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膜的合成与性能

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膜的合成与性能

一、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功能膜的合成及其性能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宋颖[1](2021)在《基于地聚物微纳米颗粒的多功能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污染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低能耗、操作简单、连续操作等优点,在水净化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废水中污染物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宽适应性、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低成本生态友好型的水净化膜。地质聚合物微纳米颗粒(GPs)具有亲水性、吸附性以及可以构筑微通道等多种优点,可将其用于水净化膜的改性制备。本研究基于GPs制备了三种不同结构的超滤膜,分别是仿生异质结构多层膜(GPs-SA/CS)、以地聚物颗粒-聚乙烯醇为活性层的混合纤维素复合膜(GPs-PVA/MCE)、孔填充型地聚物颗粒-壳聚糖/聚多巴胺/玻璃纤维膜(GPs-CS/PDA/GF),并将三种超滤膜应用于水中含油乳液、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去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受木材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启发,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异质结构的多层膜。采用悬浮固化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36μm的地质聚合物微粒(GPs),将其掺杂到海藻酸钠(SA)基质中,构建出具有众多微通道的“木质部”层,壳聚糖(CS)用于构建结构致密的“韧皮部”层。合成的仿生多层膜(GPs-SA/CS)显示出明显的异质多层结构,水通量为53.88 L·m-2·h-1·MPa-1。通过截留和吸附的共同作用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表现出了理想的去除效果,其中对50 nm聚苯乙烯微球的去除率为98.30±0.88%,对结晶紫(CV)的去除率为99.38±0.52%,对Pb(II)的去除率为99.41±0.50%,对Cu(II)的去除率为97.77±0.49%,对水包油乳液的去除率为99.30±0.50%以上。此外,该仿生膜在含油乳液连续7天的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2)采用真空抽滤法将经聚乙烯醇(PVA)修饰的地质聚合物微纳米粒子(GPs)组装在混合纤维素基膜(MCE)表面,得到多功能地质聚合物颗粒-聚乙烯醇/混合纤维素超滤膜(GPs-PVA/MCE)。GPs平均粒径为208 nm,添加量为0.15 g时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最佳,水通量为11293 L·m-2·h-1·MPa-1。该多功能复合膜对不同污染物均表现出优异的去除性能:通过孔道截留作用可去除水中100%的50 nm聚苯乙烯微球和99.87%的乳化油;通过吸附作用亦可去除水中100%的阳离子型染料;相较于原始MCE膜,该复合膜对上述三类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提升了528.54%、25.78%、90.96%。特别是在连续处理含油乳液时,该复合膜使用1 h后通量仅降低了21.70%,远低于MCE膜的95.70%,基膜上活性层(GPs-PVA)的构筑,增加了复合膜的亲水性,所以抗污染性能得到显着提升。(3)在不改变玻璃纤维膜(GF)原有厚度的基础上,通过将壳聚糖修饰的地聚物微纳米颗粒分散液(GPs-CS)动态组装在GF膜内部,再以聚多巴胺(PDA)封填,获得“孔填充”型吸附-超滤的双功能膜(GPs-CS/PDA/GF)。GPs-CS的添加可以有效调节复合膜的孔道结构和亲水性,使其具有高通量的同时保证了去除污染物的性能。该复合膜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对水中不同类型的油污去除率均达到99.50%以上,利用GPs-CS的吸附能力可同时去除乳化油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对水中的复合污染物6 mg·L-1的Pb(Ⅱ)、5 mg·L-1结晶紫(CV)和4 g·L-1正十六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3.52%和99.73%,与文献报道的多种复合膜相比,优势明显。该复合膜经去离子水浸泡35天后,对水中的正十六烷的去除率仍可达99.31%;在极端酸碱条件浸泡1天,去除率仍在99.30%以上,证实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国峥[2](2020)在《介孔氧化铈基材料制备及降解有机物作用机理》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微波辅助软模板法制备系列有序介孔氧化铈(CeO2)基纳米催化材料、生物模板法制备无序介孔CeO2。借助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CeO2的形貌、结构及性能的调控规律,阐明了软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材料及生物模板法制备无序介孔材料的形成机制。同时以催化湿式过氧化(CWPO)反应体系降解丙烯腈废水中的有机物,对材料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阐明了介孔CeO2基催化材料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机理。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为五部分:(1)基于协同作用机理,以硝酸铈为前驱体,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F127)为软模板剂,微波辅助技术制备了有序介孔CeO2。系统研究了F127添加量、微波加热温度、微波加热时间及酸改性条件对样品结构、形貌及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微波辅助软模板法生成介孔结构的机理。通过丙烯腈废水中有机物的CWPO降解试验,揭示介孔CeO2材料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5mmol硝酸铈中添加2g F127,100℃反应60min,550℃煅烧6h得到形貌规整的球形颗粒堆积的介孔CeO2,比表面积为350.1m2/g,平均孔径为9.06nm,硫酸酸化能显着提高CeO2表面酸性。CeO2吸附有机物机理包括静电作用和表面络合作用,为化学型吸附。CWPO催化降解试验中,商品CeO2的COD去除率为35.6%,而酸化介孔CeO2达到89.3%。(2)基于氧化物掺杂理论,以硝酸铈和硅酸钠为原料、F127为模板剂在微波辅助加热下制备出了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CeO2-SBA-16。系统研究了硅源和铈源的投加量、搅拌时间及微波反应时间对CeO2-SBA-16的物相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将制备的CeO2-SBA-16用于微波辅助湿式催化氧化(MW-CWPO)降解丙烯腈废水试验,阐明其吸附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铈源投加量5%、搅拌60min、微波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0min,获得材料比表面积317.5m2/g,平均孔径6.937nm。CeO2-SBA-16在60min的时间达到吸附平衡,COD吸附率为51.2%。催化试验中CeO2-SBA-16投加量为1.0g时,丙烯腈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3)基于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在有序介孔CeO2的基础上,采用沉积-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制备等离子体复合材料Ag/Ag Cl/CeO2。系统地研究了Ag负载量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吸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Ag/Ag Cl/CeO2在可见光-CWPO催化联用体系(photo-CWPO)的催化性能,阐明催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mmol硝酸银负载的Ag/Ag Cl/CeO2比表面积为317.5m2/g,平均孔径8.82nm,禁带宽度为2.9e V,Ag/Ag Cl增强了CeO2对400~700nm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在photo-CWPO试验体系,COD去除率由单一CWPO体系的51%提高到photo-CWPO体系的90.1%,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COD去除率仍能达到84.8%。(4)基于生物矿化及仿生学原理,以多糖为生物模板剂制备无序介孔CeO2,系统考察不同模板剂、模板剂浓度、煅烧温度对无序介孔CeO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揭示多糖模板合成介孔材料的机理。并通过制备材料在微波辅助CWPO(MW-CWPO)体系中对丙烯腈和苯酚的降解过程研究,阐明介孔CeO2的催化活性机理。结果表明:以0.02mol硝酸铈为前驱体,分别以10%壳聚糖、1%海藻酸钠、5%淀粉为生物模板剂,400℃煅烧制备的三维网状无序介孔CeO2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20.37 m2/g、256.43m2/g、210.0m2/g,平均孔径分别为3.66nm、12.87nm、7.13nm。在MW-CWPO降解试验中,微波反应20min,丙烯腈和苯酚降解完成,COD去除率符合Arrhenius经验模型中的二级动力学过程,相关系数R2达0.95以上。(5)基于离子掺杂原理,软模板法制备了银掺杂氧化铈材料Ag/CeO2。阐明了Ag的掺杂对介孔CeO2的结构形貌的影响。在连续流CWPO反应体系,阐明Ag/CeO2降解有机物的途径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5mmol硝酸铈、2mmol硝酸银中添加2g F127,100℃反应60min,550℃煅烧6h得到形貌规整的介孔Ag/CeO2,比表面积297.2m2/g,平均孔径8.57nm。CWPO体系中,Ag/CeO2为催化剂COD去除率93.4%比CeO2催化剂的COD去除率提高约10%。在CWPO体系中,Ag/CeO2的催化性是由CeO2的Lewis酸位、碱位和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论文有图101幅,表21个,参考文献190篇。

