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丈清规》与禅门茶事(论文文献综述)
竺济法[1](2021)在《试论茶禅文化三大源头及传承》文中认为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均与茶文化关系紧密。寺院特有的茶禅文化,以其富含的寓意、哲理为海内外茶人、僧人、文史爱好者耳熟能详,成为茶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茶禅文化自唐代萌芽,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大源头首推百丈怀海、咸启、从谂三位禅师。怀海住持洪州百丈山(今属江西奉新县),其制订的《百丈清规》,集佛门茶事之大成,可视为茶禅文化之肇始,推动和促进了饮茶普及和茶文化的发展;晚唐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天童寺咸启禅师流传有"且坐吃茶"之机锋禅语,成为禅门公案的重要传承;晚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高僧从谂,其口头禅"吃茶去"名闻中外,是茶禅文化在古代中国北方地区流行传播的生动反映。
谷文国,汤月娥[2](2019)在《谁之禅?何种味?——对“禅茶一味”的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说明重新理解禅茶一味的路径在于,把禅茶一味不独置于禅宗发展的历史中去理会,更要将其置于南北宗禅——尤其是南宗禅的不同宗风之演变——的比较中去理会。禅茶一味所负载的思想,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语境内,也即要在禅与茶发生关系的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去把握其形成的现实脉络和思想脉络。离开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思想脉络,"禅茶一味"就必然没有真实的意涵。这种笼统而模糊的说法不仅遗落了禅对超越和绝对的思考之宗教性,遮蔽了人们藉由禅而"见性成佛道"的真实义;同时也将这种建基于个人参悟之上的独特体验普遍化为对人生和生活的一般性的感慨,并将其不加分别地用于饮茶的各种场合,消解了其背后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黄茹倩[3](2018)在《功能主义视角下南京儿童茶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六朝古都,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下,正掀起一股茶文化复兴的潮流。在这股潮流中,儿童茶礼正异军突起。南京儿童茶礼由南京玉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劲芳、李劲松两位茶艺师发起,将受众群体界定为5—13岁儿童。通过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公益性的授课,从而实现茶文化的传播。本文在5个月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视角,试图对儿童茶礼这种新型的茶文化形式在南京本土的发展进行田野记录和功能研究。本文第一章为相关研究综述,从少儿茶艺、儿童茶礼和博物馆儿童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梳理,为南京儿童茶礼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功能提供参考。第二章对儿童茶礼主办机构及其受众群体进行概述,提供相关的背景分析。第三至五章,分别从教育、社会和文化三方面探讨儿童茶礼的功能。第三章从南京博物馆儿童教育概况和儿童茶礼课程概况进行具体展示,通过翔实的田野资料,分析儿童茶礼对于儿童人格培育的功能;第四章则主要考察儿童茶礼的社会功能,从主题茶宴和竞技比赛两方面出发,分析茶礼对于儿童的社会融入和社会认同的功能;第五章则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讨了儿童茶礼对于南京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南京儿童茶礼以传统文化为基点,以茶为载体,通过创新课程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对儿童进行文化启蒙教育。通过儿童茶礼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培育儿童优质的人格,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思考、行动能力,为培育新时代南京人添砖加瓦。而儿童茶礼本身作为新型的茶文化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完善南京本土文化建设。
刘晓婷[4](2018)在《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文中认为茶虽然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茶作为饮品,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文化”,则介入了儒、道、释诸家文化的整体建构,又与不同的“境界”相联系,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趣味。“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终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追溯这一文化的历史过程,则初为道家思想所开蒙,继为儒家思想所涵养,复为禅宗思想所升华,转成为士大夫的风雅、普通人的饮品。