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几何学的一个思想——变换羣与几何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17)在《《透视的起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透视的起源》是法国当代学者于贝尔·达弥施研究15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工透视法的一本重要著作。达弥施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1420年的透视实验作为原型,讨论了它与三幅《理想城市》面板画等一系列文艺复兴和17世纪绘画中的透视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人工透视法在现象学上的源初意义以及作为思想装置所具有的智性特征。在达弥施看来,人工透视法不仅仅是一种再现性工具,更是一种具有建构性意义的智性工具和认识论模式,对西方近现代的艺术、文化与哲学领域起到了关键性的塑造作用。在书中,达弥施无意追溯透视在时间意义上的起源或历史,也没有采取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模式,而是延续了德国艺术史学者欧文·潘诺夫斯基对透视研究的哲学视角,同时借助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现象学理论,对人工透视法的起源、透视的主体性、智性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哲学阐释和理论架构,其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方式集中体现了当代法国艺术史研究的面貌。《透视的起源》全书包括了“透视指定的视点”、“原型”和“悬置的再现”三大部分。本文在分析阐释全书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达弥施对于透视的核心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达弥施在透视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首先,达弥施运用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探讨了透视的主体性问题,他认为透视的主体不是“想象界”的笛卡尔式的“我思”主体,而是“实在界”受到欲望驱使的无意识主体;第二,达弥施以现象学方法而非实证主义研究追溯透视的“起源”问题;第三,达弥施运用结构主义“变换群”理论探讨了透视法作为思想工具的意义。这些理论与方法赋予人工透视法的研究以全新的视角。
杨国斌[2](2019)在《论唯物主义基础的变革》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发现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历史上,原子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曾导致唯物主义基石——物质概念的更新。而19世纪末以后数学、物理学关于客观对象与变换群关系的发现,则导致了广谱哲学对唯物主义基础的新探索,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黄勇[3](2008)在《张量概念的形成与张量分析的建立》文中提出张量分析在数学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广义相对论的成功,张量分析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更重要的是规范场论和弦理论的建立,张量分析被应用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而如此重要的数学分支的历史却极少被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在发掘、搜集、整理、分析张量数学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梳理、研究、探讨了张量数学的发展史,得到了若干新的发现。首先,找到了向量的代数定义的原始文献,这是张量数学发展史研究的中间链条。如果没有向量的代数定义,这种扩张量是无法超出三维情形的。而张量是一种高维的数学量,因此向量的代数定义是通向张量概念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关于张量数学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被忽略的内容。其次,解读了张量概念的电磁学起源。从电磁学角度揭示了张量概念的物理学源头。而在过去,则一直把弹性力学作为张量概念起点,事实上,应用力学与张量概念的起源关系不大。论文最重要的发现是考证了第一个在现代意义上使用tensor的学者。论文系统论述了张量分析的建立过程。从非欧空间观念、高斯的内蕴思想、黎曼的n维流形、格拉斯曼的高维空间观念、凯莱的n维向量空间开始,逐一陈述了张量数学的历史。张量分析作为解决曲线坐标系中微分运算的数学方法,是从高斯的内蕴几何开始孕育的。而第一个真正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黎曼,他的n维流形的构想,具体地提出了弯曲空间中二次微分形式的变换问题,这是通向张量分析的起点。随后,经过贝尔特拉米、克里斯托夫、里奇等人的发展,这种方法终于得以建立。作为补充,简述了张量分析的应用史。包括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的引力场方程,以及外尔、列维-齐维塔的黎曼几何学。这里的新发现是考证了“黎曼几何学”这个名词的最早出处。张量分析的产生,依赖19世纪的代数和几何的解放。正是非欧几何和抽象代数的出现,使得张量分析得以产生。而张量分析与黎曼几何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数学的进步。这使得对张量数学史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李龙[4](2015)在《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对称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就已经被关注,并在古希腊时期做出记录,同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形成简单、相似等朴素的美学观点。对称现象的系统化研究在上个世纪中叶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物理学领域。在完成对称现象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展并形成对称理论。本文研究物理学中的对称现象,找出实现对称变换的客体,表征对称变换的语言,推演对称变换的逻辑结构,把握对称关系的本质特征;接着分析对称变换的各种形式空间,理清对称关系的认识路径;然后分析各个物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解释物理意义,把握对称关系的形式特征和句法特征,强化对称理论的真理性和可接受性,丰富科学理论语境分析的意义。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是序言、第1-2章、第3-10章和结束语。序言部分交代本论文的写作背景,包括对称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语境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等内容。然后介绍对称现象语境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写作以此为目标,基本思路具体展开,最后总结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指明下一步工作方向。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1、2章,这两章揭示对称现象的本体论基础和认识论路径。