周伟伟[3](2020)在《碳基材料改性层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滤膜能有效截留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和病原菌等污染物,且操作压力小、运行能耗低、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在水质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尽管如此,膜污染仍然制约着超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水体众多污染物中,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膜污染物之一。为了有效解决NOM引发的膜污染问题,本论文利用纳米碳材料、有序介孔碳等碳基材料的吸附、催化特性,通过表面涂覆的方法在超滤膜表面构筑了碳基材料改性层,制备了碳基材料改性超滤膜,系统地研究了碳基材料改性层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选取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s)作为纳米碳材料的代表,以水中典型有机物腐殖酸、牛血清蛋白、海藻酸钠为目标污染物,系统地研究了纳米碳材料改性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呈空心卷曲状相互缠绕,而CNFs呈实心棒状纳米结构。膜表面CNTs改性层将典型有机物的截留率提升至81.4~91.9%,CNFs改性层提升至26.9~79.2%。有机污染物种类影响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与CNFs相比,CNTs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抗污染性能。地表水处理实验表明,纳米碳材料改性层将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升至34.0~54.6%和34.4~64.1%,出水中腐殖质类与色氨酸蛋白类荧光组分也得到进一步去除。CNTs改性层将可逆和不可逆污染阻力分别降低了77.8%和60.9%,而CNFs改性层仅使可逆污染阻力降低了38.5%。“膜孔堵塞-滤饼层过滤”模型拟合分析显示,CNTs和CNFs改性层将污染机理转变体积由60 mL分别增加至180和95 mL,延迟了污染机理从膜孔堵塞到滤饼层过滤的转变。纳米碳材料改性层通过预吸附和孔径筛分作用截留污染物,避免有机物在膜表面直接沉积,延缓了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改性层吸附对腐殖酸污染的缓解占主导作用,海藻酸钠污染缓解以孔径截留作用为主。选取六方结构CMK-3和立方结构CMK-8作为有序介孔碳的代表,系统地研究了有序介孔碳改性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K-3为典型的二维六边形对称结构,内部为长直并联平行通道,而CMK-8为三维多孔结构,内部通道紧密缠绕且拥挤。CMK-3改性层将典型有机物的截留率提升至76.3~87.2%,CMK-8改性层提升至49.0~70.7%。有机污染物种类影响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与CMK-8相比,CMK-3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抗污染性能。地表水处理实验表明,改性层对DOC和UV254截留率的提升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CMK-3>PAC>CMK-8。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优先去除腐殖质类污染物,CMK-8对类色氨酸蛋白物质的去除作用明显,而CMK-3同时增强了腐殖质和类色氨酸蛋白物质的去除。CMK-3和CMK-8改性层对可逆和不可逆膜污染缓解效率分别为55.2~63.9%和65.4~87.8%,而PAC改性层加重了可逆膜污染。“膜孔堵塞-滤饼层过滤”模型拟合分析显示,有序介孔碳改性层使得腐殖酸和牛血清蛋白过滤过程中膜孔堵塞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海藻酸钠过滤中污染机理转变体积略微增加。改性层的吸附和孔径截留作用均有助于缓解膜污染,CMK-3的吸附能力更强,污染物可通过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进入介孔内,而CMK-8相对较大的内部阻力不利于污染物吸附。为进一步强化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在膜表面构筑了碳基材料改性层吸附-催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氧化体系,对比研究了四种碳基材料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碳基材料均能促进水中PMS的分解,催化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CMK-3>CNTs>CMK-8>CNFs。电子顺磁共振和氧化活性物质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自由基和非自由基氧化途径,SO4·-、~·OH、O2·-和1O2是产生的主要氧化活性物种。腐殖酸、牛血清蛋白和有机混合物的截留率分别提升至76.1~92.3%、51.8~89.4%和72.6~86.4%,但海藻酸钠的截留率降至41.4~57.6%。吸附-催化氧化进一步缓解了腐殖酸引起的可逆膜污染,污染阻力降低了32.6~54.0%,但对牛血清蛋白污染的进一步缓解作用有限。超滤膜抗海藻酸钠污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过滤末端比通量由0.031增加至0.105~0.286,可逆污染阻力降低了72.0~91.2%。地表水处理实验表明,污染物DOC和UV254去除率分别增至36.2~74.1%和43.2~84.0%,出水中各荧光组分也得到有效去除。在多种氧化活性物种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分布发生改变,大分子生物聚合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更好地被改性层吸附截留。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使可逆污染阻力降低了58.2~83.2%,不可逆污染阻力降低了36.2~76.3%,CNTs和CMK-3的污染缓解效果优于CNFs和CMK-8。本论文通过在超滤膜表面构筑碳基材料改性层,提出了改性层截留及膜污染缓解作用机制,阐述了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机理,优化了膜改性层制备及工艺运行参数,提高了膜截留效率、延长了使用周期,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张璇[4](2018)在《Fe3O4/PES超滤-吸附双功能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砷废水对人类健康损害严重,研究含砷废水的高效治理技术重要意义。本文用传统共混法和新型反向灌装制膜法将Fe304微球固定在聚醚砜(PES)超滤膜中,构建出兼具超滤和吸附性能的双功能膜,开展了其对水中复合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法合成Fe3O4微球。研究结果表明,Fe3O4微球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积(31.9m2/g),其尺度约为250nm,内部有20nm的微小纳米颗粒组成。Fe304微球对五价砷的吸附容量大(525.6mg/g),吸附速度快,且几乎不受共存离子影响。2、通过传统共混法,在制备超滤膜铸膜液的过程中投加进不同量的Fe304微球,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再用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超滤性能评价装置和原子荧光光谱等仪器对共混膜的超滤和吸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对超滤性能的测试,发现Fe3O4微球的添加会提高铸膜液的亲水性,所以由共混法制备出的超滤膜随着共混Fe3O4微球的增多,纯水通量也不断增高,共混了 0.3%Fe3O4微球的M4纯水通量最高,达到302.52L/m2/h。但是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却经历了先增高再下降的过程,在共混0.1%的Fe3O4微球时,BSA截留达到96.97%,此时的纯水通量为267.32L/m2/h。通过对吸附性能的测试,发现随着共混Fe3O4微球的增多,共混膜对砷的吸附性能逐渐提高,其中M4对砷的吸附能力最强,达到2.51 mg/g。3、通过传统共混和反向灌装的两种方法将Fe3O4微球负载到超滤膜基体中,分别制备出了两种超滤-吸附膜,ml(共混膜)和m2(灌装膜)。将基膜(m0),传统共混法制备的超滤膜(ml)和新型吸附膜(m2)在结构、超滤性能以及吸附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发现m2保持了基膜较高的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分别为248.4L/m2/h和93.4%。而ml的超滤性能十分不理想,虽然纯水通量高达367.4 L/m2/h,但其BSA截留率只有69.7%。静置吸附和动态循环过滤吸附模式均被用来评估膜的吸附性能。发现对于静置吸附模式下,基于Fe304,共混膜的吸附效果(178.6mg/g)要略微高于新型超滤膜(132.8mg/g),而在循环过滤吸附过程中,新型超滤膜的吸附效果(288.6 mg/g)却远高于共混膜(141.4 mg/g)。另外,新型吸附膜也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经过三次再生循环后,每平方米再生膜仍能处理2吨以上As污染水,与此同时能够保持着出色的超滤性能(纯水通量:217L/m2/h,BSA截留:95.4%)。在3个再生周期内,1m2的吸附膜可以处理7吨以上的含砷废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中标准砷浓度。所以,新型反向灌装制膜法为未来含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芦原萱[5](2017)在《SBA-15结构改进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SBA-15介孔材料因具有规则二维六方孔道、较大比表面积和较高水热稳定性而备受学者青睐。但由于其骨架主要由无定形SiO2组成,缺少活性中心,所以对SBA-15进行功能化修饰成为重点。本文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有机偶联剂,采用后嫁接法制备了NH2-SBA-15-KCl(n);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以有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N-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采用直接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制备了CH3-SBA-15-SO3H、C8H17-SBA-15-SO3H、C16H33-SBA-15-SO3H。用XRD、FT-IR、N2吸附-脱附和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NH2-SBA-15-KCl(n)介孔材料成功制备,材料具有很好的吸附功能。当p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min,吸附温度为40℃,nHCl:nKCl=3:7时对水中Pb2+吸附效果最好,达95.56%。疏水基团对反应的影响是以改变固体酸CH3(X)-SBA-15-SO3H中疏水基的比例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疏水基量增加,样品疏水性增强,酯化率提高。CH3(12%)-SBA-15-SO3H作为催化剂应用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反应中,酯化率最高达76.54%;不同链长疏水基团对酯化的影响是以CH3-SBA-15-SO3H、C8H17-SBA-15-SO3H、C16H33-SBA-15-SO3H作为催化剂分别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疏水基有机硅烷链的增长,样品疏水性增强,酯化率增大。当TEOS预水解时间为180min时,C16H33-SBA-15-SO3H作为催化剂在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反应中的酯化率最高可达88.23%。

