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医学还原论(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英[1](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赵肖荣[2](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认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陈聪[3](2018)在《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文献信息挖掘,探讨经方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代文献信息、化学成分和生物信息,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构建两经方的网络靶标模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诠释两首经方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制。结果:通过对两方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古代医家多用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气血郁滞的里实型腹痛,今人不断拓展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除传统治疗产后腹痛,还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疾病;而排脓散方古人认为是治内痈,证属气郁血滞者,现代研究发现排脓散并不仅仅治疗内痈,还可以治疗上至鼻咽、中至肠腑、下至盆腔的各种化脓性疾病。基于文献检索与虚拟筛选,研究发现枳实芍药散主要活性成分10个,核心作用靶点5个,作用通路59条,潜在作用疾病149种;排脓散主要活性成分23个,核心作用靶点15个,作用通路88条,潜在作用疾病169种。构建两方“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关联分析复方主治、功效、配伍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复杂联系。结论:通过对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经方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是基于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网络的调节,其“理气活血”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并恢复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平衡失调,即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个大循环来发挥主体疗效。两经方配伍效应的呈现来自于方中各药物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复方配伍后其所含小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于同一靶点的不同空腔或者协同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增强了对生物过程的刺激作用,使药物治疗疾病的终末效应增强,那么复方配伍后的疗效由于协同作用将大大超过单味药疗效的总和,体现了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理论。当复方配伍由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变为枳实-芍药-桔梗(排脓散)后,加味药物中的分子通过互补或者增强作用调节不同的靶点,使得两经方作用靶点存在不同,作用疾病宏观表型产生差异。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吴章鹏[4](2020)在《医学影像数据安全访问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时代,很多数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由于信息化文件的一系列优点,医学影像领域也随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很多数字化的影像、文本诊疗数据逐渐被各大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应用起来。目前国际通用的医学影像文件格式是DICOM标准。目前最新的DICOM3.0标准中,出于兼容性、通用性等许多方面考虑,患者的信息是明文存放的,任何人、任何支持DICOM标准的设备拿到DICOM文件即可以访问其中的内容,若存有患者隐私的DICOM文件被泄露,患者的私人医疗信息可能被未获授权的第三方查看、篡改,设计一整套针对医学影像的安全机制已经成为社会个人隐私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DICOM协议在文件层面上的安全弱点,利用AES、RSA、MD5加密算法,基于图像隐写、信息摘要、数据脱敏技术,设计了一套兼容DICOM格式的数字医学影像安全机制,解决了DICOM数字医学影像在存储、访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了贴合医疗诊断过程中的实际场景,本安全访问机制设计了多个角色,并分别设计了对应的访问机制,有很好的实用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本安全机制在算法的选择上偏向于选择并行性好的算法,最大程度上保证数字医学影像查看的方便性和速度。首先,本文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数字医学影像的发展现状和数字医学影像安全机制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上述现状,讲述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整体结构。其次,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医学影像DICOM标准的发展历史,介绍目前最新的DICOM3.0标准中定义的文件组成部分、文字和图片标签的结构、DICOM标签各个分组的含义,以及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安全相关的技术介绍,包括密钥的特性、主流的对称/非对称密钥体系、MD5签名算法、信息摘要生成、图像隐写技术、信息脱敏等技术,为本安全机制做了技术铺垫,并实现了一种多标签的信息摘要算法和一种适用于DICOM图像像素结构的LSB图像隐写算法。