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肝病所致出血证治(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鹏[1](2021)在《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CHA2DS2-VASc、房颤负荷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统计分析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一般病情资料、CHA2DS2-VASc评分、房颤负荷、血栓形成相关客观指标、心脏超声等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中医辨证更加客观,为中医安全治疗房颤、预测血栓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符合非瓣膜病房颤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中医四诊信息,按照本研究中的辨证分型,并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烟酒史、既往病史等一般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BNP、凝血功能、心脏彩色多普勒等相关指标。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热内扰证>气阴两虚证>心虚胆怯证>水饮凌心证。2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性别比例为女性>男性,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不同的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3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的平均年龄不同,心血瘀阻证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水饮凌心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和痰热内扰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心虚胆怯证组的平均年龄显着低于气阴两虚证组、水饮凌心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和痰热内扰证组及心血瘀阻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4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水饮凌心证组的饮酒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心血瘀阻证组及气虚血瘀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5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气阴两虚证BMI过轻及BMI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痰热内扰证、心血瘀阻证、水饮凌心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水饮凌心证BMI超重与BMI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6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合并疾病最常见的为高血压(73.4%),其次为心力衰竭(52.0%),冠心病(46.7%),卒中(43.2%)和2型糖尿病(31.3%)。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水饮凌心证合并心力衰竭的比例最高,显着高于痰热内扰证、心虚胆怯证、气虚血瘀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最高,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气虚血瘀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7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水饮凌心证组的MPV的水平高于气虚血瘀证组、痰热内扰证组、心虚胆怯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心血瘀阻证组的FIB水平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和气阴两虚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心血瘀阻证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和痰热内扰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水饮凌心证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和痰热内扰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8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水饮凌心证组的BNP水平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痰热内扰证组、心血瘀阻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水饮凌心证组的BNP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证组的BNP水平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和痰热内扰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9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痰热内扰证组的CHOL的水平高于水饮凌心证组及气阴两虚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痰热内扰证组的TG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及水饮凌心证,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10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组的CHA2DS2-VASc评分分值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痰热内扰证组、气阴两虚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心虚胆怯证组的CHA2DS2-VASc评分分值显着低于气虚血瘀证组、痰热内扰证组、水饮凌心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11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组的HAS-BLED评分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心虚胆怯证组的HAS-BLED评分显着低于气虚血瘀证组、痰热内扰证组、水饮凌心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12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组的卒中风险等级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p均<0.01,心血瘀阻证组的卒中风险等级高于痰热内扰证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心虚胆怯证组的卒中风险等级显着低于气虚血瘀证组、痰热内扰证组、水饮凌心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13非瓣膜病房颤高负荷组的卒中病史的比例高于房颤低负荷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房颤高负荷组的卒中风险等级高于房颤低负荷组,非瓣膜病房颤负荷等级与卒中风险等级的线性关系弱,其相关系数小于0.5。14不同中医证型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大小、右心房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大小、肺动脉压力大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小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均<0.01。水饮凌心证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房大小、右心房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大小、肺动脉压力均显着高于气虚血瘀证组、心虚胆怯证组、痰热内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水饮凌心证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小显着低于气阴两虚证组、痰热内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虚胆怯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证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房大小、右心房大小均高于气虚血瘀证组、心虚胆怯证组、痰热内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证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心血瘀阻证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证组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肺动脉压力显着高于心虚胆怯证组、气虚血瘀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证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小显着低于心虚胆怯证组、痰热内扰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虚胆怯证组,p均<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热内扰证>气阴两虚证>心虚胆怯证>水饮凌心证。2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心血瘀阻证的平均年龄最高,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的CHA2DS2-VASc评分及卒中风险等级最高,同时心血瘀阻证的血栓相关指标最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心血瘀阻证的HAS-BLED评分较高。3心虚胆怯证组平均年龄最低,平均病程最短,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比例低,同时CHA2DS2-VASc评分、卒中风险等级及HAS-BLED评分最低。4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水饮凌心证组及气阴两虚证组的心力衰竭的比例高,BNP及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更加明显。5非瓣膜病房颤高负荷组的卒中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瓣膜病房颤低负荷组。非瓣膜病房颤高负荷组的卒中风险等级比低负荷组高。
