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林[1](2013)在《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甸玉,中国最重要的玉石——软玉家族里的新成员,于2009年于贵州省罗甸县发现,研究证实是一种新成因类型的软玉。本研究在结合《贵州省罗甸-望谟地区软玉矿调查评价》项目工作基础上,较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罗甸玉的矿物岩石学及玉石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罗甸玉的成因机制,提出了罗甸玉分类命名及品质评价标准。罗甸玉矿(床)点及矿化点主要分布于辉绿岩体上接触变质带,结合野外及室内研究结果,罗甸玉的矿化分为方解石大理岩带、透辉~透闪石大理岩带、硅质(石英)大理岩~硅质(石英)岩带以及透闪石(玉石)带,透闪石(玉石)带为罗甸玉的主矿化带,呈现出经过多次交代变质作用的特征。矿区蚀变类型主要有大理岩化、透闪石化(矿化)及高岭石化,辉绿岩下伏围岩仅见大理岩化,透闪石化及高岭石化仅见于上覆围岩。蚀变带一般呈长透镜状,偶见囊状体;外接触蚀变带除常见的大理岩化、透闪石化外,还出现透辉石、硅灰石及滑石化。矿体赋存岩石主要为大理岩化灰岩、含透闪石大理岩、石英方解大理岩、石英岩、含透闪硅灰石石英岩等。罗甸玉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玉石中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含有少量的透辉石、方解石、石英等,普遍存在的透辉石,是与其它软玉不同的显着特征。玉石显微结构主要以变晶结构为主,主要包括柱状、斑状变晶交织结构、毡状变晶交织结构、片状变晶交织结构、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及粒状变晶结构等几种显微结构特征,有致密块状、细脉条带状、角砾状、交代残余等构造特征。交代结构主要以交代残余结构为主,包括残留岛状交代、网脉状交代、脉状交代、假像交代、溶蚀-骸晶交代等为代表的结构类型。以XRF、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贵州罗甸玉的岩石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玉石常量化学特征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的形成经历了Mg相对饱和及不饱和两个阶段。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罗甸玉中的白色与青色系列,由不同微量元素组合所表征的三个主因子有所差异,同时,罗甸玉中青色主要由其化学组成中微量的V、Cr引起;罗甸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具有δCe和δEu异常的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辉绿岩及灰岩均较为一致。罗甸玉的硅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与成矿流体中δ18O分镏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罗甸玉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在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罗甸玉的形成是罗甸玉为岩床状辉绿岩顺层侵入时带来气液流体,与灰岩围岩发生长期的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由于热液活动各阶段的物化条件和地质作用不同,罗甸玉的成矿表现为多阶段性,从而形成在同一成矿期内不同结构特征、不同玉性表现的不同成矿阶段的罗甸玉矿体。罗甸玉基本物理光学性质测试表明,玉石颜色主要以白、青白、青颜色为主,并有着铁锰质浸染形成的“花斑玉”。玉石在矿层(体)中一般呈瓷状、蜡状及弱油脂光泽,在自然断口或人工切割面,则多为蜡状光泽到油脂光泽。罗甸玉折射率、维氏显微硬度、摩氏硬度及密度等与其它软玉相似,但罗甸玉在紫外下均有不同的发光现象,一般在长波紫外下以绿色荧光为主色调,短波紫外则以带有褐色调的黄绿色荧光为特征,且在阴极发光下也有不同程度强弱的发光现象,有别于其它软玉类。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颗粒间的结构紧密程度与玉石的玉质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X射线衍射(XRD)测试证实,罗甸玉的结晶度较新疆、青海软玉高,晶体结构与标准透闪石有少许差异,高温XRD实验证实了在透闪石-方解石-石英共存的体系中透辉石的形成机制;电子顺磁共振(EPR)表明,罗甸玉中Fe3+和Mn2+的EPR共振谱均很相似,Mn2+离子的共振吸收近于各向同性,其配位多面体都具有近于立方对称的结构环境,Fe3+离子在160mT附近的共振谱近于各向同性,其对称性较高,晶体中普遍存在着以类质同象置换置换了八面体位置的Mg2+形式进入的Mn2+离子。罗甸玉IR测试样品中,大部分样品出现了840cm-1~860cm-1较弱但是非常清晰的肩状吸收带,这一在天然透闪石中没有的频率带内的吸收,是罗甸玉所特有的,是由于其玉化过程中残留的透辉石所致。利用电子探针结果结合IR测试提供的精细结构特征,详细地推算了罗甸玉中透闪石的晶体化学式。通过吸收光谱测试及吸光度的测定,认为罗甸玉所表现出的颜色,一方面是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所致,主要是由Fe2+→Ti4+荷移谱(490nm500nm)、Fe3+的6A1→4T2(4G)的电子跃迁(615nm632nm,685nm694nm)和Mn2+的4T1(4G)→6A1(6S)的电子跃迁(549nm560nm)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玉石成分中杂质离子的种类、含量和存在形式以及杂质离子的相对含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对罗甸玉吸光度的测试表明,罗甸玉的感观透明度与罗甸玉中矿物的组成展布有密切关系。不同结构中透闪石的结晶粒度、矿物展布方式的不同,其感观透明度亦不同。铁锰浸染的程度、裂隙发育的程度、位置等,也是引起罗甸玉感观透明度变化的因素;从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Griffith crack theory)的原理结合扫描电镜的研究,对罗甸玉所具有的高韧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罗甸玉的高韧性是与其内部晶粒界面、解理面、微裂纹和孔隙及其发育的大小有关。提出罗甸玉以颜色分类为主的分类命名方案,将颜色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在罗甸玉品质分级时主要考虑包括了结构构造、透明度、净度等因素,将罗甸玉质地划分为优~Ⅲ四个级别,综合颜色、质地、净度以及工艺四个方面因素,将罗甸玉石的综合品质划分为三级。通过罗甸玉与其它产地软玉的对比研究以及对罗甸玉加世性能的初步研究,认为罗甸玉除少数外,玉石的油性大多与高质量的新疆、青海等地的软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直观上影响了罗甸玉产品的质量;另外,瑕疵也是影响罗甸玉工艺性能的另一因素。