李萍[6](2014)在《Ln2O3(Ln=Gd、Y、La):Eu3+@MCM-41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强度的研究》文中认为MCM-41有序介孔材料其所具有的高比表面积、排列有序、化学稳定性和孔径可在2-50nm范围内连续均匀可调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化学化工行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通常一般的有机发光稀土配合物中稀土含量约占10%-20%,用量较大,这样就导致材料的成本高、价格贵。无机稀土发光材料采用掺杂的方法,大大减少稀土的用量,发光效果好。在荧光粉的表面包裹无机或者有机材料,这样使得荧光粉的ξ电位等电点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荧光粉的分散性及亮度都将依次提高;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护荧光粉,降低外界因素对荧光粉的影响、达到改善和延长荧光粉的使用寿命。本课题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六种不同的MCM-41介孔材料,通过超声分散法使得稀土元素均匀分散到介孔MCM-41的孔道及表面,得到Eu掺杂基质材料Ln2O3(Ln: Gd、Y、La)复合MCM-41形成的复合发光粉末材料。课题用了XRD(粉末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SEM(扫描电镜)及PL(荧光光谱分析)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原料比和反应条件对复合发光材料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均相共沉淀法和固相热扩散法分别合成Gd2O3:Eu3+及Gd2O3:Eu3+@MCM-41复合发光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当取n(CTAB): n(NaOH)=1:3.6的时候,Gd2O3:Eu3+@MCM-41复合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最大,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Gd2O3:Eu3+的发光强度。该复合发光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产生明亮的红光,光谱分析表明,在介孔MCM-41中Gd3+对Eu3+有能量传递作用,能起到增强荧光发光效率且节约稀土材料的用量的效果。白色蓬松状的Y2O3:Eu3+@MCM-41复合荧光粉的合成,降低荧光粉成本、避免其因为高温固相合成烧结晶粒较粗、球磨粉碎对发光性能的降低。荧光实验表明,当n(CTAB): n(NaOH)=1:3.6时、n (Eu3+): n(Y3+)=4:96时,复合发光材料Y2O3:Eu3+@MCM-41有最大的发光强度,而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Y2O3:Eu3+的发光强度当n (Eu3+): n(La3+)=1:99,焙烧温度为700摄氏度时,复合发光材料La2O3:Eu3+@MCM-41有最优的发光性能,而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La2O3:Eu3+的发光强度。与单纯的共发光体系相比,组装形的发光材料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有发光纯度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样,昂贵的稀土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并且使得使用范围大大扩展。由此可知,介孔材料的超高比表面积在解决发光材料的粉末团聚等现象有实用价值。

朱文杰[7](2013)在《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文中指出自1992年Mobil公司的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以MCM-41为代表的M41S系列介孔分子筛以来,介孔材料以其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匀的孔径分布、丰富的表面基团等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但到目前为止,MCM-41介孔分子筛仍未在工业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除与其较低的水热稳定性有关外,另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受硅源的性质、模板体系、合成方法等的限制而导致其合成成本高以及不能大批量生产。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以工业固体废弃物微硅粉和稻壳灰代替传统的有机硅源,利用硅源的特异宏观形貌低成本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MCM-41介孔分子筛,研究杂质存在情况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合成机理,并对该介孔分子筛的结构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微硅粉的预处理及纯化研究对微硅粉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测试分析,提出先预处理后再两步酸浸的纯化工艺路线。考察了酸浓度、酸浸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微硅粉纯化的影响,并分析了杂质的去除机理。其最优纯化实验条件为:H2SO4和HCl的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5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搅拌速率为600r/min。2.微硅粉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以酸浸微硅粉为硅源成功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其孔径范围为2-5nm,研究了不同的硅源、CTAB/SiO2摩尔比、NaOH/SiO02摩尔比、晶化时问、晶化温度、模板剂的种类以及后处理工艺等因素对合成的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MCM-41介孔分子筛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条件是:CTAB/SiO2摩尔比为0.15,NaOH/SiO2摩尔比为0.2-0.3,晶化时间为48小时,晶化温度为90℃,采用CTAB和PEG6000混合模板剂。研究了MCM-41介孔分子筛对重金属离子Cu(Ⅱ)、Pb(Ⅱ)(?)口Cd(Ⅱ)的吸附性能并与硅藻土、沸石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探讨了介孔分子筛的用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该介孔材料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机理。3.稻壳灰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对稻壳灰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提出了预处理工艺。以预处理后的稻壳灰为硅源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考察了CTAB/SiO2摩尔比、NaOH/SiO2摩尔比、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MCM-41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其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pH为12、CTAB/SiO2摩尔比为0.05、晶化时间为72小时。4.MCM-41介孔分子筛的修饰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对合成的MCM-41介孔分子筛进行了有机功能化表面修饰,研究了该复合介孔分子筛对重金属离子Cu(Ⅱ)、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并与修饰前的介孔分子筛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对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作了全面的研究,并探讨了介孔分子筛功能化后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机理。

李景梅[8](2011)在《MCM-41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物缓释就是将药物活性分子与载体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体内通过扩散、渗透等控制方式,将药物活性分子以适当的浓度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载体药物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药剂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给药形式。药物载体是药物缓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药物缓释载体在维持血药浓度水平,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载体在药物释放过程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其对药物的运载量和体系的药物释放率来评价,不同性质的药物载体具有不同的药物释放行为。要获得理想的释放行为,作为载体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理化及生物稳定性和极低的毒性。MCM-41分子筛具有规则的介孔孔道和化学均相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的无机颗粒,无药理活性,无毒性,而且硅在体内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其表面可被人工官能团化,不仅可以调节药物负载量的大小,还能有效地控制药物分子的释放速率,达到药物缓控释的目的。