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苗前军[1](1997)在《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文中研究指明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的和学科自身的基础和动力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则侧重于在格式塔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宏"的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并从定相思维及其可视化、"宏"化和"微"化、结构的动态化及表征的符号化等几个重点特征上阐明了格式塔对地理信息学的基础支撑和推进作用。提出了格式塔化是作为一门现代综合和集成学科的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夏雷[2](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项星玮[3](2013)在《基于“空隙”差异的建筑“编织”物理透明性及其背后的现象透明性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发展至今,已经产生了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形态。其中,又以“编织”这种形态较为特殊。以往,它常常是作为建筑的结构部分出现的;但现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它开始频频出现在城市各种类型的建筑中,或与表皮发生着关联,或与参数化建构发生着关联,亦或与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发生着关联。总体来看,它已俨然成为了当代建筑最活跃的一份子之一。然而,尽管建筑“编织”现象已经十分常见,但针对它的专门研究却并不多。因此,本论文的探讨意在弥补这一缺陷,从一定程度上补充与其有关的理论。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建筑“编织”的物理透明性上,通过回顾“编织”的缘起背景,介绍“编织”的建构内涵,研究格式塔和透明性的相关理论,综合地剖析出“编织”的透明特性和它的“空隙”差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编织”的物理透明性及其后的现象透明性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编织”的历史和它在当代建构中的内涵,为引出“编织”的物理透明性这一要点做准备。其次,本文讨论了“编织”物理透明性中的“空隙”特征和“空隙”的格式塔原理与面层原理,以期为下文核心部分的论述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然后,本文提出了“空隙”的三大差异,重点说明了不同“空隙”差异作用下的“编织”物理透明性情况及其后的现象透明性情况。最后,本文总结了“编织”两种透明性的本质和异同,反思了它们对“编织”的作用。
苗前军[4](1998)在《也谈“Geomatics”的中译名》文中研究表明就“Geomatics”的中文译名,目前基本上倾向于两种,即“地理信息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本文根据作者的一些分析,提出把“Geomatics”译成“地相学。
张蕾[5](2014)在《景观意象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景观意象作为贯穿景观设计构思与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创作者和接受者具有双向的影响作用,是景观创作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作为一个复合的概念,意象研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了景观意象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目前,国内外对景观意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实体景观物象和思维、心理表象两个方面,尽管二者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但本质却是相同的,即共同反映人们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共识性的景观意识——对自然景观认知的经验积累、对人文景观创作的情感需求和对景观艺术创作思维观念的表达,主要的表现途径不仅是视觉上的、感受上的和知觉上的,更是理想中的和想象性、体验性的。由此,景观意象理论的建立和丰富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对景观创作实践和景观理论研究的发展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景观意象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人在景观实践中的意象活动展开。首先,人的景观实践经验和意识获得了连续的意象片段,构成了景观的意象世界。其次,景观意象的意识过程犹如原型的逻辑结构,接受者在预设的景观情境当中,凭借景观实践经验,遵循创作者的安排,逐渐明晰景观的主题和内涵,使景观意象获得共识性的认同。最后,景观意象被固定下来,修正并补充着对景观的意识。其中,意象的结果并不是对景观原型的记忆,而是对景观环境的群体认同和个体意识重叠。论文对景观意象的概念、类型进行解析,提出景观意象由结构、个性和意蕴三个部分组成,并具有主客双重性、多以模糊性和动态组合性的特征,其遵循原型的范式、层次和转译规律,实现实体和虚体的融合。论文应用SPSS方差分析对调研获得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实验,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SPSS方差分析的景观意象分析方法。景观意象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梳理前人的相关理论与论述本研究的新观点。前者在第1章中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部分进行了论述。后者主要包括景观意象的创构、景观意象的表达和景观意象的体验三个部分,及其所形成的创作逻辑框架,分别对景观意象的产生、传达和接受进行了论述。作为景观意象产生的基本动因,景观意象的创构是对景观主体的研究,从心理、审美和文化三个主要的维度展开,引入原型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建立景观意象的创构方法,提出景观意象首先是在心理和思维层面产生的,因而创构也需要首先通过景观原型逻辑结构框架的建立实现原型呈现、原型再现、原型深化和原型转换的心理创构方法架构,然后再从审美和文化的角度对景观意象的物质形态和意蕴进行深层的创构方法探讨,在审美创构的层面提出了审美意识的情境唤起、审美形象的原型再生、审美结构的层级递进和审美意蕴的象征融入创构方法;在文化创构层面提出了历史性关联、文本化转换、符号性转译和主题性设立的创构方法。