按照认识的先后顺序,第一章是对称概念的认识论路径。这章中首先分析各种空间中建构出与对称相关的概念,然后实现由对称现象的认识到对称关系的把握的转变,并总结得到对称理论。语境分析作为科学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对称理论研究中,在具体的语形、语义和语用层面分析对称理论并阐述其意义。第二章分析对称变换的本体论基础,呈现对称关系的逻辑结构及其特征。这章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对称相关的概念的分析与建构,包括与对称相关的对象、语词、概念,以及对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另一部分,分析与对称相关的语言和命题,实现由日常语言向科学语言再向科学命题的转变。第三部分是第3-10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这一部分列举八个物理学分支学科,并不是全部物理学分支学科,但较为全面,且具有代表性,包括经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热物理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学。在章节排序上体现出,实现对称变换的客体由宏观向微观的转变,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对称现象由易于观测到难以观测的转变;科学研究方法由宏观分析方法向微观分析方法的转变。作为一种横断的研究方法,语境分析在对称变换认识的过程中,忽视实现对称变换的载体,完成关于科学语言意义的解释,实现对称变换的结构及其特征的分析,把握对称变换过程中语言的句法及其特征,并将对称理论作为普适定律应用于物理学的其他领域。第四部分是结束语,阐述科学理论语境分析的意义。科学思想可以通过语言做出表达,语言中包含科学语言和形式语言,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认识论背景。语句是科学理论陈述的基本单元,科学语言准确描述科学现象,形式语言描述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第三章到第十章中,使用语境分析方法分析对称现象,分别从语形、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展开,在结尾部分阐述科学语言语形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意义的意义。
冒亚龙[5](2006)在《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任何建筑美学都有一定的哲学根基,客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根基哲学本体论,它演绎出美是一种不依赖人而存在的建筑客观属性;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观主义唯我论和客观主义存在论的统一,以解释学、解构主义哲学为表率,它认为建筑不依赖人而存在,但建筑的美却依赖于人,建筑美与不美取决于人;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价值论、现象学等人文哲学,它认为建筑之美既不取决于建筑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等构成的复杂价值关系之中。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建筑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否同主体的结构、尺度、需要相符合、接近或一致,如果相接近或一致,人就产生心理的认同或共鸣,建筑则具有美学价值,反之则无。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或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是建筑是否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理需求,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活动和身体结构、尺度,是否达到使用者对建筑功能、安全、经济性等所提出的要求;精神层面的建筑美学价值包括建筑是否适合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心理尺度,是否使居者产生心理认同和实现人之为人的更高层次的形上精神追求,是否证实人的自由、偏好和存在。价值论建筑美学继承、改革和发展了主体论建筑美学,其人文色彩浓厚,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则弥补了其科学理性的不足,它将建筑美学价值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研究。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由技术美学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二部分组成,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前者可通过建筑科学技术标准进行审美评价,而后者则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艺术属性,是异常复杂和变化的,公共期待视域和共通感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可以衡量建筑艺术美学价值。论文基于当代人文哲学和美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重点从艺术美学价值(精神层面)的视角阐述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包括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科技美学价值、数学美学价值、雕塑之美、空间之美、模糊美学价值、政治美学价值和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以及高层建筑的当代审美趋向,涉及分形美学价值、信息论美学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得出以下主要成果:论证了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建筑信息创新;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杨俊林[6](2010)在《关于《高等几何》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探讨了《高等几何》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变换群"思想贯穿教学始终.在教材编写方面应努力以教育形态呈现知识,加强与初等几何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加强探究学习与数学交流来提高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层次;强化口试与撰写课程论文在课程学习评价中的作用,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张维忠,赵更吉[7](1991)在《再论高等几何对中学几何教学的指导作用》文中研究表明 近年来,我国对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使中学数学渗透了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但中学数学与现代数学科学严重脱节的现象还未彻底消除,主要表现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在思想和方法上都感到不适应;毕业于高师数学专业的中学教师普遍反映大学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用处不大。这说明,在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存在着“断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新数学运动的倡导者们企图在中学加进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这一尝试已证明是行不通的,而斯托利亚尔“把教学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使中学课程的风格和语言接近于现代数学的风格和语言,使学生的思想向
