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管坯钢并轧制无缝钢管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薇[1](2018)在《龙钢石油套管用钢37Mn5连铸圆坯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化步入快车道,石油行业也在迅猛发展,井管钢与管坯钢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伴随其而来的是对钢材质量更为严格的要求。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龙钢)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生产出J55级37Mn5石油套管用钢。但通过混铁炉→铁水包→120吨转炉→LF精炼炉→圆坯连铸,长流程生产过程中存在中心疏松、缩孔、裂纹和定尺等质量问题。为减少连铸圆坯的质量缺陷,达到高品质要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通过实验研究,对夹杂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第二,采用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转炉和精炼工艺;第三,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优化连铸工艺参数。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从夹杂物数量、粒径、形貌及组成几个方面,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对夹杂物进行分析。钢样中的夹杂物主要分布在铸坯中心部位,夹杂物主要有Al2O3类夹杂物、SiO2类夹杂物、硅铝酸盐夹杂物和铝酸钙类夹杂物。(2)采用数值仿真模拟和生产实践数据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转炉、精炼及连铸工艺。优化后的转炉合金添加顺序为铝锰铁、BaCaSi、高碳锰铁、硅锰合金;确定了精炼氩气搅拌功率为3050 W/t、流量为78130 L/min;得到了最优连铸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1528℃,拉速0.1 m/s,导热系数为600 W/m2·k。(3)通过对转炉、LF、精炼工艺的优化,采用混铁炉→铁水包→120吨转炉→LF精炼炉→圆坯连铸工艺,成功生产出产品质量良好的37Mn5连铸圆坯。改进工艺后生产的石油套管用钢37Mn5连铸圆坯的化学成分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表面质量检验良好,内部质量得到控制。解决了龙钢生产J55级37Mn5石油套管坯钢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葛志刚[2](2016)在《国际贸易中锅炉用无缝钢管的质量检测应用》文中指出锅炉用无缝钢管的用途比较特殊,因此质量和检测的控制比较关键。锅炉用无缝钢管从管坯质量检测开始,要特别在热轧、冷拔、冷轧、热处理、无损检测工序加强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质量计划和相关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检测,在炉批号管理、质量证明书、包装标识、资料管理等方面做好细节工作。在此就出口锅炉管通常要注意的有关要求及控制要点进行探讨,希望有关观点对中国锅炉管出口企业有所帮助。
虞海燕[3](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金学[4](2008)在《转炉冶炼超低硫钢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研究脱硫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上,针对鞍钢某厂超低硫钢深脱硫现状,对超低硫钢种的冶炼过程及操作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炉回硫和LF炉顶渣氧化性过高是影响鞍钢LF精炼深脱硫的限制性环节。据此提出在转炉冶炼超低硫钢过程中,采取控制原材料硫含量、使用低硫石灰、尽快提高冶炼温度、改善传质条件和控制炉内终渣碱度达到3.0以上等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转炉回硫问题:针对顶渣氧化性较高问题,首先尽可能控制出钢下渣量,其次加强顶渣改质,采用增加铝块脱氧,降低顶渣氧化性;渣中Al2O3含量在30%左右为最佳脱硫渣系目标。采用上述措施的工业试验,将入LF炉前钢水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顶渣中SiO2含量小于8%,(FeO+MnO)含量降低到1%左右,碱度在6—8,LF炉脱硫率达到80%,终点最低硫含量达到0.001%,能够稳定生产硫含量≤0.003%的低硫钢种。
马勇[5](2006)在《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了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强韧化途径。 由对增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得出:低氧位时,氮在钢液液相边界层中的传质是增氮的限制性环节;高氧位时,氮在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是增氮的限制性环节。实际上,大多数炼钢过程中钢水增氮为液相传质和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共同作为限制性环节。影响增氮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物料的粒度、合金成分、气体压力和纯度。在钢液增氮的热力学条件(化学成分、温度等)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吹氮时间的延长,钢液的增氮量也随之增加。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碳和氧反应激烈,转炉内钢水含氮量较低。因此,生产N80油井管用钢需要增氮。钢水增氮的措施有钢包吹氮气和加含氮合金两种方式。钢包吹氮气方式,成本低,但增氮不稳定;加含氮合金方式,增氮稳定,但成本较高。鞍钢第一炼钢厂转炉生产N80油井管工艺采用钢包吹氮气方式,铸坯终点氮含量范围:90ppm≤[N]≤140ppm,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