再次,本文实现了一种可以用于DICOM标准的安全访问机制,详细介绍了本安全访问机制的详细组成部分和安全原理,包括本安全机制的实验环境搭建,实验工具的选择、实验示例文件结构等细节。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患者身份信息的、带有干扰因子的密钥生成算法,并针对医生、患者等多个角色制定了详细的分层访问机制;实现了一套适用于DICOM3.0标准的敏感标签摘要、脱敏和标签验证模块。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了安全机制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和算法选用,包括密钥生成模块、敏感信息摘要模块、标签脱敏模块、图像隐写模块以及文件加密模块。然后,本文对多角色的加解密步骤进行阐述,对本安全机制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并列出了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分析了算法开销。最后,本文根据前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提出由本实验引申的展望和改进。
张晓菲[5](2020)在《纳米尺度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等方面呈现的巨大应用潜力,使得其生物学效应与生物安全性评价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取决于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组分之间的动态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控制其生物学效应以及推动纳米材料发展的关键。本论文采用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技术等研究手段,以纳米材料及其降解成分与生物组分,包括蛋白质、生物膜和细胞为纳米生物模型,在分子水平上探究了纳米生物相互作用的驱动力,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为评估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和安全性及设计各种医学应用的纳米材料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包括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我们以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与生物界面上的蛋白质作为纳米生物模型,通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电化学探究了纳米材料对生物界面上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轻微地引起氧化态细胞色素c的β-sheet及其周围环境的改变,进而改变了血红素的定向及其周围的环境,从而导致了处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c水合度增加,最终使细胞色素c的式电势发生负移及电子转移速率增加。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细胞色素c构象和血红素微环境的扰动,也可能是增强其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能力的原因之一。2.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也体现在纳米材料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我们以氧化石墨烯与生物模拟膜作为纳米生物模型,通过改变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来调节氧化石墨烯-生物膜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应用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揭示了弱作用力如何协同合作诱导氧化石墨烯对生物膜的抽提效应。结果表明在平衡静电排斥作用后,氧化石墨烯和磷脂头部基团之间适中的吸引作用(例如静电和/或疏水作用)最利于磷脂的抽提。在氧化石墨烯和磷脂头部基团适度的吸引力下,氧化石墨烯可以保持适中的旋转自由度,从而易与磷脂疏水区域中的羰基基团形成氢键。在氢键作用的驱动下,氧化石墨烯插入磷脂烷基链区域并从膜中抽提磷脂分子。我们的结果对于如何揭示纳米生物界面上弱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基于第二部分工作,我们又研究了磷脂膜的相行为对氧化石墨烯和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对磷脂膜中磷脂分子的抽提作用具有显着的相态选择性,其选择性地抽提流动相的磷脂分子;氧化石墨烯对流动相磷脂的抽提作用受到膜中凝胶相磷脂存在比例的影响,只有流动相磷脂分子占磷脂膜中磷脂分子的绝大部分时才能够发生抽提作用,且只有流动相的磷脂分子被抽提。4.纳米材料诱导的生物效应涉及纳米材料降解引发的一系列细胞内反应,如含铁纳米材料的降解会释放出铁离子,其可以参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脂质反应活性氧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我们使用羟基自由基(由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诱导磷脂膜过氧化,并使用荧光技术和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揭示了铁死亡中铁离子参与磷脂过氧化的新分子机制,并通过铁死亡诱导剂诱发细胞的铁死亡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羟基自由基引发磷脂过氧化过程中会产生磷脂过氧自由基,其除了通过罗素(Russell)机制可以产生少量单线态氧,还可以在传播过氧化过程中导致更多的磷脂过氧自由基和磷脂氢过氧化物的积累并在铁离子的催化下通过罗素机制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氧,进而促进细胞膜完整性的丢失和细胞的死亡。我们首次揭示了单线态氧在铁死亡中的产生及其影响。
