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学生可以看课外书吗?

穷学生可以看课外书吗?

一、差生可以看课外读物吗?(论文文献综述)

吴太阳[1](2020)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对英语的教育也非常重视,甚至在小学开设得就有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把英语学好。尤其是升入高中以后,随着英语学习的难度加大,有些学生成了让老师最为头疼的英语学困生。英语是高考的重要学科,由于英语成绩差,这些学生不能考入理想的大学,影响了学校的升学率,也影响了自己未来的前途。所以实现对这些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件必要并且有意义的事情。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五年来,一直受到“学困生”问题的困扰,相信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很多英语老师。笔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到了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得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该理论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种新的方向,且成效显著。鉴于此,笔者将尝试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探讨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此次研究,给广大奋斗在一线的同行们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带来一些信心和启示,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高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二,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帮助这些学困生实现转化?笔者主要以自己所在的学校里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运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以期能全面地发现问题,剖析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合理化措施和建议。学困生的成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包括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这五个方面,外因主要包括社会、教材、学校、教师和家庭这五个方面。笔者根据学困生的成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社会文化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转化策略。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主要是从教师、学校和家庭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的,从而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困生的学习意志,矫正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夯实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进而希望达到行之有效的转化效果。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得到了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学校和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转化学困生这件事虽然说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转化他们,转化他们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笔者水平有限,此研究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在笔者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希望此研究能对同在英语教育前线的教育同仁有所启示和帮助。接下来笔者想做的研究是如何最大化地开发英语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喜欢上英语,从而实现让学生主动并且快乐地学习英语这个目的。

顾莹[2](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教学是人文性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其他国家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核心素养更看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而生成真正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探究英语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在语言习得、文化修养、思想品质、情感态度方面的有效路径。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了英语绘本阅读的概念、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意义,继而提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等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是本文的主题研究实施过程。本研究以苏州XX小学为例做案例分析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师生访谈法、教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英语绘本教学做多维度的调查研究,并归纳总结得出结果。第三部分主要依托第二部分的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结果分析,论述基于核心素养下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前文发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地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施建议和策略。第五部分是结论与研究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系统全面地完成了一项跨度为一年左右的实证研究调查,并获得了有效的研究数据结果。另外,基于核心素养研究英语绘本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且能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研究的意义还在于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殷玉新[3](2018)在《学习机会公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会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为机会公平能够帮助学生,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而学习机会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内容在学校教育层面的表现,作为学习机会分配关键角色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行为都与学生能否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有关。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差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分配不公平问题,需要解决这些不公平问题。那么,教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学习机会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考察学习机会公平问题的呢?本研究正是旨在考察和探讨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学习机会公平问题。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及其解决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现实中存在的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的分析。除了考虑教师是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还要探讨影响学习机会公平的各种因素。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市4所学校12位教师的深度访谈,描述和解释了教师在学习机会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对这些不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本研究基于雅各布的新机会平等主义理论,结合传统机会平等主义和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机会平等主义者的观点,从程序公平、背景公平和风险公平三种机会公平维度来理解和探讨学习机会公平问题。