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有孝,程学惠,申岐祥,吴贻华[1](1979)在《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文中认为 地质历史时期中生油母质和向油气演化的差异以及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的变化,使不同层位的原油组成具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分析和研究原油中烃类分布的总特征,对探讨油源及油气运移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石油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先将原油通过氧化铝或铝矾土色谱柱分离为烷烃、芳烃和非烃馏份,其中烷烃馏份又用尿素络合或分子筛吸附的方法分离为正烷烃和
张海祖[2](2005)在《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文中认为如何定量研究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是当前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以干酪根(煤或原油)热解实验为基础,借助生烃动力学模型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地质历史时期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本研究利用黄金管限定体系对四类不同类型有机质(正十八烷、煤、泥岩、碳酸盐岩)进行了生烃动力学模拟,并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探讨了天然气的生成过程。 限定体系下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研究显示,大量的气态烃并非直接来源于正十八烷的裂解,而是主要来源于中间产物的二次裂解,裂解残余正构烷烃与初始正十八烷相比存在较大的碳同位素分馏;正十八烷在相对低温条件下的裂解和聚合作用与高温阶段导致轻烃和多环芳烃生成的歧化反应可能是造成热解实验中普遍存在的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倒转的主要原因;甲烷生成动力学研究显示,由正构烷烃裂解生成甲烷的最低门限在170℃,大量生成要到200℃,说明在地质条件下,饱和烃是很难转化成气的。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两套烃源岩的热解实验表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气能力,烃源岩热解气中以干气为主(甲烷占90%以上),其中二叠系煤的生气能力最强,甲烷最高产率约为270 mL/g TOC。经动力学计算,二叠系煤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40-63 kcal/mol,频率因子为1.01×1011s-1:二叠系泥岩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40-64 kcal/mol,频率因子为1.51×1011S-1:奥陶系灰岩的甲烷生成活化能分布范围为39-63 kcal/mol,频率因子为6.51×1010S-1,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样品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 结合盆地具体埋藏史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主生气期集中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末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灰岩主生气期集中在中侏罗-早白垩世末期。在抬升过程中,二叠系煤系源岩在一定的时段内仍有一定量的气体生成。中部气田C-P层位天然气为煤成气,源岩为C-P的煤系地层;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属混源气,以石炭一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奥陶系油型气为辅,定量计算表明,在中部气田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来源的天然气比例大于70%。
杨涵[3](2019)在《原油裂解生气机理及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在有机质生气理论和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原油裂解气的特征与评价、裂解程度以及热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不错的进展。而目前对于裂解气碳同位素的分析以及生气动力学的研究缺乏将二者理论统一对气藏的成因和成藏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选取塔里木地区和中原地区原油样品进行高压釜连续热模拟实验,对热解实验中原油裂解生气机理、裂解主控因素以及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首先,根据表征分析结果探究了两个地区原油的裂解生气机理,并对其生气机理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其中濮阳原油相对饱和烃含量较多,芳香族化合物与杂原子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对热解反应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因此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即发生裂解反应,濮阳原油的C20以上的大分子饱和烃含量更高导致深度热解的过程相对延长。也导致了两个原油中热解拐点的不同。其次,裂解气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得出塔里木地区原油裂解气C2-5烃类的δ13C分布范围为-40.5‰~-10.5‰,甲烷的δ13C分布范围为-53.3‰~-27.4‰。濮阳地区原油裂解气产物C2-5烃类的δ13C分布范围为-36.3‰~-11.4‰,甲烷的δ13C分布范围为-44.8‰~-33.6‰。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碳同位素演变规律符合温阶效应δ13C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先变轻再变重的规律特征,而温度拐点有所不同。由于生气机理有部分差异,初始全碳同位素差异及地质环境和形成过程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油裂解过程中裂解气的碳同位素变化规律。最后,建立Cramer3与Tang结合的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原油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原油热解机理的差异。同时根据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得到计算值与甲烷碳同位素实验值拟合结果较好。