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阳群中的叠层石形态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曾瑞垠[1](2021)在《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是指产于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层状铜矿床,铜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东川铜矿带因民铜矿床和加丹加成矿带Luiswishi铜钴矿床均为该类型铜矿床,发育稳定的层控铜矿体,本文通过对比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均具有多层位成矿特征,主要赋存于砂质白云岩、碳质板岩和碳质白云质页岩中。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发育有条带状、纹层状、脉状铜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等。两者在赋矿岩性、矿体特征、矿化组合、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在赋矿围岩年代和共生矿种等方面存在区别。2、通过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两者的流体体系均由氧化性含矿卤水和还原性流体组成,Luiswishi铜钴矿床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200~360℃,14%~49%)均高于因民铜矿床(140~300℃,12%~44%),盐类子晶的种类和数量也较丰富,流体来源更加充足。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碳的来源除了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部分来自有机质的脱羟基作用。两者都存在广泛的硫同位素特征,说明硫源丰富,海相蒸发岩和硫酸盐提供了主要硫源,硫酸盐的有机质化学还原反应促使还原硫的生成,引起了硫同位素值呈现极差大的特征。3、通过两个矿区的成矿规律总结,发现层状铜矿体受控于连通性较好的横向断裂,横向断裂是成矿流体迁移的重要通道;岩性控矿特征明显,赋矿岩石一般砂质含量较高,渗透性较好,如砂质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等,或为富含有机质的细碎屑相和泥质相岩石,如因民矿区黑山组碳质板岩和Luiswishi矿区矿山组的碳质白云质页岩;铜矿体的矿化强度明显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其界面为成矿有利地段。4、通过与Luiswishi铜钴矿床的成矿作用对比,发现海相砂岩型铜矿床和因民铜矿床的成矿作用为盆地卤水交代成矿,成矿机制为两套流体混合作用。黑山组的砂板岩为隔挡层,落雪组的砂质白云岩为主要沉淀层位,形成一个流体封闭的物理化学圈闭,氧化含矿卤水通过断裂构造运移到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向孔隙度较高的砂质白云岩或含有机质的砂页岩中渗透,与还原性含有机质流体发生混合作用,使成矿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形成东川群多层位的层控铜矿体和“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金属矿物分带。
李夔洲[2](2020)在《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性质及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文中提出大洪山地区绵亘湖北省随州市、京山市以及钟祥市三个地区。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北缘东段,是连接秦岭造山带与扬子陆块内部的重要纽带。该区域的花山群为扬子陆块新元古代中期重要的地层单元,主要以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为扬子陆块“晋宁-四堡造山运动”不整合面之上的沉积盆地初始充填,同时也是Rodinia超大陆循环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产物。然而,花山群的沉积时限、物源、沉积盆地性质等研究还存在争论。本论文在对花山群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沉积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同时结合扬子陆块北缘钟祥地块古元古代中期花岗岩及西缘新元古代中期金口河花岗岩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花山群洪山寺组二段底部的凝灰岩年龄为836±4 Ma(MSWD=0.74,n=29);花山群六房咀组顶部最年轻的6颗碎屑锆石(823–809 Ma)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5.4±5.1 Ma(MSWD=0.65,n=6);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花山群的沉积时间为ca.830–800 Ma。(2)花山群从下至上经历了碎屑岩颗粒逐渐变细、水体逐渐变深的充填序列,显示出由冲积扇-扇三角洲-半深湖至深湖的沉积演化过程。(3)根据花山群的沉积时限以及沉积充填序列,以及与扬子陆块新元古代中期地层的对比研究,花山群与“晋宁-四堡造山运动”不整合面之上的扬子陆块东南缘板溪群早期的沧水铺组及马底驿组、下江群下部的甲路组及乌叶组、丹州群的白竹组及合桐组下部、皖南葛公镇组,扬子陆块西缘陆良组,以及扬子陆块北缘西乡群孙家河组和铁船山组下部地层相当,代表了扬子陆块区域不整合面之上沉积盆地的初始沉积充填。(4)花山群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大陆地壳岛弧/造山环境下的岩浆岩;其主要年龄峰值为ca.2670 Ma、ca.2040 Ma、ca.940 Ma和ca.840 Ma,次要年龄峰值为>ca.2850 Ma、ca.2490 Ma、ca.1840 Ma、ca.1600 Ma、ca.1240 Ma和ca.890Ma;其物源主要来自扬子陆块北缘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古老基底岩石、晚中元古代下伏打鼓石群再沉积、以及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岩和新元古代中期同沉积火山岩。(5)根据花山群沉积学特征、碎屑锆石的结晶年龄与沉积年龄差异模式特征以及凝灰岩Hf同位素比值研究显示,花山群形成于大陆裂谷盆地下的早期沉积充填;从而说明华南扬子陆块裂谷盆地初始充填时间为ca.830 Ma;同时,华南扬子陆块新元古代中期裂谷盆地开启时间与澳大利亚Adelaidean裂谷开启时间(ca.830 Ma)几乎完全一致;花山群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地幔柱活动的第一幕和第二幕期间。(6)锆石Lu-Hf同位素能有效的反应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为了进一步探讨扬子北缘乃至整个扬子陆块的地壳演化,本文报道了钟祥地块古元古代花岗岩,研究表明两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039±36 Ma和1950±16 Ma,具有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岩浆锆石具有负的εHf(t)值(-16.32至-12.57)和ca.3.23–3.37 Ga的二阶模式年龄,反映了来自古老基底的部分熔融,并认为扬子陆块为Columbia超大陆重要组成部分。综合锆石年龄及Lu-Hf同位素分析认为扬子陆块地壳生长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晚期和新元古代早期至中期,古老地壳重熔持续发生在太古代至新元古代;太古代至中元古代Kenorland超大陆和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主要以古老地壳重熔为主,并有少量新生地壳物质加入;而Rodinia超大陆旋回主要以地壳重熔和新生地壳物质加入混合为主,进而说明Rodinia超大陆旋回对扬子陆块地壳生长贡献最大。