鲁欣武[6](2005)在《转炉加LF精炼生产优质碳素管坯钢》文中指出介绍了应用转炉加LF精炼生产合格的优质碳素管坯钢的情况。转炉管坯钢的纯净度同Q235A普碳钢相比显着提高,接近电炉管坯钢的水平。但要进一步提高转炉管坯钢的质量,还需提高转炉出钢过程的挡渣效果,保证足够的LF精炼处理时间。现研制的优质碳素管坯钢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林宪,鲁欣武[7](2005)在《40t转炉加LF精炼生产优碳管坯钢的实践》文中提出介绍杭钢使用40t转炉加LF精炼冶炼优质碳素管坯钢的情况。通过试验,生产出了合格的管坯钢,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转炉管坯钢的纯净度同Q235A普碳钢相比大大提高,接近电炉管坯钢的水平。如要进一步提高转炉管坯钢的质量,须改进转炉出钢过程的挡渣效果,保证足够的LF精炼处理时间。
秦舜[8](2005)在《攀成钢战略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攀成钢),是攀钢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是联合重组的产物。其成立之初的战略定位为:攀钢集团的第二板块。将打造成为“三大基地”,即“世界一流水平的无缝钢管精品基地;国内一流的建筑钢材精品基地;攀钢产品深加工基地。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一方面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的的情况下大踏步前进,另一方面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紧张、原燃料涨价、成本强劲攀升、运力不足的压力。亮点与难点并存,机遇与风险同在。 本文通过对当今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攀成钢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由此提出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攀成钢要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正视问题,充分研究问题,扬长避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整体战略目标的框架下,可通过一系列子战略的实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广泛拓宽融资渠道、并不断推进企业改革,才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防范风险,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丁芸孙[9](2004)在《网(壳)架及轻钢结构设计、施工及检验的有关问题探讨(下)》文中认为
吕心刚,马战军,高秋艳,田丽霞[10](1997)在《6t转炉管坯钢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文中指出6t氧气顶吹转炉在管坯钢试验及生产中,应用钢包脱硫、喂线以及底吹氩技术改善了钢质量,降低了管坯报废率,提高了无缝管正品率、成材率及机械性能合格率,具有较显着的经济效益。
二、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管坯钢并轧制无缝钢管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管坯钢并轧制无缝钢管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龙钢石油套管用钢37Mn5连铸圆坯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石油套管用钢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1.1 国内发展现状 |
1.1.2 国外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连铸圆坯现存质量问题及研究现状 |
1.2.1 连铸圆坯的洁净度控制 |
1.2.2 连铸圆坯的表面及内部缺陷控制 |
1.3 二冷区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4 数值模拟软件在二冷区中的应用 |
1.4.1 Fluent软件的简要介绍 |
1.4.2 Fluent软件的结构组成 |
1.4.3 Fluent程序问题的求解 |
1.5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龙钢37Mn5钢夹杂物分析 |
2.1 夹杂物的金相分析 |
2.1.1 夹杂物的数量变化 |
2.1.2 夹杂物的粒径分布 |
2.1.3 夹杂物的形貌与组成 |
2.2 本章小结 |
3.37 Mn5钢冶炼过程脱氧制度优化 |
3.1 脱氧合金化制度 |
3.1.1 龙钢37Mn5连铸圆坯脱氧合金化制度 |
3.1.2 脱氧合金化基本原理 |
3.1.3 脱氧合金化制度优化 |
3.2 LF精炼过程脱氧制度的研究 |
3.2.1 龙钢37Mn5连铸圆坯LF精炼脱氧制度 |
3.2.2 LF精炼脱氧理论基础 |
3.2.3 LF精炼底吹搅拌功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连铸圆坯凝固传热过程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 |
4.1 龙钢连铸机的工艺参数 |
4.2 物性参数的确立 |
4.2.1 钢种及成分 |
4.2.2 固液相线温度 |
4.2.3 钢的密度 |
4.2.4 钢的比热容 |
4.2.5 钢的导热系数 |
4.3 传热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1 结晶器传热过程的理论计算 |
4.3.2 二冷区传热过程的理论计算 |
4.3.3 空冷区传热过程的理论计算 |
4.4 连铸圆坯传热模型的建立 |
4.4.1 坐标系的建立 |
4.4.2 传热控制模型的建立 |
4.5 浇注参数对圆坯二冷区的影响 |
4.5.1 模拟结果的分析 |
4.5.2 浇注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4.5.3 导热系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
4.5.4 拉坯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龙钢37Mn5连铸圆坯生产工业化验证 |
5.1 化学成分 |
5.2 圆坯表面及内部质量 |
