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CD灯测量顾亚稳寿命

用HCD灯测量顾亚稳寿命

一、利用HCD灯测量Gu亚稳态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闫筱炎[1](2021)在《硒化铟复合纳米薄膜的超快宽带光学非线性及动力学》文中提出硒化铟(InSe)纳米薄膜是一种典型的Ⅲ-Ⅵ族二维半导体薄膜材料,因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能带结构可调和光电性质出众等特点,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薄膜晶体管和光伏器件等不同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成为微电子和光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非晶InSe纳米薄膜存在本征缺陷,目前制备基于高质量、高性能和稳定性强的单晶InSe纳米薄膜的光电子器件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对非晶InSe纳米薄膜进行复合结构的设计及多晶InSe纳米薄膜可以有效减少晶体内部缺陷,提升其电子能态与强库伦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了一系列优异的光物理性质而被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关注。例如:通过II型异质结结构的带间电荷转移、金属掺杂的非平衡载流子注入和多晶体内部缺陷态的降低来增强和调控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及载流子动力学过程,在宽带、超快微电子及非线性光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鉴于此,本文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非晶InSe纳米薄膜,并揭示了载流子输运性质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之后通过对非晶InSe纳米薄膜进行II型异质结结构的构建和金属掺杂,以及采用原位退火的热处理技术产生的多晶体相变来提升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获得了内部载流子-光子相互作用等信息,确定了非线性吸收系数、非线性折射率和载流子弛豫寿命等光物理参数,对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增强、调控和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探测方法,对650 nm泵浦光激发下非晶InSe/WSe2异质结薄膜的双光子诱导载流子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捕捉到了由带间电荷转移所产生的超快自由载流子吸收信号(<1 ps)。当泵浦光峰值强度为114.9 GW/cm2时,非晶InSe/WSe2异质结薄膜具有覆盖整个探测光波段(790nm-1080 nm)的反饱和吸收响应,同时由于电子-声子散射在导带内的冷却和电子辐射弛豫产生了双通道的载流子弛豫过程。根据实验探测结果建立双e指数函数拟合获得非晶InSe/WSe2异质结薄膜的载流子弛豫寿命。(2)利用紫外-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飞秒Z-扫描实验对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Ag:InSe、Al:InSe和Cu:InSe)的线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不同金属掺杂和不同掺杂浓度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导致禁带宽度发生变化(1.52 e V-2.61 e V)。同时以非平衡载流子注入的方式在带内形成掺杂能级,调控了自由载流子吸收和折射行为,开辟了新的载流子弛豫通道。实验定量分析了三种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参数,并区分了不同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机制。(3)利用飞秒Z-扫描实验及瞬态吸收光谱测量方法探究了退火温度分别为400℃、500℃、600℃和700℃时对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载流子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经过高温退火而重结晶后的多晶InSe纳米薄膜其缺陷态的降低直接增强了束缚电子效应,导致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由320 cm/GW增加至684 cm/GW,三阶非线性折射率由-1.43×10-2cm2/GW增加至-5.16×10-2cm2/GW。当退火温度为600℃时,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载流子弛豫寿命延长至4.71 ns。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带间电荷转移、带内非平衡载流子注入和缺陷态降低对非晶及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对研究复合结构的非晶InSe纳米薄膜和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光物理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实验探测到的非线性吸收系数、折射率和载流子弛豫寿命等光物理参数对研发下一代非线性光子器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张霞[2](2018)在《复合铋系光催化剂构建及对新型污染物的降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治理环境污染,而且还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气、低醇燃料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传统化石燃料时产生的废气及粉尘污染等环境问题,被人们誉为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生产的绿色技术。TiO2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但由于TiO2带隙较大(3.0-3.2 eV),只能利用紫外光激发,因此,研究开发能够利用可见光或太阳光做驱动能源的新型光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铋系催化剂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和优异的太阳光催化性能而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且我国铋资源比较丰富,这对研发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可见光铋系光催化剂十分有利。但是,单一的铋基光催化剂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有限或量子效率偏低的缺点。而将碳基材料或其它半导体材料与可见光吸收性能优良的铋基光催化剂复合,对于拓宽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和催化效率都十分有效,有望解决当前光催化领域面临的能效和量子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低温水热法分别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三种复合铋系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电镜(SEM)、透射电子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电镜(HR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光致发光(PL)等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晶相、形貌和微观结构、表面态、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以染料甲基橙(MO)或罗丹明B(RhB)作为评估对象,系统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选用水体中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和六价铬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在模拟阳光光源照射下,复合光催化剂对污染物的降解去除效果,结合材料的能带结构计算,提出了复合光催化材料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催化作用机理,并根据中间降解产物推测了污染物的降解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负载的MWCNTs/Bi4VO8Cl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XPS以及UV-Vis DRS等技术对所制得产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微观结构、相组成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模拟阳光照射下,通过甲基橙的降解,评估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染料光敏化的可能性、复合材料的广谱适用性以及在实际废水中的使用情况,同时将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纯水和实际废水中重金属Cr(VI)和双酚A的同步去除,分析了协同去除效应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i4VO8Cl禁带宽度和价带电位分别为2.43 eV和2.81 eV,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可见光具有较好响应;适量的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有效提高Bi4VO8Cl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当碳纳米管含量为4wt.%时,复合光催化剂活性比单一Bi4VO8Cl的活性提高了30%;将复合光催化剂用于重金属Cr(VI)和有机物双酚A共存体系中,发现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污染物体系。自由基等活性物质俘获实验表明,MWCNTs/Bi4VO8Cl复合光催化材料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作用机理是空穴氧化起主导作用,·OH氧化次之。该复合光催化剂对Cr(VI)和双酚A的协同去除效应来自于光催化产生的电子或空穴同时被Cr(VI)和双酚A俘获,大大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2)以冰乙酸和水为溶剂,采用简单一步低温混合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BiVO4/CH3COO(BiO)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微观结构、相组成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磺胺甲恶唑、甲基橙以及4-氨基安替比林的降解,评估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以及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作用机理。此外,BiVO4/CH3COO(BiO)光催化剂还被用来降解双酚A和布洛芬,通过比较和分析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情况,揭示了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规律。根据对所检测到的活性物质和中间降解产物的分析,推测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途径。