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测量学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霍珊珊[1](2021)在《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除割地赔款,各教会还传播教义,拥有开办教会学校的自由权力。1921年7月,法国天主教在天津马场道筹建天津工商大学,这一举措实现了法国天主教在北方创办一所教会大学的夙愿。天津工商大学以培养工、商两科专业人才为主,学校的办学主导权在教会,具有遵循大学办学规律、中外贯通的特点,是一所典型的天主教会学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工商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独具特色,一方面背负天主教传教使命,培养高级布道士。另一方面为满足当时中国社会对于西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发展“中国化”,天津工商大学以“实事求是”为方针,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商专门人才。精简高效的教育行政组织管理、严格科学的办学规章制度、高待遇的教师管理与合理的经费管理构成了天津工商大学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学校领导领导组织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师资力量加强,天津工商大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完备,规模越办越大。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教学、校园文化与组织、所培养的毕业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天津工商大学的教学活动与形式均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学校重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学科知识学习与实地实习并重,有意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社会意识与创造精神。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天津工商大学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校园文化与组织,孕育出“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校风精神。天津工商大学时期学生团体较少,除体育运动外,学生活动主要是公教活动与社会活动,虽带有传教意图,但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校友会更是在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受好评。另外,天津工商大学的特别机构——北疆博物院虽然是一所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但由于和天津工商大学同在一处,互通互补,犹如一家。北疆博物院的设立,为天津工商大学的师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加强了学校的学术风气。天津工商大学经历12年的办学探索,取得了不错的办学成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工商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亦存在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办学规模小,过分崇拜西学、弱化国学。现代高等教育应吸取现实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徐冠华[2](2020)在《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文中研究说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介绍和引进,中国接受西学呈现出被动、零散的状态。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主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富民强,呼吁清政府从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变革,筹办新式学堂以开展科学教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层面开始创办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士人反思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仿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大学堂陆续成立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成为清末时期仅存的三所国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是按照清政府“新政”改革要求创办的首批新式大学堂,同时又是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国人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大学,学堂创办之初便有着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从1902年创办到1912年根据民国教育宗旨将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近10年时间中,中西文化在大学堂内部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大特色。本文在整体架构上,将山西大学堂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放置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整体进程中,重点考察从创办到改校将近10年的时间内所开展的相关科学活动,对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背景、学堂科学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影响进行历史脉络的整理。论文既从学堂围绕科学教育而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人物活动、科学人才培养等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力求厘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历程,又从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宏观层面,考察大学堂科学活动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中的作用,对科学本土化和近代山西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在细节研究上,专注于大学堂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内容、科学专业设置与变迁过程、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人物及开展的具体活动、国外留学活动专业选择、毕业生从事科技工业行业的贡献等,深入梳理西方科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边缘而主体、由被动而主动的历史变迁,以细节佐证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在改变社会和民众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阐述科学教育活动在促进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注重历史文献搜集与考证,广泛搜集了清末民初关于山西大学堂的史料,包括奏折、办学合同、使用的科学教材、授课科目、教习目录、毕业生目录等资料和档案文献,实地考察山西大学堂原办学地址和遗留建筑、历史实物等,配合当时报刊等关于山西大学堂的招生招聘、办学影响、科学活动的报道,呈现西方科学在大学堂普及和传播的历史;注重有效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实物遗失多、搜集不易的难点,采访和聆听大学堂外国教习后人、毕业生后人讲述,与历史记载和文献相互印证,力求尽可能真实还原大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历史,客观研究山西大学堂在西方科学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整体设计和构架、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在分析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普及的现状后,提出国家开展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国家创办的首批国立大学堂之一,研究其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活动的情况和影响,对于研究和理解西学传播和科学本土化是极为合适的案例。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介绍近代中国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是在教育“新政”制定前后学堂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模式,在中西学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梳理山西大学堂从筹办到正式创办的曲折历程。