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地理纬度

如何测量地理纬度

一、如何测量地理纬度(论文文献综述)

孙金龙[1](2018)在《极地地区组合导航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极地地区精确导航方法是支撑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军事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核心技术之一。当前惯性导航方式受传统坐标系编排限制,在极地地区存在航向角误差和经纬度误差放大问题;当前卫星导航方式在极地地区面临可见卫星低仰角问题,其极区可用性受到限制。本文针对单一导航方式在极区的应用限制,采用不限于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的多种导航源传感器构成组合导航系统,研究其中的误差来源和误差改正模型、状态估计自适应滤波器设计、基于坐标系统一和时间配准的多源信息融合等核心问题。从问题分析、理论推导、算法验证等方面,为建立更可靠的极地地区精确导航和时空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极地地区应用环境特点,选取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天文导航、多普勒测速仪构成极区运载体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框架结构,并以北极航道下的船舶航行问题为主要分析和仿真验证背景。在分散化信息融合体制下,本文设计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层级、两传感器融合层级和多传感器融合层级,从这三个层级拓展开来构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传感器层面提出极地地区卫星导航信号低仰角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化模型。从改善传感器源误差和极区可用性的角度,针对极地地区可见卫星仰角低、对流层延迟成为卫星导航最主要误差来源的问题,研究极地地区卫星低仰角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化模型,以降低卫星导航接收机对卫星截止角的要求。针对传统延迟改正模型依赖当地气象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假设理论对流层延迟进行时空参数化表示,继而对全球对流层干延迟模型、湿延迟模型、总延迟模型进行黑箱建模,提出一种栅格化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模型。以实测参考站数据为基准的模型检验结果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检验结果的纬度分析表明模型在极地地区的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度优于现有模型。针对任意坐标点任意高度任意时刻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问题,提出了插值方法和精化模型。将提出的天顶延迟模型与维也纳映射函数相结合,得到一种适用于极地地区卫星低仰角情况下的斜延迟改正模型,卫星仰角低于10°时的检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先进性,为当前星座下改善卫星导航系统极区可用性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模型验证。在两传感器融合层面提出基于交互式双模型和自适应滤波的信息融合算法。在进行两传感器融合时,针对极地地区惯性导航在传统地理坐标系下寻北困难和经线收拢问题,研究了横向坐标系用于极区坐标系统一和信息融合的可行性,提出了通用的两传感器信息融合体制和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融合算法。针对极区传感器量测过程潜在的非平稳或非高斯量测噪声,以及坐标系转换过程中量测噪声的变化,提出了一种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动态估计方法。基于该量测噪声动态估计方法和交互式双模型结构的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根据双模型概率的动态更新对滤波结果进行交互融合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几种非典型量测噪声条件下,所提出的两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性能优于现有主流滤波器算法性能,可提供更高的导航信息精度,同时对动态变化的量测噪声环境表现出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在多传感器融合层面提出基于性能退化指示器和时间配准的异步信息融合算法。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角度,对两传感器融合结果进行再融合以寻求最优融合结果并提高系统鲁棒性。针对两传感器融合子系统性能退化对融合中心输出结果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性能退化指示器的同步信息融合算法,通过一定的信息共享因数分配策略,对各子系统置信度水平进行实时评估以改变其共享到融合中心的权重。针对多传感器数据更新率不同的异步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置信度水平的时间配准方法和相应的异步融合算法;当置信度水平提前获并存储为电子地图形式时,提出置信场的概念和相应的异步融合算法。通过在仿真场景中引入子系统性能退化和短时不可用现象,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三种同步或异步信息融合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最后,本文首次在导航领域探索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多传感器同步信息融合网络,通过学习子系统估计协方差矩阵“图像”和融合最优性之间的关系,改善组合导航系统在面对突发故障时的性能波动。

铁俊波[2](2018)在《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水下潜航器是世界各国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和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支撑,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科学、商业和军事领域。水下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与姿态信息是水下潜航器航行安全与实施有效作业的重要保证。惯性导航系统是当前水下潜航器的主要导航定位手段,惯性导航具有全天候、不受外部干扰等优点,能够满足军用水下潜航器的隐蔽性需求。在包括惯性器件误差、算法误差和重力扰动的激励下,惯性导航系统误差随时间累积,严重地制约了潜航器水下长航时导航能力。随着惯性传感器精度的不断提高,重力扰动已逐渐成为了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补偿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影响是提高水下潜航器长航时导航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影响,开展了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重力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机理,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重力扰动补偿方法,并研究了应用重力扰动补偿方法时将所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对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的机理开展研究。从坐标系定义与向量计算法则角度,同时分析了重力水平扰动对初始对准与导航解算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的机理在于,由于重力水平扰动的存在,初始对准中所建立的导航坐标系与导航计算方程所假设的导航坐标系不一致,使得导航计算方程中的向量属于不同坐标系,不满足向量计算法则,因而造成了惯性导航误差。2、根据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机理分析结论,首先从理论上明确了重力水平扰动需要在初始对准与导航计算两个阶段都进行补偿,而不是仅在其中一个阶段补偿。针对两种不同的导航坐标系定义,提出了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方法和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方法。3、加速度计零偏与重力水平扰动耦合影响补偿效果,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补偿重力水平扰动后惯性导航精度反而降低,因此在应用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时必须考虑加速度计零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捷联式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计零偏估计方法,以消除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效果所带来的影响。4、从理论上分析了惯性导航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的需求,分析结论表明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主要是频率低于舒勒频率的低频重力扰动,结合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阶次与重力信号频率的关系,得到了对惯性导航系统影响较大的模型阶次,将此分析结论与本文所提出的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算法。

