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区实施避洪农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静[1](2020)在《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与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洪涝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黄河、淮河等几大河流都发生过流域性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蓄滞洪区在防洪抗洪紧要时刻,发挥了削减洪峰和蓄滞超额水量的重大作用,确保了重要防洪地域的安全,为流域防洪减灾任务作出了巨大贡献。列入2000年《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的蓄滞洪区国家名录有97个(其中黄河流域有5个:北金堤、东平湖、北展宽区、南展宽区、大功),2008年新一轮流域防洪规划调整保留了黄河下游东平湖蓄滞洪区、北金堤蓄滞洪保留区及南展宽防洪保护区,其余取消。本论文对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展开转型发展与空间规划相关研究。因下游东平湖、北金堤尚保留蓄滞洪功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本论文结合因取消蓄滞洪功能而最有发展潜力的黄河南展宽区(又称垦利展宽区)进行规划对策研究。因蓄滞洪区功能及蓄滞洪区政策影响,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土地利用和群众生活、生产开发活动都受到了极大限制,区内经济社会水平至今仍停留在70年代,是河南和山东最贫穷落后的区域。为彻底改变蓄滞洪区特有的贫穷落后局面,改善区内民生,提高群众福祉,本论文通过对黄河下游和南展宽区的转型发展研究,提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为基础,打造宜居生活社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等),促进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本论文在对国内外蓄滞洪区发展经验的总结中,结合黄河下游蓄滞洪区现状及南展宽区规划,研究下游转型发展模式,提出南展宽区的规划对策以验证论文中作者提出的转型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本论文研究重点:1、分析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及南展宽区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2、提出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结合南展宽区规划提出转型发展的规划对策;3、设计出有利于转型发展的规划、政策等制度创新和建议。
刘晓声[2](2016)在《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文中指出洪水灾害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旦洪水来临,人们必须立即转移,只有提高应急转移工作效率才能够将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避洪转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安置区的选择和转移路径的优化。本文主要针对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进行了避洪转移安置问题的研究。根据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的现状,选取赣东大堤新干段、樟树段、万州段和东新段等4个溃口在赣江发生200年一遇超标洪水且泉港不采取分洪措施,以及抚西大堤沙溪段和王家洲段等2个溃口在抚河发生200年一遇超标洪水作为最不利条件下,划分了危险区,确定了安置区及转移路线。在选择安置区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程、坡度、土地覆盖、居民点分布、道路交通等。安置区确定后,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制定转移路线。具体研究内容为:(1)收集和处理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辅助资料,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的空间特征;(2)编制洪水风险图,构建水力学模型,研究洪水分析组合方案及洪水影响分析;(3)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特征及最佳避洪转移路径,研究避洪转移方案;(4)对比分析研究制定避洪转移安置方案。本文在理论和技术上对安置区的选择及转移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可为避洪转移安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的支持,为水利相关管理部门在实际避洪转移安置工作中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作用。
吴中伟,陶春元,杨期勇[3](2011)在《环鄱阳湖区域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环鄱阳湖区域实施污染净化型农业的产业化是控制湖区面源污染,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本文论述了污染净化型农业特点及其在鄱阳湖实施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适合鄱阳湖区域特色的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董晓娅,董明辉[4](2011)在《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优化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及现状特征,找出了在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契机,进而提出了湖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优化,即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继续抓好优质粮油生产,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牲畜和水产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在空间组织优化方面:采取三点三线开发模式,以岳阳、常德、益阳3点为开发据点,开发东部重工业、旅游业线;西南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线;中部避洪农业线;在湖区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实现防洪减灾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黄欠如,叶川,孙永明,黄齐,刘青,李靖,熊国根[5](2010)在《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以江西都昌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都昌县作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单退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技术研究。