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病的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文献综述)
李柳骥[1](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芹[2](2019)在《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的影响。方法:将60例1级EH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下文简称A组)、温盒灸组(下文简称B组)、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组(下文简称C组),每组各20例。A组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B组仅采用温盒灸治疗,C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温盒灸治疗,B、C两组均选取百会、足三里、涌泉,艾灸10次为1个疗程,共灸疗3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1月后对患者进行SBP、DBP水平比较,依据血压水平、血压变化情况分析三组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短期和远期影响。结果:1.SBP、DBP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三组SBP、DBP在治疗后、治疗结束1月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的SBP、DBP分别与A组、B组比较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比较,B组、C组1月后随访的SBP、DBP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1月后随访的SBP、DBP均低于A组(P<0.05),且C组低于B组(P<0.05)。2.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完成后A组下降15例,B组下降16例,C组显着下降5例、下降14例,三组总下降率分别为75%、80%、95%,C组的总下降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并稳定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降压效果优于单纯温盒灸或生活方式干预。对百会、足三里及涌泉进行温盒灸有助于控制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董令男[3](2020)在《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临床经验整理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本课题的目的是总结邓悦教授近30多年诊治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奠定基础。2、通过观察应用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经验用方,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的评价。研究方法:1、收集邓悦教授近3年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所开处方共200例,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对所有药物进行统计,找出数据库中的高频药味、药味的出现种类、频次;采用性味归经分析归经及功效主治的情况分布、运用聚类分析,揭示药味间的聚类类别;通过以上方法挖掘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所开处方的药物分类及用药规律,并试着阐述其学术思想。2、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病例72例,对7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经验方,在此基础上给予施慧达2.5mg日1次晨起空腹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施慧达2.5mg日1次晨起空腹口服。治疗周期为4周。以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压水平为疗效判定标准,观察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经验方加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的疗效。研究结果:(1)药物频数分析中共计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病例200例,组方内中药药味出现频次共3975次,药物种类74次;高频药物为夏枯草、白术、天麻、钩藤、茯苓、泽泻、丹皮、地龙、牡蛎、菊花、黄连、白芍、石决明等。(2)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中,数据库内药物涉及五种药种类及温凉寒热平,其中寒性药使用药物种类及频次最多;数据库内涉及五种药味种类及酸苦甘辛咸,其中苦味药使用药物种及出现频次最多;数据库内药物涉及心、肝、脾、肺、肾、心包经等6类药物归经,其中入肝经的药物种类最多其出现频次最高。(3)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中,总共分为10类。分别为平肝熄风药、清热药、利水渗湿化痰药、活血化瘀药等,其中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化痰药、活血化瘀药依次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4)聚类分析结果中,将高频药物根据具体情况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桃仁、红花、姜半夏、生地黄、山药、黄柏、肉桂、车前子、知母;第二类为黄苓、茺蔚子、栀子、葛根、豨莶草、决明子、牛膝、山萸肉;第三类为牡蛎、菊花、泽泻、丹皮、地龙;第四类为天麻、钩藤、茯苓、黄连、白芍、白术、夏枯草、石决明。(5)根据数据挖掘结合邓悦教授的临床辩证特点得出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经验方为:夏枯草20g、白术15g、天麻20g、钩藤20g、茯苓25g、泽泻20g、黄连15g、白芍15g、丹皮20、地龙15、牡蛎30g、菊花10g、石决明30g。(6)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降压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3.9%。(7)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较之前明显改善。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而以头痛、眩晕、呕吐、头重、失眠、心悸和气短的临床疗效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数据库内的方药等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后发现,邓悦教授认为高血压病中痰瘀阻络证是最为多见的,所以痰瘀阻络为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而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风痰瘀络。长期肝肾的失调,导致气血阴阳的失和,久则入络,络脉受损导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津凝为痰,血涩为瘀。浊毒、内风则会由此而产生。针对“风痰瘀络”发病的机制,运用熄风化痰通络法对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进行治疗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其诊疗思路的探索也会为临床治疗此类病提供理论依据。这也在客观数据的层面上,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的组方和临床用药特点及规律。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得出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经验方是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症证的有效方剂,联合施慧达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施慧达治疗的患者,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服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张远照[4](2019)在《化浊顺气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化浊顺气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血脂、ABI及baPWV水平的影响,评价化浊顺气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运用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临床资料。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4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化浊顺气汤,观察治疗前、治疗45天后、治疗90天后的血压、中医证候、血脂、ABI及baPWV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脱落6例。最终参与统计的共有68例,治疗组为34例,对照组为34例。(1)血压疗效比较:治疗45天、90天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45天、90天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比较:治疗45天、90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9%,76.4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64%,88.24%。