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材中的疏漏或错误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郁玮[1](2021)在《《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中,如何根据课型特点、基底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生词释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基础中文:听与说》,该书由基底语教师顾百里编写,语言形式上汉语全部使用拼音呈现,生词全部用基底语英语进行释义,具有很强的国别化教材特点。本文以翻译相关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归纳法、对比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参考中美相关语言政策和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对教材生词释义的内容及方式进行归纳。内容上,义项选择多为语境义,词性标注强调英汉对比,在同一语义场中进行词汇拓展;方式上,采取直译法、对比法以及情景法,语言释义和非语言释义相结合。在考察了释义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定量统计,对教材中存在的释义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指出教材存在同音异形词混淆、儿化音词语错用、课堂式用语以及释义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编写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英汉词汇存在词义不对等性、搭配范围不同、文化附加义不同的内部因素,同时教材的编写体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释义的准确性,并且存在校对疏漏的问题。最后结合对本教材的分析,从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两方面为初级汉语生词释义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王艳玲[2](2017)在《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关注就成为世界数学教育的趋势之一,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将“问题解决”作为核心内容及课程目标。尽管学者们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定义描述不同,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对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视角不同,但都将数学问题解决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研究的目的都在于发现学生问题解决的规律和特征、通过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水平和思维能力。本研究中,在已有的针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基础上,笔者界定了数学问题解决等相关的概念、术语,并确定了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问题。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测量,评价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的取向,以量化研究为主,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纸笔测验及解题记录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对研究资料及获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在本研究所进行的“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两类数学问题解决的测验中,学生的表现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学生在“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得分要低于“常规问题—应用型”的测验得分,对于具体的题目类型,学生完成比较好的是“小数运算、整数运算、鸡兔同笼问题”这三类问题;两个测验中使用的高频解题策略比较相似,学生的解题错误主要集中在“不理解题意”和“计算类”的错误上;但通过将两个测验中所有样本进行水平分组,并对两个测验的每道题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进行每一个样本的逐一比较,笔者发现,学生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解题表现上并不是均衡和对等的,或者说学生一般思维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而且,本研究中的三个样本学校来源于“常规问题—规则型”测验的同水平组,却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均表现出了成绩上的显着差异,而且三所校在学生解题错误情况及策略使用上也明显存在差异。另外,学生样本在问题解决的结果、过程表现上也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这个结果使得探讨影响学生问题解决因素的现实状况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分析了来自“学生自身、课程、教学及环境”四个方面因素的现实样态,并与学生在本研究中的测试成绩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学生问题解决的效果。概括的说,学生问题解决的表现是其自身观念及元认知的再现,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的复刻。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提出了“要基于‘问题解决’展开数学教学,要加强对一般解题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解题的元认知、要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这样几个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以期切实改进研究与实践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许敏萱[3](2020)在《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物理教学要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一个崭新的问题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即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为此,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总结国内外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概况,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为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核心素养、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等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物理学史的核心素养教育功能。第四部分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第五部分提出了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趣味性原则、适量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第六部分提出了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即整合后的孟克与奥斯本教学策略。第七部分设计了《电子的发现过程》和《自由落体运动》两节融入物理学史的教学设计。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丰富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能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学瑾[4](2019)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三维N项”研究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面世以来,教材研究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热门。笔者通过统计大量研究统编教材的文献后发现,已有研究中对于教材中语文知识这一重要内容的关注不够。本研究的对象即统编本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再通过对已有的关于统编本和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的文献整理,发现现有的教材中语文知识研究往往只研究了语文知识的某一两个面,鲜少有研究能让人直观、全面地洞悉教材中语文知识的编排。