罗甸玉只有在加工工艺上围绕这两方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才有可能提升罗甸玉的市场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传统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较为系统的厘定了罗甸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首次利用红外光谱测试在天然软玉样品中获得了透辉石的特征吸收谱,以及采用显微光度计、扫描电镜技术、X射线衍射的技术手段,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罗甸玉的呈色机理、光泽、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利用高温原位XRD方法,初步探讨了罗甸玉中透辉石的形成机制。(2)首次从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Griffith crack theory)的原理结合扫描电镜的研究,对罗甸玉所具有的高韧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罗甸玉的高韧性是与其内部晶粒界面、解理面、微裂纹和孔隙及其发育的大小有关。(3)确认了罗甸玉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根据罗甸玉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罗甸玉的成玉机理与基性岩同碳酸盐岩的接触变质作用有关,由于热液活动各阶段的物化条件和地质作用不同,罗甸玉的成矿表现为多阶段性,气成热液变质带控制了罗甸玉的分布。(4)根据罗甸玉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以颜色为主要分类依据的罗甸玉分类命名方案,根据对罗甸玉市场情况、室内分析和鉴定及颜色、质地、净度、工艺、块度等五个方面要素的分析,首次提出将罗甸玉质地的分级划分为优~Ⅲ四个级别、品质划分为三个品级。
李晶[2](2016)在《中国典型产地软玉的宝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对良渚古玉器产地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玉石的国家,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历代古玉器中,以和田玉为原料的占多数;其次相同质量的软玉,不同的产地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亟待进行软玉的产地特征研究;最后软玉作为我国主要的古玉器材质,从未间断。因此研究中国各个软玉产地的特征,建立各个产地软玉产地特征体系,结合古玉器特征进行分析,对于判断古玉器的材质来源进而确认史前文化的交流范围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本研究以产于中国四个典型产地(新疆若羌、青海三岔河、辽宁岫岩和江苏溧阳)的软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研究区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工作,配合室内实验和鉴定以及综合分析,主要进行了肉眼及显微薄片观察,同时进行了电子探针(EPMA)、Ⅹ射线粉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宝石矿物学的研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新疆、青海、辽宁等4地的10个矿区的软玉进行了全面的化学成分研究,同时结合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古玉器的(LA-ICP-MS)测量结果,从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特征及古玉器的原料来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肉眼和显微薄片观察表明中国各个典型产地软玉(新疆若羌、青海三岔河、辽宁岫岩和江苏溧阳)的主要组成矿物均为透闪石,含量一般大于95%,大多数大于98%以上。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结构均表现出透闪石典型的显微毛毡状结构。新疆若羌软玉含有少量的白云石、帘石、透辉石、镁橄榄石、蛇纹石和石英,青海三岔河软玉含有少量透辉石、方解石、蛇纹石、磷灰石、黝帘石和石英,岫岩软玉含有少量磷灰石、绿帘石、蛇纹石、绿泥石、滑石、石墨、黄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江苏溧阳软玉含有少量黑云母,方解石和不透明黑色金属矿物。新疆若羌,青海三岔河和江苏溧阳软玉随着晶体颗粒的大小表现出隐晶质-晶质-粗晶质的结构特征。通过电子探针分析中国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SiO2、MgO、CaO和少量的FeO+Fe2O3,并且w(SiO2)、 w(MgO)、w(CaO)较为稳定,变化范围不大,与透闪石的理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通过矿物化学式的计算,得出B位离子的占位情况判断各个典型产地软玉均属于钙角闪石族。各个矿点的软玉主要化学成分差异不大。X射线粉晶衍射结果表明各个典型产地软玉样品的衍射峰组合样式基本相同,普遍在3.13 A左右为最高峰值,8.54 A、3.28 A和2.71 A左右的峰值也普遍较强,与国际标准粉晶衍射库中的透闪石衍射特征基本一致,晶胞参数也全部接近透闪石的理论值。主要的区别是不同产地软玉样品的特征峰值强度略有不同:江苏溧阳软玉样品的粉晶衍射峰值在4.54 A左右比较低,相对其他四个产地略有区别;新疆若羌软玉的粉晶衍射峰值在2.71 A左右比8.54 A左右高,其他四个产地普遍8.54 A左右的峰值高于2.71 A左右的峰值。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红外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高频区3700~3600 cm-1和1200~800 cm-1及低频区800~600 cm-1和600~400 cm-1的范围内,室温下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图谱基本相似,并且与透闪石的标准红外光谱相似,表明各个产地软玉均由较纯的透闪石组成,杂质矿物的含量很少。仅有溧阳软玉出现前人研究中没有报道过的和Na和K相关的3691 cm-1的吸收峰,这个特征可作为区分江苏溧阳软玉与其他产地软玉的重要指标。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各个典型产地的软玉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均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主要的特征峰有124 cm-1、178 cm-1、224 cm-1、371cm-1、395 cm-1、527 cm-1、675 cm-1、932 cm-1、1029 cm-1、1061 cm-1和3674 cm-1,均与透闪石的标准拉曼谱峰一致。不同产地的碧玉、青玉、青白玉在3500-3800 cm-1的OH振动谱带分裂成三个谱带,并且强度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透闪石中存在Fe2+和Fe3+,通常来说,Fe2+在透闪石中在M1、M2、M3、M4位中均可出现,而Fe3+占据M1、M2、M3位。