最后,评价了材料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能,并尝试将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实际废水中污染物中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的pH值以及NH4VO3投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当pH值为5.5、NH4VO3投加量为1.5mmol时,BiVO4/CH3COO(BiO)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分别为单纯CH3COO(BiO)和BiVO4的2.5和14.8倍;目标污染物的矿化率可高达80-96%;污染物的降解路径主要包括侧链的断裂、杂环开环以及芳香环的羟基化过程,且所得中间产物还可以进一步被羟基氧化,直至完全矿化;此外,在实际废水中应用该复合光催化剂时,同样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异质结光催化剂经连续循环四次使用后,材料仍然维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因此,预测该复合光催化剂对废水中新型难降解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碘掺杂的BiOIO3/[Bi6O6(OH)3](NO3)3·1.5H2O复合光催化剂(I/BiOIO3/BHN)。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评估了前驱体溶液中不同BiOI投加量、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条件。采用XRD、SEM、TEM、XPS、UV-Vis DRS和PL等技术对所制得材料的晶相、晶貌、表面氧化态以及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推测了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催化活性提高的作用机理,通过自由基俘获实验确定了主要的活性物种。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复合材料的广谱适用性,还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甲基橙和苯酚的降解。最后,通过多次循环使用实验评价了材料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BiOI投加量为0.4398 g、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 h时,所制得光催化材料的活性最佳,与单纯[Bi6O6(OH)3](NO3)3·1.5H2O、BiOI和BiOIO3相比,BB-2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69.1、10.4和2.2倍;经模拟太阳光照射40 min,罗丹明B即可被完全去除;甲基橙和苯酚分别经光照100 min和150 min后,去除率可高达94%和84%。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中的硝酸铋对BiOIO3的生成起关键性的作用;碘掺杂及II型异质结构建的同步实现是复合光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是空穴氧化起主导作用。特别是该复合光催化剂经简单自由沉降即可快速分离,且在重复使用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因此预测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处理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晓梅[3](2018)在《掺钕多段键合晶体的热效应和激光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的系统稳定性强、整体结构简单、光束方向性好且获得的泵浦效率非常高等优点,在激光光谱检测、通信光谱编码、精密工业加工、遗传基因能量转移、先进医学手术等先进学技术领域收到科学家们的青睐,得到大范围推广与应用,近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泵浦功率增加引起增益介质产生的热透镜效应和热致双折射效应是阻碍激光器获得更高输出功率和更好光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具有浓度梯度的键合晶体,可以有效地减少增益介质内部由于热沉积而产生的热损耗,从而减少热效应。本论文的泵浦源选用光纤耦合输出的激光二极管,选用分段掺杂不同浓度的键合 Nd:YVO4/Nd:YVO4/Nd:YVO4、Nd:GdVO4/Nd:GdVO4/Nd:GdVO4、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 晶体作激光工作物质,分别对键合晶体的热效应参数即温度场和热焦距以及脉冲激光特性进行了探索。论文的涉及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Ⅰ)研究了非键合晶体和不同掺杂浓度的分段键合晶体的热效应机理,利用有限差分法将热传导方程的中的导数用相应的差商近似代替,得到差分形式方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理论模拟了同基质和不同基质的增益介质的热焦距和晶体内部以及泵浦端面上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对晶体的热焦距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的结果和数值模拟的数据在变化趋势上一致,即理论数据和实验结果随泵浦功率变化的趋势吻合。(Ⅱ)实验研究了以GaAs为饱和吸收体的LD泵浦键合Nd:YVO4/Nd:YVO4/Nd:YVO4被动调Q激光特性。通过实验测得了激光器特性参数如输出功率、脉宽、脉冲重复率等在不同输出镜透过率条件下随泵浦功率发生变化的趋势。然后利用E=Pav/F和Ppeak =E/tp计算出单脉冲能量、峰值功率,分析和泵浦功率的变化关系。(Ⅲ)实现了 Cr4+:YAG饱和吸收体1064 nm的LD泵浦多段键合Nd:YVO4晶体被动调Q激光运转。实验采用平凹腔结构,通过实验获得了两块不同掺钕浓度的键合Nd:YVO4晶体在不同小信号透过率条件下表征激光器性能的参数如输出功率、脉宽、峰值功率等随泵浦功率变化的趋势。(Ⅳ)实现了 LD泵浦键合Nd:YVO4主动调Q的1064 nm激光运转。利用EO开关作为调Q器件对激光器实现了主动调Q,研究其主动调Q的激光特性,选用两块相同尺寸不同掺钕浓度的键合Nd:YVO4/Nd:YV04/Nd:YVO4晶体进行实验测量,分别在不同输出镜透过率的条件下,测得经过谐振腔的输出功率、脉宽、脉冲重复率等表征激光器性能的参数随泵浦功率增加而改变的趋势,进而利用E=Pav/F和Ppeak=E/tp计算出E和Ppeak的变化曲线。(Ⅴ)利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分别采用W型和X型五镜折叠腔实现了 LD泵浦下键合Nd:YVO4和Nd:GdVO4晶体1064 nm的稳定连续锁模激光输出。利用ABCD矩阵理论进行计算,选择合适腔长,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谐振腔的各项参数,获得稳定的连续锁模输出。(Ⅵ)采用X型腔,对不同基质键合Nd:GdVO4/Nd:YVO4/Nd:GdVO4和Nd:YVO4/Nd:GdVO4/Nd:YVO4晶体1064 nm的连续锁模激光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Nd:GdVO4/Nd:YVO4/Nd:GdVO4的激光性能更好,而且同等条件下优于同基质键合Nd:GdVO4/Nd:GdVO4/Nd:GdVO4晶体的激光输出特性。论文的创新点:(Ⅰ)首次通过分段晶体近似薄透镜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基质键合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 晶体的热焦距。借助 MATLAB软件,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出键合Nd:GdVO4/Nd:GdVO4/Nd:GdVO4、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Nd:GdVO4/Nd:YVO4 晶体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Ⅱ)首次利用SESAM实现了键合Nd:GdVO4/Nd:GdVO4/Nd:GdVO4晶体连续锁模激光运转。(Ⅲ)首次利用SESAM实现了不同基质键合Nd:GdVO4/Nd:YVO4/Nd:GdVO4和Nd:YVO4/Nd:GdVO4/Nd:YVO4晶体连续锁模激光运转,并对它们的激光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李宏[4](2018)在《基于绝热捷径技术的非厄米量子系统布居转移》文中研究指明量子绝热定理在量子力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量子绝热过程指的是通过调控哈密顿量使系统沿着自己的本征态演化的程,这种方法对量子态的制备和调控十分有效。但是在现实中,绝热过程需要满足绝热条件,相对于同一量子系统的Rabi振荡周期时间,绝热过程比较慢,它要求很长的操作时间。为了克服上述困难,人们努力寻找方法使之加速。经过不懈努力,人们提出了量子绝热捷径理论。量子绝热捷径有效解决了绝热过程比较慢的问题。根据辅助哈密顿量的不同,可以把绝热捷径大致分为三类:无跃迁量子驱动方案、反向透热场方案和逆向工程方案。无跃迁量子驱动方案由Berry提出。反向透热场方案由Demirplak和Rice提出。逆向工程方案由Lewis和Riesenfeld提出,也称LR不变量理论。绝热捷径理论虽然在很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但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拓展。比如,(1)在实际中,量子系统与它周围的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封闭系统的相干损失,这时的系统可以用非厄米哈密顿量来描述,非厄米绝热捷径技术值得关注,进一步便可研究开放系统下的绝热捷径技术。(2)在弱耦合情况下,反旋项对系统演化的贡献是非常小的,但在强耦合和超强耦合的物理实验中,旋转波近似不再有效,非旋转波近似的绝热捷径同样很重要。本论文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完善了非厄米非旋波近似下的绝热捷径理论。取得成果如下:一、研究了一种新的非厄米非旋波的绝热捷径技术。通过无跃迁量子驱动方法,我们确定了精确的控制来加速绝热布居转移。然后,我们把它应用到具有耗散和非旋波的两能级和三能级系统中。我们分别数值模拟了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两种情况下的布居转移过程。结果表明,带有反旋项的布居转移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在三能级体系中激发态的耗散对系统的布居转移影响不大。这是由于在布居转移过程中1态到3态是通过暗态实现的,2态几乎不参与演化。在大失谐的情况下,我们将三能级系统约化为一个有效的两能级系统。然后将绝热快捷技术应用到有效的两级系统中,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研究了通过辅加反向透热哈密顿量来消除非绝热耦合项,最终达到快速布居转移的绝热捷径技术。创新点在于我们辅加的反向透热哈密顿量是非厄米形式的,具有非平衡的增益和耗散项。我们把这种技术应用到非旋波近似下的两能级系统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参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我们还发现不平衡增益和损耗效应可以加速量子演化进程。由此可见,在加速量子演化进程中增益和耗散的比率是一个很好的可调节的自由度。我们给出了系统演化最终时间随增益和耗散比率的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增大比率时演化时间会大大缩短。为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案。

