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知道吗?”知识竞赛获奖者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周婧景[1](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提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阿瑟·里德,乔国强[2](2004)在《小说家》文中提出
王瑞雪[3](2014)在《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主招生改革10多年来,试点高校已达90所,录取的学生数也逐年攀升。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自主招生与统招的目的和功能重叠、高校对生源的要求不清、选拔手段落后等问题。目前,鲜有对其选拔效果的实证研究。笔者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套评估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的标准。本研究通过文献、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考察自主招生选拔的标准、手段、自主招生学生的在校表现。笔者搜集了2003年-2013年,自主招生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六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以此分析自主招生选拔对象和标准的变迁;此外,基于近年来“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的笔试科目变化和试题难度的分析,以及复旦和交大面试题目来评估选拔手段;以六校拔尖创新实验班为案例,来了解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特色培养;通过上海A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来分析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生的素质差异。研究表明,自主招生选拔对象已经实现了从“全面发展”到重点关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转变,竞赛获奖经历在选拔标准中占了较大比重,笔试科目减少、难度降低,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具有一流师资、国际化、个性化的特点;上海A大的调研结果表明,自招生的主动合作学习水平较好、海外学习经历较多、更多地担任学生干部、更愿意参加文艺社团,而学术兴趣、学业成绩、深造意愿等方面与统招生无显着差异。基于此,笔者为自主招生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选拔标准可操作化和多元化;建立自主招生培养方案。
王杨[4](2020)在《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设立之初,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研究生该奖学金即表明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并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研究生。该奖学金不仅有利于激励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着,发展潜力突出”,且有利于国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撑。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且该学习阶段是连接本科学习阶段和博士学习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对于我国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和就业人才输出都有着相当意义。相较学术导向性更强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国家奖学金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更为复杂。即由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聚焦于国家奖学金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有其特殊价值。据此,本研究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国家奖学金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和教职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搜集研究数据,最终分析出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发现,国家奖学金对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科研发展和生涯规划等方面未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对少数学生在心理和行为层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本文进一步阐释了左右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因素。基于未产生影响的个体视角,学生自身心态和来自他人影响不利于国奖影响力的有效发挥;基于受到影响的个体视角,学生的读研动机和参评经历对国奖影响力有重要作用。基于评选过程,本研究从评奖通知、学生申请、正式评选、结果公示,以及奖励发放这五个主要环节出发归纳出国奖的影响机制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优化建议。
唐仲扬,胡宏文,梁友君,龚鹏飞,刘心洋[5](1996)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汨罗,诞生《离骚》的热土。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炎黄子孙纪念屈原而引发的“龙舟精神”,千百年来随着滔滔的汨罗江水,源远流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汨罗再一次成为人们注视的焦点。在湖南省,乃至全国一些地方,人们纷纷研究“汨罗教育现象”。 汨罗教育有哪些“现象”? 请你先掂量掂量泪罗教育的几组数据—— 小学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98%,合格率98.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2、1.59、