王盼盼[2](2021)在《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等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的经验要素及其知识网络,为指导临床学习和模仿名医经验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选取周仲瑛教授病案库中的肝硬化病案369例(1569诊次),运用频数法、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病案中的症状、病机、病理因素、药物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并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相应的网络。(2)在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当代其他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经验的文献中的医案52例(共65诊次),运用频数法等方法对症状、证型、药物等多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相应的网络,并与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硬化辨证和治疗经验进行对比。(3)总结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根据病案和数据挖掘结果,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等病机转化与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要素及其知识网络。研究结果:1.周仲瑛教授肝硬化病案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369例病案中,男性253例,1164诊次,女性116例,405诊次。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3岁。代偿期者有156例,占42.27%,失代偿期213例,占57.72%。并发有脾肿大(143例)、腹水(105例)、消化道出血(37例)等,明确记载由乙肝病毒感染为多,合并症为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2)证候分布:共涉及267个症状,由高到低依次是腹胀、胁痛、尿黄、口干、便溏等。舌象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黄苔、腻苔、薄苔、淡苔;舌质暗红、舌质暗、舌质红、舌质暗紫、舌质紫。脉象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脉、滑脉、弦脉、数脉、濡脉。(3)病机分布:周仲瑛教授总结的病机共129种,频数在200次以上的分别为肝脾两伤、湿热瘀阻、湿热瘀毒郁结、肝脾不调、气阴两虚。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瘀、郁、毒、水、阴虚、气虚。涉及病位主要为肝、脾、肾。(4)药物分析:①药物及性味归经分布:频数大于450次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茵陈、茯苓、赤芍、丹参、老鹳草、柴胡、鸡内金、厚朴、鳖甲、郁金、垂盆草、泽泻、太子参、苍术、墨旱莲、猪苓。频数大于100次的药物中药性多为寒凉较多,其次是平性药物,温热药物占比较少。药味以苦、甘、辛。药物归经以肝、胃、脾、肺、肾为主。②药物因子分析:出现频数>200的52味主要药物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如因子1由猪苓、茯苓、泽兰、水红花子、泽泻、沉香、大腹皮组成。因子2由白术、茯苓、鳖甲、鸡内金、楮实子组成。(5)复杂网络分析:①症状-病机网络:肝硬化的症状繁多,周仲瑛教授将其基本病机总结为肝脾两伤、湿热瘀阻、湿热瘀毒郁结。同时可有肝胆湿热、气血水互结、气滞湿阻水停、肝脾两伤、土败木贼、肝肾阴虚等兼夹病机。②病机-药物复杂网络:周仲瑛教授因机立法,重视针对湿热瘀阻与湿热瘀毒郁结用药,后者较前者是病势进展的表现。③病理因素网络:有虚实两个方面,实以湿、热、瘀、毒、水等为主,虚则以气虚、阴虚为主,且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复合,甚至可相互转化,尤其是瘀热、湿瘀等病理因素。④病理因素-药物网络:核心网络中的关键病理因素为湿、热、瘀、毒、郁,关键药物有27种,如茵陈、茯苓、白术、赤芍、丹参、柴胡等,次级网络中,核心病理因素为水、气虚、阴虚,与水联系紧密的药物有泽兰、大腹皮、沉香、川椒目、陈葫芦瓢、熟大黄、水红花子、防己、路路通等,气虚和阴虚常常同时出现,其关联药物常有麦冬、党参、女贞子、生地黄、鸡血藤、南沙参等。2.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医案数据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按标准选取出由当代其他国医大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亲自诊治的肝硬化病案共52例(65诊次),其中男性35例,占67.31%,女性16例,占30.77%。病案中常见并发症分别为腹水、脾肿大等,常见肝硬化原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为多。(2)证候分布:症状较多的是腹胀、纳差、腹水征、乏力、口干、尿少。舌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舌质红、舌质暗红、苔黄腻、少苔。脉象以弦、细、数、沉、滑为主。(3)证型分布:其中共涉及49个证型,出现最多的证型为湿热内蕴证,余证型出现较少,分布较为分散。(4)药物分布:共出现202味药物,其中常见的药物有:茯苓、白术、泽泻、黄芪、猪苓、当归、枳壳、丹参、茵陈等。(5)复杂网络分析①症状-证型网络:名老中医对肝硬化所总结的证型有所不同,总体以脾虚气滞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为主,且各节点间的连接不紧密。②证型-药物复杂网络:病案中最常见的湿热内蕴证,名老中医们多采用栀子、枳实、黄连、大腹皮、猪苓、陈皮、半夏、延胡索等药物。③病理因素网络:名老中医虽然采用辨证分型方法,但其实质仍是湿、热、瘀、毒、郁、痰等病理因素复合致病,同时正虚多表现为气虚、阴虚、血虚。④病理因素-药物网络:围绕核心病理因素的核心药物有白术、茯苓、泽泻、茵陈等,以健脾利湿和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活血化瘀药物较少。研究结论:(1)周仲瑛教授认为肝硬化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病理因素当以湿、热、瘀、毒、郁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脾、肾,涉及心、胆、胃、肺等。其中血瘀是其核心病机,瘀与其他病理因素复合形成瘀热、瘀毒、湿瘀等病机证素,进而表现为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为患,进一步造成肝脾肾损伤。(2)通过对其他名老中医病案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多属多病杂陈状态,难以定性为某一个证型。其他名老中医对肝硬化大多并未使用“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这一表述,但客观上是围绕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损伤病机进行处方用药,相比较而言,周仲瑛教授更强调湿热瘀毒郁结复合为患尤其是毒邪致病,以及肝脾肾三脏亏虚的病机认识,其他名老中医大多更强调治脾的重要性。(3)根据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学说和病案研究,形成以湿热瘀毒郁结为基础,结合其病机转化及肝脾肾亏虚不同病机主次加减变化为轴的总计30条经验要素,据此作为其知识图谱,构成肝硬化病机辨证网络,可供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学习和模仿应用。
成茂源[3](2020)在《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干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以及对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并从lnc RNA和m RNA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丰富“主客交”学说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方法:1.实验一: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号方组(加减三甲散1号方组)、2号方组(加减三甲散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常规喂养7d,模型组、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油剂的方法制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均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1号方组予以加减三甲散全方灌胃,2号方组以去穿山甲的加减三甲散2号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液灌胃。56d后麻醉大鼠,取心尖血和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检测血清ALT、AST。Western blo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2.实验二: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常规喂养7d,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油的方式剂制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均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加减三甲散组予以加减三甲散全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液灌胃。56d后麻醉大鼠,取心尖血和肝脏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HA、LN、PCⅢ、CIV浓度。高通量二代测序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肝组织lnc RNA和m RNA表达谱。结果:1.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差异显着(P﹤0.01),2号方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1号方组比较,2号方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P﹤0.01)。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差异显着(P﹤0.01);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与加减三甲散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纤维化程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指标: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号方组、2号方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着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ALT、AST水平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ALT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1号方组、2号方组大鼠AST水平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大鼠AST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1号方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ST水平显着降低(P﹤0.01)。3.信号通路指标: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纤维化指标: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浓度均显着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血清中HA浓度增大,差异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血清中LN、PCⅢ、CⅣ浓度减小(P﹤0.05)。加减三甲散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测序结果:实验二中,预测出新的lncRNA1976条。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Inc RNA基因共340个(187个上调,153个下调)。空白对照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差异Inc RNA基因251个(上调139个,下调112个)。模型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差异Inc RNA基因93个(上调48个,45下调)。差异lnc RNA靶基因共同功能主要为:自然杀伤细胞介导免疫,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调控等。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m RNA基因1635个(上调1451个,下调184个),模型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得到差异m RNA基因80个(上调39个,下调41个),空白对照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得到差异m RNA基因80个(上调39个,下调41个)。空白对照组、加减三甲散组和模型组m RNA差异基因共同途径为:PPAR信号通路。结论:1.采用四氯化碳诱导法可成功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加减三甲散1号方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效果好于去除穿山甲的加减三甲散2号方。3.加减三甲散(加减三甲散1号方)改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不经过WNT/β-catenin通路作用。4.加减三甲散改变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nc RNA和m RNA的表达谱,这可能是加减三甲散改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部分作用机制。