贾玉树[8](2009)在《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可能世界是现代哲学尚未充分发掘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作为人类理性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后建构起来的形形色色世界的统称。可能世界未必是传统理性主义向往的实在世界,也肯定不是后现代反理性主义解构一切之后留下的碎片化界面世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能的实在世界和可能的真实世界。而可能世界之所以被称为可能世界,纯粹是相对于实在世界而言的。它可以作为传统哲学中实在世界的一种替代品而肩负起理性主义理性本体化的神圣职责。因为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是人类理性的本质属性。一般说来,理性本体化涉及理性与本体世界两个方面。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出路相应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后现代主义否定和告别理性是一种选择;而我们在这里否定和告别实在世界而走向可能世界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重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取代传统实在世界,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主义信念提供一个全新的思想平台。可能世界范畴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合法性提供一种客观的思想基础。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同时也是人类理性对于科学理论的形而上学重构,它可以为当代科学哲学超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经院哲学式的争论回归生活世界,开辟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本文的核心内容是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重返历史深处,简要地考察了以自然哲学为代表的思辨理性主义和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经验理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面临的共同困境,即理性的超越性、独断性和实在世界的虚幻性,进而从理性本体化的后现代困境中引出可能世界概念,并进一步具体地阐述了可能世界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本文的总体构想及其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也就是说,把重建理性具体地落实到重构可能世界中。在前言部分,特别阐述了自然哲学是关于可能世界的误读和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理论的误读这样两个重要观点,并通过它们把可能世界全面引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语境中,表明这里关于可能世界的全部讨论,都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中进行的,是关于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重构及其在科学哲学中可能的应用。第一部分从重构可能世界开始,主要讨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的具体界定问题。由于选择的是一条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进路,所以本文可以顺利地重返主客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可能世界。具体说来,包括这样三个环节:首先是界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界面;然后是根据这样一个界面阐释现实世界;最后则是从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必然性中界定和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可以把可能世界阐释为主客体界面之外的所有世界。它是理性超越现实世界的产物。在第一部分最后,从理论上集中地阐述了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把必然性和可能性完全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它同模态逻辑关于可能世界的阐释截然相反,并构成了我们后面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的性质问题。首先全面系统地疏理了古希腊以来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中形形色色的可能世界思想,使前面关于可能世界范畴的抽象规定进一步具体和充实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刘易斯关于可能世界的实在论阐释和克里普克关于可能世界的现实主义阐释这样两个在模态逻辑领域中极具特色的可能世界理论进行专题述评,指出了刘易斯放弃现实世界的优先性和绝对性、破碎了统一的实在世界等四个误区,以及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概念中的世界缺席和解释学循环等内在的缺陷。在第二部分最后,提出从可能与世界两方面全面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它既不可能是实在论的,也不能够被理解为唯名论的,权且把它称为可能论,即可能的实在论。第三部分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问题。把传统理性主义在实在世界框架中讨论的各种所谓实在世界转换成为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共相可能世界、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物理可能世界和历史可能世界等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四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在共相可能世界中,主要讨论了有关实体、属性和关系的共相可能世界;在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中,比较和概括了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模式各自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想象的可能世界和否定的可能世界;而在物理可能世界中,则更进一步简要地归纳和概括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等4类16种可能世界;在第三部分的最后,提出探索历史可能世界问题,并简要地概述了历史本体可能世界、历史史料可能世界和历史建构可能世界三种形式。