王蒙[6](2000)在《狂欢的季节》文中研究指明继本刊全文刊登了王蒙的长篇小说《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之后,这一期,我们又怀着兴奋的心情将王氏长篇小说系列"季节"的第四部《狂欢的季节》推荐给读者。这部新的"季节",以磅礴恢宏的气势、汪洋恣肆的文体与波谲云诡的笔触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中的一些原本是积极热情的男女的命运、故事,更写出了不同的人对于那些年的莫测的风云,天马行空的探索与荒谬的实验,威严的步履与令人眼花缭乱的林林总总的感受;有彻骨的冰冻也有惊诧的欣喜,有痛惜的悲哀也有情愿的折服,有无边的恐惧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随波逐流的灰暗也有永远不会失去的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对大地的眷爱,有精神的困境,更有无法磨灭的对于历史、对于创造历史的积极实践,对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期待与信念。王蒙就是王蒙,正如他自己多次说过的,在"季节"系列中,他只是历史的见证者,他愿为历史提供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证词。他并非冷眼旁观,更不是人云亦云的廉价信口雌黄,他用他的眼睛、大脑更用他的心作证,酸甜苦辣咸,轰轰闹闹、冷冷清清、悲悲喜喜、死死生生、真真伪伪、奇奇正正,以及辩护与解说,赞叹与顿足,怀念与超越,高亢与讽喻,宽容与刻薄,带血的泪水与含泪的调笑,是这样难分难解地搅和在一起,旋转在一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思索与艺术处理的涵盖角度是与众不同的,是迄今独一无二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相信读者从这部作品中不但可以得到阅读的快感,也可以掩卷沉思,或有所悟。鉴于发行技巧上的一些考虑,在本期发表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我们建议作者略去了若干章节,全文将印成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期出版。
柯云路[7](1987)在《衰与荣(《京都》第二部上卷)》文中提出 天者,夜昼;地者,衰荣;人者,灭生; 第一章夏日的大雨,象是神秘的、广大无边的厚厚纱幕笼罩着京都。烟雨迷茫中,京都静静的——那哗哗的雨声象是一种神奇特异的沉寂——一动不动地坐落着,又象是在缓缓地、不易觉察地一点点移动着。
张娣[8](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唐仲扬,胡宏文,梁友君,龚鹏飞,刘心洋[9](1996)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文中提出《人民教育》今年第2期以5万字的篇幅发表长篇通讯《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加快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推进》。本刊也在这期同时发表这篇通讯,并全文转载《人民教育》评论员文章。 跨入“九五”之前,党中央制定了今后5年和15年的宏伟目标,并着眼这一目标,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如何落实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全党全国的宏伟目标服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而多年的实践又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小范围的局部行动是很难奏效的,当前应特别注重大面积、区域性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教育》推出汨罗这个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典型,实际上推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让我们围绕这一课题继续深入探索,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10](2012)在《“新原始人”》文中研究指明四十四岁的模特儿宋妮雅·亚当斯居住在丹佛,她拍的广告经常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事业正如日中天。一天,她受邀去蒙大拿州拍一则新广告,到达目的地不久就遭到环保激进组织的绑架。原来,所谓的拍广告是一个骗局。环保激进组织的人将她带到了设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处名为"坚固之地"的定居点,这里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人们使用的是石器时代的原始工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突遭变故的宋妮雅心怀忐忑,但是她的不安很快就变成了恐惧:该组织将她在这里生活的情况通过播客向全世界直播,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一个宣扬奢侈生活的广告模特在经过他们的调教之后,如何慢慢喜欢上低消耗的原始生活方式。他们希望通过宋妮雅发生重大转变的这一典型事例,让现代社会不再过度依赖石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的趋势。美国反恐特种联合部队立即开始了营救行动。此时,与宋妮雅失和多年的女儿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救出自己的母亲……
二、“你知道吗?”知识竞赛获奖者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你知道吗?”知识竞赛获奖者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3)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和制度政策背景 |
一、制度评价 |
二、自主招生制度的历史 |
三、自主招生的选拔对象和标准 |
四、自主招生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
五、家庭背景与学生发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多校自主招生选拔标准和培养 |
第一节 多校自主招生标准 |
一、初选资格比较分析 |
二、三大联盟笔试比较 |
三、面试分析 |
四、体质测试 |
第二节 自主招生特色培养 |
一、六校拔尖创新实验班概述 |
二、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
第三章 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自主招生选拔标准 |
一、选拔流程和原则 |
二、文化测试分析——以语文为例 |
