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炉硅镁钾肥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汤建伟,许秀成,化全县,刘咏,王保明,刘丽[1](2018)在《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文中指出回顾我国磷肥工业从低浓度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工业起步,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进步;分析低浓度磷肥在磷肥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萎缩的诸多因素,以及新时代低浓度磷肥复兴的内在动力;提出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建议措施。
蔡光华[2](2017)在《活性氧化镁碳化加固软弱土的试验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研究低碳、环保和高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发展的趋势,以活性氧化镁(MgO)和二氧化碳(CO2)为新型固化剂代替传统硅酸盐水泥来加固软弱土是一项创新的理念和技术,对土木工程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3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01B02-01)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0147)为依托,以活性MgO碳化加固典型软弱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活性MgO处理土的碳化加固机理和工程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微观试验和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 MgO掺量、碳化时间、初始含水率、MgO活性指数、天然土土性和CO2通气压力等因素对碳化固化土物理化学、电阻率、力学强度和微观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 MgO碳化固化土的基本模型,提出了 MgO碳化固化法的施工工艺。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系统总结了软土地基加固、MgO水泥、碳化/固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活性MgO在土体碳化加固及CO2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分析了 MgO固化土的碳化效果、耐久性、微观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2)系统研究了 MgO掺量、初始含水率(似水灰比)、碳化时间、MgO活性指数、天然土土性和CO2通气压力等因素对MgO碳化固化土物理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碳化土的物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gO固化土的碳化是一个剧烈的放热过程,温度升高25℃以上;当MgO掺量少、MgO活性指数低、细粒土含量高或通气时间足够长时,容易在试样侧面形成以横向为主的裂纹;MgO碳化土的质量、体积和密度较碳化前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含水率、比重、孔隙率和饱和度较碳化前明显减小,且碳化土的物理指标与似水灰比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进行拟合。(3)通过对MgO碳化固化土电阻率、孔隙液电导率和pH值的测试,研究了 MgO掺量、初始含水率(似水灰比)、碳化时间、MgO活性指数和天然土土性等因素对碳化土电阻率、孔隙液电导率和pH值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碳化土电阻率与含水率、孔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基于似水灰比和碳化时间的电阻率预测方程;根据Archie电阻率推广模型,建立了电阻率-孔隙率-饱和度模型,分析了电阻率与孔隙液电导率和体积含水率间的关系,论证了 Archie推广模型在MgO碳化固化土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碳化土电阻率较碳化前显着提高,电阻率与物理指标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进行拟合;MgO碳化土 pH值(10.41-11.03)较碳化前降低,且远低于石灰和水泥固化土的pH值。(4)通过MgO碳化固化土的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 MgO掺量、碳化时间、初始含水率、MgO活性指数、土性和CO2通气压力等条件对MgO碳化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破坏应变和变形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相关条件下的强度预测模型,阐释了碳化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gO固化粉土碳化6 h后的强度高于相同掺量下28d水泥土的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随MgO掺量、碳化时间或MgO活性指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初始含水率或似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碳化土强度从高到低对应的土体依次为:粉土、粉质黏土、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和淤泥质黏土;提高CO2通气压力(200或300kPa)可加速MgO固化土的碳化速率。碳化进程中MgO固化土试样呈现由弹塑性材料向脆性材料发展的趋势;碳化土的破坏应变范围(0.5%~2.6%)较碳化前有所减小,变形模量大体上随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碳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和pH值的增加而降低,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电阻率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表明用无损的电阻率法来评价碳化固化土强度是可行性的。(5)通过MgO碳化固化土的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MgO碳化固化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碳化/固化土的渗透系数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碳化土的渗透系数略高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碳化粉土的渗透系数大于碳化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固化粉土碳化6.0h后的渗透系数达到最小,而碳化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随碳化时间缓慢增长;随初始含水率增加,碳化粉土的渗透系数略有降低而碳化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却增加;碳化土的渗透系数随CO2通气压力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碳化土的渗透系数随似水灰比、含水率和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加,且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进行拟合。