吕黄华[4](2020)在《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壮肝逐瘀煎治疗,两组均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ALT、AST、ALB、TBIL)、凝血功能(PT)、血常规(WBC、RBC、HGB、PLT)的变化,以及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肝脾超声及腹水分级的变化,评价壮肝逐瘀煎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总体疗效:总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较前相比均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肝功能:经治疗后,两组肝功能(ALT、AST、ALB、TBIL)较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肝功能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凝血功能(PT):经治疗后,两组PT较前相比,时间均有缩短(P<0.05),治疗组PT缩短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血常规:经治疗后,两组WBC、HGB、PLT较前比较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BC较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RB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时,RBC与治疗6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升高WBC、RBC、HGB、PLT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肝脾超声:经治疗后,两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底、脾脏长度均较治疗前回缩,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降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腹水分级:两组患者腹水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在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改善肝功能,同时改善凝血功能,有效缓解肝脏损伤程度。(2)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改善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对腹水的消退有较好的作用。(3)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杨铛[5](2020)在《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云南省名中医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病历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其治疗肝硬化的临证经验和组方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张超教授2014年至2019年间诊治的肝硬化病历进行收集整理,对215例符合要求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医案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进行病案资料的中西医病名、证候、症状和体征、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方药、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统计;数据分析系统中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新方和症状分析,以及各个证候的症-证-药关联分析,挖掘结果的网络化展示,并基于中医理论对研究结果讨论和分析,总结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结果:1.本研究纳入66例,215诊次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8名(58%),女性28名(42%),年龄分布40-60岁组有32人,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60岁组,为24人,而≤40岁组最少,为10人。2.研究发现215份病历资料中,肝硬化患者出现频次前10位的症状分别为:腹胀、乏力、纳呆、神疲、口干、下肢水肿、大便稀溏、小便黄、口苦、腹水。舌质以红舌、暗红舌为主,且多见舌下络脉迂曲,舌苔则以苔黄腻、苔白腻两者最为高频。脉象以脉沉细、脉弦滑、脉弦为主。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条关联规则。基于无监督的熵聚类方法整合分析得到新症状组合模式共15组。3.中医病证名统计结果,主要包括鼓胀、积聚、胁痛、黄疸四个中医病名;证候统计按频数排序依次是: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4.用药以性温,味甘,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药物为主。共使用到142中药,设节点阈值>80得到关键药物17味,与高频药物基本一致。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时方药配伍联系最紧密的药物组合是“葛根-赤芍”,以及黄芪、北沙参、炒白术、茯苓等药物与赤芍组合。支持度为20%、40%时关联度较高的还有“姜黄-赤芍”“莪术-赤芍”。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北沙参、炒白术、茯苓、赤芍、葛根、焦神曲、砂仁、甘草”,新方分析得出9个候选新处方。5.症-证-药关联分析分别得出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各证型的高频症状、症状规则和症-证网络,高频药物及药-证网络,症-证-药网络展示。结论:通过运用中医辅助平台系统对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辨治原则有:(1)诊疗特色:衷中参西,病证结合,辨证论治。诊治肝硬化时,在坚持中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注重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强调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2)基本治则:健脾柔肝,活血化瘀。根据肝硬化“肝脾失调、正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张超教授确立了“健脾柔肝、活血化瘀”的基本治则。实脾为先以扶正,活血化瘀以柔肝,调和肝脾功能。用药特色为:(1)得到核心处方“健脾软肝汤”随证加减组方。方中黄芪、北沙参补益气阴,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赤芍活血化瘀,葛根升阳通络,神曲、砂仁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随证加减,或配伍姜黄、莪术、小红参加强活血化瘀之功效。湿热蕴结加青叶胆、茵陈;脾肾阳虚证加制附子等温阳药;水湿内阻加猪苓、泽泻、水石榴等;肝气郁结证加蓝花参、蜘蛛香等;肝肾阴虚证加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药物;瘀血阻络证加蜚蠊、当归、三七等药物。(2)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结合。云南民族医药资源丰富,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张超教授擅长将云南民族医药与中医药相结合,应用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治疗。将青叶胆、小红参、化肉藤、蜚蠊、蜘蛛香等特色民族药物于中药方剂中配伍应用,临床疗效佳。但民族医药防治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值得深入发掘。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青年医生的学习和提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杨晨鑫[6](2020)在《基于《内经》肝“生血气”探讨肝郁对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拟通过实验研究与文献研究结合的方式,整理《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对血生成的论述,探讨肝“生血气”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该理论的中医学机理及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实质,以此指导实验研究,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对理论进行验证、阐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梳理《黄帝内经》与后世医家对血的生成的论述,讨论中医学对机体血液生成的基本认识。对于肝“生血气”理论部分,围绕《黄帝内经》中肝藏象的象征意义,探讨肝生血、肝藏血、肝主生发三种生理功能的联系,并结合现代研究的发现进行论述,指导实验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实验研究:将66只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一笼,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常规饲养3天适应环境后,空白28天组与空白42天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对脾虚证28天组与42天组采用“饮食不节”的脾虚证造模方法制作脾虚证动物模型,予以隔天喂食、饮水不限的处理进行脾虚证造模;对肝郁证28天组与肝郁证42天组,采用“郁怒伤肝”的夹尾激怒方法制作肝郁证动物模型,将止血钳前端缠以5圈宽约2cm的单层纱布条并用透明胶布将其与止血钳进行固定,夹住大鼠鼠尾远端l/3处,逐渐加大力度,使其暴怒攻击他鼠为限,每只大鼠持续进行3min的激怒,每笼大鼠总刺激时间为33min,每日刺激4次,每次间隔4小时。造模达到预期造模时间后,检测大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外周血血常规与细胞因子EPO、GM-CSF、SCF、IL-3、TPO的含量。统计学方法:测定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者,组间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选择LSD检验,方差不齐者,组间进行Welch检验,两两比较选择Tamhane’s T2检验。结果:1.实验的血常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在WBC的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肝郁、脾虚两种因素可能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无关。RBC、HGB在空白42天组与肝郁证42天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大于后者。脾虚证42天组PLT计数大于空白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各组在GM-CSF、IL-3两个细胞因子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肝郁、脾虚的因素与这两种造血因子的变化情况可能无关。3.