第二节 自招生与统招生的学习投入和成果差异 |
一、调查工具和方法 |
二、自招生特征 |
三、自招生与统招生学习投入和结果的差异分析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一节 自主招生选拔手段和标准 |
一、自主招生选拔手段 |
二、自主招生工作的主要选拔标准 |
第二节 自主招生学生培养及其在校表现 |
第三节 自主招生制度的调整能力 |
一、选拔目标和计划的调整 |
二、选拔标准和手段的调整 |
第四节 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建议 |
一、选拔标准的可操作化和多元化 |
二、建立自主招生培养方案 |
第五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表格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A大学大学生学习体验与发展调查问卷 |
后记 |
(4)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文本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细则文本分析 |
一、评审对象和申请条件 |
二、评选程序 |
三、计分标准 |
第三章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影响及其体现 |
第一节 国家奖学金的“零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奖学金的正面影响 |
一、对学习的激励作用 |
二、对科研的激励作用 |
三、对生涯规划的激励作用 |
第三节 国家奖学金的负面影响 |
一、负面心理压力 |
二、耗费时间精力 |
三、人际关系紧张 |
第四节 小结 |
一、影响的体现: 心理与行为层面 |
二、影响的性质: 正面与负面影响 |
三、影响的时间: 暂时性与持久性 |
第四章 左右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个体因素——基于学生维度 |
第一节 基于未产生影响的个体视角 |
一、未受影响个体自身心态分析 |
二、未受影响个体受他人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受到影响的个体视角 |
一、个人读研动机的影响 |
二、个人参评经历的影响 |
第五章 左右国家奖学金影响力的机制因素—基于评选过程纬度 |
第一节 通知评奖阶段: 信息可达性左右国奖影响力 |
一、“我不知道”与“我不了解”: 通知阶段基本信息的可达性问题 |
二、“我不敢报”: 信息可达性问题引发的自我评价失准 |
第二节 学生申请阶段: 机制引发的主客观因素削弱正面影响 |
一、主观因素: 当前机制下学生的功利性目的 |
二、客观因素: 当前机制下申请材料的冗杂 |
第三节 正式评选阶段: 内在程序问题引发负面影响 |
一、评选方式单一且其“可见度”较低 |
二、少量“暗箱”或“明箱”操作引发学生质疑 |
第四节 结果公示阶段: 机制运行效能较低激化负面影响 |
一、评选结果公示内容粗略 |
二、投诉反馈效率低下 |
第五节 奖励发放阶段: 后续操作制约正面影响发挥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优化国奖影响的对策建议 |
一、通知评奖环节: 增设渠道,确保“传”与“达” |
二、学生申请环节: 明确申请材料,优化申请网页 |
三、正式评选环节: 规范评选程序,增设答辩环节 |
四、结果公示环节: 严肃对待和及时处理学生反馈 |
五、奖励发放环节:加强教育,延续激励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5)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A篇“三个控制”与“四个面向” |
A1黄泽南与“三控制” |
A2汩罗没有“剃光头”的学校 |
A3一个流失生要急坏10多位教师 |
A4“升学率是叶,合格率是花” |
A5 54321德育工程 |
A6“七子登科” |
B篇把“两全”落实到每一堂课 |
B1讨伐“蹩脚教育” |
B2课堂教学规范化 |
B3课堂教改“三字经” |
B4“向手指头要素质” |
B5“也来一个火炬计划” |
C篇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的刚性管理 |
C1“七个军团”和“九路纵队” |
C2量化的技巧 |
C3 “秤杆子底下见高低” |
D篇 “两种精神” 构成的“人” |
D1“清贫不要紧,只要事业成” |
D2 “五百战略” |
1、普通话训练目标 |
2、“三笔字”训练目标 |
3、简笔画训练目标 |
D3“一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 |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A篇:“三个控制”与“四个面向” |
A1黄泽南与“三控制” |
A2汩罗没有“剃光头”的学校 |
A3一个流失生要急坏10多位教师 |
A4“升学率是叶,合格率是花” |
A5 54321德育工程 |
A6“七子登科” |
B篇:把“两全”落实到每一堂课 |
B1讨伐“蹩脚教育” |
B2课堂教学规范化 |
B3课堂教改“三字经” |
B4“向手指头要素质” |
B5“也来一个火炬计划” |
C篇: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的刚性管理 |
C1“七个军团”和“九路纵队” |
C2量化的技巧 |
C3“秤杆子底下见高低” |
D篇:“两种精神”构成的“人” |
D1“清贫不要紧,只要事业成” |
D2“五百战略” |
D3“一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 |
四、“你知道吗?”知识竞赛获奖者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2]小说家[J]. 阿瑟·里德,乔国强. 译林, 2004(S1)
- [3]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D]. 王瑞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4]国家奖学金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及其机制[D]. 王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J]. 唐仲扬,胡宏文,梁友君,龚鹏飞,刘心洋. 人民教育, 1996(02)
- [6]狂欢的季节[J]. 王蒙. 当代, 2000(02)
- [7]衰与荣(《京都》第二部上卷)[J]. 柯云路. 当代, 1987(06)
-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9]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J]. 唐仲扬,胡宏文,梁友君,龚鹏飞,刘心洋. 湖南教育, 1996(02)
- [10]“新原始人”[J].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 译林,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