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院校化学课应加强环境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耿甜甜[1](2021)在《微课在中职涉农专业《遗传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康灿[3](2020)在《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整合已成为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教学”、“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便应运而生,以短小、精趣、活现、深透的短视频为特征的微课正好契合了微时代下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特别是基于微课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即“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喜爱和青睐,微课案例设计与制作已成为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项新技能,是衡量和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日常学习时间中,微课案例不仅能够让中小学生随时随地点播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而且也渐渐改变着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优势凸显,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发展潜力与现实指导意义重大深远。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视频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微课”支持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路径,并对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制作和应用等环节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与建议,最后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优势: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规范动作技术标准、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点播学习、为学生在课内提供更多学练时间、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编写素材。(2)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创新人才”、“教育信息技术化”为创编设计理念,坚持以“科学性、创造性、典型性、趣味性、可行性、时效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按照“搜集案例素材、运用案例研究法、明确案例设计要素与要求、选择案例评价标准”等基本步骤,达到创编出更多“操作简便、实效性强、故事情节各异的具有时代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基本目标的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3)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录制和应用:通过6步设计(选取课程知识点、准备教学素材、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定制作方式、片头片尾设计)、5步制作流程(选择信息表达方式、拍摄制作、编辑、合成输出、加工完善)、4种拍摄录制方法(手机拍摄型、手写板型、自由拍摄型、PPT制作型)完成微课教学案例,重点在3方面(教师案例教授、学生案例学练、师生案例教学反思)进行应用。(4)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冉娅雪[4](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是学校最富有意义和最为核心的领域之一,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因此,历来师范教育改革莫不以课程为突破口。四川省的中等师范教育发轫于近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在川南泸州创办的经纬学堂,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全国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是趋于统一的,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体现出了一些时代和地域特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演变历程曲折,但总体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对这一时期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历程的研究、反思与经验的总结,莫不对当今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原四川省内五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史、师范教材、教务类档案及国家和四川省颁布的重要教育文件等为研究基础,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展开研究。正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依据中等师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标志性事件的出现,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改造与建设阶段(1949-1965)、停滞与倒退阶段(1966-1976)、发展与繁荣阶段(1977-1997)、转型与衰落阶段(1998-2010)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的演变,在对课程目标历史沿革梳理的基础之上,从形式取向、价值取向两个维度概括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的演进特点。第三部分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结构演变历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演变经历了“文革”前十七年课程结构的单一与善变、“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结构的停滞与破坏、改革开放后课程结构的稳定与均衡三个明显的发展变化阶段。第四部分聚焦于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内容演进历程的梳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内容被高度概括在各个时期的教学大纲中,同时也体现在师范教材中,因此,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师的教学大纲,并且梳理了中等师范教材发展历程。第五部分基于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演进历程和特点的认识,反思历史,总结经验。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雪[6](2019)在《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研究是web 2.0时代下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全新教学形式。慕课翻译教学研究肇始于2013年,国内的慕课翻译教学研究起步稍晚,于2014年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探时期。目前,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国内外研究的论文数量都呈上升趋势。第二,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都注重探究与翻转课堂和SPOC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教学模式与口译教学的探析,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不够紧密,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第三,国内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被引文献之间缺乏相关性,而国外研究文献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第四,国内外均以论述性研究为主,采用文献法进行探究,但国外实证性研究文献的数量远超国内。第五,国内外研究都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属性。基于现有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本研究旨在探析我国慕课翻译教学的设计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江苏省三市五所高校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为研究工具,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慕课平台下翻译教学的五大设计要素之间关系如何?第二,学生的慕课翻译学习意愿与设计要素之间有何联系?第三,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第四,学生的性别、专业、语言水平在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上有何差异?数据分析后获得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慕课翻译教学的设计要素存在差异性。首先,按均值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技术功能”、“教学组织者”。其次,这五大要素之间存在“权重”的极差性,其中,“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与“技术功能”最为重要,其次为“教学评价”,而“教学组织者”最不重要。第二,学习意愿与“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技术功能”与“教学评价”四大要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教学组织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因此,“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技术功能”、“教学评价”设计的效果越精良,学生的慕课翻译学习意愿就越高。第三,慕课翻译教学设计受“教师”因素影响最大,受“学生”因素影响次之,“环境”因素影响最小。从权重上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影响是相当的,“环境”对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是最低的。第四,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对待慕课翻译教学设计影响因素的态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女生比男生更加能够认同“教师”、“学生”、“环境”对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但是,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在学生的专业与语言水平上均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P>0.05)。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访谈了12名师生。