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STD总线工控机的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世辉[1](2021)在《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继电器是电气工程领域关键的电气控制元件之一,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起着控制、检测、保护和隔离的作用。继电器动作可靠性直接影响了控制电路的性能,随着继电器动作次数的增加,触点的磨损也在逐渐的增大,当触点材料因为磨损而大量消耗时,继电器失效的概率也开始增大。所以针对继电器触点在多次动作后的材料消耗情况的试验研究就有工程实际意义,而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外继电器检测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以上位机为控制核心的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实现了直流继电器在各类负载情况下,各项试验参数的测量,为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情况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以及继电器的失效分析提供试验条件。本文围绕这方面的内容,结合了以往检测系统的特点,完成了以下工作:1、根据继电器触点消耗试验的要求,确定了试验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提出了设计方案。完成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的选型,确定信号调理方案,制定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试验系统的设计。2、完成了试验系统的硬件设计。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并焊接了电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驱动模块和试验回路模块,制定了试验系统的机柜,调理机箱结构设计方案并将其组装完成。3、使用Lab VIEW虚拟仪器平台完成了试验系统的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设计了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参数设置、试验控制、系统调试、数据分析等功能。4、对试验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使用试验系统对继电器进行实际试验,将试验数据与测量仪器所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系统的精度。通过人为干预失效检测试验验证系统失效判断的可靠性。
陈永杰[2](2020)在《莲杆拉丝机的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被日益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向可持续、可再生的方向发展。莲杆由于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而被人们认为是农业废弃物,然而经研究发现,莲杆中的莲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素,不仅在医学上可用于制作纱布、止血带以及缝合线等,而且在纺织行业可用于制作衣物等,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应用价值。目前莲纤维的制备主要有化学法和人工法等方法,由于污染问题和人工抽丝的效率问题,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研究采用什么拉丝方法、如何快速有效提取莲纤维、实现莲杆纤维的自动拉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对莲杆拉丝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莲杆拉丝机各机构的运动、莲杆拉丝机工艺流程以及系统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莲杆拉丝机的控制系统,并设计了相关控制子系统,包括传输子系统、固定子系统、切割子系统、折断子系统、拉丝子系统以及取纤子系统等;(2)设计了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电机、控制卡、驱动器、限位开关等的选择和端口定义、硬件连接的设计;(3)在硬件平台搭建好的基础上,对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了设计。构建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总框架,采用C++编写了控制子系统软件,采用Qt设计了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信息传递;(4)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对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和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试验。
陈雨晴[3](2020)在《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X系列直升机左/右配电盒是由自动保护开关、保险丝、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相序保护组件、反流割断器等组成的小型配电装置。目前,直升机修理工厂对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的线路逻辑测试依然采用手动测试方式。该测试方法工序复杂、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测试误差、漏测等情况。为提高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线路逻辑测试效率与修理水平、降低配电盒动作失效风险,研究用于线路逻辑测试的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以虚拟仪器为基础进行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基于ISA总线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利用VC++6.0开发了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软件,通过ISA总线、USB总线以及RS-232总线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工控机对适配器箱板卡、数字万用表、各型程控电源的有效控制。论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飞机配电系统和自动测试系统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对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取测试需求。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盒线路逻辑测试方法进行论证,基于虚拟仪器、总线技术、多线程编程技术、数字滤波技术完成对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2.