采取面上调查与典型分析、试验与示范、引进创新与组装集成相结合,分别开展了河港湿地香根草截污修复技术,退居地土地整理技术、耕地高效多维用地技术,低洼地莲藕避洪高效种植技术以及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养分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试验区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33.6%,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增加52.6%,主要农作物水稻增产11.2%,棉地效益提高8%~20%,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11.1%,河港湿地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下降60%和93%。
周景芍,程艳红,张素平,李旭东,可素娟,周康军,滕翔[6](2009)在《黄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文中指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全河多年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仅占全国河
傅春,林永钦[7](2009)在《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生计资产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生计水平取决于所采取的生计策略,生计策略取决于所拥有的生计资产状况。在对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生计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移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生计资产的状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表明移民的生计策略较为单一、生计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为促进移民生计的发展,应对移民各类型资产的改善提供直接的和间接的支持。
林永钦,傅春,危鼎[8](2007)在《鄱阳湖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以洪灾风险为主要风险确定了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内各种避洪农业模式的风险度量指标,并依此对各种可能模式的效益与风险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退田还湖区综合避洪农业模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法求出非劣解,并通过收益—风险的综合分析,为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发展的风险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袁展汽,肖运萍,刘光荣,刘仁根[9](2007)在《鄱阳湖区避灾减灾农业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多年实施避灾减灾科技示范项目的经验,总结了鄱阳湖区避灾减灾的有效耕作制、适宜作物品种及种养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结合实践,提出了对湖区避灾减灾农业的建设性建议及对策。
常疆,李杨,朱佩娟,尹辉[10](2007)在《避洪耐涝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退田还湖区发展避洪耐涝生态农业,是提高移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拓展安置容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洞庭湖区的农业优势和退田还湖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将其发展的总体方向确定为实现避洪耐涝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其基本思路是:(1)双退垸行洪区面对洪水渍水重点发展耐涝性强的水生蔬菜、水生饲料及特种名优渔类产业;(2)单退垸区避开洪水重点发展粮油、林草、畜牧业等主导产业;面对洪水、渍水发展耐涝性强的水禽和特种水产养殖业;(3)蓄洪垸区避开特大洪水大力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突出发展草食牧畜业,积极发展水禽和特种渔类养殖业。通过发展差异性的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建设具有支柱产业链特色的粮油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基地、林木、蔬菜生产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最终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
二、湖区实施避洪农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区实施避洪农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与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蓄滞洪区 |
1.3.2 防洪保护区 |
1.3.3 房台 |
1.3.4 “三区三线”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 |
2.1 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国内蓄滞洪区转型发展研究现状 |
2.1.2 国外蓄滞洪区转型发展研究现状 |
2.1.3 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蓄滞洪区发展实践研究 |
2.2.1 黄河北展宽防洪保护区发展实践 |
2.2.2 黄河大功分洪区发展实践 |
2.2.3 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发展实践 |
2.2.4 日本渡良濑生态修复型滞洪区发展实践 |