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区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比较定量的手段,也为塔里木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及评价、油气成藏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韩涛[4](2007)在《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地球化学评价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大庆探区中浅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越来越分散,制约中浅层识别评价技术的难题已逐渐从轻质油层、低阻油层的发现向高含泥油水层、高渗透油水层的精细评价转移。气相色谱资料在含水性识别上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发挥出该项资料的优势,为中浅层含水性识别难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岩石(岩屑)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成为近年来国内新兴的储层评价技术,主要分析储油层C9以前的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共100多个单体烃,这些单体烃在油层中含量及特征受烃源岩性质、储层原油蚀变、在水中的溶解度等因素控制。在油源和原油运移途径相同、储层蚀变作用接近的前提下,主要依据轻烃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性进行油水层识别。岩石(岩屑)轻烃分析技术的应用开发将为油水层识别提供比较有效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复杂油水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对气相色谱识别油水层机理的探讨,从气相色谱的谱峰形态、碳数范围、峰高、主峰碳位置、基线下未分辨化合物含量、Pr/nC17、Pn/nC18、∑C21-/∑C22+等参数进行研究,结合实际资料,确定气相色谱资料各参数在不同流体性质上的表现特征。同时,研究原油性质、区域水动力情况对气相色谱资料的影响程度,建立气相色谱资料油水层解释标准。本文着重研究了轻烃组分自动定性方法、油水层识别评价参数的基本理论及评价参数的优选,并在此基础之上研制开发了轻烃数据处理软件。
陈莎莎[5](2017)在《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多套烃源岩发育、多期次生烃和构造活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有研究主要依据可溶低分子部分的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但低分子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原油物性以及二次过程的影响大,需要针对高分子有机质建立新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成因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用于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热解方法,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组成研究的两阶段热化学降解条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原油饱和烃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建立了用于沥青质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测定的热解方法:首先,采用混合溶剂热萃取和氢氟酸溶解-溶剂萃取两种方式洗脱5?分子筛吸附的不同类型样品的正构烷烃,证明混合溶剂热萃取方式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分离、纯化正构烷烃进行氢同位素测定。其次,利用低温封闭体系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热解温度。最后对不同来源的原油沥青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差异显著,可以用来进行油源特征和油-油对比研究。(2)优化了地质大分子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首先,以沥青质为实验对象,建立了用于研究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封闭体系高温快速热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和沥青质开展了高温瞬间热解、离线热化学降解和两阶段热化学降解分析,证明本次工作建立的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能够区分吸附-包裹态和键合态分子的组成差异,并且可以指示不同类型地质大分子组成的差异。(3)塔里木盆地多数海相原油与储层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几乎不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指示了早期充注原油的同位素特征。塔东2井原油沥青质中正构烷烃具有显著偏轻的氢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原油低分子可溶部分的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指示其与盆地多数海相原油具有不同的母源。(4)综合利用元素分析、谱学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温瞬间热解和两阶段离线热化学降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不溶固态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型和热蚀变型两类固态有机质具有不同的芳碳率且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的结构单元明显不同,沥青质是不溶固态有机质的主要物质来源,非烃和部分芳烃也有一定的贡献,可溶低分子和不溶固态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反映了多期次充注和生物降解改造的共同贡献。
杨俊印,闫红星,刘家林,张鸿,齐先有[6](2020)在《杜66块火驱典型产出流体变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深入研究火驱过程中流体监测判识地下原油燃烧状态,建立火驱气体分析方法,同时筛选出反映原油组成变化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原油高温氧化的油、气参数特征,并对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先导试验区4个井组中的21口生产井产出流体进行了5 a的跟踪监测。结合现场火驱开发现状及油藏特征,综合运用油、气分析手段,总结出火驱开发过程中火线持续推进的典型流体特征:火线向生产井持续推进过程中,不考虑现场吞吐引效的影响,原油高温氧化的气体参数和原油组成变化在不同时期内具有连续性;受火驱驱替作用影响,改质原油到达生产井前期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火驱中后期,生产井采出尾气中可检测到一氧化碳,且随着火线运移,浓度逐渐升高,一氧化碳浓度变化可作为火驱动态判别参数。流体监测方法能有效了解火驱的燃烧状态和动态,全面认识火驱开发过程中流体变化特征,从而深入认识火驱开发相关机理,为日后开展类似工作奠定基础。