基于所提出的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方案,搭建系统的硬件平台。完成包括工控机、各型程控电源、数字万用表在内的关键部件选型以及适配器箱内部板卡(包括ISA板、底板、HI板、LO板、ACI板、接触器控制板、电压控制板)、接触器箱和系统自检电路的设计;3.基于所提出的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方案,搭建系统的软件平台。使用MFC设计人机界面,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完成基于ISA总线、USB总线、RS-232总线的通信模块和进行配电盒测试的功能模块(包括不加电情况下线路导通测试与加电情况下线路通电测试)的设计与开发;4.基于所设计的测试系统,针对X系列直升机一种机型的左、右配电盒,完成系统自检模块、配电盒线路导通测试模块、线路通电测试模块的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研究的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功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线路逻辑测试要求。论文所提出的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具有硬件设计的灵活性、软件开发的开放性等优势,不仅能够满足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线路逻辑功能测试需要,对于其他直升机或飞机的同类型配电盒线路逻辑测试也具有借鉴意义。
黄征宇[4](2019)在《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的同步与安全设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总线式控制系统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军民装备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基于实时以太网通信链路的总线式控制系统已成为当今工控系统发展的主流。而国内关于此类系统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整体水平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随着高端装备对控制精度,响应速度以及运行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突破实时以太网分布式架构中的系统任务调度、多节点高精度同步以及总线通信安全等核心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涉及系统各模块间的任务时间管理、通信协议转换以及安全功能设计等多个方面。如何综合考虑这些系统内在因素,提高系统实时、同步以及安全等性能是此类系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技术难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工控系统发展现状,本文对基于实时以太网总线的分布式系统架构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一种典型主从架构的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系统各部分功能模块设计方法,明确了系统实时性、同步性以及安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为后续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工作提供设计依据。2.总线式控制系统实时性是高端装备控制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论文分析了主从站间的数据传输、多任务执行时机以及任务延迟等因素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并从任务调度和实时通信模块设计两方面展开研究。在任务调度方面,提出了一种针对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的任务调度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各控制回路任务间的时间关系,可使系统控制周期降低至百微秒量级。在通信实时性方面,对主站实时通信模块进行设计,可使系统最小通信周期达到125微秒。为进一步开展高速高精同步控制与安全问题研究打下基础。3.同步性能是制约系统多轴联动控制性能提升的重要技术指标。针对高端装备控制领域不断提升的系统同步性能要求,本文分析了影响系统同步性能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且符合CANopen协议的系统同步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总线通信、协议转换以及任务调度等因素对同步性能的影响。基于该方法,各节点控制信号的最小同步误差约为100纳秒。所提方法可直接用于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的多节点高精度协同控制。4.开放式总线架构使系统易于受到非法网络攻击等信息安全威胁。而通信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主从站数据交互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系统通信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SESAMO建模方法,设计了节点身份验证、通信加密以及数据校验等安全功能块,形成了一种兼顾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Safe-COE安全通信架构。该架构可为分布式系统的通信安全设计提供较有效的解决方案。5.为了验证论文研究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在所搭建的实验系统上进行了实时及同步性能测试,并利用形式化建模方法对系统安全通信架构进行建模、仿真与功能验证。实验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任务优化调度、外设高精度同步控制以及安全集成设计方法,系统在实时性、同步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高鑫[5](2020)在《小区车辆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小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小区车辆出行管理问题也变得愈发棘手,车辆通行效率低、临时车随意出入、物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就会给小区业主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而传统的门禁系统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解决小区车辆出行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及隐患,相关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因此,设计研究更加智能便捷化的门禁管理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研究并实现了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首先,本系统依据射频技术能达到实现远距离识别(车辆距离天线或道闸10米)的目的,业主车辆无需停顿便可出入小区,与传统系统相比大大缩短了车辆的通行时间,从而避免车辆通行拥堵,实现智能化管理;其次,外来车辆需在物业或业主授权下才能出入小区,严格限制进出,实现了小区车辆出行的安全管理;还能节约物业公司大量人工成本和工作量。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平台使用C#进行开发操作,利用C/S体系架构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的架构,选择SQL Serve数据库进行管理。车辆管理系统界面简洁,查询简单便捷,能显示所需查询的信息内容。同时本系统是开放式系统,可以与现有的模块系统(如收费模块系统、人员管理模块系统等)进行有效对接,实现系统的拓展延伸,能有效应对不同环境和需求。