刘昊岗[3](2020)在《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滇中是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是研究扬子古陆前寒武纪地质过程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事件响应的关键地区。八街群及其下伏的昆阳群是扬子陆块西南部中、新元古界代表性地层单元,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组合,并发育少量的火山碎屑岩系。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地质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理论、方法,重点研究八街群、昆阳群地层年代学特征、沉积地质特征。基于火山碎屑岩系的年代学特征、沉积物源特征分别探讨了昆阳群、八街群的年代地层格架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主要取得以下新的认识和进展:1.获得昆阳群美党组精确SHRIMP锆石U-Pb年龄(945±17)Ma,指示昆阳群美党组应属新元古界底部。2.首次获得禄表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78.5±4.7)Ma、(878±4)Ma,佐证了八街群应属青白口系。3.美党组岔河段底部砾岩为层间砾岩,可能代表一次区域性抬升。禄表组斜层理数据显示其古流向指向北北东,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西南部;华家箐组底部砾岩砾石扁平面指向北,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北部。4.禄表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谱系图显示物源来自于滇中陆块和华夏陆块拼合形成的统一陆块。5.禄表组、华家箐组连续沉积时期,沉积海盆发生强烈构造转换,华家箐组底部发育砾岩,华家箐组沉积物古流向从清水沟组、禄表组的正北转为朝南。这一转化可能代表了川西南扬子陆块和滇中地区滇中陆块碰撞造山的启动。
刘文佳,姜永果,徐恒[4](2019)在《滇中土状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状铜矿普遍发育于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和绿汁江组的土状风化壳内。是一种新的矿床类型,也是昆阳群中铜矿床的富矿,过去认为是不可利用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湿法冶金技术的进步,使之成为可用资源。其形成演化与特殊的成矿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李邓阳[5](2019)在《云南省新平县自走铁矿成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平县自走铁矿位于云南省新平县杨武镇东北方向,距县城34km的鲁奎山地区。为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及其他公司共同合作开采管理。整个鲁奎山地区作为历史悠久的矿山,开采程度较大,开采方式也由露天转化为坑道开采。在采矿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下,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受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其旗下自走铁矿的储量分析工作,并进一步开展了后续的深部找矿项目,以此为矿山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作者随项目组组长李波教授参与该项目,以此项目为依托进行自己的毕业论文。本论文针对自走铁矿的成矿机理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沉积岩成矿的主要要素进行解析,通过同位素和地层的年代对比来判断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围岩来进行沉积相研究,通过对矿物进行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来分析矿物成岩成矿过程,对后生作用及改造进行系统的梳理,充分利用前人总结的规律与收集的资料,对整个矿体的成矿模式进行确立,并作出阶段示意图。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结合最新的地层学知识,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和赋矿地层的演化推理,可以判断矿床开始沉积时期是大约1200Ma之前,而非前人提出的1600Ma,而单单针对矿物做出的1600Ma的推论应该是因为其成为陆源碎屑被搬运之前,在滇中古陆上的形成时期,但其具体的成矿时期我们不做分析。(2)、对大龙口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是在前人对区域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定量微观研究,通过对样品薄片的镜下观察结果对比弗吕格尔模式而得出了他的微相柱状图。(3)、矿物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两种品位不同,形态不同的矿石在成分上几乎相同,而其形态的区别也通过镜下观察进行了分析。通过镜下观察还可以得知虽然其围岩受到了轻微的变质作用,但矿石中并未观察到变质矿物,可见变质作用对菱铁矿并未产生影响,菱铁矿的变化完全是由重结晶作用产生的。(4)、矿体从沉积开始经历了各种不同作用,经过对不同地质作用的整理,与时间建立横向关系后,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矿模式。(5)、根据成矿的阶段的划分,可以得知此矿床经历了沉积,改造、后生作用、重溶重结晶作用,所以对矿床种类可以定为:沉积型后生改造矿床。