从程序公平维度来看,教师希望通过保障和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自由,来实现学习机会公平;从背景公平维度来看,教师希望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差别地给学生分配学习资源,并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合理地补偿,来实现学习机会公平;从风险公平维度来看,教师希望通过调控学习结果分配结构,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并限制获得学习结果对将来学习机会分配的影响。接着,本研究从制度的广泛视角,采用新制度主义理论,从管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文化—认知性制度三个维度,详细地考察了国家政策制度、社会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氛围和教师个人等具体因素对学习机会公平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为:第一,存在三维九类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参与学习的权利和自由不公平(参与学习的权利不公平、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权利不公平、学生获得学习结果的权利不公平)、获得学习资源的不公平(获得学习资源的权利不公平、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公平、学生获得学习结果的资源不公平)和获得发展类学习机会的不公平(获得发展类学习机会的权利不公平、不同背景学生的发展类学习机会的不公平、学生获得学习结果的发展类学习机会不公平)。第二,教师倾向于从单一维度解决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虽然教师会从不同机会公平维度来看待和分析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但是,当解决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时,他们通常倾向于实现某一个维度的学习机会公平——程序公平、背景公平或风险公平。相应地表现出三种解决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的基本途径,即程序的遵守、背景的考量和风险的调控。第三,学习机会公平的实现内涵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与各种影响因素互动的过程。最后,本研究就如何改善学习机会公平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再次对探讨学习机会公平的综合思路进行了理论思考,尝试建构一个考察学习机会公平的整合思路,以期能够有助于学习机会公平问题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最后,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

苏蕾[4](2019)在《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标准提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教育要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个别研究、因材施教,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且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完成作业较为被动、学习成绩落后,因此被称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学校均普遍存在,并且占用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小学语文这门学科,若教师不对症下药,不去研究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势必造成学生间差距越来越大,整个班级的语文学困生一定呈上升趋势。学困生学习与发展将综合受到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好解决学困生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从国家层面,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提升他们学习成绩,也是我国加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位小学教师,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以及课下生活中,应该给学困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与义务。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实际特点,教师应该深入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苦难的主要原因,共同找出提升成绩的方式。所以,在本文研究分析中,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在与这些学生群体长期观察了解中,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及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探索与交流,进一步明确学困生的含义以及特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学困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分析了全面做好学困生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总结了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困难,导致以上困难的原因有:(1)自身的原因:对语文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方法不当还有基础差导致的自卑心理。(2)教师的原因: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偏少,教学手段单一,对学困生缺乏赏识和激励教育,对学困生消极的教学态度,还包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方面存在的障碍等原因。(3)家庭的原因:学困生多为留守儿童,家长不重视知识,不配合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为此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学生方面:认识语文,培养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自卑,树立自信。(2)教师方面:转变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赏识教育,多赞美学生;善于沟通,尊重学生;终身学习,提升自己。(3)家庭方面: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重视知识,加强和学校的沟通;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对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力争改变学困生的落后面貌,解决他们学习困难的问题,全面提高羌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为语文学困生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提供引导,帮助更多的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陈华清[5](2014)在《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将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一改过去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伴随着这一“战略转移”,教育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将各个学段英语学习策略的目标要求作了具体规定。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新课标中的二级目标规定了十一条具体的基本英语学习策略。尽管学习策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其中学习效果的检查可以通过终结性评价来进行。但笔者以为,学习策略的价值并不仅仅简单地依附于最终的学习结果。学习策略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甚至文化意识都比较容易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学习的成果也能够在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然而,学习策略作为一种外在的零散行为和内在的隐秘认知实在难以测量。尽管新课标作了关于英语学习策略二级目标的具体的要求,但小学六年级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呢?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基本学习策略中的哪些策略被最多地使用?哪些被最少地使用?男生和女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有何异同?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效果的好坏之间有无某种联系?本研究正是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而进行的。