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S与个人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龙锦[1](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郭丽芳[2](2010)在《矿用PH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多矿井的开采条件恶劣,矿难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了矿工的生命安全。如何保证煤炭的安全生产,提高搜救工作效率,已成为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煤炭的安全生产,以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可靠、准确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针对传统的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在实用性和应用范围上存在的缺陷,本文在研究矿井无线通信信道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用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系统的设计思路,构建了该系统的框架,该系统不但解决了全矿井人员之间的双向通话问题,还实现了井下人员定位。本文首先研究了电磁波在煤矿井下的传播特性,研究了巷道截面形状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井下无线信道模型,通过仿真表明,1900MHz频段的电磁波在矿井中的传播衰减较小,适于作为井下传播频段;分析研究了PHS定位技术及定位算法,结合定位业务开展的环境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用于井下人员定位的算法;设计了矿用PHS系统的框架,在同一无线平台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及人员定位;研究了井下基站规划原则,给出了估算基站数目的方法;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构建了PHS系统无线链路的Simulink仿真模型,证明了π4?DQPSK(π4-Shift Differentially Encoded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同时,分析了两天线分集接收的性能,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分集接收降低了信号电平起伏,降低了误码率。本文的研究对矿用PHS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张春兰,陈玲君[3](2010)在《3G与PHS的融合》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PHS网络已经拥有近9000万的用户,虽然目前PHS形式严峻,但其用户也有5000多万,网络投资巨大,无线网络覆盖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经历了多次大的话务量的冲击,网络健壮性得到了考验。随着固定电话业务的萎缩,3G网络的建设是固网通信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关键。3G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建成后还需要长时间的优化,所以在一定时期内,3G
王健[4](2010)在《基于PHS的分组数据网及其业务的工程实现》文中认为自1997年开始,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 PHS,俗称“小灵通”)逐步引入到电信网络,它能提供语音和短信业务,凭借低资费、辐射小、音质清晰的优势,迅速在国内普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PHS网络不断发展,向移动无线分组数据网演进,为用户提供类似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移动分组数据网的分组数据业务。PHS分组数据网实际上是PHS网络演进升级版本。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PHS分组数据网的背景和基础,主要介绍PHS网络发展的历程、网络的结构和数据业务。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PHS分组数据网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分组数据业务有关的两个关键技术-移动性管理和分组路由。根据PPMP(PHS Packet Management Protocol)协议和GPRS的机理,分析综合了移动性管理要素、连接(释放)与位置更新流程;分组数据业务接入方式、IP地址分配与分组选路机理等。本文的第三部分联系工程项目实践,主要从工程实现上论述PHS分组数据业务组网结构、关键数据的配置和业务的测试。PHS微蜂窝组网的架构,只需在现有的网络上,通过增加处理分组业务的节点,升级基站和核心网的版本,增加对PPMP协议的支持,在不需要对原有网络大幅调整的基础上即可快速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理论接入速率可以达到128kb/s,甚至更高,实际测试速率在100kb/s左右,可以很好地满足一般移动无线数据业务的速率要求。