蒋策鸿[6](2019)在《云南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东川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昆阳元古代大陆裂谷内,是我国重要的铜资源生产基地之一,其地质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有利,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手段,解析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东川铜矿床受地层层位控制,包括稀矿山式铜铁矿、东川式铜矿和桃园式铜矿,赋矿围岩分别为因民组砂岩和角砾岩、落雪组砂质白云岩和黑山组碳质板岩。(2)稀矿山式铜铁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镜铁矿、黄铁矿等;东川式铜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桃园式铜矿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少量斑铜矿。(3)稀矿山式铜铁矿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流体,东川式铜矿为中低温-中高盐度流体,桃园式铜矿为低温-中盐度流体,成矿流体为Na+(K+)Ca2+-SO42-(Cl-)型,均发现有机质气体存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稀矿山式铜铁矿成矿流体包裹体中发现硬石膏子晶,是因民组膏岩溶解的产物。(4)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沿断裂构造运移,在还原环境下沿特定层位沉淀富集成矿,是后生多阶段富集的结果,表现为同一成矿系统在不同层位中富集成矿。(5)东川铜矿与世界典型海相砂岩型矿床相比,二者在成矿元素、矿物组合、赋矿围岩、矿体形态、成矿流体特征等诸多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故认为东川铜矿为海相砂岩型矿床。
黄从俊[7](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李静,刘桂春,刘军平,胡绍斌,曾文涛,孙柏东,张虎,邓仁宏,张志斌,刘发刚,段向东,俞赛赢,王晓峰,赵云江,周坤[8](2018)在《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地层层序是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及勘查效果,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1:5万二街等4幅区域调查子项目工作中,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及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时代、重大地质事件记录、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徐云飞[9](2018)在《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的厘定及区域找矿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滇中易门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边缘康滇地轴中南段,被两条近南北向的区域性大断裂所夹持,西为绿汁江断裂,东为小江断裂。研究区内构造较为发育,区内基础地质问题是云南省长期争议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之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找矿工作的前进,也制约着滇中地区地质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云南1:20万昆明幅区域地质调查将研究区内极大部分地层划分为“东川群”、“昆阳群”,无确切的年龄依据,仅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来划分。长期以来,中元古界“东川群”、“昆阳群”的地层层序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依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的《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第二版、修编)、1∶5万二街、易门县、鸣矣河、上浦贝幅区域地质调查调项目。近年来,随项目野外工作的开展,获得了大量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及相关的锆石年代学测试数据,对滇中地区前青白口纪浅变质地层层序及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有一些重大的新发现,获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从目前所获地质资料分析,滇中地区真正的中元古界“东川群”、“昆阳群”出露面积很小、分布局限,很多地区实际上是属中太古界-古元古界,而非以往认为的中元古界。两个项目工作中综合了元江撮科、易门铜厂、东川牛场坪-杉木箐一带的地质资料,将古元古界新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即易门群(Pt1Y),自下而上划分为阿不都组(Pt1a)、罗洼垤组(Pt1l)、亮山组(Pt1ls)、永靖哨组(Pt1y)、西山村组(Pt1x)、杉木箐组(Pt1s)6个组级岩石地层单元,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由于多期构造事件的改造,难以找到6个组连续出露的剖面。阿不都组、罗洼垤组的命名剖面在元江县撮科一带;亮山组、永靖哨组、西山村组的命名剖面位于研究区;杉木箐组的命名剖面位于东川杉木箐一带。本文仅对研究区内出露的易门群进行研究,部分地层较命名剖面出露不全。阿不都组、罗洼垤组的命名剖面在元江县撮科一带,由于研究区内地层出露不全,本文采用命名剖面地区的两件LA-ICP-MS锆石U-Pb年龄样品,对易门群的形成时代进行标定。结合研究区内四件LA-ICP-MS锆石U-Pb年龄样品,通过同位素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方法,获得2339±18Ma的年龄结果代表阿不都组(Pt1a)的形成时代;2286±41Ma、2290±76Ma、2320±44Ma的年龄结果代表罗洼垤组(Pt1l)的形成时代;1862±27Ma、1839±21Ma的年龄结果代表杉木箐组的形成时代。易门群的形成时代约为23391839Ma,为古元古代。古元古界易门群地质演化过程中,记录了地球上最早的一次全球性冰期事件-“休伦冰期”事件、最早的宏体多细胞生物的发生、Lomagundi事件、大氧化事件、Columbia超大陆事件。古元古界易门群的厘定,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滇中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还对今后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林志,张恒,张传恒,丁孝忠,尹崇玉,武振杰,宋彪[10](2018)在《滇东昆阳群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在中国地层表的位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滇东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年代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新元古代青白口系柳坝塘组的几组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年龄,通过新元古代地层柳坝塘组与下伏地层(美党组、大龙口组和富良棚组)连续沉积关系以及昆阳群各组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滇东地区建立新的"系"一级地层单位,即"玉溪系",填补其在中国地层表中待建系的位置。