第三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点从学科设置、科学课程进行梳理,对办学的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西学教习延聘、学生招生与培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考察,对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从整体上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材及学习引进的科学知识,对大学堂专门的教材编译机构——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等进行考证,系统整理译书院从国外翻译的最新科学书籍,并对大学堂科学教材的内容、使用、影响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人物及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科学人物的科学思想、在大学堂内部、外围开展的具体科学活动及贡献。第六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对山西大学堂毕业生的留学情况进行考证,主要是在当时留学浪潮下赴日本和英国留学的情况、所学专业及回国后的贡献,为山西地方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总结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的成效。第七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比较同时期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总结大学堂科学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学本土化的作用。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文章研究得失。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结局,但围绕新式学堂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意义重大。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人才培养、科学考察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识和普遍接受西方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堂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而且有效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代山西科技、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
史丹阳[3](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高中化学试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较于2003年的版本,新版本首创提出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指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鲜明地指出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后,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关键的能力和正直的品格,并且增加学业水平质量考试作为评价方式,刻画学生的学习成就。教育改革已经提上发展议程,高中化学教师除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式,还需要注意化学测验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检测教学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考试。试卷不仅体现教学导向,有时还有毕业、选拔的作用。但当前教师自主命制试卷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命制试卷原创性不强,采用网上下载或拼凑试卷的情况居多。即将实施的学业质量水平测试不仅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还要求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将命制试卷的宗旨逐渐过渡至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命制试卷上。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命制试卷的现状,研究者采取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掘教师命制试卷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命制试卷除了需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还要延伸至高考,高考试题正不断融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以研究者以2018年作为划分界限,对2015-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I化学试题从考察知识点、考察能力、考察难度方面进行分析,对2018-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I化学试题从考察背景、考察知识点、考察难度和素养等方面分析,对比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前后高考化学试题的变化,对教师命制试卷有一定的启发。教师命制试卷可以使用双向细目表,它可以避免命制试卷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卷的质量。研究者结合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命制试卷的情况,构建新的命制试卷框架——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双向细目表指导教师自主命制试卷。为了更好地体现双向细目表在命制试卷中的优势,研究者充分利用其特性,融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命制试卷的步骤,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两份不同用途的试卷,开拓教师命制试卷的思路。
曾凯[4](2019)在《以贵州省高职测绘类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教学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操设备并与之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实现赛学并进的良好发展,同时合理安排实践课内容,改进实践课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建筑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建设,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测量技能。
王玉[5](2019)在《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派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当时最高水平的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地政学派的土地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中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对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地政学派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与该学派当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尚有距离。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地政学派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政学派的活动和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以期拓宽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同时厘清国民政府关于土地制度的政策演变逻辑。民国以来,局势不稳、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局动荡,但同时也激发社会各阶层探讨国家发展之路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的活跃的文化氛围,近代也就成了经济思想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类土地思想也开始涌现。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3年由萧铮组织发起了中国地政学会,将当时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地政工作的领导分子的力量聚集起来,是地政学派早期的正式组织,由此也标志着民国时期地政学派的正式形成。1947年为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以及农民群体,萧铮又组建了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该协会性质为社会团体,以便深入民众,以此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自此至1949年,地政学派步入了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协会两会并行的阶段。