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监督 公正执法(论文文献综述)
焦红玲[1](2021)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履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文江[2](2021)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就会引发舆论炒作,从而给公安机关抹黑,不仅造成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益受损,而且还有损公安队伍形象,有损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服务不够文明、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眼中的基层公安民警应当是提供服务时应当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文明规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其次,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安民警需要支持时,不支持公安工作,不信任基层公安民警,不能恰当监督公安工作,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基层公安民警眼中,人民群众应当信任基层公安民警,支持基层公安工作,正确监督基层公安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是打击和被打击的关系。首先,违法犯罪人员对待基层公安民警有恶意投诉,暴力抗法,聚众闹事等行为。基层公安民警眼中违法犯罪人员应当束手就擒,主动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实供述违法犯罪罪过,不恶意投诉基层公安民警,不暴力抗法,不聚众闹事。其次,在违法犯罪人员看来基层公安民警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所以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尊重保障违法犯罪人员人身权益,不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善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这对关系中包含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还包括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造成基层公安民警福利待遇与发达地域有差距;基层公安机关的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较少,造成基层有的公安民警不能严格恪守伦理道德,执法权威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安民警权益受损。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各项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敦促基层公安民警严格践行伦理规范。其次,由于机制体制的因素,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基层公安领导对基层公安民警任用不公平,和基层公安民警交流少,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关系,作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包容下属,要关心爱护下属,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应当尊重基层公安领导,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警察和警察伦理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深入探讨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即基层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伦理关系及彼此之间的道德要求、责任承担现状。
隋从容[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王群[4](2020)在《浅析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打造的一个重要追究体现,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执法的重要力量,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会通过公正执法来调节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生产要素之间的社会关系,并通过法律形式制约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的人或事,进而促进社会公正的完善。文章在阐述公安机关公正执法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安机关执行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意识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树立、执法环境的打造、执法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具体思考如何更好的确保公安机关公平公正执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持。
高一飞,蒋稳[5](2019)在《习近平关于政法机关严格执法的重要论述解读》文中认为党的多次重大会议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都对"严格执法"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与观点。提出严格执法,原因在于现实中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这也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要求、依法治国的要求。实现严格执法,要强化执法人员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执法人员要信仰和坚守法治;要把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要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当前要着力解决权力违法违规干预问题;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要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要将严格执法与文明公正执法相结合;领导干部要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有助于我们完善严格执法,为中国法治化进程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耿智利[6](2019)在《新时期监狱公正执法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监狱公正执法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且是监狱机关推进监狱工作法治化进程和实现依法治监的核心和灵魂。虽然我国监狱执法规范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影响和制约监狱公正执法的因素依然存在。面对新时期的严峻挑战以及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建立公正执法体系,推进法治现代化建设。
穆斐[7](2019)在《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当今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提升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通过对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重要问题的阐述,拟构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协调、与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相适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相呼应的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理论体系。为达到上述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步骤和内容主要是:首先,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概况、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素质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基本过程、当前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等进行深入调研及分析,明确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但就目前而言,针对这一领域或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甚少,在学术上甚至是空白,这也就成为笔者研究该选题的出发点。其次,对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理论论述进行梳理和阐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南、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对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任务、方法和途径等进行研究,力求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如何完善或健全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政策和制度进行论述,对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规律进行探索,以便为这方面的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对这方面建设的规律作出初步的概括。依据上述思路,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为第一章导论的内容。