(6)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压汞试验(MIP)等测试,阐明了 MgO碳化土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和微观孔隙的变化特征,分析了碳化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三水碳镁石XRD峰值强度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碳化固化土的微观机理;通过HNO3酸化和热分析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MgO固化土的碳化程度或CO2吸收量,揭示了碳化土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碳化土的主要矿物为棒状三水碳镁石、薄片或细丝状球碳镁石/水碳镁石等,尤其以三水碳镁石最为显着;随碳化持续,氢氧化镁先转化为球碳镁石/水碳镁石,后形成三水碳镁石晶体。随MgO掺量、碳化时间、MgO活性指数或CO2通气压力的增加,碳化土的孔隙体积减小而CO2吸收量增加;随似水灰比或天然土液限的增加,碳化土孔隙体积增加而CO2吸收量减小;且存在最优初始含水率(25%)和MgO掺量(20%),使碳化土孔隙体积最小、CO2吸收量最高。三水碳镁石的XRD峰强与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证实了三水碳镁石对碳化土强度提高的重要性;MgO碳化固化土的加固机理主要包括水化反应、离子交换吸附、碳化反应和填充效应,提出了粉土和粉质黏土的碳化结构模型。(7)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 MgO碳化软弱地基土的加固效果,提出了 MgO整体碳化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碳化反应产生的温度高于水化反应产生的温度,上层地基土的温度、强度和碳化度较下层地基土明显提高,上层碳化土的含水率和pH值较下层碳化土偏小;离气源越近,碳化温度、地基回弹模量、贯入阻力、强度和碳化度越高;碳化粉土的温度上升速率、回弹模量和贯入阻力较碳化粉质黏土大;采用管注-覆盖整体碳化工艺可以实现现场软弱土的碳化加固,应用中需在底部通气,控制管注气源间距不超过40cm。
刘佳囡[3](2017)在《钾长石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钾长石是一种呈架状结构的铝硅酸盐,其含有大量的硅和铝。若仅作为钾资源开发利用,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生成的渣将造成环境的污染。本文以钾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碳酸钠中温焙烧法进行处理,设计了一条综合利用硅、铝、钾和钠的工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硅、铝、钾、钠等有价元素在反应中的物相转变过程及走向,得到了钾长石中有价元素提取的理论及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了碳酸钠焙烧法从钾长石中提取二氧化硅的可行性。确定了碳酸钠焙烧法提取二氧化硅的工艺,通过对焙烧和碱溶出两个工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结论如下:在碱矿摩尔比1.2:1,反应温度875℃,反应时间80 min,矿物粒度74~89 μm的焙烧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提取率达到98.13%;在溶出温度95℃、溶出时间8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熟料粒度74~89 μm、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2 mol/L的碱溶出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溶出率达到99%。2.通过对碳酸钠中温焙烧过程的研究,发现焙烧过程符合1-(1-α)1/3=kt方程。由Arrhenius方程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8.13 kJ/mol。焙烧反应过程可描述为:1-(l-α)1/3 = 3.12×105×exp[-188130/(RT)]t3.通过对熟料溶出过程的研究,发现熟料溶出过程符合l-(l-α)1/3=kt方程。溶出过程分为溶出反应前期和反应后期两个阶段,由Arrhenius方程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24 kJ/mol,29.94 kJ/mol。溶出反应过程可描述为:反应前期:1-(1-α)1/3 = 7.074×exp[-15239/(RT)]t反应后期:1-(1-α)1/3 = 2.18××10-2×exp[-29940/(RT)]t4.对焙烧熟料碱溶后得到的硅酸钠溶液,采用分步碳分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碳分条件:碳分终点pH值9.0,温度50℃,CO2流速6mL/min,搅拌速度600 r/min,加入体积比1:9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二氧化硅的沉淀率可达99.8%,二氧化硅粉体粒度200 nm,符合HG/T3065-1999标准。5.研究了硅酸钠溶液与氧化钙反应制备轻质硅酸钙产品的工艺。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钙硅摩尔比1:1,反应时间40 min,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沉淀率可达99.28%。6.对碱溶渣采用酸化、水溶、沉铝、碱溶、碳分等工序处理,提取制备高纯氢氧化铝、氧化铝和氧化铁,达到铝和铁与钾、钠分离的目的。综合后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在酸矿摩尔比2.4:1、硫酸质量分数90%、酸化时间5 min的酸化条件下,铝提取可达到94.36%。在水溶温度90℃、水溶时间10 min、液固比5.5:1、搅拌速度400 r/min的水溶条件下,铝溶出率可达到99.21%。在溶液终点pH值4.8、沉铝温度50℃、陈化时间40min、碳酸钠浓度300 g/L的沉铝条件下,铝沉淀率可达到99%。在溶液终点pH值14,碱溶温度80℃,碱溶时间30 min的碱溶条件下,铝溶出率达到99.42%,铁去除率达到99.63%。在溶液终点pH值9.0,碳分温度40℃,CO2流速选择6 mL/min的碳分条件下,铝沉淀率达到98.69%。7.利用沉铝后得到的酸性溶液制备硫酸钾、硫酸钠和硫化钠产品。采用分步结晶法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钠。结果表明:在结晶温度40℃,搅拌速度400r/min,结晶时间4 h的条件下,硫酸钾的结晶率可达88.17%;在结晶温度10℃,搅拌速度400 r/min,结晶时间8 h的条件下,硫酸钠的结晶率可达90.13%。采用煤炭、CO、H2还原法制备硫化钠产品。结果表明:煤炭还原法制备硫化钠,在硫酸钠与煤炭摩尔比1:8,反应温度700℃,反应时间5 h的条件下,硫酸钠的转化率可达82.13%;CO还原法制备硫化钠,在反应温度675℃,反应时间120min,料层厚度小于4 cm的条件下,硫酸钠的转化率可达93%;H2还原法制备硫化钠,在反应温度610℃,反应时间90 min,料层厚度小于2.5 cm的条件下,硫酸钠的转化率可达94.25%。本文以钾长石为研究对象,设计一条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从钾长石中提取硅、铝、钾、钠制备超细二氧化硅、高纯氢氧化铝、紧缺硫酸钾和硫化钠的工艺。整个过程无废渣、废气、废渣的排放,实现钾长石的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
万革枝[4](2016)在《磷钾页岩矿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氢钾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可溶性钾矿资源短缺,难溶性钾矿资源较为富厚,开发难溶性钾矿来填补可溶性钾矿资源的缺乏是国内持久重视的课题。本研究所用的原料是磷矿开采过程中被废弃的底板层,该底板层其上是含钾页岩,其下是中低品位的磷矿石,开发利用废弃板层这一类含钾页岩以弥补可溶性钾盐市场不足。而且,磷矿资源高品位矿少、低品质矿偏多。结合含钾页岩和中低品位磷矿来制取磷钾盐,解决了钾资源的浪费及对贫矿的合理利用问题。采取四苯硼酸钠重量法测钾和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磷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常温常压下磷酸与硫酸耦合分解富钾页岩和磷矿的情况,探索了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氢钾脲的工艺,重点研究了中间产物磷酸二氢钾的预处理及澄清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常温常压下磷酸与硫酸耦合分解富钾页岩和磷矿,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钾磷矿的质量配比0.8,反应的液固比3︰1(mL/g),硫酸浓度50%,反应温度120℃,反应5h,钾的提取率可达76.08%。