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下电器制成世界最高效率的二次谐波发生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1](2021)在《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电陶瓷具有极优的机电性能,是高效的电-力-声能量转换系统。功率超声换能器作为一类重要的能量转换振子,广泛应用在超声清洗、超声焊接、超声化学、超声加工等领域。压电材料已被证明具有出色的低介电损耗、优异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和大的机电耦合能力等集成特性,对超声能量传递、转换和损耗机理的研究在绿色能源应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基于PZT的压电振子在高压-高温-大负载下工作,压电材料的机电性能参数高度敏感依赖于外界激励和负载工况的复杂动态特征,超声振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介电损耗和弹性损耗。避免压电振子机电性能发生突变,引起压电陶瓷严重的性能退化,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本文研究温度和机械应力对因极化引起的压电材料缺陷-能量域结构改变做了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揭示了温度场和一维力场下缺陷微观效应导致压电陶瓷畴域内部的铁电行为改变的机制,开展对压电材料介电弹性体的复杂机电行为演变的研究。探索接触界面的加工质量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声负载变化对超声换能系统的能量输出稳定性和声能量传输品质的影响规律,对超声压电振子的频率响应、转换效率和阻抗匹配及装配工艺参数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Pb(Ti0.52Zr0.48)O3在外界温度变化和机械应力加载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相变演化规律及升温或外部加载对PZT-8断口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升温效应下,断口SEM成像表明:晶体内部缺陷密度变大,多晶缺陷处出现残余可切换极化的逐渐累积,形成明显加深的晶界线,平均粒径变大;而在单轴压作用下,晶界间形成了具有更小晶粒的畴壁分界线,多晶行为逐渐演变成为晶粒间的多晶缺陷处出现的疲劳损伤,平均粒径变小。在单一温度场或一维力场下晶格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同于室温下,转变激活能低,容易产生多相的相结构的转变。加温下,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加压下,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说明结构域切换使得各晶粒中的剩余极化和内能阈值的平衡受到破坏,材料的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2)研究加热温度(Tc)、加热时间(Tt)、轴向压力(Pp)在老化天数(ta)下对Pb(Ti0.52Zr0.48)O3谐振频率fs的影响规律,分别为预测压电陶瓷在使用工况中温度和压力对单片压电振子乃至整个谐振系统的频率漂移提供定量评价体系。建立响应变量(谐振频率变化量(Δfs))与试验变量(Tc,Tt,Pp,ta)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建立输入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单片PZT-8压电振子谐振频率Δfs的影响评价。(3)分别探究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单片Pb(Ti0.52Zr0.48)O3电学参数的演化规律,用映射瀑布图表征Tc、Tt、Pp在ta下压电振子的电学参数(静态电容C1、动态电阻L1和动态电感R1)的演变趋势,在大功率条件下提供作为压电振子电学品质变化的判断依据;基于压电陶瓷畴结构的温度依赖性和大机械负载下的非线性行为,采用阻抗分析仪,得到单片压电振子在热-力环境下关键性能参数的变化,获得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eff和机械品质因数Qm的老化趋势,作为因老化效应对压电材料性能高精度影响的评价参考。(4)研究接触界面表面粗糙度(S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得到加工工艺参数和界面质量表征,探讨超声频振动在接触界面因反射或衰减产生波形微变对超声谐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预紧螺栓直径M(mm)和面粗糙度Sa(μm))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Sa响应曲面建立M和Sa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界面粗糙度对压电振子机电性能的影响程度。(5)研究轻负载(液面高度HL(mm))和固体负载(单轴压Ps(MP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探究因声负载的变化造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吸收散射,对换能器的能量输出和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M和HL,M和Ps)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HL和M-Ps响应曲面,分别建立M和HL、M和Ps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不同负载下超声换能系统处于失谐、非匹配状态的可能程度。
李佳承[2](2021)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新月异,但经济的发展导致化石能源的愈发枯竭以及环境的恶化,催生了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极大热情,电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传输形式有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其在各个行业和不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各国为推动交通工具的电驱动发展做出了大量努力,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化石能源汽车;在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等设备近年来迅速占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医疗领域,人工耳蜗、人工心脏、视力矫正器等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逐步取代便携式医疗器械,成为医疗研发的热点,并在临床逐渐得到深入应用;在通信领域,广播、全球定位系统、移动电话等正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化、互联化的世界对电能的依赖更加紧密,人类的衣食住行更多的从化石能源向电能过渡,电能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类与世界的交互。但是长期以来电能的利用方式总绕不开“插拔”、“接触磨损”、“放电”、“火花”、“便捷性差”等多种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非接触、无磨损、便捷美观的充电方式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长期的发展,该技术在电路控制、拓扑优化、能量信息同步传输、频率分裂等方面已得到了极大地探索与优化。目前该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展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但其自身特有的强磁场耦合特性是人们时刻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场景的复杂多样,场景自身存在的铁磁性金属与非铁磁性金属一方面会对系统周围的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系统的工作性能发生变化,严重时系统将无法工作。目前针对不同拓扑的电磁环境与系统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环境中的导电导磁性物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时带来的参数波动影响还需更深入研究,各种电磁调控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影响机理也有待进一步阐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分析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出发,探索了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变化时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引入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线圈参数变化模型,分析了衬底尺寸变化时对耦合器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高频磁场调控方法的新型电磁超材料谐振图案并引入中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制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高效、可靠、安全的耦合器样机。