证管理制度。定量供应办法的实施,表明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最终确立。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的每一步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反响。但在不同的阶段,不同阶层、不同人员的反应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既与各自的切身利益有关,也与城市的历史记忆相联,还与计划供应的动员方式、宣传效果、具体办法等等有着密切联系。总体上说,随着计划供应制度的逐步加强,人们的心理从最初的恐慌、不安到后来的认同,表现在市场上是从最初的抢购、囤积到后来的平静。 考察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从积极的方面看,粮食计划供应在产不应需、供不应求的状况下,保证了粮价、物价的平稳和社会的稳定;保证了居民低水平的粮食消费。从消极方面看,粮食计划供
李存良,郑峰,李晓黎[9](2014)在《浅谈基层伙食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部队基层伙食管理工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在部队调研时掌握的具体情况,对个别基层单位在伙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赵沛[10](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陕甘宁边区史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而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的研究,更是一个前人不太深入的领域。本文以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即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顶层设计与适时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层实践与经验、政策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今天发展经济启迪的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查和分析。这样做,是采用了与以往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中重“史”轻“论”或“以史带论”不同的视域,突出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以体现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方法中的“史论并重”。从以上的视域出发,在研究过程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过程只是分析的必要前提和资料准备。本文所做的工作是:侧重于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经济效果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认知。譬如,对于大生产运动,提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条件下,所领导的一次成功的举国体制优势的初次展示”的观点;对于“减租减息”政策,提出它是“一项灵活的土地革命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通过调节租佃双方的投入产出比,以达到调解双方利益分配和政治认知的目的,具有时代适应性的特点”的观点;对于“开荒垦殖”,从比较成本、人力要素和制度约束的角度,分析了边区前期无人开荒的原因和开展“开荒垦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从成本差异、技术水平的角度,阐释了边区优先发展手工业的理性政策选择;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审视公营工业管理以及对私营工业采取“有条件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的成效;从边区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比较优势,论述了边区选择“利用公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出口土产的商业贸易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货币流通规律和法币的稀缺性论述了加强边币管理政策的必要性等。最后,依照经济学方法,对边区的经济増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得出:边区“农业年均增速为59.98%,工业年均增速118.44%,全面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平均增速为71.67%”的数据,说明“仅仅八年的时间,边区从一个极端贫困的地区发展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工业体系初具,军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示范区,与这样的增速是匹配”的结论。全面抗战的八年,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坚持经济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边区的经济建设留给今天的启示是,任何时候要秉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等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与澎湃的历史潮流一道永远前行。这些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今后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精细和精准的经济学分析。
二、浅谈民主管理伙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民主管理伙食(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
一、亦师亦友型 |
二、分庭抗争型 |
三、平淡授受型 |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
一、互帮互爱型 |
二、矛盾竞争型 |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
余论 |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保育 |
(二)保育组织 |
(三)保育政策 |
(四)时间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二、列宁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列宁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三、毛泽东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
(一)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
(二)毛泽东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办托:运动中的党委、政府和妇联 |
一、生产生活“两手齐抓”的党与政府 |
(一)制定方针政策 |
(二)组织实际建设 |
(三)领导分工合作 |
二、深入基层落实政策的妇联 |
(一)落实政策方针 |
(二)组建筹备委员会 |
(三)动员群众办托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管理: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与运作 |
一、托儿管理委员会成立前的自流状态 |
(一)农村保育组织内的无人管理 |
(二)工厂机关保育组织内的薄弱领导层 |
(三)城市街道保育组织内的人员矛盾 |
二、托儿管理委员会的“软着陆” |
(一)筹委会向托管会的平稳过渡 |
(二)妇联支持下的自建托管会 |
三、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实际运作 |
(一)农村托儿管理委员会 |
(二)工厂机关托儿管理委员会 |
(三)城市街道托儿管理委员会 |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母亲:保育工作者的培训与塑造 |
一、保育工作者培训 |
(一)与时俱进的参训条件 |
(二)知行统一的培训内容 |
(三)因地制宜的培训方式 |
二、保育工作者报酬 |
(一)换工变工 |
(二)评定工分 |
(三)津贴工资 |
三、保育工作者竞赛 |
(一)爱国主义的生产竞赛 |
(二)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 |
(三)为生产服务的红旗竞赛 |
小结 |
第五章 保教结合:保育组织的儿童生活 |
一、儿童卫生健康 |
(一)防治儿童疾病 |
(二)保障卫生设施 |
(三)培养卫生习惯 |
二、儿童教育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生产劳动教育 |
(三)集体主义教育 |
三、儿童饮食 |
(一)注重营养搭配 |
(二)贯彻节约意识 |
(三)保障伙食费用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影响及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成效 |
(一)推进妇女解放进程 |
(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
(三)推动国家相关建设的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不足 |
(一)思想认识的不足 |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 |
三、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式 |
(三)坚持以组织机构为重要推手 |
(四)坚持以工作队伍为重要保障 |
(五)坚持以思想教育为重要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勒庞命题”与提出问题 |
二、文献梳理 |
三、理论资源 |
四、资料来源与个案简介 |
第二章 研究背景:现代国家建构与塑造“新人” |
一、历史背景:传统国家与儒家伦理教育 |
二、历史挫折:新政制下传统社会的延续 |
三、探索创新:现代国家建构与改造传统社会 |
四、小结 |
第三章 生活际遇与狂热 |
一、生活恐惧:抓壮丁“吓得死人” |
二、生活煎熬:贫穷者“日子难得过啊” |
三、生活屈辱:逼租取佃“好残酷嘛” |
四、生活积怨:“这就是农村互相搞残杀” |
五、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经验与看客 |