笔者通过进一步的野外地层追踪和对"原昆阳群"的锆石年龄数据的比对研究,明确了"原昆阳群"争议已久的"倒八序列"为华南古陆西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的正确沉积序列,并以此在滇东地区建立了完整中—新元古代地层及年代地层层序,结合华北古陆上已建立的西山系(1.41.2 Ga),本文将昆阳群分属于西山系(1.21.4 Ga)和玉溪系(1.01.2 Ga),重新厘定昆阳群时代的归属,以期填补中国地层表中的"待建系"。
二、昆阳群中的叠层石形态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阳群中的叠层石形态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代号及专业词汇缩略语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海相砂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云南东川铜矿带研究现状 |
1.2.3 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因民铜矿床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岩浆岩 |
2.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对比 |
3.1 因民铜矿床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围岩蚀变特征 |
3.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矿体特征 |
3.2.4 矿石特征 |
3.2.5 围岩蚀变特征 |
3.3 地质特征对比 |
3.3.1 多层位成矿 |
3.3.2 矿体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角砾岩特征 |
3.3.5 蒸发岩特征 |
3.3.6 两者的区别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比 |
4.1 因民铜矿床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岩相学特征 |
4.1.3 显微测温特征 |
4.1.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4.2.1 样品采集 |
4.2.2 岩相学特征 |
4.2.3 显微测温特征 |
4.2.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3 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 |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比 |
5.1 因民铜矿床 |
5.1.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1.2 硫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 Luiswishi铜钴矿床 |
5.2.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2.2 硫同位素特征 |
5.3 同位素特征对比 |
5.3.1 碳氧同位素 |
5.3.2 硫同位素 |
第六章 讨论 |
6.1 对比研究 |
6.2 成矿规律 |
6.2.1 横向断裂与层状铜矿关系密切 |
6.2.2 岩性控矿特征明显 |
6.2.3 氧化-还原界面是成矿有利地段 |
6.3 成矿机制 |
6.3.1 成矿物质来源 |
6.3.2 成矿流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的运移 |
6.3.4 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机制 |
6.3.5 因民铜矿床成矿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2)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性质及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锆石U-Pb-Hf系统研究进展 |
1.2.2 Columbia超大陆演化及其在华南克拉通的响应 |
1.2.3 Rodinia超大陆演化及其在华南克拉通的响应 |
1.2.4 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性质及演化 |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华南扬子陆块地质概况 |
2.2 扬子陆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中元古代地层特征 |
2.3.2 新元古代中期地层特征 |
第3章 样品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锆石U-PB测年分析 |
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花山群沉积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 |
4.1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花山群沉积时间 |
4.1.1 样品采集及岩石学特征 |
4.1.2 凝灰岩U-Pb年代学分析 |
4.1.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4.1.5 凝灰岩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4.1.6 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4.1.7 花山群沉积时限 |
4.2 华南扬子陆块新元古代地层格架与对比 |
4.2.1 扬子陆块东南缘与花山群相当地层特征 |
4.2.2 扬子陆块西缘与花山群相当地层特征 |
4.2.3 扬子陆块北缘西段与花山群相当地层特征 |
4.2.4 花山群与华南扬子陆块相当地层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花山群沉积环境与物源 |
5.1 花山群沉积环境 |
5.2 花山群物源特征 |
5.2.1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对物源的指示 |
5.2.2 碎屑锆石U-Pb年龄对物源的指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扬子陆块新元古代中期地质记录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6.1 扬子陆块新元古代CA.860–850MA岩浆记录 |