本文围绕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以及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样机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研究。建立了基于方形和圆形平面线圈的耦合器空间电磁环境计算模型,对考虑收发线圈自身电阻以及混联拓扑电感电阻的八种基本拓扑的工作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以自研耦合器和SAE WPT2/Z3耦合器为例,研究了相同耦合器参数、不同拓扑时的系统工作性能;通过定义磁感应结构因子,在相同工作性能、不同拓扑的情况下,对耦合器周围电磁环境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不同拓扑的工作性能和电磁环境对参数变化的灵敏性,筛选了关键影响因子。(2)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分别建立了加载非铁磁性金属和铁氧体衬底材料后的线圈参数计算模型,并与仿真和实验进行了对比,得到了验证,进而在两种材料的厚度、面积变化时以及重量恒定时分别对线圈等效电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融合两种不同衬底材料的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案,并通过实验在改变铁氧体数量时对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电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优化。(3)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提出了一种电磁超材料谐振图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波激励端口的电磁超材料细胞单元谐振图案的仿真模型;其次通过S参数反演法得到了细胞单元谐振图案的等效电磁参数,在6.78MHz实现了负磁导率的磁场调控;更进一步的,结合输电线路传感器中长距离无线供电系统,验证了引入所设计的电磁超材料对上述系统的功率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后为了保证输电线路传感器中长距离无线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供电,设计了零电压开关状态的E类放大电路及次级侧恒压供电方法。(4)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与实验测试。根据项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需求,选取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和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两个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设计流程;通过对多耦合器方案的规格设计,考虑线圈实际电阻和传输性能的评估分析,结合工程化的封装要求,研制了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面向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需求,设计了包含次级侧线圈接入识别的耦合器方案,并研制了整套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刘海洋[4](2020)在《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频繁检出。由抗生素残留诱导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的新兴污染物,被列为对公共卫生的三大威胁之一。然而,污水处理厂中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旨在去除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常规污染物,对抗生素、耐药菌(ARB)及耐药基因(ARGs)的去除十分有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高效彻底的抗生素及耐药性去除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长春市采用不同工艺的三家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主要处理单元中抗生素、ARB及ARGs的分布水平进行调查。以环境中频繁检出的6类(12种)抗生素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固相萃取结合HPLC-MS/MS分析对抗生素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检出频率最低,四环素类(四环素(TCH)、土霉素)、β-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抗生素的检出频率为100%,浓度范围为41.13-638.27 ng/L,出水中仍处于41.63-488.95 ng/L的浓度水平;基于抗生素检出情况,以四环素耐药菌(ARBTCH)和氨苄青霉素耐药菌(ARBAMP)为例,通过选择培养法对污水处理厂中ARB的分布及去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水体中ARB含量有所减少,但出水中仍残留着0-2.62 log CFU/m L的ARBTCH及0-2.86 log CFU/m L的ARBAMP;此外,以16S r RNA作为内参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上述污水处理厂中50种目标ARGs丰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ARGs丰度有所下降,但出水中耐药基因丰度仍为5-6log copies/m L。调查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中仍残留大量的抗生素、ARB及ARGs,进一步证实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及其耐药性。(2)以碳纳米管(CNTs)、琼脂糖(AG)为前驱体,钛网(Ti)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NTs/AG/Ti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等对CNTs/AG/Ti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NTs不规则的分散在AG凝胶薄膜内,部分CNTs裸露于薄膜外;CNTs/AG/Ti电极由C、O及Ti元素组成,纯度较高,且在电催化降解反应前后无明显官能团变化,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基于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检出情况,以TCH和AMP为目标抗生素,基于制备的CNTs/AG/Ti电极,探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催化降解条件,并分析了电催化降解机理及反应体系的毒性变化。TCH在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下(4 V、p H=7、5 wt%及10 mg/L),30 min的去除效率可达97.9%;AMP在最佳条件下(8 V、p H=8、7 wt%及5 mg/L),电催化降解60 min去除效率为94.0%;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2-在电催化降解TCH及AMP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液质分析,对电催化降解TCH及AMP的反应途径及机理进行探究,推测了目标抗生素的降解途径;基于QSAR模型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coli)ATCC25922的生长抑制情况,对母体抗生素及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电催化降解目标抗生素的过程中生成了毒性较高的中间产物,但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电催化降解体系毒性逐渐减小。(4)以TCH和AMP耐药性E.coli(AR E.coli)为目标ARB,探究了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性能及机理。