说明治疗45天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90天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脂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TG、HDL-C水平在治疗45天、90天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TC、LDL-C水平在治疗45天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90天后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5天后两组患者TC、LDL-C水平无差异(P>0.05),TG、HDL-C水平有差异(P<0.05),治疗90天后治疗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4)ABI疗效比较:治疗45后,两组患者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90天后两组患者ABI水平均较治疗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5天后两组患者AB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90天后,治疗组的ABI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5)baPWV疗效比较:治疗45后,两组患者baPWV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90天后两组患者baPWV水平均较治疗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5天后两组患者baPWV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90天后,治疗组的baPWV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顺气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ABI及baPWV水平,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副作用,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而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继臻[5](2020)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气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肾气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纳入的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金匮肾气丸采用颗粒剂服用,一日一剂。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1.降压效果方面:两组均能起到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4%,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改善患者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都能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试验前对照组总积分为17.89±2.47,试验组为18.12±2.00,试验后对照组为12.64±2.08,试验组为6.23±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中医单项症状的治疗作用,在改善眩晕、头痛、浮肿等方面两组未见差异性,在腰脊痛、腰膝酸软、疲劳倦怠、口渴、耳鸣等肾气虚证方面,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出现心悸1人,自行消失,试验组出现服药后轻度恶心1人,两组用药皆安全。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有效降压,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并且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缓解腰脊痛、腰膝酸软、小便异常、口渴、疲乏倦怠等肾气虚症状,单纯应用西药对改善中医肾气虚证症状效果有限。所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即肾气丸为补肾气所用,并掌握肾气丸应用指征,辨证使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气虚型高血压病,可以提高单纯使用西药降压的治疗效果,相得益彰,为临床治疗疾病拓宽思路,并且对拓宽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有一定意义,提高对高血压病肾气虚证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肾气虚型高血压病患者值得应用。
黄阳[6](2019)在《健脾疏肝益肾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研究通过观察健脾疏肝益肾方联合依那普利片与单用依那普利片治疗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为中医辨治本病提供思路。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对高血压,《实用妇产科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对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纳入石家庄市中医院刘真工作室门诊上符合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疏肝益肾方,两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均采用血压、Kupperman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观察,运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治疗期间共有2例脱落,脱落率为3.2%,脱落率<10%,均为对照组,最终完成临床研究共60例,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符合课题研究设计要求。结果显示:(1)治疗前统计学上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压分级、血压均值、Kupperman评分及中医症状单项分和总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关于血压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进行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0.0%高于对照组79.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Kupperman评分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关于中医症状方面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比较结果显示,月经紊乱无统计学差异(P>0.05),眩晕、头痛、烘热、急躁易怒、胁腹胀痛、心悸、失眠、自汗盗汗、食少、腰膝酸软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比较结果显示,只有眩晕、心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痛、月经紊乱、烘热、急躁易怒、胁腹胀痛、失眠、自汗盗汗、食少、腰膝酸软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显示,头痛、烘热、急躁易怒、胁腹胀痛、食少、自汗盗汗、失眠及腰膝酸软有统计学差异(P<0.05),眩晕、月经紊乱及心悸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65.5%,有统计学差异(P<0.05);(5)在整个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内的所有患者尚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健脾疏肝益肾方联合依那普利片和单用依那普利片均能降低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二者降压疗效相仿。(2)健脾疏肝益肾方联合依那普利片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3)健脾疏肝益肾方联合依那普利片能改善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除月经紊乱外的眩晕、头痛、烘热、急躁易怒、胁腹胀痛、心悸、失眠、自汗盗汗、食少、腰膝酸软症状,且在改善头痛、烘热、急躁易怒、胁腹胀痛、食少、自汗盗汗、失眠及腰膝酸软方面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4)健脾疏肝益肾方联合依那普利片在治疗肝肾阴虚合肝郁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单用依那普利。(5)本次临床观察期间,未发现健脾疏肝益肾方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吴霞霜[7](2020)在《自拟清肝降压颗粒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清肝降压颗粒对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患者血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能为中医药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本研究拟选取2019年04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高值血压或初发1级高血压患者70例,实际收取病例63例,按纳入病例先后次序进行病例编号,奇数编号入对照组共33人,偶数编号入治疗组共30人。对照组:在包括低盐饮食(每人每日<5g)、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等生活方式改善基础上随访。治疗组:在上述生活方式改善基础上加用由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智能药房统一提供自拟清肝降压颗粒,服用方法:上述颗粒剂,1次1盒,每次10Oml沸水冲开充分搅拌,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疗程:2周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共6周。通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血压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等的变化情况,评价此方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结果:1.中医症状疗效方面:①两组干预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积分均较前有所降低。②干预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89.29%明显优于对照组43.33%,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提示治疗组对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诊室血压方面:①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着下降,组内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67.86%优于对照组4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治疗组对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3.