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苗思佳[1](2021)在《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但是受地势、气候、资源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一直存在自然灾害严重、资源依赖强、生态脆弱、修复治理难度高等问题,不仅阻碍西部各省(区、市)传统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同时也限制了全国向高水平绿色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分区域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政策。本文将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现状与我国其他地区进行比对,并结合对西部地区居民绿色生活理念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归纳总结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根据已有研究和西部地区现状分析结果,梳理出“环境—经济—生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绿色经济增长、绿色环境资源、绿色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建立起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9—2018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测算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得分差异的基础上,从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两方面对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历史进程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剖析,以便能够针对阻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提升的症结,提出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资源约束程度较强,经济发展以资源主导为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础设施水平较弱;绿色技术创新落后,科研投入不足;公众绿色意识薄弱,未真正践行绿色理念。(2)2009—2018年期间,西部地区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治理工作显现成效;生活质量上升趋势明显,但区域间差距明显。(3)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南北方向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型趋势,东西方向区域间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区域内绿色发展不均衡。(4)为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完善绿色政策体系、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强化绿色创新引领。
柴剑雪[2](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钱丽娟[4](2020)在《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到了前所唯有的高度,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和民族持续发展前行的重要保障,指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理理念。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生态文明的关键时刻,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强大的民族在生态文明上的发展是先进的,是能够为人民营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整个生态发展变得合理科学、持续绿色的重要举措。然而,现阶段在生态治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所追求的今天,笔者以锡林郭勒盟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调查、访谈和分析从而对该地区生态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为环境的整体改善做出一点努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定性分析和访谈法对草原生态概念、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履行现状、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描述,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草原现状作为基础展开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我国在经济和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水平一跃上升到世界水平,人民走向了文明小康的现代化社会,但与之带来的却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破坏,这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和逃避的问题。二、多个部门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上去思考问题,对整个草原使用建设规划不够完善,在针对草原生态治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三、政府与公民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四、政府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对民众的参与程度的调动,对草原保护的动机不够主动,缺乏相对合理的保护机制,并且对部分责任划分不明确。五、针对草原违法现象的处罚力度和打击力度不到位。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一是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改革,政府权力的下放,职能部门的构建,使得当地职能部门能够深入一线,充分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困难问题,从而精准的解决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再者,地方政府参与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过程,政府部门需要完成统筹协调,责任划分,职能建设等问题;二是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对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的学习和研究,需要尽快贯彻和落实制度的保障。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制度和方法,通过新时期的新技术与方法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管理办法;三是加大物质条件的投入,为治理草原做好前提基础。通过现代化、科技型的手段对草原环境的改善做出相应的贡献和调整,减少资源的无效投入,对草原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更加的有针对性;四是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和管理。在草原治理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让草原能够恢复到自然状态,能够形成自然生存的样貌,尽量少的干预草原的整体发展,确立草原治理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素养;五是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使所有民众都参与到草原环境的治理过程之中,真正使得草原资源变成群众的资源,只有群众集体参与草原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的使得草原治理能够长治久安。
唐家凯[5](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王怀军[6](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制定了总体布局战略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内蒙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效指导。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时,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历次重要论述和指示,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从生态环境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意识四个维度分析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短板,并针对上述短板,提出了解决路径。其一,通过依法治理生态环境,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不断加大生态保护整治力度。其二,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后续产业,加快科技创新,调整资源开发战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三,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转变政府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其四,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其五,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调动、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作用。以期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刘旭[7](2020)在《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的改善对于内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耦合及系统耦合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灰色关联理论的基础上,从自治区整体和盟市两个维度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从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现状、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本文以2006-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及2006-2017年其各盟市(除兴安盟)的数据为基础,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相关评价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度C∈[0.9,1],处于高水平耦合,而耦合协调度D∈[0.3,0.7],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从时序上来看,2006-2018年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呈现了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低水平协调发展四种类型,耦合协调水平仍有待提升;从空间上来看,内蒙古11个盟市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上存在一定差距。整体来看,虽然各盟市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轻度失调和低水平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由中部向两边递减的分布规律。之后在分析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二者耦合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刘永团[8](2020)在《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文中指出受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为了地勘企业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下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对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使地勘企业自身发展在纵向准确了解其发展趋势,横向上明确其发展的短板,为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作用。