将现有小灵通网络变为一个以数据服务为主的网络将是小灵通网络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张璟[5](2009)在《PHS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PHS的成功运营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PHS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也是南京电信2007和2008年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还没有完整的PHS室内分布系统研究的系统研究材料,旨在对PHS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和维护中的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环境和PHS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接着对PHS网络现状以及室内分布覆盖工程从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过程中会遇到的技术难点和关键参数做了介绍,并且通过一个实例,提出了对室内信号覆盖以及对弱信号区进行强化的方式方法。然后,分析了PHS室内分布系统建成之后,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本文最后还对PHS室内分布系统的未来几种发展方向做了论述,提出了PHS分别与WLAN、3G等系统合路的方法,PHS与3G系统之间的干扰共存,从而达到共用系统节约投资的目的。目前本文对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完善、随着各种复杂工程的不断开展,有更大的疑难问题会逐渐暴露,将会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丁卫城[6](2009)在《PHS数据分组业务的网络架构与实现》文中认为自1997年第一个商用PHS系统在中国开通以来,PHS网络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国PHS网络中语音用户的增长速度不断减缓,近两年更沦为负增长。如何对现有的PHS网络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能够符合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数据业务是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PHS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的PHS能否在3G到来之际继续生存,有效地延续自己的生命周期,关键在于数据通信能力。以分组模式(Packet Mode)为核心的PHS网络系统将为PHS的发展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为PHS网络向下一代演进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PHS无线数据业务普遍采用的标准是PIAFS(PHS Internet Access ForumStandard),是一种以电路交换模式为基础的数据通信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为32kbps/64k bps。相对PIAFS方式,PHS分组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优势为:更高的数据通信速率;永远在线;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实现多种数据增值业务及应用。采用分组模式的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将是PHS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课题首先从分析日本已经商用的PHS分组数据通信系统入手,明确了PHS分组数据系统所应具备的网络架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等特征,详细分析了PHS分组数据业务的核心协议——PPMP协议,在此基础上,1.设计了我公司PHS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探讨了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PHS分组数据系统的核心——PHS分组服务器,介绍了其核心模块构成及采用的软硬件平台,论述了服务器硬件平台选型以及核心网之间采用何种网络接口的决策过程。2.从支持的基本功能、计费功能、用户管理、系统配置、告警管理、性能管理等各方面对我公司PHS分组服务器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还针对国内网络环境与日本的不同点,提出了国内PHS分组数据业务大规模发展所必需的用户漫游解决方案;最后从PHS数据分组业务发展的必然性、所支持的具体应用、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张知晓[7](2009)在《PHS转型方向及其网络改造项目范围管理方法》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清理频段政策,为保证TD-SCDMA系统不受干扰,小灵通业务将在2011年前停止运营,现有的7000万小灵通用户面临转网问题。十年来已经建设的PHS网络也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用户转网中和转网后的业务需要。本文就未来PHS网络转型方向及其网络改造项目范围进行研究,分析PHS网络转型方向,研究PHS网络转型项目中的范围管理,界定项目范围并明确项目范围变更控制方法。