动态血压方面:干预后两组日间平均SBP、日间平均DBP、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24H平均SBP、24H平均DBP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后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均有差异,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对动态血压各项改善优于对照组。4.干预结束2周后家庭血压方面:治疗组收缩压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此次临床研究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治疗组2例出现腹泻不良反应,两组相关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基本正常。结论:清肝降压颗粒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有平稳降压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症状,及口苦、口干、目赤、面红、便秘、溲赤等兼症有明显疗效,且安全而无毒副作用,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霞[8](2010)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标准,探索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首先进行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对照研究和临床回顾性研究。在文献调研、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并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以该量表为测量工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经过指标赋权,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宏观量化诊断模型和标准。最后对该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研究揭示了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之一。编制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诊断量表,综合测评表明该量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良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诊断阂值为220。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似然比。结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统计分析及临床验证建立的规范的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宏观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成果将为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证候疗效的客观评价提供标准化尺度,为其它病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规范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韦珊瑶[9](2020)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于辨证属于阳气虚证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科学的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安全可靠性。方法:本课题通过收集2018年03月至2020年01月本院脑病科病房及门诊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气虚证患者,并运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都给予常规中风二级预防和基础西药等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替扎尼定(起始剂量为1mg每次,每日3次,若无特殊不适,3d后药物剂量增为2mg每次,每日3次维持);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温阳益气通络法(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6g,芍药30g,大枣10g,地龙20g,宽筋藤15g,鸡血藤15g,炙甘草6g,免煎机配,日一剂,水冲服,早晚分服),疗程共8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及基线进行比较,并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指标,包括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偏瘫肢体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elMeyer Assessment FMA)、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监测生命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纳入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NIHSS、FMA、CSI、MAS、MBI、危险因素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经8周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4.62%、对照组64.10%;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9.74%、对照组71.79%;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8周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FMA评分、CSI评分、MA S分级、MBI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以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3%、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相比单独使用替扎尼定,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更优。2.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痉挛分级、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采用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阳虚证患者,无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在临床使用具有安全性。
王美琪[10](2020)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医临床辨证为肝火亢盛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为临床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筛选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西医诊断符合高血压病2、3级,中医诊断符合“肝火亢盛证”,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盐酸贝尼地平片2片/日(每片2mg)口服,盐酸索他洛尔片1片/日(每片80mg)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汤剂:龙胆草(酒炒)15g,黄芩(炒)15g,栀子10g,夏枯草10g,车前子10g,决明子10g,当归(酒炒)6g,生地黄(酒炒)10g,柴胡10g,炙甘草6g。日一剂,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口服100ml。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效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0周,代表治疗前时间点)与治疗后(4周,代表治疗结束时间点)两组患者24h平均血压值、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值、24h平均血压变异系数、白天及夜间血压变异系数、24h平均心率、白天及夜间平均心率、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1.67%,对照组为80.56%,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9)。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为20.28±3.36,治疗后降至7.44±3.29;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为20.03±2.90,治疗后降至10.08±4.77,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8)。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情况:主症改善状况:两组病例治疗后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均有改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头痛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5),两组其余主症积分改善情况相当,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次症改善状况:试验组病例治疗后各次症均有明显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1),对照组病例治疗后除面赤无明显改善外,无统计学差异(P=0.064),其余次症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溲赤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41),两组其余次症积分改善情况相当,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均较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血压变异系数(CV):两组治疗后24h SBP-cv、24h DBP-cv、d SBP-cv、d DBP-cv、n SBP-cv、n DBP-cv等均较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00)。