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论文文献综述)
谢勇[1](2020)在《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文中提出禁毒社会组织是统述性的话语概念,主要服务对象是出戒毒所后或未达强制收治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吸戒毒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毒品预防、心理干预、宣传教育、就业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对吸毒者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调试和矫治;主要是由民政部门登记的以及虽未经民政部门登记但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嵌入进禁毒治理结构的系统机制和组织安排中,帮助吸戒毒人员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尽力克服“人格退化”,促进吸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并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关爱吸戒毒人员的良好氛围。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云贵川三省;广西、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等多重因素,成为我国毒情形势较为严峻的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积极探索禁毒社会化道路,大力发展禁毒社会组织,取得了显着的工作成效。制度环境形塑社会组织。对于西南民族地区禁毒工作而言,引入禁毒社会组织促进吸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涉及到对新体系的认同和社会身份塑造的互动过程。深入探究西南民族地区制度环境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支持、培育和规制当地禁毒社会组织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回答好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包含哪些结构性要素,呈现出哪些“异质性特征”,又该怎样完善当地制度环境,来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等具体问题。本文选取了西南民族地区较有代表性的禁毒社会组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H组织为个案,通过深入分析其面临的制度环境结构性要素以及影响机制,探求整个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全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宽广,各禁毒社会组织在生成结构、运行机理以及所处的制度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与大多数个案质性研究一样,如何通过对H组织深入的个案研究,来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制度环境中各个结构性要素是有机构成的,并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发挥功能,共同对社会组织这个有机体产生影响作用。可见,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影响机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此,本文认为虽然对H组织的个案研究无法简单推导为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有关整体性结论,但是对H组织所面临的制度逻辑以及在既定制度环境影响下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的策略选择确是值得讨论的,并有可能从中提炼出关于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有关结论,实现从独特个案走向概括整体。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中,阐述研究缘由,首先解释了为何选取H组织作为本文研究的个案,再结合研究需要梳理和总结了社会组织、禁毒社会组织、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以及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影响机制四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就本文的类型、研究方法、相关的概念等做了简要说明。在“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中,介绍了本文采用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研究社会组织较为经典的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制度环境的结构性要素,提出了制度环境与行动策略的分析框架。在“第三章研究个案介绍”中,阐述了H组织的创建原因;机构性质、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工作职责、经费来源等组织情况,分析了组织特点,阐述了组织的运行成效。在“第四章H组织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中,从宏观正式制度、微观正式制度以及执行正式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H组织正式制度的供给情况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特征。在“第五章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结构性嵌入机制”中,论述了这种正式制度会通过结构性嵌入机制对H组织产生影响,并分别阐述了结构性嵌入机制的基础、表现与效应以及在此正式制度影响下,H组织的行动策略。在“第六章H组织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中,从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狭隘关注的公共精神、族群内部的高度信任以及传统有效的社会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H组织非正式制度的供给情况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特征。在“第七章非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信任机制”中,论述了这种非正式制度会通过信任机制对H组织产生影响,并分别阐述了信任机制的基础、表现与效应以及在此非正式制度影响下,H组织的行动策略。在第八章“对策建议”中,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资源依附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理论有机结合。本文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整合两个理论关于制度环境结构性要素、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等观点,以H组织所需的制度环境为切入点,阐释H组织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以及H组织为克服这种制度依赖、维持自治的各种努力及成效。同时,与既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章将社会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看做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体,既包括具有不同行为逻辑和治理偏好的多层次政府共同塑造的激励和约束结构,又包括信任网络机制下的非正式制度环境。正是这一复杂结构强化或削弱了社会组织发展。二是从研究机制视角,深入分析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目前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研究以经验表层为主,经常可见“半官半民性”“官民结合”“平等协作”“社会化、市场化、自主化运作”等用语,没有上升到经验提升与理论概括的高度。本文引入了机制概念,深挖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如何分别通过结构性嵌入机制、信任机制,在既有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之上,对H组织产生影响,其影响的表现及效应又是如何等问题。影响机制的研究有力突破了一般现象描述和浅层经验总结的局限,有利于更加深刻把握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总体特征等内容。