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书面访谈进行,在对调查结果进行一番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研究对象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一般,使用情况最好的英语学习策略是“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使用情况不太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包括“对所学内容主动复习和归纳”,以及“尝试阅读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和“初步借助简单工具书学习英语”。整体而言,在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具体而言,女生几乎在所调查的每一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都优于男生。整体而言,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和英语学习效果相关性研究方面,二者在研究对象身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具体而言,与研究对象英语学习效果存在最大相关性的英语学习策略是“合作学习”和“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另外,在论文最后,研究者提出了本次研究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王云波[6](2004)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差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智能的多元性的角度出发,探讨怎样的数学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不同智能强项的初中数学差生摆脱数学困境,从而要学数学、学会数学。首先,本文探讨了传统智力理论和现代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差生的不同认识,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给出了数学差生的涵义。其二,通过问卷、教师的观察了解数学差生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状况,指出数学差生在数学逻辑智能发展方面的不足。其三,通过问卷调查、听课与访谈等多种手段了解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数学差生的学习现状,指出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利用数学差生的智能特点,从数学教学方式入手解决数学差生问题的可能性与迫切性。最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差生的转化进行个案跟踪研究,以突出根据数学差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对数学差生进行转化的积极意义。

沙如拉[7](2015)在《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眼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探究了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和学差生阅读不同难度蒙古语言文字材料的眼动过程。本研究采用的是有别于汉语文和英文的蒙古文作为实验材料,首次探讨了阅读蒙古文的眼动特点,并加入了蒙古族小学生作为被试。因此,本研究不仅为了进一步揭示蒙古语言文字阅读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积累了有价值的数据,并且为解决蒙语教学及蒙语授课生阅读蒙文的眼动特征做了初步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眼动仪对小学五年级20名视力正常的蒙古族学生阅读蒙文过程进行了记录。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学生之间阅读同一难度蒙古文字材料时,阅读指标和眼动数据都存在显著地差异。具体表现在,学优生的阅读理解成绩、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时间均优于学差生;学优生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多于学差生;学优生的注视次数、回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学差生;学优生的注视点持续时间短于学差生;学优生一次注视时阅读到的材料多于学差生;学优生的平均瞳孔大小小于学差生。证明了阅读经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2)小学五年级学优生阅读不同难度蒙古文字材料时,难材料的阅读理解成绩和阅读时间均显著差于和长于易材料。而难易材料之间阅读速度没有显著地差异,却也存在差异,只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在眼动数据上,难材料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显著多于易材料;蒙古文难材料的注视点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蒙文易材料;难材料的平均瞳孔直径大于易材料;而在平均眼跳距离上难材料与易材料没有显著地差异,这与文字本身的特点有关。(3)小学五年级学差生阅读不同难度蒙文材料时,同样难材料的两项阅读指标和四项眼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地差异。具体表现在,蒙文难材料的阅读理解成绩和阅读时间均显著差于和长于易材料。而眼动指标的注视次数、回视次数均多于易材料,注视点持续时间和平均瞳孔直径均长于和大于易材料。阅读速度与平均眼跳距离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杨昱琪[8](2020)在《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研究 ——以仙桃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热爱阅读、阅读量大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低年级是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1)抓好低年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其今后“读万卷书”奠定良好的开端。随着人们对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童书市场也日益繁荣。然而,什么样的课外书才真正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又怎从琳琅满目的书籍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优秀读物,进而爱上阅读、丰富心灵呢?因此,我们亟需关注和研究低年级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来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去找寻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为他们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分六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低年级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的必要性,阐述了本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的现状。第三章归纳小学低年级生在课外读物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主要论述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依据,阐述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优秀的课外读物应具备的特征,便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判断选择,以便更好地适应儿童阅读。第五章提出相应的选书策略,提出了在尊重儿童个人阅读偏好性的基础怎样引导他们选书,其中列举了许多合适的渠道便于选择优秀书籍。最后一章提出更长久的教育对策。形成基于以教师为主导的,针对学生自身、家长和教师三个方面为核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重点放在教师和家长所采取的措施上,期望通过家长的陪伴、教师的引导让低年级学生踏入选书的正轨,真正热爱书籍、热爱阅读。

谢美玲[9](2020)在《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为对象》文中认为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课外阅读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课外阅读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研究中发现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比较集中关注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则较少,直接影响了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高效发展。因此,帮助改善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从而增加其阅读知识的积累,对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本研究以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关注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阐述培养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四个方面。第二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阐述了问卷从几个维度进行设计,以及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对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从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性、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以及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方式三个维度对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是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目前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上存在的问题,从小学生自身、教师、家庭、学校等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从家庭、学校、教师三个方面对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比如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学校阅读环境、发挥家庭的促进作用,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等。