访谈内容分析在进一步证实问卷结果的基础上,还能挖掘出目前慕课翻译教学设计尚存在的问题。接下来,选取《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慕课课程作具体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建议。本研究对慕课翻译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价值。首先,教师需考虑到不同设计要素的特点,明确教学设计各环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而,(1)重点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关注讨论区学习氛围,鼓励生生互动,开展实时互动;(3)突破语言类慕课课程评价存在的局限性,提高作业完成率;(4)利用教育大数据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从技术上提高学习的便捷性,从而提高学习意愿;(5)注重教师出镜、教师语言艺术、教师参与度在学生慕课学习中的作用,提高教师在学生翻译学习中的影响力。其次,教师需明确慕课翻译教学设计会受到自身、学生与环境的影响,从而,(1)重点加强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设计技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改善教学理念;(2)注重学习者分析,关注学习者态度,教学内容应符合学习者现有的英语水平与翻译水平;(3)需考虑到社会需求与课程大纲对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在理论价值上,首先,本研究为慕课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次,自行编制了“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量表”与“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量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在实践价值上,本研究对教师厘清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要素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为慕课翻译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真实、富有借鉴意义的现实启示。
赵银玥[7](2019)在《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瞬息万变。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微课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热潮。在学校学科教育中,微课主要应用在学科教学的课前辅助学习、课堂教学及课后的复习指导。微课作为新型的一种网络教学资源,它的出现满足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方便教师教,更方便学生学。目前,在农村中学的学科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教育水平、教学方式等都相对落后,课堂中应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开展的科目不多,能够与时俱进学习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师也相对较少。充分利用微课的特点,将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时间合理的多元教学案例,能激发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尝试,将对样本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这一尝试对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他们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法。通过文献法了解微课的产生和发展史,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研究状况。通过设计面向学生学习的调查问卷,调查七年级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过程中,普通教学方式与应用微课教学相比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与几位学校《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师进行单独、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方式,归纳总结他们在《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合理的把这些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微课设计中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微课设计应用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合理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微课教学案例,更新学科教学模式,逐步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考核要求。
李铁绳[8](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马凯[9](2019)在《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文中认为中学教育是连接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桥梁,又兼具升学和就业职责,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学教育由西方传入,后经发展,成为中国“三段制”学制体系的重要一环。清末时期,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下令兴办新式学堂,云南中学教育在此背景下得以产生。本文以民国时期(1929—1945)云南中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在扎实史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1929年龙云主政后,着手整顿云南社会。政治社会环境的稳定,教育经费的充实为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中学硬件层面上,修建校舍、教室,增添教学用具、教学设备;中学软件层面上,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资水平。相比于民国前期,云南中学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云南中学师资力量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发展为云南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比如在培养社会发展人才方面、改变社会风气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比如中学地区发展不平衡、女子中学发展缓慢。近代云南中学教育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各种原因纷繁复杂,其中地理位置和教育经费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当时中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当今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志军[10](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研究表明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二、农业院校化学课应加强环境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院校化学课应加强环境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现实依据 |
1.1.3 理论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微课、体育微课、体育微课教学案例 |
1.3.1.2 案例、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和体育微课案例教学法 |
1.3.2 国内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现状 |
1.3.2.1 国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的概况 |
1.3.2.2 国内微课、体育微课和案例教学研究简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微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中的优势分析 |
3.1.1 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 |
3.1.2 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
3.1.3 能够规范动作技术标准 |
3.1.4 便于学生随时进行学习 |
3.1.5 提供学生更多学练时间 |
3.1.6 丰富教学案例编写素材 |
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的理念、原则、目标、步骤 |
3.2.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理念 |
3.2.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原则 |
3.2.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目标 |
3.2.4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步骤 |
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
3.3.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 |
3.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制作 |
3.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应用 |
3.4 未来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发展展望 |
3.4.1 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 |
3.4.2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 |
3.4.3 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 |
3.4.4 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 |
3.4.5 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 |
3.4.6 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历史之源:中师率先开启小学教师“综合培养”模式 |
(二)现实之困:对当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关切与思考 |
(三)理论之思:拓展教育史研究领域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等师范学校的研究 |
(二)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程设置 |
(二)四川省 |
(三)中等师范学校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五、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历程 |