邱斌,雷军[7](2016)在《轮南油田水淹层综合录井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塔里木轮南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因此在实施轮南二次开发的同时,开展了轮南油田水淹层录井新技术应用研究。根据轮南油田储集层水淹程度不同导致录井发生相应变化规律的特征,以国内常用的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5种录井技术为基础,借鉴东部油田多年来水淹层录井评价研究成果,结合轮南油田的实际情况及各种方法的优势,探索一种综合性水淹层解释评价趋势法,旨在为投产选层和射孔位置确定提供依据。通过对轮南油田现有资料结合完井试油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储集层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谱图水洗特征以及储集层水洗程度定量评价标准。该方法用于轮南地区主力油层三叠系油层组解释13口井17层水淹层,经完井试油验证符合13层,其判别符合率为76.5%,应用效果较好。轮南油田开展水淹层评价应用研究,拓展和完善了该地区录井水淹层评价的思路,对提高采油效率、提升油田开发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梅博文,刘希江[8](1980)在《我国原油中异戊间二烯烷烃的分布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无环异戊间二烯烷烃是由 C6H8 异戊间二烯单元构成的规则异构烷烃系列。从这个系列中已鉴定出 C9—C25的同系物,广泛分布在古代沉积岩、原油和现代沉积物中。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它们基本上继承了原始生物分子的特征碳骨架,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生物标记化合物——化学化石。
周翔[9](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是重要含油气层位,素以渗透率低而闻名于世。近年来在盆地内西峰、姬塬、华庆等地区延长组长6-长9油层组中相继发现多个储量超亿吨的大型低孔渗砂岩油藏,表明延长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认识不清是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勘探突破的瓶颈。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延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断裂构造类型及特征、低孔渗砂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等成藏条件分析,探讨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形成过程及成藏机理,主要认识为:1、代家坪地区延长组长4+5-长9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多套烃源岩,具有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腐植-腐泥型、热演化程度中-高的特点。延长组原油族组分以饱和烃为主,具有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的特征,是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和弱氧化-还原的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的正常原油,生油母质具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源特点,聚类分析可将延长组将原油分为两类,多参数综合对比表明这两类原油均与长7油层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2、代家坪地区发育北东、北西西向两组断层,以高角度逆断层为主,同时发育一定数量的正断层、走滑断层、滑脱断层,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演化历史复杂的特点。平面上北西西向断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洼陷带,以正断层为主,断裂规模大,延伸距离远,是燕山期挤压作用的产物,北东向断裂以高角度逆断层为主,分布广泛,呈雁列状展布,单个断层规模小,延伸距离短,是喜山期挤压应力作用的产物,其中燕山期形成的张性断裂具有良好的垂向输导能力,是延长组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喜山期受盆缘挤压作用影响,断裂的封闭性增强,有利于油气保存。受燕山期北西西-南东东向挤压应力和喜山期北北东-南南西向挤压应力影响,延长组储层发育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四组构造裂缝,具有裂缝倾角高、发育规模大、纵向贯穿能力强的特点。3、延长组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分布在4-15%,普遍小于10%,渗透率分布在0.02-4.0×10-3μm2,普遍小于1.0×10-3μm2,具有碎屑颗粒细、填隙物含量高、胶结物类型复杂的特点,属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储层。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延长组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发育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强烈的成岩改造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其中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石英加大、自生高岭石沉淀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颗粒表面绿泥石包膜、长石及不稳定岩屑溶蚀对储层物性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延长组砂岩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半径分布在5-40μm之间,以中、小孔隙为主,喉道以片状和弯片状喉道、缩颈型喉道为主,平均喉道半径分布在0.05-1.681μm之间,属细、微喉道。通过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和压汞曲线形态分析将延长组储层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Ⅰ、Ⅱ类储层孔隙分布均匀,以中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为主,孔喉连通性能较高,孔隙结构较好,Ⅲ、Ⅳ类储层孔喉分布不均匀,以小孔微喉型为主,孔喉连通性能较低,孔隙结构较差。