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IT产业的出路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华[1](2020)在《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新兴大国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保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中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一方面,两国正在引领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转移速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持续需求,两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值得世界关注。然而,引起世界对中印两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似性,更是两国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两个初始国情相似的国家在经济增长道路上迥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两国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国通过快速的外向型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增长,被称为“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增长经验不但没有显示出快速工业化的迹象,而且绕开工业化走上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增长之路,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尽管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机遇,都享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红利,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链条整合,结构红利效应将逐渐减弱,中印两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巨大挑战。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中印比较的文献比较少。但从实践发展看,两国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时期,研究这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因为它对就业和生产率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要素数量型增长向要素效率型增长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大国的增长实践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从这个研究中吸取一些教训。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改革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初的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使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印度则在1991年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之后,走上了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主要是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所带动。中国的工业主导型模式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中国因此被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称为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并被赞誉为“中国模式”,但也为此付出了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诸多代价。而印度的服务业主导模式使印度经济增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高速,过去20年平均每年超过6%。印度的结构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服务业,但在创造就业方面远没有那么成功,这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无就业增长”的原因,而且印度制造业几乎没有增长,印度经济也存在结构性缺陷,修复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论文对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印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速度慢于中国,而印度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再次,通过偏离-份额法对中印的部门内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劳动转移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部门内效应,也就是说两国的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就资本转移效应而言,中国的资本转移效应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印度,说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稍高于中国,而中国的劳动转移效应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低于印度。最后,论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中印产值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印度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35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仅带动0.2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国中间产品制造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41个百分点,而印度则仅带动0.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工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印度的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概而言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比印度更为激烈,范围也更广。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与结构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粘合剂”的作用,中国在服务业上的滞后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力向服务部门的转移,因此,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薛学轩,张明建[2](2017)在《走出内陆盆地 迈向世界高地——四川城镇化扬起国际化风帆》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在四川,或典雅,或摩登,或质朴,或风韵,万象峥嵘。"四川,优势在盆地,瓶颈也在盆地。四川盆地的富饶,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而盆地之偏僻闭塞,也引起了诗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浩叹。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四川的方位在哪里,盆地的出路在何方?经过多年的探索,四川走出了一条城镇化迈向国际化的金光大道,"两化"联动,局面生动。在转型中抓住"世界机会"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2003年在首家世界顶
覃婷[3](2016)在《论《信息技术协定》(ITA)与WTO法律的协同性 ——兼谈ITA产品扩围后中国的应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协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于1997年生效。ITA白生效至今在促进IT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取得了相当大成功,在各方不断的实践以及磋商过程中,其产品覆盖率扩大了,并通过降低其项下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来提高市场准入。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信息技术协定》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点进行梳理。这一部分将以ITA的早期发展到如今的逐步完善为主线,重点关注ITA产生的背景和目标,以及ITA对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和促进作用等。紧接着介绍ITA中的非关税措施,产品覆盖面和市场准入问题等几个关键议题。第二部份是《信息技术协定》和WTO相关法律之间的是如何具体的衔接的。ITA其本质上及应该与WTO法律体系相吻合,主要体现在包括争端解决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和最惠国待遇。ITA是一个相对笼统的协议,其在争端解决制度设计上比较简化,这就造成在具体案件适用上的困难。此部分首先论述ITA的争端解决机制和GATT第23条是相吻合的;其次,分析市场准入中的具体承诺义务是要跟WTO相一致的,此部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ITA扩围后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ITA对信息产业促进作用能否实现;最后,在最惠国待遇原则方面ITA也是紧随着WTO法律的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ITA与WTO的协同性。第三部分论述ITA在IT产品的出口方面创造的便利条件,那么此次ITA的扩围达成协议之后,中国将如何调整自身以期更好的利用ITA带来的潜在便利条件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中国需继续坚持WTO多哈回合的成果,并在制度设计上和法律层面做出积极回应。中国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在如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引领下,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IT产业的发展。论文结论部分总结ITA作为一个利好WTO成员国的信息技术产品协议,此次ITA扩围后中国在IT产业领域将面临更大挑战,因此中国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及法律上有回应,因此,笔者希望重申ITA与WTO法律的协同性,积极拥护WTO法律体系特别是争端解决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并在ITA扩围后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争取最大程度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
史蕾,卢敏[4](2011)在《“鸡肋”还是“利器”?——松绑教育信息化》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为什么可以为金融、电信、制造等重要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而唯独在教育领域人们看不到它独特的魅力?我国对教育信息化投入一路看涨,预计今年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66.9亿元人民币。然而,"有则锦上添花,少则无伤大雅"的应用现状令众多从事教育信息化的厂商头疼。如何借助信息化促使教育发展迈上快车道,发挥其变革的作用?在本专题中,专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将给出各自的答卷。
张业平,王琼花[5](2011)在《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与战略性产业,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发展信息产业靠IT人才,介绍了IT人才市场状况,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索了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孟蔚红[6](2010)在《高群耀:不是转行,是行业在变》文中研究指明主持人语 短短二三十年,科技的革命造成互联网、电信、IT、传媒等几万亿产业之间急剧融合,时值国家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两大背景给高群耀们带来无数的机遇,完成若干次的精彩转身。 眼下,高群耀正和默多克一起守候,期待在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媒体市场占?