景观意象的表达,基于景观意义和信息传递的景观意象表达方式是文章研究的重点。首先,根据中国传统“言、象、意”的理论,提出意之思维激发、象之意识渗透和言之知觉关联的表达方式,是从表象层面对表达方式的探讨。其次,深入挖掘景观审美意象的本质,提出审美形态的物象对应、审美意识的符号意指和审美情感的空间移情四种景观意象的审美表达方式。最后,引介语言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对景观意象的文化意蕴进行挖掘,提出:结构价值的语法运用、主题空间的语境表现、历史符号的语意传达和物质景语的语素选择四种表达方式。景观意象的体验,是建立在接受者层面上的,对景观意象体验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其中,体验机制建立的重点在于借助心理、审美和文化三个表征层面,对景观意象创构和表达的信息和内容进行认识和感知,研究认为体验的结果能够作为一种主观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景观意象创构和表达的效果进行反馈,以此来指导创作者不断的进行自我修正。主要从心理表征层面提出:空间意象的叙事结构感知、观景取象的意象图式认知、景观原型的生态意识关注和风险情境的景观情节记忆四种心理体验机制;从审美表征层面提出:兴象之美的意味体验、喻象之美的原型解读、气象之美的意蕴感悟和景象之美的意趣扑捉四种审美体验机制;从文化表征层面提出:历史内涵的价值体悟、时空特质的符号阅读、生态主题的概念理解和诗画意蕴的文本阅读四种文化体验机制。本文通过关于景观意象理论的系统建构,可以看出:景观意象的创构、表达和体验过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景观的设计过程,景观意象更注重人对景观共识性情感和心理的回应,而非简单的景观物质和精神空间创造对人视觉审美和可识别功能需求的满足。景观意象理论的建构是将景观意象看作一个能够不断修正的自循环创作逻辑框架,它能够对景观创作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实践的指导。景观意象理论的深入探讨是对景观理论研究和景观设计实践研究的方法论补充和完善,其重点在于能够在思想层面和创作层面发挥指导和启示的作用。
徐广林[6](2015)在《区域科技人才聚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改革和创新来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然而这些归根到底是依靠创新型人才—一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人力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载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体现在研发、制造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对于科技人才的研究大多是科技人才流动和引进、科技人才的聚集动因和聚集效应、科技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和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等,然而对我国科技人才空间聚集状态、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效益以及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科技人才研究现状,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和人才流动理论,界定了科技人才的相关概念,并对我国区域科技人才的聚集现状进行了描述研究。其次,借鉴人口学、地理信息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参考人口聚集模型和产业聚集模型,设计了科技人才聚集S-C-E三维聚集指标体系以及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在此基础上,测算分析了内陆31个省市2008-2012年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利用Mapinfo绘制了科技人才空间聚集图,同时对省际科技人才聚集进行了聚类分析、聚集结构分析以及聚集的效应和效益分析。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逻辑推理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路径,并提出了科技人才空间聚集与调配的思考和建议。研究结论有:(1)在短期内,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在长期二者之间呈现波浪式上升关系;(2)就科技人才聚集的效益而言,当前我国呈现出东部减、中部增、西部稳的状态;(3)在科技人才聚集的S-C-E模型中,社会聚集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空间聚集指数和经济聚集指数;(4)无论是在科技人才总量上,还是在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上,我国整体上呈现的是东中西部三级阶梯的状态,科技人才聚集的空间差异很大。
张文钰[7](2013)在《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历史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表明,历史文化村镇作为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象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单体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历史环境,更加注重保护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传统风貌的丧失,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以历史遗产保护为主,从绿地系统的视角去整合各类传统空间,作为应对传统村镇绿地空间不成体系和景观风貌危机的有效途径。首先,论文对文献资料和相关规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统绿地空间的特色塑造相结合。其次,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中传统绿地空间的平面形态、功能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宏观层面有借山用水的山水景观空间;中观层面有折射历史的街道空间、静谧宜人的巷道空间、景观多姿的滨水空间、内容丰富的广场空间和气氛活跃的公共绿地空间;微观层面有舒适宜人的院落空间和见缝插绿的宅旁绿地空间。