地政学派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以亨利·乔治”单一税”理论、达马熙克土地改革学说为参照,在“研究土地问题,促进土地改革”宗旨引领下,为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地政学派主要的学术活动包括发行《地政月刊》、《人与地》等地政刊物,出版地政论着,译介国外土地学说。地政学派的历届年会也会密切结合时政形势,围绕最为迫切的土地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此影响政府当局的政策,并推动民众土地观念之改变。同时,地政学派积极兴办地政教育,先后依托地政学院、地政研究所、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等机构,为国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培养了大批地政人才。本文通过对地政学派相关资料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地政学派土地改革主张的基础理论为平均地权、政策支柱为土地金融、配套设计为现代土地治理。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土地思想主线,地政学派对民国时期土地制度进行了整体谋划。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演化的脉络具有鲜明的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基础的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特征,是顺应统制经济思潮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农民对土地制度非均衡的诉求问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中,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逐渐脱离了诱致性土地变迁基础,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及制度主张不得不以妥协的形式实现,严重制约了土地改革的价值发挥。本文对地政学派同时期的中外土地学说进行研究对比。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为了推翻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土地革命论,地政学派为国民政府设计的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在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内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这是由两者政治党派背景、经济学分析范式、适应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而相较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事业,地政学派的土地改革主张也顺应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以来土地改革的总体趋势,一是对土地私有制的行使范围大加限制,二是扶植农民收购土地,以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政学派作为民国土地学界的重要组织,其土地思想和学术活动繁荣了民国的土地研究事业。尽管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向土地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实践。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地政学派的土地金融思想在推动台湾省政当局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说明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张力的政策实践的,其思想内涵对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蒋保伟[6](2018)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对于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研究,增强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效性,完善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在厘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科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界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及发展历程,是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一项奠基工作。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是培育者在当代大学生先天遗传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以高校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最终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1978年至1996年的萌芽阶段、从1997年至2009年的初创阶段、从2010年至今的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法规依据。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职业发展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最后,本文分别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依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应从优化社会环境、高校高度重视、家庭氛围营造、个体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一是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二是在高校高度重视方面,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三是家庭氛围营造方面,要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四是在个体素质提升方面,要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完善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胡娟[7](2018)在《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少年来,科学一直以清晰的“常规”面貌为世人所知。然而,“科学”始终在演化,在经历了胜利和乐观主义的时代之后,科学进入了“后常规时代”。在此,科学活动(尤其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实践)及其后果呈现若干新的特征,如事实的不确定性、价值的争议性、利益的攸关性和决策的紧迫性。要言之,“后常规”标志着那种可以无视争端的“解谜”过程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议题上的各种争论。重要的是,这些争论已经超出了“认知争论”(关于知识的争论)的范畴,而呈现出“社会争议”(关于非科学问题的争论)复杂的问题情境:谁为科学专家的“解谜”作业支付费用?谁对此感兴趣?相关风险又是被谁所知晓并接受?显然,这些问题已经跨越了传统科学既有的“自治”边界,而涉及到科学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化解“棘手”的政策争端,正是后常规时代科学实践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实践业已表明,库恩“常规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过程与同行评议的机制无力应对;那种企图利用专家“统治”终结争议的做法也只会强化社会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机制。作为一种应对风险和政策争端的策略,“后常规科学”提出了“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扩大的事实”的方法论进路。由此,我们可以设想科学的民主化问题。在我们看来,“后常规科学”的概念还意味着一种认识论上的转变:科学并非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在共同体“内部”的自说自话;知识的有效性、科学决策的合法性理应考虑诸多“外部”的甚至是异质性的要素,且以他人的认可和接受为前提。这就促使我们进入 科学与治理”的论题。通过对“气候科学”、“生物样本库”这类“后常规”典型科学议题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相关治理进程中,治理主体从“内部”扩大至“外部”,而包括诸多利益攸关者;治理的手段和要素也从专家知识权威转向了对“地方性知识”的考量和接纳,且更多地考虑了道德、利益和价值等因素。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内在的实践逻辑和一致性。科学的社会治理将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的一种可能机制。最后,我们以专家的信任危机、科学规范的重塑等论题为线索,对“知识与权力”、“专家与公众”和“自由与责任”等问题予以重新审视,进而重构了我们对于科学及其实践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一言以蔽之,在“后常规时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紧密,科学业已成为一项政府、产业乃至市民都参与其中的公共事业。本文基于科学的演化,竭力丰富、充实和增进“后常规科学”概念的内涵和价值,并藉以相关问题的讨论为科学的社会治理进路做出阐释和辩护。不过,我们也意识到,这种“后常规”的科学观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好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科学正在发生的变化。