王泰林[5](2017)在《稳定金属相MS2(M=Mo、W)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渡金属硫化物(MS2)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及高理论容量等优势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传统MS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体积变化,这使其在能量储存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导电性并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论文在充分利用材料尺寸效应并与导电性较好的碳材料复合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稳定金属相MS2(M=Mo、W)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电化学动力学过程及电化学储锂机理,这为制备金属相MS2材料及开发高性能MS2基能源储存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协助超声剥离MoS2纳米片一步制备石墨烯/二硫化钼(G/MoS2)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在超声辅助下利用氧化石墨烯的嵌入剥离MoS2,并得到不同石墨烯含量的G/MoS2纳米复合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了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及较好的放电性能,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化学动力学表征及非原位XRD分析,结果表明在G/MoS2纳米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储锂方式为嵌入及转化反应,赝电容储锂起到辅助的作用。2、利用简单的氮元素掺杂半导体(2H)相MS2纳米片的方法制备了金属(1T)相MS2,实现了 2H相MS2向1T相MS2的相转变。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了 2H相MS2,然后进行氨气热处理得到1T相MS2纳米片,多种结构表征手段证明氮元素的引入促进了 MS2材料中硫原子层发生滑移,从三棱柱配位转变为八面体配位结构,成功实现了半导体相MS2向金属相MS2材料的转变。通过金属相MoS2与碳布(CC)、金属相WS2与碳纤维布(CFC)的复合分别得到了 1T@2H MoS2@CC和1T@2H WS2@CFC三维复合材料,并且将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无粘结剂负极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金属相MS2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展现出了比纯半导体相电极更小的首次放电损失及更高的可逆容量,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并降低内阻。采用XRD和HRTEM对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1T@2H MoS2@CC电极材料进行表征,证实了金属相MoS2储锂机理为MoS2 + Li+ + → Mo + Li2S。利用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对1T@2H WS2@CFC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动力学分析及储锂机理的研究,证明了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为扩散控制为主导,赝电容储锂起到辅助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氮元素的引入可以有效实现稳定金属相MS2材料的制备,而且能够提升复合材料整体的电化学性能。3、在氮元素掺杂制备金属相MoS2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磷元素掺杂制备金属相MoS2材料的方法。通过水热法将MoS2材料与密闭氧化法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然后借助机械球磨法实现磷掺杂,最终通过热处理得到1T@2H 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1T@2HMoS2@G)。电化学性能测试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1T@2HMoS2@G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扩散过程起到主要的作用,赝电容储锂起到辅助的作用。

奚宇[6](2017)在《绿原酸对油桃和苹果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酚类物质是植物体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在人体中的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改善认知等作用已广泛获得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有关酚类物质对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进程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果实内源酚类物质如何对果实成熟衰老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以及相应酶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实验发现相比于新绿原酸(油桃果实果肉组织中另一种主要酚类物质),绿原酸可以更显着地减少油桃果肉切片乙烯释放量、延缓切片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绿原酸可以显着降低油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软化程度、腐烂率和丙二醛含量。同时,绿原酸处理也延缓了贮藏期间油桃果实果皮颜色的转红、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上升。研究还发现,绿原酸处理显着增强了果实的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实验利用双向电泳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二级质谱(MALDI-TOF-TOF/MS)技术成功分离鉴定了油桃果实中74个与成熟衰老相关并受到绿原酸影响的蛋白质。其中参与果实呼吸作用的蛋白质NADP-苹果酸酶(NADP-ME)、苹果酸脱氢酶和NAD-依赖型苹果酸脱氢酶,其蛋白表达量都由于绿原酸处理出现明显下调;绿原酸处理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敏蛋白Prup1和病程相关蛋白10等具有防御性功能的蛋白表达量出现上调,;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蛋白质,包括α-淀粉酶,蔗糖合成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糖基转移酶和α-半乳糖苷酶在油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也明显受到绿原酸影响而有所下调。绿原酸还可以显着抑制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在油桃果实采后成熟过程的蛋白表达量上升。使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苹果果肉组织中与苹果内源多酚具有亲和作用的蛋白质。分析得到157个目标蛋白质,其中包括与果实成熟衰老相关的脂氧合酶、糖基转移酶、αα-淀粉酶、淀粉支链酶、纤维素合成酶、蔗糖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ACO和乙烯受体蛋白等。实验以苹果果肉切片作为模型来研究绿原酸对苹果果实衰老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处理显着降低了苹果果肉切片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减缓果肉切片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MALDI-TOF/TOF分析显示,绿原酸处理显着降低了苹果果肉切片中脂肪氧合酶、β-半乳糖苷酶、NADP-ME、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等蛋白的表达量,提高了类甜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在体外实验中发现,苹果多酚和绿原酸均可抑制ACS、ACO、α-淀粉酶、脂氧合酶、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糖、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NADP-ME、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且绿原酸对这些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与苹果多酚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实验发现,当苹果果肉切片经过绿原酸处理后,其中ACO、ACS、α-淀粉酶、脂氧合酶、β-葡糖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NADP-苹果酸酶、POD、PPO的酶活性在切片孵育观察过程中会显着下降,而PG和PME酶活性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许亮[7](2017)在《分子激光冷却、磁光囚禁与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冷原子技术飞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使得相关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然而分子具有更丰富的内态结构,更具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异核双原子分子具有永久电偶极矩,它可以产生长程可调谐的,各向异性的偶极相互作用,再结合超冷温度下对分子自由度的精确操控,使得冷分子成为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理想载体;超冷分子气体也为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同时还可以用该系综来进行各种精密测量实验,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然而由于分子的自由度十分复杂,冷原子技术无法简单有效地拓展到分子体系,于是科学家们发展了许多其它制备冷分子的方法,从绝热膨胀的超声分子束,到缓冲气体冷却的慢分子束;从静电Stark(静磁Zeeman)减速器到最近的激光冷却与磁光囚禁技术,每一步的技术革新都如此困难又富有挑战性。本文首先聚焦于分子的静电操控,我们利用比微扰理论更准确的矩阵对角化方法,对各种对称性分子转动态的Stark效应进行详细地理论研究,同时总结并解释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规律,例如线性分子没有一阶Stark效应;对称陀螺分子具有很强的一阶效应;分子的转动基态都是强场搜寻态;重原子分子的弱场搜寻态很容易变成强场搜寻态;静电场作用下磁量子数绝对值|MJ|相同的态仍处于简并态等,这些理论研究为我们小组的静电操控实验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另外我们还利用有效哈密顿量方法,分析了双原子分子常见的洪特情况(a)和(b),研究了它们的转动态,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下的Stark和Zeeman效应。而这些方法具有通用性,对同类的分子仍然适用,为后续的实验工作做好理论铺垫。其次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激光冷却的候选分子——24Mg19F自由基,并分析其实验可行性。首先确认其激发态寿命和波长,用三种方法计算A态到X态的夫兰克-康登因子和振动分支比。再利用有效哈密顿量方法详细计算了 X态的超精细结构,我们发现用两束激光和它们的一级边带就可以实现MgF分子有效的激光冷却。同时研究了 MgF自由基超精细结构角动量的相互耦合和磁属性,为接下来的磁光囚禁做好准备。我们还对另一个分子138Ba19F激光冷却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它的相关波长在半导体激光器波段,再次用三种方法确认了它高度对角化的振动分支比,发现四束激光才可能实现它有效的减速和冷却。我们还估算了它亚稳态A’的真实组分和能级寿命,可以用准确计算的微波频率耦合前三个转动态的办法来解决布居数泄露(A→A’)问题。还有它的A态寿命较长(56ns),很容易实现激光扫频的多普勒冷却。接着,我们建立一个新的三维磁光阱模型,利用速率方程首先对原子磁光囚禁进行详细地动力学研究。主要分析上下能级的角动量,g因子和激光偏振组态对回复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再将上述模型和结论拓展到MgF体系中,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由于MgF自由基的上能级g因子太小,它在磁光阱中受到的囚禁力比原子小三个量级,几乎不能被磁光囚禁。然后我们又研究了它在磁场和激光偏振同步调制的射频磁光阱中的动力学,发现当调制频率为几十兆赫兹时,MgF分子受到的囚禁加速度几乎与原子Ⅱ型磁光阱中的加速度相当,因此对于本组实验的MgF分子,射频磁光阱是个理想的选择。最后聚焦于冷分子的重要应用,我们提出了利用208Pb19F自由基测量电子电偶极矩的想法。首先讨论基于PbF分子测量电子电偶极矩的基本原理;接着利用有效哈密顿量方法研究了它精细和超精细结构的外场效应,给出分子内部有效场和等效g因子随外电场的变化关系。发现在10kV/cm的外电场下,分子内部有很强的宇称和时间反演破缺效应,其有效电场强度为32.36GV/cm,而测量态J为1/2的Ω双分裂超精细结构的等效g因子分别为-0.0221和0.0621,是一个很好的对磁场不敏感的体系。我们进一步给出了利用Ramsey分离振荡场干涉仪测量电子电偶极矩的实验方案,并尝试评估了一些测量误差。