通过正交实验表明:磷钾矿粉质量配比、反应液固比、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对钾的浸出率均有影响,且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原料质量配比>液固比。(2)在磷酸二氢钾的合成工艺预处理部分,降低磷钾液酸性实验中,探讨了矿粉洗涤的温度、时间、洗涤次数对母液酸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洗涤温度40℃、洗涤时间2h以及洗涤4次对母液的酸性降低效果最好。且降低母液酸性用磷钾矿作为洗涤物优于磷矿洗涤。(3)磷钾矿循环洗涤实验,采用液相与固相逆流的方法,磷浸取率达86.05%,钾浸取率52.24%,实际消耗硫酸占理论硫酸量的118.32%。(4)在磷酸二氢钾的合成工艺澄清浓缩部分,用氢氧化钾继续调节母液的pH,考察了母液的酸性降低对溶液中杂质离子铁铝镁的影响,溶液pH调到4.0-4.2时,杂质去除最佳。浓缩结晶时,加热浓缩后过滤,磷酸二氢钾的纯度可达98.89%,优于加热浓缩不过滤。(5)探讨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合成磷酸氢钾脲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转速以及结晶时间对结晶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80min,搅拌200r/min,结晶时间为12h。
沈家国,谢子楠,杜文成,宋娜[5](2015)在《铜仁钾矿开发现状及前景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介绍了国内含钾岩石开发的主要研究成果、铜仁钾矿开发现状及世界钾肥市场的新变化,并对铜仁发展钾肥产业的前景进行展望,指出资源和市场始终是决定钾肥产业兴衰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钾肥价格低迷会对不溶性钾开发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企业必定要规避这样的商业风险,调整发展方向。虽然不溶性钾矿的开发可能会暂时陷入低潮,但我国农业对钾肥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既需要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决策,也需要地方继续完善配套政策,从长远看不溶性钾矿开发对我国钾肥市场是有益的补充。
汪家铭[6](2014)在《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肥料》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资源化利用工业废物作为新资源和新能源在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的同时,给工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近期资源化利用烧结电除尘灰、磷石膏、炼钢钢渣、脱硫灰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肥料的技术进展。
田宝宝[7](2014)在《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可溶性钾资源短缺,难溶性钾资源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化肥的施用中缺钾现象严重,钾肥主要依赖进口,本文所用的原料矿是一种磷钾矿重选尾矿,其钾含量相对较高,为了解决尾矿的废物资源化问题,又能充分的利用其丰富的钾资源,同时为难溶性钾矿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富钾尾矿在常温常压下与硫酸反应的提钾效果。研究了富钾尾矿与磷矿硫酸体系中提取可溶性钾,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考查了不同条件下钾的浸出,并探讨了不同助剂的加入对实验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常温常压下用硫酸分解富钾尾矿,考查了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实验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60%,硫酸用量为2.5mL/g,反应时间为2h,钾的浸出率在此条件下为13%左右,从上述结果可知,在常温常压下用硫酸与尾矿反应钾的浸出率很低,单纯用硫酸在常温常压下很难破坏含钾矿物内部的硅酸盐结构,需要一定的外加条件才能提高钾的浸出率。2.将富钾尾矿矿粉与磷矿矿粉按一定比例混合与硫酸反应的提钾实验中,钾的浸出效果比较好,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富钾尾矿与磷矿的质量比为0.8,硫酸用量为4.0mL/g,硫酸浓度为6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钾的浸出率在上述条件下为74%左右。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原料配比,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其中原料的配比和硫酸浓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较大。3.在富钾尾矿一磷矿一硫酸体系优化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钾的浸出率,考查了氟化物作为添加剂对实验的影响。氟化钙与氟化钠的加入对钾的浸出率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氟化钙的添加效果比氟化钠更好,钾的浸出率都随着添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用量在60g/100g矿粉时效果最好,钾的浸出率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到8个百分点。4.在富钾尾矿与磷矿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探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实验的影响,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钾的浸出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对钾的浸出率有着显着的提高,当用量在30~50g/100g矿粉时的效果最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钾的浸出率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当用量过高时钾的浸出率还会下降;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添加时实验效果较好,当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配比为3:1时,钾的浸出率可提升十几个百分点。
褚亮[8](2014)在《高炉渣制备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随着中国钢铁产能不断增加,高炉渣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副产物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对高炉渣的产业化利用主要集中在建材领域,附加值较低。高炉渣中含有较多的硅、镁、铝组分,是制备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主要成分。本文以提高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和防止环境污染为目的,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硅酸铝粉体,并利用上述过程产生的废液(提硅废液)制备镁铝尖晶石。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高炉渣前期酸解、提硅、过滤后,滤饼为聚合硅酸,滤液为提硅废液,分别为制备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原料,实验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工艺参数,具体分别为:高炉渣酸解液的最佳pH值为1.52;高炉渣酸解的最佳水渣比为7:1;在生成聚合硅酸的过程中,溶液体系的最佳pH值为3。