任振华,曾宪桃[8](2017)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文中提出文章分析了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新工科"理念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的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如何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得出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政府和企业全面合作,通过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节、完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结论。
曾丹凤[9](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厘清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相关概念和关系,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动力和阶级因素的相关论述,揭示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趋势和动力以及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不同境遇和作为对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析,更是揭示了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具有了理论基础。以自然科学在技术发明和工业生产中的自觉应用为界限,把技术思维方式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类型;把握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和态势,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比明清至民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演进的不同态势以及1949年以后它在中国的演进态势,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问题由此得以凸显,即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1949年以后呈现出了不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演进态势。其根源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思想体系(思想领导)、领导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技术活动主体开展技术实践活动(组织领导),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不断地向前演进。其中,1949—1976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继续发展为第二个形态。尽管期间经历了曲折,而且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也受到了阻碍,但1977—1988年,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开始在中国的兴起。1989—2012年,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快速发展为第四个形态,而且还具有了伦理意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四个形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孕育着新的形态,伦理意蕴日益浓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技术活动主体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六十多年里,前三十年,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后三十多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后取得了重大跨越。同时,这一演进进程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的发展和融合以及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助推中国跻身第四个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以及创新型强国前列,还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
郑琳琳[10](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认为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二、将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测量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将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测量学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法国在华天主教耶稣会 |
1.2.2 教会大学 |
1.2.3 天津工商大学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历史研究法 |
1.5.3 个案研究法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二章 天津工商大学历史沿革 |
2.1 法国天主教在华办学背景 |
2.1.1 法国获得在华“保教权” |
2.1.2 20 世纪初法国天主教在华所办的高等教育 |
2.2 天津工商大学的筹备与设立 |
2.2.1 法国天主教办学筹备 |
2.2.2 天津工商大学正式创建 |
2.3 天津工商大学的历史延伸——天津工商学院 |
2.3.1 政府立案,更名“天津工商学院” |
2.3.2 力争上游,共创辉煌 |
第三章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活动 |
3.1 天津工商大学的培养方向 |
3.1.1 宗教使命 |
3.1.2 “实事求是”的办学方针 |
3.1.3 造就专业技术人才 |
3.2 天津工商大学的教学 |
3.2.1 教学目标 |
3.2.2 教学计划 |
3.2.3 教学活动 |
3.2.4 教学特色 |
3.3 天津工商大学的校园文化与组织 |
3.3.1 校风 |
3.3.2 学生与活动 |
3.3.3 校友会 |
3.4 天津工商大学毕业生情况 |
3.4.1 毕业生规模 |
3.4.2 毕业生就业 |
第四章 天津工商大学教育管理 |
4.1 教育行政组织管理 |
4.2 办学规章制度 |
4.3 教师管理 |
4.3.1 教师队伍 |
4.3.2 师生关系 |
4.3.3 教师待遇 |
4.4 经费管理 |
4.4.1 经费收入 |
4.4.2 经费支出 |
第五章 天津工商大学特别机构——北疆博物院 |
5.1 北疆博物院的创立与变迁 |
5.1.1 创建 |
5.1.2 战略迁移 |
5.1.3 历史结局 |
5.2 北疆博物院的院藏及特色 |
5.2.1 院藏 |
5.2.2 特色 |
5.2.3 主要奠基人 |
第六章 天津工商大学办学的历史思考 |
6.1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效益 |
6.1.1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6.1.2 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
6.2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局限 |
6.2.1 宗教色彩严重 |
6.2.2 学生规模小,系科设置不完备 |
6.2.3 重视西学,弱化国学 |
6.3 天津工商大学办学的现实启示 |
6.3.1 实事求是,科学办学 |
6.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6.3.3 加强中法教育交流 |
6.3.4 培养实用型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 |
0.4 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的发端 |
1.1.1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
1.1.2 近代中国的科学活动 |
1.1.3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1.2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2.1 山西大学堂的历史沿革 |
1.2.2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进程 |
1.2.3 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款项筹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
1.3 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 |
