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裕[1](1996)在《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文中研究表明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刘光裕出版概念与着作概念一样,是界定编辑概念时必须注意的重要相关概念。我在《三论何谓编辑》中曾集中讨论着作概念,本文借与刘辰先生商榷的机会,探讨出版界说。在近年的编辑概念讨论中,出版界说已经受到重视。...
刘光裕[2](1996)在《四论何谓编辑(下)──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文中指出四论何谓编辑(下)──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刘光裕真的还是假的──所谓“国际流行的出版概念”刘辰写文章,也许比一般人更喜欢夸张。比如,把“公诸于众”作为出版界说已经不妥,而《特征》还说这是“国际通用的界说”,这样的夸张不着边际,已经明显地离谱了...
邱阳[3](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王小椒[4](2013)在《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穗芳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编辑家。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编辑工作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理论学家。他刻苦自学,成为懂12种欧洲语言与5种东方语言的编辑奇才。他为编而学,编译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编辑特色,取得了突出的编辑成就,同时积极研究编辑学理论,致力于编辑学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要区分两种“编辑”,即作为着作方式之一种的“编辑”与作为出版专业工作一部分或作为一种专业工作的“编辑”,保持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一致。他对编辑学学科深入推进过程中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诸如“编着合一”是一种着作活动,更非我国古代编辑活动的特征,出版始于作品被复制向公众发行,手抄也是-种复制方式,“公之于众”不能作为“出版”的定义,我国独立的编辑职业形成于鸦片战争与五四运动之间,古代编辑工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现代编辑工作转变等独到的见解,都表现出林穗芳对编辑学理论的大胆探索与创新。他特别强调编辑过程规范,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他提出“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三审制不能流于形式,编辑加工应坚持两大原则,其一,处理好编辑加工与文责自负的关系,其二,既要把好质量关,又要减轻加工负担。他具有开放的视野,注重中外比较研究,介绍国外编辑出版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出版改革的建议。他身怀绝技,但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注意培养编辑人才本文结合林穗芳的编辑实践及其作品,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分析林穗芳于其编辑活动与着作中彰显出的编辑思想,以期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提供启示。全文主要分为5章。第一章对林穗芳的编辑生涯进行详细梳理,将其分为初识编辑、投身编辑活动、初步构建编辑学、深化编辑学研究4个阶段,并概括其编辑活动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林穗芳对编辑学范畴的研究,聚焦于林穗芳的两种编辑观以及其对编辑规律的探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林穗芳对有争议的编辑学命题的独特见解,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从中窥见林穗芳编辑理论思想的逻辑性和一致性。第四章主要研究林穗芳的编辑规范见解,从编辑劳动过程规范与编辑劳动成果规范两方面予以阐述。这实际上体现其坚持质量第一的编辑思想。第五章总结了林穗芳编辑思想具有的现实借鉴意义。林穗芳对编辑事业的热爱,对编辑规范的探究,对编辑理论的务实研究,对现代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理论研究均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出版产业化环境下,林穗芳严谨的编辑行为、产生于编辑活动实践又应用于编辑活动实践的编辑思想,更是富于现实的启示。
刘辰[5](1997)在《概念·体系·角度·方法——四种编辑概念体系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概念·体系·角度·方法——四种编辑概念体系之比较●刘辰【合肥】在科研进程中,给出一个准确无误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研究的开端和基本依据,也是基础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进行的编辑概念讨论中,由古今编辑概念的差异引发的争持正在日渐引起学界的关...