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表明矿物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原岩,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各个典型产地软玉间的微量元素走向趋势基本一致,除青海三岔河软玉(微量元素表现为Ba富集,Rb亏损)外,均表现出Ba、Nb亏损,而Rb、U表现为富集。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上,江苏溧阳软玉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轻稀土段曲线较为平缓,而重稀土曲线则较陡,Eu负异常明显,属于中酸性岩浆交代成因;新疆软玉具有不同的轻、重稀土分异的情况,Eu明显负异常,Ce无明显的异常特征,说明新疆地区软玉是晚古生代的中酸性岩浆和寒武纪镁质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青海三岔河软玉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曲线整体呈现平坦状,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明显,青海小灶火则表现为明显的重稀土富集左倾曲线。前者为基性侵入体和镁质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后者为中酸性侵入体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辽宁岫岩软玉大多数是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明显的平坦状曲线,存在少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的右倾曲线,大多数岫岩软玉呈现Eu的负异常,少数出现Eu的正异常现象,说明岫岩软玉有着复杂的成矿流体。最后从颜色、光泽、透明度、折射率、相对密度、主量成分和微量元素等方面将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古玉器和现代各个典型产地软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庄桥坟出土古玉器的稀土配分型式显示δEu负异常的左倾,而前人研究认为的良渚文化玉料来源-江苏溧阳小梅岭玉矿的稀土配分模式显示δEu负异常的右倾曲线,认为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古玉器的玉料来源不是江苏溧阳,而最有可能是新疆软玉。
魏元柏[3](1996)在《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用玉最早且最富盛名的国家,从早全新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中国玉器一直驰名于世。中华民族素有尊玉、爱玉、佩玉、赏玉和玩玉的优良传统。本文将对我国新疆白玉、青海白玉、辽宁岫岩黄玉及俄罗斯白玉和加拿大碧玉的矿物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1几种软玉的表现特征
杨红[4](2019)在《三种典型软玉的比较研究 ——以贵州罗甸玉、青海玉和韩国软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软玉主要产地有新疆、青海、罗甸等地,此外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也有产出。软玉的产地不同,其品质有较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产自我国新疆的软玉品质较好,其次是产自青海的软玉。而产自罗甸和韩国的软玉品质相对较差,市场上常有这两种产地软玉冒充青海玉出售,以次充好,混乱市场的现象。所以对罗甸玉、青海玉和韩国软玉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促进软玉产地精准鉴定,规范我国软玉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宝石常规鉴定仪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仪(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LA-ICP-MS)等测试仪器对三种软玉的宝石学特征、矿物岩石学特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裸眼对三种软玉的外观观察后认为,罗甸玉与同等级两种软玉相比,光泽、透明度较其它两种的低。基于常规宝石学仪器测得三种软玉的相对密度、折射率、摩氏硬度、紫外荧光参数与透闪石的宝石学理论参数相近,但罗甸玉与其它两种软玉相比有密度较低、硬度较高和在紫光外灯下有荧光的现象。由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三种软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其含量均大于95%,其矿物的岩相结构与标准透闪石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异。罗甸玉是以毛毡状交织变晶结构为主要结构,这种结构使罗甸玉较其它两种软玉的硬度和韧性高;青海玉是以纤维变晶结构为主要结构,这种结构使青海玉较其它两种软玉透明度高;韩国软玉是以显微片状变晶结构为主要结构,这种结构使韩国软玉形成了区别其它两种软玉的“米粥”外观特征。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的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软玉的特征谱线与标准透闪石的峰位一致。电子探针(EPMA)测试结果表明,三种软玉的Mg2+/(Mg2++Fe2+)值为0.9031.000,与标准透闪石该值一致。另外,Si02、MgO、CaO和FeO+Fe2O3值也无较大差异。此外,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进行了三种软玉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定,发现罗甸玉有别于其它两种软玉的特点是高钙低镁。
赵剑坤[5](2020)在《加拿大Kutcho碧玉的宝石矿物学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加拿大碧玉因颜色浓郁、产量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针对加拿大Kutcho碧玉的研究不甚详尽,因此本课题运用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以及LA-ICP-MS等测试方法对加拿大Kutcho碧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成矿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前人数据与世界各地碧玉进行对比,探讨Kutcho碧玉的成因。观察测试表明,Kutcho碧玉的颜色种类较少,以绿色、鲜绿色、深绿色为主,颜色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部分样品的绿色基底上可见白色条带、绿色斑点及黑色矿物,其中绿色斑点、黑色矿物呈星点状分布。Kutcho碧玉为玻璃-油脂光泽,半透明-不透明,质地细腻,折射率1.61-1.62,相对密度2.98-2.99,平均为2.99。