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电催化处理10 min,AR E.coli的灭活效率为7.82 log,30 min内AR E.coli全部失活。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电催化灭活过程中,AR E.coli表面发生褶皱及塌陷,细胞膜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反应体系内K+浓度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升高,说明AR E.coli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体内细胞质组分发生泄露;二乙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DA/PI)双荧光染色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催化灭活反应的进行,体系中活细胞逐渐减少且死细胞增多;以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为荧光探针,探究了电催化灭活过程中耐药菌体内活性氧物种(ROS)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体内ROS浓度随电催化反应的进行而升高;采用DNA提取结合q 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发现在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过程中,胞外ARGs能够得到快速的电催化降解,胞内及总ARGs在反应的前10 min内降解速率较快。(5)以同时编码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A)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bla TEM-1)的p BR322质粒为目标ARGs,探究了电催化降解ARGs的去除效率及降解机理。p BR322初始浓度为1.0 ng/μL时,外加偏压为3 V,240 min内双蒸水(dd H2O)中tet A和bla TEM-1的降解效率分别为7.45和8.47 log;磷酸盐缓冲液(PBS)中tet A和bla TEM-1(1.0 ng/μL、2 V)在30 min内降解效率分别可达7.58和8.42 log。HPLC分析发现,在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单碱基生成;采用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检测tet A和bla TEM-1降解时的DNA片段变化,结果显示使用长扩增子均较短扩增子检测的ARGs降解速度快,且生成大量较短的DNA片段,其中bla TEM-1较tet A的降解效率更高;重测序分析发现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n Del(插入/缺失)变化;水平转化实验表明经过电催化降解处理后tet A和bla TEM-1编码的耐药性能丧失,说明电催化降解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在抗生素、ARB及ARGs的共存体系中,240 min时目标抗生素及AR E.coli完全降解或灭活,通过12 h的电催化处理,ARGs的去除效率可达5.61-5.98 log。综上所述,基于长春市污水处理厂中典型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检出情况,建立了温和高效的电催化降解体系,考察了不同实验因素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ARB及ARGs的影响,获得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探究了电催化降解途径及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水体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有效去除提供基础数据及可借鉴的方法,以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段秋雨[5](2020)在《煤矿井筒卸压槽变形实时监测仪的设计》文中认为井筒卸压槽能够有效地吸收井筒的竖向压力,但是地下流水、流沙等地质活动的长期作用会使卸压槽发生变形,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若在小变化时,没有及时采取井筒周围注浆加固等措施,任由其发展,将会造成井筒产生更大的变形,修复难度加大。若能对卸压槽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其形变量和变化趋势,在发生可控变形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能够降低维修难度和维护成本,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套可用于上述卸压槽变形的自动、实时监测仪。监测仪由多个井下分机和一个井上主机组成,主机与分机之间采用主从结构,通过485总线连接。每个分机通过地址编码电路设置自身地址,主机根据地址信息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与各分机进行通信,以达到同时监测多个卸压槽的目的。分机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LVDT位移传感器来检测井筒卸压槽的微小变形,并将卸压槽的变形信息上传至地面监控主机。若卸压槽的变形超过了事先设定的阈值,主机将自动通过光耦隔离器启动声光报警装置。主机通过液晶屏将卸压槽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形数据以曲线形式动态显示,同时分析卸压槽的每日、每周变形量,可以宏观地掌握卸压槽变形趋势,作为进行下一步保护措施的有效依据。该监测仪在实验室经过单机、联机测试,各项数据准确、稳定,实时性较强,各项功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接下来可以进入下井安装试用阶段。
杨景嵛[6](2020)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用驱动电源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在塑料件的超声焊接过程中,换能器发热将导致谐振频率发生漂移,使得系统工作在非谐振的状态下,造成驱动电源损耗增加且输出功率不稳定,严重劣化塑料焊接的质量。因此,研究开发能够进行频率快速跟踪以及输出功率连续可调的超声波焊接驱动电源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围绕传统超声波塑料焊接驱动电源存在输出功率不稳定以及频率跟踪响应慢、负载突变易失锁等问题展开研究,并设计了2kW超声波塑料焊接用驱动电源。首先,在对超声波塑料焊接驱动电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结合设计需求,采用全桥不控整流电路,并设计了以IGBT为开关管的全桥逆变电路。针对传统的匹配电路存在滤波、谐振匹配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了LCL型匹配电路,具有滤波、变阻性好等优点。其次,对驱动电源控制电路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控制系统以DSP为主控制芯片,同时设计了电压电流采样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相位检测电路、真有效值转换电路、驱动电路等。之后,基于积分分离PI控制结合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进行了频率自动跟踪控制设计,解决了传统超声波驱动电源存在频率跟踪响应慢、易失锁现象,并且频率分辨率可达到1Hz。针对输出功率调节问题,采用移相控制方式,结合软开关技术减小开关损耗,通过获取实时功率与给定相比较得到误差信号,经由PI控制器输出移相角信号,并由UC3879移相控制IC发出开关管驱动信号,从而实现输出功率0kW2kW连续可调和稳定。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驱动电源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了频率自动跟踪的快速性准确性,以及对输出功率的连续可调;搭建了超声波驱动电源的焊接实验平台,对设计的超声波驱动电源进行焊接测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驱动电源能够实现频率迅速跟踪和输出功率连续可调。