刘光裕[6](2013)在《“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纪念林穗芳逝世四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林穗芳(1929—2009)先生遗作《〈林穗芳自选集〉的编选说明及目录》作于2003年。我与遗作保存者、复旦大学王华良教授商量发表此文,以纪念先生逝世四周年,此意有幸获得《济南大学学报》编辑部赞同。鉴于有些读者对作者可能不太熟悉,还有关于遗作本身一些事,编辑部嘱我写篇文章,我欣然从命。林穗芳,广东信宜人,当代中国杰出的编辑家与杰出的学者。广东信宜林家,为岭南望族,钟鸣
王鹏飞[7](2006)在《“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11月12日,随着国军西撤,“孤岛”正式形成。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时空段,“孤岛”文学也以其鲜明的独立性凸现于现代文坛。上海的沦陷以及大批新文人内迁,使上海失去了战前新文学中心的地位。然而政治的变动与经济的畸形繁荣,反而生成出一个别有风致的孤岛文学空间。围绕着孤岛文学场域的重建,文学期刊呈现出独特的生存策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阶段与四种类型。 在孤岛初期近乎空白的文坛上,文学期刊成为孤岛文学空间重建的最重要力量。各派文学力量在互动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价值取向。战争时期,救亡无疑是新文人们的首要职责,以左翼文人为主的作家们对国家的苦难投以深情的凝视。同时,一些自由主义文人以及格于环境暂时放弃救亡任务的左翼文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扛起了启蒙的大旗。此外,商业气息的涌动与低气压的时代因素,也使消闲重新成为文学期刊的主潮之一。 涵盖着文学作品的发表,新作家的培植,各派文学空间的建构等多种因子的文学活动,是孤岛文学期刊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着文学期刊的文学史意义。征文是孤岛文学期刊文学活动的一个亮点,其实践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值得称道。左翼文人依靠着“鲁迅风”式的杂文,实现着自己的文学使命,《鲁迅风》的创办记录了他们忧国伤生的神色,也承载着孤岛时期杂文的创作。《西风》在孤岛上则提倡西洋杂志文运动,试图用贴近人生的语文观全面颠覆现有的散文观念,这是论语派对五四新文学反思后的结果。 孤岛众多文学期刊中,《文艺阵地》、《宇宙风乙刊》以及《小说月报》这三者值得重点审视。《文艺阵地》是全国抗战文艺的一面旗帜,历经茅盾、楼适夷两任编辑,其上的抗战文艺理论建设卓有成效,也是孤岛上唯一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刊物。《宇宙风乙刊》是论语派文学观在孤岛上的延续,为自由主义文人提供交流平台,对上海沦陷时期文学面貌的种种影响,都体现着孤岛时期论语派的意义。《小说月报》产生于孤岛后期,推动旧派通俗作家的全面复出,引入新文学作家并培养新的文学力量,以文学批评促进新旧融合并引导读者的阅读趣味,构成了它的三大活动主体。作者群体与读者市场的双重推动,使《小说月报》在抗战时期上海通俗文学中心的形成中居功至伟。 孤岛文学期刊内部互动的同时,也与国内其他地域以及海外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孤岛不孤”成为孤岛文学环境的最好写照。在文学期刊多向的交流与互动中,孤岛文学的面貌得以最终生成。
杨卫民[8](2013)在《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文中提出本文以1920—1937年的都市上海为背景,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生活史理论和方法,论述中共出版人这一政治-文化群体在都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生命、生活和生态发展,剖析其社会生活实践的特质,进而揭示其进行红色革命传播的经验和价值。论文在导论部分,结合现实出版实践的认识、社会生活史研究方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学术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模式之争,明确了本文的问题意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从革命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透视摩登上海红色革命传播的本质和精神。论文第一章交待了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和概貌。文章认为,中共出版人脱胎于现代化、都市化、革命化的上海,是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场景中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其间,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是一个与都市其他话语体系相博弈的过程。因此,中共出版人的实践品格中蕴含革命性和现代性交融的特征。论文在第二章对中共出版人的群体结构进行了总体考察。文章首次对中共出版人都市成长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以作者搜集的统计样本,对该群体的年龄、籍贯、性别、教育状况、入党时间、所任职务、出版经历及社会关系等作了整体分析,从中发掘出其思想的时代性、联系的广泛性、生活的实践性等特征。论文在第三、四、五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了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第三、四章从宏观论述了中共出版人在出版实践、社会运动和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中可发现中共出版人革命理想和专业精神的契合、革命行动和角色转化的结合以及中共出版人群体和各阶层的融合。在红色革命传播主体上,以中共中央、团中央、总工会等系统为中心,中共出版人团结诸多商业出版人和先进分子,逐步建构了一个中央和地方、中心和外围紧密结合的红色革命传播网络;在传播主题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大革命和民族解放潮流,坚持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走进工人、学生和市民等大众群体的生活,促进大众的觉醒和团结;在传播方法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公开、伪装、渗透和领导等多种手段,坚持红色启蒙,加强红色革命传播的力量;在传播过程中,中共出版人将革命追求和现实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两大发展阶段:1920—1927年主要对工人和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1927—1937年主要深入到都市社会深处;在传播效果上,在摩登上海的多元话语体系博弈中,中共出版人越来越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都市整合功能。