王璇[6](2019)在《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生物医学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生物医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是生物医学科研人员获取和交流领域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随着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文献呈现指数型增长。如何从这些海量生物医学文献中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和知识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MedLine数据库、PubMed搜索引擎、网络爬虫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搜索词关联生物医学文献数据的获取、文献数据预处理、多维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果可视化等功能。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具有占用资源少、轻量便捷等优势,能够辅助用户深度挖掘生物医学文献的内在规律,为其提供搜索词所涉领域的关联热词、研究团队、主流期刊、地域热度、研究趋势和文献聚集等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科研动态,做出准确的科研决策,从而实现系统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网络爬虫技术。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以PubMed搜索引擎为桥梁连通MedLine数据库,根据文献页面的呈现形式和存储结构,基于XPath路径定位页面及信息,采用深度优先策略爬取搜索词相关联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2)数据预处理及分析。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的数据预处理及分析部分包含四个模块,即预处理模块、统计模块、模型模块和聚类模块。预处理模块基于英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的语法特点和单词特性,采用去除HTML标签、分词、去停用词、拼写校对等方法清洗文献数据。统计模块统计生物医学文献的标题、关键字及摘要的词频,以及作者、期刊和国家地区等信息,揭示搜索词所涉领域的关联热词、研究团队、主流期刊、地域热度和研究趋势等信息。模型模块基于优化的TF-IDF算法计算候选特征词的权重,从而筛选出代表性特征词构建词频矩阵。聚类模块基于词频矩阵,以文献向量夹角余弦值为文献相似度构建相似度矩阵,通过Ward Method方法聚类文献。(3)TF-IDF算法优化。传统TF-IDF算法容易受忽略单词位置因素和类间分布情况带来的影响。本文从TF因子和IDF因子两方面入手优化TF-IDF算法以提高算法性能。在TF因子中融入位置贡献度和词性贡献度,在考量特征词的文献位置重要程度的同时融合了单词的词性。IDF因子以特征词在不同类间的概率为出发点,引入维度因子,将特征词在本类及其他类的概率作为计算依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TF-IDF算法重点关注词频忽视类间分布的弊端,提高了算法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的稳定度和准确度。(4)结果可视化。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以科学、美观、简约为开发原则,利用Python库tkinter、Pyecharts、Matplotlib等完成界面和结果展示模块的开发。可视化呈现形式包括词云图,柱状图、饼状图、树状结构图等,有利于用户直观获取结果。
王伟[7](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付东鹏[8](2013)在《心灵与计算 ——关于计算主义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探讨人工智能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时,许多人认为,已有的机器智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其根本差异在于:人类的智能有意向性,即能超出自身、指向或关联于外物,而机器所完成的加工则没有这种性质。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AI的意向性缺失难题”或“塞尔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对AI研究面临的问题作出回应和探讨。本文认为,要解决AI的上述瓶颈问题和其他问题,无疑要为之建立理论模型,而要如此,又必须深入探讨作为人类智能之关键要素的意向性的构成、结构、特征、成立条件及根据、内在运作过程及机制、发生发展过程及原理等。由此所决定,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作为一门科技的AI中的一个哲学问题,即意向性与AI的关系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AI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第1章,“图灵测试”与“中文屋论证”。“图灵测试”对“什么是智能”做出了既别出心裁又极富启发意义的回答。图灵据此主张,有智能就是能思维,能思维就是能计算。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计算主义主要是在图灵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它试图从形式上说明计算概念,主张计算与实现计算的物理系统是不同的。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旨在证明:智能不在于形式转换,而在于能处理内容或具有意向性:按计算主义思路造出的人工智能,只能是句法机而不是语义机。第2章,“中文屋论证”引起的争论。有的认为从“中文屋论证”中不可能得出计算机程序没有意向性或语义理解能力的结论;有的认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意向性之类的东西,它们是民间心理学杜撰出来强加给人们的;有的认为该论证揭示出意向性是人类智能的根本特征,也指明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瓶颈所在。总之,争论凸显了人工智能与意向性的关系。第3章,经典计算主义的辩护与“新计算主义”。针对“中文屋论证”和类似批评,坚持计算主义的人也认识到,原有的“计算”概念的确存在重大缺陷。他们的补救策略,要么是在辩护、解释的基础上对计算主义加以补充;要么将其发展为新计算主义,把原先的窄机械论发展为宽机械论。