肝郁证28天组EPO含量大于空白28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郁证42天组EPO含量小于空白42天组、肝郁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证42天组EPO含量大于肝郁证42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脾虚证28天组和脾虚证42天组与对应造模时间的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白28天组EPO含量小于空白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CF的统计学结果显示:两个空白组与其他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肝郁证28天组SCF含量大于肝郁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证28天组SCF含量大于脾虚证28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证42天组SCF含量小于脾虚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PO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肝郁证42天组分别空白42天组、脾虚证42天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小于后二者。肝郁证42天组TPO含量小于肝郁证28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黄帝内经》中肝藏象系统于时为春,具有冬春转换的枢机作用,对应人体之肝具有衔接、转枢静止、闭藏状态向运动、宣散状态转化的重要作用,该作用对人体的气血运行、生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通过促进其他脏腑参与血的生成,其中以脾、肾二脏为重,是肝“生血气”的理论内涵。2.EPO在郁怒状态下呈增多的趋势,可能是代偿性升高,以起到造模初期抗抑郁的效果。EPO在抑郁状态下呈减少的趋势,同时伴随有贫血情况的发生,说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下可能会引起EPO的减少,此时抗抑郁能力也下降,并影响到机体的造血能力。3.EPO的变化与肝郁的状态有关系,而与脾虚状态没有关系。结合前文文献研究,说明EPO确可能是中医学中肝藏象主生发而“生血气”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同时也有作为抑郁症病情分型、分级的判断指标的潜质。4.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造模方式对EPO的影响,可能与脾虚证无关,基本可以真实反映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对EPO的影响。5.随肝郁证造模时间的推移,TPO含量出现减少的情况,进一步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说明肝气郁结,疏泄失畅有导致肝不藏血的出血证的倾向。
郑翠[7](2020)在《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及参芪颗粒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h1、Th2、Th17、Treg细胞在不同的肝病中具有不同的免疫状态,对于乙肝肝硬化来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免疫反应间接的损伤肝细胞,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多项研究显示乙肝肝硬化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Th1、Th2、Th17、Treg细胞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气虚证贯穿于乙肝肝硬化的始终,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也都有气虚证的表现。但是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证免疫状态的研究报道较少,故本试验重点研究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的免疫状态,对判断病情、预后以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国内有研究显示人参、黄芪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参芪颗粒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中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同时研究参芪颗粒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证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最终纳入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辨证为气虚证,作为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并纳入体检中心健康患者30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试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和健康组的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两者进行比较;第二部分:给予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参芪颗粒干预;用法用量:人参颗粒3克,黄芪颗粒3克,热开水溶化后分早、晚两次服用;用药周期: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气虚证的积分;治疗前后各测一次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同时检测相关临床指标。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的Th1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h2低于健康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h17、Treg高于健康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经参芪颗粒治疗后气虚证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的总有效率82%。3.经参芪颗粒治疗后,Th1治疗后较治疗前比水平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h2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Th17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Treg治疗后较治疗前比水平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前后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肝功(ALT、AST、GGT、ALP、ALB)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和健康组比较Th2细胞水平降低,Th17、Treg细胞水平升高,存在免疫功能异常。2.参芪颗粒能明显的改善乙肝肝硬化气虚证组的气虚症状,降低Th1、Treg细胞水平。参芪颗粒能改善乙肝肝硬化的气虚症状,但是对Th1、Treg细胞水平降低的改变可能不利于乙肝肝硬化的逆转,临床应用可能存在矛盾,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杨琍舒[8](2019)在《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古今临床应用古代虚劳名方薯蓣丸的经验,明晰薯蓣丸的适用病症和适用人群,为进一步安全有效使用薯蓣丸提供临床经验的支持。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是基于薯蓣丸相关的古今文献和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案例,进行经典文献解析、临床个案分析、案例统计以及社会调查,从而提炼出薯蓣丸的方证,即适用疾病和适用人群。结果:薯蓣丸的主治疾病谱主要分布在晚期肿瘤、老年病、贫血、慢性咳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产后虚损等,大多是消耗性疾病的迁延期或终末期。适用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人体消瘦,面色及肤色萎黄、肢冷、肌肉萎缩、脉虚弱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等。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便溏、怕冷、咳嗽、心悸、胸闷以及关节疼痛。整理发现薯蓣丸适用于“虚劳夹有风邪”的虚性体质。体质形成的因素多与外感未能及时治愈,久病、手术、放化疗、营养不良以及高龄等相关。导师临床案例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发现,本方对肿瘤晚期以及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本方能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从组方功效分析发现,薯蓣丸具有理虚拯劳,扶正祛邪的效用。由炙甘草汤、桂枝汤、理中丸、八珍汤、柴胡桂枝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君药为山药,大枣和甘草。全方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和祛风散邪的功效。药理研究提示薯蓣丸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薯蓣丸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结论:基于对经方薯蓣丸的文献回顾性研究,本研究认为薯蓣丸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的食疗方以及老年保健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慧珍(Yang Huei-Chen)[9](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认为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杨碧华[10](2019)在《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中医治疗脾胃病历史悠久且疗效显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凤斌教授在辨治脾胃消化病、脾胃肝病及脾胃肌肉病等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想,本研究通过刘教授的口耳亲授、跟师笔记、临证诊疗医案的记录、刘教授的交流与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系统总结刘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统中医传承并结合现代数据挖掘方法对其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学术思想内涵及其诊疗过程的具体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剖析,找寻刘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以期提高中医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方法:一、检索、筛选、整理、总结刘凤斌教授诊疗脾胃病相关文献,对刘凤斌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撰写定性访谈研究报告,通过提炼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及访谈研究报告,总结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与成才之路的内容。二、研读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处方用药的相关文献,并对刘凤斌教授进行定性访谈,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三、收集并筛选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吐酸、泄泻、便秘、胁痛的临床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系统做报表分析、药物频次统计、常用药物用量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基于复杂系统化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等挖掘分析。