5.3 力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情况 |
(2)国际贸易中锅炉用无缝钢管的质量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出口锅炉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2 锅炉管生产过程的控制 |
2.1 坯料控制 |
2.2 质量计划控制要点 |
2.3 检验控制 |
2.4 无损检测 |
(1) 涡流探伤 |
(2) 超声波探伤 |
(3) 其他探伤方法 |
(4) 探伤盲区控制 |
3 其他注意事项 |
3.1 质量证明书 |
3.2 包装及交货 |
3.3 炉批号控制 |
3.4 原始资料保管 |
4 结语 |
(3)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4)转炉冶炼超低硫钢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硫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1.2.1 力学性能 |
1.2.2 加工性能 |
1.3 炼钢过程脱硫的意义 |
1.4 炼钢生产及脱硫现状 |
1.4.1 炼钢的生产概况 |
1.4.2 国内外脱硫现状 |
1.5 炼钢脱硫方法 |
1.5.1 铁水预处理脱硫 |
1.5.1.1 铁水炉外脱硫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
1.5.1.2 铁水预处理脱硫剂的选择 |
1.5.1.3 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 |
1.5.1.4 铁水预处理对纯净钢生产的意义 |
1.5.2 转炉复合吹炼脱硫 |
1.5.3 二次精炼深脱硫 |
1.6 钢水炉外精炼的技术特点 |
1.6.1 炉外精炼的冶金特点 |
1.6.2 炉外精炼设备的冶金功能 |
1.7 LF炉设备及冶金特点 |
1.7.1 LF设备 |
1.7.2 LF精炼功能 |
1.7.3 LF炉的精炼工艺及效果 |
1.8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脱硫原理 |
2.1 脱硫热力学分析 |
2.2 脱硫动力学分析 |
2.2.1 双膜理论 |
2.2.2 脱硫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3 影响脱硫的因素 |
2.3.1 炉渣化学成分对脱硫的影响 |
2.3.2 炉渣物理性质对脱硫的影响 |
2.3.3 冶炼工艺条件对脱硫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转炉冶炼超低硫钢脱硫情况分析 |
3.1 鞍钢某炼钢厂概况 |
3.2 超低硫钢冶炼工艺路线 |
3.3 铁水预处理 |
3.4 转炉冶炼脱硫情况分析 |
3.4.1 转炉冶炼原料含硫情况分析 |
3.4.2 铁水含硫量与转炉冶炼脱硫率的关系 |
3.4.3 石灰硫含量对回硫的影响 |
3.4.4 废钢对回硫的影响 |
3.4.5 溅渣护炉对回硫的影响 |
3.4.6 其它辅助料的影响 |
3.5 炉外精炼脱硫情况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深脱硫工业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4.1 深脱硫工艺方案的确定 |
4.2 转炉冶炼控硫 |
4.2.1 原材料控制 |
4.2.2 转炉冶炼控制 |
4.3 LF炉精炼深脱硫 |
4.3.1 LF处理前顶渣改质 |
4.2.2 精炼渣成分的确定 |
4.2.2.1 温度对渣勃度的影响 |
4.2.2.2 Al_2O_3含量对渣黏度的影响 |
4.2.2.3 精炼渣成分的确定 |
4.3.2 造渣制度 |
4.3.3 吹氩制度 |
4.3.4 喂线 |
4.3.5 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4.4 超低硫钢冶炼工艺优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论文综述 |
1.1 前言 |
1.2 非调质钢 |
1.2.1 非调质钢的产生 |
1.2.2 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氮元素的作用 |
1.3 油井管 |
1.3.1 国内外油井管的使用情况 |
1.3.2 国外油井管生产技术的发展 |
1.3.3 当今世界油井管生产技术水平 |
1.3.4 我国油井管生产与发展 |
1.3.5 我国油井管存在的突出问题 |
1.3.6 加快油管国产化速度的建议 |
1.3.7 油井管用钢的冶炼技术分析 |
1.3.8 今后油井管生产发展的方向 |
1.4 本文选择课题的原因、方案和内容 |
1.4.1 选题原因 |
1.4.2 选题方案和内容 |
2 钢水增氮 |
2.1 钢水增氮热力学 |
2.2 钢水增氮动力学 |
2.3 增氮过程的传质速率 |
2.4 氧气转炉冶炼过程中氮的行为 |
2.5 增氮的影响因素 |
2.6 钢水增氮的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N80油井管用钢的试验研究 |
3.1 对N80级油井管用钢的性能要求 |
3.2 N80级油井管用钢的化学成分研究 |
3.3 N80油井管用钢成分的调整试验 |
3.4 氮的加入 |
3.5 增氮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5.1 吹炼期间N含量的变化 |
3.5.2 出钢过程增氮的效果 |
3.5.3 吹氮搅拌后的效果 |
3.5.4 连铸浇注过程中增氮 |
3.5.5 钢包内吹气增氮 |
3.6 采用吹N_2替代VN合金化增氮实验 |
3.6.1 实验原理 |
3.6.2 吹N_2替代VN合金化实验结果 |
3.6.3 实验结果分析 |
3.6.4 实验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4 N80吹氮气增氮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
4.1 影响增氮因素分析 |
4.2 N80-V3成分波动 |
4.3 N80-V4成分波动 |
4.4 温度波动 |
4.5 吹氮时间及压力变化对增氮影响 |
4.6 转炉吹氮生产N80油井管用钢创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转炉加LF精炼生产优质碳素管坯钢(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 试制工艺 |
2.1 转炉冶炼 |
2.2 LF精炼 |
2.3 连 铸 |
3 试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 语 |