本章从5个方面介绍了他们所作的努力。第4章,联结主义。联结主义是计算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是用计算来理解和建模人类智能的,只不过它所说的计算不是符号计算而是神经计算。联结主义试图在细胞水平上模拟人类智能,所建构的人工神经网络和以往的计算主义模型有很大不同。尽管目前人工神经网络还没有意向性,但必须承认,它们在模拟人类智能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第5章,自然语言处理及其语义学转向。人作为自然语言的处理系统,既是句法机,又是语义机。人工智能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目标是建造能模拟人类语言能力的机器系统,其中,研究自然语言的理解比研究自然语言的生成更重要、更困难。本章在反思有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语义学问题是面临的瓶颈,目前最好的人工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仍还停留在句法机的水平上。第6章,智能自主体研究。现有的人工智能由于缺乏意识性、目的性、自主性,特别是由于缺乏意向性,还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主体。智能自主体研究的目的是建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型,它能连续不断感知外部世界和自身状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和行动,不但能更好地表达计算的本质,而且能像人一样,成为真正的自主体。人工智能研究向自主体的回归,其实质就是高度重视意向性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和在工程技术上都已取得可喜进展。第7章,意向性建模的初步尝试。要让人工智能真正表现出意向性,就必须为意向性建模。意向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背后有一个自主体。信念、愿望、意图等之所以被称为意向状态,是因为它们的根本特征是具有意向性,即有对外在事态的关于性、意指性。在某种意义上,建立关于意向状态的BDI模型,就是建立智能自主体的模型,就是向民间心理学及其哲学研究回归。由于民间心理学一直是科学心理学批判反思的对象,因此,自主体也成了心灵哲学、认知科学批判反思的对象。本章从6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学者在意向性建模上所做的工作。结语。人工智能研究要实现突破,全面模拟人类的智能,需要由哲学来做辅助研究,以便认清人的意向性的特征及其标志。人的意向性能始终把符号与对象、句法与语义捆绑在一起,并对此有清醒的意识。要模拟人的意向能力,就必须对意向性、语义性进行建模。要对它们进行科学建模,就必须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相结合的角度,在坚持存在形式多样性和存在程度多级性的基础上,揭示人的意向习语的真实所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意向习语像物理语言一样,也是描述发生在大脑中的行为的一种方式,它们所描述的东西,并未超出自然现象的范围。因此,要建模意向性和语义性,就必须充分利用心灵哲学已取得的成果,弄清常识的解释图式与科学心理学的解释图式之间的关系,下功夫对常识心理学和传统的心灵哲学进行批判反思,做好“祛魅”或“去神秘化”的工作,还必须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注重结构模拟,又注意机制模拟。
杨雪敏[9](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生物医学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在增加。海量的生物医学文献作为一个巨大的非结构化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医学研究知识,是最重要的生物医学领域资源。因此,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文献中快速获取专业知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医学文本挖掘技术在文本知识的自动获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命名实体识别作为该项技术的任务之一,旨在从生物医学文献中识别出指定类型的名称,如蛋白质、DNA、RNA、细胞等,为进一步地抽取关系和其他潜在信息提供了前提。本文的研究工作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使用生物医学语料库,根据生物实体的特性人工设计了15种特征;采用条件随机场算法训练模型,结合单独最优组合法挑选出最优的特征集,分析各个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过测试评估,综合评价值F最高可达75.91%。(2)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联合条件随机场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不仅需要人工选取特征,还需要一定的领域知识;同时模型的好坏取决于高质量的数据集和最优的特征集合,这需要付出众多的人力代价。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条件随机场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经过训练、测试和评估,F值达到了76.81%。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不需要人工抽取特征,而且预测效果优于单向、双向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和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3)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联合条件随机场算法训练出的模型,以autism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联的文献进行实体识别并对数据进行直观地展示,表明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提出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方法,表现出了较好的识别效果,能够高效快速地从海量的生物医学文献中自动识别出实体名称,从而为实体关系抽取奠定了基础。