一、感恩与“记旧情” |
二、人道主义同情心 |
三、道德敬畏感 |
四、阶级与剥削 |
五、风险顾虑者 |
六、怀疑者 |
七、小结 |
第五章 生活风险与服从 |
一、动员、感恩与服从 |
二、动员、强制与服从 |
三、“有理要服从,无理也要服从” |
四、“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
五、小结 |
第六章 生活需求与反抗 |
一、盗窃私分 |
二、公开发泄情绪 |
三、“做起都没得心肠” |
四、小结 |
第七章 结论: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
一、群众运动中的芸芸众生 |
二、一个分析概念:“政治的生活转换器” |
三、研究发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录 |
(6)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 |
2.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分析 |
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集权与分权理论 |
3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 |
3.1.1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况 |
3.1.2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状况 |
3.1.3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 |
3.1.4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执行情况 |
3.2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资产管理不规范 |
3.2.2 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
3.2.3 监督力度落实不到位 |
4 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有关部门未给予正确的引导 |
4.2 会计人员自身思想认识不足 |
4.3 监督力度欠缺 |
5 加强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
5.1 加强各项资产的管理 |
5.1.1 编制财务预算计划,加强资金管理 |
5.1.2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5.1.3 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
5.1.4 设计铁畜收益回收方案,加强牲畜资产管理 |
5.2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5.2.1 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 |
5.2.2 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
5.2.3 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
5.3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
5.3.1 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 |
5.3.2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
5.3.3 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制度 |
6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史料基础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士兵委员会成立背景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士兵委员会的成立背景 |
一、秋收起义前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 |
二、秋收起义部队人员构成的复杂性 |
三、秋收起义失利后部队的现实状况 |
第二节 士兵委员会的历史演变 |
一、国民革命时期士兵委员会的萌芽 |
二、三湾改编时期士兵委员会的成立 |
三、士兵委员会在各地红军中的推广 |
四、中央苏区时期士兵委员会的取消 |
第二章 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实践 |
第一节 政治民主 |
一、倡导官兵平等 |
二、保障政治权利 |
第二节 经济民主 |
一、实行经济公开 |
二、参与管理伙食 |
第三节 军事民主 |
一、充分吸收士兵合理建议 |
二、充分讨论研究部队纪律 |
第三章 士兵委员会的历史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
第一节 士兵委员会的历史作用 |
一、砸碎旧军队管理制度 |
二、确立官兵一致好传统 |
三、协助党组织开展工作 |
四、加强发动群众的工作 |
第二节 士兵委员会确立的优良传统对人民军队建设的深远影响 |
一、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增强部队向心力 |
二、三大民主优良传统在基层落地生根 |
第四章 士兵委员会对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事业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一、加强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 |
二、加强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 |
三、加强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 |
第二节 一以贯之落实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一、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
第三节 坚定不移继承发展军队的民主传统 |
一、与时俱进创新三大民主的形式 |
二、持之以恒发挥军人委员会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1953-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二元化运动与粮食统购统销 |
二、上海的独特性与上海粮食计划供应的时空 |
三、学术史的回顾 |
四、文献、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与此前的上海粮食供应 |
第一节 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 |
一、1953年夏秋的粮食收购危机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统购统销政策 |
第二节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的历史沿革 |
一、日据时期的“户口米”与抗战胜利后的食米配售 |
二、解放初期的重点配售与发薪搭粮 |
第三节 计划供应前的上海粮情 |
一、市场形势由紧张转向缓和 |
二、市场供应由公私并重转向国营垄断 |
三、供应品种由多元转向单一 |
小结 |
第二章 粮食计划供应机构的建立与市场的改造和管理 |
第一节 粮食计划供应机构的建立 |
一、从粮食公司到粮食局 |
二、定点供应与按户计划供应的组织机构 |
三、定量供应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对私营米店的改造 |
一、私营米店改造为代销店的具体措施 |
二、私营米店改造后大米市场的变化 |
三、私营米店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供应网点的调整与市场管理的加强 |
一、供应网点的调整 |
二、市场管理的加强 |
小结 |
第三章 计划供应的宣传动员 |
第一节 改造私营米店的宣传动员 |
一、私营米店实行代销前的宣传动员 |
二、私营米店实行代销后的宣传 |
第二节 定点供应时期的宣传动员 |
一、对定点供应的宣传动员 |
二、对节约粮食运动的宣传 |
三、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 |
第三节 按对象定量供应时期的宣传动员 |
一、按户计划供应的宣传动员 |
二、动员农民回乡运动 |
三、定量供应的宣传动员 |
小结 |
第四章 计划供应的实施办法(上) |
第一节 定点供应的实施办法 |
一、嵩山区试点 |
二、定点供应的具体办法 |
三、定点供应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按户计划供应的实施办法 |
一、居民购粮办法 |
二、伙食团与行业用粮办法 |
第三节 核实用粮计划 |
一、核实伙食团和行业用粮计划 |
二、核减居民用粮 |
小结 |
第五章 计划供应办法的实施(下) |
第一节 定量供应办法的实施 |
一、确立定量标准 |
二、工种划分与分等归类 |
三、评级定量 |
四、各种用粮的供应手续 |
第二节 定量供应中的票证管理 |
一、票证的发行与领取 |
二、票证的使用与解缴 |
三、苏浙沪粮票通用 |
第三节 军粮供应 |
一、定点供应时期的军粮供应办法 |
二、按对象定量供应时期的军粮供应办法 |
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计划供应的社会反响与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粮食计划供应的社会反响 |
一、供应网点改造时期的各方反应 |
二、实行定点供应的社会反响 |
三、按对象定量供应时的社会反响 |
第二节 外流管理 |
一、外流现象 |
二、外流管理办法 |
三、外流检查 |
第三节 调剂余缺与调整定量 |
一、调剂余缺 |
二、临时补助 |
三、调整定量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 调查采访对象简介 |
(二)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建立中的若干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浅谈基层伙食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基层伙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
2. 1个别基层主官抓基层伙食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2. 2个别炊管人员的能力素质偏低 |
2. 3个别伙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
3加强基层伙食管理工作的对策 |
3. 1提高对伙食管理工作的认识 |
3. 2抓好炊管队伍建设 |
3. 3严格落实伙食管理制度 |
3. 3. 1科学制定食谱 |
3. 3. 2严格伙食费管理 |