金建栋[8](2009)在《3G&PHS&WLAN三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研究与测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通信业务应用的不断推广,已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投入到实践应用中。而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重心也从广阔的室外空间转向了室内,室内覆盖成为了运营商、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不同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有更多限制,也更为复杂,这使得要解决室内无线覆盖的系统间干扰问题变得十分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的研究,为室内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本文就WCDMA&PHS&WLAN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3G系统将选择WCDMA作为研究对象),从无线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原理分析入手,重点研究了WCDMA&PHS&WLAN三个系统在共用室内综合分布系统时,系统间产生的干扰(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情况,并由此分析得出为了抑制这些干扰,三系统间所需要的隔离度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系统信号覆盖、天线口发射功率等设计参数的分析,以及对系统间合路方案和组网方案的分析,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完成了WCDMA&PHS&WLAN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的方案设计。最终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相关的干扰测试和网络性能测试,验证了三网合一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刘志强[9](2008)在《电信个人客户价值度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个人客户指包括使用固定电话业务和小灵通业务在内的个人用户,是最具有市场特征的客户。中国电信虽然拥有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但近年来受到来自于移动电话的竞争影响,市场开发和经营上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的迹象。基于这样的背景,原有以ARPU为基础计算客户价值的方式就显得不足。中国电信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定量化地评估客户价值,帮助企业区别不同价值等级的客户,以便制定相应的营销和服务策略、设计有针对性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最终达到改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运用营销管理理论和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借助电信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数据,建立以个人客户价值度量指标体系为基础、个人客户价值聚类模型为核心、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营销方案设计为落脚点的个人客户价值度量模型,以帮助电信企业细分不同价值等级的客户,制定相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并将客户价值度量的基本理念融入电信企业的核心流程,以达到改进理念观点、改变营销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根据电信行业的特点以及个人客户价值的内涵,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设计了综合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两方面的个人客户价值度量指标体系,并分析了相对于单独考虑当前客户价值或单独考虑潜在客户价值,综合客户价值指标更贴近实际;基于电信内部业务营销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个人客户价值聚类模型,通过客户价值的计算细分客户群,并对不同群体的客户特征进行分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基于外部数据和离散选择模型,从运营商和产品/服务两个层次来考查影响电信客户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后,运营商(产品)被选择概率的变化,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该模型是基于客户的市场行为数据,以客户选择的效用最大化为检验标准,属于一种“事前”分析模型。