韩彪[2](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对全党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从此“三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阐释。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在“三个自信”基础上“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就形成了以“四个自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想。自信不能自发形成,尤其是坚定自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何培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党员和民众进行自信教育,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路径。研究本论题的目的在于,掌握或了解目前社会中相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现状,人们自信力的现实,进而为寻找自信的宣传教育的对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研究,达到宣传的目的,为提升理论宣传的社会效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感召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出贡献。全文由六章和结论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的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现有的研究程度和水平,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述评,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并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所需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掌握就奠定了深入研究的逻辑基础。第2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深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做出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做出阐述,分析缘何而自信。提出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中。所以,一方面对自信四要素做分门别类的阐述,研讨它们各自的基本内涵。理论自信的先导性、道路自信的方向性、制度自信的物质基础性、文化自信的内生凝聚性。另一方面,研究四个自信的关系,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解读,阐明各要素在自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共生体,不是单独存在。第3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自信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主要三个板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即凝聚共识、深化教育、巩固基础、消除自信疲软、回应国际斗争五个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自信历史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展示教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功能的恒常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价值的传承性。这些构建了自信教育的理论框架。第4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存在优势和薄弱环节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优势在于,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在增强,党和国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信教育的梗阻性因素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自信教育存在不利因素。自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不自信分析的缺失,对不自信理论回应的不力。自信教育两重性的客观存在,为思考自信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思考。根据对自信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整体性思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要完成四个转变: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由“它信”向自信转变、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转变、由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实现自信教育要素的四个结合:即自信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阐教育的结合;自信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第6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实现路径。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一是加强理论正能量的阐释和解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力度和实效性;二是社会舆情引导和意识形态的掌控,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三是加大社会正能量宣传的力度,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党员干部中的正能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展示;四是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性研究,用统计数字和调研按材料论证。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整体性思考,寻找的是有实效性、长效性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问题。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是我们坚持自信的资本,是我们坚持自信的“底气”,也是人们接受自信教育的社会基础。所以,本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为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自信心,引导人们自觉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定力,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力争找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可行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付出微薄之力。在社会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上加大投入,采用更加有效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与中国社会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宣传教育做的有声有色,真正入脑入心。
史仁民[3](2014)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育人是大学的本体功能与任务。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主要育人环节分别通过课程、制度和活动的形式发挥着大学的功用。在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大学内部逐渐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育人主体。教学育人在世界高校范围内都是通过专业教师用课程的形式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我们称之“教以事”。知识和技能以外,学生还需要获得和提高身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大学的管理和服务育人环节的任务,我们称之为“教以理”。相对于教学,这个系统在国(境)外高校的设置中称作学生事务,实行明确的专项分工,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在高度专业的领域里专业地从事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在我国高校,这项育人职能的任务主要由辅导员队伍来完成。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最初是以思想改造为目的,其角色是政治性的,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这是我国大学的一个特色。客观上,辅导员在我国高校的历史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进步,辅导员队伍在育人的过程中出现了群体的不适应,甚至陷入了发展困境。追其根源,这是一种从传统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到实现高校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过程中,传统高校“单项工作”和现代大学“全面育人”要求的碰撞。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只是辅导员这个拥有12万之众群体自身对工作的一种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国家、高校、辅导员和高校服务对象的共同企盼。辅导员是离大学生最“近”的老师,要使其工作发展成为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角色于一身,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还原辅导员的教育性,从专业发展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本文系统梳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得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涵实质;从专业发展的视角总结归纳了辅导员的发展问题的关键结点。研究抛开了过去所有关于辅导员的职业的、专业的、理论的、现实的争论,以专业发展问题为核心直面辅导员“发展”问题本身,展开全景的论述。通过调查研究,明确辅导员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选择有代表性案例分析境内外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综合、全面地分析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紧紧围绕和把握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的本质,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和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的辅导员专业发展路径;以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为基础对辅导员专业发展进行的研究,既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体现,也力图让人们开始以系统思维的角度看待辅导员作为专业教师的教育。