王宁[3](2019)在《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是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系统的无线电波传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来自太阳与地磁活动、高层大气乃至近地面低层大气的多种因素的驱动,电离层中会出现各种不规则结构,扩展F是电离层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规则结构之一,其时空变化可导致复杂的无线电传播效应,进而影响无线电系统的性能,一直以来是研究电波环境和电离层空间天气的热点问题。为了加深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电离层空间天气精细化建模、预报和电波传播应用的能力,本文利用中国和日本部分台站的电离层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在不同的太阳和地磁活动条件下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区域统计特征,研究了扩展F与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F层虚高(h’F)、偶发E层(Es层)和电离层闪烁效应的相关性以及中低纬地区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我国和日本中低纬地区共12个台站多年的电离层垂测数据,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中低纬地区电离层频率扩展F和距离扩展F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扩展F发生概率的经向变化比纬向变化明显,同时在35°N45°N纬度沿海及海洋区域扩展F的发生概率高于内陆地区。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规律及其区域变化特征的认识。2、利用海口、广州、北京、长春站的电离层垂测数据,开展了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中foF2、h’F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获得了四个站点控制频率扩展F发生的foF2的阈值和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foF2的阈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升高而增大,在240290km处发生概率最高,随着h’F的进一步增高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发现频率扩展F与foF2满足线性关系,而距离扩展F与h’F满足二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深化了对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内在联系的认识。3、利用多台站的电离层垂测和闪烁数据,分析了扩展F与电离层闪烁以及偶发E层的相关性。发现距离扩展F与闪烁现象的相关系数高达0.70.9,且相关系数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扩展F的发生概率随着foEs和fbEs差值的减小而增大,发现扩展F的发生概率与foEs和fbEs差值满足三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拓展了对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相关性的认识。4、基于太阳和地磁活动指数、foF2、h’F等参数和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较国际已有的预测方法增加了foF2和h’F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已有预测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已有预测模型的平均均方差提高了约7%,并且该模型可更好的用于我国区域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

曾玮[4](2011)在《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文中指出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备受关注的高考评价的变化尤为突出。作为评价工具的高考试题,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因此,高考命题,作为技术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评价环节,如何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是新课程高考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理学科是新课程体系中的必修学科,也是唯一一个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学科,既具有文科的特点,又具有理科的特点。因而,在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中,需要对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命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目标分类学、以认知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目标分类学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目标分类学,对比了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观与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建构出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测量框架。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即如何评分。那么标准的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即由测量目标、背景材料和设问三部分组成。本研究以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制订出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的考核目标。通过比较美国ACT、美国SAT以及美国NAEP等的测试内容规范表,制订出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内容规范表,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的测量目标和行为目标、试题内容、试题结构和试题形式。详细分析了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内容规范表的设计过程、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规范表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样例,可用于直接指导命题者进行命题。在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试题的背景材料是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主要阐述了对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进行选择的原因,影响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主要因素和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的来源。在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中,如何进行测量,就需要研究试题的类型。客观性试题是指能够用光电阅读机或其他机器进行分数评判的试题,主观性试题是指需要由评分教师进行人工评分的试题,涉及到对考生应答与评分要求一致程度的主观判断。本研究论述了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基本特点,主要的测量功能,命制的主要方法,命制的基本要求和命制的质量核查方法等问题。在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测量框架体系中,有关策略性知识的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认知过程维度,需要用地理开放性试题进行测量。针对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提出了地理开放性试题命制的基本方法。地理开放性试题评分的客观公正是它进入高考的关键,主要介绍SOLO分类评价法和PTA量表法这两种质性评分方法。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的研究也将更加专业、更加科学。

杨旭[5](2019)在《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Real 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T-PPP)是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GNS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围绕RT-PPP数据处理模型精化与方法优化问题,重点开展了RT-PPP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实时卫星钟差估计与预报模型、区域对流层与电离层误差实时估计与建模方法研究,并研制了一套以RT-PPP为核心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RT-PPP中周跳探测与修复的主要难点,即电离层延迟具有时变特性,导致电离层延迟活跃条件下,窄巷观测值的周跳较难修复。对此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历元间电离层延迟(DID)在线建模与预测方法,通过DID预测值辅助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利用该方法对双/三频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周跳探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GF与MW周跳探测方法,利用预测的DID值可有效辅助小周跳、大周跳、连续周跳和不敏感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尤其是对窄巷观测值的周跳修复效果更加显着。2)考虑地面监测站(分布与数量)对GN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和实时钟差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论文基于选站构型优劣评价指标,利用格网控制理论与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站空间构型的随机优化选站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几何分布和测站质量均占优的测站列表快速自动选取。利用201个IGS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格网法可平均提高GPS超快速观测、预报轨道以及实时钟差精度17.15%、19.30%与31.55%;同时,在随机抽样实验次数设置为100000的条件下,当测站数分别为10、50、90个时,相应的选站耗时低于2.22、6.65、14.15min。3)针对RT-PPP中实时数据流存在中断、延迟等问题,提出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钟差预报超短期/短期模型;同时,顾及卫星钟差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发展了一种利用星间相关性的Kalman钟差预报策略。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27天GBM事后和CLK93实时钟差产品进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顾及卫星钟差间相关性,在事后钟差预报中可获得较优的结果,如:预报6小时北斗卫星钟差,较传统方法(顾及周期项与趋势项)精度可提高约50.00%。由于实时钟差中卫星间相关性较弱,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钟差预报模型在实时钟差预报中性能更优,实时预报1分钟的北斗卫星钟差,较传统Kalman滤波预报精度可提升11.19%。4)针对RT-PPP中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参数估计易受水汽变化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来提高实时ZTD估计精度。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斗分析中心(CUM)平台,利用实时估计的北斗/GPS钟差产品进行了ZTD解算实验,结果表明:(1)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可动态调整ZTD参数估计中的随机模型,实现待估参数误差的自适应修正;(2)针对对流层延迟变化较快的情况,可抑制异常值的硬性,改善了ZTD估计精度,在实时ZTD解算中更加显着;(3)较传统ZTD估计方法,论文所提方法可提升实时ZTD精度20.7%(GC)、20.2%(G),事后ZTD精度22.1%(GRCE)、21.9%(GRC),18.4%(GR),15.9%(GC),15.2%(GE),12.1%(G)。5)为实现ZTD实时建模,基于上述方法实时估计的ZTD产品,论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区域实时ZTD建模。利用香港CORS网连续5天北斗/GPS观测数据,构建了该区域实时ZTD模型。以四参数模型为参考对构建的ZTD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可实现与四参数模型相当的ZTD建模效果(mm级);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四参数模型建模的平均偏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25mm与9.17mm;对于处于测区平均高程面站点的建模,支持向量机法较四参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6)针对RT-PPP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建模问题,本文基于球谐函数模型构建了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模型,分析了时间分辨率为5min、15min、30min、1h、2h的小区域(经度差5°、纬度差2.5°)实时电离层变化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电离层在纬度方向上的变化大于经度上的变化;时间分辨率成增倍数增大时,电离层变化量呈相同趋势。同时,为了提高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提取精度,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的载波平滑技术与RT-PPP技术,并利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区域电离层延迟误差实时建模。利用香港CORS网连续5天GPS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电离层建模实验,结果表明:RT-PPP技术较载波平滑技术在提取实时电离层延迟误差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且人工智能技术在实时电离层建模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7)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RT-PPP数据处理模型和方法,基于CUM平台,设计研制了一套以RT-PPP为核心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原型系统。利用i GMAS、MGEX/IGS观测数据实时流,CUM、CNES实时精密产品数据流,对系统的实时位置、大气误差增强服务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模型与算法,运行稳定、可靠。该论文有图114幅图,表37个,参考文献224篇。