第四部分还是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主要是历史上被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误读了的几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数理可能世界是数学本体化的产物,可以利用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分别加以建构;机械论可能世界是机械必然性本体化的产物,同数理可能世界一样,是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被误读十分严重的一种可能世界;量子世界是柏拉图洞穴世界的翻版,也可以归结为数理可能世界;在目的论可能世界中,进一步区分了神创论、生机论、生成论和进化论四种不同的表象。在第四部分最后,从理论上讨论了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并不是所有的可能世界都是平权等价的。可能世界的可能性取决于它同主客体界面的关联。否则,可能世界难以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第五部分讨论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核心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性质问题。首先不妨根据人们关于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区分把人类的全部经验知识区分为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两大类,它们都是人类关于可能世界的知识;语言、逻辑和数学则是一种关于共相可能世界的结构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同化在特定数学逻辑结构中的产物,它首先指称一种可能世界;科学真理是一种呈现在主客体界面上的感性具体的“真”,是人们关于呈现在感性直观中的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描述的“真”;在可能世界语境中,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无非是发生在可能世界Ⅲ中一个同实在世界无关的地区性纠纷。这是在可能世界中关于科学理论性质的一种新的和可能的总体性构想。结语部分重返理性问题,同前言呼应,以可能世界作为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一条可能的出路,从而完成了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的总体构想。理性、经验及其超越中进一步具体地重申了人类理性的超越本性;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中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和价值论四个方面归纳和概括了理性本体化的十几种困境;在可能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可能的本体论选择一部分,则主要讨论了可能世界选择的可能性与合法性问题;而结语部分的最后,以科学哲学的新天地为题总结和概括了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一部分讨论的几个主要结论。从总体上讲,后现代主义不是解决理性本体化问题的唯一的出路。走向可能世界,应当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中拯救传统理性主义及其本体论的无痛疗法。这是一项关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元理论研究,虽然涉及更多的是可能世界范畴、性质、种类及其同现实世界的关系,然而归根到底讨论的还是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问题。本文既然被从总体上定位在形而上学本体论层面上,从而贯彻始终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思辨方法。可能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在全文论述的过程中,也同时交织着语言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从总体上讲,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个是所有的论述都是在主客体关系的大框架中加以展开的;另一个是抽象的思辨与具体的实证、逻辑的推演与非逻辑的想象等这样一些彼此矛盾和对立的思想方法常常辩证地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赵有良[9](2007)在《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形成的最终状态由多种因素左右,而建筑形态本身对建筑结果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论文选择几何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在几何状态下,由于不同的处理而具有的各异的空间特征入手,研究了单个几何空间本身的组成要素,以及多个几何空间(以两个为例)由于进行组合而可能形成的空间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几何空间的建筑表达进行研究,分析外界不同因素的介入对几何空间的建筑表达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论述了几何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所具有的特征。现实作品的引入与分析,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本研究对于建筑设计的进行,具有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的启发意义。
吴福量[10](2001)在《欧氏平面几何定理的形数化及其变换群》文中提出本文引入欧氏平面几何定理的可图性及最简构形概念,使几何定理图形化和数值化。证明了直线平行性、线段相等性和角的相等性与线性变换。ω=aiZ+bi一次项系数间一些恒等式两者间的等价关系,给出在黎曼曲面背景下每个可图性定理都对应一个变换群,变换群下的不变量与不变式是几何定理结论的代数表示。由此给出欧氏平面几何定理的一种复数证明方法。 欧氏平面几何;定理;形数化;线性变换;变换群
二、近代几何学的一个思想——变换羣与几何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几何学的一个思想——变换羣与几何学(论文提纲范文)
(1)《透视的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2 《透视的起源》的内容与观点 |
2.1 《透视的起源》的结构和内容 |
2.2《透视的起源》的核心观点 |
3 《透视的起源》的理论与方法 |
3.1 透视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
3.1.1 透视与三界学说 |
3.1.2 透视与“凝视”理论 |
3.2 《透视的起源》与《几何学的起源》 |
3.3 透视与“变换群”理论 |
3.3.1 三幅面板的透视没影点与场景转换 |
3.3.2 三幅面板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转换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论唯物主义基础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子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恩格斯的物质概念 |
二、物理学的新发现与列宁的物质定义 |
三、现代科学的新发展与广谱哲学的客观存在范畴 |
四、结语 |