王彦焕[10](2019)在《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现状调查研究 ——以德惠市X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英语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的核心课程,也是升学必考的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150分。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在五个技能中,阅读是非常重要也是最难形成的技能。然而,由于很多高中生在英语阅读失分较多,导致英语成绩偏低甚至影响高考总成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做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中对英语课程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方面内容要求为依据,同时参考国内、外关于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对策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明确阅读、阅读理解两个核心概念后,确定如下研究问题:高中生在哪些方面存在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导致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克服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对策是什么。本研究对德惠市X中学的154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该校的5名英语教师和9名高二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围绕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学习过程中或者做阅读理解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老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展开,它有利于更全面地总结出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表现和成因。本文从知识性技能障碍和非知识性技障碍两个方面分析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其中,知识性技能障碍包括词汇、句式、语篇、文体和题材,非知识性技能障碍包括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阅读动机。数据分析时采用Likert的5级量表,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学生知识性技能障碍和非知识性技能障碍的总体情况,同时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了英语阅读理解障碍是否影响英语阅读成绩。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知识技能障碍从大到小依次是词汇障碍、语篇障碍、句式障碍、文体和题材障碍;非知识技能障碍从大到小依次是文化背景知识障碍、阅读动机障碍、阅读策略障碍、阅读习惯障碍。通过对学生阅读测试卷的错误分析及对阅读理解障碍与阅读成绩相关性的分析得出:词汇、句式、语篇方面的障碍和阅读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它们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成绩,其他五个方面的障碍与阅读理解成绩也有相关性,但不显著。通过访谈发现阅读理解障碍的成因来自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为了克服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本文针对阅读理解障碍的八个方面分别给出了对策,同时也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建议。

二、差生可以看课外读物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生可以看课外读物吗?(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2.1 理论方面
        1.2.2 实践方面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学困生”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综述
    2.3 社会文化理论
        2.3.1 中介理论
        2.3.2 内化理论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4 脚手架理论
        2.3.5 活动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访谈法及过程
        3.3.3 个案研究法及过程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学困生与学优生的比较
        4.1.2 学困生前后的比较
        4.1.3 笔者所教的两个班(实验班)和另外两个班(对照班)的比较
    4.2 访谈结果分析
    4.3 转化的个案分析
第5章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5.1 内因
        5.1.1 学习基础薄弱
        5.1.2 学习动机不太强和学习目标不太明确
        5.1.3 学习习惯不好
        5.1.4 对于英语学习没有信心
        5.1.5 学习意志力薄弱
    5.2 外因
        5.2.1 社会因素
        5.2.2 教材因素
        5.2.3 学校因素
        5.2.4 教师因素
        5.2.5 家庭因素
第6章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6.1 学校方面
    6.2 教师方面
        6.2.1 关注和关心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2.2 分层教学
        6.2.3 加强监督和管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2.4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
        6.2.5 利用好评价的手段来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6.3 家庭方面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与教学启示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2)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关于英语绘本阅读的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英语绘本阅读的意义及可行性
    (一) 英语绘本阅读实施的意义
    (二) 英语绘本阅读在小学中年级实施的可行性论证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在教学方面的个案研究—以苏州XX小学四年级为例
    (一) XX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程的实施现状
    (二) XX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调查问卷分析情况
        1. 学生对于英语绘本的接受程度
        2. 绘本阅读中遇到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反应情况
        3. 英语绘本阅读中学生最大收获情况
        4. 英语绘本阅读的其他方面调查结果
    (三) 绘本阅读教师访谈情况以及学生、家长评价反馈情况
    (四) 基于核心素养下绘本阅读实施的比较研究
        1. 比较研究对象的选择
        2. 比较研究的过程
        3. 比较研究的结果
        4. 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
三、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英语绘本教材资源匮乏、选材困难
    (二) 绘本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教学手段单一