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Kutcho碧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矿物,闪石类矿物的结构可分为毛毡状交织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和重结晶结构等。次要矿物包括钙铬榴石、透辉石。背散射图像中可见矿物的形成期次依次为:铬铁矿、钙铬榴石、透闪石-阳起石,石榴石中的裂纹表征碧玉形成过程中的应力作用。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电子探针、LA-ICP-MS测试,可知Kutcho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Kutcho碧玉的颜色主要与Fe、Cr有关,其中微量元素Fe决定碧玉呈现绿色,微量元素Cr决定绿色的鲜艳程度。但Fe含量增加会抑制碧玉的鲜艳程度,使样品整体呈深色。Fe/(Fe+Mg)比值表征Kutcho碧玉为蛇纹岩型碧玉。Kutcho碧玉中重稀土元素轻微富集,Eu、Ce负异常,表明Kutcho碧玉成矿处于相对还原环境。Kutcho碧玉的成因为超镁铁岩在弱酸性还原环境蚀变成蛇纹石,经多期岩浆及热液作用蚀变为碧玉。各产地碧玉的矿物成分对比显示,加拿大Kutcho碧玉、加拿大北极碧玉、玛纳斯碧玉中的FeO含量较高且均出现透闪石向阳起石过渡。
于海燕[6](2016)在《青海软玉致色机制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青海软玉矿床发现于九十年代早期,至少探明储量为1600吨,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软玉矿床之一。青海软玉与世界其他地区出产的软玉相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非常丰富的颜色,除了白色系列外,还包括绿色、棕色、黄色、紫色等颜色,其中特有的品种为翠绿玉和烟青玉。由于青海软玉优良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市场价值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青海软玉作为北京29届奥运会制作奖牌的材质,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重要的软玉品种之一。然而,尽管青海软玉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市场比例逐渐增大,但对青海软玉的科学研究仍然比较滞后,很多问题急待解决。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选取了8种具有代表性颜色的结构细腻的青海软玉样品,对青海软玉的致色机制和成矿机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在青海软玉致色元素和致色机制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分析8种颜色(白色、青白色、翠青玉、糖色、烟青色、黄色、翠青色、青色和碧绿色)青海软玉样品中主要致色元素和相应的致色机制。X射线衍射和矿物分析,得出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主要致色矿物为透闪石,含量在95%以上。进一步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结晶度比较高,平均为96.61%,不同颜色青海软玉中透闪石的晶格常数a0、 b0、 c0和β与标准透闪石晶格常数数值有所差异,说明离子置换普遍存在。除了青玉和碧玉外,其他颜色青海软玉中b0低于透闪石的标准值,说明八面体空隙M1、M2和Mg2+被高电价小离子半径的离子置换,而对于青玉和碧玉,则为低电价大离子半径的离子。不同颜色青海软玉中过渡性金属元素的含量主要由X荧光光谱及等离子质谱仪测得,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软玉可能的致色元素为Fe2+、Fe3+、Mn和Ni。将所有样品分别在常温下和低温下进行电子顺磁能谱测试,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能谱图基本相似,主要有两个谱线区域,一个在3500Gs附近,三组距离比较近的六重超精细结构谱线,g=2.001,为三个间隔比较近的M1、M2和M3位置上的Mn2+的特征谱线;另一个在1600Gs附近,g=4.331,为M1、M3和M3位置上Fe3+的特征谱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Mn2+和Fe3+特征谱线强度并不与其含量呈正比,主要原因为:高电价的锰离子取代M1、M2和M3位置上Mg2+,部分Fe3+取代T位置上的Si4+。同时,M1、M2和M3位置上Fe3+的特征谱线在同种颜色的样品中,随着色调的加深,谱线强度增强,而Mn2+特征谱线强度在同种颜色样品中,随着色调的加深,谱线强度减弱,由此说明M1、M2和M3位置上Fe3+对青海软玉的致色有一定的影响,而Mn2+与致色没有明显的关系。在低温93K下,在g=1.970处没有检测到T,的电子顺磁能谱特征谱线,说明青海软玉中Ti主要为Ti4+。在氧化环境中,将样品分别加热到500。C和800。C,退火后,进行可见光谱测试,根据颜色和吸收峰的变化,结合致色元素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8种颜色青海软玉的致色原理:(1)褪色样品:白玉和黄玉主要为02-→Fe3+电荷转移,糖玉为Mn4-4A2→4T2(F)和Fe3-6A,→4E+4A1(4G)电子跃迁,烟青玉为Fe2+→Ti4+电荷转移。这些样品在加热过程中,Fe2+和Mn4+被氧化,数量减少,导致相应的400-500 nm或550-560 nm间的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引起褪色作用;(2)颜色加深样品:青白玉主要为Fe3+6Al→4E+4A,(4G)电子跃迁,翠青玉主要为Cr3+4A2→4T2、Fe3+6A1→4E+‘A,(4G)和Cr34A2→4T1+2E,电子跃迁,青玉和碧玉主要为Fe2+→Fe3+和Fe2+(5T2)+Fe3+(6A1)→Fe2+(5E)+Fe3+(6A1)电荷转移,在加热过程,这些样品发生氧化反应,导致Fe3+和Cr3"含量增加,400-500 nm或550-560 nm间的吸收峰强度变大,从到引起颜色的加深。在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成矿机制和成矿环境的研究中,红外光谱测试和电子探针数据表明,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同时,由电子探针数据分析阳离子在透闪石中占位情况,根据以c(Mg)、c(Ca+K+Na)和c(Fe2++Fe3+)为端元元素的三角投影图可得,不同颜色青海都为接触交代矿床。根据青海软玉总Fe2+(3+)/(Mg2++Fe2+(3+)and的比值及Cr,Co和Ni的含量为坐标轴进行投影,可以得出,白玉、青白玉、糖玉、烟青玉、翠青玉和黄玉是与白云质大理岩有关的接触交代矿床,而青玉和碧玉是与超镁铁岩有关的接触交代矿床。进→步次要矿物的形态和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软玉可能存在四种成矿过程,分别为白云质大理岩→透闪石、白云质大理岩→透辉石→透闪石、辉石→蛇纹石→透闪石和橄榄石→蛇纹石→透闪石。1) 我们应用等离子质谱仪对不同颜色青海软玉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并以此来说明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的成矿来源和成矿环境。