病例资料按不同疾病进行挖掘,从而探讨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探析他对该病的辨治特点。结果:一、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及成才之路。本部份通过对刘凤斌教授学术思想背景及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思想萌芽过程的阐述,学习与借鉴名中医刘教授的成才之路,领会和继承他的治学精神。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萌芽源于他苦心钻研中医典籍,学习前人的医学智慧,继而建立对诊疗脾胃病的坚实基础。他坚信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是中医成才之道,因此他熟读多部中医经典,先后师从多位名老中医如中医儿科专家卓权教授、名中医王建华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河南省名老中医孙一民教授、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临诊学习,通过学习医家的临床诊疗经验,积极参与临证工作,积累治疗脾胃病的丰富经验,总结出一套诊治脾胃病的系统方法及实践经验。二、刘凤斌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1.调和脾胃,治病之本。脾胃的调和以保脾气,养胃阴为原则,顾护脾胃的基本功能;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纳疏转枢,斡旋一身之气,善用药物的升降浮沉的特性,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度,气血调畅则脏腑平和,诸症皆安;百病首治脾胃,脾胃健运,元气充足,脏腑得安,百病皆除。2.四诊合参并用,以舌诊为要。四诊之中,望诊位列于首,透过观察整体及探查局部能完善望诊所需的讯息,而望舌更是重中之重,透过舌体厚薄与润燥反映脾胃的气血及津液的充盈,舌苔的厚薄与色泽有助判断胃气的盛衰与病邪深浅,根据舌象反映患者的体质状况。3.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模式。以传统结合四诊合参及病因病机的辨证理念,同时沿用现代化的辨病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掌握该疾病发生的病理及辨病要点,对病下药,以辨证为主,兼以辨病两者全面相互为用。4.三因制宜,治人为本。根据人体体质的变化与差异设立治疗原则,此为因人制宜;根据人所在地的季节气候的转变设立的治疗原则,乃因时制宜;根据人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证候而制订的治疗原则,为因地制宜,刘教授以传统中医三因制宜结合岭南医学文化,善用岭南药材,针对个体体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始终贯穿以人的整体为根本的理论。5.五脏相关学说的传承发挥。刘教授继承与发挥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学说理论,从“肝脾胃肺”相关论治胃痛、胃痞,创新性地提出调胃气八法及从“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同时提出从肝论治六法及“治肝先治肝脾,扶脾养肝补肾”的理论;调胃气八法包括健脾法、疏肝法、平肝法、纳肾法、温阳法、清热法、宣肺法、通腑法;从肝论治六法包括疏肝法、平肝法、柔肝法、养肝法、清肝法、泻肝法。6.病位于肝,治于肝脾。由“见肝之病当先治脾”为理论基础,提出治疗慢性肝病,病位在肝而治于肝脾,以治脾(健脾、运脾、温脾、清脾)、治肝(养肝、柔肝、平肝、疏肝、清肝)的治法治疗慢性肝病,根据“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肝体阴而用阳”及“人卧则血归于肝”的基础理论治疗慢性肝病。7.中医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刘教授首创把量表的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能客观地量化和评价临床疗效,研制中医疾病特异性量表,“中华健康状况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慢性胃炎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胃食管反流病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肠易激综合征量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便秘”、“中华慢性肝病PRO量表”、“重症肌无力PRO量表”,将中医的脾胃病的证候、疗效进行评价,为中医研究脾胃病提供具体实质的数据。8.传统中医与现代诊断结合的模式。刘教授根据中医治法治则的思维理论,结合现代化的疾病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发展中医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同时提出围手术期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刘教授提出术后禁食不禁药的崭新理论,患者于手术后随即继续使用内服药治疗,令药直达病所;开展不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阐述胃炎消、胃炎1号、胃萎清颗粒、肠安菌泰等药的疗效,带领传统中医迈向现代化。刘凤斌教授的治疗思路:1.健脾清热、化瘀散结法。通过胃萎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适用于病机为脾虚热毒血瘀证,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法,药物有黄芪、五指毛桃、白术、半枝莲、莪术、枳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症状有改善,同时能改善患者胃脘痛、痞满嗳气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法。通过邓氏胶七散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阿胶珠粉及炒三七末二药,能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化瘀而不伤新血,止血而不留瘀,修复消化道粘膜溃疡,能抗凝血,促纤溶,改善血管炎症。3.开郁降逆法。通过开郁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适用于脾气不足,肝郁不疏,气机上逆之证,开郁降逆方有健脾益气,开郁降逆之功,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枳壳、大腹皮、浙贝母、海螵蛸、黄连、吴茱萸、代赭石、沉香等药,有效地改善反酸的症状。4.益气养血,活血散结法。通过三甲散结散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纤维分割性难治性腹水、对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并发的难治性腹水,机体正气虚伴血瘀阻滞肝络,常用三甲散结散穿山甲、鳖甲、鸡内金三药配伍,益气养血,活血散结以通肝络,肝之脉络畅通能消除肝硬化及难治性腹水。5.以益气健脾,补肾振元治法治疗重症肌无力,通过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不足,肾气不固的重症肌无力,药用黄芪、五爪龙、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紫河车、当归、千斤拔及牛大力治之。刘凤斌教授的诊疗经验概述:1.专病专方,特色用药。对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慢性肝炎等病常采用专病专方,特色用药,药性柔和。2.对药配伍,用药精准,药效显彰。经辨病辨证后,刘教授经常使用主方与对药随症加减,即两药相配作用加强治疗效果,刘教授经辨病、辨证、辨治后处方用药,合理地应用医家的偏方及验方,经临床的证实其疗效再推而广之。3.三位一体,内外合治。有内服汤剂、中成药及外用穴位埋线、针刺、中药封包治疗、药敷穴位、热敷肝区、通络宝、按摩、耳穴压豆、拔火罐、栓塞灌肠等方法对人的整体进行治疗,根据五脏一体的观念,运用上病下治,内病外治及腹病背治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以三位一体,内外合治的体系治疗。4.重视后天,调神养生。包括治未病的思想防治脾胃病变,未病先防,扶正祛邪;见微知着,及早诊治;既病防变,防邪深入;病后调理,以防复发。三、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1.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主要是脾虚湿滞、脾胃不和、肝胃不和,治法以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理气化湿为主。胃脘痛药物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白术、麸炒枳壳、大腹皮、紫苏梗、太子参、茯苓、海螵蛸、五指毛桃、木香、蒲公英等,主要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0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依次为白术,麸炒枳壳;白术,大腹皮;太子参,白术;白术,紫苏梗;大腹皮,麸炒枳壳;紫苏梗,麸炒枳壳;白术,大腹皮,麸炒枳壳;白术,茯苓;太子参,麸炒枳壳;白术,紫苏梗,麸炒枳壳。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太子参及麸炒枳壳,大多情况下会与白术同用;太子参及大腹皮及麸炒枳壳同用时,大多情况会出现白术。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有白术、麸炒枳壳、大腹皮、紫苏梗、太子参、茯苓、海螵蛸,为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核心药物组方。演化成八首新方,处方1:建曲、焦山楂、炒麦芽、白花蛇舌草、制吴茱萸;处方2:茵陈、白豆蔻、通草、苦杏仁;处方3:焦山楂、佩兰、乌梅、芒果核;处方4:黄芩、柴胡、红曲、漏芦;处方5:薏苡仁、紫苏梗、土茯苓、藿香、麦芽;处方6:玄参、芦根、芒果核、栀子;处方7:煅磁石、首乌藤、炒白术、茯神、百合;处方8:海螵蛸、醋莪术、五指毛桃、土鳖虫、肿节风、半枝莲。以上八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养阴、活血化瘀、宣肺、祛湿解毒等功效,新处方能治脾胃虚弱,兼有热毒血瘀、气滞郁结、痰湿阻滞等因素而致的胃脘痛,符合调胃气八法中的健脾法、清热法、疏肝法的原则,扶正同时能祛邪,祛而不伤正气。综合刘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基本治法多以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理气化湿为主,与刘教授提出“肝脾胃肺”相关论治及调胃气八法治疗胃痞、胃痛的学术思想基本符合,与调和脾胃,乃治病之本相符,遵循保脾气,养胃阴的理论,调节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使全身气机升降有度,气血畅旺,恢复脏腑功能,经辨证论治以四君子汤基础方配合新处方灵活加减治疗胃脘痛有一定效果。2.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脾虚湿热,治法健脾和胃,清热燥湿,开郁降逆为主,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胃经与肝经,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黄连、海螵蛸、大腹皮、茯苓、制吴茱萸、浙贝母等,主要以理气药、补气药及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2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依次为白术,麸炒枳壳;海螵蛸,麸炒枳壳;煅赭石,麸炒枳壳;黄连,麸炒枳壳;白术,海螵蛸;太子参,麸炒枳壳;白术,海螵蛸,麸炒枳壳;大腹皮,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煅赭石。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大腹皮及海螵蛸,一定会与麸炒枳壳同用;蒲公英大多情况下会与麸炒枳壳同用;大腹皮及海螵蛸出现时,同时大多与麸炒枳壳同用。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有麸炒枳壳、白术、煅赭石、太子参、黄连、海螵蛸、大腹皮、茯苓、制吴茱萸为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健脾和胃,开郁降逆的核心药物组方。经分析演化成十一首新方,处方1:大黄、前胡、麸炒枳壳、麸炒枳实、鸡骨香、槟榔;处方2:姜厚朴、法半夏、瓜蒌皮、旋复花、栀子炭;处方3:姜厚朴、海螵蛸、沉香、降香;处方4:布渣叶、土茯苓、首乌藤、远志;处方5:浙贝母、当归尾、降香、沉香;处方6:制佛手、鸡骨香、大腹皮、赤芍;处方7:瓦楞子、紫苏梗、黄连、大腹皮、五指毛桃;处方8:蒲公英、制吴茱萸、黄柏、黄连;处方9:土茯苓、茯苓、藿香、石菖蒲;处方10:煅赭石、知母、鸡内金、防风;处方11:黄柏、枇杷叶、五指毛桃、大腹皮。