主要是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关于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研究现状、关于监狱戒毒人民警察思想政治素质的研究现状、关于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研究现状、关于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的研究现状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和难点,以及本文研究运用的方法及坚持的原则等。第二板块,为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概况的概述,以及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基本过程的总结,在充分肯定当前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的主流与优势的同时,科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探讨其成因,确定其研究问题的导向。第三板块,为第三章的内容。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主要是对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理论指导进行阐述,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毛泽东思想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通过这一部分的阐述,明确研究的理论指导,打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板块,为第四章、第五章、结束语的内容。主要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根据形势发展,结合当前实际,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任务、方法、途径等进行论述,同时对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以及规律进行探讨,以增强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结束语部分对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研究作了总结及展望。
田娟[8](2017)在《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党绝对忠诚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①人民警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首要的政治品质就是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公安机关大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忠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大力培育人民警察的忠诚品质,对于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培育人民警察的忠诚品质为立论基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认真分析。文章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入手,总结了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内容、要求和特点。随后,作者从实证研究方法出发,分析了警察忠诚品质的现状以及影响警察忠诚品质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育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主要思路。该研究在得出相关结论时,更多地是引申出来的探究和思考,期望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对其他研究者有所启发。论文由五章构成,其基本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如下:论文的第一章认真梳理了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理论基础。对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后,我们发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忠诚理念,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章提炼了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基本内涵、内容要求和主要特点。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有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法律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在执法实践中,能够严格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并以维护百姓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民警察的忠诚品质时刻伴随着职业本身的强制性、示范性和奉献牺牲的内在特质,其彰显的忠诚具有鲜明的特色。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建立了人民警察忠诚度量表和忠诚品质影响因素量表,利用SPSS17.0对824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之前构建的假设模型,较为客观地得出了当前警察忠诚品质的现状以及影响警察忠诚品质的相关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职业忠诚作为一个维度来考察,并得到了验证,拓展了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研究空间。论文的第五章探讨了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培育的主要思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到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和警营文化建设,再到完善忠诚的制度机制,力图丰富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培育的基本路径,在思想上、制度上、情感上、方法上实现人民警察知与行的统一,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忠诚是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灵魂。人民警察只有将忠诚精神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刻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实现每一个人的“中国梦”保驾护航,才不愧对“人民”警察的光荣称谓。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每一位警察的辛勤付出,任重而道远。
胡涛[9](2017)在《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共同实践的价值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平衡利益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基层民警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分子,在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错误的执法理念、不严格遵守执法程序、执法实体不公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些基层民警宗旨意识不强、政治素质不高、法律对此的监管不够细化等。为此,我们必须多管齐下:首先,加强基层民警的公正价值观教育,用公正的价值观来引导和规范基层民警的具体执法行为;其次,从提高基层民警的法律素养和加强对基层民警的监督方面入手,确保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公正;再次,改善外部执法环境和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为基层民警执法公正创造良好的条件。该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研究目的和研究理论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并梳理出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公正观及人民警察公正观的相关概念进行理论阐述,论述了基层民警公正观的内涵和践行公正观的标准,并分析了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的特殊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指出了基层民警在践行公正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为基层民警践行公正观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
李豫黔[10](2015)在《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进一步强化监狱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保证公正执法司
二、强化监督 公正执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监督 公正执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概述 |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
2.1.1 人民警察 |
2.1.2 基层公安民警 |
2.1.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 |
2.1.4 警察伦理 |
2.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特点 |
2.2.1 执法对象的危险性 |
2.2.2 执法条件的艰苦性 |
2.2.3 执法主体的易被腐蚀性 |
2.3 提高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道德水平必要性 |
2.3.1 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
2.3.2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监督的有力抓手 |
2.3.3 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
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要求 |
3.1 新时代公安工作伦理总要求 |