上述研究明确了本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层面从整体山水格局连续性的维护与强化和自然特色天际线的塑造两个方面来对整体自然山水景观进行生态保护;中观层面从主体文化的的确定、街巷空间的传承与延续、滨水空间的的保护与利用、广场空间的保护与再创造、公共绿地空间的穿插与点缀五个方面来营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场所空间;微观层面从院落空间的维护与创造、宅旁绿地空间的充分利用、古树名木的保护三个方面来加强庭院内外生活空间宜居性的构建。然后,引入绿心、绿核、绿廊、绿楔四个相关概念对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各种绿地空间进行整合,构建具有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绿地景观体系。最后,论文以高都历史文化名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高都镇中绿地空间的类型和特征,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将规划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通过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塑造变化丰富的天际线、延续街巷空间的商业功能、利用滨水空间的景观生态功能、保护广场空间的历史特色、活跃公共绿地空间的气氛、充分利用院落内外空间等规划措施,实现高都镇绿地空间文化特色的保护。本次研究旨在保护历史遗产、赋予绿地空间传统特征与景观魅力的同时,营造整体连续的自然山水景观,寓教于游的场所空间和宜游宜居的居住空间。该研究成果不仅为传统村镇景观的特色塑造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其他同类村镇绿地空间的营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而且为现代古村镇绿地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多维度方法。
李万林[8](2008)在《当代非线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当代建筑形态明显的出现了非线性复杂化的特征。针对这一现象,有人把它看为一种和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相似的建筑思潮;有人则把其看作一种新的美学形式风格。无论是将这一趋势看作思潮还是美学风格,它都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和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认识这些越来越多的具有非线性形态的建筑?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而展开的。论文直接从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的特征出发,指出当代非线性建筑形态颠覆了传统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中心性、对称性及稳定性,表现出模糊软化的弱形式化特点,以及对建筑动态性和复杂性追求的倾向。论文通过对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理论和新哲学观与当代建筑形态的相关性研究,指出复杂性科学观及其对当代社会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当代建筑形态非线性化的思维基础;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则为建筑走向复杂性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并以此为认识基础,确立了从研究性设计的角度对当代建筑形态加以研究。本文认为,从设计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当代建筑形态非线性化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一种融合了理性与感性、人文与技术的设计新范式;是设计的创造性与研究的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体;是当代诸多超理性建筑形态之下的核心设计逻辑。因此,论文将设计研究和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二者之间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论文先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建筑形态学为理论研究的工具,从建筑形态构成的材料、结构、几何、环境等方面对非线性建筑加以分析,着重阐述了设计中这些要素的研究对非线性形态生成的作用和关系。然后,论文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图解、算法、模拟等策略等方面,对非线性建筑的生成策略加以了研究和总结。当代非线性建筑超理性的形态并不都是肤浅玩弄形式的结果,相当一部分建筑以设计研究作为设计发展的动力,通过理性、严谨、开放的设计程序实现建筑对复杂世界的真实反映。当代建筑也正是在设计的理性与形态的非理性的悖论中继续前进。
林侠[9](2002)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草图”已经发表,全部序列的测序工作已经接近完成。然而,在给人们带来新的科学知识、理论、技术,宝贵的医学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也会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知识、技术、价值问题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众多研究者分工协作地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冷静的分析、研究、评估甚至是批判。本文的着重点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内涵,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其在认识论和科学哲学方面的意义,以及HGP对社会、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影响四个方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考察和评估,并对基因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向作一些分析。目的在于及时认清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基因技术与理论的主要科学与技术内容,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及其对科学、认知、伦理、包括哲学在内的多种学科与理论的启发和挑战。 