4、延长组砂岩发育盐水包裹体、烃类包裹体等不同类型包裹体,综合烃类包裹体产状、丰度、气液比和与其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表明,延长组存在2期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主要发育于砂岩成岩早中期形成的石英、长石次生加大边和石英微裂隙中,发育丰度较低,气液比较小,与其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80~95℃之间,第二期油气包裹体发育于砂岩成岩晚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粒间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长石溶蚀微裂缝充填的亮晶方解石中,发育丰度较高,同期捕获的盐水包裹体均—温度分布在105℃-120~℃之间。结合埋藏史分析表明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存在晚侏罗世末期和早白垩世中期两期成藏过程,其中,晚侏罗世末期油气充注规模较小,以低熟油为主,早白垩世中期正常原油大规模成藏,是延长组油气主充注期。5、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表明,延长组储层初始孔隙度分布在36.59-37.91%,压实作用后孔隙度为18.25-22.74%,由绿泥石环边胶结、石英次生加大、I型方解石等成岩早期胶结物沉淀造成的孔隙度损失为1.26%-4.36%,早期胶结后孔隙度为17.62-20.94%,长石、不稳定岩屑溶蚀增加的孔隙度为3.64%-5.12%,次生溶蚀后孔隙度为18.26%-22.09%,晚期II型方解石、高岭石胶结造成孔隙度损失为9.62-14.36%。结合成岩序列和成藏史分析表明,早白垩世排烃高峰前延长组孔隙度为18.49~12.09%,渗透率为0.96~13.32×10-3μm2,表明早白垩世早期延长组储层仍具有较高的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尚未完全致密化。6、在延长组成藏过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恢复延长组动态成藏过程,晚侏罗世延长组储层埋深达到2200~2400m,古地温达到90-100℃,有机质成熟进入生烃门限,由于晚侏罗末期地层抬升,地层温度降低,烃源岩热演化进程中止,该阶段生成的油气十分有限。由有机质裂解形成有机酸和少量低熟原油沿构造裂缝进入储层,形成一定的次生溶蚀,此时储层尚未完全致密化。早白垩世早期,盆地整体沉降、延长组埋深达到2600~3000m,对应古地温为100~120℃,有机质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成大量烃类。随着白垩世晚期构造抬升,地层温度、压力逐渐降低,随着储层中有机酸逐渐消耗,成岩介质环境也由早期酸性变为弱碱性,溶解在地层流体中的CO2析出形成Ⅱ型方解石,造成储层孔隙结构破坏、物性变差,也是造成延长组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
孙佳楠[10](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二、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天然气生成热模拟实验技术及其数学模型 |
第一节 热模拟实验技术 |
第二节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
第三节 碳同位素动力学数学模型 |
第四节 天然气生成过程动力学模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实验:对原油裂解的启示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正十八烷裂解动力学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
第四节 甲烷生成动力学及其对原油裂解气的启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煤及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 |
第一节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结果 |
第三节 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在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
第一节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 |
第二节 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
第三节 烃源岩生气模式与产气性 |
第四节 中部气田气源判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声明 |
(3)原油裂解生气机理及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地区油气产业现状 |
1.2 中原地区油气产业现状 |
1.3 原油热解机理研究现状 |
1.4 原油热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1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原理 |
1.4.2 原油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
1.5 原油裂解气分馏特征研究 |
1.5.1 同位素分馏 |
1.5.2 原油裂解气碳同位素分馏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及设备 |
2.1.1 原油样品性质 |
2.1.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装置 |
2.2 原油热模拟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热模拟实验装置 |
2.2.4 热模拟实验方案 |
2.3 实验分析表征方法 |
2.3.1 原油基本性质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4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2.3.5 裂解气气相色谱分析 |
2.3.6 裂解气稳定同位素比质谱分析 |
2.3.7 裂解半焦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疆塔里木地区原油生气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
3.1 新疆油田塔里木地区原油性质分析 |
3.1.1 热重分析 |
3.1.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3.1.3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3.2 新疆油田塔里木地区原油热模拟产物分析 |
3.2.1 裂解气气相色谱分析 |
3.2.2 固态半焦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3.3 塔里木地区原油热模拟生气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原濮阳地区原油生气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
4.1 中原油田濮阳地区原油性质分析 |
4.1.1 热重分析 |
4.1.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4.1.3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4.2 中原油田河南濮阳地区原油热模拟产物性质分析 |