2、对提硅废液和聚合硅酸进行XRF化学组分分析得到:提硅废液中SiO2的含量仅为0.85%,而分离的聚合硅酸固体中Al2O3和MgO的含量为3.79%和1.03%,由此可以看出高炉渣酸解制备前期原料的实验可以较好的实现高炉渣化学组分的分离。3、高炉渣酸解后提取的聚合硅酸制备超细硅酸铝的实验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聚合硅酸铝碱浸制备水玻璃,在此步骤中探索了两方面的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10%,最佳反应时间为4 h。第二步是水玻璃制备超细硅酸铝,期间探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玻璃与硫酸铝按照n(SiO2):n(Al2O3)=1012配比,反应温度为60℃,硫酸铝溶液加入速度不易过快。4、实验制备的超细硅酸铝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测得SiO2含量为80%82%,Al2O3含量为11%13%,化学组分符合企业通用标准,为非晶结构,但白度略低于企业通用标准,分析其原因为产品中铁含量稍偏多。5、在制备镁铝尖晶石试验中:提硅废液为原料,通过尿素均匀沉淀法合成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后,得到了镁铝尖晶石粉体,并对前驱体合成温度、尿素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保温时间进行了研究,由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炉渣提硅废液制备镁铝尖晶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前驱体合成温度100℃,尿素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倍,煅烧温度1100℃,保温时间2 h。6、在高炉渣提硅废液制备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实验中探索了三种除铁的方法:低脂肪酸萃取除铁的方法可以除去提硅废液中63%的铁杂质,但在萃取过程中会造成铝的损失;低亚硫酸钠对前驱体进行除铁,除铁率达71.2%;高锰酸钾除铁的效果最好,除铁率可以达到95%,但反应会增加锰在溶液中的含量,后期在制备前驱体时锰会随溶液pH值的上升而沉淀下来,影响镁铝尖晶石的性能。综合考虑,本文选择低亚硫酸钠对前驱体除铁。本文以高炉渣为原料制备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不仅为提高了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附加值,而且为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任雪娇[9](2013)在《石膏、钾长石热反应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钾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化肥工业受资源限制发展相对缓慢,土壤“富氮少磷缺钾”的局面日益突出,钾肥需求主要靠进口。磷化工是云南的支柱产业,磷石膏产量每年在1500万吨以上,利用率不足10%,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硫资源循环利用一直是磷石膏利用的研究热点,但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我国可溶性钾资源匮乏,而不溶性钾矿资源则十分丰富,资源优势尚未在化肥行业得到合理利用。在此背景下,本课题提出综合利用云南丰富的磷石膏和钾长石矿制备硫酸原料气和硫酸钾,既解决了磷石膏的环境污染问题,又缓解了我国钾肥进口的压力,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以钾长石、磷石膏、焦炭为主要原料,经机械活化后在高温下焙烧提取可溶性钾盐,以钾溶出率为主要指标,考察了各因素对钾溶出率的影响;讨论了高温下助剂对钾长石结构的影响规律,对钾长石高温焙烧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钾长石机械活化后粘连的颗粒被分散,提高了细度,增大了颗粒的比表面积,破坏了玻璃体的有序结构,新生表面增多,为外部离子瓦解钾长石的硅铝氧网状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2)高温焙烧使钾长石的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呈疏松多孔状,断键数目增多,内能增加,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活性。(3)利用HSC Chemistry5热力学计算软件对钾长石、磷石膏、焦炭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推导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当n(KAlSi3O8):n(CaSO4):n(C)=2:7:3时,反应体系中的硅钙比约为1.0,反应最容易进行。(4)研究了焙烧温度、时间、气氛等活化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活化工艺参数;同时对焙烧样中K2O的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浸取介质、浸取时间、液固比、浸取温度对氧化钾溶出率的影响,在活化、浸取的较优工艺条件下,K2O溶出率达到76%以上。(5)对比钾长石不同焙烧温度的XRD图℃谱发现,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钾长石结构由最初的微斜长石转变为正长石再转变为透长石,晶体结构有序度降低,稳定性下降,反应活性增强。1300时,钾长石晶体衍射峰消失,转化为非晶态,有利于进一步从钾长石中提取钾盐。(6)在高温钾长石晶体结构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钾长石与CaSO4·2H2O、 CaO、CaS、CaSO4·2H2O和CaO混合、CaSO4·2H2O和CaS混合高温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添加剂CaSO4·2H2O与CaO能够促进可溶性钾盐的生成。(7)推导出试验体系钾长石-磷石膏-焦炭的焙烧反应机理,为钾长石高温焙烧制取钾肥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为合理利用我国不溶性钾矿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安安[10](2012)在《镍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探讨》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兴起和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冶炼必然导致大量的尾矿产生。但是我国目前对尾矿处置重视不够,治理方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大量尾矿的堆存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侵占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如堆存不当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不同的尾矿因其理化性质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资源化利用方式,这也增加了尾矿利用的复杂度。因此尾矿的回收处理对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有重大的意义。福建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镍合金冶炼的企业,年排放约30万吨的镍铁尾矿。大量的尾矿堆积危害了当地的环境,同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研究分析推断出该公司冶炼后排放的镍铁尾矿主要成分为镁橄榄石、镁铁橄榄石、磁铁矿。在尾矿成分基本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国内外研究成果,找出了该种镍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生产氢氧化镁与白炭黑。酸浸是镍铁尾矿资源化工艺的前处理,也是整个工艺中的最关键的步骤,目的是将尾矿中的Si、Mg以及其他金属元素有效分离。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种类、酸的浓度、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这几个因素对酸浸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了拟合优化。综合考虑到实际操作工艺与成本,选取最优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30%、温度80℃、时间2h。同时通过热力学分析验证了镍铁尾矿硫酸浸出的可行性;通过改良的收缩核模型对镍铁尾矿硫酸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推断出尾矿渣的酸浸过程符合反应层扩散控制。接着将酸浸后产生的镍铁尾矿硫酸浸出液经过氨水-NaOH法(先经H2O2氧化、氨水法除杂净化,再加入15mol/L的氢氧化钠在40℃50℃下反应20min)制得符合国家行业标准(HG/T3607-2000)的氢氧化镁粉末。硫酸浸出渣经过二元复合浸出法,可以得到符合国家行业标准(HG/T3061-2009)的白炭黑产品。最终实现了镍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尾矿的污染。