(3)张量概念的形成与张量分析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 关于张量数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三 论文的基本内容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 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流形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几何学进路 |
第二节 弯曲空间观念的形成:黎曼流形的渊源之一 |
1、非欧空间观念形成:张量数学的萌芽 |
2、弯曲空间的首次探索:张量分析的几何学基础 |
第二节 高维空间观念的形成:黎曼流形的渊源之二 |
1、格拉斯曼的n维向量空间 |
2、凯莱的n维解析几何 |
第三节 黎曼构造流形概念:张量表示空间形成 |
1、黎曼构造"流形"的思路 |
2、黎曼"流形"的内涵 |
第二章 不变量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代数学进路 |
第一节 格拉斯曼的几何演算:扩张量的首次引进 |
第二节 代数形式不变量理论:张量分析的核心 |
1、代数形式与不变量 |
2、向量的代数定义 |
3、西尔维斯特的代数形式不变量理论 |
第三节 矩阵表征:向量和张量共同的语言 |
第三章 协变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电磁学进路 |
第一节 tensor:首次出现及最初含义 |
第二节 电动力学中的张量概念 |
1、明可夫斯基的六元矢量:二阶反对称张量 |
2、洛仑兹理论中的张量概念 |
第三节 tensor:"张量"涵义的首次出现 |
1、诺德斯托姆赋予tensor张量内涵 |
2、劳厄的张量概念 |
第四章 协变微分:张量分析的建立 |
第一节 微分形式不变量:张量分析的灵魂 |
第二节 克里斯托弗符号:张量分析的出现 |
第三节 里奇综合:张量分析最终建立 |
第四节 爱因斯坦理论:张量分析的重述 |
第五章 相对论和黎曼几何:张量分析的应用 |
第一节 广义相对论:张量分析的物理实现 |
1、爱因斯坦的方案 |
2、希尔伯特的方案 |
第二节 黎曼几何学:张量分析的数学实现 |
1、外尔的总结 |
2、契维塔的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对称概念的认识路径 |
1.1 对称概念表达的形式 |
1.1.1 对称现象的存在空间 |
1.1.2 对称变换的行为空间 |
1.1.3 对称关系的感觉空间 |
1.1.4 对称性的直觉空间 |
1.1.5 对称系统的形式空间 |
1.1.6 对称理论的语义空间 |
1.2 对称理论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1.2.1 对称理论的语形分析及其意义 |
1.2.2 对称理论的语义分析及其意义 |
1.2.3 对称理论的语用分析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对称变换的逻辑基础 |
2.1 对称变换语义分析基础 |
2.1.1 客体、语言、逻辑 |
2.1.2 对称变换的对象、语词、概念 |
2.1.3 对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2.2 传统逻辑视野下的对称变换 |
2.2.1 对称变换的判断、语句、命题 |
2.2.2 作为关系命题的对称变换 |
2.2.3 从对称关系到对称性 |
2.2.4 作为性质命题的对称性 |
第三章 古典对称的语境特征及其意义 |
3.1 古典对称的定位及数学分析 |
3.2 古典对称的物理意义与结构特征 |
3.3 古典对称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四章 固体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4.1 固体物理学中的对称现象及其数学表征 |
4.1.1 晶体中的对称现象 |
4.1.2 固体物理学中对称关系的数学表征 |
4.2 固体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结构特征 |
4.3 固体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五章 热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5.1 热物理学中的对称现象及其应用 |
5.1.1 热物理学中的对称现象 |
5.1.2 对称性在热学中的应用 |
5.2 热学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结构特征 |
5.2.1 热学中对称变换的物理意义 |
5.2.2 热学中对称变换的结构特征 |
5.3 热学中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六章 电学与磁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6.1 电学与磁学中的对称现象及其数学表征 |
6.1.1 电学与磁学之间的形式对称 |
6.1.2 电学与磁学之间的本质对称 |
6.2 电学与磁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结构特征 |
6.2.1 电学与磁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 |
6.2.2 电学与磁学中对称现象结构特征 |
6.3 电学与磁学中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七章 原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7.1 原子层面的对称现象及数学分析 |
7.2 原子之间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结构特征 |
7.3 原子间对称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八章 量子力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8.1 量子力学中的对称现象及其数学分析 |
8.1.1 量子力学中的对称现象 |
8.1.2 对称现象的数学表征 |
8.2 量子力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结构特征 |
8.3 量子力学中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九章 量子场论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9.1 量子场论中的对称现象及其数学分析 |
9.1.1 量子场论中的连续对称及其数学表征 |
9.1.2 量子场论中的分立对称及其数学表征 |
9.2 量子场论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结构特征 |
9.3 量子场论中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第十章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
10.1 粒子物理学中的对称现象及数学表征 |
10.1.1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描述 |
10.1.2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数学表征 |
10.2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结构特征 |
10.2.1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物理意义 |
10.2.2 粒子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结构特征 |
10.3 对称现象的句法特征及其意义 |
10.3.1 粒子物理学中的句法特征 |
10.3.2 对称现象语义分析的意义 |
结束语 科学理论语境分析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5)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前沿动态 |