杜敏芳[10](2008)在《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中国的通信运营商在无线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目前中国移动有GSM900和DCS1800系统,中国联通有GSM、CDMA和DCS1800系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有PHS和WLAN系统,另外,3G业务也有望在年内开始启动,今后同一地点实现多张不同网络同时覆盖将是发展的趋势。而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只有室外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也要求在室内拥有更好的无线通信服务,而室内多系统无线综合覆盖的需求也日益突出。由于楼宇自身室内的环境和空间要比室外环境更为复杂,无线室内综合覆盖的难度也更高。本文的核心目标是选择目前CDMA800、GSM900、PHS、WLAN和WCDMA五个代表性网络室内综合覆盖的无线干扰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设定系统间的合理隔离度和互调抑制度,采用良好的干扰规避措施,不仅可节省多运营商之间的重复投资,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各系统的稳定通信质量,实现在同一个楼宇内多系统的良好共存。本文将专注于五网室内共存建设中系统间干扰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理论分析,数据分析以及试验网数据采集与验证。本文理论分析主要以无线传输原理和干扰分析为主,结合无线室内覆盖网络建设的规范和标准,通过采用干扰分析确定法计算系统间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的隔离度,并对互调干扰设定互调抑制度。在工程建设上引进多频段合路器设备,采用上下行分缆的方式,实现对系统间隔离度的有效设置,并简单探讨了在最小隔离度情况下其他辅助的隔离措施,保障五网系统共站共室内分布系统情况下的通信质量。最后,利用一个五网室内综合覆盖试点项目的测试数据来验证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并做了多系统下的业务测试。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了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GSM、CDMA、PHS、WCDMA和WLAN共用布线系统间的干扰是可以用技术手段适当规避和有效抑制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作为五网共存可行性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室内多网共建提出建设性意见。由于现在多网多运营商经营的模式,使得跨运营商间的室内综合覆盖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目前五网综合建设的楼宇仅限于对政府重点楼宇和标志性建筑的政策性覆盖,覆盖的范围和力度均不够大,实地测试项目也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和测试为确定综合分布系统的设备和器件指标、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定技术规范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无线通信多网络多运营商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节约网络建设总投资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PHS与个人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S与个人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矿用PH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无线通信的发展 |
1.2.2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发展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PHS 基本原理 |
2.1 PHS 的无线特性 |
2.1.1 载波频率 |
2.1.2 空中接口参数 |
2.2 PHS 空中接口结构 |
2.2.1 帧结构与时隙结构 |
2.2.2 逻辑信道及其结构 |
2.3 PHS 核心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井下电磁波传播特性及无线信道特性的研究 |
3.1 三种截面隧道中电磁波衰减率的研究 |
3.1.1 圆形隧道中的衰减率 |
3.1.2 矩形隧道中的衰减率 |
3.1.3 拱形隧道中的衰减率 |
3.1.4 三种截面隧道衰减率之间的关系 |
3.1.5 隧道直径与波长之比对衰减率的影响 |
3.2 矿井巷道多径信道模型 |
3.2.1 多径衰落冲激响应模型 |
3.2.2 多径幅度统计特性 |
3.2.3 Nakagami 衰落信道建模 |
3.2.4 多径传播损耗 |
3.3 混合传播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矿用PHS 系统设计 |
4.1 矿用PHS 系统的需求 |
4.2 矿用PHS 系统的优势 |
4.3 矿用PHS 系统框架 |
4.4 PHS 定位 |
4.4.1 PHS 定位技术 |
4.4.2 PHS 定位流程 |
4.4.3 定位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站规划 |
5.1 覆盖规划 |
5.1.1 基站接收灵敏度 |
5.1.2 链路余量 |
5.2 容量规划 |
5.2.1 话务量与BHCA |
5.2.2 呼损率的计算 |
5.2.3 RP 的容量 |