3. 3. 3充分发挥经济民主组的监督作用 |
(10)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全面抗战时期 |
1.3.2 陕甘宁边区 |
1.3.3 经济政策 |
1.3.4 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期 |
1.4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状况与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1 陕北的经济概况 |
2.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
2.2.1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的经济状况 |
2.2.2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经济困难 |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3.1 总方针的提出 |
2.3.2 总方针提出的必然性 |
2.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总方针的确立意义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 |
3.1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土改 |
3.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的土地政策 |
3.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情况 |
3.3.1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 |
3.3.2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
3.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 |
3.4.1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 |
3.4.2 减租减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3.4.3 减租减息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
3.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 |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供应与管理政策 |
4.1.1 粮食供应 |
4.1.2 粮食管理 |
4.2 全面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与实践过程 |
4.2.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原因 |
4.2.2 大生产运动的实践过程 |
4.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3.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成效 |
4.3.2 大生产运动效能的经济学分析 |
4.3.3 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特殊性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 全面抗战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及其实践过程 |
4.4.1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展的原因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实践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3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政策 |
5.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工业概况 |
5.1.1 工业的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工业的条件 |
5.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与工业政策 |
5.2.1 发展工业任务的提出 |
5.2.2 工业政策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1 公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2 私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3 手工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六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 |
6.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商业状况 |
6.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及其实践 |
6.2.1 商业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 |
6.2.2 商业贸易政策的发展阶段 |
6.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6.3.1 边区内部市场的发展及经济学分析 |
6.3.2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6.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学分析 |
6.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七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 |
7.1 陕甘宁边区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
7.1.1 边区成立前的金融机构 |
7.1.2 边区成立前的货币流通情况 |
7.1.3 西北分行的其他业务 |
7.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体系的建立与金融管理政策 |
7.2.1 银行体系的建立及其业务 |
7.2.2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
7.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
7.3.1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学分析 |
7.3.2 通货膨胀的应对及其经济学分析 |
7.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八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 |
8.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演进 |
8.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政策 |
8.2.1 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2.2 非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支出政策 |
8.3.1 财政支出方针 |
8.3.2 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3 非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4 财政供给制度 |
8.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
8.4.1 精兵简政运动的开展 |
8.4.2 节约运动的开展 |
8.4.3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的经济学分析 |
8.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九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总结 |
9.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总结 |
9.1.1 经济政策综述 |
9.1.2 经济政策体系 |
9.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速度核算尝试 |
9.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与伟大实践 |
9.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
9.4.1 坚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9.4.2 体现了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 |
9.4.3 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9.4.4 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9.4.5 认识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
9.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民主管理伙食(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D]. 骆晗. 西南大学, 2020(01)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D]. 沈乾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 卓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研究[D]. 朱国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1953-1956)[D]. 汤水清. 复旦大学, 2005(07)
- [9]浅谈基层伙食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 李存良,郑峰,李晓黎. 中国市场, 2014(01)
- [10]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D]. 赵沛.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