本论文以企业竞争能力、绿色产业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地勘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地勘行业应用的实践证明,走绿色勘查开发道路成果显着,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基础上厘定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地勘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地勘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讨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涵了 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选择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评价法对内蒙古地矿集团近五年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横向上,在2014年-2018年每年的地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均一般,其中,企业的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较好,勘查能力、开发能力、营运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一般,而绿色发展能力得分最低;纵向上,2014年-2018年地矿集团总体竞争能力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从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各子能力评价结果可知,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开发能力有不断上升趋势,营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基本不变,勘查能力趋势下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按其各子能力对地勘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勘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勘企业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地勘企业受传统地勘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缺乏营运和组织管理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从资源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营运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实现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伊彤[9](2020)在《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作为党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草原聚落空间的绩效高低,关系到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快慢与聚落自身发展优劣。内蒙古牧业型草原聚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空间布局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产业落后、服务设施滞后,但拥有丰富的草原文化与社会人文底蕴。在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历程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本淳朴的草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城乡规划领域下,如何以空间为抓手平衡牧业型草原聚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上的关系,成为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适宜发展的关键。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的研究旨在运用绩效的手段发掘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空间优化策略。本研究基于对草原聚落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查,以量化研究为手段,三生协调为导向,对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进行有测度的研究。本研究以3S技术为空间分析平台,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对旗域内生态服务功能、产业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对聚落设施便利性、区位优势度进行分析,通过多因子评价法从功能适宜性入手,对研究区三生空间进行初步划定;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镶黄旗2006-2017年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包含6个子目标层16项评价因子的空间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镶黄旗61个村(嘎查)2016年空间结构绩效进行评价,构建5个目标层14个字目标层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探求草原聚落主导空间影响因素;结合三生空间划定结果,从旗域层面及聚落层面提出三生协调发展策略。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的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果:(1)以镶黄旗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草原聚落空间划分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生活宜居区、极适宜放牧区等8个区划;(2)以三生协同为角度,构建宏观、微观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因子库;(3)建立纵向、横向双维度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镶黄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由于聚落空间及其周边生态的复杂性,使得规划决策中对其的认知把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不合理空间政策的出现。从“绩效”的视角深入聚落空间问题,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钦[10](2020)在《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01年内蒙古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一直饱受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成功与不足。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多数是站在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角度,自上而下的对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政策实施效益,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建筑学为专业背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进行预评价研究的较为缺少。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在建筑全建设周期中意义重大,其主要是为了反馈修正和指导空间构想,是构想的辅助环节,也是建筑策划达到最高客观和理性的关键,所以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前期,作者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促进了作者对于定居点建设的思考,总结得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启示,为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小组以《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为调研提纲,对内蒙古中部包头市、锡林郭勒盟的13个定居点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预评价体系表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以国家及地方的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2017-06-30)、《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29)等为参考构建出具有科学性、地域性的预评价体系表,旨在能为今后的移民定居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改善定居点人居环境建设,提高牧民福祉的目的。评价体系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如难以对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项一般不纳入到预评价体系中。若将这样的指标项以非量化指标的形式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则在使用时需由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决定其取值,这样大大降低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而难以推广。针对这样的情况,论文在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体系建设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能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依据。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 |
2.1.2 绿色经济 |
2.1.3 低碳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4 新发展理念 |
3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生态环境现状 |
3.1.3 社会发展现状 |
3.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资源约束程度较强 |
3.2.2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
3.2.3 基础设施水平较弱 |
3.2.4 绿色技术创新落后 |
3.2.5 公众绿色意识薄弱 |
3.3 本章小结 |
4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1.3 指标选取与建立 |
4.2 水平测度模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计算 |
4.2.3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
5.1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时间演变分析 |
5.1.1 绿色经济增长 |
5.1.2 绿色环境资源 |
5.1.3 绿色生活质量 |
5.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
5.2.1 西部地区总体概况 |
5.2.2 西北及内蒙古区域 |
5.2.3 西南及广西区域 |
5.3 本章小结 |
6 提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
6.1.1 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
6.1.2 夯实环保基础建设 |
6.2 完善绿色政策体系 |
6.2.1 提升绿色监管水平 |
6.2.2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
6.3.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6.3.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6.4 强化绿色创新引领 |
6.4.1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
6.4.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2.3 实证分析 |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优化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 |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