隋旭东[8](2016)在《TiAlN基功能复合纳米刀具涂层成分、结构调控及涂层刀具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合金具有高强轻质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经成为关键的工程材料之一,在航空、交通、化工及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钛合金具有的高温强度高、热导率低和化学亲和性高等特点导致其切削加工困难、效率低、成本高。刀具涂层技术为解决上述切削加工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该技术是在刀具基体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耐磨损、耐高温和抗氧化性好的涂层。然而,目前商业化的刀具涂层切削钛合金时仍存在耐磨性差、易氧化、粘刀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在高速切削加工时,急剧增加的热量会迅速恶化涂层刀具性能,加重粘结磨损。因此,需要针对钛合金高速切削加工特点开发具有高耐磨性、高抗氧化性以及低粘结活性的高性能刀具涂层,以满足钛合金高速切削加工的需求。本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研究成分、结构设计和功能复合对TiAlN基纳米刀具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揭示钛合金高速切削性能提高的机理。首先是成分设计,通过在TiAlN涂层中添加Si、Ta、Cr等元素来提高涂层的力学和抗氧化性能;其次是结构设计,主要是将不同成分的涂层进行梯度化和多层化,以提高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后是功能复合,结合实验与模拟确定一种与钛合金反应活性低的功能涂层,将其沉积到TiAlN基纳米涂层上形成功能复合涂层。同时,对上述三类涂层进行钛合金切削实验,揭示钛合金高速切削性能提高与结构控制的关系。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采用成分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添加Si、Ta、Cr对TiAlN基纳米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Si元素后会形成非晶Si3N4包裹纳米晶的纳米复合结构,可以消除柱状结构,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的硬度。但是,过高的Si含量会降低涂层的硬度。添加Ta和Cr元素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中,Ta元素抑制了 α-Ti02到γ-TiO2相转变时产生的裂纹和气孔,从而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但是,当Ta含量达到Ti0.31Al0.32Ta0.37N时,对α-TiO2相生成的抑制作用减弱,抗氧化性能降低。添加Cr元素一方面抑制了六方AlN相的生成,另一方面在涂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Cr2O3扩散阻挡层,阻止涂层内部的进一步氧化。钛合金切削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量,TiAlCrN涂层的磨损量减少约50%,TiAlTaN涂层减少约20%,而TiAlSiN涂层,由于硬度高、脆性大,切削性能较差。采用结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梯度和多层结构对TiAlN基纳米涂层的结合力和韧性的影响。发现梯度结构设计的TiAlSiN涂层可在保持70%以上硬度值的情况下,使涂层结合力提高约300%,达到100N以上。多层结构可以抑制涂层内部的裂纹扩展,提高涂层的断裂韧性。随着多层调制周期的降低,TiAlN/CrN涂层的断裂韧性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调制周期厚度为25nm时,涂层有最高的断裂韧性,达到3.6 MPa·m1/2。钛合金切削实验结果显示,梯度结构的TiAlSiN和TiAlTaN涂层的后刀面磨损量比无梯度涂层分别下降了 46%和32%;调制周期厚度为25nm的TiAlN/CrN多层涂层的后刀面磨损量比单层TiAlN涂层的下降了约33%。采用功能复合的方法对TiAlTaN涂层进行表面功能化,研究了 TaO功能层降低钛合金粘结磨损的机理。发现随着TaO厚度的增加,复合涂层表面致密度增加、粗糙度和摩擦系数降低。在摩擦实验中,TiAlTaN/TaO涂层表面粘结的钛合金的体积比TiAlTaN涂层减少。这是因为TaO和Ti之间的反应结合能为正值,两者之间不容易发生粘结反应。钛合金切削结果显示,150nm厚的TaO功能层使TiAlTaN涂层刀具的切削距离提高3倍。基于上述研究,所制备的梯度G-TiAlTaN/TaO纳米功能复合涂层,在切削长度为547m时,磨损量比山特维克GC1105涂层刀具低约20%。

周溯源[9](2016)在《氮硼化钛基纳米复合涂层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硬质涂层技术是指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高硬度HV大于20GPa、耐磨性好、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薄层的技术,能有效的使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与抗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得到提高是机械加工行业中表面增强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涂层刀具与未涂层刀具相比高韧性和高强度兼备;能显着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磨性和抗粘结性,具有耐热性和热韧性,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热冲击和抗氧化性能承受更高的切削热,扩大干切削的应用范围减少切削液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已开发出TiCN、ZrN、A1lO3、CrN、C3N4等硬涂层(维氏硬度介于20~40GPa)及金刚石涂层,立方氮化硼(c-BN)、氮化碳涂层(β-C3N4和CNX)等超硬涂层(维氏硬度达到40GPa以上)材料,还有WS2、WC/C、MoS2(摩擦系数0.01左右)等自润滑软涂层材料。随着汽车制造、模具工业、地质钻探、纺织工业、航空航天、重机等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加工技术正朝着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对刀具涂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TiN、TiAlN等涂层已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多元、多层、纳米复合结构超硬涂层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涂层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未来纳米涂层应用前景将会非常广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介绍了硬质涂层和超硬涂层的分类及主流的研究趋势,并简要介绍了当前被广泛接受的薄膜生长理论以及离子镀硬质膜技术的沉积手段最新进展和展望,介绍基本的涂层测试表征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对二元、多元及纳米多层超晶格和纳米复合涂层做了详细的研究。试验部分:采用自行设计的加装了阳极层离子源的工业化多弧离子镀膜机,加装了能有效去除硬质合金表面污染物的阳极层Ar+等离子体刻蚀离子源,超声波清洗和喷砂前处理技术可以起到基底表面光洁和钝化的效果能显着增强膜基附着力。将“氮化钛基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作为研究方向,进行了涂层制备、纳米结构分析、性能研究和应用的系统性工作,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硬质涂层材料氮化钛(TiN)是最早开发并广泛应用的,其优点是与金属亲和力小,韧性比较好,应用温度可以达到500℃,适于切削易于粘在前刀面上的材料和钢材材料。但耐氧化性较差、硬度较低不能满足现代金属切削工业对涂层的技术要求;硼化物TiBN涂层是基于TiN和TiB2发展起来的多元涂层,是最具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涂层之一,TiB2涂层硬度可以达到6700Hv的超高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种涂层具有高硬度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韧性及高电导性,硼化物的惰性很强,其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强,同时涂层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硼元素的扩散形成BN,B2N3等自润滑成分使得耐磨损性强;在本工作以TiBN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业化多弧离子镀膜机,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Si(111)和衬底上YT14硬质合金制备出不同调制周期的TiBN/TiN纳米多层涂层,TiBN/TiN纳米多层涂层为(111)择优取向,从透视电镜可以看出TiBN/TiN纳米多层涂层由纳米尺度的TiBN层和TiN层交替叠加而成,但界面混乱不清晰没有形成共格生长的超晶格结构,调制周期从12nm逐渐减小到1.9nm,在基片转速为12rpm时调制周期为1.9nm时涂层获得最大硬度值为31.2GPa,当TiBN/TiN涂层与硬质合金球对磨时摩擦系数都位于0.49~0.58之间,低于相同制备条件下的单层涂层,然后尝试与高耐氧化性和耐粘连CrN复合,采用金属Cr靶和TiB2合金靶在不同基片转速条件下制备调制周期从4.2nm至22.5nm的TiBN/CrN纳米多层涂层,探讨共格生长界面与择优取向对TiBN/CrN纳米多层膜的影响,XRD显示涂层为面心立方(111)、(200)、(220)取向的多晶。HRTEM显示涂层由TiBN纳米层和CrN纳米层交替而成,周期均一、双层界面清晰锐利。在基片转速为3rpm,调制周期为11.7nm的条件下TiBN/CrN纳米多层涂层最高硬度为34.5GPa弹性模量为421GPa,此时在fcc-CrN层(200)生长面模板作用下,非晶的TiBN层形成共格外界面的延生长并形成清晰锐利双层界面,涂层为拥有(200)面择优取向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多层涂层。TiBN/CrN纳米多层涂层高于CrN和TiBN单一涂层的硬度,同时由于表层TiBN层的原因,摩擦系数也小于CrN,涂层涂层与硬质合金球WC-Co球对磨摩擦系数为0.324,磨损率仅为4.0× 10-17 m3/Nm。接着,在成功制备了TiBN/CrN纳米多层涂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TiBN层与CrN层沉积厚度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控制靶电流的大小在相同转速下使TiBN层与CrN层沉积厚度比从1:3减少至1:6,涂层的硬度从32GPa升高到38.6GPa,这是因为在调制周期为11.7nm时改变非晶态TiBN层厚度会使破坏TiBN与CrN形成的清晰锐利双层界面,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会降低,此外TiBN/CrN多层涂层表现出耐磨性。(2)硬质涂层的功能失效一般都是从表面和涂层脱附开始的,表面形貌上的大细小的针孔状孔洞、应力破损条纹崩裂、大的金属溶滴颗粒以及拉应力产生的微裂纹都是造成涂层失效的原因,因此增强膜基附着力、提高硬质薄膜表面光洁度和致密度是改善涂层性能的首选。碳氮化钛(TiCN)在有色金属切削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氮化钛(TiCN)是通过向TiN涂层中加入C元素多元合金化制备而成,由于C元素的引入,涂层的硬度(HV3000-4000)、抗氧化性能和抗粘结能力得到提高,表面粗糙度、摩擦系数小,氮碳化钛(TiCN)应用温度可以达到500℃,由于涂层硬度高内应力比较少,涂层韧性高可以在增加涂层厚度的同时阻止裂纹的扩散,在实验中尝试在氮碳化钛(TiCN)中添加硼B元素进一步强化涂层的显微结构改善其性能,增加其耐磨性和抗氧化性,提高涂层的硬度同时降低表面粗糙度;首先采用一台阴极电弧离子镀系统,使用纯TiB2靶材,在不同乙炔流量下制备了TiBCN涂层,涂层为TiN、TiC、TiB2、Ti2B5、CNX、BNx和共存的多相物,在低C2H2气环境下(N2流量恒定345sccm)涂层为(101)面择优取向的TiB2,N2通入后优先与Ti结合形成TiN, C2H2流量的增加会使涂层TiB2(101)面衍射增强,同时出现Ti2B5(103);在较高的乙炔流量下,涂层中的C元素并没有完全形成C3N4,游离态逐渐C增多。在较低C2H2流量下制备的TiBCN纳米复合涂层其结构为100nm左右的非晶包裹50-100nm左右的纳米晶,随着C2H2流量的增加纳米晶变小10nm左右,非晶包裹区域变大100-200nm从而导致硬度降低,同时摩擦系数变小;TiBCN涂层表面平滑、颗粒度小,最小的均方根粗糙度仅为7.58nm,C2H2流量为50sccm时涂层获得最大硬度24.65GPa摩擦系数为0.261。(3)最后,采用气体硅源(SiH4)在不同流量N2条件下成功合成了TiSiBN涂层,实验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利用纯TiB2靶,采用硅烷(SiHH4)为气源,在不同N2流量含量下制备了TiSiBN纳米复合涂层;探讨不同氮气流量对TiSiBN涂层生长、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TiSiBN纳米复合涂层中Si3N4以非晶形态存在于涂层中。涂层在不同氮气流量下形成了厚度不一样的非晶层包裹不同尺寸大小的纳米晶的纳米复合结构,涂层中的N2含量随N2流量的上升而增加,N2流量对涂层性能有很大影响;随N2流量由20sccm增大到300sccm,涂层硬度先增大后减小,N2流量为80sccm时涂层获得最大值44.6GPa,弹性模量为552.8GPa。(4)纳米涂层材料的本征硬度反映了材料抵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不但与材料的内禀性硬度即电子原子结构有关也与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和晶体取向有关;本文尝试从热力学以及晶体位错堆积的角度对硬质和超硬涂层进行理论解释。