众所周知,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初,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如此,那时的科学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合作和交流。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这种协作精神正在日益发扬光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项重大意义在于,这个人类科学史上的创举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模式来完成的,由各国政府及民众公益团体资助,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与美国6个国家的20个中心组成国际协作组,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所有的数据都将在公共网站上即时公布,而且对于这些数据的使用与传播没有任何的限制,“全球合作、免费共享”。 因此,我们应当探索并采取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与我国现有科研机制的创新相结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打破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尽快跨越发展生物高新技术所面临的极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抓住机遇,走出一条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具体情况的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新路,从而使我国在21世纪这个生物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在基因技术领域有自己独立的一席之地。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以及所谓的“后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学的世纪和一个基因技术的时代。 ②现代高技术学科有一个较为普遍、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不再象经典科学那样:科学理论有着较为明显的逻辑结构,并与其技术和应用都存在着明显的分野;现代高技术,其理论、技术和应用纠缠在一起,难以区分。以生物高技术为例:基因理论和基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此,其技术、实验数据、统计数据以及理论假说交织在一起,呈现混合生长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技术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也决定着人们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知程度。 ③通过对基因理论和基因技术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出:现代的生物高新技术呈现出逐渐加速的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如,基因技术与蛋白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和混合生长——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芯片技术以及设想中的生物计算机技术。 ④生物体是复杂系统。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基因理论和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大都是运用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方面。然而,迄今为止生物还原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生物现象就可以完全还原为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生物理论就可以最终完全由物理和化学定律来书写,那种较为强硬的还原论观点认为:“生命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物理、化学现象”将来并不一定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人体无可置疑是一个复杂系统, ④生物体是复杂系统。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基因理论和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大都是运用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方面。然而,迄今为止生物还原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生物现象就可以完全还原为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生物理论就可以最终完全由物理和化学定律来书写,那种较为强硬的还原论观点认为:“生命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物理、化学现象”将来并不一定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人体无可置疑是一个复杂系统,如果考虑到人类的意识和智慧问题,可以讲,作为生物体的人本身和人的意识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研究的问题中最为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整体和突现的特性。 ⑤生物科学和物理、化学科学的不同,在于它必须面对群体现象(与本质论相对)、几率和偶然性(与决定论相对)、多元性和多态性(与普适论相对)和整体性和突现(与还原论相对)。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认识基因奥秘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面对生物现象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的不连续性(断续性)、不可分离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工作草图”刚刚完成,其“精细图”尚未完成,预计可在2003年内完成。因而,无论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仍在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其潜?