薛惠普[10](2020)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汉译》文中提出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发展,段落和语篇已日益成为可供接受的翻译单位。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提出语篇衔接理论,将衔接手段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该理论注重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在衔接和连贯上的对等,从而避免机械式翻译。这完全符合学术文本翻译的首要原则,即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衔接理论分类清晰,实用性强,因此有助于指导学术文本翻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以学术文本——《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哲学与科学新发展》(节选)为材料,分析这五种衔接类型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模式,以期实现译文的通顺连贯,而连贯正是衔接的目的。因此,将这些衔接手段应用于翻译过程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二、试论医学还原论(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医学还原论(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经方及其研究进展 |
1.1 经方的内涵 |
1.2 经方现代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2 中药复方配伍及其研究现状 |
2.1 传统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2.2 现代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 研究经方的选择 |
3.3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
3.4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3.5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研究 |
3.6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
4.2 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 |
4.3 分子对接方法 |
4.4 网络药理学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1.1 文献收集与筛选 |
1.2 研究结果 |
1.3 讨论 |
2 枳实芍药散 |
2.1 溯源 |
2.2 现代实验研究 |
2.3 枳实-芍药药对的配伍分析及应用 |
3 排脓散 |
3.1 溯源 |
3.2 临床应用变迁 |
3.3 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药物组成 |
1.2 配伍分析 |
1.3 化学成分信息 |
1.4 现代药理信息 |
2 排脓散 |
2.1 药物组成 |
2.2 配伍分析 |
2.3 化学成分信息 |
2.4 现代药理信息 |
第四章 网络靶标研究 |
1 化学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
2 核心靶标的预测与筛选 |
2.1 作用靶标的预测 |
2.2 核心作用靶标的筛选及可视化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分子机制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分子对接 |
1.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2 排脓散 |
2.1 分子对接 |
2.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第六章 配伍机制研究 |
1 复方靶点作用通路整合 |
2 复方靶点功能模块化研究 |
2.1 枳实芍药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2.2 排脓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3 基于两方差异通路的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4 功能重定位研究 |
4.1 枳实芍药散 |
4.2 排脓散 |
第七章 讨论 |
1 微观视角下的复方相须相使配伍 |
1.1 复方药味组成在靶点水平上的协同作用 |
1.2 复方作用通路上的信号串扰效应 |
2 复方配伍与作用疾病宏观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
2.1 作用靶点偏好性分析 |
2.2 调节疾病异同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构建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 |
1.2 复方配伍效应的微观呈现 |
1.3 复方针对机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调节 |
1.4 复方作用靶点偏好导致作用疾病存在差异 |
1.5 复方功能重定位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医学影像数据安全访问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数字医学影像发展现状 |
1.2.1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1.2.2 DICOM安全机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DICOM安全解决方案 |
2.1 DICOM标准结构剖析 |
2.1.1 DICOM标准的组成部分 |
2.1.2 DICOM文件的Tag结构 |
2.1.3 DICOM标准中的敏感标签 |
2.1.4 DICOM文件的图像结构 |
2.1.5 DICOM潜在的安全问题 |
2.2 安全机制的设计原则 |
2.3 DICOM密钥生成模块 |
2.3.1 常用的信息摘要算法介绍 |
2.3.2 密钥生成模块 |
2.3.3 密钥的落库 |
2.4 DICOM敏感信息摘要模块 |
2.4.1 DICOM生成多重敏感信息摘要 |
2.4.2 敏感信息完整性校验 |
2.5 DICOM图像隐写模块 |
2.5.1 常见的图像隐写方法 |
2.5.2 DICOM图像隐写方法 |