第二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2.1 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1 中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2 西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2 山西大学堂科学仪器购置及实验室建设 |
2.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来源 |
2.4 山西大学堂课程教习聘任 |
2.5 山西大学堂学子招生与培养 |
2.5.1 学子招生——西学薄弱 |
2.5.2 授课方式——中西迥异 |
2.5.3 学子培养——注重实践 |
2.5.4 毕业考核——出身奖励 |
第三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 |
3.1 山西大学堂初创时期科学教材编译 |
3.1.1 清末科学教材编译活动的兴起 |
3.1.2 山西大学堂对科学教材的需求 |
3.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机构设置 |
3.2.1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创建 |
3.2.2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的创建 |
3.3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教材编译及内容 |
3.3.1 高等学堂用书 |
3.3.2 中等学堂用书 |
3.3.3 师范学堂用书、参考用书等 |
3.3.4 科学教材编译人员组成 |
3.3.5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编译活动的特点 |
3.4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编译教材 |
3.5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影响 |
3.5.1 对中国科学教材的充实 |
3.5.2 编译科学教材的传播 |
3.5.3 编译活动之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 |
第四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 |
4.1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考 |
4.1.1 西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2 中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3 上海译书院的科学人物 |
4.1.4 山西大学堂的管理人员 |
4.2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活动考 |
4.2.1 山西大学堂创办者的科学活动 |
4.2.2 山西大学堂教习群体的科学活动 |
4.2.3 其他教习的科学活动 |
4.3 科学人物的待遇及奖励 |
第五章 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 |
5.1 清末留学教育浪潮中的山西官派留学活动 |
5.1.1 清末留学教育的起步 |
5.1.2 山西地方留学活动 |
5.2 山西大学堂学子赴日留学考证 |
5.2.1 留日学生批次及人员 |
5.2.2 留日学生的专业特点 |
5.2.3 留日学生的活动及影响 |
5.2.4 赴日留学兴起的原因分析 |
5.3 山西大学堂留英学生群体 |
5.3.1 留英学生批次及人员 |
5.3.2 官派西斋留英学生专业分析 |
5.3.3 西斋留英学生对山西科技发展的贡献 |
5.3.4 赴英留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 |
6.1 同时期国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6.1.1 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1.2 北洋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
6.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对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
6.3.1 推动近代教育体制变革 |
6.3.2 提升山西科技工业水平 |
6.3.3 影响山西政治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核心素养背景下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高中化学试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学业质量水平标准 |
2.3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
2.4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
2.5 衡量考试质量的四个指标 |
2.6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
3 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化学试题分析 |
3.1 高考理综全国卷Ⅱ(2015-2017年)化学试题分析 |
3.2 高考理综全国卷Ⅱ(2018-2019年)化学试题分析 |
3.3 高考理综全国卷Ⅱ(2015-2019年)化学命题趋势分析 |
4 高中化学教师命制试卷现状调查 |
4.1 问卷过程设计 |
4.2 问卷结果分析 |
4.3 访谈过程设计 |
4.4 访谈结果及分析 |
4.5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整合分析 |
5 高中化学教师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策略 |
5.1 双向细目表的简介 |
5.2 依据双向细目表命制单元测试卷 |
5.3 依据双向细目表命制阶段测试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化学教师自主命制化学试卷调查问卷 |
致谢 |
(5)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关于民国时期土地思想的研究 |
二、关于地政学派及其土地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地政学派思想来源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政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背景 |
一、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
第二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概况 |
一、地政学派的初期发轫 |
二、地政学派的正式成立 |
三、地政学派的组织发展 |
四、地政学派的成员群体 |
第三节 地政学派的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
一、举办年会 |
二、发行刊物 |
三、出版书籍 |
四、兴办地政教育 |
第二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渊源与制度经济学架构 |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理论指导 |
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论 |
二、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 |
三、达马熙克的土地改革理论 |
第二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制度经济学架构 |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地政学派的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三章 平均地权:地政学派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剖析 |
一、土地问题的界定 |
二、土地政策的内涵 |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纲领的研究 |
一、“平均地权”诠释 |
二、“耕者有其田”诠释 |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政策主张 |
一、设置地政机关作为推行主体 |
二、推广土地整理作为基础前提 |
三、落实地价税制作为核心举措 |
四、改革租佃制度作为耕者保障 |
五、规划市地利用作为城建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金融:地政学派的政策支柱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金融问题剖析 |
一、土地金融的界定 |
二、土地金融发展瓶颈的成因 |
第二节 对融通土地资金必要性的研究 |
一、对土地金融与“平均地权”关系的探讨 |
二、对土地金融与“地尽其利”关系的探讨 |
三、对土地金融与工业化关系的探讨 |
四、对土地金融与城市改造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主张 |
一、设立土地银行作为专营机关 |
二、发行土地债券作为资金来源 |
三、完善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补偿 |
四、发展合作信用作为有益补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治理:地政学派的配套设计 |
第一节 对土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
一、修改《土地法》的探讨 |
二、推动土地纲领入宪的倡议 |
第二节 对人地关系现代化的探讨 |
一、土地人权保障论 |
二、内地殖民政策论 |
第三节 对土地利用现代化的分析 |
一、土地生产技术应用观 |
二、土地经营方式改良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政学派对同时代中外土地思想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对原中共红色区域的土地政策研究 |