二、高炉硅镁钾肥生产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炉硅镁钾肥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我国低浓度磷肥工业发展 |
1.1 过磷酸钙工业发展 |
1.2 钙镁磷肥工业发展 |
2 我国低浓度磷肥技术进步 |
2.1 过磷酸钙技术进步 |
2.2 钙镁磷肥技术进步 |
3 产业调整对低浓度磷肥的影响 |
3.1 低浓度磷肥萎缩的历史背景 |
3.2 新时代低浓度磷肥复兴的动力 |
4 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方向 |
4.1 低浓度磷肥发展建议 |
4.2 近期重点开展的研究和推荐的技术 |
(2)活性氧化镁碳化加固软弱土的试验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地基土加固的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 |
1.2.2 固化材料 |
1.3 氧化镁(水泥)的研究现状 |
1.3.1 氧化镁资源及生产方法 |
1.3.2 活性氧化镁及测定 |
1.3.3 氧化镁水泥 |
1.4 二氧化碳碳化/稳定化研究现状 |
1.4.1 矿物碳化 |
1.4.2 混凝土碳化 |
1.4.3 氧化镁水泥碳化/固化 |
1.5 土体电阻率的研究现状 |
1.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物理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案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2 试样制备与测试内容 |
2.2.1 击实试验与分析 |
2.2.2 试样制备及碳化 |
2.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的物理特性 |
2.3.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2.3.2 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2.3.3 似水灰比的影响 |
2.3.4 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
2.3.5 天然土土性影响 |
2.3.6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电化学特性研究 |
3.1 电阻率和pH值测试方法 |
3.1.1 表观电阻率测试 |
3.1.2 孔隙液电导率测试 |
3.1.3 孔隙液pH值测试 |
3.2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的电阻率特性 |
3.2.1 氧化镁掺量、碳化时间的影响 |
3.2.2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3.2.3 似水灰比的影响 |
3.2.4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3.2.5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3.3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孔隙液电导率 |
3.3.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3.3.2 初始含水率影响 |
3.3.3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3.3.4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3.4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电阻率模型 |
3.4.1 Archie推广模型一 |
3.4.2 Archie推广模型二 |
3.5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的孔隙液pH值 |
3.5.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3.5.2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3.5.3 似水灰比的影响 |
3.5.4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3.5.5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4.1.2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4.1.3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4.1.4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4.1.5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4.2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样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 |
4.2.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4.2.2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4.2.3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4.2.4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4.2.5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4.3 破坏应变与变形模量 |
4.3.1 破坏应变 |
4.3.2 变形模量 |
4.4 碳化固化土的渗透系数 |
4.4.1 固化剂掺量的影响 |
4.4.2 碳化时间的影响 |
4.4.3 初始含水率影响 |
4.4.4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影响 |
4.4.5 似水灰比的影响 |
4.5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的强度预测模型 |
4.5.1 基于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强度预测 |
4.5.2 基于似水灰比和碳化时间的强度预测 |
4.5.3 基于氧化镁活性指数和似水灰比的强度预测 |
4.5.4 基于天然土液限的强度预测 |
4.6 碳化固化土理化指标与强度的关系 |
4.6.1 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
4.6.2 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 |
4.6.3 强度与pH值的关系 |
4.6.4 强度与电阻率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化学成分与碳化度研究 |
5.1 试验内容和方法 |
5.1.1 试样准备 |
5.1.2 X射线衍射试验 |
5.1.3 碳化土酸化试验 |
5.1.4 热分析试验 |
5.2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化学成分分析 |