然饮茶不只是借以涤除烦虑、清心解颐,当茶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相融合的时候,它事实上成为不同文化理念或意境的呈现方式,也因此而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实熔铸儒、释、道三教,被赋予“正”、“清”、“和”、“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茶席展现不同的审美物境,不同的茶人体现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观念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与通常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我把古代文献也作为基本考察的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茶文化资料的历史积淀过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茶道”与“茶境”,主要任务是论述茶与道家、儒家、禅宗的关系,试图说明茶文化被不同思想体系赋予不同思想意趣的途径与方式,茶如何成为它们特殊理念的“象征物”。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分别论述“茶艺”、“茶器”、“茶水”,旨在展示茶如何成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审美韵味。在这些部分,通过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清的瀹茶法等,我对中国茶艺的文化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越瓯碗、兔毫盏、曼生壶、若琛杯等器物的描述,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茶器文化的发展机理;通过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择水之要的描述,辨析了茶与水的密切关系。《茶经》有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则茶器、茶水,在茶道文化中,确乎非是单纯之器物,同样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象。
黄晓琴,张丽霞,李智,张晓未[5](2016)在《“灵岩禅韵”主题茶艺编创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主题茶艺编创能更好表达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茶文化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是对已有茶文化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再现,能传承和发扬好的茶文化资料和素材。以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灵岩禅韵》为例,从创作背景、茶艺主题及各要素的确立、意境要素的编创与构思以及茶艺编排和解说词的撰写等方面解析了主题茶艺编创过程和实践,以期对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周鸿承[6](2015)在《《敕修百丈清规》之禅茶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敕修百丈清规》是指导禅林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式典制着作。目前对其所载中国古代禅茶礼类型、用途、程序等内容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据目前仅有的研究成果,深化研究该着作中所见"禅茶礼"文化特征及其表征意义。通过对比与整理《敕修百丈清规》元刻本、《续藏经》本以及其他文献记载,还原与再现禅林禅茶礼之历史发展情景。
杨冬华,章金英[7](2014)在《《百丈清规》之文献阐微》文中指出近年来,研究《百丈清规》的学者逐渐增多,各以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去探索这本禅林守则。或从《清规》本身内容出发,研究其所载内容、思想,阐述其历史意义;或选一个新颖的角度加以探讨,如《清规》里大量提及的茶礼、茶制,不少学者为之痴迷并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或以《清规》为媒介,考查背后的社会生活层面,从经济引申到文化层面,比如刘小平《<百丈清规>与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变迁》和陈团结先生的《中国江西奉新百丈清规文化节举行》;或从文献本身去研究《清规》
董慧[8](2012)在《禅茶文化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禅茶,是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一种人文境界,是茶与禅在精神层面的契合。茶文化与禅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浸润相互交融而最终成就"茶禅一味"之境界,是中国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茶文化在大陆复兴,禅茶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展开。近些年以来,禅茶文化的研究逐步升温,受到了佛教界和茶文化界的重视。本文将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发表