二、地政学派受到的中国农村派辩驳 |
第二节 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世界土地制度发展的趋势 |
二、部分国家土地改革运动的特点 |
第七章 地政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
第一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研究发展 |
一、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
二、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阐述与发展 |
三、对民国土地思想研究的引领与繁荣 |
第二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政策实践 |
一、以推进土地改革事业为政治追求 |
二、参与国民政府土地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 |
第三节 为台湾土地改革积累经验 |
一、夯实台湾农地改革的基础准备 |
二、完善土地金融与土地行政体系 |
第八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土地制度变迁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演变 |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间的土地制度演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演变 |
第二节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土地产权制度性缺失 |
二、土地金融供给不足 |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受限 |
第三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二、发展土地金融市场 |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附录 |
地政学派主要成员简介 |
地政月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2.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 |
2.1.1 创业的含义 |
2.1.2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含义 |
2.1.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 |
2.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1978-1996年) |
2.2.2 初创阶段(1997-2009年) |
2.2.3 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 |
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 |
3.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3.1.2 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 |
3.1.3 职业发展理论 |
3.1.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 |
3.2.1 创业素质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
3.2.2 创业素质培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 |
3.2.3 创业素质培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
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3.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 |
3.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法规依据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实施 |
4.1.3 样本高校的特征描述 |
4.1.4 样本学生的特征描述 |
4.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积极成效 |
4.2.1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4.2.2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
4.2.3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 |
4.2.4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 |
4.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4.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
4.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 |
4.3.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1 社会因素 |
4.4.2 学校因素 |
4.4.3 家庭因素 |
4.4.4 个体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 |
5.1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
5.1.1 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 |
5.1.2 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
5.1.3 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 |
5.1.4 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 |
5.2 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
5.2.1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5.2.2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 |
5.2.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5.2.4 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 |
5.2.5 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
5.3 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家庭基础作用 |
5.3.1 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 |
5.3.2 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
5.3.3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
5.3.4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 |
5.4 提升主动自觉行为,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
5.4.1 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
5.4.2 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 |
5.4.3 优化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 |
5.4.4 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 |
附录B:当代学生创业素质征求意见表 |
附录C:访谈提纲(一) |
附录D:访谈提纲(二) |
附录E:访谈提纲(三) |
附录F:访谈提纲(四) |
(7)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科学、争议与治理 |
1.1 科学的社会争议及其问题 |
1.2 “后常规科学”的两种理解进路 |
1.2.1 应对争端的方法论工具 |
1.2.2 一种“批判性的科学” |
1.3 “后常规”的科学治理 |
1.3.1 治理要素的扩展 |
1.3.2 建构为公众负责任的治理模式 |
1.4 论文结构 |
2 科学进入“后常规时代” |
2.1 充满争议的科学事业 |
2.1.1 查尔斯王子之问 |
2.1.2 默克尔的“U”形转折 |
2.2 重塑问题:从认知争论到社会争议 |
2.2.1 科学的“不确定性” |
2.2.2 风险认知:实在与建构 |
2.3 社会对科学的回应 |
2.3.1 从“问题”到“议题” |
2.3.2 自反性:专家系统的信任困境 |
3 “常规科学”及其实践活动 |
3.1 常规科学与范式 |
3.2 “常规科学”的认知结构 |
3.2.1 解谜与范例 |
3.2.2 认知基础:观察抑或理论? |
3.3 “常规科学”的社会结构 |
3.3.1 共同体与规训 |
3.3.2 “小生境”中的隐性规范 |
3.4 “常规科学”的内在紧张 |
3.4.1 实用的专业自治 |
3.4.2 专家与公众间的鸿沟 |
3.5 通往“后常规科学”之路 |
3.5.1 自然主义的态度 |
3.5.2 实践的优位 |
4 再论“后常规科学”的兴起 |
4.1 “科学-政策界面”上的棘手情境 |
4.1.1 “软”事实与“硬”决策 |
4.1.2 管制科学 |
4.1.3 科学顾问的政治角色 |
4.1.4 质量问题 |
4.2 方法论:应对争端的一种新策略 |
4.2.1 第三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
4.2.2 扩大的同行共同体 |
4.3 认识论:一种科学观的转变 |
4.3.1 多元认知参与的决策 |
4.3.2 作为“后常规”的科学 |