刘传勇[10](2019)在《基于建成区平面形态和地理信息整合的襄汾县丁村聚落空间量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乡村聚落源自建筑单体的集聚,在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下孕育,是认知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襄汾县的丁村聚落拥有着“丁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丁村民居”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方汉民族的典型聚落代表。而在既往的丁村聚落研究中,微观维度的建筑单体研究更多,中观和宏观维度的研究极少,更鲜有对聚落空间形态的量化分析。基于此,本文以丁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面图形量化和的地理信息整合分析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平台,分别从中观和宏观两个维度研究丁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填补对丁村所在的襄汾县的内聚落规模、密度、分布方向和分布模式的宏观维度认知,并通过对丁村聚落1977年和2018年的边界与形状、空间与结构、建筑与秩序的中观维度对比认知,期望从中探索出两个维度下针对聚落属性的科学理性的空间认知量化方法。论文第一部分讨论了丁村聚落1977年和2018年建成区平面形态的边界与形状、空间与结构以及建筑与秩序的变化与特点,综合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计算机图形学等理论与方法,分析其所对应的加权平均指数、分形维数和综合紊乱指数数据,探索中观维度对丁村聚落新的空间认知,以期对其保护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论文第二部分讨论了丁村所在的襄汾县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通过地理信息的整合,本文分别从聚落规模、聚落密度、聚落分布方向和聚落分布模式等角度探讨襄汾县共同体中聚落的属性特点,分析了其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最邻近指数及核密度指数,以及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子,探索宏观维度对丁村聚落新的空间认知,以期从宏观角度更准确认知丁村聚落的相关问题。综上,本文从中观和宏观维度出发对丁村聚落空间进行研究,希望在传统微观维度的定性研究方法之外,运用平面形态和地理信息整合的量化分析方法提供更加具体精准的空间形态描述,并探讨聚落形态空间的内在机制,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方法,对更加深入认知聚落起到推进作用,并希望本研究能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有所借鉴。
二、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2)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村落风貌特色 |
1.3.3 风貌数据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空间形态理论 |
2.1.3 场所文脉理论 |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
2.2.4 村落风貌规划 |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
3.3.1 路网形态 |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
3.3.3 开敞空间 |
3.3.4 绿化与设施 |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
3.5.1 建筑平面布局 |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
5.5.1 系统用户管理 |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空隙”差异的建筑“编织”物理透明性及其背后的现象透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元化背景下的建筑“编织”研究与实践 |
1.1.2 近年来建筑“编织”研究方向的转变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编织”的概念 |
1.4.2 物理透明性的概念 |
1.4.3 “编织”的物理透明性 |
1.4.4 “编织”的现象透明性 |
1.4.5 “空隙”差异的概念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编织”的历史与物理透明性 |
2.1 森佩尔等人的编织观 |
2.2 “建构”背景下的“编织”内涵 |
2.2.1 “编织”的体系特征 |
2.2.2 “编织”的多元发展特性 |
2.2.3 “编织”及其物理透明性在当代的显现 |
2.3 “编织”的物理透明性 |
2.3.1 “编织”物理透明性的界定 |
2.3.2 “编织”物理透明性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织”的物理透明性及其“空隙”内涵 |
3.1 “编织”物理透明性中的“空隙”特征 |
3.1.1 “编织”中的“空隙”概念 |
3.1.2 物理透明性与“空隙”的内在关系 |
3.2 “空隙”中的格式塔原理 |
3.2.1 “空隙”中的格式塔完形原理 |
3.2.2 “空隙”中的格式塔相似性原理 |
3.2.3 “空隙”中的格式塔“图底关系”原理 |
3.3 “空隙”中的面层原理 |
3.3.1 “空隙”中的面层定义 |
3.3.2 “空隙”中的面层与视觉观察顺序 |
3.3.3 视觉观察顺序与“编织”的物理透明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隙”差异与“编织”物理透明性的关系 |
4.1 “空隙”的三大差异 |
4.1.1 “空隙”的比例、大小形状与材料差异 |
4.1.2 “空隙”与整体“空隙”率的差异 |
4.1.3 “空隙”的“编织”方式的差异 |
4.2 “空隙”三大差异对“编织”物理透明性的作用 |
4.2.1 作用之一:“空隙”的建筑两要素的影响 |
4.2.2 作用之二:整体的格式塔原理的影响 |
4.2.3 作用之三:不同的“编织”方式的影响 |
4.3 “空隙”差异作用的延续:物理透明性背后的现象透明性 |
4.3.1 从“编织”的物理透明性到现象透明性 |
4.3.2 现象透明性的界定和内涵 |
4.3.3 “空隙”的三大差异与现象透明性 |
4.3.4 “编织”现象透明性中的知觉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编织”透明性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5.1 “编织”透明性研究的总结 |