于是,笔者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加上对于语文知识的概念和分类的研究,搭建了一个用于研究教材中语文知识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含教材中语文知识必不可少的三个维度:指向、性质和分布,即记录该知识指向何种语文活动,属于什么性质的知识,该知识分布在教材中的哪个部件。在每一个维度下面又有相应的子项目。由于不同版本教材中的部件不一样,这些可供研究的项目也是不同的,所以笔者将这个用来研究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框架命名为“三维N项”研究框架。框架建立好后,笔者进行了统编本初中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提炼工作和定性工作。研究的范围主要是七年级上册中所有的语文知识,但由于该年级教材中没有口语交际板块,故又提炼了八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板块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经过与合作者讨论,共从该研究范围内提取了256条在三个维度均具有独立性的语文知识词条,以此作为描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知识编排的依据。接下来是对已有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各个项目中语文知识词条的数量和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全面地描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编排情况,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指向和分布维度上不存在显着的失衡,但是在性质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失衡,具体表现为策略性知识严重匮乏。所以,笔者建议,在接下来统编本语文教材修订的过程中,应补充适当的策略性知识。最后,笔者从语文知识的角度,对教师也提出使用建议,并对未来的语文知识研究和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展望。
温竹馨[5](2016)在《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问题及对策——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教材中词汇的英文译注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词意。科学有效的译注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为基础,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材为例,对这套教材中词汇英文译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总结归类。通过对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参考前人对各类词汇错译提出的改正方法,对教材中的错译按类提出改正建议。论文也对教材中的其它译注问题,例如固定词语的译注,量词的译注,成语的译注进行了探讨。
马媛[6](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与之相应,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变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与能力的需要。古诗文注释作为师生教学古诗文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古诗文教学的成效。因此,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立足于科学理论、原则探讨问题,具体结合传统训诂学的理论以及注释的原则,对整套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考察,重点对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编者、教师、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首先,对相关的训诂学理论进行界说,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对教材古诗文注释进行探讨。然后对注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明确提出准确性、适切性、简洁性、平实性、系统性等五个原则,并重点对系统性原则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对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详尽地描写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的重要语言材料。针对教材古诗文注释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按照注释条目、注释提示用语、注释格式进行分类,结合数据、表格形象直观地展示其存在的不足,并用教材中的相关例证进行说明。而后,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供教材编者参考。第三部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笔者从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教师、学生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编者而言,首先,要建立具体、统一、规范的注释标准,这是注释系统化的前提。其次,注释要遵循相关的理论、原则,科学的指导能有效促进注释的系统化。最后,注释应要考虑到师生古诗文学习的现实需要,以此作为注释的现实依据。从教师而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弥补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系统性不足。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认真审视教材注释。课中,要合理利用教材注释,对于其不足之处,要设法补救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课后,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注释。从学生而言,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工作,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其次,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探究。最后,要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积累。目前,有关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系统性予以关注的更是有限。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以推动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系统化。
董佳雪[7](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一套语文教材,其一经出版就受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而近年来对统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教材的选文、练习系统、课外名着导读等,专门针对统编本教材注释系统的研究则寥寥无几。语文教材注释作为教材中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师生的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注释能够为学生阅读文本提供背景性知识、扫清字词障碍、补充各类百科知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辅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减轻教学负担,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对于教材注释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与教材注释相关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基本知识的概况,教材注释的基本知识介绍又包括两部分:注释的类别和特点。从整体上对教材注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为接下来具体研究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的编写和使用指出了方向。第二章是关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编写研究的内容。首先,指出了教材注释的编写原则;其次,笔者分别对教材中现代文和古诗文存在的注释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梳理,在现代文中注释主要包括当注而未注、不当注而注、前不注后注、重复作注、注释缺乏简洁性五个方面的问题。