5 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 |
5.1 气候科学的后常规实践 |
5.1.1 纽约热岛效应政策:同行评议的扩大 |
5.1.2 地区气候服务:地方性知识之实践 |
5.2 生物样本库的伦理治理 |
5.2.1 知情同意:由冰岛HSD谈起 |
5.2.2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EGP的沉浮 |
5.2.3 UK Biobank的“伦理+”进路 |
5.3 走向科学的社会治理 |
5.3.1 统治与治理 |
5.3.2 社会争议的解决:对话与协商 |
5.3.3 反思性治理 |
6 反思科学:作为一项公共的事业 |
6.1 科学进入“广场” |
6.1.1 “生活世界”中的科学 |
6.1.2 当专家遭遇“信任危机” |
6.2 科学规范的重塑 |
6.2.1 科研“失范”及其复杂性 |
6.2.2 多元规范论 |
6.2.3 责任式创新 |
7 结语与余论 |
7.1 “坏科学”抑或“好科学”? |
7.2 家园政治:一种新的科学政治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
二、基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 |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
1.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
2. 在本科生中开设创造学选修课程。 |
3. 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
4. 建立了先进的结构力学实验教学系统和实践教学基地。 |
5. 充实了结构力学理论教学体系。 |
6. 结构力学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
三、基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
四、基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的师资建设 |
(一)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提高整体水平 |
(二) 坚持共同带区别的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教学水平 |
(三)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以科研促教学 |
(四) 以老带新, 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 |
(五)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提高学术水平 |
五、基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思维方式概念和形态的研究 |
2、关于技术思维的研究 |
3、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研究 |
4、关于中国思维方式演进的研究 |
(三)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相关概念与关系的厘清 |
1、技术的涵义及其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 |
2、技术与思维的内在逻辑关系 |
3、技术思维方式及其要素和形态的时代性 |
4、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对近代机械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2、马克思对大工业初期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
3、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思维方式未来走向的预言 |
(二)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1、马克思对18世纪末以前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2、马克思恩格斯对18世纪末以后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3、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国家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
(三)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阶级因素分析 |
1、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作用的分析与启示 |
2、马克思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困境的剖析与启示 |
3、恩格斯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革命力量的分析与启示 |
小结 |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逻辑关系 |
(一)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演进的一般态势 |
1、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 |
2、传统与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界限 |
3、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态势:首个形态形成后持续演进 |
(二)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百年困局与破局 |
1、明末清初: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在西方孕育和成长 |
2、清末民国:首个形态在西方形成后持续演进 |
3、明清至民国的困局:各要素在中国有萌芽但未整合成形 |
4、困局之源: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整合和推动 |
5、破局之本: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使命 |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演进态势的内在关系 |
1、1949 年以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总体上持续演进 |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演进态势的根本保证 |
3、新演进态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演进的领导方式与作用 |
1、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对改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及启示 |
2、中国共产党的三种基本领导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
3、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政治领导及作用 |
4、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思想领导及作用 |
5、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组织领导及作用 |
小结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曲折发展(1949—1976) |
(一)1949—1976 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及时代背景 |
1、大科学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二个形态快速形成 |
2、思维工具的革新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旧时代成功转换 |
3、新技术浪潮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三形态的兴起 |
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三个形态在中国兴起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思想领导 |
1、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方式:发展毛泽东技术思想 |
2、毛泽东技术思想的早期建构(1937 年) |
3、1949—1965 年毛泽东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政治领导 |
1、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方式:领导制定两个科技发展规划 |
2、《1956—1967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3、《1963—1973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4、两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演变:追赶战略和措施的演变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
1、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世界前沿和高尖端技术研制 |
2、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37-1949)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
4、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 |
(五)1949—196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