本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不同的MCM-41分子筛,采用液相移植法分别将不同的模型药物尼群地平、阿莫西林和卡托普利组装到分子筛孔道中,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77 K低温氮气吸附-解吸附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制备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适时检测了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对去除模板前的MCM-41分子筛外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将尼群地平药物组装到未改性和改性后的分子筛孔道中,组装药物后的MCM-41分子筛保持了介孔孔道特征。适时检测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发现,尼群地平药物的释放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以未经过改性的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样品(MN)在释放开始后的2h内,以改性后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样品(MMN)在释放开始后的1h内,药物释放速率非常快。采用先改性后煅烧方法制备的药物载体可以使药物主要组装到分子筛的孔道中,也使得药物释放过程变得更缓慢。MN样品在释放5h时释放率达到51.4%,30 h时释放率达到99.6%;MMN样品在释放7h时释放率达到51.4%,34 h时释放率达到99.7%。(2)采用不同的合成参数合成出两种不同颗粒大小的MCM-41分子筛,并将合成的分子筛用作阿莫西林药物的载体。适时检测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发现,在释放开始后的3h内,阿莫西林药物的释放速率非常快。此后,释放速率变得十分平缓,在释放36 h,小颗粒MCM-41分子筛载有阿莫西林的样品(SA)释放率达到99%,大颗粒MCM-41分子筛载有阿莫西林的样品(BA)的释放率达到98%。SA样品和BA样品相比,在最初的3h内,BA样品的释放更快一些,但是,当进一步释放时,其释放速率反而变得更小。(3)采用不同的模板剂合成出两种不同孔径的MCM-41分子筛,并将合成的分子筛用作卡托普利药物的载体。适时检测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发现,在释放开始后的1h内,卡托普利药物释放速率非常快,此后,释放速率变得十分平缓。大孔MCM-41分子筛载有卡托普利的样品(BC)12 h释放率达到50%,在释放36 h,释放率达到89%;小孔MCM-41分子筛载有卡托普利的样品(SC)5 h后释放率就达到53%,在释放24 h,释放率达到99%。

余芳[9](2011)在《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除砷研究》文中指出有色金属行业含砷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研究开发高效型、经济型的治理技术具有深远的社会环境效益。吸附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适用、处理效果好、易于再生等优点,目前正逐步成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和主流方法。介孔分子筛是由一系列不规则的孔道组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丰富、孔径可调节、对吸附质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表面易于改性等特点。本研究以吸附除砷为目的,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表面改性试剂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材料,在表征其基本的化学组成、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吸附剂材料处理含砷废水的静态吸附、脱附再生性能和动态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实验,以吸附剂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砷(V)吸附平衡时的吸附率为参考指标确定吸附剂性能的优劣。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可能的制备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和实验范围,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正硅酸乙酯的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量、改性时间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与极差分析,得到改性分子筛吸附剂最优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6 h、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70 mol/L、正硅酸乙酯0.348 mol/L、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119 mol/L、改性时间5 h。影响因素的先后顺序为:正硅酸乙酯的量>改性时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在确定改性介孔分子筛合成条件,制备砷去除能力较强的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材料后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和差热分析仪(TG-DTA)等7种材料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的介孔分子筛吸附剂材料进行了基本的化学组成、形貌和内部结构等性能表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热重分析显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已接枝到介孔分子筛上;改性前后介孔分子筛吸附剂表面粒度和形貌并无发生大的变化,颗粒粒径在100-200 nm之间;合成的介孔分子筛具有与文献报道相吻合的特征峰,在经过改性后其仍然保留了介孔分子筛的特性,但有序度有所下降,晶格常数变大;改性介孔分子筛的孔径分布窄,最小孔径为3.08 nm,最大孔径为31.98 nm,最可几孔径为12.93 nm,孔体积为0.875cm3/g,改性后比表面积由379.6 m2/g增加到663.6 m2/g。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温度对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吸附除砷性能的影响,得出改性介孔分子筛对砷去除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80 min,最佳pH值为3.0,最佳吸附温度为25℃,此条件下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8.500 mg/g。在空体积Vo为5.00 mL、流速为10 mL/h条件下,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吸附砷溶液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8.701 m/g。XRD和BET结果显示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再生三次后特征吸收峰严重宽化,比表面积下降至187.9 m2/g。

陈君华[10](2009)在《六方介孔硅HMS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方介孔硅HMS由于优良的特性成为近年来材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介孔结构形成的机理,影响介孔结构和性质等的因素,以及材料的骨架改性与应用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本论文对HMS材料的合成、机理、结构及性能等进行了探讨,并对铜、银、铁骨架改性的HMS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HMS介孔结构的形成遵从SoIo分子组装机理,材料结构稳定,介孔性能优良,并且脱模的方式、方法对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及热稳定性等有重大影响;铜、银、铜银双元金属及铁改性的HMS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但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质、形貌和脱模的热化学变化过程等已发生了显着变化。在抗菌实验中,铜、银改性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铜改性的材料用量为200 mg/L,24?72 h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即可起到稳定持久的杀菌效果;银改性的材料用量为1.00 mg/L, 12 h后即可彻底杀灭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铜银双元金属共改性的材料用量为100 mg/L, 6 h后对枯草杆菌具有长效的杀菌效果,36 h后可杀死芽孢杆菌。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铁改性的HMS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中苯酚的转化率为46.9 %。

二、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功能膜的合成及其性能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功能膜的合成及其性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聚物微纳米颗粒的多功能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1.1.1 废水概况
        1.1.2 常用废水处理技术
    1.2 膜分离技术
        1.2.1 膜分类
        1.2.2 膜改性
    1.3 多功能超滤膜及其应用
    1.4 地质聚合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1 地质聚合物概念及反应机理
        1.4.2 地质聚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支撑具有地聚物微粒的低成本仿生异质结构多层膜用于广谱水净化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表征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GPs颗粒制备
        2.3.2 GPs-SA/CS的制备
    2.4 膜性能评价
        2.4.1 溶液的配制
        2.4.2 膜的水通量测定和污染物去除实验
        2.4.3 膜的溶胀性测试
        2.4.4 膜的重复使用性能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膜的设计及最佳工艺参数选择
        2.5.2 GPs及 GPs-SA/CS成本计算
        2.5.3 膜的表征分析