5.3 基站规划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抗干扰性能 |
6.1 PHS 调制性能分析 |
6.1.1 PHS 调制与解调原理 |
6.1.2 PHS 调制性能仿真 |
6.2 分集接收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3G与PHS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3G概述 |
二、3G和PHS的比较 |
三、3G与PHS融合 |
四、3G与PHS的融合方式 |
(一) 融合核心网方式 |
1、组网方式 |
2、业务融合能力 |
(二) 增强SHLR方式 |
1、组网方式 |
2、业务能力融合 |
(三) 双振铃方式 |
1、组网方式 |
2、业务融合能力 |
五、综合评价 |
(4)基于PHS的分组数据网及其业务的工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PHS发展概况 |
1.2 PHS数据业务发展现状 |
1.3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PHS数据业务介绍 |
2.1 PHS基本网络结构 |
2.2 电路方式数据业务介绍 |
2.3 分组方式数据业务介绍 |
2.4 PHS分组数据业务的优势 |
2.4.1 分组与电路域方式相比 |
2.4.2 PHS分组与CDMA1X相比 |
3 PHS分组数据网的基本原理 |
3.1 网络的结构 |
3.2 主要接口及功能 |
3.3 PHS分组协议栈 |
3.4 空中接口特性 |
3.5 物理信道 |
3.6 逻辑信道 |
3.6.1 逻辑信道的分类 |
3.6.2 逻辑信道的结构 |
3.6.3 超帧 |
4 PHS分组移动性管理 |
4.1 管理要素 |
4.1.1 MM上下文和PDP上下文 |
4.1.2 PDP地址 |
4.1.3 PPMP连接状态及其控制 |
4.1.4 PHS移动性管理规程 |
4.2 PPMP连接建立流程 |
4.2.1 链路建立 |
4.2.2 忙时等待情况下呼出链路建立 |
4.2.3 非激活状态下的新呼叫流程 |
4.3 PPMP连接状态转移流程 |
4.3.1 激活转休眠 |
4.3.2 PS休眠维持 |
4.3.3 休眠转激活 |
4.3.4 激活转非激活 |
4.3.5 非激活转激活 |
4.4 PPMP连接释放流程 |
4.4.1 PS发起释放流程 |
4.4.2 PDS发起释放流程 |
4.5 位置更新流程 |
4.5.1 小区更新(切换)流程 |
4.5.2 路由域更新(链路切换)流程 |
4.5.3 路由域更新(漫游)流程 |
5 PHS分组数据选路机制 |
5.1 PHS分组数据业务接入方式 |
5.2 IP地址分配 |
5.3 PHS分组选路的机理 |
5.4 PHS分组选路的例子 |
6 PHS分组业务的工程实现 |
6.1 无线侧区域选择 |
6.2 南京PHS数据业务实验局组网方案 |
6.3 关键数据配置 |
6.3.1 SPDS关键数据配置 |
6.3.2 GPDS关键数据配置 |
6.4 业务测试 |
6.5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PHS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2 PHS相关技术 |
2.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2.2 PHS网络组织和室内分布系统 |
2.2.1 PHS原理和系统关键技术 |
2.2.2 系统网络组织 |
2.2.3 PHS室内分布系统概念 |
3 电磁环境分析 |
3.1 传播的主要特征 |
3.2 信号的传输衰落 |
3.3 建筑物内部的电磁环境 |
3.4 系统切换问题 |
3.4.1 切换方式 |
3.4.2 PHS切换参数含义 |
3.4.3 PHS切换的实现 |
4 覆盖方案的设计 |
4.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 |
4.2 覆盖前的电磁环境测试 |
4.2.1 勘测准备工作 |
4.2.2 现场测试 |
4.3 模拟仿真测试 |
4.4 仿真结果计算分析 |
4.4.1 确定室内传播模式 |
4.4.2 边缘场强仿真分析 |
4.4.3 话务量预测 |
4.5 信号源的选取 |
4.5.1 CS28基站 |
4.5.2 CS28A |
4.5.3 CS17基站 |
4.5.4 CSB基站的应用 |
4.5.5 CS4基站的应用 |
4.5.6 直放站信源 |
4.6 覆盖方式的选择 |
4.6.1 室内直接覆盖系统 |
4.6.2 无源分布式覆盖系统 |
4.6.3 干线放大器+无源分布式覆盖系统 |
4.6.4 光纤+干线放大器+无源分布式覆盖系统 |
4.6.5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 |
4.7 天线的选择 |
4.7.1 天线口数量计算 |
4.7.2 天线类型的选择 |
4.8 功分器的选择 |
4.9 馈线的选择 |
4.10 覆盖方案的确定和信号强度理论计算 |
4.10.1 分布框架图 |
4.10.2 分布系统设计图和天线信号强度计算 |
4.10.3 各楼层天线安装图 |
4.11 实际测量效果与理论效果对比验证 |
5 室内分布带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
5.1 系统存在问题的发现 |
5.1.1 测试的内容和准备工作 |
5.1.2 测试的指标和指标分析 |
5.2 室内分布系统话务量低 |
5.2.1 调整信源类型 |
5.2.2 室外信号引向室内 |
5.2.3 室内信号引向室外 |
6 PHS室内分布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6.1 PHS共用系统 |
6.1.1 PHS和WLAN共用系统 |
6.1.2 PHS和WCDMA共用系统 |
6.1.3 PHS、WCDMA和WLAN共用系统 |
6.2 PHS共用系统的兼容性 |
6.2.1 无源器件的兼容性 |
6.2.2 合路后的场强预测 |
6.3 PHS与3G系统的干扰共存 |
