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汝宽,刘俊立,马智,于清涛,李海燕[1](2001)在《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查新咨询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和实施的背景,从酝酿、研究、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特别突出了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法;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对制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条件、指导思想加以阐述,并具体论述了项目指标的确定和实施方案的执行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何祖才,黄杏英[2](1993)在《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文中指出查新咨询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对这项行政新措施应该有规范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规范化的必要性,并就规范化的内涵和实现规范化涉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王敏[3](2012)在《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发展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科技查新是我国在科技管理与评估中特有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科技查新面向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随国家政策的转变,查新机构管理制度的调整,科技查新工作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并影响了其健康发展。特别是作为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并为“查新咨询”定名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亦随着市场开放与管理制度的改变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制约了其发展。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系统回顾我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的发展历史,并对国内32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的发展现况及其查新工作人员对今后发展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等进行调查,分析我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改革策略,为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机构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我国科技查新,特别是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历史,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32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基本情况、信启、资源及人员配备情况、查新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各查新机构工作人员对今后机构改革及发展的意见与建议等,并运用Microsoft Excel、SPSS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结果1、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市)医学情报(信息)机构的文献资源,特别是外文数据库的拥有量,由于经费和政策原因,普遍少于高校图书馆,差异较大。除此之外,部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信息咨询单位根据自身工作条件自建部分数据库,多以各地的科技成果库、查新报告数据库以及学位论文库为主。2、查新人员数量与职称分布:21家查新机构共有查新人员156人,审核人员43人,59%的专职查新人员具有医学专业相关学历,且20家单位都配备了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查新审核的工作。从整体上看,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人员队伍的职称结构匹配较为合理,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的人员是查新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员在各机构间分布较不平衡。3、查新业务情况: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的查新量分别为13105项、15807项、15615项,各医药卫生查新机构间查新业务量之间存有巨大差异。其中年平均查新量最多的达4000余项,而最少的仅为22项。为解决工作量大而且集中的问题,20家单位多采取加班加点的方式或采用外聘或单位内部人员支援等方式突击完全任务。各单位的查新业务内容除常规的查新服务外,开展多种增值服务,包括查收查引服务、定题服务、情报分析服务,另外还有用户培训、检索教学、文献传递等服务。4、各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服务的对象依次为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医务人员、企业机构、学生,服务范围多是面向全省以至全国。5、网络技术在查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21家单位中有20家开展了查新业务的网站(网页)宣传,有19家单位开展了网络受理,有5家单位使用了查新信息管理系统。6、查新咨询专家库及查新用户意见反馈制度的建立:28.6%的单位建立查新咨询专家库,57.1%的单位建立了查新用户意见反馈制度,但利用率不高。7、机构体制改革:有11家单位认为自身机构面向市场的能力一般,7家单位认为面向市场的能力较弱,9家查新机构认为应改制为非营利性机构,5家机构认为仅需进行内部体制改革。结论及建议1、针对各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文献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建议政府支持整合各查新单位的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但能为国家节省经费,增加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促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及其工作的有效性。2、查新人员应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并进行资质认定。作为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者,医药卫生及其相关专业知识尤为重要,所以除了查新业务的学习之外,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要立于本职工作,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情报意识,利用工作中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情报研究与信息服务工作。而做到资质认定,更能保证查新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权威性。3、改变机制,建立一个全国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加强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网点体系建设,由国家予以政策及运行经费的支持,将查新机构转变为非营利性的公益类机构,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创新,采用竞争上岗及人才招聘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及相关信息,使各查新单位能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并能增进各单位的交流,协调各医药卫生查新咨询单位的工作,减轻工作压力,从而保证查新质量。4、建立科技查新咨询业务管理系统,便于各单位的业务管理及查新报告的存储及再利用。5、建议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高效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监管机制。定期对各查新机构进行考核,促进其工作改进,从而保证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查新工作的权威性。
张静[4](2007)在《科技查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查新咨询是在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咨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公众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业务。从1985年起步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资源、人员、管理、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不同侧面制约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有待于解决和完善。本文基于科技查新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初衷,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角度,对科技查新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科技查新微观管理实效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并结合教育部科技查新管理工作的实践,对57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以期为科技查新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思路和发展建议。
赵勇[5](2009)在《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查新咨询是在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咨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公众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为科研立题、立项、成果鉴定、评估、报奖等提供科学依据,已经成为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报奖、评估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国社会济生活中不讲信用、无视信用、破坏信用的现象日益严重,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科技查新咨询行业也存在着一些信用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不同侧面制约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有待于解决和完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适当的定量分析。首先概述了信用、信用体系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外成功的模式,其次从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的形成、发展、作用以及研究情况,分析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信用缺失现象,从社会环境、科技管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自身发展等角度探讨了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行业信用体系的有关做法,提出了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注意的问题。本文从科技查新咨询实际工作出发,将信用及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引入科技查新咨询工作中,为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科技查新咨询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与参考意义。