曹明[7](2020)在《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仿真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进,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袋装物料装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了国内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上述国情,研发稳定、可靠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企业委托“自动装车机器人设备”项目,面向企业需求,结合当前技术状态,研发了以CoDeSys为平台的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企业对装车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在保留原有的物料运输设备的前提下,提出了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设计方案:通过装车机器人自带的物料供给系统对接企业的打包机和拆垛机,为装车机器人提供稳定的物料来源。通过综合分析机器人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结合装车机器人的工作特点,采用了直角坐标形式机器人结构设计方案。对机器人各轴的驱动、传动方式进行了选型设计,完成电机的选型以及校核。为满足企业所需的稳定高效的装车要求,对装车机器人的供料系统进行设计。根据其供料形式的不同,初选方案有两种,一种为水平式供料系统,一种为斜坡式供料系统。首先给出两种供料系统的结构组成,然后利用流程图对两种供料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最后利用ANSYS中的预应力下的模态分析模块分析了两种供料系统工作过程中对龙门机构的影响,在综合装车效率,结构稳定性以及电气方面的因素后,最终选定了斜坡式供料系统作为装车机器人的物料供给机构。根据自动装车机器人各设备之间分布距离较远,并且控制轴数较多的特点,选用基于软PLC+EtherMAC总线的分布式运动控制方案。采用基于PC的CoDeSys软运动控制器,通过EtherMAC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来实现对各运动轴的控制。针对系统干扰来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系统电源、各驱动设备以及I/O模块电气回路进行了设计。对控制系统软件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控制任务的要求,将软件系统规划为不同的任务模块,根据各任务模块的特点,对任务模块的优先级进行划分,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其中运动控制模块基于CoDeSys中的SoftMotion模块实现,主要包括自动运行模块,手动运行模块,I/O模块,限位模块等。对装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在企业中进行了运行测试,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对控制系统以及机械结构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了以CoDeSys软件为平台的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该装车机器人的完成,对促进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的物流系统升级改造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李天册[8](2020)在《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铁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监测作为保障其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27.5k V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简称MOV)作为铁路系统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重要防护设备,对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铁路中避雷器发生运行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老化、受潮、污秽、过电压等常见故障之外,由于铁路线路中多车混跑,当车网不匹配而引起牵引网发生谐振时,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发生故障的情况日益严重。目前并没有针对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下的运行状态、故障机理和耐受特性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也没有专门针对铁路系统运行特点的避雷器监测系统来有效地应对铁路中发生的避雷器运行故障,所以针对此问题,本文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用于测试27.5k V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运行状态的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案。试验系统包括高频高压电压源,信号测量设备和数据采集分析设备三部分组成。试验方案包括分别对老化和未老化避雷器施加谐波电压,最终得到其运行规律并建立其适用于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的宽频域等效模型。通过等效模型探究避雷器的高频故障机理和高频耐受特性,为设计铁路用避雷器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在避雷器监测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中,为实现避雷器状态的准确和实时监测,故障类型的判别和监测数据的上传,选用高精度传感器进行避雷器泄漏电流和两端电压信号的采集,基于AD转换芯片和DSP芯片编写算法程序对下位机进行控制,并加装了短信预警模块,使监测系统功能更加完备,监测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在避雷器监测系统上位机的设计中,运用高效便捷的Visio Studio软件进行编程,实现数据处理,监测界面的可视化和人机交互功能。监测界面中包含了避雷器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的实时显示;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其特征参数的显示和预警;故障信息的记录显示。最后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了此监测装置可以初步投入运行,为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傅豪[9](2020)在《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伤病引起的下肢运动功能退化,近年来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的切实需求急剧增加。下肢穿戴式外骨骼是穿戴在人体表面,为人体下肢提供有效助力、增强运动能力的生物机电一体化产品,包括机械、控制、生物、感知和驱动部分。其中,机械结构设计的优劣从根本上影响外骨骼功能的实现,本文针对人与外骨骼之间运动不相容的问题,围绕下肢外骨骼机械结构开展构型分析、结构设计、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研究,为解决外骨骼人机运动相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人-外骨骼闭链构型研究。首先,采用解剖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人体下肢生理结构,了解下肢运动机理及步态特征;其次,根据下肢关节结构建立等效人体下肢模型,并建立人-外骨骼矢状面运动模型;最后,针对人机运动学不相容的问题,采用高等机构学理论对人机闭链所需引入的被动自由度数量进行讨论,并经过构型优选得到人-外骨骼相容性构型方案。2.基于相容性人-外骨骼构型理论的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设计。首先,根据人体尺寸标准确定外骨骼尺寸调节范围,根据使用性能及轻量化原则选择外骨骼主要材料,由控制精度、易控制原则确定伺服电机作为外骨骼驱动;其次,针对人-外骨骼构型优选方案对髋、膝、踝关节组件进行研究,包括主、被动自由度结构设计及不同使用者长度调节结构设计,另外,采用人体工程学理论与方法对背部、足部和大小腿人机物理约束进行设计。3.开展对人体模型、外骨骼模型和人-外骨骼联合模型运动学仿真研究。首先,采用D-H法建立下肢外骨骼运动学方程,采用正运动学的方法求其踝关节运动区域,利用Adams建立人体仿真模型并实施仿真得到踝关节运动轨迹,验证人、机踝关节的运动区域兼容;其次,将外骨骼仿真模型导入Adams中,实施常规步行运动仿真试验,观测人机踝关节运动轨迹,验证所构建的外骨骼人机运动相容特性;再次,利用Adams建立人-外骨骼相容与非相容仿真模型,实施常规步行运动仿真试验,并观测人机下肢关节角位移,以人机运动匹配度为指标验证人-外骨骼模型的运动学相容;最后,针对外骨骼大腿和小腿人机物理约束的不同位置,以最佳关节匹配度为指标,分析确定合适的人机物理约束位置。4.开展人-外骨骼联合动力学仿真与外骨骼拓扑优化研究。