王健[6](2019)在《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电子直线加速器是一种常用于大型集装箱检查领域的装置,其产生的X射线穿透物体表面后能在探测器上形成图像用于物体辨别。脉冲高压调制器、磁控管以及加速管的工作状态决定了成像的质量。而它们的工作状态取决于其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控制效率。传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中存在工作效率低、磁控管灯丝电流调节响应不及时、电子枪高压调节安全性能差以及联锁信号不齐全等问题。目前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器中,PLC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等优点,S7-1200 PLC是西门子公司新推出的一款PLC,其在程序处理速度以及通信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因此,研究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针对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及现有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后,给出了一种基于S7-1200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包括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完成了对控制模块、参数设置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磁控管灯丝电流自动调节功能、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功能、显示值计算功能、电子枪高压数字化调节功能、高压低压计时功能以及安全联锁报警功能等。实验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S7-1200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需求,为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张皓同[7](2019)在《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支撑环境与工具的实现》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经历了从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进而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以及工控机总线控制系统(IPC)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结构的发展,控制软件的开发技术与体系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系统需要适应流水线工艺复杂化和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要求流水线控制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而控制系统缺乏通用化、标准化的开发方法导致其兼容性、复用性较差。本文基于此对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方法与支撑环境和工具的实现展开研究。论文对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动态需求技术、模块化开发技术和通用设备服务技术,并分析了流水线控制系统的三种模型,对比了三种模型的设计原理和运行过程。基于模块化分层模型的设计,本文给出了模块化控制程序的开发方法,在模块化程序的接入层,介绍了标准模板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针对逻辑层的实现提出了标准化的开发方法;设计了硬件驱动层来封装各类外部设备的控制,使之与逻辑层分离。通用设备服务的构建,提供了控制系统组态生成的工具以及模块化程序接入的运行环境,建立了从控制系统配置到运行的支撑环境与工具。论文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系统事件处理、系统状态转移以及任务分发、权限管理、设备驱动等控制过程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流水线设备集群作业的应用场景,论文介绍了流水线与控制中心、转运装置之间的交互与通信过程,给出了流水线集群作业运行过程的实现。智能卡制造设备是典型的流水线设备,论文介绍了智能卡铣槽-挑线机、智能卡碰焊-封装机、智能卡个人化机三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基于模块化分层模型和通用设备服务平台给出其控制系统的实现,并对控制系统进行测试。
徐英智[8](2018)在《空间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负载模拟系统研制》文中认为压气机是推进剂空间补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对压气机提供运转动力。为验证电机驱动系统是否满足航天系统高可靠性、高效率、长寿命的最优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测试。故空间三相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研制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它模拟了压气机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动态转矩变化,以配合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验证。现如今,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负载都采用电动技术控制,以提高动态性能。本文提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机负载模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转矩模拟,具有模块化、智能化、高效率的特点,提高了自动化测试程度,具有良好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国内外电机负载模拟方式,引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机负载模拟方法的研究意义。