6.1.1 取样位置及样品描述 |
6.1.2 样品分析结果 |
6.1.3 岩石成因 |
6.1.4 地质意义 |
6.2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性质及地质意义 |
6.2.1 新元古代中期花山群构造背景 |
6.2.2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花山群沉积期裂谷盆地充填样式 |
6.2.3 地质意义 |
6.3 华南扬子陆块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扬子陆块北缘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7.1 扬子陆块北缘钟祥地区古元古代地质记录及地质意义 |
7.1.1 引言 |
7.1.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
7.1.3 锆石形态、U-Pb年代学分析 |
7.1.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7.1.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7.1.6 讨论 |
7.2 扬子陆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3)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地形及交通状况 |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工作量与新认识 |
1.4.1 工作量 |
1.4.2 主要新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石屏岩群 |
2.1.2 大红山群 |
2.1.3 东川群 |
2.1.4 昆阳群 |
2.1.5 八街群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岩 |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
2.5.1 古地磁与古陆位置 |
2.5.2 区域地质演化史 |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及其对八街群、昆阳群年代地层位置的约束 |
3.1 分析方法 |
3.2 美党组碎屑锆石测年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 |
3.2.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
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3 年代地层学意义 |
3.3 禄表组火山岩测年及年代地层学意义 |
3.3.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3 年代地层学意义 |
3.4 滇中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的优化 |
第4章 八街群古流向、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
4.1 八街群序列 |
4.2 古流向 |
4.2.1 禄表组古流向 |
4.2.2 华家箐组古流向 |
4.2.3 八街群物源讨论 |
4.3 禄表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布特征 |
4.3.1 分析方法 |
4.3.2 样品采样位置与岩性特征 |
4.3.3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 |
4.3.4 物源指示意义 |
4.4 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格局 |
4.4.1 1200-1126Ma被动陆缘阶段 |
4.4.2 1050-950Ma洋陆俯冲早期阶段 |
4.4.3 950Ma-825Ma洋陆俯冲晚期阶段 |
4.4.4 825-820Ma碰撞造山阶段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滇中土状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地层 |
1.2 构造 |
1.3 岩浆岩 |
1.3.1 火山岩 |
1.3.2 侵入岩及次火山岩 |
2 地质演化简史 |
2.1 前晋宁期 |
2.2 震旦纪—中生代 |
2.3 新生代 |
3 成矿条件 |
3.1 控矿地层 |
3.2 控矿岩相与岩性 |
3.3 地球化学条件 |
4 结论 |
(5)云南省新平县自走铁矿成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成果 |
1.2.1 矿物特征研究 |
1.2.2 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
1.2.3 矿床的沉积相研究 |
1.2.4 本地区前人的研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矿区位置与交通 |
1.3.2 矿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地质发展史 |
2.6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水下隆起及穿刺构造 |
3.3 岩浆岩及蚀变 |
3.4 变质作用 |
第四章 矿床特征 |
4.1 矿体规模及特征 |
4.1.1 矿体水平分布及控制 |
4.1.2 矿体的垂直分布及控制 |
4.2 矿石种类结构及构造 |
4.2.1 氧化矿石(褐铁矿)的结构和构造 |
4.2.2 原生矿石(菱铁矿)的结构和构造 |
4.3 矿石矿物同位素化学特征 |
4.4 矿物关系 |
4.4.1 矿物的成分 |
4.4.2 矿物的结构 |
第五章 成矿机理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2 含矿地层沉积微相分析 |
5.2.1 碳酸盐岩微相的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取样 |
5.2.3 微相对比结果 |
5.3 矿床沉积条件 |
5.3.1 环境化学条件 |
5.3.2 沉积地貌条件 |
5.3.3 生物关联性 |
5.3.4 小结 |
5.4 后生作用 |
5.4.1 原生矿物重结晶 |
5.4.2 细脉矿物重结晶 |
5.5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认识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云南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海相砂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东川铜矿研究现状 |
1.2.3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多层位赋矿 |
3.4.1 稀矿山式铜铁矿 |
3.4.2 东川式铜矿 |
3.4.3 桃园式铜矿 |
3.5 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3.5.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2 稀矿山式铜铁矿流体包裹体 |