本文既是基础研究,也在解答实践问题。研究思路上把全文作如下安排:第一章:绪论。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研究的源起,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包括理论层面到哪?实践层面如何?在问题分析、理论疏解的基础上找出研究始基,提出研究构想与思路。针对研究的需要,确定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理论界说。科学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对辅导员专业发展意义进行诠释,提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根据需要,选择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境内外高校辅导员制度及学生事务发展的概况。总结已有研究,从专业化的视角以“政治化--双肩挑--专业化”为脉络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并总结归纳历史特征。按照探索性分析的进路方式,对高校辅导员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境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对其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理念、现实效果和发展趋势等的研究,总结共性特征,汲取可用经验。第四章:辅导员的工作分析。选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关于工作分析的方法,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本体理论的支撑下,分别对辅导员职业的角色、职责和素质等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框架,为下文对策和建议的提出提供支撑。第五章:解决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策略和建议涵盖辅导员专业发展从培养、培训、管理、保障等全部环节,具体包括:建立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框架;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培养和培训体系;完善以资质性资源为基础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样本--专项分工模式。综合全文,研究分析还不够全面,很多观点也不十分成熟,待今后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毕竟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在外因作用下达成的内因转变,所以期盼政策制度的稳定长效,期盼高校内部发展与外部助力有力结合,期盼实现“专业”这个辅导员发展的终极目标。
陈染君[4](2007)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增强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根本要求。本文在界定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分析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着力点、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理念的现代化、内容的现代化、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加强改进宏观指导等四个方面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进行了具体阐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必须以理念的现代化为先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克服旧的观念,推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体系的现代化,更新价值观、任务观、主体观、方法观和质量观。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其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充实调整,不断增强其科技含量,拓展新领域,增强时代感。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根本途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方法、借鉴地方和外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推进方法的科学化,并注重运行信息技术,广泛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为保证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宏观指导的力度,加强党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领导,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管理控制,建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研究,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的现代化。
张道全[5](2005)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对于这一巨型社会变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向度加以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向度就是不但要研究改革的正效应,即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要分析改革的负效应,即改革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完善改革目标,调整改革模式,这种向度也就是“代价”的向度,本文就是从这个向度来研究改革。 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动因来自于我们对传统体制所付代价的深刻反思,正是传统体制的弊端及其所付出的代价促使我们进行改革。但改革又伴随着新的代价,人们为了或因为改革必然要作出一定的付出或牺牲,承担一定的消极后果或负面效应。改革的历史既是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也是不断付出代价的历史。改革代价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根源于认识的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有的根源于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有的根源于政策选择和决策失误。因此,有的代价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有的代价是能够控制的,有的代价是可以降低的。 改革不可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代价的付出又必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如此,改革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如果改革的代价失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抵消改革的积极成果,导致改革的失败,原苏联的改革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就当代中国的改革而言,合理限度的改革代价应该小于改革的收益;不得“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损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了不使改革的代价突破合理的限度,必须对改革的代价进行调控。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革获得支持的客观需要。在调控改革代价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改革过程的公正性。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为了及时防范和化解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控制改革与发展的代价,中共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用来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代价意识。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反对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来追求物的发展;它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反对以牺牲社会的某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来追求片面的、失衡的发展;它坚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对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一时的繁荣和发展。
崔芳菊[6](1997)在《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文中研究表明 伙食服务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属于窗口行业,既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任务,又具有为人师表的教育作用。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高校伙食服务部门涉及很多内容,面临许多任务,笔者认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前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树立以师生利益为重的服务形象高校伙食服务工作在学校及师生心目中到底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是对伙食服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状