随后以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电机的本体设计、运行原理和数学模型。同时论述了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架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本文还详细介绍了航天系统1553B总线通讯的原理和格式。最后,通过对被测对象的全面了解,提出了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研制方案。其次,阐述了整个负载模拟系统的机械设计和电气硬件设计。详细说明了各个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方法和主要参数,最终将之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负载平台。其中,该平台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采用PXI机箱,内置数据采集卡和1553B总线通讯卡。再次,对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研究。测试软件按照功能分为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存储三大模块。利用LabVIEW可编程语言,快速地设计每个功能模块的程序框图,并且拥有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VISA接口实现USB总线的通讯、DAQmx工具包完成模拟量的数据采集、LabVlEW SQL Toolkit工具包实现与数据库的操作和描述1553B总线通信子程序的详细设计。最后,通过相关实验数据验证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皆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本文设计的电机负载模拟系统数据采集精度高、运行稳定、操作灵活、调试方便,为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验证提供了便利。另外,论文在末尾处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胡刚[9](2016)在《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摆盘设备设计开发》文中认为吸头和比色杯作为生物实验室的必备品,主要用于实验试剂的转移与存放,目前国内吸头和比色杯的摆盘自动化程度低、摆盘效率低,易出现产品漏检情况。为了解决此实际工程问题,本文基于工控机和运动控制卡,并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出了一个新型的自动摆盘机控制系统,实现了从取盒、定位、检测、排料、摆盘到卸盒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从而解决了人工摆盘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客户要求出发,搭建了自动摆盘机硬件平台,此平台的控制核心是工控机,本文对此硬件平台的各个环节进行阐述,包括系统的整体硬件框架结构。第二,开发了基于LabVIEW运行环境的整个控制系统软件,包括摆盘机初始化设置模块、摆盘机回原点模块、摆盘机取盒模块、摆盘机排料模块、摆盘机装盒模块、摆盘机卸盒模块、摆盘机修正误差模块等,建立起工控机与伺服电机、继电器等各部件的通信,从而精准控制各个气缸、各个电机以及数据实时传输。第三,根据吸头和比色杯的质量检测要求,在分析吸头和比色杯缺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吸头和比色杯表面缺陷检测方案,并由此提出了吸头和比色杯的表面缺陷特征识别算法,通过对吸头和比色杯表面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可自动判断其是否属于合格产品。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摆盘机机器视觉系统能实现实时精确检测功能,满足系统检测时间和精度要求,整个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摆盘速度快、摆盘效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可实现各类大小的吸头和比色杯盒具的自动摆盘,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郑波[10](2014)在《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社会上对工装试验台的需求加高,但是每个工装试验台又是针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所研制开发的。为了克服工装试验台的这种使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了设计一台多功能的工装试验台,能够满足更多的研究需要。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在对试验台系统进行了总体的分析之后得到了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其结构和测试项目。其次根据测试系统的需求,完成了试验台硬件系统部分的设计,重点是三块工装转接板的设计及零部件的选择。在最后根据所选的元器件得到了工装试验台接线端子的数量,并设计绘制出了接线端子的分布图。将所有的硬件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起来,得到整个系统。试验台的测试软件选用了 Visual C++来编辑程序,此软件能够很好地处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并能将结果反映在计算机当中。这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试验操作过程。软件采用的是Windows对话框的形式,点击控制界面上的开始按钮,程序就会自动调用函数读取A/D卡指定端口的数据,完成数据的采集。软件会将采集到的数据采取一定方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本文在最后结合某型号的飞艇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检验了试验台的效果及其性能。试验所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实用性,相对于传统的工装试验台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二、基于STD总线工控机的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TD总线工控机的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继电器可靠性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继电器参数检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案设计 |
2.1 系统试验原理 |
2.2 数据采集系统 |
2.2.1 试验系统计算机选型 |
2.2.2 数据采集板卡选型 |
2.2.3 电压信号调理原理 |
2.2.4 电流测量原理 |
2.3 继电器驱动原理 |
2.4 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系统硬件设计 |