4.3 东川式铜矿流体包裹体 |
4.4 桃园式铜矿流体包裹体 |
第五章 矿床成因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5.3 成矿流体运移与沉淀 |
5.4 成因探讨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2.2 IOCG矿床定义 |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主要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
2.1.7 震旦系 |
2.1.8 古生界-新生界 |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
3.1.2 会理群 |
3.1.3 白果湾组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基性侵入岩 |
3.3.2 中酸性侵入岩 |
3.4 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5.1 矿体埋藏特征 |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构造 |
3.6.3 矿石矿物成分 |
3.6.4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
4.1.1 成矿期 |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
4.2 矿物世代 |
4.2.1 矿石矿物 |
4.2.2 脉石矿物 |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
4.3.2 变质成矿期 |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
4.3.4 热液成矿期 |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7.1.2 分析结果 |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3.2 分析结果 |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新认识及新进展 |
1.1 古元古界易门群及其记录的地质事件 |
1.2 新太古界普渡河群及其记录的地质事件 |
1.3 中太古界元江群的地层格架及岩性组合 |
1.4 元江群的时代及重大地质事件记录 |
2 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
(1) 进一步细化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与沉积充填序列 |
(2) 地球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
(9)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的厘定及区域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
1.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断层 |
第三章 古元古界易门群地层年代学特征 |
3.1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原理 |
3.2 锆石U-Pb定年方法 |
3.3 锆石U-Pb定年结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古元古界易门群地层层序 |
4.1 阿不都组 |
4.1.1 分布情况 |
4.1.2 剖面列述 |
4.1.3 岩石地层特征 |
4.2 罗洼垤组 |
4.2.1 分布情况 |
4.2.2 剖面列述 |
4.2.3 岩石地层特征 |
4.3 亮山组 |
4.3.1 分布情况 |
4.3.2 剖面列述 |
4.3.3 岩石地层特征 |
4.4 永靖哨组 |
4.4.1 分布情况 |
4.4.2 剖面列述 |
4.4.3 岩石地层特征 |
4.5 西山村组 |
4.5.1 分布情况 |
4.5.2 剖面列述 |
4.5.3 岩石地层特征 |
4.6 杉木箐组 |
4.6.1 分布情况 |
4.6.2 剖面列述 |
4.6.3 岩石地层特征 |
4.7 结论 |
第五章 地质演化与记录的重大地质事件 |
5.1 休伦冰期事件 |
5.2 大氧化事件 |
5.2.1 古生物化石 |
5.2.2 氧化-还原环境的记录 |
5.3 Lomagundi事件 |
5.4 Columbia超大陆事件 |
第六章 区域找矿意义 |
6.1 典型矿床特征 |
6.2 地质演化与成矿 |
6.3 控矿地质因素 |
6.4 找矿标志 |
6.5 新发现矿化点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课题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
(10)滇东昆阳群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在中国地层表的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序列及采样层位 |
1.1 云南东川地区 |
1.2 云南易门—元江地区 |
1.3 云南易门地区 |
1.4 采样层位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四、昆阳群中的叠层石形态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与刚果(金)Luiswishi铜钴矿床成矿作用对比研究[D]. 曾瑞垠.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性质及前寒武纪地壳演化[D]. 李夔洲.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D]. 刘昊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滇中土状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J]. 刘文佳,姜永果,徐恒. 矿产勘查, 2019(10)
- [5]云南省新平县自走铁矿成矿机理研究[D]. 李邓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6]云南东川铜矿床成矿流体与成因研究[D]. 蒋策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8]滇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J]. 李静,刘桂春,刘军平,胡绍斌,曾文涛,孙柏东,张虎,邓仁宏,张志斌,刘发刚,段向东,俞赛赢,王晓峰,赵云江,周坤. 地质通报, 2018(11)
- [9]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的厘定及区域找矿意义[D]. 徐云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滇东昆阳群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在中国地层表的位置[J]. 高林志,张恒,张传恒,丁孝忠,尹崇玉,武振杰,宋彪. 地质论评,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