与白云质大理岩有关的青海软玉,其球粒陨石的稀土元素的标准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元素较为富集,中稀土元素较平,6 Eu中等负异常,并且这些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都非常低,与白云质大理岩的稀土分配模式相似,说明相似的起源。而与超镁铁岩有关的青海软玉中,青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左倾,重稀土元素富集,6Eu中等负异常,与纯橄榄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相似,而碧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表现为,深V字形,轻、重稀土分异都不明显,与辉长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相似。根据对成矿环境有指示意义的元素比值(Fe2+/Fe3+,δCe,Sr/Ba,Zr/Hf,Hf/Ta和Zr/Ta)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颜色的青海软玉中,从白玉→青白玉→黄玉→翠青玉→糖玉→烟青玉→碧玉→青玉,氧逸度依次降低,从黄玉→翠青玉→碧玉→烟青玉→青玉→糖玉→青白玉→白玉,成矿环境中碱性逐渐增加。
魏元柏[7](1996)在《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
秦瑶[8](2013)在《青海墨色软玉的宝石学特征及矿物组成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玉石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墨色软玉,其产地除了新疆和田外,更多的来自青海新发现的墨玉矿。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电子探针等现代测试技术对青海墨色系列软玉的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其地质特征进一步地推测其成因类型。通过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得知青海墨色软玉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含量在96%以上,其内部含有大量充填裂隙及石墨、磁铁矿、钛铁矿等杂质矿物,主要结构为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交织结构、显微放射状结构、次生充填结构等。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得到青海墨色软玉主要结构为柱状变晶结构、显微纤维交织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且软玉结构粗细与玉石颜色相关。运用红外光谱对青海墨色软玉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分析,显示软玉样品均表现主要为透闪石矿物的吸收峰,并且吸收峰位置几乎一致,与颜色深浅无关。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青海墨玉的各项指标与标准透闪石十分接近,晶胞参数略小于标准值。通过差热分析与热重测试,表明透闪石矿物在加热至1000℃的过程中,均出现层间水、结构水的脱失所致的吸热效应,但由于含水量少,仅失去1.315%5.058%的重量,且含水失去多少与软玉颜色深浅无关。通过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青海墨色软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矿物,通过计算,结果Mg2+/(Mg2++Fe2+)﹥0.9,属于透闪石系列。通过对比其致色元素Ti、Mn、Cr、Fe的关系、Cr-Fe-Ti的离子关系,得知软玉颜色成因与致色元素无关;对比Mg-Si的关系、(Ca+Na+K)与Al的离子关系、(Ca+Na+K)与Fe离子关系,得知不能根据其投点位置准确判定青海软玉的颜色。通过对比和田、岫岩的墨色软玉,发现青海的墨色软玉相对出现钙、镁、硅略高的情况。根据产地的区域地质情况,推测青海墨色软玉的成因为热液交代白云质大理岩所致,分子式中Ca和Mg元素是来自其赋存的白云质大理岩,Si和H2O则应该来自其附近富含Si质的岩浆岩液。玉矿形成分为岩石沉积阶段、区域变质阶段、热液交代阶段、风化作用四个阶段。石墨、磁铁矿等矿物在热液交代阶段作为包体随热液进入透闪石矿物中。
蒋壬华[9](1998)在《和田玉》文中指出通过对和田玉的矿物成分、矿床成因类型、产状序列特征比较系统地介绍,总结了当前市场上和田玉与相似软玉的肉眼鉴定要点。
秦俊法,李增禧,楼蔓藤[10](2012)在《中国的泥土疗法:美容篇(Ⅲ)》文中研究表明从古代矿物美容的文献记录,现代化妆品原料的演变和当代泥土美容的功效特点3个方面阐述了纯天然矿物美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并详细解析了29种泥、土、玉、石的物理特征、化学组成和养颜功用。章节如下:1.内外兼修的中国古代矿物美容术,包括:文献记述,用法举例,炮制与解毒,元素与美容。2.返朴归真的现代泥石美容术,包括:现代化妆品的发展趋势,第五代化妆品的特征。3.泥疗美容,包括:火山泥(海南火山矿泥、绿迪矿泥、五大连池矿泥、天行山土乳矿泥),运城死海泥,秀山滩涂海泥,青海圣湖黑泥,海藻泥。4.土疗美容,包括:绿泥土壤,红泥土壤,膨润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硅藻土,赤石脂。5.玉疗美容,包括:翡翠,软玉,琥珀,珍珠,黑曜石,寿山石。6.石疗美容,包括:麦饭石,累托石,蒙脱石,滑石,玄武石,砭石。本文第1~4章已分别刊于第4、5期,本期刊出第5章。
二、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软玉概述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软玉研究现状 |
1.3.2 罗甸玉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概况及主要工作量 |
1.5.1 研究工作概况 |
1.5.2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矿区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活动 |
2.3.4 变质作用 |
2.4 矿床特征 |
2.4.1 地质特征 |
2.4.2 罗甸玉矿体特征 |
2.4.3 后期构造对矿体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矿物组成 |
3.1.2 典型显微结构 |
3.1.3 矿化带岩石学特征 |
3.2 岩石化学特征 |
3.2.1 研究样品及数据处理 |
3.2.2 常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配分特征及意义 |
3.3 硅氧同位素 |
3.4 成矿机理初步探讨 |
3.4.1 地质条件 |
3.4.2 物质来源 |
3.4.3 热液作用 |
3.4.4 成玉作用 |
3.5 小结 |
第4章 罗甸玉矿物学特征研究 |
4.1 透闪石类矿物的界定 |
4.2 罗甸玉中透闪石矿物学表征 |
4.2.1 扫描电镜(SEM) |
4.2.2 X射线衍射(XRD) |
4.2.3 红外光谱(IR) |
4.2.4 电子顺磁共振(EPR) |
4.2.5 电子探针(EMPA) |
4.3 小结 |
第5章 罗甸玉玉石学研究 |