5.1.1 物理透明性与现象透明性的本质 |
5.1.2 物理透明性与现象透明性的异同 |
5.2 “编织”透明性研究的反思 |
5.2.1 透明性作为观察方法 |
5.2.2 透明性作为设计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景观意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
1.2.2 景观理论的研究 |
1.2.3 景观领域中的意象理论研究 |
1.2.4 与本课题相关的其它理论研究 |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景观意象概述 |
2.1 景观意象的概念解析 |
2.1.1 景观的概念界定 |
2.1.2 意象的概念辨析 |
2.1.3 意象与景观 |
2.2 景观意象的类型 |
2.2.1 意象主体角度的分类 |
2.2.2 景观客体角度的分类 |
2.3 景观意象的特点 |
2.3.1 主客双重性 |
2.3.2 多义模糊性 |
2.3.3 组合动态性 |
2.4 景观意象的构成 |
2.4.1 结构之象 |
2.4.2 个性之象 |
2.4.3 意蕴之象 |
2.4.4 实例分析 |
2.5 景观意象的表征 |
2.5.1 心理表征 |
2.5.2 审美表征 |
2.5.3 文化表征 |
2.6 景观意象中的原型 |
2.6.1 景观意象的原型解析 |
2.6.2 景观意象的原型范式 |
2.6.3 景观意象的认知结构 |
2.6.4 景观意象的原型转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景观意象的创构 |
3.1 景观意象的心理创构 |
3.1.1 原型呈现 |
3.1.2 原型再现 |
3.1.3 原型深化 |
3.1.4 原型转换 |
3.2 景观意象的审美创构 |
3.2.1 审美意识的情境唤起 |
3.2.2 审美形象的原型再生 |
3.2.3 审美结构的层级递进 |
3.2.4 审美意蕴的象征融入 |
3.3 景观意象的文化创构 |
3.3.1 历史性关联 |
3.3.2 文本化转换 |
3.3.3 符号性转译 |
3.3.4 主题性设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意象的表达 |
4.1 景观意象的心理表达 |
4.1.1 意之情境激发 |
4.1.2 象之意识渗透 |
4.1.3 言之知觉关联 |
4.2 景观意象的审美表达 |
4.2.1 审美形态的物象对应 |
4.2.2 审美意识的符号意指 |
4.2.3 审美情感的空间移情 |
4.3 景观意象的文化表达 |
4.3.1 结构价值的语法运用 |
4.3.2 主题空间的语境表现 |
4.3.3 历史符号的语意传达 |
4.3.4 物质景语的语素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景观意象的体验 |
5.1 景观意象的心理体验 |
5.1.1 空间意象的叙事结构感知 |
5.1.2 观景取象的意象图式认知 |
5.1.3 景观原型的生态意识关注 |
5.1.4 风险情境的景观情节记忆 |
5.2 景观意象的审美体验 |
5.2.1 兴象之美的意味体验 |
5.2.2 喻象之美的原型解读 |
5.2.3 气象之美的意蕴感悟 |
5.2.4 景象之美的意趣捕捉 |
5.3 景观意象的文化体验 |
5.3.1 历史内涵的价值体悟 |
5.3.2 时空特质的符号阅读 |
5.3.3 生态主题的概念理解 |
5.3.4 诗画意蕴的文本品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区域科技人才聚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人才聚集的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 |
2.1.2 科技人才 |
2.1.3 科技人才聚集 |
2.1.4 科技人才聚集指数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评述 |
2.3 科技人才聚集的相关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人才流动理论 |
2.4 我国科技人才聚集现状分析 |
2.4.1 科技活动人员聚集现状 |
2.4.2 试验与发展人员聚集现状 |
2.4.3 专业技术人员聚集现状 |
2.4.4 两院院士聚集现状 |
2.4.5 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聚集情况 |
第三章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模型构建 |
3.1 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模型 |
3.1.1 人口聚集模型 |
3.1.2 产业聚集模型 |
3.2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指标选取 |
3.2.1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测度目标 |
3.2.2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S-C-E结构 |
3.3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模型构建 |
3.4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测度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空间测度分析 |
4.1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指数测算 |
4.1.1 数据选取 |
4.1.2 聚集指数测算 |
4.1.3 聚集指数结果分析 |
4.2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聚类分析和结构分析 |
4.2.1 聚集聚类分析 |
4.2.2 聚集结构分析 |
4.3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和效益分析 |
4.3.1 聚集效应分析 |
4.3.2 聚集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5.1 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5.2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
5.2.1 2008年数据回归分析 |
5.2.2 其他年份的回归分析 |
5.3 科技人才聚集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5.4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
5.5 科技人才聚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 |
5.6 科技人才聚集的思考和建议 |
5.6.1 科技人才聚集策略 |