汪文斌[6](2019)在《车载定位定向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车载定位定向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的惯性导航系统,以其为核心的导航系统在军用和民用车辆定位定向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车载导航系统的硬件方面也随着国内惯性器件设计工艺、机器加工精度、电子技术等逐渐成熟,对应的成本也不断的下降。软件则随着行业对惯性导航算法的不断深入,精度也是不断的提高。在软硬件双重作用下大大延伸了车载组合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研究车载定位定向的相关算法和技术,根据项目需求开发车载组合系统。本论文主要是根据“X型火炮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预研”项目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对X型火炮的功能和使用环境、总体用户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需求等进行分析和方案设计。根据总体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精度需求、体积和重量等,进行惯性器件的优选和体积的布局与设计;搭建完成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配合实现与火控系统的交互,达到战车、定位定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满足X型战车的作战要求。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对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进行概述;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概述;研究惯性导航工作的基础平台即各种模型,主要包括地球模型以及参考系数、导航中使用的几种直角坐标参考系等;研究导航解算中使用的卡尔曼滤波技术、相关的导航算法微分方程和软件开发的技术。其次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和开发。从X型战车项目任务书需求出发,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功能进行需求分析,对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分解为最小功能模块,对各个最小模块的编写采用C语言进行编辑,最终合并成完整的系统软件。最后是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软件进行测试,主要包括对软件代码进行调试、整体样机精度测试,通过两种测试最终满足X型战车项目的使用要求。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与战车火控系统通过CAN总线相互连接,在静态条件下能为战车提供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信息,在动态条件下能为战车提供实时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滚角、东北天三个方向的速度、纬度、经度和高度信息,保证战车在隐蔽的条件下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肖尧,孙小淳[7](2018)在《《授时历》圭表影长数据测量地点考》文中研究表明元朝郭守敬为制定《授时历》,使用圭表测影推定冬至时刻。《元史·历志》载有1277至1280年间共98天的圭表影长数据,郭守敬用这些数据推定了1277至1279三年的冬至时刻。分析表明,影长数据可分成前后两组:后一组数据的观测地点与太史院司天台的位置吻合;前一组数据的观测地点比元太史院司天台所在位置地理纬度偏南2.5’左右(约3.4公里),根据历史地图考证推测其为金朝金中都司天台。因此郭守敬为制定《授时历》而做的圭表测影,是先后在金元两朝天文台进行的。