5.2.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5.2.2 初始含水率和似水灰比的影响 |
5.2.3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5.2.4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5.2.5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5.3 基于碳化产物的强度分析 |
5.4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碳化度分析 |
5.4.1 基于硝酸酸化法的二氧化碳含量测试 |
5.4.2 碳化固化土的热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镁固化土碳化加固机理与微观结构模型 |
6.1 试验内容和方法 |
6.1.1 扫描电镜试验 |
6.1.2 高压孔隙试验 |
6.2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微观结构演化规律 |
6.2.1 氧化镁掺量和碳化时间的影响 |
6.2.2 初始含水率和似水灰比的影响 |
6.2.3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6.2.4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6.2.5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6.3 常规能谱分析 |
6.4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微观孔隙分布 |
6.4.1 氧化镁掺量、碳化时间和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6.4.2 氧化镁活性指数的影响 |
6.4.3 天然土土性的影响 |
6.4.4 二氧化碳通气压力的影响 |
6.5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微观加固模型 |
6.5.1 氧化镁固化土碳化加固机理 |
6.5.2 碳化加固粉土的结构模型 |
6.5.3 碳化加固粉质黏土的结构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氧化镁碳化固化土模型试验及施工工艺 |
7.1 模型设计与试验方案 |
7.1.1 模型设计 |
7.1.2 试验方案 |
7.1.3 测试内容 |
7.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7.2.1 温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7.2.2 动模量结果与分析 |
7.2.3 贯入度结果与分析 |
7.2.4 无侧限抗压强度 |
7.2.5 含水率、pH值与电导率 |
7.2.6 碳化度 |
7.3 微观测试结果分析 |
7.3.1 化学成分分析 |
7.3.2 压汞试验 |
7.3.3 微观结构分析 |
7.3.4 热特性分析 |
7.4 碳化固化法评价及碳化施工工艺研究 |
7.4.1 碳化固化法的分析评价 |
7.4.2 碳化施工工艺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钾长石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钾的性质及用途 |
1.2 钾资源概况 |
1.2.1 钾资源特点及其分布 |
1.2.2 国内钾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
1.3 钾长石资源概况 |
1.3.1 钾长石的基本性质 |
1.3.2 钾长石资源的分布 |
1.3.3 钾长石的用途 |
1.4 钾长石处理技术概况 |
1.4.1 离子交换法 |
1.4.2 硅(铝)氧架破坏法 |
1.5 白炭黑产品的制备 |
1.5.1 白炭黑的性质 |
1.5.2 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
1.5.3 白炭黑的用途 |
1.6 氧化铝产品的制备 |
1.6.1 氧化铝的性质 |
1.6.2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1.6.3 氧化铝的用途 |
1.7 钾长石中提取硅、铝、钾、钠工艺及反应过程的确定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和工艺流程设计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分析 |
2.2.1 化学成分分析 |
2.2.2 物相成分分析 |
2.2.3 微观形貌分析 |
2.3 热重-差热分析 |
2.4 工艺流程设计 |
第3章 钾长石碳酸钠焙烧法提取二氧化硅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分析仪器 |
3.3 实验原理 |
3.4 实验步骤 |
3.4.1 焙烧 |
3.4.2 碱溶 |
3.4.3 分析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焙烧条件对二氧化硅提取率的影响 |
3.5.2 溶出条件对二氧化硅溶出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钾长石和碳酸钠焙烧过程与熟料溶出过程的研究 |
4.1 钾长石和碳酸钠焙烧过程 |
4.1.1 引言 |
4.1.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3 实验步骤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焙烧熟料的溶出过程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硅产品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 |
5.3 实验设备与分析仪器 |
5.4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 |
5.4.1 实验原理 |
5.4.2 实验步骤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轻质硅酸钙的制备 |
5.5.1 实验原理 |
5.5.2 实验步骤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铝产品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酸化 |
6.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2.2 实验原理 |
6.2.3 实验步骤 |
6.2.4 结果与讨论 |
6.3 水溶 |
6.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3.2 实验步骤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沉铝 |
6.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4.2 实验原理 |
6.4.3 实验步骤 |
6.4.4 结果与讨论 |
6.5 碱溶 |
6.5.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5.2 实验原理 |
6.5.3 实验步骤 |
6.5.4 结果与讨论 |
6.6 碳分 |
6.6.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6.2 实验原理 |
6.6.3 实验步骤 |
6.6.4 结果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硫酸钾与硫化钠产品的制备 |
7.1 引言 |
7.2 硫酸钾的制备 |
7.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7.2.2 实验原理 |
7.2.3 实验步骤 |
7.2.4 结果与讨论 |
7.3 硫酸钠的制备 |
7.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7.3.2 实验原理 |
7.3.3 实验步骤 |
7.3.4 结果与讨论 |
7.4 硫化钠的制备 |
7.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7.4.2 煤炭还原硫酸钠制备硫化钠 |
7.4.3 CO还原硫酸钠制备硫化钠 |
7.4.4 H_2还原硫酸钠制备硫化钠 |
7.4.5 硫化钠产品的表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4)磷钾页岩矿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氢钾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钾资源概况 |