        2.5.4 GPs-SA/CS的广谱净水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地聚物颗粒-聚乙烯醇/混合纤维素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2 地聚物微纳米颗粒的制备
        3.1.3 GPs-PVA/MCE的制备
        3.1.4 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GPs-PVA/MCE制备工艺探究
        3.2.2 GPs-PVA/MCE的表征
        3.2.3 GPs-PVA/MCE的分离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压力自组装“孔填充”型高通量吸附-超滤双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2 表征方法
        4.1.3 GPs-CS/PDA/GF的制备
        4.1.4 GPs-CS/PDA/GF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GPs-CS/PDA/GF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4.2.2 膜表征分析
        4.2.3 膜的分离性能分析
        4.2.4 膜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
        4.2.5 膜的抗污染性能分析
        4.2.6 膜的长期使用性能分析
        4.2.7 膜的稳定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介孔氧化铈基材料制备及降解有机物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稀土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1.2 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1.3 介孔氧化铈的制备进展
    1.4 氧化铈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进展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表征方法
    2.5 性能测试方法
3 有序介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吸附催化机理
    3.1 模板剂添加量对样品结构形貌的影响
    3.2 微波反应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3.3 微波反应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3.4 酸化条件对样品表面酸性的影响
    3.5 有序介孔氧化铈形成机理分析
    3.6 有序介孔氧化铈吸附性能及机理
    3.7 有序介孔氧化铈催化性能及机理
    3.8 本章小结
4 分子筛复合氧化铈的制备及催化机理
    4.1 铈源浓度对样品结构形貌的影响
    4.2 搅拌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4.3 微波反应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4.4 分子筛复合介孔氧化铈的吸附性能
    4.5 分子筛复合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等离子体复合介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催化机理
    5.1 银负载量对样品结构形貌的影响
    5.2 银负载量对样品光吸收性能影响
    5.3 等离子体复合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性能
    5.4 等离子体复合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无序介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催化机理
    6.1 模板剂种类对样品结构形貌的影响
    6.2 模板剂浓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6.3 煅烧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6.4 无序介孔氧化铈的形成机理分析
    6.5 无序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性能
    6.6 无序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机理
    6.7 本章小结
7 银掺杂介孔氧化铈的制备及催化机理
    7.1 银掺杂对介孔氧化铈结构形貌的影响
    7.2 银掺杂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性能
    7.3 银掺杂介孔氧化铈的催化机理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查新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碳基材料改性层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滤膜水处理技术
    1.2 超滤膜污染控制研究
        1.2.1 膜前预处理
        1.2.2 膜改性
    1.3 碳基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3.1 碳基材料简介
        1.3.2 碳基材料应用于膜改性研究
        1.3.3 碳基材料催化氧化研究
    1.4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用水
        2.1.3 超滤膜
        2.1.4 碳基材料
    2.2 碳基材料改性超滤膜的制备
    2.3 实验装置
    2.4 膜污染分析
        2.4.1 膜污染阻力
        2.4.2 膜孔堵塞-滤饼层过滤模型
        2.4.3 污染机理分析
    2.5 检测方法
        2.5.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2.5.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5.3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测定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5.5 粒径分布测定
        2.5.6 PMS浓度的测定
        2.5.7 电子顺磁共振测定
第3章 纳米碳材料改性层对超滤膜影响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理化特性表征
    3.3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去除典型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
        3.3.1 纳米碳材料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实验
        3.3.2 纳米碳材料改性层对典型有机污染物截留去除实验
    3.4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性能实验研究
        3.4.1 改性超滤膜抗腐殖酸污染性能实验
        3.4.2 改性超滤膜抗牛血清蛋白污染性能实验
        3.4.3 改性超滤膜抗海藻酸钠污染性能实验
        3.4.4 改性超滤膜抗有机混合物污染性能实验
    3.5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污染表征
    3.6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处理地表水实验研究
        3.6.1 改性超滤膜对污染物截留性能
        3.6.2 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性能
        3.6.3 改性超滤膜污染模型拟合分析
    3.7 纳米碳材料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机理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序介孔碳改性层对超滤膜影响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理化特性表征
    4.3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去除典型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
        4.3.1 有序介孔碳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实验
        4.3.2 有序介孔碳改性层对典型有机污染物截留去除实验
    4.4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性能实验研究
        4.4.1 改性超滤膜抗腐殖酸污染性能实验
        4.4.2 改性超滤膜抗牛血清蛋白污染性能实验
        4.4.3 改性超滤膜抗海藻酸钠污染性能实验
        4.4.4 改性膜抗有机混合物污染性能实验
    4.5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污染表征
    4.6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处理地表水实验研究
        4.6.1 改性超滤膜污染物截留性能
        4.6.2 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性能
        4.6.3 改性超滤膜污染模型拟合分析
    4.7 有序介孔碳改性超滤膜抗污染机理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基材料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膜影响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碳基材料催化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5.2.1 碳基材料催化PMS分解效能
        5.2.2 反应体系中氧化活性物种分析
    5.3 碳基材料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去除典型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
        5.3.1 吸附-催化氧化对DOC去除效能
        5.3.2 吸附-催化氧化对UV254 去除效能
    5.4 碳基材料改性层吸附-催化氧化对膜污染影响实验研究
        5.4.1 吸附-催化氧化对腐殖酸污染的影响
        5.4.2 吸附-催化氧化对牛血清蛋白污染的影响
        5.4.3 吸附-催化氧化对海藻酸钠污染的影响
        5.4.4 吸附-催化氧化对有机混合物污染的影响
    5.5 碳基材料改性超滤膜吸附-催化氧化处理地表水实验研究