丁氏碧娥(释心孝)[9](2009)在《禅茶一味》文中研究说明禅源出于古代印度,因“拈花微笑”这个不朽的公案,使得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被尊为禅宗的西天初祖,而灵山成为世界禅宗祖庭。茶最早被亚洲人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茶道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后,禅与茶相见,因为优化身心的功用而使两者结下了不解的缘。茶进入佛教,吃茶就成了佛事,而茶汤中流出了佛法。因此,对于佛教来说,千百年以来,吃茶早已成为家常。在一般意义上说,茶在佛教中具有“三德”:一曰饮茶具有清心醒睡的功效,坐禅可通宵不眠;二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年龄之妙述”。饮茶可疗疾病,食饱满富可助消化,且能抑制性欲与杂念的滋生,并有助于端正坐相;三曰茶性清高清寂,文化蕴涵丰厚,即能暗合妙道,昭显禅机,又深藏若虚,似行云流水,蛟龙天游,极富生命意义的启示而利于戒定慧。由于众多高僧对茶的推崇,遂使茶成了养生正心之物,众僧视茶为“神物”。僧人吃茶可以加强意志力,调节精神,使内心清爽,有助于体悟三昧境地。在这样的情形下,茶和禅自然而然地结合,两者关系颇为密切地连在一起。“禅茶一味”,源于湖南石夹唐代禅师善会(805年-881年),而成于宋代着名大师圆悟克勤(1063年-1135年)。经过两位中国禅师的手,开显了禅茶不二的境界。从此,夹山的茶风禅光大大促进禅茶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发展,使中国石门夹山成为世界禅茶祖庭,“碧岩录”的理念与思想成为日本茶道的标榜。“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不难从《碧岩录》中找到其母本、源头或诱发点。禅茶发扬光大,日本禅师功不可没。在日本,1191年荣西禅师作为日本茶道的首倡者将末茶传去扶桑,,但直到珠光(村田珠光,1423年~1502年)、绍鸥(武野绍鸥,1502年~1555年),乃至千利休(1522年~1591年)和千宗旦(1578年~1658年)祖孙二代,禅茶精神才真正出现。可见,经过这么多世纪“禅茶一味”一直被看成茶道最高的境界。但是,从清代以来,禅茶越来越离开它的本体,而集中于茶器具、茶艺表演、茶室装修等等的形式。从此饮茶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却让人无法找到真正茶道之味。虽然茶室内似乎仍可见“禅茶一味”、“柳绿花红”、“和敬清寂”的装饰条幅,其实茶道已亡而禅风尽失,大家终究只管于手法,在《茶道铁槌集》中也说:“现在的茶人,向来没有禅心,只管手法。若问茶的意义,仅仅限于礼法等等。”难怪日本思想家与大作家川端康成悲伤无限地写了一本小说《千只鹤》,以东方美人之死暗喻茶道的衰亡。故在论术中,本文并非专门谈论禅与茶,或分析前人发表过的各种文章,而是主要研究澄心的方法,指出禅茶的利益与作用。并且,提出一些现代科学研究成就,发现人们脑部思维,结合证明禅宗突破“顿悟”那时刻。本论文的重点,是论述禅味与茶味同一体,并对古今中外对禅茶一味理解错误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李海杰[10](2007)在《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文中指出“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本文从茶、禅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入手,通过文献学的梳理和相关材料的分析,揭示茶禅两种文化由各自独立而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索二者在日常生活、开悟方式及修行理念等不同层面相融合的内在原因,从而揭示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论文内容共分为五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认为虽不乏禅茶文化的研究,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第一章,是对茶、禅两种文化各自发展脉络的简单介绍。茶原产于我国,并经历了一个由药用到食用、饮用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走入文人的文化视野,渐渐由物质而文化,演至唐代,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并在宋代臻于鼎盛。佛教于汉代由印度传入我国,禅坐本是佛教徒通用的修行方式之一,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以禅立宗的禅宗在唐代形成,也于宋代发展到高峰。禅茶文化于禅、茶都较为兴盛的唐代最终形成,于宋代臻于完善和鼎盛。第二章,禅、茶结合的历史追溯,以文献的整理为主。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茶禅的最初结合——坐禅饮茶;第二,茶叶走入佛门——僧人种茶;第三,禅门茶事——以茶供佛;第四,禅门茶道的外化——禅门茶礼;第五,禅、茶的最终融合——以茶参禅。追溯茶与禅结合的历史进程,从中可以看出,茶与禅的结合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魏晋至隋,茶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日用层面,即僧人坐禅饮茶、客来敬茶、种茶制茶;随着中唐《百丈清规》的制定,以茶供佛、点茶礼仪成为寺院制度、丛林清规,茶禅的结合初步上升到文化层面;晚唐赵州禅师三称“吃茶去”将茶引入禅宗开悟的宗教层面,“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最终形成。第三章,禅茶文化的形成原因。茶与禅两种文化能够融合为一种文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点:第一,茶有药用功能,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很多僧人用茶来治病、养生、保健,并且茶有帮助消化、却睡除倦、抑制性欲的作用,是僧人坐禅清修的最佳伴侣。