二、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社会组织研究 |
(二)禁毒社会组织研究 |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研究 |
(四)中国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文献法 |
四、关于本文中特殊概念的说明 |
(一)禁毒社会组织 |
(二)禁毒社工 |
(三)机制 |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一)资源依附理论:外部环境控制与组织的权力策略 |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合法性机制下的组织行为 |
(三)两种理论的关系:制度化组织的能动性 |
二、分析框架:制度环境与行动策略 |
(一)制度环境分析框架 |
(二)行动策略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个案介绍 |
一、创建原因 |
(一)政府机构改革所产生的需求 |
(二)当地政府在禁毒工作中所遭遇的挑战 |
(三)当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经验 |
二、组织情况 |
(一)机构性质 |
(二)组织架构 |
(三)人员构成 |
(四)工作职责 |
(五)经费来源 |
三、组织特点 |
(一)更加强调和重视民族规则与文化认同 |
(二)对吸戒毒人员更多人本关怀 |
(三)采取专业化社会诊治策略 |
四、运行实效 |
第四章 H组织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 |
一、正式制度概述 |
二、H组织所面临的正式制度表现形式 |
(一)宏观正式制度方面 |
(二)微观正式制度方面 |
(三)执行正式制度方面 |
三、H组织所面临的正式制度特征 |
(一)“工具主义”的治理逻辑 |
(二)政府部门利益需求明显 |
(三)微观正式制度部分缺失 |
第五章 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结构性嵌入机制 |
一、结构性嵌入的理论研究 |
二、结构性嵌入机制的基础 |
(一)资金保障 |
(二)人力资源 |
(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
(四)服务对象 |
三、结构性嵌入机制的表现 |
(一)管理体系的松散化 |
(二)工作职能的行政化 |
(三)组织运作的机关化 |
(四)绩效评估的形式化 |
(五)组织结构的断裂化 |
四、结构性嵌入机制的效应 |
(一)禁毒社会组织对政府组织的强依赖 |
(二)政府组织对禁毒社会组织的权力渗透 |
五、禁毒社会组织的行动策略及成效 |
(一)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 |
(二)积极招聘禁毒社工 |
(三)积极招募禁毒志愿者 |
第六章 H组织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 |
一、非正式制度概述 |
二、H组织所面临的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 |
(一)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狭隘关注的公共精神 |
(三)族群内部的高度信任 |
(四)传统有效的社会控制 |
三、H组织所面临的非正式制度特征 |
(一)从形成机制看,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生成的特征 |
(二)从外化形式看,非正式制度具有非成文性的特征 |
(三)从实施机制看,非正式制度具有弹性约束的特征 |
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信任机制 |
一、信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
(一)关于信任的定义 |
(二)关于信任的理解与定位 |
(三)关于信任的构成与纬度 |
(四)关于信任的功能 |
二、信任机制的基础 |
(一)来源于政府组织的纵向信任关系 |
(二)来源于社会的横向信任关系 |
三、信任机制的表现 |
(一)H组织与公安部门之间基于资源互补与功能依赖产生的信任关系 |
(二)H组织与政府之间基于资源供给产生的信任关系 |
(三)H组织与村(居)委会之间基于业务合作产生的信任关系 |
(四)H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基于共同利益产生的信任关系 |
(五)H组织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组织之间基于业务配合产生的信任关系 |
四、信任机制的效应 |
(一)网络体系:H组织活动网络不健全 |
(二)规范体系:H组织族群认同欠缺 |
(三)支持体系:H组织面临制度排斥 |
五、H组织行动策略 |
(一)与政府组织建立信任关系 |
(二)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建立信任关系 |
(三)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
第八章 对策建议 |
一、正式制度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在价值理念上,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政府组织由“工具主义”向“合作治理”提升 |
(二)在立法保障上,将支持保障禁毒社会组织内容纳入地方性法规中 |
(三)在微观正式制度制定上,要创新完善毒品治理政策体系 |
(四)在对禁毒社会组织规制上,要不断加大指导管理和监管力度 |
二、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更加重视当地风俗习惯的作用 |
(二)更加发挥当地村规民约的治理功能 |
(三)更加努力培育民族地区公共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黔东南州H组织章程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理论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分析 |
2.1.1 自信的内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探究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提出 |
2.1.4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当代价值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关系 |
2.3.1“四个自信”的个性差异 |
2.3.2“四个自信”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 |
3.1.1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性的要求 |
3.1.2 深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需要 |
3.1.3 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
3.1.4 消除自信疲软的需要 |
3.1.5 回应国际斗争的需要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
3.2.1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
3.2.2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历史教育 |
3.2.3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
3.2.4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3.2.5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教育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 |
3.3.1 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
3.3.2 教育功能的恒常性 |
3.3.3 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
3.3.4 教育价值的传承性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分析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 |
4.1.1 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增进自信教育 |
4.1.2 以宣传正能量激发自信的教育 |
4.1.3 以反腐倡廉实践推进自信教育 |
4.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不足 |
4.2.1 自信教育一定程度的弱化 |
4.2.2 对不自信社会现象分析的缺失 |
4.2.3 对消解自信的社会舆情回应迟钝 |
4.2.4 忽视意识形态安全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优势分析 |
4.3.1 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增强 |
4.3.2 掌控意识形态主旋律的教育与传播 |
4.3.3 自信教育的梗阻因素被削弱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的思考 |
5.1 完成自信教育的现实转变 |
5.1.1 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 |
5.1.2 实现“它信”向自信转变 |
5.1.3 实现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 |
5.1.4 实现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 |
5.2 实现自信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 |
5.2.1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 |
5.2.2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 |
5.2.3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 |