    (三) 英语绘本阅读核心素养本位的意识有待加强
        1. 绘本课目标设置模糊
        2. 教师对于英语绘本认识不足,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四) 缺乏多元化的绘本评价体系
四、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具体实施策略
    (一) 以“三结合”原则筛选英语绘本阅读教材
        1. 真实语境与情感的结合
        2. 现行教材与绘本教材的结合
        3. 核心素养与合作创新的结合
    (二) 深度优化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方式
        1. 结合现实语境,加强语篇导入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听和读的能力
        2. 以小组自主学习形式为主,思维导图模式为辅,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3. 以跨学科融合为基础,丰富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三) 强化绘本教学中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养成
        1. 强化绘本阅读中思维品质的养成
        2. 强化绘本阅读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四) 优化英语绘本阅读评价体系
        1. 构建绘本阅读跨学科的评价体系
        2.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评价体系
        3. 构建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体系
五.结语
    (一) 结论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3)学习机会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公平研究的趋势:宏观到微观
        (二)教育公平实践的指向:逐渐关注学习公平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不断深化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和理解
        (二)提供全面考察学习机会公平的分析框架
        (三)探寻提升学习机会公平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公平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四)研究过程的开展
        (五)研究信度和效度的保证
        (六)研究伦理的关照
    四、论文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溯源与演进:一般机会公平的理论研究
        (一)功利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
        (二)自由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
        (三)新平等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
    二、深入:教育机会公平研究
        (一)教育机会公平的内涵与结构
        (二)教育机会公平的现实问题
        (三)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因素
    三、聚焦:学习机会公平研究
        (一)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解
        (二)学习机会公平的现实问题
        (三)学习机会公平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四、反思与借鉴:启示与本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探讨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论基础
    一、亚里士多德:形式上的机会平等
        (一)作为美德伦理的正义
        (二)作为法律规范的正义
    二、罗尔斯:公平的人生机会
        (一)纯粹的程序公平
        (二)分配公平原则
    三、雅各布:新的机会平等理论
        (一)新机会平等理论三维度
        (二)风险公平及其原则
    四、本研究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思路
        (一)概念框架
        (二)分析思路
第三章 程序的遵守
    一、权利的保障
        (一)保证“不受待见”学生的学习权利
        (二)鼓励学生竞选“语文科代表”
        (三)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权利
    二、自由的尊重
        (一)“被迫”加入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的自由
        (二)给学生选择练习题的“空间”
        (三)给学生表达观点或需求的自由
    三、本章小结
        (一)“利益”博弈导致学习机会程序不公平问题
        (二)学习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三)学生学习权利和自由的享有需要指导
第四章 背景的考量
    一、差别地对待
        (一)依据身高进行座位安排
        (二)作业的分层布置
        (三)提问不同学生的“艺术”
    二、适当地补偿
        (一)提供更多接触多媒体的机会
        (二)照顾作文主题内容的乡村来源
        (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
    三、本章小结
        (一)机会匮乏导致学习机会背景不公平问题
        (二)拓展多元学习机会的背景公平
        (三)认真考量学生的“内部差异程度”
第五章 风险的调控
    一、对结果的调控
        (一)一个都不能放弃
        (二)确保“差生”掌握基础知识
        (三)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二、对结果影响的限制
        (一)“差生”也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二)考虑备课内容的难易程度
        (三)给予“差生”积极的评价
    三、本章小结
        (一)越来越广泛的风险公平
        (二)超越了背景公平的“补偿性原则”
        (三)调控结果并不是限制效率
第六章 影响学习机会公平的因素
    一、管制性制度因素
        (一)与公平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考试制度对公平的特殊影响
        (三)社会媒体舆论对不公平问题的监督
        (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
        (五)学校对教学进度的要求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
    二、规范性制度因素
        (一)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对公平的要求
        (二)教育资源投入和公平的分配制度
        (三)教师的公平观
        (四)教师公平的教育教学观念
        (五)教师实施教学公平的能力
    三、文化—认知性制度因素
        (一)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容易造成不公平问题
        (二)社会对“分数”的态度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
        (三)学校对“分数、升学率”的看法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
        (四)学校对教师公平实践的支持和帮助
        (五)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公平”经历
        (六)教师的个人情感
    四、本章结语
        (一)国家政策制度因素的理想规范
        (二)社会价值观念和学校文化氛围因素的现实导引
        (三)教师个人内在因素的直接作用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发现
        (一)存在三维九类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
        (二)教师倾向于从单一维度解决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
        (三)学习机会公平的实现是教师教学实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互动过程
    二、改善学习机会公平的建议
        (一)拓展多元学习机会,重塑机会结构
        (二)建立有利于公平的学校文化氛围
        (三)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公平素养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平观念
    三、综合探讨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论再思考
        (一)教育公平理论视角趋于多元化
        (二)基于整合三种机会公平维度的学习机会公平
    四、局限与展望
结语:学习机会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研究的新领域
附录一:学习机会公平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习机会的课堂观察框架