3.1 调理机箱整体结构设计 |
3.2 电源模块设计 |
3.3 试验回路模块设计 |
3.4 驱动模块设计 |
3.5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5.1 示波器探头电路 |
3.5.2 运算放大电路 |
3.5.3 模拟开关芯片 |
3.6 试验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系统软件设计 |
4.1 Lab VIEW简介 |
4.2 主界面设计 |
4.3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
4.4 系统校准界面设计 |
4.4.1 SCPI原理 |
4.4.2 系统校准控制过程 |
4.5 调试界面设计 |
4.6 测量界面设计 |
4.6.1 测量界面功能介绍 |
4.6.2 系统测量功能设计 |
4.6.3 数据处理 |
4.6.4 失效判断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
5.1 试验系统性能测试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系统性能指标 |
5.1.3 试验系统测试结果 |
5.2 人为干涉失效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莲杆拉丝机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莲纤维制备的研究现状 |
1.2.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 |
2.1 莲杆拉丝机工艺流程设计 |
2.2 莲杆拉丝机的系统组成 |
2.3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方案 |
2.4 系统的主要指标 |
2.5 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
2.5.1 莲杆传输系统 |
2.5.2 莲杆固定系统 |
2.5.3 莲杆切割系统 |
2.5.4 莲杆折断系统 |
2.5.5 莲杆拉丝系统 |
2.5.6 莲杆取纤系统 |
2.6 本章总结 |
3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硬件 |
3.1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 |
3.1.1 PC机和电源的选择 |
3.1.2 电机的选择 |
3.1.3 驱动器的选择 |
3.1.4 探测器的选择 |
3.1.5 运动控制卡选择 |
3.2 端口定义与连接 |
3.2.1 PC和运动控制卡的连接 |
3.2.2 连接运动控制器和端子板 |
3.2.3 连接端子板电源 |
3.2.4 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卡的连接 |
3.2.5 端子板与输入、和限位开关接口连接 |
3.2.6 输出模块 |
3.3 本章总结 |
4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软件 |
4.1 软件开发设计原则 |
4.2 软件开发的平台选择 |
4.3 开发工具 |
4.4 开发方法 |
4.5 程序实现拉丝机的控制系统 |
4.5.1 程序环境的搭建 |
4.5.2 代码整体框架 |
4.5.3 部分接口介绍 |
4.5.4 莲杆拉丝机各系统软件实现 |
4.6 人机界面的设计 |
4.6.1 人机界面框架选择 |
4.6.2 开发环境 |
4.6.3 开发过程 |
4.7 本章总结 |
5 莲杆拉丝机控制系统的测试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 硬件测试 |
5.3 软件测试 |
5.3.1 软件代码测试 |
5.3.2 移植到运动控制卡中的测试 |
5.3.3 人机界面和系统建立通信的测试 |
5.4 莲杆拉丝效率实验 |
5.5 本章总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飞机配电系统的概述 |
1.1.2 自动测试系统的概述 |
1.1.3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飞机配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研究方案 |
2.1 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的架构分析 |
2.2 配电盒线路逻辑测试需求分析 |
2.3 线路逻辑测试方法及分析论证 |
2.3.1 线路导通测试方法及分析论证 |
2.3.2 线路通电测试方法及分析论证 |
2.4 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1 虚拟仪器 |
2.4.2 总线技术 |
2.4.3 多线程编程技术 |
2.4.4 数字滤波技术 |
2.5 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2.5.1 测试系统的总体架构 |
2.5.2 测试系统的接口资源设计 |
2.5.3 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2 硬件选型 |
3.2.1 工控机 |
3.2.2 多路恒压源 |
3.2.3 程控电源 |
3.2.4 数字万用表 |
3.3 硬件设计 |
3.3.1 适配器箱设计 |
3.3.2 接触器箱设计 |
3.3.3 自检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2 软件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4.3 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4.3.1 基于ISA总线的板卡通信模块 |
4.3.2 基于USB通信的万用表测量模块 |
4.3.3 基于RS-232 通信的电源控制模块 |
4.4 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4.4.1 测试系统自检模块 |
4.4.2 线路导通测试模块 |
4.4.3 线路通电测试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测试验证及分析 |
5.1 测试验证内容介绍 |
5.2 测试验证结果分析 |
5.2.1 测试系统通信测试 |
5.2.2 测试系统自检测试 |
5.2.3 配电盒线路逻辑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测试系统实物图 |
(4)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的同步与安全设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总线式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工业现场总线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总线式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现状 |
1.4.1 系统实时性问题研究 |
1.4.2 系统同步方法研究 |
1.4.3 系统安全设计问题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总线式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1 主站模块 |
2.2.2 从站模块 |
2.2.3 系统总线通信模块及架构设计 |
2.2.4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