5.2.4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 |
5.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
5.3.1 进一步凝聚党心和民心 |
5.3.2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 |
5.3.3 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 |
5.3.4 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精神动力 |
5.3.5 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
第6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路径探析 |
6.1 掌控和引导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
6.1.1 做好社会舆情的掌控和引导 |
6.1.2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 |
6.1.3 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 |
6.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
6.2.1 大学生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和培养的当代意义 |
6.2.2 大学生中国特社会主义自信的现状 |
6.2.3 改革大学生自信培养和教育方式 |
6.3 创建激励自信的社会条件 |
6.3.1 加大理论正能量宣传 |
6.3.2 加大社会生活中正能量宣传 |
6.3.3 加大党政干部正能量的宣传 |
6.3.4 加大对英雄和模范人物宣传的力度 |
6.3.5 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
6.4“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 |
6.4.1“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
6.4.2 实现中国梦与自信教育的统一性 |
6.4.3 自信教育提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与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相关的研究 |
(二) 与辅导员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三) 辅导员发展建设的相关文件 |
(四)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工作分析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界说 |
一、概念的界定 |
(一) 辅导员与辅导员制度 |
(二) 发展与辅导员专业发展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高等教育功能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五) 人本主义理论 |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意义诠释 |
(一)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
(二)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要素 |
(一) 教育理念的专业化 |
(二) 知识体系的专业化 |
(三) 组织制度的专业化 |
(四) 教育培训的专业化 |
(五) 资格制度的专业化 |
第三章 境内外高校辅导员制度及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概况 |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史的概况 |
(一)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 |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调查 |
(二) 高校辅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
(一) 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简介 |
(二) 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共性特征及启示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分析 |
一、辅导员职业的角色定位分析 |
(一) 学生健康政治社会化的塑造者 |
(二) 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指导者 |
(三)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 |
(四) 学校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
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组成分析 |
(一) 思想引导 |
(二) 发展辅导 |
(三) 事务管理 |
三、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构成分析 |
(一) 科学的工作理念 |
(二) 全面的工作知识 |
(三) 系统的工作能力 |
(四) 实用的工作智慧 |
第五章 解决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一、建立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框架 |
(一) 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内容 |
(二) 对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说明 |
二、建立辅导员专业培养体系 |
(一) 构建职前的专业培养方案 |
(二) 完善在职的持续培训体系 |
三、建立辅导员专业发展相关的保障制度 |
(一) 体制建设保障 |
(二) 机制建设保障 |
(三) 组织建设保障 |
(四) 物质资源建设保障 |
四、辅导员岗位管理模式的实践样本 |
(一) 辅导员职业的管理模式类别 |
(二) 专项分工管理模式的辅导员配置 |
结语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调查问卷1 |
附件2:调查问卷2 |
附件3:调查问卷3 |
附件4: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4)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状况 |
(三)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的特点 |
1、研究的过程具有探索性 |
2、研究的方式具有抽象性 |
3、研究的成果具有独创性 |
(四)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1、研究的总体思路 |
2、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五) 本文的写作方法 |
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概述 |
(一)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1、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 |
2、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
3、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 |
(二)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着力点 |
1、观念的现代化 |
2、内容的现代化 |
3、方法的现代化 |
4、手段的现代化 |
5、队伍的现代化 |
6、机制的现代化 |
(三)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1、时代性 |
2、发展性 |
3、开放性 |
4、实效性 |
5、前瞻性 |
6、快速性 |
(四)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1、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统一 |
2、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
3、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4、坚持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
5、坚持学习借鉴与保持我军特色的统一 |
(五)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1、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
2、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
3、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
4、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性 |
5、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
(六)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2、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
3、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制化 |
4、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
5、善于把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总结出来 |
6、政治干部要具有优良的创新品质 |
三、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现代化 |
(一)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现代化的内涵 |
(二)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克服的旧观念 |