5.6.2 我国科技人才区域调配的思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研究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相关规划解读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 相关规划的编制内容与规划方法的解读 |
2.3 本章小结 |
3 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的分类及特征解析 |
3.1 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环境层次的划分 |
3.2 历史文化村镇的宏观景观环境特征 |
3.3 历史文化村镇的中观景观环境特征 |
3.4 历史文化村镇的微观景观环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探索 |
4.1 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的思路 |
4.2 相关规划理论综述 |
4.3 宏观—整体自然山水景观的生态保护 |
4.4 中观—场所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 |
4.5 微观庭院内外生活空间宜居性的构建 |
4.6 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体系的分解与整合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高都历史文化名镇绿地景观规划 |
5.1 高都镇绿地景观的基础分析 |
5.2 高都镇绿地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5.3 宏观—“一城三山,两水萦绕”山水景观格局的生态保护 |
5.4 中观—场所空间中传统文化氛围的延续与营造 |
5.5 微观庭院内外生活性空间的保护和利用 |
5.6 构建绿地景观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当代非线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范围 |
1.2.1 非线性相关概念释义 |
1.2.2 建筑形态学 |
1.2.3 设计研究视角的确立 |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4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2 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特征分析 |
2.1 现代主义之后建筑形态的发展脉络 |
2.1.1 后现代主义建筑形态特点 |
2.1.2 解构主义的建筑形态 |
2.1.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形态发展 |
2.2 当代建筑形态评价标准的转变 |
2.2.1 比例与尺度的缺席——拓扑分形 |
2.3 当代非线性建筑的形态特征 |
2.3.1 动态化 |
2.3.2 弱形式 |
3 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设计的思维基础 |
3.1 复杂性科学观的形成 |
3.1.1 复杂性科学 |
3.1.2 复杂性科学范式 |
3.1.3 非线性科学与当代建筑的发展 |
3.2 新哲学观的推动 |
3.3 非线性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 |
3.3.1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建筑发展 |
3.3.2 信息化和影像文化的影响 |
3.3.3 当代建筑的非线性美学思维 |
3.4 设计研究——当代的建筑设计范式 |
3.4.1 设计方法运动 |
3.4.2 当代研究性设计(Design as Research) |
4 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设计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 材料研究下的非线性建筑形态生成 |
4.1.1 既有材料的发展与非线性形态生成 |
4.1.2 新材料研究与非线性形态生成 |
4.2 结构研究下的非线性建筑形态生成 |
4.2.1 对合理、高效的结构形式探索 |
4.2.2 当代非线性结构形式的探索 |
4.3 环境研究下的非线性建筑形态生成 |
4.4 新几何学研究下的非线性建筑形态生成 |
4.4.1 分形几何研究对建筑形式的拓展 |
4.4.2 拓扑学研究对建筑形式的拓展 |
4.4.3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几何学 |
5 当代建筑非线性形态设计生成策略研究 |
5.1 图解生成 |
5.1.1 图解(diagram) |
5.1.2 彼得·埃森曼的图解 |
5.1.3 UN Studio 的图解 |
5.2 计算生成 |
5.2.1 密度研究 |
5.2.2 算法生成 |
5.3 模拟生成 |
5.3.1 地形模拟 |
5.3.2 互动性研究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
第一篇 基因科学发展的前沿探索 |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简介 |
第二节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
第二章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同步发展及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数据、信息、知识和产业 |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推动力 |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学科分类与数据类型 |
第四节 基因组生物学及其科学内涵 |
第五节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同步发展 |
第三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成果与内涵 |
第一节 基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第二节 DNA测序的方法和艺术 |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成果 |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序列所揭示的新的科学内涵 |
第二篇 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 |
第四章 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科学----真正永无止境的前沿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概观 |