一、改造与建设阶段(1949-1965) |
二、停止与倒退阶段(1966-1976) |
三、发展与繁荣阶段(1977-1997) |
四、转型与衰落阶段(1998-2010) |
第三章 从“双重”到“单一”——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演变 |
一、课程目标演进概述 |
(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双重课程目标 |
(二)徘徊于为小学和中学培养师资的课程目标 |
(三)转变为以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单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目标的特点 |
(一)形式取向:偏重于普遍性目标 |
(二)价值取向:从社会需求到兼顾个人发展 |
三、对课程目标演变历程的思考 |
第四章 从“单一善变”到“稳定均衡”——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结构演变 |
一、课程结构演变概述 |
(一)课程结构的单一与善变 |
(二)课程结构的停滞与破坏 |
(三)课程结构的稳定与均衡 |
四、课程结构的特点 |
(一)统筹协调各学科 |
(二)课程结构向均衡性、层次性、灵活化方向发展 |
五、对课程结构演变历程的思考 |
第五章 从“向外学习”到“因地制宜”——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内容演变 |
一、课程内容发展概述 |
(一)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本土化的课程内容 |
(二)突出政治性的课程内容 |
(三)因地制宜的课程内容 |
二、教材发展概述 |
(一)以统编教材为主 |
(二)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 |
三、课程内容特点 |
(一)课程内容文理艺渗透,有显着的基础性 |
(二)课程内容联系小学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
四、对课程内容演变历程的思考 |
第六章 历史经验与反思 |
一、明确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定位 |
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
三、整合课程内容,促进知识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术语与人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2 我国翻译教学研究回溯 |
2.3 国外翻译教学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慕课翻译教学研究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混合式学习理论 |
3.3 教学设计理论 |
3.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与预测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预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1.1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之间的差异性与重要性 |
5.1.2 设计要素与慕课翻译学习意愿之间的关系 |
5.1.3 慕课平台下影响翻译教学的因素 |
5.1.4 影响因素在性别、专业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5.2 讨论 |
5.2.1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 |
5.2.2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学习意愿之间的关系 |
5.2.3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 |
5.2.4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影响因素在性别、专业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慕课翻译教学设计要素的效果与启示 |
6.1 慕课翻译教学的设计要素效果分析 |
6.1.1 教学组织者的设计 |
6.1.2 教学资源的设计 |
6.1.3 教学活动的设计 |
6.1.4 教学评价的设计 |
6.1.5 技术功能的设计 |
6.2 对慕课翻译教学实践的启示 |
6.2.1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提高教师影响力 |
6.2.2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便利性 |
6.2.3 开展多元互动合作,促进实时互动 |
6.2.4 突出形成性评价,创新评价方式 |
6.2.5 健全学习支持服务,提高学习便捷性 |
6.2.6 积极转变角色,成为自主型教师 |
6.2.7 分析学习者特征,优化学习效果 |
6.2.8 考虑社会需求,实现模块化教学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7.1 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对慕课翻译教学设计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Ⅱ 访谈提纲与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
(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
(四)学生个体发展需求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
(一)理论基础 |
(二)实践意义 |
三、课题研究现状 |
(一)相关文献的收集途径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 |
一、微课的概念 |
二、农村中学的概念 |
三、七年级的概念 |
四、《道德与法治》学科概念 |
第三章 微课应用于样本学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一、样本学校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一)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二)学生学习环境分析 |
二、在样本学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微课所具备的教学设备情况分析 |
(一)教学设备配备情况 |
(二)教学设备存在问题 |
三、将微课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实施之前,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问卷内容设计 |
(四)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五)小结 |
四、总结 |
第四章 微课应用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
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结构 |
(二)各单元学习目标及课时安排 |
三、微课教学内容选择 |
四、微课《享受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微课《享受学习》教学设计 |
(四)学习效果分析 |
(五)微课教学反思 |
五、微课《慎重结交网友》应用于教学的实践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微课《慎重结交网友》教学设计 |
(四)学习效果反思 |
(五)微课教学反思 |
六、《家的意味》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家的意味》微课设计与制作 |
(四)微课《家的意味》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
(五)学习效果分析 |
(六)教学反思 |
七、小结 |
第五章 微课应用于样本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的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问卷调查内容设计 |
二、问卷分析 |
三、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一、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
(一)从农村中学教育角度 |
(二)从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角度 |
(三)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微课应用于我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微课应用于我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对近代中学教育的研究 |
(二) 对近代云南中学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与难点 |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对“中学教育”的界定 |
第一章 1929——1945年云南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一、清末云南中学教育的产生 |
二、民国前期云南中学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近现代学制及中学法规制度 |
一、近现代学制及中学法规的变化 |
二、云南省改进中学教育计划大纲的制定 |
第三节 社会稳定和教育经费独立 |
一、社会趋于稳定 |
二、教育经费独立 |
第二章 学校管理与教学概况 |
第一节 学校管理 |
一、学校设施 |
二、校务组织 |
第二节 教学概况 |
一、课程设置 |
二、成绩考查 |
三、训育与卫生教育 |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
第一节 教师 |
一、教师任用 |
二、教师来源与培训 |
三、教师待遇 |
第二节 学生 |
一、学生待遇 |
二、学生运动及课外活动 |
三、毕业生出路 |
第四章 云南中学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
第一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成就 |
一、中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
二、中学教育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云南中学教育的不足 |
一、发展不平衡 |
二、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缓慢 |
三、师资力量薄弱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
一、迁校之议缘起 |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
三、岭南大学“土改” |
四、聘请教员受阻 |
五、涉外无小事 |
六、岭大招生风波 |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
一、院系调整缘起 |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农业院校化学课应加强环境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课在中职涉农专业《遗传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 耿甜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 康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 冉娅雪.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雪.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银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民国时期云南中学教育研究(1929-1945)[D]. 马凯.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