黄玲[8](2019)在《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增加对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和建立区域电离层延迟精化模型以提高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也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区域电离层监测与广域增强系统中的电离层VTEC精化建模,针对中国区域跨越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活动变化复杂的实际问题,将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中的基于空间变量随机性、结构性、相关性和变异性的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中;同时,基于方差分量估计和拟合推估对Kriging空间内插格网模型进一步改进和精化,基于陆态网CMONOC观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及软件,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非差非组合PPP算法,同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概括如下:1)综合考虑中国区域电离层活动地域性特征和电离层VTEC的时空变化特性,基于CMONOC观测数据计算的半变异函数结果,对中国区域电离层半变异函数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与分析,总结了电离层VTEC的空间结构性和变异性规律,设计了充分顾及电离层活动时变性且灵活可调的半变异函数的构建方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变量结构相关性与变异性信息,为中国区域电离层精确模型化提供有效支撑和基础。2)基于CMONOC数据统计、构建的灵活可调的半变异函数,本文实现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 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算法,该算法可获得最优无偏线性(BLUE)估计量,给出了优化的内插估计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 Kriging格网模型精化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的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精化模型处理软件。与多种函数基模型和VTEC产品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模型充分顾及了VTEC变量空间结构与变异性,更符合理论与实际情况,内符合精度在2 TECU以内,格网点估计精度历元均值在14 TECU左右,更适用于电离层活动复杂变化的中国地区3)首次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Kriging电离层格网模型建立方法-KVCE。该方法充分顾及并优化匹配了观测噪声与随机信号模型的方差协方差阵,进一步改进了中国区域VTEC模型。与多种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KVCE方法的局部内插精度约为1.37 TECU,比普通Kriging空间内插模型和多项式内插方法分别提高了1.2和0.7 TECU左右;区域建模精度约为1.5 TECU,比函数基模型提高了约1.0 TECU;格网VTEC估计精度历元均值约在3 TCEU以内,日均值在1 TECU以内,优于普通Kriging方法,且在边际区域的优势更加明显。4)对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与分析,从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统计分析了建模残差RMS、格网VTEC估计中误差MSE和外部检核站检核结果,数据表明,太阳活动水平较强烈时,区域电离层精化模型改正效果仍与太阳活动平静期相当,太阳活动峰值和谷值时,建模残差RMS分别约为2.63与2.60 TECU,MSE均值分别约为4.52与4.35 TECU,两种情况下的内符合精度相当;整体上,中纬度地区改正精度优于低纬度地区。从外部检核的外符合指标来看,测站残差单天均值均分布在-22 TECU左右,低纬度测站的残差较大约为-8 TECU;中低纬度区域测站残差RMS都分别在15 TECU和515 TECU;各测站单天平均改正效果均达到80%以上。5)单频SPP定位验证分析表明:基于CRIM(China Regional Ionospheric Map)的单频SPP三维定位精度在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分别优于1.4m和3.2m,比利用CODE的单频SPP定位精度提高了0.21.0m6)利用非差非组合PPP(IC-PPP)算法,验证了中国区域电离层精化模型的性能。与CODE的电离层产品辅助IC-PPP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CRIM辅助的IC-PPP,提高了初始定位精度、加快双频非差非组合PPP的收敛速度。在不同纬度地区,基于CRIM高精度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约束的IC-PPP在平面与三维分别收敛至10cm、15cm、20cm等不同精度时的收敛速度,比CODE分别提高了1.8、1.3、1.0分钟和3.9、3.0、1.8分钟,在北向、东向和高程方向上的初始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2cm(23.5%)、13cm(35.1%)、6cm(7.8%)。

胡胜[9](2019)在《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堆积厚度最厚的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环境脆弱区,而且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频发区。成千上万的黄土滑坡分布其中,不仅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揭示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量的黄土滑坡调查实践,获取了翔实的黄土滑坡编目。在此基础上,以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为切入点,从“黄土高原全区—典型流域(典型地形区)—典型单体滑坡”多种空间尺度,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测量学、岩土力学、水文学、数值模拟、“3S”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和滑坡监测预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格局—过程—关系—模式(机制)”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利用先进测量技术手段,精细化研究了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2)研究发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3)提出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本研究内容丰富了黄土高原地貌演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黄土滑坡和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风险减轻提供了科学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数量最多的高分辨率黄土滑坡编目(307个),基于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滑坡调查的成果和滑坡编目有助于深入研究黄土滑坡特征,为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相互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2)黄土高原滑坡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其规模等级具有一定的集聚性特征,呈现不显着聚集、高高聚集(HH)、高低聚集(HL)、低高聚集(LH)、低低聚集(LL)五种聚类模式;黄土滑坡的高程频率分布和主坡向频率分布分别呈现正偏态、正态分布的特征,黄土高原85.53%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海拔1241500 m之间,黄土高原滑坡的发育与坡向关系不大,(90°,135°]坡向区间滑坡分布数量最多;黄土高原滑坡易发县区以低、中易发区为主,低易发县区占59%,中易发县区占18%,高易发县区占14%,极高易发县区占8%;根据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区域构造、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八大滑坡易发区:西宁—兰州—临夏—定西易发区(Ⅰ区)、白银—定西—天水易发区(Ⅱ区)、固原—平凉—西峰—铜川易发区(Ⅲ区)、包头—呼和浩特易发区(Ⅳ区)、陕北高原易发区(Ⅴ区)、汾渭盆地易发区(Ⅵ区)、吕梁山区易发区(Ⅶ区)、三门峡—晋城—长治—阳泉—五台山易发区(Ⅷ区)。(3)黄土高原地区滑坡不敏感区域和敏感区域面积相当,敏感区中以中度和高度敏感区为主。黄土高原滑坡不敏感区的面积为298 069.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47.16%;低度敏感区的面积为62 926.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9.96%;中度敏感区的面积为93 217.7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14.75%;高度敏感区的面积为133 143.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21.06%;极高敏感区的面积为44703.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7.07%。(4)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黄土滑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土滑坡的形态特征、地形地貌变化、稳定性状态、剖面结构等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高分辨率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征参数提取与分析、水文分析、地形变化监测分析、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构分析。(5)虽然土壤侵蚀在地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举足轻重,但作为快速土壤侵蚀现象和地表过程的黄土滑坡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黄土滑坡在塑造地表形态方面的能力不应被低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相对高差在控制滑坡最长滑动距离、滑坡周长与面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幂律关系,如相对高差(x)与最长滑动距离(y)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其拟合公式如下:y=0.3626x1.3906(R2=0.7448,整个黄土高原),y=0.1831x1.5226(R2=0.8346,黄土丘陵区),y=3.9846x0.8835(R2=0.3,黄土台塬区)。(6)通过在典型黄土台塬区泾阳南塬开展长时间序列和高精度的滑坡监测,发现黄土滑坡会加速塬面面积的缩减,减少速率约为3358.7 m2/年,时间间隔(年)x与塬面退化面积(m2)y满足线性趋势,拟合公式为:y=-3358.7x+4543.3(R2=0.9589)。黄土台塬滑坡不仅改变了台塬原始斜坡的坡度,而且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黄土滑坡发生具有群发机制。一次完整的滑坡在线监测记录表明,黄土台塬滑坡经历了“前期缓慢式蠕动—中期突变式滑动—后期局部崩滑”的形变和运动过程,单次滑坡可导致泾阳南塬塬面后退16.1 m。(7)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黄土丘陵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黄土台塬区大致可分为五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快速演化阶段、Ⅳ-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

