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世杰,李占柱,李云京[1](1983)在《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地处古黄河背河洼地,初步建成的中心实验区由商丘县李庄公社的李庄、沈集和八里坡三个生产大队组成。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306亩,其中涝淤地5720亩,盐碱地2586亩;还有盐碱荒地1700亩。这里的成土母质是黄河泛滥沉积物,盐碱地以粉砂壤土为主,透水性小,释水性弱,毛管性强,易积盐。
易新涛[2](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吴海芹[3](2005)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 ——以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均在五大区域开展了以综合治理和中低产田改良为主攻方向的科技攻关,从理论、方法、实践上提出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产生了显着效益。本文从黄淮海平原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历史分析入手,对黄淮海平原科技资源尤其是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的投入特点进行研究,总结了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中科技攻关的成就,概括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实践性、学科综合性和产业基础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区域农业科技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为此,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讨论了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机制,宏观方面必须正确判断和认识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目标,组织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制定一套强有力的组织协调管理机制;微观方面实施立项课题招标制、实施过程合同制和项目管理制、实施经费管理预算制、实施目标管理,完善评估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而提出了完善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政策、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依据,以科技要素的合理配置为管理对象,加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的能力建设,坚持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等管理对策。
范健[4](2004)在《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众媒体传播的主要是新闻和资讯。它与各行业工作的推广、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业科技推广而言,由媒体所作的传播、沟通与扩散,使两者联系更为紧密。有着独特而广泛的效用。经验证明,多年来,传统媒体报纸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这个弱质行业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越来越依赖于媒体。它需要借助媒体的传播使科学技术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两者的关系、作用、影响、效果相辅相成。但对这一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以案例、访谈、数据等形式,集中“七五”至“九五”期间“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研究,以及2003年“全国农业科技年”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对“报纸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指出,农业新闻对科技推广的影响力不可或缺。媒体传播中的专业化细分是农业推广的需要。从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要做法、导向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加以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归纳。本文揭示出农业科技推广与新闻媒体发展的关系、作用和位置。探讨农业科技推广在媒体作用下的特征、运行机制、产学研机制。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模式。 本文从“信息来源”切入,全面、详尽地把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和新闻媒体研究结合起来,从“认知”角度,集中论述了媒体中最重要的类型——报纸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宣传作用。以跨学科视角,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首次提出“农业新闻推广”的概念,从而构建“农业新闻推广”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媒体传播在推广工作中与科技(推广)人员、官员、农民四者的关系。指出,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在不同时空、环境的比重不同,在不同人群的传播中,需求不同,这种不同,可带来媒体相同的“预警”效果。这是新闻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互补性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本文是对广义的传播理论和新闻实践的拓展和促进。 在典型案例中,论文指出了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要误区是受名利操纵的虚假浮夸,剖析了它的深层根源和危害。同时,也客观评价了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宣传中的信息有偿和无偿分享的合理性。 论文的结语论述了扼制农业科技推广中虚假、浮夸宣传的方法和条件。指出,只有媒体传播的真实和有效,才能保证科技推广的有序和合理;只有政策、机制、法制的保障体系和措施,才是治本的关键。
杨正明,谢承陶[5](1986)在《中国黄淮海平原地区盐渍土的改良技术和未来》文中认为 盐渍土——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盐渍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陆地表面的几乎10%为不同类型盐渍土所复盖(Kovda—Szacolcs,1979)。世界上有10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盐渍土,总面积约为95480万公顷以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估计,全世界现有灌溉土地中约有50%处于盐化、碱化和沼泽化的影响之下,致使每年约有千百万公顷的灌溉土地被荒弃。人为的盐渍化过程是地球生物圈破坏机制中的一种方式。中国有盐渍土约2680万公顷,其中约670万公顷分布于农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7%左