附录三:学习机会公平24条基本原则
附录四:原来班级里各个座位区域都是有命名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4)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研究是学科教学的需要
        1.2.2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研究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
        1.2.3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研究也是教师幸福感的需要
    1.3 学困生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3.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3.2 多元智能理论
        1.3.3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理论支持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学困生
        1.4.2 语文学困生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研究
        1.5.2 国内学困生的相关研究
        1.5.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6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2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
    2.1 羌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2.1.1 调查概况
        2.1.2 调查过程
        2.1.3 调查结果
        2.1.4 访谈结果
    2.2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问题的表现
        2.2.1 “听”的困难
        2.2.2 “说”的困难
        2.2.3 “读”的困难
        2.2.4 “写”的困难
3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3.1 从学生方面分析成因
        3.1.1 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3.1.2 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1.3 语文学习方法不当
        3.1.4 基础差导致产生自卑心理
    3.2 从教师方面分析成因
        3.2.1 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3.2.2 教学方法偏少,教学手段单一
        3.2.3 对学困生缺乏赏识和激励教育
        3.2.4 对学困生消极的教学态度
        3.2.5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方面存在的障碍
    3.3 从家庭方面分析成因
        3.3.1 学困生多为留守儿童
        3.3.2 不重视知识,不配合学校的工作
        3.3.3 教育方法不当
4 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1 对于学生方面的转化策略
        4.1.1 认识汉语文,培养兴趣
        4.1.2 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1.3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1.4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4.2 对于教师方面的转化策略
        4.2.1 转变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4.2.2 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4.2.3 赏识教育,多赞美学生
        4.2.4 终身学习,提升自己
    4.3 家庭方面
        4.3.1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4.3.2 重视知识,加强和学校的沟通
        4.3.3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2.1.1 学习策略的定义
        2.1.2 几个要说明的概念问题
        2.1.3 学习策略的分类
    2.2 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
        2.2.1 学习者本体因素
        2.2.2 学习者外部因素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2.3.2 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问卷
        3.3.2 学生访谈
    3.4 数据搜集整理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4.1.1 英语学习策略的整体使用情况
        4.1.2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在性别上的差异
        4.1.3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4.2 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
5. 研究结论
    5.1 主要发现
        5.1.1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
        5.1.2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在性别上的差异
        5.1.3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5.2 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
    5.3 研究局限性
    5.4 对以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6)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差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问题的确定
    四、 研究的意义
    五、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理论研究
    一、 理论回顾
        (一) 、 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 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的不同
        (三) 、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多元智能理论对差生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数学差生的界定
        (一) 、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差生的界定及其主要缺陷
        (二) 、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数学差生”
    四、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数学认知过程的分析
        (一) 、 多元智能理论与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的关系
        (二) 、 数学差生的认知特点
        (三) 、 数学差生的元认知特点
        (四) 、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数学认知过程的分析
第三章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差生问题的实验研究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步骤
    二、 被试的选择
    三、 问卷调查的目的
    四、 调研对象的情况
    五、 问卷的设计
    六、 结果分析
    七、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差生转化策略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一、 研究结果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二、 研究过程的反思以及后继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G的数学日记摘录
致谢

(7)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蒙古族小学生阅读现状
    2.2 阅读的眼动研究
    2.3 蒙古文字的特征
3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意义
4 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被试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材料
    4.5 实验程序
    4.6 实验分析的数据指标
5 讨论
    5.1 阅读不同难度蒙文材料的差异
    5.2 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蒙文材料的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研究 ——以仙桃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低年级小学生