常宜峰[10](2015)在《卫星磁测数据处理与地磁场模型反演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卫星磁力测量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可以快速获取全球地磁场观测信息的测量手段,依据卫星磁力测量所得到的观测数据构建的全球地磁场参考基准模型,在军事应用及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外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发射了地磁测量卫星,并开展了卫星磁力测量数据处理、建模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然而,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用于磁力测量及建模应用的地磁卫星,中国的卫星磁力测量研究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本文针对卫星磁力测量中的磁测数据预处理、地磁场模型构建方法及地磁卫星组网方案等问题,展开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国际上现已发布的各种地磁场模型,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现有各种地磁场模型的特征。根据地磁场的高斯位势理论推导了地磁场球谐表示的基本公式,对比分析了地磁场与重力场中的球谐分析理论之间的差异。2.针对传统的地磁场模型精度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格网化的精度评价方法。由于国际上不同组织发布了各自的地磁场模型,需要有合适的方法对不同的地磁场模型进行相应的精度评价,然而传统的地磁场模型精度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到主磁场模型是有一定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利用地磁台站观测数据和WMM地磁场模型依次分析了全球和局部地区(欧洲、北美洲、中国邻近地区)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格网化的精度评价方法可以很好的表示出地磁场模型在全球和局部地区的精度分布特征。3.构建了卫星磁力测量仿真系统平台,为仿真分析不同卫星组合磁测数据的生成和地磁场反演算法研究提供了一个“端对端”的闭环仿真系统。在国际上公开发布的已有各种地磁场模型基础上,利用ML地磁能谱组合理论,分别仿真出主磁场、地壳磁场、外源磁场等地磁场信息,结合卫星轨道星历仿真数据,模拟生成地磁卫星观测数据。为后期的各种地磁场反演仿真实验及地磁卫星组网方案设计提供原始的卫星磁测数据,由于原始的模型是已知的,方便对反演算法的正确性及精度进行评价和分析。4.研究和分析了在全球地磁场反演中的卫星磁测数据预处理方法中的各种筛选条件,总结了卫星磁力测量数据预处理流程和基本步骤,依次分析了地磁指数条件、地方时条件、纬度条件和轨道高度条件、粗差条件在卫星磁测数据筛选中的应用。5.利用卫星磁测仿真系统平台,依次分析了主磁场、地壳磁场、内外源磁场的分离方法。从主磁场反演算例分析得出了仿真系统平台的正确性,同时结合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系统平台的可用性。从地壳磁场反演算例中,得出了卫星轨道高度与地壳磁场反演最大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曲线。从内外源磁场的分离算例中,得出了外源磁场在地磁场反演中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因素,需要使用合适的模型进行剔除。6.针对地磁场长期变化项的传统求解方法中,只是简单的使用线性变化进行拟合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利用地面台站和地磁卫星实测数据,分析了地磁场长期变化非线性的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使用卫星磁测数据直接求解地磁场长期变化项的新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用性。7.针对在高纬度地区卫星矢量磁测数据受地磁活动影响较大的实际问题,通常在数据预处理阶段会造成两极地区出现较大的空白数据地带,从而影响全球地磁场反演的精度,提出了联合利用卫星矢量和标量磁测数据构建地磁场模型的方法。介绍了卫星磁测标量数据的使用方法并推导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利用仿真实验说明了,在高纬度地区受扰动影响的情况下对最终的地磁场反演结果精度影响不可忽略,传统的将高纬度数据进行删除数据的预处理方法仍会导致反演结果出现较大的边界效应,本文提出的联合标量和矢量磁测数据反演地磁场模型的方法在保证反演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卫星磁测数据利用效率。8.针对地磁卫星磁测方式及组网方案设计问题,通过本文构建的卫星磁力测量仿真系统平台模拟和讨论了单星磁测、双星同步磁测、三星组网观测、四星磁测模式等不同组网方案在地磁场反演方面的特点,可以为我国研制自主的地磁测量卫星提供一些参考。分别设计了五种组网方案,依次从主磁场反演、地壳磁场反演、内外源磁场分离等方面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反演结果和精度,得出了双星磁测模式比单星磁测模式的反演精度略有提高,但提高并不明显;三星磁测方案比较双星提高较为明显;四星组网模式较三星提高并不十分明显等结论。

二、如何测量地理纬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测量地理纬度(论文提纲范文)