李应中,杨正明,戴新华[6](1982)在《引用外资改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经济效益》文中研究表明 引用世界银行贷款改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项目(简称华北平原农业项目),经过项目鉴定、准备、评估、预谈判,正式谈判签字,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包括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齐河、禹城、陵县、商丘、民权、宁陵、蒙城、涡阳和濉溪九个县的300万亩低产耕地(人口115万)。贷款总计6,000万美元,加上各省配套投资共折合人民币29,138万元,平均每亩97.8元,计划五年完工。引用外资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大家都很担心它的经济效益如何?还本付息以后有无利益可图?社队有无还款能力等等,我们想就这些方面的问题作些分析,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徐建新[7](2000)在《灌区水资源评价及节水高效灌溉专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是水利部重点研究项目“区域水资源规划与评价及节水高产灌溉专家系统”(SZ9621)的部分研究内容。研究中应用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水资源巨系统及半 结构多目标优选理论、系统工程理论等,研制了适合北方平原地区的灌区水资源评价及灌溉管 理与决策专家系统,并对水资源及灌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 究成果如下: 1、将ALGOR软件应用于有限元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实现了单元网格的自动剖 分。针对计算区初始流场确定问题,建立了用加权平均外推法计算初始流场未知水位计算公式, 并在机上实现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自动计算过程,为有限元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 2、在水资源评价及预报中,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灌区地下水位和河道径流预报,并研制了BP算法预报计算软件。实例证明,采用BP算法,计算结果精度高于其他传统方法,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在水资源规划利用方面,采用动态规划和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最优规划模型,即专家咨询子系统软件。 3、首次提出了“农业用水量”的新概念,对当前灌区用水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得出的用水量结果,在对农业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用水量的计算经验公式。还对以农业用水量为依据进行灌区类型划分进行了论述。农业用水量的思路在灌溉规划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所建公式具有简便、实用,数据易于获得等特点,其成果接近实际。 4、针对北京灌区次生盐碱化问题,在农业用水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灌区水盐平衡设计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进行了灌区灌排制度设计方法研究,为盐碱化地区灌区设计及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还对解决当前灌区次生盐碱化和黄河断流问题进行了论述。 5、采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选择了22个对灌水技术应用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建立了节水灌溉技术评价体系。提出了灌水技术选择中,重要因素一票否决的观点。首次引入水资源巨系统和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研制了节水灌溉技术模糊优选专家系统,解决了节水灌溉规划设计的难题,为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具有—定的新颖性。 6、在灌溉管理方面,作者提出了作物间配水及渠系输配水的实时修正优化决策总体思路,并依此为依据建立了系统决策软件其成果在研究思路和实用性方面,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其水平都有所提高。 7、以本文理论研究成果和子系统软件为基础,以专家系统理论为依据,论文中进行了灌区水资源评价及节水高效灌溉专家系统建模特点及总程序结构设计研究。建立了功能全面,实用性强的专家系统软件,其成果达到了在生产中直接应用的水平。
鲍贯洛[8](1982)在《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重要的农业区,地处北纬32—40度间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半湿润与带有明显干旱季节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无霜期长,作物生育期间水、热、光照等气候资源丰富,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适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据1980年统计,全区约二亿人口,总耕地面积2.994亿亩,其中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71.6%,棉花占11.26%、大豆占7.1%,粮食总产1105.94亿斤,平均亩产545斤,皮棉总产3,169.7万担,亩产93.9斤,油料总产2,390.5万担,亩产115.7斤。按耕地、人口、农业总收入及粮食、油料、烟叶的产量均约占全国总产的五分之一,大小牲畜占七分之一,而棉花产量则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54.8%),是大豆、花生、芝麻的传统集中产区,烤烟、红麻、瓜果类生产也居重要地位。
李正新[9](1982)在《建国以来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一、黄淮海平原的范围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黄淮海平原基本上即华北平原。但由于着眼点不同,所指范围也各有不同。一种说法,黄淮海平原是泛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各省市的平原及山区,包括土地总面积50.9万平方公里。另一种说法是指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包括土地面积44.4万平方公里。再一种说法则是着重指黄淮海有盐碱危害的平原地区,包括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我们认为,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黄淮海平原”
刘文政[10](1989)在《黄淮海平原旱涝盐沙薄的综合治理及其农业发展》文中指出本文对黄淮海平原的自然资源的特点,农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综合治理旱、涝、盐、沙、薄等灾害的措施和已取得的成就作了概括性的论述。
二、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 ——以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
第二章 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及其发展 |
2.1 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背景 |
2.2 “六五”期间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及成就 |
2.3 “七五”期间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及成就 |