以上十一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平肝泻火,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治脾胃不和,肝火上逆,湿热血瘀阻滞等因素而致的吐酸,能扶正祛邪,新处方与刘教授倡调节脾胃气机升降,开郁降逆,斡旋一身之气的学术思想一致,与调节脾胃气机以安脏腑及调和脾胃,乃是治病之本的理论相符。刘凤斌教授处方开郁降逆方及四君子汤治疗吐酸,临床上适宜配合新处方的主治功效进行加减使用。3.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分析参照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脾虚湿热、脾胃虚弱,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胃经与肺经,以性温味苦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频率最高的有白术、太子参、木香、黄连、茯苓、白芍、防风、蒸陈皮、炙甘草、藿香等,主要以补气药、渗湿药及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15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白术,茯苓;白术,木香;黄连,木香;黄连,白术;黄连,茯苓;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太子参,茯苓;黄连,白术,木香;太子参,木香。设定置信度0.9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太子参及防风同用,一定会出现茯苓;防风与白术或白芍同用一定会出现茯苓;防风出现时,较常出现茯苓。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白术、太子参、木香、黄连、茯苓、白芍、防风、蒸陈皮核心药物组方,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治法。演化成九首新方,处方1:合欢花、首乌藤、珍珠母、煅赭石、郁金;处方2:黄芩、连翘、柴胡、木香、百合;处方3:制佛手、炒白术、百合、白术;处方4:肉豆蔻、藿香、太子参、石斛、砂仁;处方5:建曲、制吴茱萸、栀子炭、制佛手、炒麦芽、苍术;处方6:白芍、茯苓、防风、茯神;处方7:山药、芡实、砂仁、五倍子、乌梅;处方8:炒白术、神曲、茯神、茯苓、白术;处方9:蒸陈皮、炙甘草、白芍、防风、茯神。以上九条新处方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祛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多用于脾胃虚弱,肝郁气滞,湿热阻滞,肠失固涩等证,其治疗原则与刘教授提倡以调和脾胃,乃是治病之本的思想符合,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调和,气机和顺,恢复胃肠固涩的功能。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以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治法,运用由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组成的肠易泻综合症协方配伍九条新处方治疗,以提高疗效。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分析根据频数统计,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不足、脾胃不和、脾虚湿滞,治法宜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润肠通便,常用药物归经按顺序是胃经、脾经与肝经,以性温味甘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瓜蒌子、炒莱菔子、煅赭石、白术、蒲公英、大腹皮、麸炒枳实、桑椹、五指毛桃、芦根等,主要以理气药,化痰药,补气药,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9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瓜蒌子,炒莱菔子;瓜蒌子,煅赭石;白术,瓜蒌子;煅赭石,炒莱菔子;瓜蒌子,煅赭石,炒莱菔子;蒲公英,瓜蒌子;白术,炒莱菔子;蒲公英,煅赭石;白术,煅赭石;蒲公英,炒莱菔子。设定置信度0.90,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当芦根出现时,一定同时出现瓜蒌子;当瓜蒌子及五指毛桃出现时,同时出现白术的机率较大。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瓜蒌子、炒莱菔子、煅赭石、白术、蒲公英、大腹皮、麸炒枳实、桑椹、五指毛桃、芦根、燀桃仁,符合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治法。经分析演化成八首新方,处方1:燀桃仁、炙甘草、白芍、生地黄、山楂;处方2:浙贝母、荔枝核、瓜蒌子、海螵蛸;处方3:浙贝母、茯苓、紫苏梗、党参;处方4:炙甘草、白芍、煅赭石、党参;处方5:醋莪术、鸡内金、黄连、珍珠母;处方6:土茯苓、川芎、薏苡仁、蚕砂、火麻仁;处方7:沉香、柴胡、白术、山楂;处方8:黄芪、大腹皮、五指毛桃、蒲公英、当归、制何首乌、熟地黄。以上八条新处方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能治气血亏虚,脾胃不和,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等因素而致的便秘,治则治法与刘教授的调和脾胃,是治病之本的临床思维基本一致,调和脾胃之气,使全身上下之气机升降有序,恢复肠动力,补虚泻实,便秘虚证以经验方当归补血汤合枳术丸为基础加减新处方治疗,实证以经验方六磨饮子为基础加减新处方治疗。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用药规律分析频数统计,显示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肝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胆湿热、肝脾血瘀、肝肾不足,归经按顺序是脾经、肝经与胃经,以性寒味甘的性味药出现频率最高,常用药物有白术、赤芍、五指毛桃、黄芪、半枝莲、当归、丹参、紫苏梗、鸡内金、苦参等,主要以补气药、补血药、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关联规则在支持度个数为80的条件下,药物组合频次排列首十位的组合为白术,五指毛桃;赤芍,白术;黄芪,白术;黄芪,五指毛桃;赤芍,五指毛桃;赤芍,丹参;白术,半枝莲;白术,紫苏梗;丹参,白术;白术,当归。设定置信度0.85,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发现丹参与白术同用,出现赤芍的机率最高;赤芍,丹参同用,出现白术的机率较高。经关联规则得到的核心药物为白术、赤芍、五指毛桃、黄芪、半枝莲、当归、丹参、紫苏梗、鸡内金,为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治法有益气养血,健脾养肝,清热活血祛湿的功效。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获得八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处方1:葶苈子、炒九香虫、桂枝、车前草、姜厚朴、防己;处方2:叶下珠、虎杖、山楂、大腹皮;处方3:建曲、覆盆子、猪苓、茯苓;处方4:白芍、丹参、赤芍、炒白术;处方5:甘草、白花蛇舌草、鸡内金、紫苏梗;处方6:菟丝子、石斛、灵芝、太子参;处方7:虎杖、枳实、苏铁贯众、蒸陈皮;处方8:泽兰、甘草、白花蛇舌草、水牛角、白术。以上八条新处方有清肝利胆、温阳化气、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补益肝肾的功效,能治肝胆湿热,肝脾血瘀,肝肾不足等因素而致的胁痛,扶正祛邪,补益健脾,与刘教授提出的“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及从肝论治六法的疏肝法、平肝法、柔肝法、养肝法、清肝法、泻肝法基本符合;以“见肝之病当先治肝脾”理论;慢性肝病病位于肝而治肝脾之法,治疗肝脾两脏之法及胁痛的用药规律符合,八首新处方能达到治疗胁痛的基本治法要求。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以益气养血,健脾养肝之中药配伍八条新处方加减治疗。结论:全文通过总结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归纳其辨治脾胃病的理论与方法,刘教授推崇脾胃理论的整体观,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纳疏的枢纽,斡旋中焦气机,气机升降有度,脏腑平和,诸症皆安。治疗原则力倡以调和脾胃为主,认为脾胃和顺,人体趋向平衡,而致阴阳中和,此乃治病之本;百病首治脾胃,主张调理脾胃,有利于脏腑的功能协调,人体之气血阴阳充盛,遵循保脾气,养胃阴的原则,首治脾胃,脾胃恢复健运,元气充足,脏腑安和,百病皆除。“见肝之病当先治脾”为理论基础,提出治疗慢性肝病,病位在肝而治于肝脾之法,同时兼顾治疗肝脾两脏,扶助中州,调节肝木。刘教授所研制的中医疾病特异性量表,有效地量化和评价症状、证候、疗效,提高临床疗效,解决现时中医欠缺数据指标的问题,使中医标准化趋向新的局面。本文透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刘凤斌教授在胃脘痛、吐酸、泄泻、便秘、胁痛等中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归纳药物组合并由此提出新的药物处方,分析结果有效验证其学术思想,以期传承。
二、慢性肝病所致出血证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肝病所致出血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CHA2DS2-VASc、房颤负荷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入选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资料搜集 |
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研究结果 |
1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一般临床资料 |
3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
4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卒中风险(CHA2DS2-VSc),抗凝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 |
5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卒中风险等级 |
6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房颤负荷 |
7 非瓣膜病房颤负荷与卒中病史 |
8 非瓣膜病房颤负荷与卒中风险等级 |
9 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色多普勒指标 |
10.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病机制 |
2 中医对非瓣膜病房颤的认识 |
3 非瓣膜病房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4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5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合并疾病 |
6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的指标相关性 |
7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相关性 |
8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CHA2DS2-VASc评分 |
9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 HAS-BLED 评分 |
10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负荷与卒中分级 |
11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超、BNP 的相关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患者信息采集表 |
综述一 心房颤动的中医认识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1. 肝硬化西医研究现状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诊断与检查进展 |
1.3 西医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中医辨治肝硬化研究现状 |
2.1 血瘀证研究进展 |
2.2 肝硬化正虚血瘀病机认识 |
2.3 湿热瘀毒证研究进展 |
2.4 肝硬化湿热瘀毒证研究进展 |
2.5 中医辨证方法研究 |