(1)极地地区组合导航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地地区导航方式研究现状
        1.2.2 组合导航最优状态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1.2.3 组合导航体制多源信息融合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极地地区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框架
    2.1 引言
    2.2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系统框架
        2.2.1 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三层级结构
        2.2.2 空间参考系统
        2.2.3 时间参考系统
    2.3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仿真与评价体系
        2.3.1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仿真体系
        2.3.2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评价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极地地区导航传感器误差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导航传感器误差来源与极区可用性
        3.2.1 惯性导航误差来源与极区可用性
        3.2.2 卫星导航极区可见性与可用性
        3.2.3 天文导航极区可用性
        3.2.4 多普勒导航极区可用性
        3.2.5 其他导航传感器极区可用性
    3.3 对流层延迟对GNSS解算的误差影响
        3.3.1 对流层延迟对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影响
        3.3.2 对流层延迟对GNSS长基线RTK解算的误差影响
    3.4 基于气象参数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
    3.5 基于栅格时空参数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模型
        3.5.1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对流层延迟模型推导
        3.5.2 栅格化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模型
    3.6 极地地区导航卫星低仰角对流层斜延迟改正模型
        3.6.1 将GZTDS模型推广到任意坐标点
        3.6.2 基于维也纳映射函数的对流层斜延迟改正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两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两传感器信息融合子系统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
        4.2.1 问题描述
        4.2.2 以INS为基准的状态转移模型
        4.2.3 松组合体制下的量测模型
    4.3 极地地区导航坐标系统一
    4.4 导航信息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动态估计方法
    4.5 基于交互式双模型自适应滤波器的信息融合算法
        4.5.1 自适应信息融合IDM-AF算法
        4.5.2 IDM-AF算法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地地区组合导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描述
    5.3 基于性能退化指示器的多传感器同步信息融合算法
        5.3.1 子系统性能退化指示器
        5.3.2 多传感器同步信息融合算法
    5.4 基于时间配准的多传感器异步信息融合算法
        5.4.1 考虑子系统性能退化的时间配准
        5.4.2 基于置信度实时更新的时间配准与异步融合
        5.4.3 基于离线置信场的时间配准与异步融合
    5.5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
        1.1.2 重力补偿与重力匹配定位的关系
        1.1.3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结构
        1.1.4 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意义
    1.2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3 论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理论基础
    2.1 惯性导航理论基础
        2.1.1 坐标系定义
        2.1.2 惯性导航理论
        2.1.3 惯性导航误差模型
        2.1.4 惯性导航初始对准
    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
        2.2.1 重力位场理论与球谐函数模型
        2.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的重力扰动计算
        2.2.3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计算重力水平扰动
        2.2.4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
    3.1 重力水平扰动影响惯性导航误差机理
        3.1.1 误差机理分析方法
        3.1.2 误差机理分析与结论
    3.2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
        3.2.1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设计思路
        3.2.2 导航坐标系转动向量计算方法
        3.2.3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总结
    3.3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
        3.3.1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设计思路
        3.3.2 姿态更新角速度计算方法
        3.3.3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总结
    3.4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仿真验证
    3.5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海试验证
        3.5.1 试验条件
        3.5.2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试验结果
        3.5.3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效果与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补偿的影响与零偏估计方法
    4.1 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的影响
        4.1.1 加速度计零偏与重力水平扰动的耦合
        4.1.2 补偿加速度计零偏必要性分析
    4.2 基于重力矢量测量的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
        4.2.1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设计
        4.2.2 捷联式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
        4.2.3 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参数
        4.2.4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
    4.3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仿真验证
        4.3.1 重力数据仿真
        4.3.2 加速度计零偏参数设置
        4.3.3 零偏估计算法有效性仿真验证
        4.3.4 零偏估计算法典型应用场景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方法
    5.1 重力补偿目标频段
        5.1.1 惯性导航单通道误差特性频域分析
        5.1.2 重力补偿目标频段的确定
    5.2 目标频段与降阶阶次的关系
        5.2.1 时间频率与空间频率的转换
        5.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阶次的几何意义
        5.2.3 降阶阶次计算
    5.3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方法
        5.3.1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速度补偿算法
        5.3.2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姿态补偿算法
    5.4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速度补偿算法验证
        5.4.1 对比试验设计
        5.4.2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结果对比
        5.4.3 补偿效果对比
    5.5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姿态补偿算法验证
        5.5.1 对比试验设计
        5.5.2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结果对比
        5.5.3 补偿效果对比
    5.6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算法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3)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特征
        1.2.2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1.2.3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1.2.4 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电离层及其不规则结构
    2.1 引言
    2.2 电离层
        2.2.1 电离层的形成
        2.2.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2.3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2.3.1 扩展F
        2.3.2 偶发E层(Es层)
        2.3.3 电离层闪烁
    2.4 太阳与地磁活动的影响及表征参数
    2.5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探测
        2.5.1 电离层垂直探测仪
        2.5.2 闪烁监测设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产生机制
    3.1 引言
    3.2 低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3.3 中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3.4 改进的线性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5 影响线性增长率的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低纬地区扩展F的区域统计特征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电离层扩展F的经向变化特征