4.3.2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优化思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条件 |
5.2.2 符号说明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6.1.1 问题描述 |
6.1.2 优化思路 |
6.2 模型构建 |
6.2.1 假设条件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 |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7.1.1 问题描述 |
7.1.2 优化思路 |
7.2 模型构建 |
7.2.1 假设条件 |
7.2.2 符号说明 |
7.2.3 目标函数 |
7.2.4 约束条件 |
7.2.5 模型求解 |
7.3 实证分析 |
7.3.1 基础数据 |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综述总结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定性分析法 |
2.访谈法 |
3.文献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1.论文的创新性 |
2.研究条件 |
3.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锡林郭勒草原 |
2.政府责任 |
3.生态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1.公共选择理论 |
2.委托代理理论 |
3.治理理论 |
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履行现状 |
(一)草原生态现状 |
(二)政府责任履行现状 |
1.政策宣传到位 |
2.草原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3.草原行政执法体系更加规范化 |
4.依法治草成果显着 |
三、草原生态与政府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草原生态问题 |
(二)政府责任履行问题 |
1.责任落实不明确 |
2.草原治理执法能力薄弱 |
3.监督管护制度执行不严格 |
4.生态治理项目后劲不足 |
5.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度不够 |
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成因分析 |
(一)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 |
(二)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 |
(三)违法打击力度不到位 |
(四)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 |
(五)多方参与制度不完善 |
五、国内草原生态政府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六、提升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的对策与建议 |
(一)转变观念,提升价值 |
(二)完善制度保障 |
1.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
2.创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三)强化执行操作 |
1.加快改革步伐 |
2.加大人力财力和技术投入 |
3.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和管理 |
4.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
(四)科学化监测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期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 |
(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期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 |
(一) 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
(二) 实现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 树牢内蒙古生态建设底线思维 |
(四) 明确内蒙古生态恢复施治方针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
(一)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
(二)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理论指导 |
(三) 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提供科学指南 |
(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遵循 |
第三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短板 |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一)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比较严重 |
(二) 森林生态建设难度加大 |
(三) 草原生态恢复压力增加 |
(四) 污染物排放治理难度较大 |
(五) 水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
二、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协调 |
(一)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
(二)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
(三) 产业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
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
(一) 生态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
(二) 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完善 |
(三) 政绩考核体系有待优化 |
四、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薄弱 |
(一) 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仍需加强 |
(二) 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仍需提升 |
第四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加大生态保护整治力度 |
(一) 依法治理生态环境 |
(二) 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 |
(三)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四)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二、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一)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
(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三)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
(四) 调整资源开发战略 |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 |
(一)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
(二)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三) 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
四、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
(一)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
(二) 整合生态文化资源 |
五、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作用 |
(一) 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
(二) 调动公众参与热情 |
(三) 激发社会环保组织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
1.3.2 生态环境与经济实证方法的研究 |
1.3.3 生态环境与经济指标选取的研究 |
1.3.4 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关系不同视角的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耦合及系统耦合理论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4 灰色关联理论 |
3 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 |
3.1.1 自然资源状况 |
3.1.2 生态环境现状 |
3.2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综合实力 |
3.2.2 产业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构建指标体系 |
4.1.3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4.2 生态环境和经济耦合协调模型 |
4.2.1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4.2.2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判别标准 |
4.3 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 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
5.1.1 内蒙古生态与经济综合水平评价 |
5.1.2 内蒙古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分析 |
5.2 各盟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
5.2.1 各盟市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对比分析 |
5.2.2 各盟市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
5.3 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 建议及结论 |
6.1 建议 |
6.1.1 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完善污染评测体系 |
6.1.2 深入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各盟市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 |
6.1.3 立足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
6.1.4 增加技术创新投资,驱动绿色发展 |
6.2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2.1 研究结论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回顾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2.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学派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产业 |
2.2.2 绿色矿业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2.4.1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评价体系 |
2.4.2 世界主要杂志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3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4 国内学者提出的企业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2.4.5 我国各行业竟争力评价应用实践 |
2.4.6 地勘及相关行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3 地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地勘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
3.2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现状 |
3.2.1 我国资源供需概述 |
3.2.2 地质勘查现状 |
3.2.3 矿业开发现状 |
3.3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传统地质勘查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我国矿业开发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资源需求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