1.3.2 国内建筑美学研究及其学术成就 |
1.4 研究范围和视角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建筑美学及其必然性 |
2.1 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1 客体论美学本质及溯源 |
2.1.2 客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1.3 西方客体论建筑美学 |
2.1.4 中国古代建筑美论的现代意义 |
2.2 主体论建筑美学 |
2.2.1 现代主体论美学 |
2.2.2 主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
2.2.3 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多元价值观 |
2.3 价值论建筑美学 |
2.3.1 价值论美学及其本质 |
2.3.2 价值论建筑美学本质及其特征 |
2.3.3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相关论著 |
2.4 建筑美学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必然性 |
2.5 小结 |
3 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 |
3.1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基本术语及其演绎 |
3.1.1 美学、建筑美学和高层建筑美学的概念及其关系 |
3.1.2 价值、美学价值与价值论释义 |
3.1.3 价值论建筑美学与高层建筑美学价值 |
3.1.4 价值论美学视野中的建筑本源意义 |
3.1.5 系统科学释名与建筑美学价值的系统性 |
3.2 耗散结构理论演绎下的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1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
3.2.2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3.2.3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规律 |
3.2.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构成 |
3.3 系统科学论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兼有科学与人文属性 |
3.3.1 人文精神的高扬 |
3.3.2 复杂科学之理性 |
3.4 小结 |
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表现 |
4.1 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 |
4.1.1 城市美学 |
4.1.2 高层建筑的城市空间美学价值 |
4.1.3 高层建筑的城市形象美学价值 |
4.1.4 城市精神的象征 |
4.1.5 高层建筑是一把城市双刃剑 |
4.1.6 小结 |
4.2 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 |
4.2.1 科技美学释义 |
4.2.2 高层建筑的科学美学价值 |
4.2.3 高层建筑的技术美学价值 |
4.2.4 当代高层建筑人文和生态技术的美学价值 |
4.2.5 高层建筑的材料美学价值 |
4.2.6 价值论高层建筑科技美学的哲学本质 |
4.2.7 小结 |
4.3 高层建筑的数学美学价值 |
4.3.1 数学美学及其特征 |
4.3.2 高层建筑的整体秩序之美 |
4.3.3 高层建筑的数量美学价值 |
4.3.4 高层建筑的几何美学价值 |
4.3.5 高层建筑的几何抽象美学价值 |
4.3.6 小结 |
4.4 高层建筑的雕塑美 |
4.4.1 开放而空灵的现代雕塑 |
4.4.2 高层建筑具象抽象的美学价值 |
4.4.3 高层建筑的体积美 |
4.4.4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虚空”之美 |
4.4.5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质感和色彩美 |
4.4.6 小结 |
4.5 高层建筑的空间美 |
4.5.1 高层建筑空间的演变 |
4.5.2 高层建筑空间的系统美 |
4.5.3 高层建筑空间的景观美学价值 |
4.5.4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 |
4.5.5 高层建筑空间之模糊美 |
4.5.6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与赛伯空间的“超文本链接” |
4.5.7 小结 |
4.6 高层建筑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1 模糊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
4.6.2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本身的模糊美 |
4.6.3 高层建筑构成图式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4 高层建筑符号的模糊美学价值 |
4.6.5 高层建筑的意境模糊美学价值 |
4.6.6 小结 |
4.7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1 政治美学释疑 |
4.7.2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 |
4.7.3 小结 |
4.8 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 |
4.8.1 伦理恐慌与恐高心理 |
4.8.2 局域气候的灾变 |
4.8.3 安全的恐慌 |
4.8.4 科学论证匮乏与造价昂贵 |
4.8.5 穷兵黩武 |
4.8.6 小结 |
5 当代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走向 |
5.1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1 分形美学 |
5.1.2 建筑与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 |
5.1.3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 |
5.1.4 运用分形美学的高层建筑设计 |
5.1.5 分形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 |
5.1.6 小结 |
5.2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1 信息论美学释名 |
5.2.2 建筑就是信息 |
5.2.3 建筑审美的本质就是传译信息 |
5.2.4 高层建筑之美体现在适度信息创新及其层次性 |
5.2.5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6 当代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 |
5.2.7 小结 |
5.3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1 生态美学及其特征 |
5.3.2 生态建筑与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
5.3.3 当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高技倾向 |
5.3.4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
5.3.5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5.3.6 小结 |
5.4 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 |