张天宇[10](2011)在《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Ti,Al)N/TiN涂层结构与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叶片工作温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高叶片服役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低温沉积技术在超超汽轮机叶片用钢1Cr11MoNiWlVNbN上制备了(Ti,Al)N/TiN涂层。参考标准GB/T13303-91和HB 5258-2000并根据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实际工况与性能要求对(Ti,Al)N/TiN涂层实施了700℃×1000h的恒温氧化试验和700℃×200次的循环氧化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仪等方法研究了(Ti,Al)N/TiN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并着重对其抗氧化性能及其氧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Ti,Al)N/TiN涂层应用于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的防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和技术支持。所制备的(Ti,Al)N/TiN涂层由TiN过渡层和(Ti0.7Al0.3)N表层组成,涂层整体厚度约4μm,其中TiN过渡层厚度为1μm。涂层为B1型(NaCl)单相结构,具有(220)择优取向。涂层表面光滑均匀致密,厚度均匀,与基体结合界面结合良好。TiN过渡层的设计有效减少了(Ti,Al)N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涂层具有高达Hv2829.8的显微硬度,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固体颗粒冲蚀性能。高温氧化的试验数据表明,经700℃下氧化1000小时后,(Ti,Al)N/TiN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以金红石型Ti02和A1203为主的保护性氧化膜,氧化期间涂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涂层为完全抗氧化级别。涂层制备过程中生成的熔滴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并未产生显着影响。随着高温氧化的进行,涂层相结构与硬度均未发生显着改变,涂层的氧化层一直处于压应力状态,有利于增强结合力。热疲劳循环氧化试验结果显示,涂层热疲劳性能优异,没有发生裂纹剥落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Ti,Al)N/TiN涂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够满足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的实际工程防护需求。

二、利用HCD灯测量Gu亚稳态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HCD灯测量Gu亚稳态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1)硒化铟复合纳米薄膜的超快宽带光学非线性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二维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黑磷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2.2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载流子动力学
        1.2.3 Ⅲ-Ⅵ族硒化物的非线性吸收行为
    1.3 硒化铟纳米薄膜的研究现状
        1.3.1 硒化铟纳米薄膜的晶体结构
        1.3.2 硒化铟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3.3 硒化铟纳米薄膜的载流子动力学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磁控溅射法沉积非晶InSe纳米薄膜与表征方法
    2.1 引言
    2.2 磁控溅射法的沉积原理
    2.3 实验靶材参数及仪器设备
    2.4 实验制备工艺及参数
        2.4.1 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实验工艺
        2.4.2 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实验参数
        2.4.3 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实验工艺
    2.5 表征方法
        2.5.1 晶体结构表征
        2.5.2 表面形貌表征
        2.5.3 光学性质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间电荷转移对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非线性增强特性
    3.1 引言
    3.2 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物性参数测量
    3.3 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带间电荷转移信号捕获
    3.4 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非线性增强特性
        3.4.1 宽带反饱和吸收的增强特性
        3.4.2 宽带自散焦的增强特性
        3.4.3 自由载流子的响应机制讨论
    3.5 非晶InSe/WSe_2异质结薄膜的宽带光限幅增强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属掺杂对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宽带非线性调控
    4.1 引言
    4.2 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物性参数测量
    4.3 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调控
        4.3.1 宽带非线性吸收的调控
        4.3.2 宽带非线性折射的调控
        4.3.3 能级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4 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光限幅阈值调控
    4.5 金属掺杂非晶InSe纳米薄膜的超快动力学调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退火温度对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增强特性
    5.1 引言
    5.2 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物性参数测量
    5.3 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增强特性
        5.3.1 双光子吸收的增强特性
        5.3.2 克尔折射的增强特性
        5.3.3 退火温度对载流子寿命的影响
    5.4 多晶InSe纳米薄膜的光限幅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复合铋系光催化剂构建及对新型污染物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中新型污染物的类别、特点及处理技术
        1.1.1 新型污染物的类别、特点
        1.1.2 水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1.2.1 半导体催化作用原理
        1.2.2 半导体光催化剂类型及其发展
    1.3 铋系光催化剂研究发展
        1.3.1 铋系光催化剂种类及特点
        1.3.2 铋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1.3.3 铋系光催化剂的改性
        1.3.4 复合铋系光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2.6 光致发光(PL)分析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 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2.3.1 光源和实验装置
        2.3.2 实验方法
    2.4 目标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的测定方法
        2.4.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条件
        2.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2.4.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条件
        2.4.4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LC-TOF-MS)检测分析
        2.4.5 总有机碳(TOC)分析
    2.5 光催化机理研究方法
        2.5.1 能带结构经验计算
        2.5.2 活性物质俘获
第三章 碳纳米管负载新型铋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对Cr(Ⅵ)/双酚A的协同去除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MWCNTs/Bi_4VO_8Cl光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的表征
        3.2.3 催化活性测试
        3.2.4 实际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3.2.5 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3.3.2 催化剂的物相及组成分析
        3.3.3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3.3.4 催化剂的光学性能分析
        3.3.5 催化剂的形成机理分析
        3.3.6 双酚A(BPA)和Cr(Ⅵ)复合污染物的协同去除条件
        3.3.7 复合材料对实际废水中双酚A及 Cr(Ⅵ)的去除
        3.3.8 材料光催化机理分析