        (二)课外读物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的调查
    一、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二、低年级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内部影响因素
    三、低年级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外部影响因素
第三章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课外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内容低俗化、成人化
        (三)盗版书猖獗
        (四)教辅书泛滥
    二、课外读物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选书具有随意性,亟需指导
        (二)家长选书意识薄弱,比较依赖老师
        (三)教师选书指导受限,缺少资源整合
第四章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依据
    一、适应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尊重儿童天性发展
        (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三)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课外读物应具备的特征
        (一)思想健康
        (二)具有内在、深远的价值
        (三)注重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四)富于美感
        (五)排版科学,用语规范
第五章 低年级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策略
    一、把握课标和教材
    二、参照优秀推荐书目
    三、既要积淀经典,也要立足时代
    四、找准优秀出版社
第六章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的调控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调动读书的兴趣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
        (三)具备选书的能力
    二、加强家长的引导作用
        (一)重视课外阅读
        (二)陪伴孩子阅读
        (三)加强阅读引导
    三、教师做儿童阅读的推广者
        (一)构建丰富的阅读资源
        (二)设立分级阅读
        (三)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
致谢

(9)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二)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阅读
        (二)课外阅读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课外阅读及重要性的研究
        (二)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
        (三)关于优化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三章 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课外阅读的倾向性
        (二)课外阅读的出发点
        (三)课外阅读目标的选择
    二、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
        (一)课外阅读读物的类型
        (二)课外阅读读物的来源
    三、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方式
    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外部支持条件
        (一)教师对课外读物的推荐
        (二)校内有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家庭藏书量
        (四)家长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第四章 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数量与阅读时间不足
        (二)盲目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三)课外阅读学习习惯不良
        (四)课外阅读兴趣过于依赖外部刺激
    二、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在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存在问题
        (二)学校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上组织较少
        (三)家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支持
第五章 引导五六年级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建议
    一、积极发挥学校与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抓住五六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二)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有效指导阅读方法
    二、改善城乡结合学校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丰富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类型,完善图书借阅制度
        (三)组织专题阅读活动,让小学生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四)利用班级图书角,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
    三、充分发挥城乡家庭的促进作用,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一)营造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家庭氛围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现状调查研究 ——以德惠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及过程
        3.3.1 问卷调查
        3.3.2 访谈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知识性技能障碍的归类分析
    4.2 非知识性技能障碍的归类分析
    4.3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4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 克服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对策
    5.1 克服知识性技能障碍的对策
        5.1.1 克服词汇障碍的对策
        5.1.2 克服句式障碍的对策
        5.1.3 克服语篇障碍的对策
        5.1.4 克服文体和题材障碍的对策
    5.2 克服非知识性技能障碍的对策
        5.2.1 克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的对策
        5.2.2 克服阅读习惯障碍的对策
        5.2.3 克服阅读策略障碍的对策
        5.2.4 克服阅读动机障碍的对策
    5.3 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阅读理解测试卷

四、差生可以看课外读物吗?(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吴太阳. 西南大学, 2020(01)
  • [2]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D]. 顾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学习机会公平研究[D]. 殷玉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羌族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苏蕾.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 陈华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差生问题研究[D]. 王云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眼动研究[D]. 沙如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2)
  • [8]低年级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研究 ——以仙桃市X小学为例[D]. 杨昱琪. 湖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赤峰市城乡结合部C小学为对象[D]. 谢美玲.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现状调查研究 ——以德惠市X中学为例[D]. 王彦焕.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穷学生可以看课外书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