2.5.3 图像隐写信息的提取 |
2.6 DICOM数据脱敏模块 |
2.6.1 常见数据脱敏方法 |
2.6.2 DICOM数据脱敏方法 |
2.6.3 Base64 算法简介 |
2.7 DICOM文件加密模块 |
2.7.1 常见的加密机制 |
2.7.2 DICOM文件加密 |
2.7.3 SSL安全信道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访问机制的设计 |
3.1 安全机制的概要设计 |
3.1.1 安全机制的组成 |
3.1.2 安全机制用例图 |
3.2 安全机制详细设计 |
3.2.1 医院加密流程 |
3.2.2 患者本地解密流程 |
3.2.3 HTTPS远程快捷查看流程 |
3.2.4 医生解密流程 |
3.3 异常情况处理 |
3.3.1 患者身份证号、病历号泄露 |
3.3.2 医生工号泄露 |
3.3.3 文件、管理员账户泄露 |
3.3.4 爬虫攻击 |
3.4 安全机制性能指标 |
3.4.1 安全机制的空间开销 |
3.4.2 安全机制的时间开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访问机制的实现 |
4.1 安全机制的实验环境 |
4.2 安全机制效果展示 |
4.3 安全性证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纳米尺度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生物效应 |
1.2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
1.2.1 纳米材料的正面生物效应 |
1.2.2 纳米材料的负面生物效应 |
1.3 纳米材料与生物组分的相互作用 |
1.3.1 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3.2 纳米材料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
1.3.3 纳米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1.4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对纳米生物效应的研究 |
1.4.1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介绍 |
1.4.2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对蛋白质及其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 |
1.4.3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对生物膜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 |
1.4.4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对其他生物组分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 |
1.5 论文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揭示纳米材料对组装在模拟生物界面上的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
摘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SiO_2 NPs的合成和表征 |
2.2.3 金纳米薄膜的制备 |
2.2.4 SEIRAS实验装置的安装 |
2.2.5 电化学表征SiO_2 NPs对模拟生物界面上的cyt c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2.2.6 SEIRAS结合电化学研究SiO_2 NPs与模拟生物界面上的cyt c间的相互作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 NPs的表征 |
2.3.2 电化学表征SiO_2 NPs对模拟生物界面上的cytc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2.3.3 电势诱导的SEIRAS差谱揭示SiO_2 NPs诱导cyt c构象的改变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分析氧化石墨烯与磷脂膜之间弱相互作用导致磷脂抽提的协同机制 |
摘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不同含氧官能团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2.3 磷脂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3.2.4 混合磷脂双层膜的形成与表征 |
3.2.5 SEIRAS原位监测氧化石墨烯与混合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
3.2.6 EIS原位监测氧化石墨烯与混合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
3.2.7 CLSM原位监测氧化石墨烯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
3.2.8 荧光光谱监测氧化石墨烯与磷脂囊泡的相互作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含氧官能团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2 不同含氧官能团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3.3.3 不同磷脂囊泡的表征 |
3.3.4 混合磷脂双层膜的构筑与表征 |
3.3.5 荧光标记的DOPC磷脂双层膜的形成与表征 |
3.3.6 三种氧化石墨烯样品对DOPC混合磷脂膜的抽提作用 |
3.3.7 揭示弱相互作用诱导氧化石墨烯抽提磷脂的协同机制 |
3.4 结论 |
第四章 磷脂膜的相行为对氧化石墨烯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 |
摘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4.2.3 混合磷脂囊泡的制备 |
4.2.4 不同相态混合磷脂双层膜的形成与表征 |
4.2.5 SEIRAS监测氧化石墨烯与不同相态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 |
4.2.6 CLSM监测氧化石墨烯与不同相态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 |
4.2.7 荧光光谱测量磷脂膜的相态 |