治疗后两组24h SBP-cv、24h DBP-cv、n SBP-cv、n DBP-c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 SBP-cv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57)、d DBP-cv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19)。4.心率:两组治疗后二十四小时平均心率、白天平均心率及夜间平均心率均较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00)。治疗后两组二十四小时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天平均心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16)。结论:1.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基础治疗能有效降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基础治疗。2.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基础治疗可使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溲赤等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3.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基础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全天及夜间血压和血压变异系数,从而减小了患者的血压波动。4.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基础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患者二十四小时平均心率及夜间平均心率。5.龙胆泻肝汤加减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二、高血压病的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病的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2)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患者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 |
2.2 温盒灸组(B组) |
2.3 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组(C组) |
2.4 随访 |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1 血压值 |
3.2 指标评定标准 |
3.3 指标评定时间 |
3.4 观察记录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SBP水平比较 |
3 DBP水平比较 |
4 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
第三部分:讨论 |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2 西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3 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
3.1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3.2 灸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3.3 综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4 温盒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依据 |
5 选穴依据 |
6 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的依据 |
7 本研究体会 |
8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病例观察表 |
附件B:综述 |
参考文献 |
(3)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临床经验整理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回顾性病例调查研究 |
1 数据资料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入选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3.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
3.2 数据的量化 |
3.3 数据的录入 |
3.4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药物频数分析统计结果 |
4.2 药物性味归经频数统计结果 |
4.3 高频药物及功效统计结果 |
4.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药物频数分析 |
5.2 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
5.3 高频药物功效分析 |
5.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5.5 方药总结 |
6 思考与展望 |
临床研究 |
1 数据资料来源 |
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检查 |
2.2 临床分组 |
2.3 中医症状计分 |
2.4 分组用药 |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指标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判定 |
4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5.2 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
6 安全性观察 |
7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化浊顺气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辩证分型认识 |
1.3 中医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4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
2.西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2.1 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 |
2.2 高血压病的病因 |
2.3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
2.4 高血压病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研究病例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终止实验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4.观察指标 |
4.1 一般性资料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5.评定标准 |
6.安全性评价 |
7.统计学分析 |
8.结果 |
8.1 一般资料比较 |
8.2 疗效结果 |
8.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血脂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关系 |
2.ABI及 baPWV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关系 |
3.导师对血脂、ABI及 baPWV与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的认识 |
4.导师从化浊顺气入手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 |
5.方源、组方分析及煎煮法的认识 |
6.化浊顺气汤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 |
7.疗效分析 |
7.1 两组研究基线 |
7.2 血压疗效的分析 |
7.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
7.4 血脂疗效分析 |
7.5 ABI及 baPWV疗效分析 |
8.不足和展望 |
8.1 不足 |
8.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气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健脾疏肝益肾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7)自拟清肝降压颗粒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现代医学对正常高值血压、1级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1. 定义及分级、危险分层 |
2. 流行病学概况 |
3. 病因及高危因素 |
4. 临床表现及特点 |
5. 治疗现状 |
二. 祖国医学对正常高值血压、1级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1. 病名及古籍论述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中医辨证分型 |
4. 近现代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4.1 单药研究 |
4.2 中药复方 |
4.3 中成药治疗 |
4.4 其他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病例资料采集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
3. 试验病例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1. 病例入组及处理 |
2. 病例分组 |
3. 治疗方案 |
4. 治疗疗程 |
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分析 |
7. 技术路线图 |
三. 研究结果 |
1. 临床病例入组情况 |
2. 病例一般资料统计 |
3. 疗效性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 立法选题依据 |
二. 清肝降压颗粒方药分析 |
1. 清肝降压颗粒组方分析 |
2. 清肝降压颗粒单方药物分析 |
三. 研究结果分析 |
四. 结论 |
五.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
1 辨证分型 |
2 证候演变规律 |
3 证候分布规律 |
4 证候微观研究 |
4.1 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
4.2 证候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
4.3 证候与动脉厚度的关系 |
4.4 证候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 |
4.5 证候与血微循环的关系 |