        4.3.2 年变化
        4.3.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4.3.4 季节变化
        4.3.5 日变化
    4.4 电离层扩展F的纬向变化特征
        4.4.2 年变化
        4.4.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4.4.4 季节变化
        4.4.5 日变化
    4.5 扩展F区域变化特征的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5.1 引言
    5.2 峰高、虚高、厚度的统计特征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2 峰高的变化特征
        5.2.3 虚高的变化特征
        5.2.4 厚度的变化特征
    5.3 扩展F与临界频率、虚高的相关性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2 F2层临界频率(fo F2)的变化
        5.3.3 F层虚高(h’F)的变化
        5.3.4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
        5.3.5 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6.1 引言
    6.2 扩展F与闪烁的相关性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年变化
        6.2.3 季节变化
        6.2.4 日变化
        6.2.5 相关性分析
    6.3 扩展F与Es层的相关性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年变化
        6.3.3 季节变化
        6.3.4 日变化
        6.3.5 相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7.3 数据来源与处理
    7.4 扩展F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
    7.5 预测模型的精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四、研究的思路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的框架建构
    一、地理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的问题考察
    二、建构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测量框架的依据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测量框架建构
    四、认知过程维度测评举例
第二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核目标设定
    一、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核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二、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核目标设定的依据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核目标的设定
    四、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核目标的分类
第三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内容规范设计
    一、考试内容规范表和试题规范表在大规模教育考试中的作用
    二、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内容规范表的内容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内容规范表的设计
    四、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考试试题规范表的内容
第四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
    一、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原因
    二、影响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因素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背景材料的来源
第五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的命制
    一、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的基本特点
    二、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的主要测量功能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命制的方法
    四、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五、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客观性试题命制的质量核查
第六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命制
    一、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基本特点
    二、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主要测量功能
    三、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命制的方法
    四、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五、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命制的质量核查
第七章 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一、地理开放性试题的概念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三、地理开放性试题命制的方法
    四、地理开放性试题评价的方法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实时非差周跳探测与修复模型
    2.1 引言
    2.2 基于Kalman滤波的预测电离层辅助双/三频周跳修复模型
    2.3 Kalman滤波法相同采样间隔下双/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2.4 Kalman滤波法不同采样间隔下双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2.5 小结和讨论
3 基于全球地面监测站网随机优化方法的GN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与实时钟差估计
    3.1 引言
    3.2 基于概率方法的最小GDOP求解
    3.3 基于SDOP的离散/连续随机优化构型
    3.4 基于SDOP的随机优化选站算法设计
    3.5 基于随机优化算法的超快速轨道确定与实时钟差估计
    3.6 小结和讨论
4 顾及相关性的卡尔曼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
    4.1 引言
    4.2 卫星钟差预报的Kalman算法模型
    4.3 顾及卫星间相关性的Kalman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模型
    4.4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实时钟差短期预报模型
    4.5 CNES多系统实时完整率与精度分析
    4.6 CNES多系统实时钟差频率稳定性与周期特性分析
    4.7 多系统实时/事后钟差短期预报分析
    4.8 小结和讨论
5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实时对流层延迟解算
    5.1 引言
    5.2 多系统实时PPP解算模型
    5.3 基于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ZTD解算模型
    5.4 CUM多系统实时钟差解算分析
    5.5 多系统实时ZTD解算与PPP定位精度整体分析
    5.6 ZTD噪声水平分析
    5.7 多系统实时ZTD解算与PPP定位精度部分测站分析
    5.8 小结和讨论
6 区域大气误差实时建模
    6.1 引言
    6.2 区域实时对流层延迟建模原理
    6.3 区域实时/事后对流层延迟FP/BP/SVM建模对比分析
    6.4 全球/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原理
    6.5 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时空分析
    6.6 区域实时/事后电离层延迟TP/BP/SVM对比建模分析
    6.7 小结和讨论
7 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
    7.1 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结构
    7.2 系统数据传输
    7.3 实时服务系统服务实现
    7.4 小结和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车载定位定向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相关概念
第二章 车载定位定向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2.1 矩阵论基础
        2.1.1 矩阵的基本运算
        2.1.2 最小二乘法
    2.2 导航参数
        2.2.1 地球模型参数
        2.2.2 常用导航坐标系定义
    2.3 卡尔曼滤波技术
    2.4 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算法编排
        2.4.1 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2.4.2 姿态角和姿态矩阵
        2.4.3 导航算法的微分方程
    2.5 编程技术
        2.5.1 程序编程语言
        2.5.2 LabVIEW开发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1 功能需求分析
        3.1.1 客户端通信功能需求
        3.1.2 调试端通信功能需求
        3.1.3 数据采集功能需求
        3.1.4 数据补偿功能需求
        3.1.5 标定参数保存及引用功能要求
        3.1.6 寻北功能需求
        3.1.7 导航功能需求
        3.1.8 自检功能需求
        3.1.9 工作状态反馈功能需求
        3.1.10 通信状态功能需求
    3.2 软件的硬件需求
    3.3 软件的整体方案设计
        3.3.1 导航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3.3.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载定位定向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导航软件模块设计和开发
        4.1.1 IMU采集模块
        4.1.2 预处理模块
        4.1.3 寻北模块
        4.1.4 组合导航模块
    4.2 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的调试与验收
    5.1 软件的调试
    5.2 软件的试验验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授时历》圭表影长数据测量地点考(论文提纲范文)