首先,针对步行过程中支撑相及摆动相,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人-外骨骼动力学模型,并利用Adams建立人-外骨骼动力学仿真模型,实施常规步行运动仿真试验,分别得出步行过程中理论和仿真的力矩特性;然后,以步行运动中最大髋、膝关节力矩值为载荷条件,利用Inspire对髋、膝关节主要部件进行拓扑优化,为外骨骼轻量化设计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李济霖[10](2020)在《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分配单元集成化自动测试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池能量分配单元(BDU)是电动汽车高压回路上的重要部件,其控制着高压电气回路的上下电过程,预充过程,充电过程,BDU产品的特征参数是否满足合格条件,对整车的使用寿命,控制策略,高压电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目前BDU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搭建测试环境,而没有一种专门用于BDU参数检测系统的问题,研制了一款可以根据测试指令进行在线电路重构的集成化自动测试系统。本文对电动汽车所使用的BDU系统进行了文献与市场调研,分析了其搭载的多类接触器及多类电流传感器等元件可能出现的参数异常问题,提出了测试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通过对各元件的特点及BDU本身的电气回路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各测试项目的测试基本原理、测试电路模型及测试方法。为提高测试效率,利用了自适应采样窗口等待时间算法,使测试系统在测试流程中在保持测试精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测试效率。基于各测试项目的测试模型,结合实践提出了总体在线重构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结合功能需求对测试系统中各外围设备进行了选型与分析。结合实践对可能遇到的各类测试失效情况,利用隔离器件对硬件电路进行处理,提高了各测试模型间的解耦程度,增强了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出了混合总线的信息交互架构,为逻辑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的沟通建立了通道。充分考虑到差分采样电路的使用条件,重新对差分采样电路的RC滤波电路和取样电阻匹配进行了设计,提高了参数测试精度。软件系统设计中,基于事件驱动型软件架构,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开发。建立了以利用Lab VIEW开发的上位机作为逻辑控制器,利用C语言在Code Warrior环境中开发的下位机作为从属执行器的软件系统。同时在软件中设计了软件调试模式,在此模式下软件系统可以独立于硬件系统运行,便于开发者进行逻辑验证。经实践验证,本文提出的软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友好,长期运行稳定,后期扩展能力强。最终设计了实验对本文提出的集成化自动测试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参数测试精度验证和测试效率验证。并对时间参数测试和电流精度测试模块中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均方根误差的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设计提出的测试系统,其参数测试精度可以满足汽车级精度要求,同时测试效率相对于采用以往人工搭建测试环境的方法所需的10-15分钟,减小至3分钟以内,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BDU集成化自动测试设备匮乏的问题。
二、松下电器制成世界最高效率的二次谐波发生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下电器制成世界最高效率的二次谐波发生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压电陶瓷发展概况 |
1.1.1 压电材料分类 |
1.1.2 硬性压电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
1.1.3 PZT在热-力环境下的老化效应研究现状 |
1.1.4 压电陶瓷机电特性研究现状 |
1.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研究概述 |
1.2.1 功率超声振子研究进展 |
1.2.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转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在接触界面的研究进展 |
1.3 功率超声振子在不同负载下机电性能的研究概述 |
1.3.1 功率超声振子在硬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
1.3.2 功率超声振子在软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纵向振动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设计 |
2.1 引言 |
2.2 33k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理论设计 |
2.2.1 压电陶瓷元件振动模式与压电方程 |
2.2.2 压电材料及压电换能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3 有损耗的晶片级联的机电等效图 |
2.2.4 压电换能器的机械共振频率方程 |
2.2.5 功率超声电源的选型 |
2.3 33k纵向振动变幅杆理论设计 |
2.3.1 变幅杆主要性能参数 |
2.3.2 变幅杆分类 |
2.3.3 超声变幅杆的选型和固定 |
2.3.4 半波长圆截面阶梯型变幅杆频率方程 |
2.3.5 复合棒纵向振动超声压电振子共振频率方程 |
2.4 33k超声压电振子COMSOL有限元分析 |
2.4.1 压电振子模型建立 |
2.4.2 压电振子模态分析 |
2.4.3 压电振子谐响应分析 |
2.5 试验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温度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
3.1 引言 |
3.2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
3.3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3.3.1 加温试验平台 |
3.3.2 显微结构 |
3.3.3 物相结构 |
3.4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
3.4.1 温度影响下的单片PZT-8等效电路模型 |
3.4.2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
3.4.3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
3.4.4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
3.5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机电性能演变 |
3.5.1 温度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
3.5.2 温度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
3.5.3 温度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一维力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
4.1 引言 |
4.2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
4.3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4.3.1 加力试验平台 |
4.3.2 显微结构 |
4.3.3 物相结构 |
4.4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
4.4.1 单轴压影响下单片PZT-8的等效电路模型 |
4.4.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
4.4.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
4.4.4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
4.5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的机电性能演变 |
4.5.1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
4.5.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
4.5.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接触界面的机电特性 |
5.1 引言 |
5.2 接触界面建模 |
5.3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表征 |
5.3.1 超声压电振子的装配 |
5.3.2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工艺参数 |
5.3.3 接触界面微观形貌表征 |
5.3.4 接触界面粗糙度表征 |
5.4 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接触界面下的机电特性分析 |