第五章论述了中共出版人日常中的衣食住行、收支、修养和精神生活、婚恋和家庭等生活内容,分析该群体一边进行革命工作、建构着新的社会生态,一边为自身的生存、生命和生活而劳作的都市社会场景,揭示了其革命工作与日常生活品位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总之,本文以社会生活史为主要视角,吸取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和新闻出版史等领域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分层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诸多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剖析,首次对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大样本总体分析,并始终将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阶段、分层、分类考察。据此,论文首次提出,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性质上是一个进行红色启蒙运动的过程,充满着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以此观照摩登上海与红色革命传播的关系,论文首次认为,“红色启蒙”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结合,是革命传播者在上海的主要生活形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由此,本文的研究意义或可继续深化:在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整体性探索的基础上,寻求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有效结合,从中共出版人群体看红色革命与现代性的共存与融合、红色革命群体与民族国家关系的交织与变动。
朱仰东[9](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指出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刁生虎[10](2005)在《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 ——《庄子》文学的现代阐释》文中指出庄子的存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他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对中国文人性格和文学传统的形成起到奠基性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庄子》文学的研究远不及对其哲学的研究系统、深刻和全面;对庄子本人的评价也与其对中国文学的实际贡献远不相称。正是基于此种现状,拙文试图以《庄子》文本为中心,从“道”的而不是“技”的层面,以诗思融合和以艺进道为线索,通过多种各自不同但又内在相关的视角对《庄子》文学展开多层面的综合考察,从而发掘出蕴藏于《庄子》文本当中的文学质素,揭示出其与中国文学的精神关联。 导论主要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基本内容、材料取舍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第一章从哲学理论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哲学概念的生命化与境界化以及哲学语言的诗性化与艺术化等三个层面揭示了《庄子》文学诗思融合、以艺进道之品格。 第二章从时代基因和文化依托的角度揭示了《庄子》文学品格的外在成因。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庄子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商宋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相融合为《庄子》一书的出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从语言哲学和表意方式的角度揭示了《庄子》文学品格的内在成因。庄子“说‘不可说’”的语言哲学以及由其决定的“寓言”、“重言”、“巵言”等三种言说方式决定了《庄子》诗思融合的基本品格。 第四章提出“三言”即“隐喻”的看法,而且试图将隐喻进行思维和文化层面上的界说,并认为它是揭示中国文化诗性特征的一把钥匙,其中以《周易》为代表的象征、以《诗经》为代表的比兴、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寓言等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的普遍性、核心性术语和现象都属于广义隐喻文化的范畴。庄子的贡献就在于他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的概念、发展了隐喻的形式、丰富了隐喻的内涵,改变修辞性的、语词型的、单句式的隐喻为文化性的、篇章型的、故事式的隐喻。而且相对于同期其它诸子来说,庄子寓言型隐喻也是自有特色。 第五章从宇宙意识的角度揭示了庄子哲学观念与《庄子》文学特色的隐秘联系。主要从无限观念与浪漫风格、物化思想与变形艺术、天人关系与叙述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二、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
一、上书次数考辨 |
二、系狱次数考辨 |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
一、父族陈氏 |
二、母族黄氏 |
三、妻族何氏 |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
第一节 知遇恩官 |
一、参知政事:周葵 |
二、丞相:周必大 |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
四、吏部侍郎:章森 |
五、侍御史:章服 |
第二节 脱狱恩官 |
一、丞相:叶衡 |
二、丞相:王淮 |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
第一节 永嘉诸子 |
一、一生挚友:叶适 |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
第二节 金华诸子 |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
三、志士同道:倪朴 |
第三节 永康门人 |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
一、明招初会 |
二、论争萌芽 |
三、王霸义利辩 |
四、晚年交谊 |
五、余论 |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