(8)攀成钢战略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
1.2 论文的结构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当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2.1.1 国外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2.1.2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的国内钢铁企业发展趋势 |
2.1.3 国内钢铁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难点 |
2.2 国内外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2.2.1 国内外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现状 |
2.2.2 无缝钢管发展趋势 |
2.3 市场需求分析 |
2.3.1 总需求量市场分析 |
2.3.2 大中口径管需求分析 |
2.3.3 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
2.4 企业内部状况 |
2.4.1 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评价 |
2.4.2 要技术经济指标 |
2.4.3 品种结构及产品质量水平评价 |
2.4.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三章 攀成钢战略发展SWOT分析 |
3.1 比较优势分析 |
3.2 比较劣势分析 |
3.2.1 主要原料及燃料 |
3.2.2 机制 |
3.2.3 资金资本 |
3.3 机会 |
3.4 威胁 |
3.4.1 来自宏观政策方面的威胁 |
3.4.2 资源的威胁 |
3.4.3 来自市场的威胁 |
3.4.4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
3.5 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资源共享 |
4.1.1 攀钢的资源状况 |
4.1.2 钒钦矿冶炼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4.1.3 加快技术创新,尽快在钒钦矿的综合利用上取得突破 |
4.2 组建资源战略联盟 |
4.2.1 对于组建矿石资源联盟的设想 |
4.2.2 对于组建焦炭资源联盟的设想 |
4.3 发展循环经济 |
4.3.1 能源 |
4.3.2 环保 |
4.3.3 以钒钦磁铁矿及其综合利用为核心,发展循环经济 |
4.4 注重非钢产业的发展 |
4.4.1 非钢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 |
4.4.2 非钢产业战略定位 |
第五章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
5.1 提升产业集中度 |
5.1.1 我国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现状 |
5.1.2 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基础竞争力 |
5.2 提高市场占有率 |
5.2.1 低成本战略 |
5.2.2 品牌战略 |
5.2.3 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 |
5.3 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
5.3.1 科技发展战略 |
5.3.2 人力资源战略 |
5.4 拓宽融资渠道 |
5.4.1 进一步盘活资产,减轻发展压力 |
5.4.2 银行借款 |
5.4.3 股权融资 |
5.4.4 招商引资与内部职工集资 |
第六章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
6.1 推进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建设 |
6.1.1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
6.1.2 实施机构改革 |
6.1.3 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
6.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2.1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2 攀成钢企业文化建设要抓好的主要工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管坯钢并轧制无缝钢管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龙钢石油套管用钢37Mn5连铸圆坯质量控制研究[D]. 王雪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2]国际贸易中锅炉用无缝钢管的质量检测应用[J]. 葛志刚. 物理测试, 2016(06)
- [3]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4]转炉冶炼超低硫钢工艺优化研究[D]. 刘金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08(09)
- [5]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D]. 马勇. 辽宁科技大学, 2006(06)
- [6]转炉加LF精炼生产优质碳素管坯钢[J]. 鲁欣武. 中国冶金, 2005(11)
- [7]40t转炉加LF精炼生产优碳管坯钢的实践[A]. 林宪,鲁欣武. 第八届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会议论文专辑, 2005(总87期)
- [8]攀成钢战略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 秦舜.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7)
- [9]网(壳)架及轻钢结构设计、施工及检验的有关问题探讨(下)[J]. 丁芸孙. 空间结构, 2004(02)
- [10]6t转炉管坯钢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J]. 吕心刚,马战军,高秋艳,田丽霞. 河南冶金,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