1.1.1 钾盐的重要性 |
1.1.2 世界钾资源现状 |
1.1.3 我国钾矿资源利用及现状 |
1.2 磷资源概况 |
1.2.1 世界磷矿资源现状 |
1.2.2 我国磷矿资源利用及现状 |
1.3 湿法磷酸技术 |
1.3.1 国内外湿法磷酸概况 |
1.3.2 湿法磷酸生产基本原理 |
1.4 磷酸二氢钾概述 |
1.5 磷酸氢钾脲的概述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钾含量的测定 |
2.2.2 磷含量的测定 |
2.2.3 氢离子浓度的测定 |
2.2.4 液体密度的测定 |
2.2.5 铁铝镁含量的测定 |
第3章 钾的浸出率探索实验 |
3.1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原料分析 |
3.2.1 矿粉元素分析 |
3.2.2 钾矿粉XRD分析 |
3.2.3 矿粉的灼烧实验 |
3.3 单因素实验 |
3.3.1 磷钾矿质量配比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3.2 液固比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3.3 硫酸浓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4 正交试验 |
3.5 反应热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磷酸二氢钾的生产工艺研究 |
4.1 磷矿浆脱硫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1.3 洗涤温度对磷钾液酸性的影响 |
4.1.4 洗涤时间对磷钾液酸性的影响 |
4.2 磷钾矿浆脱硫 |
4.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2 洗涤次数对磷钾液氢离子浓度的影响 |
4.2.3 洗涤次数对磷钾液密度的影响 |
4.2.4 洗涤次数对磷钾液P、K的影响 |
4.3 磷钾矿循环洗涤脱硫 |
4.3.1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2 反应酸量对洗涤各参数的影响 |
4.3.3 理论酸量与实际酸量的比较 |
4.4 中和净化过程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原理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浓缩结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磷酸氢钾脲的制备 |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1 反应温度对结晶产率的影响 |
5.3.2 反应时间对结晶产率的影响 |
5.3.3 反应转速对结晶产率的影响 |
5.3.4 结晶时间对结晶产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铜仁钾矿开发现状及前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钾矿制钾肥的技术成果 |
3. 铜仁钾矿开发现状 |
3.1. 相关的前期工作 |
3.2. 积极争取省厅研发平台和省重大专项支持 |
4. 钾肥产业现状 |
4.1. 我国近期钾盐资源境内外地勘及生产项目 |
4.2. 我国钾肥市场现状 |
5. 铜仁钾业前景预测 |
(6)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肥料(论文提纲范文)
1 烧结电除尘灰生产氯化钾 |
2 磷石膏 CO2矿化生产硫基复合肥 |
3 炼钢钢渣生产硅钙复合肥 |
4 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渣生产钾钙硅肥 |
5 结束语 |
(7)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钾资源的概况 |
1.1.1 我国钾资源简介 |
1.1.2 钾资源及钾盐的供需状况 |
1.1.3 钾盐的重要地位 |
1.1.4 钾的应用 |
1.2 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1 利用钾长石制取钾肥 |
1.2.2 利用伊利石制取钾肥 |
1.2.3 利用明矾石生产钾肥 |
1.2.4 利用绿豆岩生产钾肥 |
1.3 利用含钾矿物制钾肥的方法 |
1.3.1 钾长石制钾肥的方法 |
1.3.2 富钾岩石制钾肥的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粉的组成分析及实验方法 |
2.1 原料组成分析 |
2.1.1 元素分析 |
2.1.2 尾矿的灼烧实验 |
2.2 尾矿矿粉的 XRD 分析 |
2.3 主要矿物的晶体结构 |
2.3.1 硅酸盐晶体结构特点 |
2.3.2 硅酸盐中价键的性质 |
2.3.3 钾长石的晶体结构及性质 |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1 实验试剂 |
2.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5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6 实验步骤及流程 |
2.6.1 实验流程 |
2.6.2 实验步骤 |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 钾离子的分析方法 |
3.1.1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钾离子含量 |
3.1.2 离子色谱仪测定钾离子含量 |
3.2 实验一的结果及讨论 |
3.2.1 硫酸浓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3 硫酸用量对钾浸出率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的变化 |
3.2.5 滤渣浸泡过滤次数与提钾含量的关系 |
3.3 实验二的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正交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些添加剂对富钾尾矿、磷矿与硫酸反应的影响 |
4.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 添加氟化物对实验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添加氟化钙对实验的影响 |
4.2.3 添加氟化钠对实验的影响 |
4.3 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3 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4 添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3.5 添加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实验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高炉渣制备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炉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 |
1.2.2 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3 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炉渣酸解过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炉渣的化学组成分析 |
2.3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2.4 实验流程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高炉渣酸解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2.5.2 高炉渣酸解过程水渣比的确定 |
2.5.3 提硅过程中pH值的确定 |
2.6 小结 |
第三章 高炉渣制备超细硅酸铝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
3.3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3.4 实验流程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氢氧化钠的浓度对水玻璃制备的影响 |