二、淳熙铅山之会 |
三、陈、辛考亭之会 |
四、余论 |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
二、词集及版本 |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
一、着作 |
二、编着 |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
一、《酌古论》 |
二、《史传序》 |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
二、重“法”之时评—《策》 |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
一、墓志(附行状) |
二、祭文(附哀辞) |
第三节 其他古文 |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
二、祝祷之文—祝文 |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
第四节 余论 |
结语 |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林穗芳的编辑实践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林穗芳其人 |
第二节 林穗芳的编辑生涯 |
一、1950—1956年:初识编辑 |
二、1956—1979年:投身编辑活动 |
三、1979—1995年:初步构建编辑学 |
四、1995—2009年:深化编辑学研究 |
第三节 林穗芳编辑实践的特点 |
一、为编而学 |
二、多编辑外文书 |
三、编译结合 |
四、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
五、实践与理论共进 |
六、注意培养年轻编辑 |
第三章 林穗芳的编辑学范畴论 |
第一节 “编辑”概念论 |
一、明确两种编辑观 |
二、界定“编辑”概念 |
第二节 编辑规律论 |
一、编辑规律是多层的 |
二、编辑基本规律新探 |
第四章 林穗芳的编辑学命题论 |
弟一节“编者合一”小是我国古代编辑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出版始于作品被复制向公众发行 |
第三节 我国独立的编辑职业形成于鸦片战争与五四运动之间 |
第五章 林穗芳的编辑规范论 |
第一节 关于编辑规范 |
第二节 编辑劳动过程规范 |
一、审稿是中心环节,坚持三审制 |
二、编辑加工需处理好两大原则 |
第三节 编辑劳动成果规范 |
一、语言表述规范 |
二、文字使用规范 |
三、标点符号规范 |
第六章 林穗芳编辑思想的现代启示意义 |
第一节 “编辑”是编辑学的元概念 |
第二节 编辑主体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 |
第三节 编辑主体应坚守文化责任本位 |
第四节 质量源于规范 |
第五节 人才乃出版业立业之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纪念林穗芳逝世四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务实, 是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不尚空论。 |
创新, 是开辟新领域, 提出新观念。 |
严谨, 是学风严谨。 |
(7)“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与租界共生——孤岛文学期刊概论 |
第一节 孤岛文学期刊的界定与孤岛文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环境:文学期刊的外部规约 |
第三节 策略:文学期刊的内部调适 |
第四节 孤岛文学期刊的两个阶段与四种类型 |
第二章 趋同与互异——文学期刊的三种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救亡:文学期刊的政治功用 |
第二节 启蒙:知识分子的道义坚守 |
第三节 消闲:孤岛市民的精神家园 |
第三章 文学活动:新文体与新作家的推出 |
第一节 征文:文学大众化的一种操作模式 |
第二节 “鲁迅风”:左翼文人的文学实绩 |
第三节 西洋杂志文:现代散文的文体革命 |
第四章 名刊:孤岛文学进程的枢纽 |
第一节 《文艺阵地》:抗战文艺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宇宙风乙刊》:论语派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
第三节 《小说月报》:抗战时期上海通俗文学中心的形成 |
附录 1.孤岛时期文学报刊目录 |
2. 孤岛文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摩登上海与革命潮流:中共出版人都市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 |
第一节 多元势态下的上海都市发展 |
一、 多元的政治格局 |
二、 经济的快速发展 |
三、 都市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
四、 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现代化潮流中的上海出版业发展 |
一、 上海出版的总体发展 |
二、 各种类型出版的发展 |
第三节 革命洪流中的上海红色革命传播 |
一、 从卡内基到马克思:五四时期上海出版人的思想和行动转向 |
二、 中共建党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0—1923.12) |
三、 大革命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4.1—1927.7) |
四、 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7.8—1937.12) |
第四节 红色革命的内涵:中共出版人社会实践的目标探索 |
一、 中共出版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1927) |
二、 中共出版人转向重视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主张(1927—1937) |
第二章 创生与合成:中共出版人群体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
第一节 创生:中共出版人的发展轨迹与壮大 |
一、 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中共出版人的产生和发展(1920—1927) |
二、 国民党统治下中共出版人的抗争(1927—1936) |
三、 中共出版人在民族救亡运动中的力量扩展(1936—1937) |
第二节 耦合与内聚:关于中共出版人群体的结构分析 |
一、 年龄、性别和来源地 |
二、 所受教育及相关文化活动 |
三、 中共出版人的红色革命传播活动 |
四、 内聚的群落:中共出版人的整体特性 |
第三章 理想与专业的结合:中共出版人的都市出版生活实践 |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出版理念考察 |
一、 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 |