4.2.8 荧光光谱测量氧化石墨烯与单组分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与表征 |
4.3.2 不同相态混合磷脂双层膜的表征 |
4.3.3 荧光标记的不同相态磷脂双层膜的形成 |
4.3.4 氧化石墨烯与处于单一相态的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 |
4.3.5 氧化石墨烯与处于两相分离的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 |
4.3.6 分析磷脂膜的相行为对氧化石墨烯抽提磷脂行为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揭示铁死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及其影响 |
摘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磷脂囊泡的制备 |
5.2.3 SOSG检测磷脂过氧化中单线态氧的产生 |
5.2.4 HPF检测芬顿反应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
5.2.5 C11-BODIPY检测单线态氧对磷脂膜的氧化作用 |
5.2.6 串联质谱检测磷脂过氧化产物 |
5.2.7 SEIRAS原位监测单线态氧对磷脂膜完整性的影响 |
5.2.8 细胞培养 |
5.2.9 SOSG检测erastin诱导细胞内单线态氧的产生 |
5.2.10 MTT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子水平证明磷脂过氧化中单线态氧的产生 |
5.3.2 磷脂过氧化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机理 |
5.3.3 单线态氧对磷脂膜结构的影响 |
5.3.4 铁死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5.4 结论 |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方法与技术简述 |
2.1 数据获取方法 |
2.1.1 API接口 |
2.1.2 网络爬虫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2.2.1 文本模型 |
2.2.2 特征降维 |
2.2.3 文本相似度计算 |
2.3 文献聚类算法 |
第3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总体需求 |
3.1.1 系统处理需求 |
3.1.2 系统开发需求 |
3.2 系统总体架构 |
3.2.1 系统结构设计 |
3.2.2 系统功能设计 |
3.3 系统模块设计 |
3.3.1 爬虫设计 |
3.3.2 多维分析模块设计 |
3.3.3 聚类分析模块设计 |
3.4 界面设计 |
第4章 系统功能实现 |
4.1 数据获取功能实现 |
4.1.1 数据准备 |
4.1.2 数据爬取 |
4.2 多维分析功能实现 |
4.2.1 文献数据存储 |
4.2.2 文献预处理 |
4.2.3 词频统计 |
4.3 聚类分析功能实现 |
4.3.1 TF-IDF算法 |
4.3.2 TF-IDF算法优化 |
4.3.3 权重计算和向量化实现 |
4.3.4 Ward Method层次聚类算法 |
4.3.5 文献聚类实现 |
第5章 结果展示与分析 |
5.1 系统页面展示 |
5.2 多维分析结果展示与分析 |
5.2.1 关联词分析 |
5.2.2 文献作者分析 |
5.2.3 接收期刊分析 |
5.2.4 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
5.2.5 国家分布分析 |
5.3 文献聚类结果展示与分析 |
5.3.1 文献数据获取 |
5.3.2 聚类结果可视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心灵与计算 ——关于计算主义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图灵测试”与“中文屋论证” |
第一节 “图灵测试” |
第二节 计算主义的基本思想 |
第三节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 |
第二章 “中文屋论证”引发的争论 |
第一节 逃出“中文屋论证”及其他 |
第二节 “中文屋论证”的知音与辩护 |
一、附和之声 |
二、殊途同归 |
三、皇帝的新衣与电脑的智能 |
四、脑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反应 |
第三章 经典计算主义的辩解与“新计算主义” |
第一节 为物理符号系统假说辩护 |
第二节 福多和派利夏恩的经典主义 |
一、福多的“经典主义” |
二、派利夏恩对计算主义的辩护 |
第三节 新计算主义 |
一、新计算主义概说 |
二、麦克德谟特对计算主义的改铸 |
三、克拉平对计算主义的“宽泛理解” |
四、计算主义需要的是非图灵的计算概念 |
五、史密斯对计算概念的发展 |
第四节 “大写的”表征理论与解释语义学 |
一、正统的表征理论 |
二、表征、计算、解释与功能 |
三、表征与意向性 |
四、解释语义学的问题与启迪 |
第五节 强人工智能观的辩护 |
第四章 联结主义 |
第一节 联结主义的曲折历程、基本精神与体系结构 |
第二节 联结主义的实质与特点 |
第三节 联结主义的网络建构 |
一、人工神经网络建构的曲折历程 |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与实质 |
三、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四、人工神经网络的类别 |
五、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与硬件实现 |
第四节 联结主义的理论探索 |
一、霍根和廷森的论证 |
二、斯莫伦斯基对联结主义的亚符号层次阐释 |
第五节 联结主义解决了意向性难题吗? |
第五章 自然语言处理及其语义学转向 |
第一节 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史与语义学转向 |
第二节 语义处理、“爱尔兰屋论证”与速写板模型 |
一、一般的方法论问题 |
二、语义分析 |
三、新计算主义的改进与“爱尔兰屋论证” |
四、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意识建模与“速写板模型” |
第三节 言语识别、句段解释与会话自主体 |
一、话语识别 |
二、句段解释 |
三、语音生成 |
四、会话自主体 |
第四节 机器翻译、万维网与自然语言处理 |
第五节 对人工语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反思 |
一、人工语义机的深层次问题 |
二、实在论对意义的实质、内在机理和依存条件的看法 |
三、反实在论的意义-意向性理论 |
第六章 智能自主体研究 |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下的自主体研究 |