1《授时历》影长数据对应的观测点地理纬度
2 观测点地理纬度值的成两组集中的分布
3 郭守敬前后两个测影地点的位置
4 郭守敬测影地点的变动:从金中都城到元大都城

(8)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离层探测技术手段
        1.2.2 电离层模型理论与研究方法
        1.2.3 地基GNSS电离层研究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GNSS反演电离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引言
    2.2 电离层的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2.1 电离层的时空形态结构与变化规律
        2.2.2 太阳与地磁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
        2.2.3 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2.3 基于GNSS的电离层TEC提取与模型化原理
        2.3.1 GNSS电离层TEC信息的提取
        2.3.2 GNSS电离层TEC建模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统计Kriging空间内插的中国区域电离层优化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Kriging空间内插原理
        3.2.1 地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2.2 半变异函数理论
        3.2.3 普通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
    3.3 基于Kriging中国区域VTEC精化模型的构建
        3.3.1 电离层TEC估计中半变异函数选取与拟合原则
        3.3.2 VTEC估计时IPP点搜索原则
    3.4 建模结果验证与分析
        3.4.1 中国区域VTEC半变异函数分析
        3.4.2 多种模型建模结果对比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的改进
    4.1 引言
    4.2 基于拟合推估的VCE估计理论与方法
    4.3 基于VCE的 Kriging方法在电离层延迟估计中的应用
    4.4 实验应用分析
        4.4.1 TEC分析
        4.4.2 局部内插分析
        4.4.3 区域整体建模结果分析
        4.4.4 格网点估计精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的验证与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电离层监测分析
        5.2.1 电离层TEC对磁暴的响应分析
        5.2.2 中国区域电离层半年度与季节性异常的监测
    5.3 不同太阳活动水平下电离层精化模型性能分析
        5.3.1 建模残差RMS分析
        5.3.2 格网点估计中误差分析
        5.3.3 外部检核站验证分析
    5.4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对SPP性能影响分析
    5.5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在IC-PPP中的应用与验证分析
        5.5.1 IC-PPP中的电离层先验约束
        5.5.2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精度分析
        5.5.3 电离层对IC-PPP收敛速度和初始定位精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黄土滑坡破坏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1.2.2 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1.3 研究存在问题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主要术语释义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与现状
    2.1 区域地质与构造环境
        2.1.1 区域地质构造
        2.1.2 地层与岩性
        2.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气候
        2.2.3 水文
        2.2.4 植被
        2.2.5 土壤
        2.2.6 土地利用
    2.3 人类活动与黄土滑坡
    2.4 地质灾害现状
第三章 黄土高原滑坡精细化调查
    3.1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思路与路线设计
    3.2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
        3.2.1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与SfM三维重建技术
        3.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3 无人机720°航拍与模型构建
    3.3 黄土滑坡调查成果编目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区域规律
    4.1 总体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
        4.1.1 黄土滑坡点格局空间分布
        4.1.2 黄土滑坡高程分布
        4.1.3 黄土滑坡主坡向分布
        4.1.4 黄土滑坡县域分布
        4.1.5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规律
    4.2 区域分布特征与规律
        4.2.1 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
        4.2.2 黄土滑坡易发性分区
    4.3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5.1 数据来源
    5.2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
        5.2.1 证据权法简介
        5.2.2 证据权法主要实现过程
        5.2.3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选取
        5.2.4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制图技术流程
    5.3 评价结果与区划
    5.4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空间格局验证
        5.4.1 数理统计验证
        5.4.2 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
    6.1 数字地形分析
        6.1.1 概念内涵
        6.1.2 基本内容
    6.2 典型黄土台塬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案例
    6.3 数据源与方法
        6.3.1 数据源与精度分析
        6.3.2 方法论
    6.4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内容与结果
        6.4.1 参数提取和分析
        6.4.2 水文分析
        6.4.3 地形变化监测分析
        6.4.4 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
        6.4.5 形态与结构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丘陵区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
    7.1 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
        7.1.1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7.1.2 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7.1.3 地形因子参数与黄土滑坡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
    7.2 黄土滑坡对流域地貌演化的影响
        7.2.1 两个典型小流域的选取和对比
        7.2.2 定量化评估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7.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地貌演化相互作用模式
        7.3.1 三者之间的关系
        7.3.2 典型案例分析—秦安县南小河贾川村巨型古滑坡
        7.3.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黄土台塬区滑坡动态演变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8.1 泾阳南塬滑坡概况
    8.2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群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8.3 基于谷歌卫星影像的黄土滑坡动态监测
        8.3.1 研究区谷歌卫星影像覆盖情况
        8.3.2 研究区滑坡解译结果与分析
        8.3.3 滑坡引发塬面面积变化及变化速率分析
    8.4 基于地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黄土滑坡高精度形变监测
        8.4.1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结果
        8.4.2 监测结果分析
    8.5 基于滑坡远程在线云平台的地表位移监测
        8.5.1 滑坡监测设备布设
        8.5.2 远程在线云平台
        8.5.3 东风滑坡群远程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8.6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地貌稳定性数值模拟
        8.6.1 Phase2 有限元软件简介
        8.6.2 有限元分析方法流程
        8.6.3 地下水位变化情景下的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
    8.7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模式总结
    8.8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卫星磁测数据处理与地磁场模型反演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磁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地磁测量卫星概况
    1.3 卫星磁力测量及地磁场模型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地磁场模型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卫星磁测基础理论
    2.1 地磁场基础
        2.1.1 地磁场的组成
        2.1.2 地磁指数介绍
    2.2 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
        2.2.1 时间系统
        2.2.2 坐标系统
    2.3 地磁场的解析表示
        2.3.1 地磁场的球谐表达式
        2.3.2 地磁场与重力场球谐分析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磁场模型精度评价及卫星磁测数据仿真
    3.1 地磁场模型简介
        3.1.1 主磁场和地壳场模型
        3.1.2 外源场模型
        3.1.3 综合场模型
        3.1.4 其它类型模型
    3.2 地磁场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3.2.1 传统评价方法
        3.2.2 算例分析
        3.2.3 格网化评价方法
        3.2.4 算例分析
    3.3 卫星磁测数据仿真系统
        3.3.1 卫星轨道的仿真
        3.3.2 地磁场的仿真
        3.3.3 仿真系统的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星磁测数据预处理方法
    4.1 卫星磁测数据预处理基本流程
    4.2 地磁指数条件
        4.2.1 Dst指数的统计分析
        4.2.2 算例分析
    4.3 地方时条件
        4.3.1 地磁日变与地方时条件
        4.3.2 算例分析
    4.4 纬度及轨道高度均匀性条件
        4.4.1 纬度条件
        4.4.2 轨道高度均匀性条件
    4.5 粗差条件
        4.5.1 传统粗差剔除方法
        4.5.2 实测数据分析
        4.5.3 基于抗差估计的粗差剔除新方法
        4.5.4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场的反演
    5.1 主磁场的反演
        5.1.1 卫星磁测数据的仿真
        5.1.2 仿真数据的算例分析
        5.1.3 利用实测数据构建主磁场模型
    5.2 地壳磁场的反演
        5.2.1 不同高度处地磁场变化特征
        5.2.2 卫星轨道高度对地壳磁场反演的影响
        5.2.3 算例分析
    5.3 内外源磁场的分离
        5.3.1 内外源磁场分离方法
        5.3.2 算例分析
    5.4 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反演
        5.4.1 传统求解方法
        5.4.2 算例与分析
        5.4.3 由卫星磁测数据直接求解长期变化的新方法
        5.4.4 算例分析
    5.5 卫星磁测标量数据反演地磁场
        5.5.1 标量数据的使用
        5.5.2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磁测量卫星组网模式分析
    6.1 卫星磁测模式介绍
    6.2 卫星磁测组网方案设计
        6.2.1 卫星参数仿真
        6.2.2 方案设计
        6.2.3 评价指标
    6.3 算例分析及组网方案比较
        6.3.1 主磁场的反演
        6.3.2 地壳磁场反演
        6.3.3 内外源磁场分离
        6.3.4 不同组网方案反演效能比较及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如何测量地理纬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极地地区组合导航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 孙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D]. 铁俊波.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 王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4]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D]. 曾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5]多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模型与方法[D]. 杨旭.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车载定位定向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汪文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授时历》圭表影长数据测量地点考[J]. 肖尧,孙小淳.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8(04)
  • [8]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D]. 黄玲. 武汉大学, 2019(06)
  • [9]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D]. 胡胜.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卫星磁测数据处理与地磁场模型反演理论与方法研究[D]. 常宜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如何测量地理纬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