3.1.1 对党忠诚 |
3.1.2 服务人民 |
3.1.3 执法公正 |
3.1.4 纪律严明 |
3.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原则 |
3.2.1 文明执法 |
3.2.2 公正执法 |
3.2.3 效率执法 |
3.2.4 及时纠错 |
3.3 公安民警的道德要求 |
3.3.1 严私德 |
3.3.2 守公德 |
3.3.3 明大德 |
3.4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道德现状 |
3.4.1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时表现的美德 |
3.4.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涉及到的伦理关系 |
3.4.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存在的道德问题 |
4 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4.1 警民关系及其要求 |
4.1.1 警民关系 |
4.1.2 警民关系的特征 |
4.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措施 |
4.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承担责任现状 |
4.2.1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承担 |
4.2.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缺失 |
4.2.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待 |
4.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态度 |
4.3.1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爱戴 |
4.3.2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4.3.3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期望 |
5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
5.1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打击被打击关系 |
5.1.1 基层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
5.1.2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5.1.3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道德期望 |
5.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现状 |
5.2.1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正确执法 |
5.2.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的不良表现 |
5.2.3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望 |
5.3 基层公安民警要正确正理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关系 |
5.3.1 转变执法理念 |
5.3.2 提高自身执法素养 |
5.3.3 善于做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 |
6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关系 |
6.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 |
6.1.1 公安机关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 |
6.1.2 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民警责任的缺失 |
6.1.3 强化公安机关保障基层警察权益的措施 |
6.2 基层公安民警上下级之间的的领导被领导关系 |
6.2.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之间的相互道德期望 |
6.2.2 基层公安领导对下属的责任 |
6.2.3 基层公安部门上下级关系建设路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浅析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内涵 |
二、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社会意义分析 |
(一)是开展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
(二)是促进民警和民众关系和谐的重要要素 |
(三)是维护公安机关公平公正权威性的重要体现 |
三、公安机关执法存在的问题 |
(一)人情世故影响执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
(二)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影响 |
(三)执法监督体制不完善 |
四、公安机关执法公正的优化对策 |
(一)加大力度改善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 |
(二)完善公安机关执法法律法规 |
(三)完善执法机关内部整改、外部监督制度 |
(四)培养公安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 |
五、结语 |
(6)新时期监狱公正执法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加强监狱公正执法的重要性 |
(一) 监狱公正执法是新时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二) 监狱公正执法是确保监管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
(三) 监狱公正执法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迫切需要 |
二、当前影响监狱公正执法的因素 |
(一) “人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
(二) 我国监狱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
(三) 缺乏公正执法的保障机制 |
三、新时期监狱公正执法体系的建立 |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公正执法意识 |
(二) 促进监狱法律制度现代化 |
(三) 建立有效机制, 保证执法公正 |
(7)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说明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创新点、难点 |
(二) 本文研究运用的方法、坚持的原则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状况 |
一、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概况 |
(一) 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的组成情况 |
(二) 监狱、戒毒人民警察队伍基本情况 |
(三) 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 |
二、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举措、基本过程和成绩经验 |
(一)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举措 |
(二)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基本过程 |
(三)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取得的成绩 |
(四)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取得的经验 |
三、当前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
(一) 主流与优势 |
(二) 问题与不足 |
(三) 成因与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 |
(一)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理论依据 |
(二)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
(三)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 |
(一)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
(二)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
(三)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论述 |
(一)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
(二)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
(三)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任务、方法和途径 |
一、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原则 |
(一) 相关理论概述 |
(二) 明确主要原则 |
二、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任务 |
(一)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必须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 |
(二)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必须进一步牢筑为民的宗旨理念 |
(三)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必须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 |
(四)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必须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 |
三、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方法 |
(一) 加强素质建设方法 |
(二) 借鉴先进合理方法 |
(三) 方法运用具体要求 |
四、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途径 |
(一) 抓好理论武装 |