5.4.1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5.4.2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5.4.3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负载下的机电特性 |
6.1 引言 |
6.2 负载分类 |
6.3 液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
6.3.1 液体负载试验平台 |
6.3.2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6.3.3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6.3.4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6.4 固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
6.4.1 固体负载试验平台 |
6.4.2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6.4.3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6.4.4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历史沿革 |
1.2.2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学术界研究现状 |
1.2.3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产业化应用现状 |
1.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相关标准现状 |
1.4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场调控方法研究现状 |
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磁环境研究的关键问题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2章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研究 |
2.1 耦合器电磁环境理论建模分析 |
2.1.1 无屏蔽圆形线圈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1.2 无屏蔽矩形线圈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1.3 无屏蔽耦合器工作时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2 耦合器工作性能理论建模分析 |
2.2.1 WPT系统补偿拓扑结构 |
2.2.2 基于平面耦合器的WPT系统电路模型 |
2.2.3 串并联与混联补偿拓扑模型分析 |
2.3 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机理研究 |
2.3.1 耦合器磁感应结构因子的分析与选取 |
2.3.2 相同负载功率时不同拓扑的电磁环境对比 |
2.3.3 不同拓扑工作性能与电磁环境对参数变化的灵敏性分析 |
2.3.4 不同拓扑的关键影响因子 |
2.4 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问题应对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 |
3.1 无屏蔽平面线圈自身参数计算 |
3.1.1 平面线圈自感计算 |
3.1.2 利兹线内阻计算与选型分析 |
3.1.3 平面线圈内阻计算 |
3.2 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影响建模分析 |
3.2.1 镜像法建模及线圈参数变化分析 |
3.2.2 耦合器性能变化理论建模分析 |
3.2.3 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 |
3.3 铁磁性衬底材料对线圈参数影响建模分析 |
3.3.1 含单层衬底的线圈参数变化模型 |
3.3.2 单层衬底厚度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3.3 单层衬底面积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3.4 单层衬底重量恒定时的影响规律 |
3.4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融合对耦合器的综合影响研究 |
3.4.1 含双层衬底的线圈参数变化模型 |
3.4.2 双层衬底厚度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4.3 双层衬底面积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4.4 双层衬底重量恒定时的影响规律 |
3.5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对WPT系统工作性能影响研究 |
3.5.1 单侧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性能影响及优化改善 |
3.5.2 双侧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电磁环境影响及性能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 |
4.1 高频磁场调控方法概述 |
4.2 应用于WPT系统的电磁超材料工作机理分析 |
4.2.1 电磁超材料单元谐振图案设计 |
4.2.2 电磁超材料等效参数提取建模 |
4.3 电磁超材料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提升研究 |
4.3.1 应用场景分析 |
4.3.2 中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4.3.3 性能提升结果 |
4.4 融合电磁超材料和线圈的封装设计 |
4.5 含电磁超材料的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供电稳定性优化 |
4.5.1 E类放大逆变电源零电压开关设计 |
4.5.2 加载超材料的磁共振无线输电系统恒压供电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与实验测试 |
5.1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5.1.1 多场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应用分析 |
5.1.2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设计流程 |
5.2 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制 |
5.2.1 耦合器规格设计 |
5.2.2 谐振拓扑分析及参数选取 |
5.2.3 方案对比及评估 |
5.2.4 机械封装设计及性能验证 |
5.3 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研制 |
5.4 多场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测试 |
5.5.1 电磁环境测量仪器 |
5.5.2 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 |
5.5.3 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电磁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性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 |
第一章 引言 |
1.1 抗生素概述 |
1.1.1 抗生素类药物简介 |
1.1.2 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 |
1.1.3 抗生素的危害 |
1.2 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概述 |
1.2.1 抗生素耐药菌 |
1.2.2 抗生素耐药基因 |
1.2.3 抗生素耐药性的环境水平 |
1.2.4 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
1.2.5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 |
1.3 水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去除 |
1.3.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 |
1.3.2 高级氧化技术 |
1.3.3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1.3.4 电催化降解体系 |
1.3.5 毒性分析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分布调查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污水处理厂水样的基本水质 |
2.3.2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 |
2.3.3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菌 |