5.4.1 反形式美学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美学的辨证关系 |
5.4.2 反形式美学与奇异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
5.4.3 反意义与高层建筑的含混美学价值 |
5.4.4 反形式美学之启示 |
5.4.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 |
6.1.2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 |
6.1.3 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 |
6.1.4 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信息创新 |
6.1.5 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 |
6.1.6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
6.2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6)关于《高等几何》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念层面 |
1.1 坚持“以人为本” |
1.2 将“变换群”思想贯穿教学始终 |
2 实践层面 |
2.1 关于教材编写 |
2.1.1 以“教育形态”呈现《高等几何》内容 |
2.1.2 立足于高观念下对初等几何的审视 |
2.2 关于教学方法 |
2.2.1 搭建共享平台, 加强数学交流 |
2.2.2 加强探究性学习, 提高理解的层次性 |
2.3 关于学习评价 |
(8)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 |
1、重返历史深处 |
2 、自然哲学:可能世界的误读 |
3 、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的误读 |
4 、走向可能世界 |
5 、总体构想 |
6 、理论和方法 |
一、重构可能世界 |
1、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界面 |
2 、什么是现实世界 |
3 、什么是可能世界 |
4 、可能性、必然性与现实性 |
二、可能世界:在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 |
1、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中的可能世界理论 |
2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实在论阐释及其误区 |
3 、克里普克可能世界现实主义阐释中的哲学问题 |
4 、还"可能世界"以可能世界 |
三、理性:从实在世界到可能世界 |
l、共相可能世界 |
2 、逻辑可能世界的拓展 |
3 、物理可能世界 |
4 、探索历史可能世界 |
四、可能世界的本体论误读 |
1、数理世界本体化之误 |
2 、必然性统治下的机械论世界 |
3 、柏拉图影壁上的量子世界 |
4 、目的论可能世界的四种表象 |
5 、灵魂世界的可能阐释 |
6 、从可能世界到不可能世界 |
五、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 |
1、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 |
2 、语言、逻辑和数学知识 |
3 、科学理论中的真与真理 |
4 、超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信念纠纷 |
结语 理性本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
1 、理性、经验及其超越 |
2 、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 |
3 、可能世界:一种新的可能选择 |
4 、科学哲学的新天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本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
(9)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几何学的诸家言说 |
文摘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原因 |
2、研究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
3、研究方法 |
4、论文框架 |
注释 |
图片索引 |
第一章 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几何学简述 |
第二节 几何语言与人的视觉效应 |
第三节 几何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注释 |
图片索引 |
第二章 几何学的基本几何空间 |
第一节 基本几何空间概念的确立 |
第二节 基本几何空间概念的类型 |
第三节 基本几何空间的衍生 |
第四节 基本几何空间的约束 |
第五节 基本几何空间运用的实例分析 |
注释 |
图片索引 |
第三章 几何空间的组合 |
第一节 几何空间的组合简述 |
第二节 几何空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几何空间的组合 |
注释 |
图片索引 |
第四章 几何空间的建筑表达 |
第一节 几何空间建筑表达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具体论述 |
第三节 几何空间的建筑表达 |
注释 |
图片索引 |
第五章 结论和意义 |
第一节总结——建筑的几何特征 |
第二节 启示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后记 |
(10)欧氏平面几何定理的形数化及其变换群(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可图性定理 |
3. 几阶直线群 |
4. 可图性定理的结构矩阵及其变换群 |
5. 几何定理的复数证法 |
四、近代几何学的一个思想——变换羣与几何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透视的起源》研究[D]. 李婷.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2]论唯物主义基础的变革[J]. 杨国斌.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3)
- [3]张量概念的形成与张量分析的建立[D]. 黄勇. 山西大学, 2008(03)
- [4]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D]. 李龙. 山西大学, 2015(03)
- [5]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D]. 冒亚龙. 重庆大学, 2006(01)
- [6]关于《高等几何》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 杨俊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8)
- [7]再论高等几何对中学几何教学的指导作用[J]. 张维忠,赵更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3)
- [8]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D]. 贾玉树. 山西大学, 2009(01)
- [9]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赵有良. 同济大学, 2007(01)
- [10]欧氏平面几何定理的形数化及其变换群[J]. 吴福量.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