夏冬,文庭孝,谢黎,任波[6](2019)在《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发展现状网络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的发展概况、地域分布、资源建设、业务开展、研究能力的调查,揭示了一级查新咨询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网站查新业务信息不完整、机构间资源建设完备程度不同、查新业务存在地域差异、发文量偏少且发文质量不高等,并从重视网站和查新系统建设、统一服务模式、提升查新员科研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的发展对策。
谢丽[7](1994)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查新咨询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查新咨询工作的强制性和科学性要求承担此项工作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根据这一要求,本文分析了兵团垦区查新咨询工作的现状和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这一工作的意见。
姜清友,赵跃民[8](2004)在《科技查新活动的多方联动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阐述科技查新活动中查新机构、用户、科研管理部门等各方人员间的依存关系与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科技查新的规范化运作,思考并提出涉及科技查新活动的有关各方只有遵循《科技查新规范》及其相关法规,认清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在科技查新中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多方联动协同运作,才能保障科技查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富有活力。
李世兰[9](1997)在《对我国查新咨询工作的回顾和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我国查新咨询工作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查新咨询工作的发展方向
刘俊立[10](2004)在《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发展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提出了设想与建议。 再现了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逐步发展成熟,形成完整体系的历史,研究建立了查新咨询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提出了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法,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对制定考核评估指标系的目的、条件、指导思想加以阐述,并具体论述了项目指标的确定和实施方案的执行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探索解决查新咨询工作薄弱环节的有效措施,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从7个方面24项指标评价卫生部确认的24个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查新咨询工作,了解这些单位的工作现状。综合评定:16.7%的单位优秀,50.0%的单位良好,29.2%的单位合格,4.1%的单位不合格。几年来,各单位的查新咨询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但查新咨询报告书质量是个突出问题。 考核评估卫生部确认的24个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工作,从结果中发现,查新咨询的科学研究是个薄弱环节,开展查新咨询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评价24个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查新咨询工作,突出的问题是查新咨询报告书的质量问题,对此涉及的有关问题急需解决,报告书质量亟待提高。 初步形成前瞻性发展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发展构想。
二、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发展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科技查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科技查新宏观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查新宏观管理现状 |
一、组织体制管理 |
二、技术质量管理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资质认定和业务管理脱节 |
二、缺乏查新质量评定标准 |
三、缺少完善的文献支持系统 |
四、缺乏监督机制 |
五、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重视不够 |
第三节 建议与对策 |
一、理顺管理体制 |
二、规范业务工作 |
三、加强科技查新宣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查新微观管理 |
第一节 常规管理 |
一、规章制度系列化 |
二、查新工作规范化 |
三、技术规则具体化 |
四、修订完善经常化 |
五、基本建设持续化 |
六、人员配置合理化 |
七、咨询专家权威化 |
八、信息服务多元化 |
九、质量反馈程序化 |
十、档案管理专门化 |
第二节 发展建议 |
一、引入ISO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
二、情报服务的深层次发展 |
三、融入企业文化树立品牌意识 |
四、建立良好的馆际协作关系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科技查新微观管理实效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研究 |
第一节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非相容性原则 |
四、可操作性原则 |
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置方法 |
二、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
第三节 指标含义及作用 |
一、查新资源 |
二、报告质量 |
三、业务管理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部科技查新管理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宏观管理 |
一、政策指导 |
二、业务资质认定 |
三、年检和抽查 |
四、从业人员培训 |
第三节 微观管理 |
一、查新资源 |
二、人员情况 |
三、业务量 |
四、制度建设 |
五、服务方式 |
六、网站(网页)建设 |
七、查新时间 |
八、收费标准 |
九、质量反馈 |
十、档案管理 |
第四节 发展建议 |
一、加强对外宣传 |
二、完善网站(网页)建设 |
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致谢 |
(5)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二、信用、信用体系研究概述 |
(一) 信用的概念、特点与要素 |
(二) 信用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 |
(三) 信用系统相关理论概述 |
(四) 国内外信用体系研究及借鉴 |
三、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概述 |
(一) 科技查新咨询及其形成和发展 |
(二) 科技查新咨询的研究概述 |
(三) 科技查新咨询工作中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
(四) 失信原因分析 |
(五) 构建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
(六) 构建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的可行性 |
四、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的构建 |
(一) 总体思路 |
(二) 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架 |
五、完善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的策略研究 |
(一) 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
(二) 发挥政府的统筹、引导和服务作用 |
(三) 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
(四) 引导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内部信用管理 |
(五)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制度建设 |
(六) 改革目前科技查新机构的产权制度 |
六、总结与讨论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与应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致谢 |
(6)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发展现状网络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发展概况 |
2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地域分布 |
3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资源建设 |
4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业务开展 |
5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研究能力 |
6 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重视网站和查新系统建设 |
6.2 统一查新服务模式 |
6.3 细分查新人员并提升查新员的科研素质 |
(10)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研究 |
2 、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 |
3 、 查新咨询单位要加强科学研究 |
4 、 查新咨询报告书的质量亟待提高 |
5 、 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发展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四、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研究[J]. 王汝宽,刘俊立,马智,于清涛,李海燕. 医学情报工作, 2001(03)
- [2]查新咨询的规范化初探[J]. 何祖才,黄杏英.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3(01)
- [3]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发展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D]. 王敏. 山东大学, 2012(02)
- [4]科技查新管理研究[D]. 张静. 黑龙江大学, 2007(04)
- [5]科技查新咨询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 赵勇. 兰州大学, 2009(01)
- [6]我国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发展现状网络调查及对策研究[J]. 夏冬,文庭孝,谢黎,任波. 图书情报导刊, 2019(09)
- [7]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查新咨询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思考[J]. 谢丽. 石河子农学院学报, 1994(Z2)
- [8]科技查新活动的多方联动与思考[J]. 姜清友,赵跃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07)
- [9]对我国查新咨询工作的回顾和反思[J]. 李世兰.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97(01)
- [10]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系统研究[D]. 刘俊立. 中南大学, 2004(04)
标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