        3.3.9 催化剂的稳定性及重复利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iVO_4/CH_3COO(BiO)复合光催化材料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BiVO_4/CH_3COO(Bi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4.2.2 复合材料的表征
        4.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4.2.4 分析测试手段
        4.2.5 水基质种类
        4.2.6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品物相组成、结构及化学组成
        4.3.2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及形成机理
        4.3.3 催化剂的光学性质
        4.3.4 BiVO_4/CH_3COO(BiO)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
        4.3.5 目标污染物的矿化
        4.3.6 降解产物及降解路径
        4.3.7 光催化反应机理
        4.3.8 稳定性及重复利用性
        4.3.9 实际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BiOIO_3/[Bi_6O_6(OH)_3](NO_3)_3·1.5H_2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两步法制备I/BiOIO_3/[Bi_6O_6(OH)_3](NO_3)_3·1.5H_2O复合光催化剂
        5.2.2 催化剂的表征
        5.2.3 活性评价
        5.2.4 稳定性及重复利用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物相及化学组成
        5.3.2 形貌及微观结构
        5.3.3 复合材料制备条件的优化
        5.3.4 催化剂的形成机理
        5.3.5 催化剂的光学性能
        5.3.6 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及苯酚的降解
        5.3.7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5.3.8 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掺钕多段键合晶体的热效应和激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激光器的发展概况
    1.2 典型的固体激光器
        1.2.1 红宝石激光器(Cr~(3+):Al_2O_3)
        1.2.2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Nd~(3+):YAG)
        1.2.3 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器(Er:YAG)
        1.2.4 可调谐固体激光器
    1.3 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
    1.4 键合晶体
    1.5 脉冲激光器技术的发展
        1.5.1 调Q技术
        1.5.2 调Q锁模技术
        1.5.3 超短脉冲技术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键合激光晶体的热效应理论
    2.1 激光器晶体热效应的产生原因
    2.2 热模型的建立
    2.3 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求解
    2.4 边界条件
    2.5 键合晶体和普通晶体的吸收系数和热焦距
        2.5.1 晶体的吸收系数
        2.5.2 晶体的热焦距
    2.6 键合及普通Nd:GdVO_4晶体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D泵浦键合Nd:YVO_4晶体的被动调Q激光特性研究
    3.1 键合Nd:YVO_4晶体GaAs晶体被动调Q激光特性研究
        3.1.1 GaAs材料的调Q机理
        3.1.2 LD泵浦键合Nd:YVO_4晶体的被动调Q激光器实验研究
    3.2 键合Nd:YVO_4晶体Cr~(4+):YAG被动调Q激光理论与实验研究
        3.2.1 Cr~(4+):YAG的调Q机理分析
        3.2.2 键合Nd:YVO_4晶体Cr~(4+):YAG被动调Q激光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D泵浦键合Nd:YVO_4晶体的主动调Q激光特性研究
    4.1 电光开关的工作机理
        4.1.1 电光调Q开关
        4.1.2 常见的电光晶体
    4.2 键合晶体电光调Q激光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键合Nd:YVO_4晶体被动锁模特性研究
    5.1 锁模的基本原理
        5.1.1 多模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5.1.2 锁模脉冲的特征
    5.2 SESAM锁模机理和条件
    5.3 Nd:YVO_4/Nd:YVO_4/Nd:YVO_4/SESAM被动锁模的实验装置与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LD泵浦键合Nd:GdVO_4晶体被动锁模实验研究
    6.1 键合Nd:GdVO_4晶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场分布
    6.2 键合Nd:GdVO_4/SESAM被动锁模的实验装置与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LD泵浦键合Nd:GdVO_4/Nd:YVO_4/Nd:GdVO_4和Nd:YVO_4/Nd:GdVO_4/Nd:YVO_4晶体被动锁模对比研究
    7.1 键合Nd:GdVO_4/Nd:YVO_4/Nd:GdVO_4、Nd:YVO_4/Nd:GdVO_4/Nd:YVO_4晶体内部的温度场分布
    7.2 键合Nd:GdVO_4/Nd:YVO_4/Nd:GdVO_4、Nd:YVO_4/Nd:GdVO_4/Nd:YVO_4晶体半导体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的实验装置和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以及发表的论文
附: 发表外文论文两篇(SCI)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绝热捷径技术的非厄米量子系统布居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量子绝热捷径简介
    1.2 厄米系统和非厄米系统
    1.3 原子系统常见的布居转移方法
        1.3.1 非相干光源的布居转移
        1.3.2 相干光源的布居转移
        1.3.3 绝热演化的布居转移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原子布居转移现象的理论工具
    2.1 描述量子系统的基本绘景
        2.1.1 薛定谔绘景
        2.1.2 海森堡绘景
        2.1.3 相互作用绘景
        2.1.4 绘景之间哈密顿量的变换
    2.2 量子系统中的绝热捷径基本理论
        2.2.1 绝热近似理论
        2.2.2 无跃迁量子驱动
        2.2.3 反向透热补偿方案
        2.2.4 不变量理论
第三章 用绝热捷径技术研究非厄米非旋波量子系统
    3.1 引言
    3.2 非厄米绝热捷径技术简介
        3.2.1 非厄米哈密顿量的基本公式
        3.2.2 含时非厄米哈密顿量的绝热条件
        3.2.3 含时非厄米哈密顿量的无跃迁量子驱动方案
    3.3 有耗散非旋波的两能级原子绝热捷径
    3.4 有耗散非旋波的三能级原子绝热捷径
    3.5 有效两能级模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过消除非绝热耦合的方法研究非厄米量子系统
    4.1 引言
    4.2 旋波近似下两能级系统非厄米绝热捷径技术
        4.2.1 两能级系统的绝热过程
        4.2.2 两能级非厄米绝热捷径技术
    4.3 非旋波近似下两能级系统非厄米绝热捷径技术
    4.4 旋波近似下三能级非厄米绝热捷径有关理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作者简介

(5)稳定金属相MS2(M=Mo、W)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S_2材料简介
        1.2.1 MS_2 (M=Mo、W)材料结构
        1.2.2 MS_2 (M=Mo、W)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金属相MS_2 (M=Mo、W)简介
        1.3.1 金属相MS_2 (M=Mo、W)的制备方法
        1.3.2 金属相MS_2 (M=Mo、W)的应用研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石墨烯/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实验设备
        2.2.2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材料结构表征方法简介
        2.2.4 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
    2.3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2.3.1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2.3.2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
        2.3.3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机理分析
    2.4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2.4.1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4.2 G/MoS_2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动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掺杂制备1T@2H MoS_2@C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实验设备
        3.2.2 材料制备方法
        3.2.3 材料表征方法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3.3 2H MoS_2@CC与1T@2H MoS_2@CC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分析
        3.3.1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3.3.2 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
    3.4 2H MoS_2@CC与1T@2H MoS_2@C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4.1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4.2 1T@2H MoS_2@CC电极电化学储锂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掺杂制备1T@2H WS_2@CF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实验设备
        4.2.2 材料制备方法
        4.2.3 材料表征方法
        4.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2H WS_2@CFC和1T@2H WS_2@CFC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分析
        4.3.1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4.3.2 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