2、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 |
(三)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范式的现代化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范式现代化的特征 |
2、实现“注经思维”向创新思维的转变 |
(四)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认知体系的现代化 |
(五)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更新 |
1、价值观更新 |
2、任务观更新 |
3、主体观更新 |
4、方法观更新 |
5、质量观更新 |
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现代化 |
(一)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的内涵及时代要求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的内涵 |
2、增强科技含量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
(二)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新拓展 |
1、将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2、结合现实、讲究层次不断强化使命教育 |
3、长期坚持战斗精神的教育 |
4、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三)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1、党性原则 |
2、人本原则 |
3、开放原则 |
4、渗透原则 |
(四) 不断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时代感 |
1、引导官兵积极拥护和支持改革 |
2、紧紧围绕军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
3、着力解决官兵关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 |
五、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现代化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转变 |
2、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3、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 |
(二)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2、开排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
六、加强和改进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宏观指导 |
(一) 切实加强党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领导 |
1、党的领导是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
2、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
3、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4、努力实现党领导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制度化 |
(二) 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指导原则 |
1、协调发展的原则 |
2、服务中心的原则 |
3、注重效益的原则 |
4、目标牵引的原则 |
(三) 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化的必要性 |
2、构建新型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 |
(四) 加强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管理控制 |
1、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管理控制的一般运行过程 |
2、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管理控制的创新和改革 |
(五) 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评价工作 |
1、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2、坚持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
3、坚持系统评价与典型评价相结合 |
4、坚持科学评价与经验判断相结合 |
(六) 加强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研究 |
1、深化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搞好顶层设计 |
2、扎实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研究 |
3、促进军队思想政治要作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突破 |
4、尽快突破阻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技术 |
5、关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人才培养和信息化 |
(七) 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的现代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5)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改革与代价 |
一、改革代价的本质和类型 |
1、代价的哲学界定 |
2、改革代价的本质 |
3、改革代价的类型 |
4、代价与风险 |
二、传统体制的代价:改革的基本动因 |
1、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代价 |
2、旧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及其代价 |
三、改革必然伴随着新的代价 |
1、改革的革命性和探索性决定改革要付出代价 |
2、改革过程的基本特征决定改革要付出代价 |
3、改革的目标选择决定改革要付出代价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改革代价的表现与成因 |
一、改革的历史也是代价的历史 |
1、农村经济改革的代价 |
2、城市经济改革的代价 |
3、对外开放的代价 |
二、改革代价的若干主要表现分析 |
1、贫富分化 |
2、腐败蔓延 |
3、一定范围的道德滑坡 |
三、改革代价的成因 |
1、认识论根源:认识的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 |
2、价值论根源: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 |
3、政策性根源:政策选择和决策失误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改革代价的合理限度 |
一、苏联改革的代价及其教训 |
1、苏联改革的沉痛代价 |
2、苏联改革代价的深刻教训 |
二、评判改革代价合理限度的标准 |
1、改革代价是否小于改革的收益 |
2、改革代价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3、改革代价是否损害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
4、改革代价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三、把握改革代价合理限度应考虑的若干因素 |
1、公众对改革代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
2、国家对改革代价的补偿能力 |
3、社会的稳定程度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改革代价的调控 |
一、调控改革代价的必要性 |
1、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2、改革获得支持和动力的客观需要 |
二、调控改革代价的基本原则 |
1、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2、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
3、坚持改革的社会公正性 |
三、调控改革代价的基本机制 |
1、代价调控对象 |
2、代价调控手段 |
3、代价调控过程 |
第五章 代价意识与科学发展观 |
一、代价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观的嬗变 |
1、经济增长发展观的产生及其代价 |
2、综合发展观的代价意识 |
3、可持续发展观的代价观 |
二、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代价意识 |
1、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
2、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与代价意识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D]. 谢勇.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 韩彪. 吉林大学, 2016(03)
- [3]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D]. 史仁民.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
- [4]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 陈染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5)
- [5]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 张道全.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6]谈谈当前高校伙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到的几个着力点[J]. 崔芳菊.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