2.5.1 传统中医辨证方法 |
2.5.2 当代中医辨证方法 |
2.6 问题与展望 |
3. 周仲瑛教授构建病机网络理论概要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辨治肝硬化经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证候分布与结果分析 |
3.2 病机分布与结果分析 |
3.3 药物因子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3.4.1 病机-症状复杂网络 |
3.4.2 病机-药物复杂网络 |
3.4.3 病理因素-药物网络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讨论 |
4.2 证候讨论 |
4.3 病机讨论 |
4.4 药物讨论 |
4.5 复杂网络讨论 |
第三部分 当代其他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分布与结果分析 |
3.2 证型分布与结果分析 |
3.3 药物分布与结果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证候分布结果对比 |
4.2 证型结果对比 |
4.3 用药结果对比 |
第四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学术思想研究 |
1. 血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核心病机 |
2. 肝硬化形成和加重过程中血瘀病机兼夹复合转化规律探讨 |
3. 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是肝硬化的基本病机关键 |
4.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的创新性分析 |
第五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辨治肝硬化经验要素知识网络研究 |
1 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硬化学术思想 |
1.1 基本病机: 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亏虚 |
1.2 基本治法: 清化湿热瘀毒,清补并用 |
2 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病机辨治肝硬化学术经验知识网络 |
2.1 湿热瘀毒郁结 |
2.2 肝脾肾亏虚 |
2.3 其他合并症 |
3. 典型病案分析 |
研究小结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1.1 病名探讨 |
1.2 病因病机探究 |
1.3 治法探讨 |
2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2.1 肝纤维化的病因 |
2.2 肝纤维化的诊断 |
2.3 肝纤维化的治疗 |
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主客交”学说 |
3.1.1 “主客交”学说的创立 |
3.1.2 “主客交”含义 |
3.1.3 “主客交”学说的发展 |
3.1.4 “主客交”学说的特点 |
3.2 “主客交”与肝纤维化 |
3.3 “主客交”之治疗——三甲散及加减运用 |
3.4 加减三甲散及其运用 |
4 肝纤维化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
4.1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
4.2 Wnt信号转导通路 |
4.3 Wnt/β-catenin与肝纤维化 |
5 LncRNA与肝纤维化 |
5.1 LncRNA概况 |
5.2 LncRNA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一 加减三甲散功效对比及wnt信号通路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主要试剂 |
1.1.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4 实验药物 |
1.1.5 实验场地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干预用药的用法用量及制备方法 |
1.2.3 造模方法 |
1.2.4 药物干预方法 |
1.2.5 血清标本采集与处理 |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3.1 大鼠肉眼下观察 |
1.3.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 |
1.3.3 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 |
1.4 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观测 |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1.6 实验结果 |
1.6.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
1.6.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
1.6.3 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 |
1.6.4 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变化 |
1.7 讨论 |
1.7.1 加减三甲散2号方的由来 |
1.7.2 对肝纤维大鼠模型的评价 |
1.7.3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1.7.4 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1.7.5 对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1.7.6 对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2 实验二加减三甲散干预肝纤维化大鼠lnc RNA和 m RNA表达谱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4 实验药物 |
2.1.5 实验场地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2 造模方法 |
2.2.3 干预用药的制备及用法用量 |
2.2.4 药物干预方法 |
2.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1 大鼠肉眼下形态观察 |
2.3.2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 |
2.3.3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观察 |
2.4 高通量测序肝脏组织m RMA和 lnc RNA |
2.4.1 RNA抽提和质检 |
2.4.2 文库构建 |
2.4.3 上机测序 |
2.4.3.1 获得reads |
2.4.3.2 数据预处理 |
2.4.3.3 基因组比对(Mapping genome) |
2.4.4.4 基因饱和度分析 |
2.4.4.5 mRNA和lncRNA差异基因筛选 |
2.4.4.6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pathway 富集分析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6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6.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
2.6.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
2.6.3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观察 |
2.6.4 大鼠肝脏组织mRNA表达谱的变化 |
2.6.5 大鼠肝脏组织lnc RNA表达谱的变化 |
2.7 讨论 |
2.7.1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2.7.2 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2.7.3 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
2.7.4 对大鼠肝脏组织lncRNA和mRNA的影响及与“主客交”的联系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附图 部分原始图片 |
附件 2:文献综述 中成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肝硬化的认识 |
1.1 中医对肝硬化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肝硬化正虚瘀结证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乙肝肝硬化的发病机制 |
2.3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4.1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
2.4.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纳入情况 |
4.2 入组患者基线比较 |
4.3 临床疗效比较 |
4.3.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4.3.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4.3.3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
4.3.4 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PT)比较 |
4.3.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 |
4.3.6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脾超声比较 |
4.3.7 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水分级比较 |
4.3.8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情况 |
5 讨论 |
5.1 壮肝逐瘀煎治疗肝硬化的理论依据 |
5.2 壮肝逐瘀煎药物组成及药物分析 |
5.3 壮肝逐瘀煎在肝硬化的应用 |
5.4 研究结果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方案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历资料筛选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预处理 |
2.2 数据库的建立 |
2.3 数据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病例一般情况统计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2.症状体征统计结果 |
2.1 症状频次统计 |
2.2 舌脉象统计 |
2.3 症状关联分析 |
2.4 症状聚类分析 |
3.疾病和证候分析 |
3.1 中医疾病 |
3.2 证候统计 |
3.3 西医疾病统计 |
4.药物统计分析 |
4.1 用药频数统计 |
4.2 关键药物统计 |
4.3 中药药性统计 |
4.4 用药归经统计 |
4.5 方药数据分析 |
5.症-证-药的数据分析 |
5.1 湿热蕴结证 |
5.2 脾肾阳虚证 |
5.3 水湿内阻证 |
5.4 肝气郁结证 |
5.5 肝肾阴虚证 |
5.6 瘀血阻络证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研究结果讨论 |
1.1 病例一般情况讨论 |
1.2 症状与体征统计结果讨论 |
1.3 疾病与证候统计讨论 |
1.4 药物分析结果讨论 |
1.5 症-证-药关联分析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的临床经验总结 |
2.1 辨治原则 |
2.2 用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内经》肝“生血气”探讨肝郁对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黄帝内经》对血生成的认识 |
1.1 血生成的物质基础 |
1.1.1 来源于后天摄入的水谷精微 |
1.1.1.1 营气 |
1.1.1.2 津液 |
1.1.2 来源于先天之肾精 |
1.2 血生成与五脏生理功能的联系 |
1.2.1 血生成与心的生理功能的联系 |
1.2.1.1 心主血脉,能运行血液以助化生 |
1.2.1.2 心脉生血 |
1.2.1.3 “血精”生血 |
1.2.1.4 心阳化赤生血 |
1.2.1.5 心火生脾土 |
1.2.1.6 心火肾水相交 |
1.2.2 血生成与脾的生理功能的联系 |
1.2.2.1 脾主运化 |
1.2.2.2 “脾藏营”与脾形体生血 |
1.2.2.3 促进肾精转化为血 |
1.2.3 血生成与肺的生理功能的联系 |
1.2.3.1 肺主气 |