    4.4 2H WS_2@CFC与1T@2H WS_2@CF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4.1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4.2 1T@2H WS_2@CFC电极电化学动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磷掺杂制备1T@2H MoS_2@G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实验设备
        5.2.2 材料制备方法
        5.2.3 材料表征方法
        5.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2H MoS_2@G与1T@2H MoS_2@G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5.3.1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5.3.2 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
    5.4 2H MoS_2@G与1T@2H MoS_2@G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4.1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5.4.2 1T@2H MoS_2@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
附 发表论文两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绿原酸对油桃和苹果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1.1 植物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1 抗氧化、抗衰老
        1.1.2 抑菌消炎
        1.1.3 预防心血管疾病
        1.1.4 抗肿瘤抗诱变
        1.1.5 降脂降血糖
        1.1.6 改善认知
        1.1.7 防晒
    1.2 酚类物质在果实中研究进展
        1.2.1 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
        1.2.2 果实贮藏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1.2.3 多酚类物质与果实抗逆境之间的关系
        1.2.4 多酚类物质与果实褐变之间关系
        1.2.5 酚类物质与果实病害之间的关系
        1.2.6 酚类物质在果实采后贮藏中的应用
    1.3 果实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进展
        1.3.1 乙烯释放量与呼吸速率
        1.3.2 品质指标
        1.3.3 活性氧代谢
    1.4 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蛋白表达研究进展
        1.4.1 果实样品蛋白质制备
        1.4.2 质谱技术
        1.4.3 果实成熟衰老相关蛋白的研究
        1.4.4 采后处理对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影响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1 绿原酸对油桃果实采后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6.2 绿原酸处理对采后油桃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1.6.3 苹果内源多酚与内源蛋白亲和作用的iTRAQ蛋白组分析
        1.6.4 绿原酸对苹果衰老的调节作用
第二章 绿原酸对油桃采后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材料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油桃果肉组织切片制备与处理
        2.2.4 油桃果肉组织切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2.2.5 油桃果实的处理
        2.2.6 油桃果实采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的测定
        2.2.7 油桃果实品质的测定
        2.2.8 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2.2.9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油桃自身酚类物质对油桃果肉切片的作用
        2.3.2 绿原酸对油桃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2.3.3 绿原酸对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2.3.4 绿原酸对油桃果实中酚类含量变化的影响
        2.3.5 绿原酸对油桃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 讨论
    2.5 总结
第三章 绿原酸对采后油桃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油桃果实处理
        3.2.4 蛋白质提取
        3.2.5 双向电泳
        3.2.6 凝胶的图像采集与分析
        3.2.7 质谱分析
        3.2.8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油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组变化
        3.3.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推测
        3.3.3 油桃果实中受绿原酸调控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
        3.3.4 油桃果实中受绿原酸调控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蛋白
        3.3.5 油桃果实中受绿原酸调控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蛋白
        3.3.6 油桃果实中受绿原酸调控与果实软化和乙烯代谢相关的蛋白
    3.4 讨论
    3.5 总结
第四章 苹果内源多酚与内源蛋白亲和作用的iTRAQ蛋白组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蛋白质提取
        4.2.4 苹果酚类物质提取
        4.2.5 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反应
        4.2.6 SDS-PAG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4.2.7 iTRAQ定量蛋白组学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pH值对油桃果实果肉组织蛋白提取的影响
        4.3.2 PVPP添加量对油桃果实果肉组织蛋白提取的影响
        4.3.3 透析与离心处理对油桃果实果肉组织蛋白提取的影响
        4.3.4 简单提取法与酚提取法对油桃果实果肉组织蛋白提取的比较
        4.3.5 简单提取法在不同果实果肉组织蛋白提取中的应用
        4.3.6 SDS-PAGE分析苹果果肉组织中与苹果多酚结合蛋白质
        4.3.7 iTRAQ定量蛋白组分析苹果果肉组织中与苹果多酚结合的蛋白质
    4.4 讨论
第五章 绿原酸对苹果衰老的调节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苹果果肉组织切片制备与处理
        5.2.4 苹果果肉组织切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5.2.5 酚含量分析
        5.2.6 蛋白质提取以及聚丙烯凝胶电泳分析
        5.2.7 目标蛋白质谱分析
        5.2.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2.9 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
        5.2.10 成熟衰老相关酶的提取和测定
        5.2.11 "富士"苹果果肉多酚和绿原酸对成熟衰老相关酶的活性的影响
        5.2.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黄元帅"苹果果肉组织中酚类
        5.3.2 绿原酸对"黄元帅"果肉切片衰老的作用
        5.3.3 SDS-PAGE与native-PAGE条带二次电泳识别"黄元帅"苹果果肉切片中衰老相关蛋白
        5.3.4 "黄元帅"苹果果肉切片中衰老相关蛋白的质谱分析
        5.3.5 绿原酸对"黄元帅"苹果果肉切片中衰老相关蛋白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5.3.6 多酚提取液(APE)与绿原酸(CHA)对苹果成熟衰老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
        5.3.7 绿原酸对"富士"苹果果肉切片孵育过程中衰老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
    5.4 讨论
    5.5 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7)分子激光冷却、磁光囚禁与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冷分子研究的概述及其最新进展
    1.1 引言
    1.2 分子静电操控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1.3 分子激光冷却与磁光囚禁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1.4 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多原子分子STARK效应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分子振动转子模型下的Stark效应
        2.2.1 背景知识
        2.2.2 线性分子和对称陀螺分子的Stark效应
        2.2.3 非对称陀螺分子的Stark效应
    2.3 多原子分子Stark效应的规律总结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精细和超精细结构及其外场效应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有效哈密顿量方法
    3.3 洪特情况(a)
    3.4 洪特情况(b)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子激光冷却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激光冷却的一般理论
    4.3 激光冷却的候选分子~(24)Mg~(19)F自由基
    4.4 激光冷却的候选分子~(138)Ba~(19)F自由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磁光囚禁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磁光囚禁的一般理论
    5.3 三维原子磁光阱的动力学分析
    5.4 三维~(24)Mg~(19)F分子磁光阱的动力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一般理论
    6.3 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候选分子~(208)Pb~(19)F
    6.4 基于~(208)Pb~(19)F分子的eEDM测量方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角动量常用的定理和规则
    2. 洪特情况(a)化简的矩阵元
    3. 洪特情况(b)化简的矩阵元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TiAlN基功能复合纳米刀具涂层成分、结构调控及涂层刀具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钛合金的性能、应用及切削加工
        1.1.1 钛合金性能
        1.1.2 钛合金应用
        1.1.3 钛合金切削加工
    1.2 刀具涂层概述
        1.2.1 刀具涂层种类
        1.2.2 刀具涂层制备方法