2.3.4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基因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2 电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征方法 |
3.3.2 表征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催化降解典型抗生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影响因素 |
4.3.2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机理探究 |
4.3.3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
4.3.4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影响因素 |
4.3.5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机理探究 |
4.3.6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电催化灭活抗生素耐药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2 抗生素耐药菌的转化培养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外加偏压对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影响 |
5.3.2 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机理探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
6.3.2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机理探究 |
6.3.3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及其耐药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煤矿井筒卸压槽变形实时监测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主要创新点 |
2 监测仪方案选型与设计 |
2.1 监测仪设计要求 |
2.2 监测仪方案选型 |
2.3 监测仪的总体设计方案 |
2.4 监测仪的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监测仪硬件设计 |
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3.2 LVDT传感器电路设计 |
3.3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
3.4 地址编码电路设计 |
3.5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 |
3.6 声光报警模块设计 |
3.7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8 通信模块设计 |
3.9 电源模块设计 |
3.10 硬件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4 监测仪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 |
4.3 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4.4 波形发生模块程序设计 |
4.5 模数转换模块程序设计 |
4.6 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
4.7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8 液晶屏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监测仪功能调试 |
5.1 硬件电路调试 |
5.2 软件功能调试 |
5.3 整机调试与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用驱动电源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超声波塑料焊接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波驱动电源主电路设计 |
2.1 超声波驱动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
2.1.1 超声波驱动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
2.1.2 超声波驱动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 |
2.2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
2.2.1 整流电路的选择 |
2.2.2 滤波电路的选择 |
2.2.3 整流滤波电路参数设计 |
2.3 逆变电路拓扑的研究与设计 |
2.3.1 逆变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 |
2.3.2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2.3.3 逆变电路的参数设计 |
2.4 换能器等效阻抗分析及匹配电路设计 |
2.4.1 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和阻抗特性分析 |
2.4.2 匹配网络的设计 |
2.5 高频变压器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波驱动电源控制系统研制 |
3.1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3.2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3.2.1 电压检测电路 |
3.2.2 电流检测电路 |
3.3 电压电流调理电路 |
3.4 有效值测量电路 |
3.5 电压电流相位检测电路 |
3.6 频率跟踪电路 |
3.6.1 频率跟踪的方法 |
3.6.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
3.6.3 DDS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3.7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3.7.1 震荡频率参数设计 |
3.7.2 相位调制 |
3.7.3 输出死区设置 |
3.8 IGBT驱动电路 |
3.9 保护电路的设计 |
3.9.1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
3.9.2 过温保护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驱动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
4.1 频率自动跟踪控制策略 |
4.1.1 PI控制器的设计 |
4.1.2 PI-DDS频率跟踪流程图 |
4.2 输出功率控制策略 |
4.2.1 软开关PS-PWM逆变器工作过程 |
4.2.2 PS-PWM功率调节数学分析 |
4.2.3 PS-PWM功率控制策略及控制算法 |
4.3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4.4 中断保护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驱动电源仿真及实物实验 |
5.1 超声波驱动电源仿真分析 |
5.1.1 频率自动跟踪仿真分析 |
5.1.2 功率控制的仿真分析 |
5.2 实物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仿真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装车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运动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结构设计 |
2.1 企业现场情况及设计要求 |
2.2 装车机器人结构设计 |
2.3 驱动方式选择 |
2.4 驱动电机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3 装车机器人供料系统设计 |
3.1 喂料式供料系统理论分析 |
3.2 两种供料系统的机械结构对比 |
3.3 两种供料系统控制方式比较 |
3.4 装车机器人在不同供料系统下结构稳定性对比 |
3.5 两种供料系统对比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硬件构架设计 |
4.2 控制系统组成 |
4.3 硬件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CoDeSys软件简介 |
5.2 CoDeSys软件平台 |
5.3 控制程序模块化设计 |
5.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现场安装与调试 |
6.1 现场电气安装 |
6.2 各模块运行调试 |