古诗文方面,笔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去对注释问题进行了探究,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释义有误、语法知识的缺失这两个方面。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注释格式不规范和义项相同的字词重复作注;最后,结合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笔者也对统编本语文教材中注释的进一步优化做出了思考和建议。第三章是关于师生如何合理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注释的思考。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注释提供的字词含义,避免孤立地让学生学习注释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对注释系统潜在功能的开发,比如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对原文进行白话文的改写训练,为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鼓励学生为课文修改、补充注释条目。其次对于学生而言,要树立将注释进行整合归纳的意识,定期对注释进行分类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还应该借助注释进行有意义地预习和自主学习,并且要学会利用工具书使教材注释在助学方面更加地趋于完善,培养自己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李丹阳[8](2020)在《论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 ——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文化因素的相关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本就属于跨文化交流,文化因素在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均不容忽视。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尚未有像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大纲、语法大纲那样的文化大纲可循,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过于宽泛,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因素相较于语言教学而言,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在系统考察语言与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之关系的基础上,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II)》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为中心,结合相关教学实践,考察了有关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学习情况,并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反思了文化因素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针对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教材建设、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去反思如何更好地揭示、阐释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因素。从教学实践角度而言,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减少阅读课中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从理论层面来说,希望能够为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树立更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叶习琪[9](2020)在《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是一种文化,传播数学文化、弘扬数学精神、提高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育人”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践行国家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了当前学生群体的数学文化素养现状.针对教材分析和问卷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教材编写的改进建议.本课题将小学数学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大类,其中显性文化包含数学故事、数学阅读、数学游戏、数学好玩等在教材中直接呈现的内容;隐性文化包含数学精神、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美等.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编排情况、栏目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深圳市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了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现状和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效果;指出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编排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以及本文对教材和问卷结果的分析,建议:(1)适当调节教材中三大领域的数学文化内容的比例,增加“概率与统计”的数学文化素材(2)低年段应该增加显性的数学文化内容,使得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显性内容呈螺旋式上升(3)适当增加国内数学家的故事,提升学生的国家荣誉感(4)增强数学文化的可信度,在高年段教材呈现的数学文化内容加入标注,方便学生考察相应内容的真实性.
闫雪淳[10](2021)在《《汉语教程》(第一册)新旧版本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大多是对比两本教材各体例的横向研究,对教材不同版本展开对比的纵向研究是比较少,但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数据统计法、例证法、对比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对《汉语教程》(第一册)新旧版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三版《汉语教程》中课文、生词、注释、语法、练习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各个版本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汉语教程》的两次修订发现,教材编写是一件需要统筹兼顾的事。通过修订,《汉语教程》变得更加规范、实用以及符合时代。
二、对教材中的疏漏或错误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教材中的疏漏或错误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理论基础 |
1.3.1 翻译相关理论 |
1.3.2 对比分析理论 |
1.4 研究综述 |
1.4.1 英汉翻译研究 |
1.4.2 释义与偏误研究 |
1.4.3 生词释义对策与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概况及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 |
2.1 整体概况 |
2.1.1 作者及教材基本概况 |
2.1.2 生词概况 |
2.2 生词释义相关政策及一般原则 |
2.2.1 相关政策 |
2.2.2 一般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内容及方式 |
3.1 生词释义内容 |
3.1.1 生词义项选择 |
3.1.2 词性标注 |
3.1.3 同一语义场生词拓展 |
3.2 生词释义方式 |
3.2.1 直译法 |
3.2.2 对比法 |
3.2.3 情景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问题及原因 |
4.1 生词释义问题 |
4.1.1 同音异形词混淆 |
4.1.2 儿化音和课堂式用语问题 |
4.1.3 释义不准确 |
4.2 释义问题原因分析 |
4.2.1 英汉语言差异 |
4.2.2 编写方式与校对疏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初级汉语生词释义的启示 |
5.1 教材编写 |
5.1.1 针对性原则 |
5.1.2 多维度设计 |
5.1.3 跨文化交际性 |
5.2 教学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同音异形词对照表 |
附录二:儿化音词汇表 |
附录三:顾百里访谈记录 |