2.2.5 监控组态软件 |
2.3 需求分析与关键指标设计 |
2.3.1 系统实时性指标 |
2.3.2 系统外设控制的同步指标 |
2.3.3 系统安全设计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任务调度与实时通信模块设计 |
3.1 系统实时性能影响分析 |
3.2 系统任务优化调度方法设计 |
3.2.1 系统控制回路任务图构建 |
3.2.2 系统任务的时间约束分析与推导 |
3.2.3 系统任务的优先级设置 |
3.2.4 任务优化时间参数求解 |
3.3 主站实时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3.3.1 主站系统内核实时化改造 |
3.3.2 主站网络实时通信模块设计 |
3.4 系统任务调度与通信性能测试 |
3.4.1 实验系统任务调度设计 |
3.4.2 通信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线式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方法研究 |
4.1 系统同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
4.1.2 系统通信与控制任务 |
4.1.3 影响同步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 总线式控制系统同步方法研究 |
4.2.1 实时以太网总线同步方法 |
4.2.2 实时以太网总线运行 CANopen 协议的机制设计 |
4.2.3 通信和控制的时间同步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线式控制系统的通信安全设计 |
5.1 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
5.1.1 总线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 |
5.1.2 基于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安全分析 |
5.2 基于SESAMO方法论的系统通信安全设计 |
5.2.1 SESAMO和形式化建模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法 |
5.2.2 操作概念阶段 |
5.2.3 系统设计阶段 |
5.2.4 系统的安全集成 |
5.2.5 系统安全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线式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 |
6.1 实验系统整体说明 |
6.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说明 |
6.2.1 主站模块 |
6.2.2 从站模块 |
6.2.3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
6.2.4 监控组态软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验验证与仿真 |
7.1 系统实时性能测试 |
7.2 系统同步性能测试 |
7.3 系统安全通信体系性能测试与仿真 |
7.3.1 主从站总线通信性能测试 |
7.3.2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学术论文 |
2.科研项目 |
3.专利申请 |
4.科技奖项 |
(5)小区车辆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及该系统的研究优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技术分析 |
2.1 C/S体系结构 |
2.2 三层软件架构 |
2.3 系统开发工具 |
2.3.1 数据库系统 |
2.3.2 接口及通信形式 |
2.3.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2.3.4 C#语言 |
2.3.5 ADO.NET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概述 |
3.2 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3.3.1 用户需求分析 |
3.3.2 功能需求分析 |
3.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4 性能需求分析 |
3.3.5 业务流程分析 |
3.3.6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
3.3.7 功能实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
4.1.1 总体设计目标 |
4.1.2 总体结构 |
4.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2.1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 |
4.2.2 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2.3 远距离识别模块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4.3.2 物理结构设计 |
4.4 系统非功能模块的设计 |
4.4.1 系统安全防护设计 |
4.4.2 系统非正常情况防护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1.1 系统硬件环境 |
5.1.2 系统软件环境 |
5.2 系统核心模块实现 |
5.2.1 用户登录模块 |
5.2.2 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5.2.3 远距离识别模块实现 |
5.2.4 报表模块实现 |
5.2.5 部分方法和代码示例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3.3 系统运行测试 |
5.3.4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 |
1.2.1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方式 |
1.2.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
2.3 电子直线加速器工作原理 |
2.4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工艺流程 |
2.5 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状态影响因素 |
2.5.1 供水系统 |
2.5.2 充气系统 |
2.5.3 真空系统 |
2.5.4 微波源与电子枪的热阴极 |
2.5.5 调制器系统 |
2.5.6 稳频系统 |
2.6 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6.1 信号采集方式 |
2.6.2 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控制需求及功能实现方式 |
2.7 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
3.1 引言 |
3.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3 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
3.4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组件选型 |