许磊,尹一捷[7](2010)在《逃离蚁族》文中研究指明在家乡人心中,他们是体面的城市白领,是年轻的IT精英。在城里人眼里,他们是成群的过客,是寒酸的房客。繁华的都市中,他们居无定所。辗转奔波的生活里,他们茫然失措。早晨出门打工,晚上继续做梦。生活无从保障,爱情没有干粮。闯荡的抱负在漫长的交通中消磨殆尽。4平米的
唐红坤,俞晓娟[8](2009)在《首届科学发展高端论坛发言(摘要)选登》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要注重与时俱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 王跃生 在国家战略上,应该对科学发展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认识,科学发展前提是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现在一些地方搞的是硬发展。所谓的硬发展就是不顾一切、不讲科学
吴晓红[9](2009)在《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苏州IT产业集群的战略升级。苏州的IT产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集群的雏形,这不仅带动了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苏州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苏州IT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框架下,苏州的IT产业集群升级意义十分重大。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离不开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否则将会地区经济外向依存度过高,没有主动权,产业空心化的境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无法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相隔断,封闭的发展方式无助于企业登上高平台与世界百强竞争。因此,一方面要挖掘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增强自我发展、提高产业增加值;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整个地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苏州地方政府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充分理解他们走过的发展路程,转变政府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当前的发展实际,抓住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为产业集群升级做好服务导向工作。
田凤琪[10](2009)在《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IT转型带来的思考》文中认为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人才观的更新。创造性人才的成功开拓了我们的新视野:要想在IT世界里保持领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要使我国成为真正的IT大国,就要提高全民的创造性素质。本文就IT转型所带来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
二、中国IT产业的出路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IT产业的出路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2 印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现状 |
1.2.4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简评 |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简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 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法则 |
2.1.3 钱纳里的跨国模型 |
2.1.4 工业化内部结构合理化标准——霍夫曼定理 |
2.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2.2.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比较 |
3.1 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比较 |
3.2 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2.1 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2 印度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3 中印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3 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3.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2 印度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3 中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及原因分析 |
4.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 |
4.1.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划分角度 |
4.1.2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27 个部门划分角度 |
4.2 中印产业结构质量比较 |
4.2.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2.3 印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4 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3 中印产业结构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1 需求因素 |
4.3.2 供给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及驱动因素比较 |
5.1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比较 |
5.1.1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GDP和 GDP增速比较 |
5.1.2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比较 |
5.1.3 中印失业状况比较 |
5.1.4 中印劳动生产率比较 |
5.1.5 中印通货膨胀情况比较 |
5.1.6 中印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 |
5.2 中印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比较——产业结构变动视角 |
5.2.1 领先的“中国制造”和落后的“印度制造” |
5.2.2 中国侧重“制造业”而印度侧重“信息通讯业” |
5.2.3 领先的“印度服务”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服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6.1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6.1.1 结构红利假说 |
6.1.2 结构主义的资源逐效率配置论 |
6.1.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组织演进论” |
6.1.4 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论 |
6.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结构效应——扩展的偏离-份额法 |