3.5.2 反应时间对水玻璃制备的影响 |
3.5.3 水玻璃与硫酸铝的配比对超细硅酸铝组分的影响 |
3.5.4 其它因素对超细硅酸铝制备的影响 |
3.5.5 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炉渣酸解废液制备镁铝尖晶石粉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
4.3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4.4 实验流程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前驱体制备中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4.5.2 尿素用量对前驱体产率的影响 |
4.5.3 杂质铁离子的去除研究 |
4.5.4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品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术成果 |
致谢 |
(9)石膏、钾长石热反应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膏简介 |
1.2 磷石膏概况 |
1.2.1 磷石膏的性质 |
1.2.2 磷石膏的利用现状 |
1.2.3 磷石膏分解技术研究现状 |
1.3 钾长石概况 |
1.3.1 钾长石的性质 |
1.3.2 钾长石的利用现状 |
1.3.3 钾长石提钾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局限性 |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依据 |
1.4.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4 课题的特点 |
第二章 试验原理、原料及工艺路线 |
2.1 试验原理 |
2.1.1 磷石膏的分解机理 |
2.1.2 钾长石的提钾机理 |
2.2 试验原料 |
2.2.1 钾长石 |
2.2.2 磷石膏 |
2.2.3 焦炭 |
2.2.4 试验主要试剂和设备 |
2.3 试验技术路线及方法 |
2.3.1 试验技术路线 |
2.3.2 试验操作方法 |
2.3.3 试验分析方法 |
2.3.4 试验辅助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工艺试验研究 |
3.1 焙烧试验 |
3.1.1 原料机械活化 |
3.1.2 焙烧反应热力学分析 |
3.1.3 反应体系的确定 |
3.1.4 单因素试验 |
3.1.5 正交试验 |
3.1.6 验证试验 |
3.2 浸取试验 |
3.2.1 试验原理 |
3.2.2 单因素试验 |
3.2.3 正交试验 |
3.2.4 验证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钾长石焙烧反应机理初探 |
4.1 钾长石高温焙烧过程研究 |
4.2 钾长石与添加剂焙烧反应过程研究 |
4.2.1 钾长石与CaSO4-2H_2O焙烧过程研究 |
4.2.2 钾长石与CaO焙烧过程研究 |
4.2.3 钾长石与CaS焙烧过程研究 |
4.2.4 CaSO_4·2H_20和CaO混合添加剂与钾长石焙烧过程研究 |
4.2.5 CaSO_4·2H_2O和CaS混合添加剂与钾长石焙烧过程研究 |
4.3 钾长石与添加剂的熔融性测定 |
4.3.1 试验方法及原理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钾长石与添加剂的热重/差热分析 |
4.4.1 试验方法与原理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不同类型CaO活性对比试验 |
4.6 试验体系的反应机理 |
4.6.1 相图分析 |
4.6.2 反应过程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镍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 |
1.1.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1.2 技术路线 |
1.2 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镍铁尾矿 |
1.3.2 尾矿渣的处理方式 |
1.3.3 氢氧化镁 |
1.3.4 白炭黑 |
第二章 镍铁尾矿的物相分析 |
2.1 分析仪器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外观分析 |
2.2.2 整体元素分析 |
2.2.3 粒径及成分分析 |
2.2.4 镍铁尾矿渣物相分析 |
2.3 镍铁尾矿渣理化性质分析结论 |
第三章 镍铁尾矿酸浸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镍铁尾矿酸浸的单因素研究结果与讨论 |
3.2.1 酸浸用酸的选择与酸浓度对尾矿渣中金属的浸出影响 |
3.2.2 反应固液比对尾矿渣中金属的浸出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尾矿渣中金属的浸出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尾矿渣中金属的浸出影响 |
3.3 响应曲面优化 |
3.3.1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与结果 |
3.3.2 响应曲面模型验证 |
3.3.3 实验参数的分析与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镍铁尾矿酸浸过程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4.1 镍铁尾矿渣硫酸浸出过程热力学分析 |
4.1.1 常压浸出的热力学计算理论 |
4.1.2 镍铁尾矿渣硫酸浸出过程热力学分析 |
4.2 酸浸反应动力学分析 |
4.2.1 酸浸反应动力模型的建立 |
4.2.2 酸浸反应动力学拟合 |
4.2.3 酸浸反应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铁尾矿硫酸浸出液制取氢氧化镁 |
5.1 实验原理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氢氧化钠浓度对氢氧化镁生成率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镁生成率的影响 |
5.3.3 陈化时间对氢氧化镁生成率的影响 |
5.3.4 产品表征与质量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镍铁尾矿硫酸酸浸出渣制白炭黑 |
6.1 实验原理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方法与设计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碱浓度的影响 |
6.3.2 碱处理时间的影响 |
6.3.3 碱处理温度的影响 |
6.3.4 制得白炭黑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高炉硅镁钾肥生产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低浓度磷肥发展的新机遇[J]. 汤建伟,许秀成,化全县,刘咏,王保明,刘丽. 磷肥与复肥, 2018(05)
- [2]活性氧化镁碳化加固软弱土的试验与应用研究[D]. 蔡光华. 东南大学, 2017(03)
- [3]钾长石高附加值绿色化综合利用的研究[D]. 刘佳囡. 东北大学, 2017(06)
- [4]磷钾页岩矿湿法磷酸法制备磷酸氢钾脲的研究[D]. 万革枝.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6)
- [5]铜仁钾矿开发现状及前景预测[J]. 沈家国,谢子楠,杜文成,宋娜. 铜仁学院学报, 2015(04)
- [6]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肥料[J]. 汪家铭. 化学工业, 2014(04)
- [7]磷钾矿重选尾矿中钾资源的利用研究[D]. 田宝宝.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4)
- [8]高炉渣制备超细硅酸铝和镁铝尖晶石的研究[D]. 褚亮.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
- [9]石膏、钾长石热反应基础研究[D]. 任雪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4)
- [10]镍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探讨[D]. 陈安安.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