6.3.1 干扰共存的研究 |
6.3.2 PHS干扰共存仿真 |
6.3.3 PHS与3G系统之间的干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PHS数据分组业务的网络架构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PHS数据分组业务的需求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的目标及创新点 |
1 PHS分组数据系统概述 |
1.1 支持的基本功能 |
1.2 性能指标 |
1.3 网络架构 |
1.4 计费要求 |
1.4.1 与 RADIUS服务器的计费通信协议 |
1.4.2 分组服务器支持的 RADIUS计费消息及参数定义 |
1.4.3 分组服务器支持的 RADIUS计费消息流程 |
1.5 用户鉴权 |
2 PHS分组数据系统分析 |
2.1 PPMP协议 |
2.2 呼叫流程 |
2.2.1 PHS分组呼叫流程(单链路连接) |
2.2.2 PHS分组呼叫流程(多链路连接) |
2.2.3 PHS分组呼叫流程(断开) |
2.2.4 PHS分组呼叫流程(切换) |
2.2.5 PHS分组呼叫流程(休眠) |
2.2.6 PHS分组呼叫流程(休眠/保持) |
2.2.7 PHS分组呼叫流程(休眠/恢复) |
3 所设计 PHS分组数据系统的实现 |
3.1 我公司PHS分组服务器的组成模块 |
3.2 设备选型 |
3.3 PHS分组数据业务网络架构 |
3.4 我公司 PHS分组服务器硬件平台 |
3.5 我公司 PHS分组服务器软件平台 |
3.6 系统的高可用性 |
4 我公司PHS分组服务器功能 |
4.1 基本功能 |
4.2 计费 |
4.2.1 计费时机 |
4.2.2 话单格式 |
4.2.3 话单文件管理 |
4.3 客户端配置管理 |
4.3.1 配置界面简介 |
4.3.2 操作员管理 |
4.4 分组用户管理 |
4.4.1 分组用户管理 |
4.4.2 分组用户查询 |
4.4.3 分组用户导入 |
4.4.4 终端类型统计 |
4.4.5 服务级别统计 |
4.4.6 付费类型统计 |
4.4.7 用户状态统计 |
4.5 系统配置 |
4.5.1 系统参数 |
4.5.2 ISP配置 |
4.5.3 服务器配置 |
4.6 告警管理 |
4.6.1 当前告警 |
4.6.2 告警查询 |
4.6.3 告警分布统计 |
4.7 告警终端 |
4.7.1 启动程序 |
4.7.2 程序配置 |
4.7.3 告警板 |
4.8 性能管理 |
4.8.1 服务器性能 |
4.8.2 话务报告 |
5 PHS分组数据用户的漫游 |
5.1 网络逻辑结构 |
5.2 协议参考模型 |
5.3 漫游信令流程描述 |
5.3.1 PDS局间漫游流程 |
5.3.2 用户鉴权流程 |
5.3.3 位置更新流程 |
5.3.4 Cancel流程 |
5.4 漫游用户数据管理流程 |
5.4.1 插入用户数据流程 |
5.4.2 删除用户数据流程 |
6 结束语 |
6.1 PHS数据分组业务发展的必然性 |
6.2 PHS数据分组网支持的具体业务 |
6.3 PHS数据分组业务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PHS转型方向及其网络改造项目范围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PHS网络转型方向 |
2.1 PHS网络发展现状 |
2.1.1 日本等国的PHS业务发展状况 |
2.1.2 中国的PHS业务发展状况 |
2.2 PHS网络技术特点 |
2.2.1 空中接口特点 |
2.2.2 通话质量特点 |
2.2.3 PHS在高速移动通信中的弱点 |
2.2.4 PHS基站密集分布特点 |
2.3 中国PHS网络发展前景 |
2.3.1 中国PHS网络发展方向问题 |
2.3.2 中国PHS业务演进前景 |
2.3.3 下一代PHS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
2.3.4 国家的行业发展规划对PHS网络的影响 |
2.4 PHS网络转型阶段 |
2.5 小灵通用户转网 |
2.5.1 PHS退网后用户转网方向 |
2.5.2 原运营商内部用户转网 |
2.5.3 原运营商对小灵通用户转网方案 |
2.5.3.1 资费优惠方案 |
2.5.3.2 便捷转网方案 |
2.5.3.3 固话捆绑移动套餐转网 |
2.5.3.4 双模终端转网可能性分析 |
2.6 总结 |
第三章 PHS转型项目的项目范围 |
3.1 现有 PHS网络结构 |
3.1.1 PHS网络组成 |
3.1.2 无线接入子系统 |
3.1.3 核心交换子系统 |
3.1.4 业务系统 |
3.1.5 受理与计费系统 |
3.2 PHS网络转型方案 |
3.2.1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初步分析 |
3.2.2 退网期的PHS网络改造范围 |
3.2.2.1 退网期网络系统改造原则 |
3.2.2.2 退网期计费系统改造 |
3.2.2.3 退网期受理系统改造 |
3.2.2.4 退网期核心网改造 |
3.2.3 转型期的PHS网络改造范围 |
3.2.3.1 转型期网络系统改造原则 |
3.2.3.2 PHS核心网向NGN演进 |
3.2.3.3 PHS无线网进行设备利旧 |
3.2.3.4 业务平台根据需要合入其它网络业务平台 |
3.2.3.5 转型期受理系统的改造 |
3.3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界定 |
3.3.1 PHS网络转型项目章程 |
3.3.2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计划 |
3.3.3 PHS网络转型项目分解结构 |
3.4 总结 |
第四章 PHS网络退网项目范围变动控制 |
4.1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 |
4.1.1 影响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的主要因素 |