        1.2.3 刀具涂层研究现状
        1.2.4 钛合金高速切削用刀具涂层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手段
    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2.1.1 涂层制备方法
        2.1.2 涂层氧化方法
        2.1.3 实验材料
        2.1.4 磁控溅射镀膜流程
    2.2 实验方案
        2.2.1 TiAlN基纳米刀具涂层的成分设计
        2.2.2 TiAlN基纳米刀具涂层的结构设计
        2.2.3 TiAlN基纳米刀具涂层的功能复合
        2.2.4 TiAlN基纳米刀具涂层的钛合金切削
    2.3 检测与切削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原子力显微镜(AFM)
        2.3.5 纳米压痕仪
        2.3.6 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
        2.3.7 五轴联动卧式车铣加工中心
第3章 TiAlN基纳米涂层的成分设计
    3.1 引言
    3.2 Al含量对TiAlN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2.1 涂层结构和形貌
        3.2.2 涂层力学性能
    3.3 Si含量对TiAlSiN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 涂层结构和形貌
        3.3.2 涂层力学性能
    3.4 Ta含量对TiAlTaN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4.1 涂层结构和形貌
        3.4.2 涂层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3.5 Cr含量对TiAlCrN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5.1 涂层的结构和形貌
        3.5.2 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iAlN基纳米涂层的结构设计
    4.1 引言
    4.2 梯度设计对TiAlN基纳米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2.1 涂层的结构和形貌
        4.2.2 涂层的力学性能
    4.3 多层设计对TiAlN基纳米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3.1 涂层的结构和形貌
        4.3.2 涂层的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iAlN基功能复合纳米涂层的制备
    5.1 引言
    5.2 功能复合涂层的结构与形貌
    5.3 功能复合涂层的减磨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TiAlN基纳涂层的钛合金切削实验
    6.1 引言
    6.2 国外对比刀具涂层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6.3 钛合金切削结果与讨论
        6.3.1 TiAlN涂层刀具的切削结果分析
        6.3.2 成分设计对TiAlN基纳米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
        6.3.3 结构设计对TiAlN基纳米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
        6.3.4 功能复合对TiAlN基纳米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
        6.3.5 自制涂层刀具与国外涂层刀具的切削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9)氮硼化钛基纳米复合涂层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硬质涂层和涂层刀具概述
    1.2 硬质涂层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1.2.1 硬质涂层的分类
        1.2.1.1 普通硬质涂层
        1.2.1.2 超硬涂层
        1.2.2 涂层的发展历程
        1.2.2.1 单一涂层
        1.2.2.2 多元涂层
        1.2.2.3 梯度和多层涂层
        1.2.2.4 纳米涂层
        1.2.2.5 涂层的生长理论
第二章 涂层主要沉积方法
    2.1 涂层的制备方法
        2.1.1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2.1.2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2.1.2.1 真空蒸镀
        2.1.2.2 溅射沉积
        2.1.2.3 离子镀
        2.1.2.3.1 多弧离子镀
        2.1.2.3.2 多弧离子镀技术特点
        2.1.2.3.3 本论文使用的多弧离子镀系统
第三章 多弧离子镀制备TiBN基涂层
    3.1 引言
    3.2 TiBN/TN纳米多层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2.1 概述
        3.2.2 实验
        3.2.2.1 涂层的制备
        3.2.2.2 涂层结构和性能表征
        3.2.2.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3.2.3 小结
    3.3 TiBN/CrN纳米多层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3.1 概述
        3.3.2 实验
        3.3.2.1 TiBN/CrN涂层的制备
        3.3.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3.3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弧离子镀制备TI-B-N基纳米复合涂层
    4.1 引言
    4.2 阴极电弧离子镀制备Ti-B-C-N复合涂层
        4.2.1 概述
        4.2.2 实验
        4.2.2.1 Ti-B-C-N涂层的制备
        4.2.2.2 涂层结构和性能表征
        4.2.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3 小结
    4.3 Ti-Si-B-N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3.1 概述
        4.3.2 实验
        4.3.2.1 Ti-Si-B-N涂层的制备
        4.3.2.2 涂层结构和性能表征
        4.3.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3 小结
    4.4 纳米超硬涂层机理探索
        4.4.1 引言
        4.4.2 纳米涂层致硬机理探索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Ti,Al)N/TiN涂层结构与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2 超超临界汽轮机简介
        1.2.1 汽轮机发展概况
        1.2.2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
    1.3 汽轮机叶片防护涂层简介
        1.3.1 叶片防护技术进展
        1.3.2 (Ti,Al)N涂层的特点
        1.3.3 (Ti,Al)N涂层的发展
第2章 (Ti,Al)N/TiN涂层制备及研究方法
    2.1 (Ti,Al)N涂层的制备方法
    2.2 试验材料及涂层的制备
        2.2.1 基体材料
        2.2.2 涂层的设计
        2.2.3 涂层的工艺
        2.2.4 涂层的制备
    2.3 高温氧化试验
        2.3.1 恒温氧化试验
        2.3.2 循环氧化试验
    2.4 测试分析
        2.4.1 结构与性能测试
        2.4.2 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
    2.5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Ti,Al)N/TiN涂层的结构与性能
    3.1 涂层的组织成分分析
    3.2 涂层的晶体结构分析
    3.3 涂层内应力分析
        3.3.1 本征应力分析
        3.3.2 热应力分析
    3.4 涂层的硬度
        3.4.1 膜层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
        3.4.2 涂层的复合硬度
        3.4.3 涂层的本征硬度
    3.5 涂层的结合强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i,Al)N/TiN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4.1 高温氧化理论概述
        4.1.1 高温氧化热力学
        4.1.2 高温氧化动力学
        4.1.3 氧化膜的完整性
    4.2 (Ti,Al)N/TiN涂层氧化动力学分析
        4.2.1 氧化增重数据处理
        4.2.2 抗高温氧化性能评定
        4.2.3 氧化动力学分析
    4.3 涂层氧化后形貌特征
        4.3.1 涂层高温氧化表面宏观形貌变化
        4.3.2 涂层高温氧化表面微观形貌变化
        4.3.3 涂层高温氧化截面形貌变化
    4.4 涂层氧化机制的分析与讨论
        4.4.1 (Ti,Al)N/TiN涂层的氧化机制
        4.4.2 熔滴对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5 高温氧化对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5.1 涂层物相结构的变化
        4.5.2 涂层氧化后的力学状态
        4.5.3 涂层硬度的变化
    4.6 涂层抗循环氧化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说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利用HCD灯测量Gu亚稳态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硒化铟复合纳米薄膜的超快宽带光学非线性及动力学[D]. 闫筱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复合铋系光催化剂构建及对新型污染物的降解[D]. 张霞.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7)
  • [3]掺钕多段键合晶体的热效应和激光特性研究[D]. 王晓梅. 山东大学, 2018(11)
  • [4]基于绝热捷径技术的非厄米量子系统布居转移[D]. 李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稳定金属相MS2(M=Mo、W)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王泰林. 山东大学, 2017(03)
  • [6]绿原酸对油桃和苹果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D]. 奚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7]分子激光冷却、磁光囚禁与电子电偶极矩测量的理论研究[D]. 许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TiAlN基功能复合纳米刀具涂层成分、结构调控及涂层刀具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性能研究[D]. 隋旭东. 东北大学, 2016(06)
  • [9]氮硼化钛基纳米复合涂层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 周溯源. 武汉大学, 2016(06)
  • [10]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Ti,Al)N/TiN涂层结构与抗氧化性能研究[D]. 张天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用HCD灯测量顾亚稳寿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