4.6 证候与性激素的关系 |
5 问题与展望 |
第二节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进展 |
1 研究思路与观点 |
1.1 从病证结合入手 |
1.2 首先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 |
1.3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
1.4 以单证为研究单元 |
1.5 "辨证元"计量诊断 |
1.6 以量表规范中医辨证 |
2 方法学实践 |
2.1 多元统计分析 |
2.2 数据挖掘 |
2.3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对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
2.3 老年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 |
2.4 老年高血压病与多年龄段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的构成比比较 |
3 讨论 |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历来源 |
1.2 病历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 |
2.2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分布规律 |
3 讨论 |
第三章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研究 |
第一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研制 |
1 设立研究工作组 |
2 拟定量表框架 |
2.1 量表名称 |
2.2 量表形式 |
2.3 量表测量对象 |
2.4 量表研制目的及用途 |
2.5 量表维度 |
2.6 量表条目量化原则 |
3 拟定研究技术路线 |
4 建立备选条目池 |
4.1 古今文献整理 |
4.2 临床回顾性调查 |
4.3 条目规范化整理 |
5 条目初筛和量表初建 |
5.1 核心小组初筛 |
5.2 专家问卷调查 |
5.3 小范围预调查 |
6 量表测试和条目细筛 |
6.1 量表测试 |
6.2 条目筛选 |
7 第二版量表的构建 |
8 讨论 |
8.1 用量表规范中医辨证的可行性分析 |
8.2 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制的难点分析 |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信、效度测评 |
1 可行性测评 |
1.1 接受率 |
1.2 完成率 |
1.3 完成时间 |
2 信度测评 |
2.1 重测信度 |
2.2 分半信度 |
2.3 同质性信度 |
2.4 内部相关系数 |
2.5 评分者信度 |
3 效度测评 |
3.1 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 |
3.2 区分效度 |
3.3 结构效度 |
4 讨论 |
4.1 可行性评价 |
4.2 信度评价 |
4.3 效度评价 |
第三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量表的反应度测评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统计检验 |
3.2 效应尺度 |
4 讨论 |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
1 临床横断面调查 |
1.1 样本量的估算 |
1.2 样本来源 |
1.3 样本选择标准 |
1.4 病证诊断标准 |
1.5 调查结果 |
2 建立数据库 |
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
3.1 主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
3.2 客观权重系数的计算 |
3.3 综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
4 建立证候诊断模型 |
5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 |
6 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标准 |
7 确定程度分级诊断标准 |
8 讨论 |
8.1 指标赋权方法探讨 |
8.2 证候诊断阈值建立方法探讨 |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性试验 |
1 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检验 |
2 量化诊断标准的前瞻性检验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9)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内容 |
1 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研究样本量的估算方法 |
1.3 随机分组方法 |
2 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的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剔除、终止标准 |
3.4 脱落处理 |
4 洗脱期 |
5 研究方法 |
5.1 收集病例资料 |
5.2 治疗方法 |
5.3 疗程 |
5.4 观察指标 |
5.5 安全性观察指标 |
5.6 疗效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结果和分析 |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脱落病例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偏瘫肢体部位、病程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的对比 |
2.1 两组治疗前痉挛情况MAS分级 |
2.2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C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情况 |
3 治疗后结果比较 |
3.1 临床疗效 |
3.2 中医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MAS分级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情况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对比情况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情况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I评分对比情况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情况 |
4 用药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中风肢体痉挛瘫痪的认识 |
1.1 发病率 |
1.2 痉挛的定义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关于盐酸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认识 |
3 本病病因病机阐述 |
3.1 肝血亏虚,筋失所养 |
3.2 阳气亏虚,血瘀阻络,筋脉拘挛 |
3.3 痰瘀血阻络,筋脉拘急 |
4 关于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 |
4.1 针刺法 |
4.2 灸法 |
4.3 穴位埋线 |
4.4 中药 |
5 关于各家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阳虚证的认识和治疗 |
6 黄芪桂枝五物汤学术研究 |
6.1 历代医家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认识 |
6.2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的运用 |
6.3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的组方及分析 |
7 关于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
7.1 局部注射用药肉毒杆菌毒素A(BoNT-A) |
7.2 体外冲击波(ESWT) |
7.3 经颅磁刺激 |
7.4 手术 |
8 本研究临床评定方法的选择 |
8.1 改良Ashworth评分 |
8.2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
8.3 简化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
8.4 NIHSS评分 |
8.5 临床痉挛指数评分 |
8.6 中医评定指标 |
9 本课题研究的规范性 |
10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 |
11 存在问题、不足 |
12 今后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 近五年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成果 |
(10)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高血压病的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2]温盒灸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影响[D]. 黄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邓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痰瘀阻络证临床经验整理研究及临床观察[D]. 董令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化浊顺气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D]. 张远照.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气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 郭继臻.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健脾疏肝益肾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 黄阳.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7]自拟清肝降压颗粒干预正常高值血压及初发1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D]. 吴霞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 戴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9]温阳益气通络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韦珊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美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