        5.5.1 吸附-催化氧化对DOC和 UV254 的去除效能
        5.5.2 吸附-催化氧化对荧光有机物特性的影响
        5.5.3 吸附-催化氧化对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5.5.4 吸附-催化氧化对膜污染的影响
    5.6 碳基材料改性超滤膜吸附-催化氧化缓解膜污染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Fe3O4/PES超滤-吸附双功能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砷在水中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2.1 主要来源
    1.2.2 存在形态
1.3 砷污染的危害
    1.3.1 对人体危害
    1.3.2 对生态环境危害
1.4 去除砷污染的方法
    1.4.1 化学沉淀法
    1.4.2 离子交换法
    1.4.3 吸附法
    1.4.4 生物法
    1.4.5 膜技术
1.5 课题的提出和思路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研究思路 2 Fe_3O_4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Fe_3O_4的制备
    2.2.4 Fe_3O_4的表征
    2.2.5 Fe_3O_4的吸附性能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3O_4的表征
    2.3.2 pH的影响
    2.3.3 吸附动力学
    2.3.4 吸附等温线
    2.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Fe_3O_4/PES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共混膜的制备
    3.2.4 共混膜的表征
    3.2.5 共混膜的吸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混膜的表征
    3.3.2 吸附动力学
    3.3.3 吸附等温线
    3.3.4 穿透曲线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吸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新型吸附膜的制备
    4.2.3 新型吸附膜的形貌表征
    4.2.4 新型吸附膜的热重分析
    4.2.5 新型吸附膜的超滤性能
    4.2.6 新型超滤膜的吸附性能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膜的形貌表征
    4.3.2 热重分析
    4.3.3 超滤性能
    4.3.4 静态吸附
    4.3.5 同步去除
    4.3.6 再生研究
    4.3.7 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SBA-15结构改进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介孔材料概述
        1.1.1 多孔材料分类
        1.1.2 介孔材料的发展历程
    1.2 介孔材料SBA-15简介
        1.2.1 介孔材料SBA-15合成方法
        1.2.2 介孔材料SBA-15结构特点
        1.2.3 SBA-15的改性
        1.2.4 介孔材料SBA-15改性方法
    1.3 功能化SBA-15介孔材料的应用
        1.3.1 吸附分离
        1.3.2 酸催化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和测试仪器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BET)
        2.3.4 透射电镜(TEM)
        2.3.5 原子吸收测定
第3章 盐对氨基改性SBA-15吸附Pb~(2+)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NH_2-SBA15KCl(n)的制备
        3.2.2 铅标准溶液的配制
        3.2.3 NH_2-SBA15KCl(n)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BET)
        3.3.4 透射电镜(TEM)
        3.3.5 介孔材料对铅离子的吸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H_3(X)-SBA-15-SO_3H的制备及疏水基团CH_3(X)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疏水性固体酸CH_3(X)-SBA-15-SO_3H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4.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4.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BET)
    4.4 样品活性评价
        4.4.1 样品的酸度分析
        4.4.2 酯化反应
        4.4.3 实验装置
        4.4.4 酯化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疏水基固体酸SBA-15-SO_3H的制备及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
    5.1 引言
    5.2 不同疏水基固体酸SBA-15-SO_3H催化剂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5.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5.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BET)
        5.3.4 透射电镜(TEM)
    5.4 样品活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Ln2O3(Ln=Gd、Y、La):Eu3+@MCM-41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介孔材料
        1.1.1 介孔材料的简介
        1.1.2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基本特征
        1.1.3 有序介孔材料的生成机理
        1.1.4 介孔材料的应用
    1.2 稀土发光材料
        1.2.1 稀土元素简介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影响因素
        1.2.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1.3 介孔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展望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2 介孔复合材料 Gd_2O_3:Eu~(3+)@MCM-41 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样品制备
        2.3.1 MCM-41 的合成
        2.3.2 Gd_2O_3:Eu~(3+)的制备
        2.3.3 Gd_2O_3:Eu~(3+)@MCM-41 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
        2.4.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扫描电镜分析
        2.4.4 荧光光谱分析
    2.5 结论
3 Y_2O_3:Eu~(3+)@MCM-41 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前驱体及样品制备
        3.3.1 Y_2O_3:Eu~(3+)的制备
        3.3.2 Y_2O_3:Eu~(3+)@MCM-41 的制备
    3.4 样品的测试和表征
    3.5 表征结果及分析
        3.5.1 FT-IR
        3.5.2 XRD 分析
        3.5.3 扫描电镜分析
        3.5.4 荧光性能分析
    3.6 结果与评价
4 La_2O_3:Eu~(3+)@MCM-41 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前驱体的制备
        4.3.1 La_2O_3:Eu~(3+)的合成
        4.3.2 La_2O_3:Eu~(3+)@MCM-41 制备
    4.4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4.5 表征结果及分析
        4.5.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4.5.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5.3 扫描电镜分析
        4.5.4 荧光性能分析
    4.6 结果与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的危害及其污染现状
    1.2 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1.3 介孔材料综述
    1.4 介孔分子筛的性质与分类
    1.5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1.5.1 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1.5.2 重金属离子选择吸附剂
        1.5.3 储能材料及能源材料
    1.6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1.7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1.7.1 有机模板剂和无机物种间的作用方式
        1.7.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
    1.8 介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控制
        1.8.1 孔道结构控制
        1.8.2 宏观形貌控制
    1.9 介孔分子筛面临的问题
    1.10 微硅粉及其综合利用现状
    1.11 稻壳灰及其综合利用现状
    1.12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12.1 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
        1.12.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案
    2.1 研究总体方案
    2.2 具体实施方案
    2.3 MCM-41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2.4 试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4.1 试验试剂
        2.4.2 试验仪器
第三章 微硅粉的纯化研究
    3.1 微硅粉成分和结构分析
        3.1.1 微硅粉成分分析
        3.1.2 微硅粉结构和形貌分析