4.2.1 裂解气气相色谱分析 |
4.2.2 固态半焦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4.3 濮阳地区原油热模拟生气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油裂解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 |
5.1 原油裂解气碳同位素分析 |
5.1.1 新疆油田塔里木地区原油裂解气碳同位素比质谱分析 |
5.1.2 中原油田濮阳地区原油裂解气碳同位素比质谱分析 |
5.2 裂解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建立 |
5.3 裂解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计算 |
5.4 裂解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拟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原理及应用方法 |
1.1 分析原理及方法 |
1.1.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1.1.2 分析方法 |
1.1.3 组分的定性方法 |
1.2 分析参数及计算参数 |
1.3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定性的识别油水层 |
1.3.1 油层的谱图形态特征 |
1.3.2 油水同层的谱图形态特征 |
1.3.3 水层的谱图形态特征 |
第2章 轻烃组分定性方法研究 |
2.1 色谱定性方法 |
2.1.1 保留值定性法 |
2.1.2 检测器定性法 |
2.1.3 化学方法定性法 |
2.2 轻烃组分定性方法 |
2.2.1 轻烃组分分析及定性特点 |
2.2.2 轻烃组分定性方法选择及实验 |
第3章 轻烃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中的应用方法 |
3.1 储层烃类及轻烃特征的主要控制及影响因素 |
3.1.1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演化及烃类特征 |
3.1.2 储层原油及烃类的蚀变作用 |
3.2 轻烃评价参数的求取 |
3.2.1 轻烃母质类型和成熟度评价参数 |
3.2.2 油水层识别评价理论及评价参数 |
3.3 应用轻烃气相色谱资料识别油水层的方法 |
3.3.1 油水层识别评价与轻烃母质类型及成熟度的关系 |
3.3.2 油水层的轻烃识别方法 |
第4章 轻烃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 |
4.1 目标和任务 |
4.1.1 目标 |
4.1.2 任务 |
4.1.3 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应用系统结构 |
4.2.2 功能框架图 |
4.2.3 主要功能的算法流程图 |
4.3 输出报表 |
4.3.1 解释报表 |
4.3.2 计算参数结果列表 |
4.3.3 峰面积格式报表 |
4.3.4 峰面积列表 |
4.3.5 质量分数格式报表 |
4.3.6 质量分数列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5)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模拟实验 |
1.2.2 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2.4 同位素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测定方法 |
2.1 两种洗脱 5? 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方法的对比研究 |
2.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2.1.2 样品与实验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沥青质键合态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
2.2.1 样品和实验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
3.1 封闭体系快速高温热解方法的研究 |
3.1.1 样品和实验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3.2 有机质的离线两阶段热化学降解 |
3.2.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3.2.2 样品和实验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研究 |
4.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4.2 样品和实验 |
4.2.1 样品和预处理过程 |
4.2.2 仪器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全油色谱 |
4.3.2 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4.3.3 芳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
4.3.4 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
4.3.5 沥青质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氢同位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志留系沥青砂中不溶固体有机质的结构特征与成因 |
5.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5.2 样品和实验 |
5.2.1 样品信息和预处理实验 |
5.2.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分离与纯化 |
5.2.3 离线封闭体系下的热化学降解 |
5.2.4 仪器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含量、元素与同位素组成特征 |
5.3.2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结构表征 |
5.3.3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热解产物 |
5.3.4 不溶固态有机质的成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杜66块火驱典型产出流体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设备与方法 |
1.1 实验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应用 |
2.1 原油高温氧化的气体组成特征 |
2.1.1 单井气体燃烧状态参数变化特征 |
2.1.2 一氧化碳含量变化反映火驱火线动态过程 |
2.2 原油高温氧化组成变化特征 |
3 结论 |
(7)轮南油田水淹层综合录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淹层基本特征 |
1.1 岩石热解 |
1.2 轻烃分析 |
1.3 热解气相色谱 |
1.4 定量荧光录井 |
1.5 荧光显微图像 |
2 轮南地区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 |
2.1 谱图法水淹变化趋势 |
2.1.1 岩石热解谱图变化趋势 |