二、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三、 促进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团结 |
第二节 中共出版机构、出版物及流程分析 |
一、 红色出版机构的创办 |
二、 中共出版人的编辑和组稿 |
三、 中共出版人与出版物的发行、传播 |
四、 中共出版人工作流程中的相关场景 |
第三节 中共出版人出版实践的阶段变化、路径及特色 |
一、 出版阶段的变化 |
二、 社科和文艺并作的两条传播路径 |
三、 出版实践的特色 |
第四节 中共出版人的坚持与抗争 |
一、 出版经费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坚持 |
二、 出版环境的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抗争 |
第四章 多重角色下的革命活动: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加强 |
第一节 工人的组织者: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中共出版人 |
一、 对工人的启蒙和组织 |
二、 中共出版人与五卅运动 |
三、 中共出版人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
第二节 青年的导师:上海教育中的中共出版人 |
一、 中共出版人与平民女校教育试验 |
二、 中共出版人在上海大学的红色革命传播 |
第三节 同路人:上海先进文化网络建设中的中共出版人 |
一、 中共出版人在商业出版机构中的组织和文化联系 |
二、 中共出版人在“左联”组织中的活动 |
第四节 都市整合者:上海整体动员中的中共出版人 |
一、 利用节假日进行都市民众联合的宣传,扩大影响力 |
二、 通过国共合作,提升社会动员的领导力 |
三、 通过成立和参与地方社团,加强社会动员中的组织能力 |
第五章 革命与品位的关联:中共出版人的都市日常生活实践 |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日常生活概况分析 |
一、 收入与支出 |
二、 生活空间:住所及其环境 |
三、 个人修养与精神生活 |
第二节 红色浪漫: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 |
一、 红色浪漫产生的环境及主体追求 |
二、 革命事业中现代爱情和婚姻实践 |
三、 革命事业背后的家庭温情 |
四、 红色浪漫与事业的协调问题 |
第三节 多重身份及心灵矛盾:以沈雁冰为例 |
一、 多重身份,多重责任 |
二、 心灵的矛盾及其化解 |
三、 沈雁冰人格:家庭和交友 |
四、 沈雁冰个案分析的意义 |
结语 |
附录 在上海工作的中共出版人代表人物简表(1920—1937)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
一、 “尊体”“辨体” |
二、 “丽则之音” |
三、 “情”“理”之辨 |
四、 悲剧意识 |
五、 “关目”安排 |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
一、 隐逸之思 |
二、 入世之想 |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
第二节 “诚斋词” |
一、 “诚斋词”概况 |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
一、 朱有炖的散文 |
二、 朱有炖的韵文 |
三、 朱有炖的书画 |
余论 |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 ——《庄子》文学的现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诗思融合与以艺进道:《庄子》文学品格的表现形态 |
第一节 哲学理论的形象化与具体化 |
一、诗思融合:《庄子》文学的基本特征 |
二、以艺进道:《庄子》思想的传输模式 |
第二节 哲学概念的生命化与境界化 |
一、哲学概念的生命化展现 |
二、哲学概念的境界化传输 |
第三节 哲学语言的诗性化与艺术化 |
一、多义性 |
二、召唤性 |
三、象征性 |
四、跳跃性 |
五、情感性 |
六、音乐性 |
第二章 时代基因与文化依托:《庄子》文学品格的外在成因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时代契机 |
一、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 |
二、文化学术的繁荣昌盛 |
第二节 宋楚文化的地域背景 |
一、庄子的故国里属 |
二、《庄子》的文化背景 |
第三章 语言哲学与表意方式:《庄子》文学品格的内在成因 |
第一节 庄子的语言哲学 |
一、“可说”与“不可说” |
二、缘何“不可说” |
三、说“不可说” |
第二节 《庄子》的表意方式 |
一、庄子“寓言”考论 |
二、庄子“重言”考论 |
三、庄子“巵言”考论 |
第四章 “三言”表达与隐喻言说:《庄子》言说方式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三言”的本质与隐喻的功用 |
一、隐喻:修辞·思维·文化 |
二、庄子:“三言”与隐喻 |
三、《庄子》:隐喻言说与诗思融合 |
第二节 中国隐喻文化与庄子的贡献 |
一、中国隐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 |
二、庄子对中国隐喻文化的贡献 |
第五章 宇宙意识与文学特色:《庄子》哲学观念的文学转化 |
第一节 无限观念与浪漫风格 |
一、宇宙无限 |
二、浪漫风格 |
第二节 物化思想与变形艺术 |
一、物化三论 |
二、变形艺术 |
第三节 天人关系与叙述模式 |
一、天人合一 |
二、叙述模式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J]. 刘光裕. 出版发行研究, 1996(01)
- [2]四论何谓编辑(下)──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J]. 刘光裕. 出版发行研究, 1996(02)
-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林穗芳编辑实践与思想研究[D]. 王小椒.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5]概念·体系·角度·方法——四种编辑概念体系之比较[J]. 刘辰. 编辑之友, 1997(01)
-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纪念林穗芳逝世四周年[J]. 刘光裕.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7]“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 王鹏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D]. 杨卫民. 上海大学, 2013(05)
- [9]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 ——《庄子》文学的现代阐释[D]. 刁生虎.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