第二,农禅制度,将寺院僧人参加劳动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为禅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第三,禅宗大师三称“吃茶去”,揭示了禅茶与禅宗开悟相通之处,这是禅与茶能够密切结合并成为一种新文化的更为内在、深刻的原因。第四,禅茶与禅宗“平常心是道”宗教理念的相通,使茶与禅合而为一,禅味茶味,在自然、平常的生活日用中融为一味。第四章,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影响。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雅,是茶文化的固有特点;清,是茶与禅共有之精神;寂,是宗教修行境界之所在。我国的禅茶文化随着佛教禅宗一起传入了日本,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日本茶道,至今仍闻名世界。
二、《百丈清规》与禅门茶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丈清规》与禅门茶事(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茶禅文化三大源头及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源头之一:洪州百丈怀海之《百丈清规》 |
(一)寺院无处不兴茶 |
(二)《清规》茶事礼仪多 |
(三)茶鼓为号僧吃茶 |
(四)《清规》茶事传海外 |
源头之二:明州天童寺咸启禅语“且坐吃茶”传播海内外 |
源头之三:赵州从谂禅语“吃茶去”,堪称茶禅第一公案 |
余论:隋唐五代两位禅师茶禅个例 |
(2)谁之禅?何种味?——对“禅茶一味”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理解“禅茶一味”的思维立场 |
一、茶与禅门茶事 |
二、禅风丕变与禅茶之兴 |
三、茶与禅门公案 |
四、禅茶一味 |
结语 |
(3)功能主义视角下南京儿童茶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方法 |
二、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少儿茶艺 |
二、儿童茶礼 |
三、博物馆儿童教育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儿童”的概念 |
二、儿童茶礼 |
第二章 南京儿童茶礼的概况 |
第一节 南京儿童茶礼机构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儿童茶礼茶艺师简介 |
一、李劲芳茶艺师 |
二、李劲松茶艺师 |
第三节 南京小茶人概况 |
第三章 儿童茶礼的教育功能 |
第一节 南京博物馆儿童教育概况 |
一、六朝博物馆 |
二、南京博物院 |
第二节 儿童茶礼课程概况 |
一、民俗课程 |
二、茶礼课程 |
第三节 小结:人格培养的功能 |
第四章 儿童茶礼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主题茶宴 |
一、茶与茶宴 |
二、儿童茶礼的主题茶宴 |
第二节 茶礼比赛 |
一、中国茶人之家比赛 |
二、六朝小茶人比赛 |
第三节 小结:社会融入和社会认同的功能 |
第五章 儿童茶礼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文化传承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
1.2.1 古代文献 |
1.2.1.1 唐朝以前的文献 |
1.2.1.2 唐代茶书 |
1.2.1.3 宋代茶书 |
1.2.1.4 明代茶书 |
1.2.1.5 清代茶书 |
1.2.2 当代文献 |
1.2.2.1 茶史研究 |
1.2.2.2 茶艺和茶道研究 |
1.2.2.3 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
1.2.2.4 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
1.3 问题的总结与写作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茶之道 |
2.1 茶之“天和”——茶与道家的关系 |
2.1.1 草木仙骨,道法自然 |
2.1.2 品茗通仙,天乐逍遥 |
2.1.3 洒心去欲,恬淡虚静 |
2.2 茶之“中和”——茶与儒家的关系 |
2.2.1 守仁居敬,民胞物与 |
2.2.1.1 以茶利礼仁 |
2.2.1.2 以茶表敬意 |
2.2.2 茶和中道,不偏不倚 |
2.2.3 温润如玉、刚健雅正 |
2.2.4 行茶于道,志气通达 |
2.3 茶之心和——茶与禅宗的关系 |
2.3.1 自古高僧能辨茶 |
2.3.1.1 蒙顶茶与吴理真 |
2.3.1.2 三碗便得道之皎然 |
2.3.1.3 “禅茶一味”之圆悟克勤 |
2.3.1.4 峨眉雪芽之宝掌和尚 |
2.3.1.5 皓首《茶经》之陆羽 |
2.3.2 诗文经卷说禅茶 |
2.3.2.1 《五灯会元》之禅茶说 |
2.3.2.2 《百丈清规》之禅茶说 |
2.3.3 禅茶一味不二门 |
2.3.4 逢茶即茶平常心 |
3 茶之境 |
3.1 艺术境界的内涵 |
3.2 茶境的精神内核 |
3.2.1 茶境由心而生 |
3.2.2 心与茶境相互依存 |
3.2.3 心能转换茶境 |
3.2.4 心与茶境本不相到 |
3.2.5 心与茶境冥合 |
3.3 茶境之几种存在形式 |
3.3.1 雅之境 |
3.3.2 静之境 |
3.3.3 灵秀之境 |
3.3.4 闲适之境 |
3.3.5 禅悦之境 |
4 茶之艺 |
4.1 芼茶艺 |
4.2 煎茶艺 |
4.2.1 陆羽与《茶经》 |
4.2.2 煎饮艺 |
4.3 点茶艺 |
4.3.1 点茶的具体方法 |
4.3.2 斗茶艺 |
4.3.3 分茶艺 |
4.3.4 饮茶艺 |
4.4 溣饮艺 |
5 茶之器 |
5.1 唐代茶器——金银秘色烁古今 |
5.1.1 生火用具 |