4.1.2 政策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4.1.3 市场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4.1.4 技术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4.1.5 竞争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4.1.6 其它因素的弱相关性 |
4.1.7 PHS网络转型项目的影响因素模型 |
4.2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表现 |
4.3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控制过程 |
4.4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控制方法 |
4.4.1 为范围变动的准备 |
4.4.2 变更过程中的沟通 |
4.4.3 变更过程的关键点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目录 |
致谢 |
(8)3G&PHS&WLAN三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研究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室内无线综合覆盖的需求背景 |
1.2 室内信号分布的几种主要技术方案 |
1.3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 |
1.4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
2.1 无线频段的划分 |
2.2 PHS 系统 |
2.3 WCDMA 系统 |
2.4 WLAN 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原理 |
3.1 干扰基本原理 |
3.2 干扰的分类 |
3.3 干扰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 |
3.4 系统干扰的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的干扰分析 |
4.1 系统性能指标 |
4.1.1 信号源发射功率及带外杂散 |
4.1.2 接收机参考灵敏度 |
4.1.3 基站噪声功率 |
4.2 系统可接受的最大干扰电平 |
4.3 系统间干扰情况分析 |
4.3.1 三系统间可能存在的干扰类型 |
4.3.2 系统间杂散干扰情况分析 |
4.3.3 系统间互调干扰情况分析 |
4.3.4 系统间阻塞干扰情况分析 |
4.4 干扰的防护措施与解决方案 |
4.4.1 干扰的一般防护措施 |
4.4.2 主要解决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方案设计 |
5.1 无线网络设计规划原则 |
5.2 组网方案分析 |
5.3 系统方案设计 |
5.3.1 系统设计参数 |
5.3.2 系统方案与系统结构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测试内容 |
6.3 系统输出功率测试 |
6.3.1 PHS 设备输出功率测试 |
6.3.2 WCDMA 设备输出功率测试 |
6.3.3 测试结果分析 |
6.4 系统杂散干扰测试 |
6.4.1 PHS 设备杂散干扰测试 |
6.4.2 WCDMA 设备杂散干扰测试 |
6.4.3 WLAN 设备杂散干扰测试 |
6.4.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系统网络性能测试 |
6.5.1 PHS 系统网络性能测试 |
6.5.2 WCDMA 系统网络性能测试 |
6.5.3 WLAN 系统网络性能测试 |
6.5.4 测试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HS 系统载频分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电信个人客户价值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范围界定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3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客户价值的概念及基本含义 |
2.1.1 客户价值 |
2.1.2 客户终生价值 |
2.1.3 客户价值与客户忠诚 |
2.1.4 本文对客户价值的定义 |
2.2 客户价值度量的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客户价值度量的理论研究 |
2.2.2 客户价值度量的数学模型 |
2.3 客户价值度量的方法研究综述 |
2.3.1 经典的度量方法 |
2.3.2 数据挖掘的方法 |
2.3.3 离散选择的方法 |
2.4 对现有文献和研究的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信个人客户价值度量模型与指标体系设计 |
3.1 电信营销再造和个人客户价值度量模型 |
3.1.1 电信营销再造的概念和意义 |
3.1.2 电信个人客户度量模型的总体框架 |
3.1.3 ICV度量模型和电信企业营销再造的关系 |
3.2 客户价值度量应考虑的两个方面 |
3.2.1 客户当前价值 |
3.2.2 客户潜在价值 |
3.3 个人客户价值度量的指标体系设计 |
3.3.1 当前价值指标 |
3.3.2 潜在价值指标 |
3.3.3 指标体系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信个人客户价值聚类模型 |
4.1 ICV度量模型的处理流程 |