2.2.5 美国湿地型蓄滞洪区发展实践 |
2.2.6 印度限制建设型洪泛区发展实践 |
2.3 小结 |
3 我国蓄滞洪区基本情况 |
3.1 我国蓄滞洪区设置及分类情况 |
3.1.1 蓄滞洪区设置情况 |
3.1.2 蓄滞洪区分类情况 |
3.2 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发展历程 |
3.2.1 东平湖蓄滞洪区 |
3.2.2 北金堤蓄滞洪保留区 |
3.2.3 南展宽防洪保护区 |
3.3 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发展研究 |
3.3.1 不同类型蓄滞洪区居民安置方案研究 |
3.3.2 不同类型蓄滞洪区转型发展方向研究 |
3.4 当前黄河下游蓄滞洪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人口预测方法单一,未合理预测人口容量 |
3.4.2 土地利用粗放,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3.4.3 村民主动参与意识薄弱,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
3.4.4 忽视老房台村的历史价值,缺乏专项保护规划 |
3.4.5 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不足,降低生活满意度 |
3.5 小结 |
4 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
4.1 当前影响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 |
4.1.1 土地利用结构 |
4.1.2 生态环境 |
4.1.3 文化传承与发展 |
4.1.4 人口与人居环境 |
4.2 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路径指引 |
4.2.1 合理划定“三区三线” |
4.2.2 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4.2.3 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蓄滞洪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
4.2.4 加大生态产业园区扶持力度,鼓励支农项目向区内集聚 |
4.3 转型发展策略分析 |
4.3.1 控制区内人口规模 |
4.3.2 集约节约用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 |
4.3.3 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打造宜居生活社区 |
4.3.4 合理布局生态产业,推动分区差异发展 |
4.4 小结 |
5 黄河南展宽区转型发展实践及规划对策分析 |
5.1 黄河南展宽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5.1.1 影响南展宽区转型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
5.1.2 南展宽区主要发展优势 |
5.2 南展宽区转型发展规划对策分析 |
5.2.1 以就地安置为主的农村居民点迁建规划 |
5.2.2 以绿色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 |
5.2.3 以便民共享为目标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气象 |
2.4 河湖水系 |
2.5 社会经济 |
2.6 道路交通 |
2.7 防洪工程 |
2.7.1 圩堤 |
2.7.2 穿堤建筑物 |
2.7.3 防洪工程存在问题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关键技术及模型 |
3.1 空间分析技术 |
3.2 路径优化技术 |
3.3 洪水分析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收集和整理 |
4.1 数据收集 |
4.2 数据整理 |
4.2.1 基础资料 |
4.2.2 工程资料 |
第5章 洪水分析 |
5.1 洪水风险分析 |
5.1.1 计算方案制定 |
5.1.2 洪水分析计算 |
5.1.3 洪水分析结果 |
5.2 洪水影响分析 |
5.2.1 洪水影响分析指标 |
5.2.2 洪水影响分析 |
5.2.3 灾情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洪转移分析 |
6.1 危险区与转移单元确定 |
6.1.1 避洪转移洪水分析方案 |
6.1.2 危险区的划分 |
6.1.3 避洪转移单元确定 |
6.2 避洪转移人口分析和避洪方式选择 |
6.2.1 避洪转移人员确定 |
6.2.2 避洪方式选择 |
6.3 安置场所确定 |
6.3.1 选择原则 |
6.3.2 避洪转移安置匹配 |
6.4 转移路线确定 |
6.5 避洪转移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环鄱阳湖区域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染净化型农业及其特点 |
1.1 污染净化型农业理念及实践 |
1.2 污染净化型农业的特点 |
2 鄱阳湖区发展污染净化型农业的必要性和条件 |
2.1 鄱阳湖区发展污染净化型农业的必要性 |
2.2 鄱阳湖区发展污染净化型农业的条件 |
3 环鄱阳湖区域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想 |
3.1 污染净化型农业与避洪农业相结合模式 |
3.2 污染净化型农业与水产养殖业结合模式 |
3.3 污染净化型农业与血吸虫防治工程相结合模式 |
4 结束语 |
(4)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洞庭湖区发展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分析 |
1.1 湖区自然要素特征 |
1.2 湖区经济社会概况 |
1.2.1 农业总量规模较大。 |
1.2.2 工业有一定的基础。 |
1.2.3 服务业正加快发展。 |
1.2.4 经济整体水平现状。 |
2 环洞庭湖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控 |
2.1 解放思想, 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 |
2.2 更新观念, 加速发展草食牲畜养殖业 |
2.3 发挥优势, 规模发展水产水禽养殖业 |
2.4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
2.5 整合资源, 加速发展湖区特色旅游业 |
3 环洞庭湖区空间组织的优化调控 |
3.1 确定与培育湖区增长极 |
3.2 确定与建设湖区发展轴线 |
4 环洞庭湖区经济一体化建设构想 |
4.1 洞庭湖区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
4.1.1 湖区自然资源的同构性。 |
4.1.2 湖区环境功能的整体性。 |
4.1.3 湖区产业结构的相似性。 |
4.1.4 湖区社会文化的同源性。 |
4.2 洞庭湖区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
4.2.1 湖区防洪减灾一体化。 |