4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绿色发展现状及成果 |
4.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4.2 绿色勘查发展 |
4.2.1 绿色勘查发展历程 |
4.2.2 绿色勘查的重大意义 |
4.2.3 绿色勘查典型案例 |
4.3 绿色开发发展 |
4.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4.3.2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 |
4.3.3 绿色矿山典型案例 |
5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1 地勘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
5.1.1 地勘企业定义 |
5.1.2 地勘企业特点 |
5.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特征 |
5.3.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外部环境分析 |
5.3.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 |
5.3.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分析 |
6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系统构建 |
6.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方法 |
6.3.1 评价方法概述 |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指标权重性质及定义 |
6.5 指标权重确定 |
6.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
6.5.2 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步骤 |
6.6 地勘企业竞争力评价权重计算 |
6.6.1 建立评价指标结构 |
6.6.2 计算准则层权重 |
6.7 企业竞争能力模糊评价模型 |
6.7.1 模糊评价判定法思想与原理 |
6.7.2 模糊评价步骤 |
7 内蒙古地矿集团竞争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
7.1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回顾 |
7.1.1 发展概况 |
7.1.2 发展现状 |
7.2 确定评价级 |
7.2.1 因素集的确定 |
7.2.2 评价级的确定 |
7.3 模糊判断矩阵判定 |
7.4 模糊矩阵计算 |
7.5 结果综合判定 |
7.6 评价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8 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资源能力 |
8.1.1 资源禀赋 |
8.1.2 人力资源 |
8.1.3 科技创新 |
8.2 绿色发展能力 |
8.2.1 绿色发展理念 |
8.2.2 绿色勘查、开发 |
8.2.3 绿色转型——构建“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
8.3 营运及组织管理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9)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界定 |
1.4.2 三生空间结构 |
1.4.3 空间结构绩效 |
1.4.4 草原聚落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研究 |
2.1 三生空间划分相关研究 |
2.1.1 土地利用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
2.1.2 生态学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
2.1.3 乡村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 |
2.2 空间绩效相关研究 |
2.2.1 空间绩效研究的发展历程 |
2.2.2 空间绩效研究的尺度 |
2.2.3 空间绩效研究的维度 |
2.3 草原聚落相关研究 |
2.3.1 草原聚落空间研究 |
2.3.2 草原聚落的自然生态研究 |
2.3.3 草原聚落的产业经济研究 |
2.3.4 草原聚落的社会文化研究 |
2.4 研究契机 |
2.4.1 空间绩效评价研究的契机 |
2.4.2 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研究的契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镶黄旗草原聚落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现状 |
3.1.2 资源禀赋现状 |
3.1.3 经济社会现状 |
3.2 三生空间关系分析 |
3.2.1 三生空间内涵 |
3.2.2 三生空间特征 |
3.2.3 三生空间结构关系 |
3.2.4 土地利用中三生空间分类 |
3.2.5 土地利用中分布特征 |
3.3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框架 |
3.3.1 三生空间划定思路 |
3.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3.3 分布特征因子选择与计算 |
3.4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
3.4.1 三生空间分布特征 |
3.4.2 三生空间划定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构建 |
4.1 评价框架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1.2 评价维度选择 |
4.1.3 评价框架建立 |
4.2 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纵向评价方法 |
4.2.3 横向评价方法 |
4.3 评价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1 评价数据库来源 |
4.3.2 生态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3 生产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4 生活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4 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4.1 评价因子选择原则 |
4.4.2 纵向评价因子选择 |
4.4.3 横向评价因子选择 |
4.4.4 纵向评价体系构建 |
4.4.5 横向评价体系构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实证 |
5.1 评价结果 |
5.1.1 纵向绩效评价结果 |
5.1.2 横向绩效评价结果 |
5.2 旗县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数据包络分析 |
5.2.2 结论探讨 |
5.3 聚落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权重分析 |
5.3.2 热点分析 |
5.3.3 结论与讨论 |
5.4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优化策略 |
5.4.1 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
5.4.2 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4.3 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
5.4.4 三生空间协同布局策略 |
5.5 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
5.5.1 评价因子地域性 |
5.5.2 评价方法科学性 |
5.5.3 评价结果准确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生空间划定因子图层 |
附录2 :纵向评价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3 :横向评价数据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10)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背景 |
1.1.3 相关政策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3.1 牧民 |
1.3.2 牧民福祉 |
1.3.3 草原牧区 |
1.3.4 生态移民定居点 |
1.3.5 预评价体系 |
1.4 国内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4.1 国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4.2 国内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评价方法概述 |
1.6.1 层次分析法 |
1.6.2 熵值法 |
1.7 创新点 |
1.7.1 理论创新点 |
1.7.2 实际创新点 |
1.8 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
2.1.2 社区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2.1.3 社区评价体系研究启示 |
2.2 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1 国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2 国内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3 生态乡村建设研究启示 |
2.3 小结 |
3 内蒙古中部移民定居点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生态移民定居点特征 |
3.1.1 整体布局特征 |
3.1.2 房屋建设特征 |
3.1.3 面积设置特征 |
3.2 定居点牧民福祉现状调研分析 |
3.2.1 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3.2.2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3 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
3.2.4 社会建设现状分析 |
3.3 小结 |
4 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构建 |
4.1 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地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1.4 公众参与性 |
4.1.5 前瞻性 |
4.2 预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及思路 |
4.2.1 预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3.1 准则层的选取 |
4.3.2 指标层及指标值的选取 |
4.3.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表4.2): |
4.4 小结 |
5 预评价体系表权重计算 |
5.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5.1.1 专家打分 |
5.1.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1.3 计算权重 |
5.2 熵值法计算权重 |
5.2.1 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
5.2.2 计算权重 |
5.3 计算综合权重 |
5.4 小结 |
6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预评价体系应用 |
6.1 计算综合评价值 |
6.2 制作得分查询表 |
6.3 应用方法 |
6.4 预评价体系表应用补充 |
6.4.1 人居环境建设补充 |
6.4.2 经济发展建设补充 |
6.4.3 文化教育建设补充 |
6.4.4 社会体系建设补充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主要贡献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贡献 |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 |
附录C 预评价体系表指标选取依据 |
附录D 专家打分结果统计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D]. 苗思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研究[D]. 钱丽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怀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刘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D]. 刘永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李伊彤.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 [10]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D]. 王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