        3.1.3 微硅粉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3.2 微硅粉的预处理
        3.2.1 微硅粉的热处理
        3.2.2 微硅粉的HF酸酸洗预处理
    3.3 微硅粉的酸浸纯化研究
    3.4 微硅粉酸浸纯化研究结果与讨论
        3.4.1 酸种类的影响
        3.4.2 两步酸浸纯化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对杂质去除的影响
    3.5 微硅粉除杂机理
        3.5.1 Fe去除机理
        3.5.2 Al的去除机理
        3.5.3 K、Ca、Mg和P去除机理探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硅粉制备MCM-41介孔分子筛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4.1 试验部分
        4.1.1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4.1.2 样品的表征
    4.2 重金属离子静态吸附实验
        4.2.1 吸附实验过程
        4.2.2 等温吸附方程
        4.2.3 吸附动力学方程
    4.3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不同硅源对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4.3.2 CTAB/SiO_2摩尔比对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4.3.3 NaOH/SiO_2摩尔比对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4.3.4 晶化反应时间对MCM-41介孔分子筛的影响
        4.3.5 晶化温度对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4.3.6 混合模板剂和有机添加剂对MCM-41介孔合成的影响
    4.4 MCM-41介孔分子筛的水热后处理
        4.4.1 水热后处理温度的影响
        4.4.2 水热后处理时间
    4.5 微硅粉制备MCM-41介孔分子筛反应机理探讨
    4.6 MCM-41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4.6.1 MCM-41介孔分子筛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4.6.2 MCM-41介孔分子筛重金属离子吸附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稻壳灰制备MCM-41分子筛的研究
    5.1 稻壳灰物化性能表征及预处理
        5.1.1 稻壳灰成分和结构分析
        5.1.2 稻壳灰的预处理
    5.2 MCM-41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5.2.1 MCM-41分子筛的制备
        5.2.2 MCM-41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5.3 稻壳灰制备介孔MCM-41分子筛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模板剂CTAB的用量对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3.2 水热合成的pH值对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3.3 水热晶化时间对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5.4 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其他表征
    5.5 用RHA为硅源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的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CM-41介孔分子筛的修饰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6.1 MCM-41介孔分子筛的修饰
        6.1.1 氨基(-NH_2)表面修饰的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6.1.2 巯基(-SH)修饰的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6.1.3 样品的表征
    6.2 重金属静态吸附实验
    6.3 表面修饰MCM-41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6.3.1 XRD分析
        6.3.2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6.3.3 红外光谱分析
        6.3.4 XPS分析
        6.3.5 TG/DTA分析
        6.3.6 电镜分析
    6.4 氨基和巯基修饰的MCM-41重金属吸附研究
        6.4.1 修饰前后重金属吸附性能比较
        6.4.2 吸附等温线模型
        6.4.3 吸附热力学
        6.4.4 吸附动力学
    6.5 功能化MCM-41介孔分子筛重金属吸附机理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8)MCM-41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1.1.1 纳米材料的基本物理效应
        1.1.2 纳米材料的主要性能
        1.1.3 纳米材料的制备
        1.1.4 纳米材料的应用
    1.2 分子筛研究进展
        1.2.1 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及改性
        1.2.2 分子筛的表征手段
        1.2.3 分子筛的应用
        1.2.4 分子筛的前景与展望
    1.3 MCM-41介孔分子筛
        1.3.1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1.3.2 MCM-41介孔分子筛的改性
        1.3.3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1.3.4 MCM-41介孔分子筛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1.4 药物缓释研究进展
        1.4.1 药物缓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药物载体
        1.4.3 药物缓释的发展前景
    1.5 课题的选择
第二章 尼群地平/MCM-41载药体系的缓释作用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表征设备及相关参数
        2.2.3 MCM-4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硅烷化处理
        2.2.4 尼群地平的组装及释放
    2.3 结果和讨论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3 低温N_2吸附-解吸附分析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分析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TEM)分析
        2.3.6 尼群地平释放曲线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晶粒尺度的MCM-41分子筛作为阿莫西林载体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表征设备及相关参数
        3.2.3 不同颗粒MCM-41分子筛的合成
        3.2.4 阿莫西林的组装及释放
    3.3 结果和讨论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3 N_2吸附-解吸附分析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分析
        3.3.5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TEM)分析
        3.3.6 阿莫西林释放曲线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孔径MCM-41分子筛用作卡托普利载体的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表征设备及相关参数
        4.2.3 不同孔径MCM-41分子筛的合成
        4.2.4 卡托普利的组装及释放
    4.3 结果和讨论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3 低温N_2吸附-解吸附分析
        4.3.4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TEM)分析
        4.3.5 卡托普利释放曲线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9)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除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砷的来源、污染现状与处理方法
        1.1.1 砷的自然和工业来源
        1.1.2 砷的毒性与污染现状
        1.1.3 含砷废水处理方法
    1.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应用
        1.2.1 介孔分子筛概况
        1.2.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1.2.3 介孔分子筛的改性
        1.2.4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1.3 本实验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课题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量的影响
        2.2.2 正硅酸乙酯的量的影响
        2.2.3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量的影响
        2.2.4 改性时间的影响
        2.2.5 焙烧温度的影响
        2.2.6 焙烧时间的影响
        2.2.7 正交实验设计
    2.3 小结
第三章 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组成与形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3.2.3 比表面与孔径分析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2.5 X射线能谱分析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2.7 热重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砷性能研究