2.4 “八五”期间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及贡献 |
2.5 “九五”期间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及成就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的投入特点分析 |
3.1 黄淮海区域的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分析 |
3.2 黄淮海区域的农业科技人员投入分析 |
3.3 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的投入特点 |
第四章 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机制及对策 |
4.1 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特征 |
4.2 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机制 |
4.3 促进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的管理对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美国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系 |
1.2.2 美国三级政府中的大学教授任职制 |
1.2.3 美国农业推广的资金来源 |
1.2.4 美国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1.2.5 中国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体系 |
1.2.6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缺口 |
1.2.7 中国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宣传 |
1.2.8 推广教授和专家型记者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基础 |
第二章 媒体专业化细分对农业推广的影响 |
2.1 主流媒体、通俗媒体、行业媒体 |
2.2 版面扩充是专业化细分的需要 |
2.3 农业报道和农业专版 |
2.4 科技日报读者分析 |
2.5 读图读题时代 |
第三章 农业新闻推广 |
3.1 黄淮海农业科技攻关成就宣传 |
3.2 前瞻性宣传 |
3.3 正面宣传中的大局意识 |
3.4 人物宣传与知名度 |
3.5 追求独家新闻 |
3.6 强制新闻宣传 |
3.7 控制新闻宣传 |
第四章 媒体在推广中与科技人员、官员、农民的关系 |
4.1 四者间的貌合神离现象 |
4.2 媒体与专家的关系 |
4.3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
4.4 媒体与农民的关系 |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比较 |
5.1 大众传播网 |
5.1.1 “异性说服法” |
5.1.2 “教师爷说服法” |
5.2 人际传播网 |
5.3 中间传播网 |
5.4 网络不会取代大众传媒 |
5.5 传与受的矛盾与统一 |
5.6 信息有偿与无偿的分享 |
5.7 风险意识传播的负面效应 |
第六章 媒体在农业科技推广宣传中的误区 |
6.1 农业知识的讹误传播与新闻规律的违背 |
6.2 浮夸现象 |
6.3 制造假象 |
6.4 利的诱惑 |
6.5 主观偏见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建立媒体知情权制度 |
7.2 建立媒体与农业科技推广发布制度 |
7.3 建立农业新闻影响评价体系 |
7.4 建立约束机制和高薪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灌区水资源评价及节水高效灌溉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体系 |
1.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区域(灌区)水资源评价理论及应用 |
2.1 传统水资源评价理论简介 |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数据处理问题研究 |
2.3 水资源评价实例 |
2.4 神经网络在水文预报及地下水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
2.5 区域水资源优化理论与方法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 |
3.1 用区域水量平衡法估算农业用水量 |
3.2 灌区节水防盐灌排制度设计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半结构多目标优选技术进行灌水方法优选研究 |
4.1 概述 |
4.2 节水灌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
4.3 工程方案优选理论与方法简介 |
4.4 用半结构性多目标模糊优选技术进行灌水方法选择研究 |
4.5 系统方案模糊优选步骤及应用举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区水资源优化分配及渠系优化配水决策研究 |
5.1 有限水资源在作物间的最优分配 |
5.2 灌区实际优化配水过程设计 |
5.3 渠系灌溉过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方平原灌区水资源评价及节水高效灌溉专家系统软件研制 |
6.1 专家系统程序基本结构及特点简介 |
6.2 灌溉专家系统软件研制 |
6.3 灌水技术选择专家系统研制及应用 |
6.4 灌区优化灌溉决策系统软件研制及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附录 作者情况及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 |
4.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四、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海平原商丘李庄实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J]. 曹世杰,李占柱,李云京. 灌溉排水, 1983(04)
-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3]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 ——以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攻关为例[D]. 吴海芹.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4]媒体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D]. 范健.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5]中国黄淮海平原地区盐渍土的改良技术和未来[J]. 杨正明,谢承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86(02)
- [6]引用外资改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经济效益[J]. 李应中,杨正明,戴新华. 农业技术经济, 1982(04)
- [7]灌区水资源评价及节水高效灌溉专家系统[D]. 徐建新. 西安理工大学, 2000(01)
- [8]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鲍贯洛. 灌溉排水, 1982(03)
- [9]建国以来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概况[J]. 李正新. 农业技术经济, 1982(03)
- [10]黄淮海平原旱涝盐沙薄的综合治理及其农业发展[J]. 刘文政. 土壤, 19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