6.2.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对印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2.4 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2.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根本 |
7.2.2 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
7.2.3 政府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的政策和引导上“有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论《信息技术协定》(ITA)与WTO法律的协同性 ——兼谈ITA产品扩围后中国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ITA:从早期成功到现如今的逐步完善 |
(一) ITA以及其在繁荣IT产品方面的贡献 |
1. ITA产生的背景 |
2. 早期ITA谈判以及成就 |
3. ITA的目标和影响 |
(二) ITA新的进展和关键议题 |
1. 非关税措施问题 |
2. ITA的产品扩围问题 |
3. 市场准入:ITA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
二、ITA和WTO法律的协同性 |
(一) ITA的争端解决机制契合GATT第23条 |
1. GATT第23条概览 |
2. ITA争端解决机制符合GATT第23条 |
(二) 市场准入:ITA符合WTO的市场准入规则 |
1. 关税减让 |
2. 具体承诺表 |
(三) 最惠国待遇原则:ITA与WTO的协同性 |
1. ITA目录产品关税的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水平 |
2. ITA的最惠国待遇是与WTO法律是相一致的 |
3.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顺风车”问题 |
三、ITA扩围后中国的几点应对策略 |
(一) 中国应该更加积极的拥护WTO多哈回合的成果 |
(二) 中国应在法律制度构建上对ITA扩围做出积极回应 |
(三) 中国应对ITA扩围保持谨慎态度 |
1. ITA为中国IT产业进出口保驾护航 |
2. 对ITA的扩围协议中国要保持适度的谨慎 |
(四) 中国应稳住扩围成果,进一步参与WTO法律协同进程之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鸡肋”还是“利器”?——松绑教育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整个行业的谜题 |
两个悖论 |
二十年没出过一家大企业 |
改模式≠有出路 |
不容置疑的前行 |
职业教育有奇葩 |
终身学习模式 |
跳出就业“怪圈” |
“混合”之道 |
发力“云”端 |
革命的风暴 |
复式课堂上诞生的“神童” |
对症下药是关键 |
质的飞跃 |
(9)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苏州IT产业的发展 |
1.1.2 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集群的升级有助于苏州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发展 |
1.2.2 集群的升级有助于苏州各大经济开发区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
1.2.3 集群的升级有助于苏州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
2.1 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 |
2.1.1 产业集群 |
2.1.2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区别 |
2.1.3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区别 |
2.1.4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区别 |
2.1.5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四大流派 |
2.2.1 外部经济理论 |
2.2.2 集群经济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竞争优势理论 |
2.3 产业集群的升级 |
2.3.1 产业集群升级概念 |
2.3.2 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市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况 |
3.1 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特点 |
3.1.1 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 |
3.1.2 信息技术产业的特征 |
3.2 苏州市IT产业集群的发展 |
3.2.1 苏州IT产业发展的优势 |
3.2.2 苏州IT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 |
3.2.3 苏州IT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路径设定 |
4.1 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导向 |
4.1.1 全球化下的IT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
4.1.2 全球价值链下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机制 |
4.2 苏州IT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选择 |
4.2.1 做大现有蛋糕,横向发展配套产业 |
4.2.2 价值链的内部提升 |
4.2.3 腾笼换旧鸟,开笼迎新鸟 |
第五章 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支持政策 |
5.1 IT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借鉴 |
5.1.1 台湾对本土IT产业集群的政策 |
5.1.2 韩国政府的产业集群扶持政策 |
5.2 苏州政府在IT产业集群升级中可采纳的政策措施 |
5.2.1 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由父母官变为服务员 |
5.2.2 积极促成本地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
5.2.3 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5.2.4 搭建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桥梁,培养本地植根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IT产业的出路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孙晓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2]走出内陆盆地 迈向世界高地——四川城镇化扬起国际化风帆[J]. 薛学轩,张明建.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15)
- [3]论《信息技术协定》(ITA)与WTO法律的协同性 ——兼谈ITA产品扩围后中国的应对措施[D]. 覃婷. 云南大学, 2016(05)
- [4]“鸡肋”还是“利器”?——松绑教育信息化[J]. 史蕾,卢敏. 软件和信息服务, 2011(05)
- [5]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张业平,王琼花.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6]高群耀:不是转行,是行业在变[N]. 孟蔚红. 成都日报, 2010
- [7]逃离蚁族[N]. 许磊,尹一捷. 计算机世界, 2010
- [8]首届科学发展高端论坛发言(摘要)选登[N]. 唐红坤,俞晓娟. 西部时报, 2009
- [9]苏州IT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D]. 吴晓红. 复旦大学, 2009(S1)
- [10]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IT转型带来的思考[J]. 田凤琪. 中国西部科技, 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