第二节 AI的自然自主体解剖与人工自主体建模 |
第三节 移动自主体 |
第四节 多自主体系统 |
第五节 对自主体研究的意义和未来走向的哲学思考 |
第七章 意向性建模的初步尝试 |
第一节 布拉特曼的意向性建模 |
一、出发点和思想根基 |
二、关于意向的计划理论 |
三、BDI模型的概念图式及其拓展 |
第二节 责任能力与意向性模拟 |
第三节 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因果基础和背景条件 |
第四节 心理学家和语义学家的意向性建模 |
一、经验语义学 |
二、先验条件与程序语义学 |
三、程序内涵主义 |
第五节 概念作用语义学 |
一、概念作用语义学的基本观点 |
二、哈曼非唯我论的概念作用语义学 |
三、布洛克二因素的概念作用语义学 |
四、珀尔曼严格的概念作用语义学 |
第六节 融合两大传统的意向性理论 |
一、意向性与视域性 |
二、“意向性悖论”与信息关联 |
三、意识的超越性及其根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
2.1 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概述 |
2.2 相关模型介绍 |
2.2.1 隐马尔可夫模型 |
2.2.2 条件随机场模型 |
2.2.3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CRF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 |
3.1 研究内容 |
3.1.1 构建实验数据集 |
3.1.2 特征选择 |
3.2 CRF方法 |
3.2.1 特征模板 |
3.2.2 模型训练 |
3.2.3 评估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LSTM-CRF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 |
4.1 词表示模型 |
4.1.1 独热表示 |
4.1.2 分布式表示 |
4.1.3 Skip-gram和CBOW模型 |
4.2 Bi-LSTM-CRF模型 |
4.2.1 词向量的训练 |
4.2.2 实体模型的训练 |
4.2.3 训练参数 |
4.3 实验结果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命名实体识别系统的设计 |
5.1.1 总体架构设计 |
5.1.2 功能模块设计 |
5.1.3 系统开发技术 |
5.2 命名实体识别系统的实现 |
5.2.1 文献的预处理 |
5.2.2 实体标注展示 |
5.2.3 实体查询 |
5.2.4 图表展示 |
5.2.5 实体识别关系的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10)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Focus of the Report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oretical Basis |
1.1 Translation Process |
1.1.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1.1.2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
1.2 Theoretical Basis |
1.2.1 Studies on Halliday’s Cohesion Theory |
1.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Coherence and Translation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
2.1 Reference and its Translation |
2.1.1 Personal Reference |
2.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
2.1.3 Comparative Reference |
2.2 Substitution and its Translation |
2.2.1 Nominal Substitution |
2.2.2 Verbal Substitution |
2.2.3 Clausal Substitution |
2.3 Ellipsis and its Translation |
2.3.1 Nominal Ellipsis |
2.3.2 Verbal Ellipsis |
2.3.3 Clausal Ellipsis |
2.4 Conjunction and its Translation |
2.4.1 Additive Conjunction |
2.4.2 Adversative Conjunction |
2.4.3 Causal Conjunction |
2.4.4 Temporal Conjunction |
2.5 Lexical Cohesion and its Translation |
2.5.1 Reiteration |
2.5.2 Collocation |
2.6 Summary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四、试论医学还原论(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2]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D]. 陈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医学影像数据安全访问机制[D]. 吴章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5]纳米尺度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晓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生物医学文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璇.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心灵与计算 ——关于计算主义的哲学研究[D]. 付东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9]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D]. 杨雪敏.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10]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汉译[D]. 薛惠普.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