1.2.3.2 肺藏津,津化血 |
1.2.3.3 肺朝百脉 |
1.2.3.4 肺主宣发肃降 |
1.2.4 血生成与肾的生理功能的联系 |
1.2.4.1 肾藏精 |
1.2.4.2 肾主骨髓 |
1.2.4.3 肾为气血之根 |
1.2.4.4 肾为清血之根 |
1.3 肝“生血气”理论研究 |
1.3.1 肝“生血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
1.3.2 肝“生血气”与肝藏象特点 |
1.3.2.1 肝木应春,敷和之德,为生发之始 |
1.3.2.2 肝为厥阴,主藏血——肝“体阴”以助生血 |
1.3.2.3 肝主少阳,主生发——肝“动阳”以助生血 |
1.3.2.3.1 肝木生发助脾土运化、散精 |
1.3.2.3.2 肝木生发助肺降气生血 |
1.3.2.3.3 肝木生发助肾精化气血 |
1.3.2.3.4 肝木生发以生心火 |
1.3.3 肝“生血气”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1.3.4 肝“生血气”理论的发挥 |
2.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
2.2.2 实验动物模型制备 |
2.2.3 糖水偏好实验 |
2.2.4 检测指标 |
2.2.4.1 大鼠血液样本血常规指标检测 |
2.2.4.2 大鼠血液样本EPO、GM-CSF、IL-3、SCF、TPO的检测 |
2.2.5 统计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2.3.2 糖水偏好实验结果 |
2.3.3 血常规指标 |
2.3.3.1 实验各组HGB检测结果比较 |
2.3.3.2 实验各组RBC检测结果比较 |
2.3.3.3 实验各组WBC检测结果比较 |
2.3.3.4 实验各组PLT检测结果比较 |
2.3.4 细胞因子指标 |
2.3.4.1 实验各组EPO检测结果比较 |
2.3.4.2 实验各组GM-CSF检测结果比较 |
2.3.4.3 实验各组IL-3检测结果比较 |
2.3.4.4 实验各组SCF检测结果比较 |
2.3.4.5 实验各组TPO检测结果比较 |
3.讨论 |
3.1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血常规指标、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 |
3.1.1 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选择及评价 |
3.1.2 观测指标的选择 |
3.1.2.1 血常规指标的选择意义 |
3.1.2.2 细胞因子指标的选择意义 |
3.1.3 实验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实验结果 |
3.1.4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3.1.5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 |
3.1.5.1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细胞因子指标EPO的影响 |
3.1.5.2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细胞因子指标SCF的影响 |
3.1.5.3 肝郁、脾虚对大鼠的细胞因子指标TPO的影响 |
3.2 综合分析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肝“生血气”理论的研究与肝藏象的相关性及物质基础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及参芪颗粒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肝病与Th1、Th2、Th17、Treg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气虚”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中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的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二 参芪颗粒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影响的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 |
2.2. 文献确认 |
2.3. 文献分析 |
2.4. 结果及讨论 |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
1. 薯蓣丸原方 |
1.1. 薯蓣丸方剂类文献研究 |
1.2. 薯蓣丸方论研究 |
1.3. 薯蓣丸组方方解 |
2. 薯蓣丸类方 |
3.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
1. 名中医经验 |
1.1. 虚劳 |
1.2. 老年衰老 |
1.3. 肺结核 |
1.4. 肿瘤 |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
1.6. 肾炎 |
1.7. 皮肤病 |
2. 临床报道 |
2.1. 肿瘤 |
2.2. 呼吸系统疾病 |
2.3. 肾病 |
2.4. 循环系统疾病 |
2.5. 慢性肝病 |
2.6. 其他 |
3. 药理研究 |
3.1. 免疫调节作用 |
3.2. 肾功能保护作用 |
3.3. 抗肿瘤作用 |
3.4. 其他 |
3.5. 山药药理 |
3.6. 大枣药理 |
4. 小结 |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的经验 |
1. 薯蓣丸病案统计 |
1.1. 主治疾病统计 |
1.2. 适用人群特征统计 |
1.3. 薯蓣丸临床症状统计 |
1.4. 薯蓣丸的剂型与剂量 |
1.5. 疗效评价 |
2.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典型病案 |
2.1. 结肠腺癌侵犯十二脂肠案(患病2011-) |
2.2. 胰头颈癌侵犯门静脉、肝总动脉案(患病2014-) |
2.3. 多发性骨髓瘤案(患病2016-) |
2.4. 左上肺中分化腺癌—肺小细胞肺癌案(患病2010-) |
2.5. 消瘦腹泻案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经典原文的诠释 |
1.1. 关于“虚劳诸不足” |
1.2. 关于“风气百疾” |
1.3. 关于“虚劳诸不足”与“风气百疾”的关系 |
2. 薯蓣丸组方结构分析 |
2.1. 薯蓣丸中方剂分析 |
2.2. 薯蓣丸药对分析 |
2.3. 薯蓣丸单味药分析 |
3. 薯蓣丸功效探讨 |
3.1. 理虚拯劳 |
3.2. 扶正祛邪 |
4. 薯蓣丸方证探讨 |
4.1. 推荐处方 |
4.2. 适用人群 |
4.3. 主治疾病谱 |
5. 薯蓣丸方证的鉴别 |
5.1. 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
5.2. 与八珍汤的鉴别 |
5.3. 与十全大补汤的鉴别 |
6. 薯蓣丸的使用注意 |
6.1. 热证慎用 |
6.2. 水饮病慎用 |
7.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
7.1. 薯蓣丸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 |
7.2. 薯蓣丸可以作为消耗性疾病的食疗方 |
7.3. 薯蓣丸可以作为老年保健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煌教授薯蓣丸与其他方剂交替使用的治疗经验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10)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及成才之路 |
第一节 刘凤斌教授的简介与学术业绩 |
第二节 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 |
一、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的萌芽阶段 |
二、刘凤斌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的形成 |
三、刘凤斌教授成才之路 |
第二章 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
第一节 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 |
一、调和脾胃,治病之本 |
二、四诊并重,舌诊为要 |
三、辨病辨证,结合模式 |
四、三因制宜,治人为本 |
五、五脏相关,传承发挥 |
六、病位于肝,治于肝脾 |
七、中医量表,疗效评价 |
八、传统中医,现代模式 |
第二节 刘凤斌教授的治疗思路 |
一、健脾清热,化瘀散结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
二、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法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
三、开郁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四、益气养血,活血散结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纤维分割性难治性腹水、对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并发的难治性腹水 |
五、益气健脾,补肾振元治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第三节 刘凤斌教授的临床经验概述 |
一、专病专方,特色用药 |
二、对药相伍,用药精准 |
三、三位一体,内外合治 |
四、重视后天,调神养生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刘凤斌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 |
第一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二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吐酸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三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四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第五节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刘凤斌教授治疗胁痛的用药规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标准 |
三、数据收集和管理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五、数据挖掘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八、医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慢性肝病所致出血证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证型与CHA2DS2-VASc、房颤负荷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D]. 杨宇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周仲瑛教授从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辨治肝硬化经验知识网络研究[D]. 王盼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D]. 成茂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壮肝逐瘀煎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瘀结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D]. 吕黄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D]. 杨铛.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内经》肝“生血气”探讨肝郁对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D]. 杨晨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乙肝肝硬化气虚证患者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及参芪颗粒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D]. 郑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D]. 杨琍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刘凤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D]. 杨碧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