5.1 玉石学基本特征 |
5.2 颜色成因机理探讨 |
5.2.1 样品及测试 |
5.2.2 光谱归属解释 |
5.2.3 呈色机理 |
5.3 透明度与光泽的影响因素探讨 |
5.3.1 透明度影响因素探讨 |
5.3.2 光泽影响因素探讨 |
5.4 韧性影响因素探讨 |
5.5 工艺性能初探 |
5.5.1 样品种类、方法 |
5.5.2 工艺性能评价 |
5.6 小结 |
第6章 罗甸玉及与其它主要软玉的比较研究 |
6.1 矿床地质特征 |
6.1.1 市场上主要软玉的矿床地质特征概况 |
6.1.2 罗甸玉矿床地质特征 |
6.2 矿物岩石学特征 |
6.2.1 矿物组成 |
6.2.2 结构构造特征 |
6.3 玉石学特征 |
6.3.1 基本物理光学性质 |
6.3.2 颜色分类及成因 |
6.4 质量评价特征 |
6.4.1 质量评价 |
6.4.2 利用评介 |
6.5 小结 |
第7章 罗甸玉分类命名与品质分级 |
7.1 分类与命名 |
7.1.1 意义与依据 |
7.1.2 分类命名方案 |
7.2 品质评价依据与品质分级 |
7.2.1 评价依据 |
7.2.2 品质分级 |
7.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简历 |
(2)中国典型产地软玉的宝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对良渚古玉器产地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各个典型产地软玉的研究现状 |
1.2.2 古玉器玉料来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路线 |
1.3.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典型产地软玉样品的地质概况 |
2.1 新疆若羌软玉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1.1 区域地质特征 |
2.1.2 矿区地质特征 |
2.2 青海三岔河软玉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2 矿区地质特征 |
2.3 辽宁岫岩软玉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3.1 区域地质特征 |
2.3.2 矿区地质特征 |
2.4 江苏溧阳软玉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4.1 区域地质特征 |
2.4.2 矿区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典型产地软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
3.1 典型产地软玉的物理性质 |
3.1.1 典型产地软玉来源及特征描述 |
3.1.2 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
3.2 典型产地软玉的显微镜下特征 |
3.2.1 新疆若羌软玉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2 青海三岔河软玉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3 辽宁岫岩软玉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
3.2.4 江苏溧阳软玉的矿物组成及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典型产地软玉的化学成分 |
4.1 软玉的理想晶体结构 |
4.2 典型产地软玉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
4.2.1 样品及实验条件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典型产地软玉的谱学特征 |
5.1 典型产地软玉的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 |
5.1.1 样品及实验条件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典型产地软玉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
5.2.1 引言 |
5.2.2 样品及实验条件 |
5.2.3 红外吸收光谱及谱带归属 |
5.3 典型产地软玉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 |
5.3.1 引言 |
5.3.2 样品及实验条件 |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典型产地软玉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特征研究 |
5.4.1 样品及实验条件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典型产地软玉的微量元素研究 |
6.1 样品及实验条件 |
6.2 典型产地软玉的微量元素特征 |
6.3 典型产地软玉稀土元素特征 |
第七章 古玉器产地来源的研究 |
7.1 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古玉器的主要特征 |
7.2 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古玉器的来源研究 |
7.2.1 颜色 |
7.2.2 光泽和透明度 |
7.2.3 力学性质 |
7.2.4 矿物成分 |
7.2.5 化学成分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8.3 后期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三种典型软玉的比较研究 ——以贵州罗甸玉、青海玉和韩国软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软玉的概述 |
1.2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软玉的研究现状 |
1.3.1 罗甸玉 |
1.3.2 青海玉 |
1.3.3 韩国软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矿区地质特征比较研究 |
2.1 罗甸玉的矿区地质特征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区域地质特征 |
2.2 青海玉的矿区地质特征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区域地质特征 |
2.3 韩国软玉的矿区地质特征 |
2.3.1 自然地理特征 |
2.3.2 区域地质特征 |
2.4 矿区的矿床特征对比 |
第三章 宝石学特征比较研究 |
3.1 样品来源及表观特征 |
3.2 常规宝石学属性 |
3.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 |
4.1 偏光显微镜 |
4.1.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扫描电镜(SEM) |
4.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谱学表征比较研究 |
5.1 红外光谱分析(IR) |
5.1.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3 小结 |