3.5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信号地址分配 |
3.5.1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I/O地址分配 |
3.5.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信号接线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 |
4.1 引言 |
4.2 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4.3 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设计 |
4.3.1 模拟量信号处理程序 |
4.3.2 高速脉冲信号处理程序 |
4.4 控制模块设计 |
4.4.1 电机调节程序 |
4.4.2 时间管理程序 |
4.4.3 系统预热程序 |
4.4.4 系统加高压程序 |
4.4.5 调压器控制程序 |
4.5 报警模块设计 |
4.5.1 系统联锁报警程序 |
4.5.2 安全联锁警示程序 |
4.6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 |
4.6.1 电子枪高压调节程序 |
4.6.2 参数限值程序设计 |
4.6.3 磁控管灯丝电流自动调节程序 |
4.7 系统界面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仿真测试 |
5.2.1 主控界面与操作界面测试 |
5.2.2 仪表界面与报警界面测试 |
5.2.3 参数界面与设置界面测试 |
5.2.4 校准界面测试 |
5.2.5 控制系统在线程序测试 |
5.3 加速器控制系统运行测试 |
5.3.1 安全联锁运行测试 |
5.3.2 系统联锁运行测试 |
5.3.3 系统仪表运行测试 |
5.3.4 系统运行控制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支撑环境与工具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控制系统开发方法与体系结构研究 |
2.1 流水线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概述 |
2.1.1 流水线设备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
2.1.2 流水线控制系统层次划分 |
2.1.3 流水线控制系统发展及趋势 |
2.1.4 常见的流水线控制系统 |
2.2 流水线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2.2.1 动态需求技术 |
2.2.2 模块化开发技术 |
2.2.3 通用设备服务技术 |
2.3 流水线控制系统模型框架研究 |
2.3.1 整体建模的控制系统 |
2.3.2 模块化建模的控制系统 |
2.3.3 模块化分层建模的控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块化分层模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
3.1 模块化分层模型概述 |
3.2 接入层的设计与实现 |
3.2.1 工作接口 |
3.2.2 配置操作接口 |
3.2.3 外部设备操作接口 |
3.2.4 产品信息操作接口 |
3.2.5 日志接口 |
3.2.6 调试接口 |
3.2.7 监控接口 |
3.3 逻辑层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构建模块状态集 |
3.3.2 初始化与运行接口的开发方法 |
3.3.3 急停接口的开发方法 |
3.4 硬件驱动层的设计与实现 |
3.4.1 外设初始化接口的开发方法 |
3.4.2 外设指令接口的开发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设备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通用设备服务平台概述 |
4.2 流水线控制模型构建与控制系统组态 |
4.2.1 流水线控制模型构建 |
4.2.2 流水线控制系统组态工具实现 |
4.3 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运行 |
4.3.1 系统事件处理 |
4.3.2 系统状态转移 |
4.3.3 设备调度与运行 |
4.4 产品信息流转与运行日志管理 |
4.4.1 产品信息流转 |
4.4.2 运行日志管理 |
4.5 流水线集群作业的交互与通信 |
4.5.1 集群作业的运行模式 |
4.5.2 集群作业的交互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模型架构的应用实例 |
5.1 智能卡制造设备控制系统概述 |
5.1.1 智能卡铣槽-挑线机工艺流程 |
5.1.2 智能卡碰焊-封装机工艺流程 |
5.1.3 智能卡个人化机工艺流程 |
5.2 智能卡制造设备控制系统构建 |
5.2.1 智能卡铣槽-挑线机控制系统 |
5.2.2 智能卡碰焊-封装机控制系统 |
5.2.3 智能卡个人化机控制系统 |
5.3 智能卡制造设备控制系统测试 |
5.3.1 测试系统及流程 |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空间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负载模拟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机负载模拟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机驱动系统国内研究 |
1.2.2 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国外研究 |
1.3 虚拟仪器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技术指标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
第二章 空间压气机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原理及解析 |
2.1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2.1.1 电机本体 |
2.1.2 电机运行原理 |
2.1.3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 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
2.2.1 主要功能及系统架构 |
2.2.2 运行控制算法解析 |
2.2.3 1553B总线通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硬件设计 |
3.1 负载模拟系统的总体方案 |
3.2 机械结构设计 |
3.2.1 负载电机的设计 |
3.2.2 联轴器的选择 |
3.2.3 试验工装平台的设计 |
3.3 电气系统硬件设计 |
3.3.1 主工控机的设计 |
3.3.2 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
3.3.3 可控电流功率负载模块的设计 |
3.3.4 1553 B总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软件需求分析和整体设计 |
4.2 LabVIEW可编程语言简介 |
4.3 程序的人机界面 |
4.4 数据采集及处理设计 |
4.5 USB总线通讯设计 |
4.6 1553B总线通讯软件设计 |
4.7 数据存储及历史查询等设计 |
4.7.1 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