2.1.2 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变化趋势 |
2.1.3 轻烃分析谱图变化趋势 |
2.1.4 定量荧光谱图变化趋势 |
2.1.5 荧光显微图像变化趋势 |
2.2 参数变化趋势 |
3 解释评价方法的确定 |
3.1 谱图趋势 |
3.2 数值趋势 |
4 应用效果及实例 |
4.1 LN 200XX-1井 |
4.2 LN 2-XX井 |
第一小层4869~4876m井段: |
第二小层4877~4914m井段: |
5 结束语 |
(9)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1.2.1 致密砂岩成因研究现状 |
1.2.2 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4 延长组低孔渗砂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沉积特征及演化 |
2.3 地层划分及对比 |
第三章 延长组烃源岩综合评价及油源对比 |
3.1 延长组烃源岩综合评价 |
3.1.1 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1.2 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3.1.3 延长组烃源岩成熟度 |
3.2 延长组油源对比 |
3.2.1 延长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2.2 延长组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2.3 延长组精细油源对比 |
3.3 延长组烃源岩生烃特征及生烃史分析 |
3.3.1 延长组烃源岩生烃特征 |
3.3.2 延长组生烃史特征 |
第四章 延长组断裂构造特征及对成藏影响 |
4.1 延长组断层类型及成因 |
4.1.1 研究区断层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2 断层形成期次及时间 |
4.2 延长组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
4.2.1 延长组裂缝类型及特征 |
4.2.2 延长组裂缝发育主控因素 |
4.2.3 延长组裂缝形成期次及时间 |
4.3 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及调整改造的意义 |
4.3.1 断裂活动形成良好的构造圈闭 |
4.3.2 储层裂缝是良好的运移通道 |
第五章 延长组低孔渗砂岩基本特征及成因 |
5.1 延长组储层基本特征 |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2 储层物性特征 |
5.2 低孔渗砂岩成岩作用特征 |
5.2.1 低孔渗砂岩成岩作用类型 |
5.2.2 低孔渗砂岩成岩序列分析 |
5.2.3 岩石学特征对成岩作用影响 |
5.3 低孔渗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及演化模式 |
5.3.1 低孔渗砂岩孔隙结构类型 |
5.3.2 低孔渗砂岩微观孔隙特征 |
5.3.3 低孔渗砂岩孔隙演化模式 |
第六章 延长组致密化过程与成藏耦合 |
6.1 延长组成藏期次及时间 |
6.1.1 延长组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
6.1.2 延长组成藏期次与时间 |
6.2 砂岩致密史恢复及其与成藏关系 |
6.2.1 初始孔隙度恢复 |
6.2.2 计算压实、胶结损失孔隙度 |
6.2.3 计算溶蚀增加孔隙度 |
6.3 砂岩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2.3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
2.5.1 有机质丰度 |
2.5.2 有机质类型 |
2.5.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
3.2.2 串联反应模型 |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
3.4.1 开放系统 |
3.4.2 半封闭系统 |
3.4.3 封闭系统 |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实验方法 |
4.2.1 提取干酪根 |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
4.2.3 产物提取 |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
4.4 产物产率特征 |
4.4.1 总烃产率特征 |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
5.1.4 微型柱色谱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
6.1 留烃实验发展 |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
6.2.1 质量法 |
6.2.2 溶剂的选择 |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
6.4.2 矿物特征 |
6.4.3 矿物分离 |
6.4.4 矿物表面吸附 |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
6.5.2 实验方法 |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
6.5.5 结果讨论 |
6.6 留烃机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
8.3.1 不足之处 |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油的气相色谱分析及其地质应用[J]. 王有孝,程学惠,申岐祥,吴贻华. 地球化学, 1979(04)
- [2]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D]. 张海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8)
- [3]原油裂解生气机理及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D]. 杨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 韩涛.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4)
- [5]大分子结构和氢同位素分析的热解方法及其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因中的应用研究[D]. 陈莎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
- [6]杜66块火驱典型产出流体变化特征[J]. 杨俊印,闫红星,刘家林,张鸿,齐先有. 特种油气藏, 2020(03)
- [7]轮南油田水淹层综合录井评价方法[J]. 邱斌,雷军. 录井工程, 2016(03)
- [8]我国原油中异戊间二烯烷烃的分布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 梅博文,刘希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0(02)
- [9]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 周翔.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10]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