第三节 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
第五章 我国生物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的发展战略和科研实力分析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 |
第二节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在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研发现状和科研进程 |
第四节 我国基因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
第五节 我国开展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优势与策略 |
第三篇 基因科学的哲学和伦理分析 |
第六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思考 |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ELSI”研究 |
第二节 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对传统伦理价值系统的冲击 |
第三节 基因技术与人的生命和生存状态 |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ELSI”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七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哲学解析 |
第一节 从遗传因子到DNA:基因概念涵义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还原论和整体论 |
第三节 基因组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研究 |
第四节 简短的结论----未完成的探索 |
附录一、 人类基因计划关键词和术语解释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建成区平面形态和地理信息整合的襄汾县丁村聚落空间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乡村聚落发展的重视 |
1.1.2 聚落空间认知角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1.1.3 量化分析方法在聚落研究中的兴起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
1.2.2 山西乡村聚落及丁村聚落研究综述 |
1.2.3 空间量化分析在聚落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中观维度下基于建成区平面形态的丁村空间量化分析 |
2.1 中观维度下的聚落物质形态构成 |
2.1.1 建筑单体汇聚而成聚落 |
2.1.2 聚落物质形态构成 |
2.2 边界与形状 |
2.2.1 边界的属性和类型 |
2.2.2 丁村聚落边界图形的形态量化分析 |
2.2.3 丁村聚落边界图形的空间量化分析 |
2.2.4 小结 |
2.3 空间与结构 |
2.3.1 丁村聚落空间的分类与结构 |
2.3.2 丁村聚落空间的量化分析 |
2.3.3 小结 |
2.4 建筑与秩序 |
2.4.1 建筑、秩序及其要素 |
2.4.2 聚落建筑单体网络图 |
2.4.3 丁村聚落的建筑秩序量化分析 |
2.5 小结 |
3 宏观维度下基于地理信息整合的丁村空间量化分析 |
3.1 宏观维度下的聚落空间研究框架 |
3.2 襄汾县域聚落概况 |
3.3 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1 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 |
3.3.2 数据分析方法 |
3.4 丁村所在县域的聚落空间体系量化分析 |
3.4.1 聚落规模特征 |
3.4.2 聚落集聚特征 |
3.4.3 聚落空间分布方向 |
3.4.4 聚落空间分布模式 |
3.4.5 聚落密度分析 |
3.5 丁村所在县域的聚落空间格局影响因子分析 |
3.5.1 海拔与聚落空间分布的关系 |
3.5.2 坡度与聚落空间分布的关系 |
3.5.3 海拔与聚落规模的关系 |
3.5.4 河流与聚落空间分布的关系 |
3.6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中观维度下基于建成区平面形态的丁村空间量化分析 |
4.1.2 宏观维度下基于地理信息整合的丁村空间量化分析 |
4.2 中观和宏观维度下乡村聚落量化认知的再思考 |
4.2.1 中观维度下聚落的量化认知 |
4.2.2 宏观维度下乡村聚落的量化认知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附录 |
A. 各时期丁村聚落平面图 |
B. 1977年丁村聚落建筑单体网络图数据表 |
C. 2018年丁村聚落建筑单体网络图数据表 |
D. 襄汾县乡村聚落属性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理信息学形成和发展的“格式塔”基础与动力[J]. 苗前军. 东北测绘, 1997(04)
- [2]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空隙”差异的建筑“编织”物理透明性及其背后的现象透明性研究[D]. 项星玮.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 [4]也谈“Geomatics”的中译名[J]. 苗前军. 东北测绘, 1998(03)
- [5]景观意象理论研究[D]. 张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区域科技人才聚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 徐广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8)
- [7]历史文化村镇绿地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张文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8]当代非线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李万林. 重庆大学, 2008(06)
- [9]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D]. 林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10]基于建成区平面形态和地理信息整合的襄汾县丁村聚落空间量化分析[D]. 刘传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