    4.1 吸附实验概念与原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改性介孔分子筛静态吸附和脱附性能
        4.2.3 改性介孔分子筛动态吸附性能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2 溶液pH值的影响
        4.3.3 吸附温度的影响
        4.3.4 改性介孔分子筛静态脱附和再生性能
        4.3.5 改性介孔分子筛动态吸附性能
        4.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3.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3.8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六方介孔硅HMS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无机多孔材料简介
        1.2.1 微孔分子筛材料简介
        1.2.2 大孔材料简介
        1.2.3 介孔材料简介
    1.3 介孔材料的合成
        1.3.1 介孔材料合成的基本特征
        1.3.2 模板剂类型及分子堆积参数
        1.3.3 模板剂与无机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1.3.4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1.4 介孔材料的表征
        1.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1.4.2 N_2 吸附-脱附分析
        1.4.3 红外表征(FT-IR)
        1.4.4 紫外漫反射-可见光谱分析(UV-Vis DRS)
        1.4.5 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测试
        1.4.6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1.4.7 固体MAS-NMR
    1.5 介孔材料的介观结构类型
        1.5.1 一维层状结构(p2)
        1.5.2 二维六方结构(p6mm)
        1.5.3 三维体心立方结构(Im3m)
        1.5.4 三维体心立方结构(Ia3d)
        1.5.5 三维简单立方结构(Pm3n)
        1.5.6 三维六方-立方共生结构(P6_3/mmc-Fm3m)
        1.5.7 螺旋结构介孔材料
    1.6 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
        1.6.1 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1.6.2 在生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1.6.3 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1.6.4 在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六方介孔硅 HMS 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及设备
        2.2.3 HMS 材料的合成
        2.2.4 HMS 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MS 材料的介孔结构
        2.3.2 HMS 材料的介孔孔性
        2.3.3 组成HMS 材料的结构单元
        2.3.4 HMS 材料的红外吸收特征
        2.3.5 HMS 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及硅元素的化学环境
        2.3.6 HMS 材料的元素组成
        2.3.7 HMS 材料的粒子形态
        2.3.8 HMS 材料的合成机理
        2.3.9 焙烧法及溶剂抽提法脱模对HMS 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及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铜原位改性 HMS 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菌种
        3.2.2 仪器及设备
        3.2.3 铜原位改性HMS 材料的合成
        3.2.4 铜原位改性HMS 材料的表征
        3.2.5 材料的抗菌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HMS 材料的介孔结构
        3.3.2 Cu-HMS 材料的介孔孔性
        3.3.3 Cu-HMS 材料脱模的热化学过程及热稳定性
        3.3.4 Cu-HMS 材料硅氧化学键的红外吸收特征
        3.3.5 Cu-HMS 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及铜的存在形式
        3.3.6 Cu-HMS 材料中铜的化学环境
        3.3.7 Cu-HMS 材料的粒子形貌及成份
        3.3.8 Cu-HMS 材料的抗菌性能
    3.4 本章小结及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银原位改性 HMS 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菌种
        4.2.2 仪器及设备
        4.2.3 银原位改性HMS 抗菌材料的合成
        4.2.4 银原位改性HMS 材料的表征
        4.2.5 材料的抗菌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HMS 材料的介孔结构
        4.3.2 Ag-HMS 材料的孔性分析
        4.3.3 影响Ag-HMS 材料中硅氧化学键红外吸收变化的因素
        4.3.4 银物种的化学环境及Ag-HMS 材料的紫外吸收性能
        4.3.5 银的引入对脱模过程的热化学变化的影响
        4.3.6 Ag-HMS 材料粒子的形貌
        4.3.7 材料中银物种的分散分布状况
        4.3.8 Ag-HMS 材料的抗菌性能
    4.4 本章小结及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铜银改性 HMS 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菌种
        5.2.2 仪器及设备
        5.2.3 Cu/Ag-HMS 抗菌材料的合成
        5.2.4 Cu/Ag-HMS 材料的表征
        5.2.5 Cu/Ag-HMS 材料的抗菌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u/Ag-HMS 材料的介孔结构
        5.3.2 Cu/Ag-HMS 材料的孔性特征
        5.3.3 Cu/Ag-HMS 材料的硅氧化学键的红外吸收特征
        5.3.4 Cu/Ag-HMS 材料中铜、银的化学环境
        5.3.5 Cu/Ag-HMS 材料的ESR 表征
        5.3.6 Cu/Ag-HMS-DDA 材料脱模的热化学变化过程及热稳定性能
        5.3.7 铜银等改性HMS 材料的形貌
        5.3.8 Cu/Ag-HMS 材料的组分
        5.3.9 Cu/Ag-HMS 材料的抗菌性能
    5.4 本章小结及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铁改性 HMS 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苯酚羟基化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药品与试剂
        6.2.2 仪器及设备
        6.2.3 铁改性HMS 催化剂的合成
        6.2.4 铁改性HMS 催化剂的表征
        6.2.5 苯酚羟基化实验及产物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Fe-HMS 材料的介孔结构
        6.3.2 Fe-HMS 分子筛的孔性特征
        6.3.3 Fe-HMS 材料中的化学键的红外吸收特性
        6.3.4 Fe-HMS 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及铁的化学环境
        6.3.5 Fe-HMS-DDA 脱模的热化学变化
        6.3.6 Fe-HMS 材料的形貌及元素分析
        6.3.7 Fe-HMS 催化苯酚羟基化实验
    6.4 本章小结及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详细摘要

四、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功能膜的合成及其性能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聚物微纳米颗粒的多功能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宋颖. 广西大学, 2021
  • [2]介孔氧化铈基材料制备及降解有机物作用机理[D]. 赵国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3]碳基材料改性层对超滤膜截留及抗污染性能影响研究[D]. 周伟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8)
  • [4]Fe3O4/PES超滤-吸附双功能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璇.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5]SBA-15结构改进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D]. 芦原萱.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03)
  • [6]Ln2O3(Ln=Gd、Y、La):Eu3+@MCM-41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强度的研究[D]. 李萍. 重庆大学, 2014(12)
  • [7]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D]. 朱文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8]MCM-41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研究[D]. 李景梅.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2)
  • [9]改性介孔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除砷研究[D]. 余芳. 中南大学, 2011(06)
  • [10]六方介孔硅HMS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 陈君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用于水中铅净化的介孔分子筛膜的合成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