6.3 现场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避雷器故障与测量理论基础 |
2.1 避雷器原理与结构 |
2.1.1 管型避雷器 |
2.1.2 阀型避雷器 |
2.1.3 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
2.2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故障产生原因及其危害 |
2.2.1 老化故障及其危害 |
2.2.2 受潮、污秽故障及其危害 |
2.2.3 过电压故障及其危害 |
2.2.4 高频故障及其危害 |
2.3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测量方法 |
2.3.1 避雷器测量方法 |
2.3.2 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下的测量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避雷器高频特性试验 |
3.1 试验样品、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样品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案 |
3.2 未老化避雷器试验结果 |
3.2.1 基波电压单独作用下的伏安特性 |
3.2.2 单次谐波电压作用下的运行特性 |
3.2.3 基波和多次谐波电压共同作用下的运行特性 |
3.3 老化避雷器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比较 |
3.5 避雷器宽频域等效模型及高频耐受特性 |
3.5.1 避雷器宽频域等效模型的建立 |
3.5.2 避雷器高频故障机理 |
3.5.3 避雷器高频耐受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避雷器监测系统下位机设计 |
4.1 功能需求和监测指标 |
4.2 硬件构架与功能模块设计 |
4.3 监测设备 |
4.3.1 电流传感器类型与测量原理 |
4.3.2 电流传感器选型与测量原理 |
4.3.3 电压传感器选型 |
4.4 数据预处理及传输模块 |
4.4.1 AD转换芯片选型 |
4.4.2 数据处理芯片及算法设计 |
4.4.3 传输模块 |
4.5 无线通信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避雷器监测系统上位机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功能需求 |
5.2 避雷器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2.1 避雷器老化预警算法设计 |
5.2.2 避雷器高频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2.3 避雷器受潮、污秽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3 软件界面设计 |
5.3.1 监测主界面 |
5.3.2 故障监测与预警界面 |
5.3.3 故障信息查询界面 |
5.4 数据存储与查询 |
5.4.1 Access数据库存储 |
5.4.2 HS4数据文件格式存储 |
5.5 软件功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助行外骨骼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刚性外骨骼研究现状 |
1.3.2 柔性外骨骼研究现状 |
1.3.3 刚-柔耦合外骨骼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人-外骨骼相容性构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人体下肢结构解剖学研究 |
2.2.1 人体解剖学相关术语 |
2.2.2 人体下肢骨骼运动机理 |
2.2.3 人体下肢步态特征分析 |
2.2.4 基于Open Sim的人体下肢步态仿真 |
2.3 人体下肢模型与人-外骨骼矢状面运动模型 |
2.3.1 人体下肢模型 |
2.3.2 人-外骨骼矢状面运动模型 |
2.4 人-外骨骼相容性模型 |
2.4.1 基于空间机构的人机闭链自由度分析 |
2.4.2 人-外骨骼运动相容性模型构型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下肢外骨骼尺寸参数 |
3.3 下肢外骨骼材料选择 |
3.4 驱动选择 |
3.5 下肢外骨骼结构设计 |
3.5.1 背部组件设计 |
3.5.2 髋关节组件设计 |
3.5.3 膝关节组件设计 |
3.5.4 踝关节及足部组件设计 |
3.5.5 人机物理交互组件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下肢外骨骼运动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下肢外骨骼运动学 |
4.2.1 D-H坐标变换 |
4.2.2 外骨骼运动学模型建立 |
4.2.3 人机运动兼容区域 |
4.3 基于Adams的外骨骼运动学仿真 |
4.3.1 外骨骼仿真模型建立与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基于Adams的人-外骨骼联合运动学仿真 |
4.4.1 人-外骨骼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
4.4.2 人机运动匹配度分析 |
4.4.3 人机物理约束最优位置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人-外骨骼联合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5.2.1 单腿支撑相动力学模型 |
5.2.2 单腿摆动相动力学模型 |
5.3 基于Adams的人-外骨骼联合动力学仿真 |
5.3.1 人-外骨骼联合仿真模型建立与设置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
5.4.1 髋关节组件优化 |
5.4.2 膝关节组件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分配单元集成化自动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1.2.2 电动汽车BDU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电动汽车BDU系统测试设备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参数测试分析与参数测试基本方案研究 |
2.1 BDU参数测试需求分析 |
2.2 可在线重构的模块级测试模型原理设计 |
2.2.1 基于差分采样的电压测试模块 |
2.2.2 动态响应补偿的时间测试模块 |
2.2.3 采样窗口自适应传感器测试模块 |
2.2.4 基于四线法的接触电阻测试模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参数测试硬件系统研究 |
3.1 混合总线架构设计与外围设备选型 |
3.2 总体硬件电路设计研究 |
3.3 差分采样电路设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数测试系统软件系统开发 |
4.1 软件功能需求设计 |
4.2 软件架构设计 |
4.3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4 测试系统事件处理器研究 |
4.4.1 电压测试处理器设计 |
4.4.2 时间测试处理器设计 |
4.4.3 传感器测试处理器设计 |
4.4.4 接触电阻测试处理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精度与效率实验测试 |
5.1 实验准备 |
5.2 实验测试结果 |
5.2.1 吸合释放电压实验 |
5.2.2 吸合释放时间实验 |
5.2.3 电流传感器精度实验 |
5.2.4 触点接触电阻实验 |
5.3 测试效率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松下电器制成世界最高效率的二次谐波发生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D]. 李婧. 中北大学, 2021
- [2]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D]. 李佳承. 东南大学, 202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D]. 刘海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5]煤矿井筒卸压槽变形实时监测仪的设计[D]. 段秋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用驱动电源研制[D]. 杨景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7]喂料式袋装物料装车机器人仿真与控制系统研究[D]. 曹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D]. 李天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下肢穿戴式外骨骼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D]. 傅豪.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分配单元集成化自动测试系统研究[D]. 李济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