5.1.2 煮茶用具 |
5.1.3 烤、碾、量茶用具 |
5.1.4 水具 |
5.1.5 盐具 |
5.1.6 饮茶用具 |
5.1.7 清洁用具 |
5.1.8 藏陈用具 |
5.2 宋代茶器——雨过天青点浮华 |
5.2.1 兔毫紫盏斗旗枪 |
5.2.2 茶碾 |
5.2.3 茶臼 |
5.2.4 汤瓶 |
5.2.5 茶盏 |
5.2.6 茶筅 |
5.3 明代茶器——景瓷宜陶斗风雅 |
5.4 清代茶具——孟臣若琛水在瓶 |
6 茶之水 |
6.1 上善之水助茶香 |
6.2 三昧真火三沸汤 |
6.3 自古名士能辨水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灵岩禅韵”主题茶艺编创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创作背景 |
2 茶艺主题及各要素的确立 |
2.1 茶艺主题的确立 |
2.2 茶品、茶具及泡茶用水的选择 |
2.2.1 茶品 |
2.2.2 茶具 |
2.2.3 水品 |
2.3 茶艺服饰 |
2.4 茶席设计 |
3 意境要素的编创与构思 |
3.1 背景设计 |
3.2 背景音乐 |
3.3 其他要素 |
4 泡饮技艺特点 |
5 茶艺编排及解说词 |
6 编创感受 |
(6)《敕修百丈清规》之禅茶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7)《百丈清规》之文献阐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百丈清规》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文献 |
二、以《百丈清规》中的茶制为研究对象的文献 |
三、以《百丈清规》为考察媒介的文献 |
(8)禅茶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禅茶相关的几个文化概念 |
二.茶与禅结合的历史过程 |
三.茶与禅结合的原因 |
四.茶与禅的相互影响 |
五.当代社会的禅茶 |
(9)禅茶一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关于本文题目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三、与前人文献的比较及本人的创新 |
第一章 茶的起源 |
第一节 茶的由来 |
第二节 茶名、茶字及茶的读音 |
第二章 茶与禅 |
第一节 茶道 |
第二节 禅道 |
一、文字禅 |
二、不立文字禅 |
三、禅与交际方式 |
第三节 禅道与茶道的关系 |
第三章 禅门茶事 |
第一节 茶叶-佛教神物 |
第二节 中国寺院茶事 |
第三节 禅对茶道的贡献 |
一、提供茶道的茶圣陆羽 |
二、提出茶道的妙境 |
三、提供茶道中的禅语 |
四、提供茶馆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章 禅、茶与诗之交接点 |
第一节 共通清雅、脱俗性 |
第二节 茶诗说明禅的妙境 |
第五章 禅茶的融合 |
第一节 禅茶结合的基本事实 |
一、茶先健身后健心 |
二、禅先健心后健身 |
第二节 禅茶结合的原因(时间上,形式上) |
一、禅茶建立时 |
二、禅茶发展与盛行时 |
第三节 前人对禅茶一味的论述理解与错误 |
一、东方美人之死的观念 |
二、以茶嫁禅 |
三、死的清净 |
第四节 阐述作者观点,以正本清源 |
一、心物差别 |
二、心物一体、禅茶一味 |
第五节 禅茶与现代脑生理学之关联 |
参考文献 |
一、禅专着 |
二、茶专着 |
三、期刊论文 |
四、越南禅与茶专着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茶、禅简史 |
一、茶的起源和简史 |
二、禅的含义和历史 |
第二章 茶、禅结合的历史追溯 |
一、茶禅的最初结合——坐禅饮茶 |
二、茶叶走入佛门——僧人种茶 |
三、禅门茶事——以茶供佛 |
四、禅门茶道的外化——禅门茶礼 |
五、禅、茶的最终融合——以茶参禅 |
第三章 禅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
一、茶之功能,有助于禅门清修和养生 |
二、农禅制度,是禅茶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 |
三、“吃茶去”与禅宗的开悟 |
四、禅与茶的“平常心” |
第四章、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影响 |
一、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 |
二、禅茶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百丈清规》与禅门茶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茶禅文化三大源头及传承[J]. 竺济法. 农业考古, 2021(05)
- [2]谁之禅?何种味?——对“禅茶一味”的哲学反思[J]. 谷文国,汤月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功能主义视角下南京儿童茶礼研究[D]. 黄茹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D]. 刘晓婷. 浙江大学, 2018(07)
- [5]“灵岩禅韵”主题茶艺编创实践[J]. 黄晓琴,张丽霞,李智,张晓未. 中国茶叶加工, 2016(01)
- [6]《敕修百丈清规》之禅茶礼研究[J]. 周鸿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7]《百丈清规》之文献阐微[J]. 杨冬华,章金英. 青年作家, 2014(22)
- [8]禅茶文化研究综述[J]. 董慧. 农业考古, 2012(05)
- [9]禅茶一味[D]. 丁氏碧娥(释心孝). 福建师范大学, 2009(11)
- [10]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D]. 李海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