(2)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问题、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问题的含义 |
二、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数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的结构 |
三、数学问题的特征 |
四、数学问题的分类 |
第三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 |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
四、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 |
五、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
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
七、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总结 |
一、研究范围:广泛且繁杂 |
二、概念内涵:丰富并多义 |
三、研究重点:交叠与更替 |
四、研究视域:独立兼并行 |
五、研究问题:拓展和延伸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术语的阐释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方法的取向 |
二、具体方法的运用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三节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
二、研究工具的运用 |
三、数据收集的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四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结果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工具 |
二、评分框架 |
三、数据的编码与整理 |
四、试测 |
五、正式施测 |
第二节 学生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2)结果的分析 |
一、T2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2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2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2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三节 学生非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1)结果的分析 |
一、T1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1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1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1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四节 学生常规问题、非常规问题(T2、T1)测验结果的对比 |
一、(T2、T1)相关系数、差异系数的检验 |
二、(T2、T1)同类问题成绩的对比 |
三、(T2、T1)同类问题水平的对比 |
四、(T2、T1)结果的整体对比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整体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个体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学校差异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 |
第五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研究 |
二、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
第二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三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视角:对策略使用的自我判断 |
二、研究者视角:对可识别策略的判断 |
三、整合视角:对策略使用的整理 |
四、小结 |
第四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比较 |
一、策略使用的(T2、T1)题目比较 |
二、策略使用的学校比较 |
三、策略使用的性别比较 |
四、策略使用的水平比较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工具 |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学生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的数学观念 |
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念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元认知 |
五、小结 |
第三节 对课程因素的分析 |
一、《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
二、学生对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三、教师对数学教材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四、小结 |
第四节 对教学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二、教师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三、小结 |
第五节 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
一、家庭环境 |
二、其他环境 |
三、小结 |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二、课程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三、教师教学与数学问题解决 |
四、环境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多样,共性与差异并存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第二节 建议 |
一、转变观念,基于“问题解决”开展数学教学 |
二、加强对问题解决一般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三、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四、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五、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 |
第三节 反思 |
一、本研究的局限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测试 1 |
附录二:学生测试 2 |
附录三:学生自评表 1 |
附录四:学生自评表 2 |
附录五:学生调查问卷 1 |
附录六:学生调查问卷 2 |
附录七:学生调查问卷 3 |
附录八:学生调查问卷 4 |
附录九:学生调查问卷 5 |
附录十: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十一: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十二:家长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学生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2.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库恩科学发展理论 |
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3.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概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核心素养 |
3.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3.2 物理学史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功能 |
3.2.1 物理学史在物理观念方面的教育功能 |
3.2.2 物理学史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面的作用 |
3.2.3 物理学史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的教育功能 |
4.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 |
4.1.1 调查目的和内容 |
4.1.2 具体实施 |
4.1.3 访谈内容及调查问卷题目设计 |
4.2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分析 |
4.2.1 教师关于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看法 |
4.2.2 学生关于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看法 |