1、1949—1958:现代技术思维方式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 |
2、1959-1965:首个形态在中国发展为第二个形态 |
(六)1957—197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
1、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
2、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受阻及其根源 |
小结 |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转折(1977—1988)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历史转折的思想领导 |
1、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前提 |
2、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根本 |
3、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
(二)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转折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两个科技规划 |
1、《1978—1985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
2、《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
3、两个科技规划的制定:技术创新意识从无到有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环境的改善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历史地位的尊重和科学定位 |
2、中国共产党对科教机构及其工作的恢复和调整 |
3、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规律的尊重 |
4、中国共产党启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 |
(四)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形态的兴起 |
1、邓小平将中国技术实践活动引到创新的方向上来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系列科技计划的启动实施 |
小结 |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持续发展(1989—2012) |
(一)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建构和发展科技思想体系 |
1、科技创新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2、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3、工程科技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三个科技发展规划 |
1、《1991-2000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2、《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3、《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
4、三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意义: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人才基础的培育与聚合 |
1、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三大主体 |
2、对技术研发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3、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4、对宏观调控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
5、对三大主体的聚合 |
(四)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
1、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信息和高铁技术创新 |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高铁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
(五)1989—2012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以创新为内核持续发展 |
1、江泽民“创新思维”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技术领域的应用 |
2、1989—2002:第三个形态的形成及伦理倾向的呈现 |
3、2003—2012:向第四个形态快速发展及其伦理意蕴 |
小结 |
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展望与评价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发展与展望 |
1、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思想领导:完善科技思想体系 |
2、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体系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3、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之实践基础的领导:组织领导智能制造活动的推进 |
4、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与形态的新发展 |
5、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和形态发展的展望 |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历程的评价 |
1、1949—1976: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 |
2、1977—1988:实现历史性转折 |
3、1989—201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意义的评价 |
1、促进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想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
2、助推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 |
3、助力中国跻身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 |
4、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5、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研究启示 |
2.2 创造力理论 |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研究启示 |
2.3 人格特质理论 |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主要特征 |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
5.1.1 外部形成因素 |
5.1.2 内部形成因素 |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
7.1 发展思路 |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
7.2 主要策略 |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
7.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将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测量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D]. 霍珊珊. 河北大学, 2021
- [2]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D]. 徐冠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3]核心素养背景下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高中化学试卷的研究[D]. 史丹阳. 西南大学, 2020(05)
- [4]以贵州省高职测绘类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J]. 曾凯. 门窗, 2019(23)
- [5]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D]. 王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6]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D]. 蒋保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D]. 胡娟. 浙江大学, 2018(07)
- [8]“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 任振华,曾宪桃.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7)
-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D]. 曾丹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