4.2.2 湖区空间布局一体化。 |
4.2.3 湖区区域市场一体化。 |
(5)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以江西都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基本情况 |
1.1.1 种植业结构单一, 效益低 |
1.1.2 洪涝灾害频繁, 制约农业发展 |
1.1.3 荒地面积大,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1.1.4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
1.2 研究方法 |
2 主要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 |
2.1 以水稻、棉花为主体的高效多维用地技术 |
2.2 莲藕避洪高效种植技术 |
2.3 土地整理技术 |
2.3.1 退居地土地整理技术 |
2.3.2 沙洲地土地整理技术 |
2.3.3 草洲地土地整理技术 |
2.4 以河港湿地香根草为主体的拦污治理技术 |
2.5 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
3 结语 |
(6)黄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
1.1 防洪规划 |
1.1.1《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 |
1.1.2《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 |
1.1.3《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
1.1.4《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
1.2 防洪工程建设 |
1.2.1 堤防工程 |
1.2.2 分蓄洪工程 |
(1) 沁南滞洪区 |
(2) 北金堤滞洪区 |
(3) 东平湖滞洪区 |
(4) 大功分洪区 |
(5) 北展宽区、南展宽区 |
(6) 黄河下游滩区 |
1.2.3 河道整治工程 |
1.2.4 水库工程 |
(1) 三门峡水库 |
(2) 小浪底水库 |
(3) 西霞院水库 |
(4) 故县水库 |
(5) 陆浑水库 |
(6) 万家寨水库 |
(7) 刘家峡水库 |
(8) 龙羊峡水库 |
1.3 防洪非工程措施 |
1.3.1 水情测报 |
1.3.2 洪水预报 |
1.3.3 防洪预案 |
1.3.4 防汛通信 |
(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
(2) 短波、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 |
(3) 交换系统 |
(4) 移动通信系统 |
1.3.5 分蓄洪区管理 |
(1) 管理体制 |
(2) 运行机制 |
(3) 法规建设 |
(4) 财产登记 |
(5) 风险管理 |
(6) 运行调度管理 |
(7) 政策方面 |
1.3.6 调水调沙 |
1.3.7 防汛机动抢险队 |
1.3.8 防汛抢险料物 |
2 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
2.1 抗旱减灾工程 |
2.1.1 蓄水工程 |
2.1.2 引提水工程 |
2.1.3 灌区建设 |
2.1.4 井灌工程 |
2.2 抗旱非工程措施 |
2.2.1 组织管理 |
2.2.2 政策法规制度 |
2.2.3 保障体系 |
2.2.4 水量调度 |
(7)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生计资产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鄱阳湖移民生计结构中的生计资产分析 |
1.移民的人力资本分析 |
2.移民的社会资本分析 |
3.移民的自然资本分析 |
4.移民的物质资本分析 |
5.移民的金融资本分析 |
三 总结与建议 |
(10)避洪耐涝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的必要性 |
2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主导产业选择 |
2.1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
2.2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定位 |
3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
3.1 双退垸行洪区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
3.2 单退垸区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
3.3 蓄洪垸区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
四、湖区实施避洪农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转型发展与空间规划研究[D]. 张海静. 浙江大学, 2020(01)
- [2]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D]. 刘晓声. 南昌大学, 2016(03)
- [3]环鄱阳湖区域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想[J]. 吴中伟,陶春元,杨期勇. 科技广场, 2011(12)
- [4]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优化调控研究[J]. 董晓娅,董明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6)
- [5]鄱阳湖单退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以江西都昌县为例[J]. 黄欠如,叶川,孙永明,黄齐,刘青,李靖,熊国根.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5)
- [6]黄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J]. 周景芍,程艳红,张素平,李旭东,可素娟,周康军,滕翔. 中国防汛抗旱, 2009(S1)
- [7]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生计资产调查分析[J]. 傅春,林永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8]鄱阳湖退田还湖区避洪农业模式的探讨[J]. 林永钦,傅春,危鼎. 湖泊科学, 2007(06)
- [9]鄱阳湖区避灾减灾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 袁展汽,肖运萍,刘光荣,刘仁根.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7)
- [10]避洪耐涝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案例研究[J]. 常疆,李杨,朱佩娟,尹辉. 自然灾害学报,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