4.2.3 调查结论 |
5.教学原则 |
5.1 实事求是原则 |
5.2 趣味性原则 |
5.3 适量性原则 |
5.4 适宜性原则 |
5.5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
6.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策略 |
6.1 孟克与奥斯本教学策略 |
6.2 对孟克与奥斯本融入教学策略的整合 |
6.2.1 创设情境引出前概念 |
6.2.2 回归历史开启探究学习之旅 |
6.2.3 回首总结 |
7.教学案例 |
7.1 《电子的发现》教学案例 |
7.2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
8.结论 |
8.1 本文研究结论 |
8.2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物理教学融入物理学史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B 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三维N项”研究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特色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2 语文知识概述 |
2.1 语文知识的概念 |
2.2 语文知识的分类 |
2.3 语文知识的主体部分 |
2.4 语文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 |
3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的“三维N项”研究框架 |
3.1 研究框架提出的必要性 |
3.2 “三维N项”研究框架的搭建 |
4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的梳理 |
4.1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梳理的方法 |
4.2 对“统编本”中语文知识梳理的结果 |
5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的“三维N项”分析 |
5.1 第一维:知识的指向 |
5.2 第二维:知识的性质 |
5.3 第三维:知识的分布 |
5.4 其他项目分析 |
6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的评价、建议和研究展望 |
6.1 “统编本”中语文知识的价值性评价 |
6.2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和使用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问题及对策——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教材中词汇译注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汉语中级综合》生词概况 |
(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词汇译注存在的缺陷及分析 |
1. 词汇译注错误 |
2. 词汇译注不对等 |
三、教材中词汇译注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一)如何解决译注错误类错误 |
(二)如何解决译注不对等类错误 |
(三)固定词语的词汇译注 |
(四)量词的词汇译注 |
(五)成语的译注 |
四、结束语 |
(6)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综述 |
0.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 |
1.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 |
1.1.1 有关训诂的基本理论 |
1.1.2 训诂学及其实践与运用 |
1.2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原则 |
1.2.1 准确性原则 |
1.2.2 适切性原则 |
1.2.3 简洁性原则 |
1.2.4 平实性原则 |
1.2.5 系统性原则 |
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 |
2.1 注释条目的系统性 |
2.1.1 当注未注 |
2.1.2 不当注作注 |
2.1.3 重复注释 |
2.1.4 前未注后注 |
2.2 注释提示语使用的系统性 |
2.2.1 注释专门术语使用的系统性 |
2.2.2 注释一般提示用语使用的系统性 |
2.3 注释格式的系统性 |
3 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 |
3.1 教材编写者方面 |
3.1.1 确立统一、具体、完善的注释标准 |
3.1.2 遵循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理论与原则 |
3.1.3 关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需要 |
3.2 教师方面 |
3.2.1 课前:认真审视教材注释 |
3.2.2 课中:合理利用教材注释 |
3.2.3 课后:科学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注释 |
3.3 学生方面 |
3.3.1 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 |
3.3.2 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
3.3.3 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知识积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材注释的编写研究 |
二 关于教材注释的教学研究 |
三 关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阐释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含义 |
二 助读系统的含义 |
三 注释的含义 |
第二节 统编本语文教材注释的理论依据 |
一 注释学原理 |
二 基于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教学理论 |
三 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第三节 教材注释基本情况 |
一 教材注释的分类 |
二 教材注释的特点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编写研究 |
第一节 教材注释的编写原则探究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注释存在的问题 |
一 当注而未注 |
二 不当注而注 |
三 前不注后注 |
四 重复作注 |
五 注释缺乏简洁性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存在的问题 |
一 注释内容存在的问题 |
二 注释形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编写优化建议 |
一 遵循教材注释的编写原则 |
二 调整教材注释的呈现方式 |
三 合理采纳师生的反馈意见 |
第三章 关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合理使用的思考 |
第一节 教师使用注释的建议 |
一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注释 |
二 注重对注释潜在功能的开发 |
第二节 学生使用注释的建议 |
一 树立将注释整合归纳的意识 |
二 利用注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三 结合工具书恰当地使用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8)论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 ——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对外汉语阅读课中的教材与教学研究 |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
3.关于《发展汉语》的文化因素研究 |
四、相关研究理论 |
1.语言学和教育学基础 |
2.文化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基础 |
五、研究的内容 |
六、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语言与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之关系 |
第一节 文化定义及语言文化之关系 |
一、文化的定义 |
二、语言和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之关系 |
一、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之区别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与语言之关系 |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之关系 |
第二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
第一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分类 |
一、民族观念 |
二、民族心理特征 |
三、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