(二) 开展社会实践 |
(三) 发挥组织作用 |
(四) 运用科技手段 |
(五) 加大基础投入 |
(六) 加强自我塑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以及规律探索 |
一、不断完善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政策 |
(一) 正确认识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政策的重要性 |
(二) 继承和完善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相关政策 |
(三) 加大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政策的宣传 |
二、建立健全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制度 |
(一)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
(二) 建立健全选拔制度 |
(三)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四) 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
(五)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 |
三、深入探索新时期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规律 |
(一) 加强全局规划 |
(二) 紧贴工作实际 |
(三) 坚持与时俱进 |
四、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一、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问题的基本论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法治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问题的基本论述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理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述要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
第二章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内涵、要求和特点 |
第一节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基本内涵 |
一、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 |
二、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 |
三、坚定执着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内容要求 |
一、忠诚于中国共产党 |
二、忠诚于国家 |
三、忠诚于人民 |
四、忠诚于法律 |
第三节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的主要特点 |
一、源于职业的强制性 |
二、基于职责的奉献精神 |
三、因于职能的示范性 |
第三章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维度的建构 |
一、构建忠诚度四个维度 |
二、设计忠诚度维度量表 |
三、预测试与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的具体数据结论 |
一、不同性别警察忠诚品质的数据结论 |
二、不同警龄警察忠诚品质的数据结论 |
三、不同行政级别警察忠诚品质的数据结论 |
四、不同教育程度警察忠诚品质的数据结论 |
五、不同警种警察忠诚品质的数据结论 |
第三节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现状的实证分析结论 |
一、基于数据结论的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现状 |
二、基于数据结论的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构 |
一、构建忠诚品质影响因素模型 |
二、设计忠诚品质影响因素量表 |
三、预测试与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的具体数据结论 |
一、职业忠诚影响因素的数据结论 |
二、情感忠诚影响因素的数据结论 |
三、规范忠诚影响因素的数据结论 |
四、持续忠诚影响因素的数据结论 |
第三节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论 |
一、基于数据结论的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影响因素 |
二、基于数据结论的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培育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一、强化入警动机教育 |
二、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
第二节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 |
一、培育警营文化精神内核 |
二、创新警营文化工作思路 |
三、把握警营文化运行特点 |
第三节 树立警察良好形象 |
一、提高警察自身素质 |
二、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
三、搭建交流宣传平台 |
第四节 健全警务建设长效机制 |
一、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 |
二、建立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
三、强化监督机制 |
四、构建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公正观及人民警察公正观 |
2.1 公正观的理论概述 |
2.1.1 公正的内涵解读 |
2.1.2 公正观的内涵 |
2.2 社会主义公正观 |
2.3 人民警察公正观 |
2.3.1 人民警察公正观内涵 |
2.3.2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的标准 |
2.3.3 基层民警树立公正价值观的特殊重要性 |
3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实证研究 |
3.1 对基层民警公正价值观认知现状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的积极方面 |
3.2.1 基层民警执法公正素养普遍提高 |
3.2.2 基层民警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 |
3.2.3 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逐渐得到了保障 |
3.3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3.3.1 “官本位”的执法理念 |
3.3.2 执法程序不公 |
3.3.3 执法实体不公 |
3.4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执法观念滞后 |
3.4.2 职业素质和法律素养不高 |
3.4.3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
3.4.4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3.4.5 执法工作制度不完善 |
3.4.6 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4 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
4.1 加强基层民警公正价值观的培育 |
4.1.1 加强基层民警忠诚教育 |
4.1.2 加强基层民警执法为民教育 |
4.1.3 加强基层民警公正廉洁执法教育 |
4.2 为基层民警公正执法创造良好条件 |
4.2.1 加强基层民警法律素养的培训 |
4.2.2 完善相关程序规定和标准规范 |
4.2.3 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
4.3 强化对基层民警执法的监督 |
4.3.1 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 |
4.3.2 建立透明的权利运行机制 |
4.3.3 建立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 |
4.4 强化对基层民警的职业激励与权益保护 |
4.4.1 解决基层民警职级晋升问题 |
4.4.2 关心基层民警身心健康问题 |
4.4.3 提高基层民警津贴福利待遇问题 |
4.4.4 加大对基层民警执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执法司法不公的致命破坏作用 |
二、深刻认识坚持严格公正执法的重大意义 |
(一)坚持严格公正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严格公正执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 |
(三)坚持严格公正执法是确保法律实施的重要途径 |
三、坚定推进严格公正执法,完善刑罚执行制度 |
(一)牢固确立刑罚执行新理念 |
(二)完善刑罚执行制度 |
(三)严格规范刑罚执行活动 |
(四)切实加强罪犯人权保障 |
(五)深化狱务公开、强化执法监督 |
(六)建立完善刑罚执行办案责任制 |
四、强化监督 公正执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履行研究[D]. 焦红玲. 兰州大学, 2021
- [2]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D]. 张文江.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4]浅析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J]. 王群. 法制博览, 2020(16)
- [5]习近平关于政法机关严格执法的重要论述解读[J]. 高一飞,蒋稳. 政法学刊, 2019(02)
- [6]新时期监狱公正执法体系的建立[J]. 耿智利.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2)
- [7]新时期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研究[D]. 穆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8]人民警察忠诚品质研究[D]. 田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9]基层民警践行公正价值观问题研究[D]. 胡涛.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2)
- [10]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思考[J]. 李豫黔. 中国司法,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