5.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 |
5.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3 小结 |
第六章 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
6.1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6.1.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6.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比较研究 |
7.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LA-ICP-MS) |
7.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3.1 常量元素 |
7.3.2 微量元素 |
7.3.3 稀土元素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加拿大Kutcho碧玉的宝石矿物学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矿床成因特征 |
1.3.2 碧玉矿物组成 |
1.3.3 碧玉成分分析 |
1.3.4 碧玉结构构造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第2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矿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背景 |
2.2 矿区概述 |
2.2.1 加拿大碧玉矿区概述 |
2.2.2 Kutcho碧玉原生矿区概述 |
2.2.3 Kutcho碧玉次生矿区概述 |
2.3 小节 |
第3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宝石学特征研究 |
3.1 样品及特征 |
3.2 宝石学特征 |
3.2.1 相对密度 |
3.2.2 折射率 |
3.2.3 紫外荧光 |
3.3 小节 |
第4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矿物组成及结构 |
4.1 显微薄片观察 |
4.2 主要矿物组成特征 |
4.3 主要矿物结构特征 |
4.4 次要矿物组成特征 |
4.5 小节 |
第5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谱学研究 |
5.1 红外光谱分析 |
5.1.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
5.1.2 实验数据分析 |
5.1.3 小节 |
5.2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XRF测试分析 |
5.2.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
5.2.2 实验数据分析 |
5.2.3 小节 |
5.3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拉曼光谱分析 |
5.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小节 |
第6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成分研究 |
6.1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电子探针分析 |
6.1.1 实验方法 |
6.1.2 主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 |
6.1.3 次要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 |
6.1.4 小节 |
6.2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背散射图(BSE) |
6.2.1 测试方法与测试条件 |
6.2.2 背散射图像分析 |
6.2.3 小节 |
6.3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微量元素 |
6.3.1 实验仪器及样品制备 |
6.3.2 微量元素数据分析 |
6.3.3 稀土元素 |
6.4 小节 |
第7章 加拿大Kutcho碧玉的成因讨论 |
7.1 物质来源 |
7.2 热液交代 |
7.3 成玉作用 |
7.4 矿物特点 |
7.5 成矿期次 |
7.6 成矿条件分析 |
7.7 Kutcho碧玉与其他产地碧玉的对比研究 |
7.7.1 宝石学性质对比 |
7.7.2 各产地碧玉结构、构造对比 |
7.7.3 各产地碧玉次要矿物及特征对比 |
7.7.4 不同产地碧玉化学成分对比 |
7.8 小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青海软玉致色机制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海软玉概述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软玉研究现状 |
1.3.2 青海软玉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进度及主要工作量 |
1.5.1 论文的研究进度 |
1.5.2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青海软玉矿床地质概况 |
2.1 东昆仑区域板块演化及特征 |
2.2 青海软玉成玉的地质条件 |
2.3 青海软玉主要产地及矿山概况 |
2.3.1 纳赤台三岔河玉矿 |
2.3.2 大(小)灶火玉矿 |
2.3.3 托拉海(野牛沟)玉矿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青海软玉的矿物学研究 |
3.1 扫描电镜特征 |
3.2 微观结构特征 |
3.3 典型矿物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软玉致色元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致色矿物分析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及次生矿物分析 |
4.3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化学成分分析 |
4.3.1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4.3.2 过渡性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4.4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
4.4.1 常温下电子顺磁能谱分析 |
4.4.2 低温下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变温可见光谱分析及致色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透闪石的结构 |
5.3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X射线衍射分析 |
5.4 青海软玉呈色机理分析 |
5.5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可见光谱归属分析 |