第二节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II)》中文化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
一、对教材中文化因素项目的分类统计 |
二、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统计结果的分析 |
三、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呈现方式 |
第三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原则 |
一、共时性原则 |
二、典型性原则 |
三、适度性原则 |
四、循序渐进性原则 |
五、与语言教学同步性和互补性原则 |
第二节 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方法 |
一、中级阅读课中呈现文化因素的词汇教学 |
二、中级阅读课中呈现文化因素的语篇教学 |
三、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实例 |
第三节 有关对外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汉语学习者对文化因素项目的感兴趣程度 |
二、汉语学习者对教材中文化因素呈现方式的喜爱程度 |
三、任课教师教授的文化因素对汉语学习者学习和生活的帮助程度 |
四、汉语学习者对任课教师教授文化因素的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
五、汉语学习者对所学文化因素的掌握程度 |
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教材与教学建设 |
第一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教材建设 |
一、选取文化因素内容的注意事项 |
二、课后习题设置的注意事项 |
第二节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思考 |
一、改进和完善文化因素教学法体系 |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
1.1.2 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
1.1.3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教学现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数学文化概述 |
2.1 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
2.1.1 数学文化的内涵 |
2.1.2 数学文化的价值 |
2.1.3 数学文化教育 |
2.2 数学教材与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 |
2.2.2 国内不同版本小学教材研究的统计 |
2.3 文献述评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文化 |
2.4.2 数学文化 |
2.4.3 小学数学文化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小学数学教材 |
3.1.2 问卷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框架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情况 |
4.1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依据 |
4.1.1 《新课标》中的编写要求 |
4.1.2 数学教育观 |
4.2 小学数学教材中显性的数学文化 |
4.2.1 “你知道吗”和“数学阅读” |
4.2.2 数学游戏 |
4.2.3 数学好玩 |
4.3 小学数学教材中隐性的数学文化 |
4.3.1 数学精神 |
4.3.2 数学思想方法 |
4.3.3 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 |
4.3.4 数学美 |
4.4 数学文化显性形态的呈现情况 |
4.4.1 显性形态的数学文化梳理 |
4.4.2 显性形态的数学文化内容举例分析 |
4.5 数学文化隐性形态的呈现情况 |
4.5.1 隐性形态的数学文化梳理 |
4.5.2 隐性形态的数学文化内容举例分析 |
第5章 数学文化的呈现和学生问卷的结果分析 |
5.1 数学文化的呈现统计分析 |
5.1.1 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特点 |
5.1.2 教材中数学文化呈现的领域分析 |
5.1.3 教材中中西方的数学文化呈现分析 |
5.2 小学生数学文化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3 问卷调查结论 |
第6章 教材中数学文化呈现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
6.1.2 内容编排的凸显性 |
6.1.3 数学文化内容的趣味性 |
6.1.4 数学文化内容的可信度 |
6.2 改进建议 |
6.2.1 调节三大领域数学文化比例 |
6.2.2 低年段适当增加数学文化素材 |
6.2.3 适当增加国内数学家的故事 |
6.2.4 增强数学文化的可信度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总结 |
7.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附件 |
(10)《汉语教程》(第一册)新旧版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 《汉语教程》新旧版本课文对比 |
第一节 课文长度及体裁对比 |
一、课文长度的对比 |
二、课文体裁的对比 |
第二节 课文增减及顺序对比 |
一、课文增减的对比 |
二、课文顺序的对比 |
第三节 课文题目及语言对比 |
一、课文题目的对比 |
二、课文语言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语教程》新旧版本生词及课文注释对比 |
第一节 生词位置及数量对比 |
一、生词位置的对比 |
二、生词数量的对比 |
第二节 生词注释对比 |
一、词性的对比 |
二、英文注释的对比 |
第三节 课文注释对比 |
一、课文注释数量的对比 |
二、课文注释顺序的对比 |
三、课文注释元语言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教程》新旧版本语法对比 |
第一节 语法数量及排序对比 |
一、语法数量的对比 |
二、语法排序的对比 |
第二节 语法元语言及版式对比 |
一、语法元语言的对比 |
二、语法版式的对比 |
第三节 语法例句对比 |
一、例句数量的对比 |
二、例句版式的对比 |
三、例句内容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教程》新旧版本练习对比 |
第一节 练习题量及题型对比 |
一、练习题题量的对比 |
二、练习题题型的对比 |
第二节 练习目的及顺序对比 |
一、练习目的对比 |
二、练习顺序的对比 |
第三节 练习题编写对比 |
一、练习题排版变化 |
二、练习题难度变化 |
三、课文变化,练习题随之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教程》的优缺点及建议 |
第一节 《汉语教程》的优缺点 |
一、《汉语教程》的优点 |
二、《汉语教程》的不足 |
第二节 《汉语教程》编写及使用建议 |
一、《汉语教程》编写建议 |
二、《汉语教程》使用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三版《汉语教程》课文篇目统计表 |
附录2:三版《汉语教程》课文总字数、课文句数统计表 |
附录3:三版《汉语教程》生词数量统计表 |
附录4:三版《汉语教程》语法点示例数量统计表 |
附录5:三版《汉语教程》练习题数量统计表 |
致谢 |
四、对教材中的疏漏或错误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D]. 郁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艳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3]核心素养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 许敏萱.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三维N项”研究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D]. 张学瑾.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问题及对策——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为例[J]. 温竹馨. 海外华文教育, 2016(02)
- [6]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D]. 马媛. 西南大学, 2020(01)
- [7]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注释系统研究[D]. 董佳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中级阅读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 ——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阅读(Ⅱ)》为例[D]. 李丹阳. 兰州大学, 2020(12)
- [9]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内容的分析[D]. 叶习琪. 深圳大学, 2020(10)
- [10]《汉语教程》(第一册)新旧版本对比研究[D]. 闫雪淳. 黑龙江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