4.2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
4.2.1 数据清理 |
4.2.2 变量筛选 |
4.2.3 数据转化 |
4.2.4 标准化 |
4.3 个人客户价值聚类模型的构建 |
4.3.1 因子分析部分 |
4.3.2 聚类分析部分 |
4.4 个人客户价值聚类结果的分析 |
4.4.1 基于当前与潜在价值的客户特征分析及营销战略制定 |
4.4.2 基于综合客户价值的客户特征分析及营销战略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信个人客户价值离散选择模型 |
5.1 引言 |
5.2 关于运营商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 |
5.2.1 属性和水平的确定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数据收集 |
5.2.4 数据编码 |
5.2.5 模型拟合与模型检验 |
5.2.6 结果分析 |
5.3 关于电信产品设计的离散选择模型 |
5.3.1 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
5.3.2 模型拟合和检验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可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聚类技术的个人客户价值计算结果 |
表1 客户价值因子得分及聚类结果(部分) |
表2 当前价值因子得分及聚类结果(部分) |
表3 潜在价值因子得分及聚类结果(部分) |
附录2 用聚类技术建模的SAS计算程序 |
附录3 离散选择模型中的试验设计结果与调查问卷 |
表1 试验设计结果 |
表2 字符形式的问卷设计结果 |
表3 设计的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无线室内覆盖的概念及目的 |
1.3 无线室内综合覆盖的概念及干扰分析的意义 |
1.4 无线室内综合覆盖干扰分析的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室内覆盖网络无线干扰分析的基础理论 |
2.1 无线电传输理论 |
2.1.1 大尺度衰落 |
2.1.2 小尺度衰落 |
2.1.3 室内传播模型 |
2.2 无线干扰的原理和概念 |
2.2.1 发射机特性 |
2.2.2 接收机特性 |
2.2.3 无线干扰原理和成因 |
2.3 室内无线干扰主要类型分析 |
2.3.1 杂散干扰 |
2.3.2 互调干扰 |
2.3.3 阻塞干扰 |
2.4 无线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5 干扰分析的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系统室内综合覆盖的干扰分析 |
3.1 五系统原理简介 |
3.1.1 GSM 系统简介 |
3.1.2 CDMA 系统简介 |
3.1.3 PHS 系统简介 |
3.1.4 WLAN 系统简介 |
3.1.5 3G(WCDMA)系统简介 |
3.2 各系统频率分配 |
3.3 室内综合覆盖系统组网思路 |
3.3.1 室内综合覆盖系统组网思路 |
3.3.2 室内无线综合覆盖系统架构 |
3.3.3 各综合系统室内分布组成 |
3.3.4 室内无线综合系统描述 |
3.4 各系统设计参数 |
3.5 室内综合覆盖无线干扰分析 |
3.5.1 无线系统间干扰分析 |
3.5.2 干扰分析相关参数与定义 |
3.5.3 杂散干扰分析 |
3.5.4 互调干扰分析 |
3.5.5 阻塞干扰分析 |
3.5.6 无线干扰隔离度设置 |
3.5.7 其他无线干扰隔离规避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覆盖实施案例与测试分析 |
4.1 工程实施案例情况 |
4.2 测试内容 |
4.3 系统互调干扰测试 |
4.4 噪声、杂散测试 |
4.5 系统隔离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POI 及合路器设备指标 |
附录II: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四、PHS与个人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2]矿用PH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郭丽芳. 河南理工大学, 2010(06)
- [3]3G与PHS的融合[J]. 张春兰,陈玲君. 现代企业教育, 2010(14)
- [4]基于PHS的分组数据网及其业务的工程实现[D]. 王健.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5]PHS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D]. 张璟. 南京理工大学, 2009(S1)
- [6]PHS数据分组业务的网络架构与实现[D]. 丁卫城.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PHS转型方向及其网络改造项目范围管理方法[D]. 张知晓.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3G&PHS&WLAN三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研究与测试[D]. 金建栋.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9]电信个人客户价值度量研究[D]. 刘志强. 同济大学, 2008(04)
- [10]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D]. 杜敏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