5.5.1 常温下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可见光谱分析 |
5.5.2 分别加热到500℃和800℃后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可见光谱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类型及成矿过程研究 |
6.1 引言 |
6.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差热分析 |
6.3 成矿类型分析 |
6.3.1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因分析 |
6.3.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类型分析 |
6.4 成矿过程分析 |
6.4.1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次要矿物成分分析 |
6.4.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过程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来源及成矿环境研究 |
7.1 引言 |
7.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地球化学特征 |
7.2.1 青海软玉稀土元素特征 |
7.2.2 青海软玉微量元素特征 |
7.3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来源分析 |
7.3.1 镁质白云质大理岩的青海软玉成矿来源分析 |
7.3.2 蛇纹岩或蛇纹岩化的超镁铁岩的青海软玉成矿来源分析 |
7.4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环境分析 |
7.4.1 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
7.4.2 酸碱性环境分析 |
7.5 青海软玉成矿年代分析 |
7.5.1 钾氩定年法 |
7.5.2 青海软玉三个与矿点的成矿年代 |
7.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7)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软玉的表现特征 |
2 化学成分特征 |
3 粉晶X射线物相分析 |
4 红外光谱分析 |
5 结 论 |
(8)青海墨色软玉的宝石学特征及矿物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青海软玉研究现状 |
2.1 研究背景资料 |
2.2 青海软玉的研究现状 |
2.2.1 青海软玉的产地 |
2.2.2 青海软玉矿床成因 |
2.2.3 青海软玉的矿床学特征 |
2.2.4 青海软玉的矿区特征 |
2.2.5 青海软玉的结构及构造 |
2.2.6 青海软玉的矿物组成及“水线” |
2.2.7 青海软玉颜色及成色机理 |
第3章 青海软玉产区的区域地质背景 |
第4章 墨色软玉系列样品的矿物学研究 |
4.1 墨色软玉样品的手标本特征 |
4.1.1 软玉样品系列的手标本照片与描述 |
4.1.2 分析与小结 |
4.2 墨色软玉样品偏光显微镜下光性特征 |
4.2.1 软玉样品系列偏光显微镜下特征及描述 |
4.2.2 分析与小结 |
4.3 墨色软玉样品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3.1 软玉样品系列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形貌特征 |
4.3.2 分析与小结 |
4.4 墨色软玉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 |
4.5 墨色软玉 X 射线粉晶衍射测试 |
4.6 墨色软玉样品系列差热分析测试 |
4.6.1 软玉样品系列差热分析测试 |
4.6.2 分析与小结 |
4.7 墨色软玉样品系列电子探针测试 |
4.7.1 墨色软玉样品的电子探针测试及晶体化学式计算 |
4.7.2 榍石包体及共生辉石的电子探针测试及晶体化学式计算 |
4.7.2.1 榍石包体电子探针数据及化学式计算 |
4.7.2.2 与 H-5 号样品共生辉石的电子探针数据及化学式计算 |
4.7.3 墨色软玉系列相关元素之间的对比关系 |
4.7.3.1 TiO_2、MnO、Cr_2O_3、FeO 含量关系 |
4.7.3.2 Cr、Fe、Ti 的离子关系 |
4.7.3.3 Mg、Si 的离子关系 |
4.7.3.4 (Ca+Na+K)、Fe 离子关系 |
4.7.3.5 (Ca+Na+K)、Al 的离子关系 |
4.7.3.6 小结 |
4.7.4 与其它产地墨玉电子探针结果对比分析 |
4.7.5 墨色软玉成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中国的泥土疗法:美容篇(Ⅲ)(论文提纲范文)
5 玉疗美容 |
5.1 翡 翠 |
5.1.1 翡翠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形态 |
5.1.2 翡翠的化学成分 |
5.1.3 翡翠在美容中的应用 |
5.2 软 玉 |
5.2.1 软玉的矿物学特征和分类 |
5.2.2 软玉的化学成分 |
5.2.3 玉石美容法 |
5.3 琥 珀 |
5.3.1 琥珀的有机成分 |
5.3.2 琥珀的元素成分 |
5.3.3 琥珀美容举例 |
5.4 珍 珠 |
5.4.1 珍珠的内部结构和矿物成分 |
5.4.2 珍珠的化学成分 |
5.4.3 珍珠美容方法 |
5.5 黑曜石 |
5.5.1 黑曜石的性状 |
5.5.2 黑曜石的化学成分 |
5.5.3 黑曜石护肤美容法 |
5.6 寿山石 |
5.6.1 寿山石的矿物成分和分类 |
5.6.2 寿山石的化学成分 |
5.6.3 寿山石的药用性 |
四、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罗甸玉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D]. 杨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2]中国典型产地软玉的宝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对良渚古玉器产地的指示[D]. 李晶.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3]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J]. 魏元柏. 矿床地质, 1996(S1)
- [4]三种典型软玉的比较研究 ——以贵州罗甸玉、青海玉和韩国软玉为例[D]. 杨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5]加拿大Kutcho碧玉的宝石矿物学及成因研究[D]. 赵剑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青海软玉致色机制及成矿机制研究[D]. 于海燕. 南京大学, 2016(03)
- [7]几种软玉的矿物学特征[J]. 魏元柏. 矿床地质, 1996(S2)
- [8]青海墨色软玉的宝石学特征及矿物组成研究[D]. 秦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9]和田玉[J]. 蒋壬华. 上海地质, 1998(02)
- [10]中国的泥土疗法:美容篇(Ⅲ)[J]. 秦俊法,李增禧,楼蔓藤.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