4.7.2 数据库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试结果分析 |
5.1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和测试 |
5.2 电机负载模拟系统测试 |
5.3 电机信号误差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摆盘设备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视觉检测技术介绍及国内外现状 |
1.3 LabVIEW简介 |
1.4 主要内容 |
第2章 自动摆盘机系统平台结构 |
2.1 自动摆盘系统平台框架及工作原理 |
2.1.1 摆盘机控制系统结构 |
2.1.2 上料区 |
2.1.3 检测区 |
2.1.4 摆盘区 |
2.2 自动摆盘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2.2.1 气缸 |
2.2.2 电磁阀 |
2.2.3 工控机 |
2.2.4 运动控制卡 |
2.3 自动摆盘检测系统硬件组成 |
2.3.1 相机的选择 |
2.3.2 光学镜头 |
2.3.3 光源和照明方式 |
2.3.4 光纤放大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摆盘机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3.1 软件整体设计需求 |
3.2 系统各总线通讯实现 |
3.2.1 PCI总线 |
3.2.2 USB总线 |
3.3 系统程序设计 |
3.3.1 运动控制卡控制系统 |
3.3.2 运动控制卡控制指令 |
3.3.3 自动摆盘机控制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
4.1 缺陷图像特征分析 |
4.2 表面缺陷检测框架设计方案 |
4.2.1 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结构 |
4.2.2 表面缺陷检测硬件系统 |
4.2.3 表面缺陷检测软件系统 |
4.2.4 表面缺陷识别系统 |
4.3 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
4.3.1 图像实时采集 |
4.3.2 图像预处理 |
4.4 图像分割 |
4.4.1 基于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算法 |
4.4.2 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算法 |
4.4.3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 |
4.4.4 三种分割算法的效果比对分析 |
4.5 图像滤波 |
4.5.1 Canny边缘滤波器 |
4.5.2 Deriche边缘滤波器 |
4.5.3 Lanser边缘滤波器 |
4.5.4 三种滤波器器的比较 |
4.6 形态学图像处理 |
4.6.1 形态学基本符号 |
4.6.2 图像膨胀和腐蚀 |
4.6.3 开运算和闭运算 |
4.7 内毛刺和外扩边缺陷识别 |
4.7.1 目标区域ROI提取 |
4.7.2 目标区域的测量 |
4.7.3 缺陷图像的判断 |
4.8 边缘破碎和掉角缺陷识别 |
4.8.1 目标区域提取 |
4.8.2 目标区域边缘提取 |
4.8.3 目标区域边缘拟合 |
4.8.4 目标区域边缘腐蚀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工业计算机的控制技术 |
1.2.1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发展 |
1.2.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分类 |
1.2.3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4 计算机抗干扰技术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试验台设计目标 |
2.2 试验台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分析 |
2.2.1 试验台总体构成 |
2.2.2 试验台的基本结构 |
2.2.3 试验台基本功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台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 |
3.1 工控机 |
3.2 工装转接板 |
3.2.1 主控测试板 |
3.2.2 信号调理 |
3.2.3 功率输出板 |
3.3 接线端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台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 |
4.1 试验台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软件设计的任务 |
4.1.2 软件设计语言的选择 |
4.1.3 试验台的软件总体设计 |
4.2 控制模块的设计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 |
4.2.3 串口通讯 |
4.3 数据监测模块的设计 |
4.4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台的调试以及部分试验结果的测试分析 |
5.1 试验台的调试 |
5.2 飞艇工装试验台的测试 |
5.2.1 气压高度计 |
5.2.2 风速风向仪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STD总线工控机的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继电器触点材料消耗试验系统的设计[D]. 吴世辉.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2]莲杆拉丝机的控制研究[D]. 陈永杰.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3]X系列直升机配电盒测试系统的研究[D]. 陈雨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实时以太网总线式控制系统的同步与安全设计问题研究[D]. 黄征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小区车辆远距离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S7-1200 PLC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设计[D]. 王健.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流水线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支撑环境与工具的实现[D]. 张皓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空间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负载模拟系统研制[D]. 徐英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9]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摆盘设备设计开发[D]. 胡刚. 浙江大学, 2016(07)
- [10]多功能工装试验台的研制[D]. 郑波.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