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技术在酯化中的应用

微波加热技术在酯化中的应用

一、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to Esterifi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蔡灿欣[1](2021)在《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是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重点。淀粉是人类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但在食用后会快速消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而抗性淀粉在胃和小肠中吸收缓慢,提供了饱腹感,并使餐后血糖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是理想的糖尿病患者主食原料。然而,现有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大米产品在淘洗蒸煮后,普遍存在热稳定性差、有效组分保留率低的问题。即经历热加工后,抗消化组分难以保留,因而主食化的抗性淀粉结构必须具备高耐热性。基于此,本论文利用挤压提供一步式的淀粉结构转化途径,结合绿色化学改性(交联、酯化、脂质络合)方法,制备新型的高抗性淀粉;同时,解晰复合挤压过程对淀粉晶体结构、分子链精细结构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明确其抗性结构形成机理,以期为高效生产抗消化的功能重组米提供一定思路。基于挤压法制备食品级低取代度的交联淀粉(磷酸酯双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研究了挤压结合交联改性对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挤压处理后,淀粉颗粒转变成粗糙、不规则的粘附状聚集体或团块状态。挤压—交联复合处理可提高淀粉分子结构的紧密度(提高了11.9~25.6 g/mol/nm3)。交联在分子内部和分子间形成的缠结网络可限制颗粒膨胀,阻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其中,羟丙基化和磷酸化的双重交联改性极大地抑制了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表明在淀粉的挤压过程中添加交联剂可有效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相比于挤压对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挤压抗性淀粉含量提高了6.8%。然而,交联—挤压制备的抗性淀粉结构破坏明显,整体易分解,不是制备抗性淀粉的理想对象。进而,为探索合适的抗消化淀粉,采用酯化协同挤压制备高耐热性的低取代度酯化淀粉和酯化—交联双重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醋酸酯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发现,当在挤压中采用交联与酯化联用改性后,制备的抗性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更接近酯化类淀粉而不是交联类淀粉,表明酯化在挤压过程中占主导作用。酯化反应延缓了物理挤压对于淀粉的降解作用,挤压—酯化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常规挤压提高了2.0%~3.5%,分子量增加了3.6×106~9.5×106 g/mol。而酯化—交联双重改性后的淀粉分子量则介于酯化类抗性淀粉与交联类抗性淀粉之间。经挤压-酯化处理后,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在2θ为7.5°、13°和20°出现新的衍射峰,晶型由A型转化为V型,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在100~115℃产生吸热峰,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体外测试确定其具有抗消化能力。但酯化淀粉抗性成分含量也较低(复热消化后最高仅为11.5%),比对照样品提高4.7%。基于食品安全性的考虑,交联/酯化改性剂的添加量有限,制备的终产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抗消化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在挤压过程中引入高食品安全性的天然食品组分脂肪酸以制备耐热型抗性淀粉——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实验选取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C12~C18),制备系列淀粉—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并分析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和饱和度对复合物形成及消化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碳链长度和饱和度的降低,复合的脂质含量和相对结晶度增加。在挤压过程中,偏短链的脂肪酸(C12~C16)更倾向于生成耐热的II型复合物(熔化温度100~120℃),而偏长链的脂肪酸(C18)倾向于生成相对不稳定的I型复合物(熔化温度80~100℃)。脂肪酸可有效保留抗性淀粉组分,并降低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经过复热和冷却处理后,形成了新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不饱和脂肪酸网状结构,有效阻碍了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最终导致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对比挤压—交联、挤压—酯化抗性淀粉,发现淀粉—亚油酸复合物复热后表现出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15.7%)。以挤压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物为阶段目标产物,结合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淀粉抗消化性。采用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作为响应值,基于Box-Benhnken设计,得到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65℃的挤压螺杆末端加热区温度、30%(w/v,淀粉干基)的物料水分含量、20%(w/v,淀粉干基)的亚油酸添加量。在此最佳制备条件下,结合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处理提高淀粉抗消化性,并分析亚油酸引入挤压与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全过程对淀粉结构与消化性的影响。在淀粉挤压时添加亚油酸可有效延缓挤压对于淀粉颗粒的破坏、结晶结构的瓦解以及分子结构的断裂,形成I型复合物,体外血糖生成指数比常规挤压对照样品降低了17.4%。湿热循环处理将糊化的淀粉分子重排成整体疏松的A型结晶结构,使其相对结晶度提高,但抗消化性无显着变化;而一次湿热处理提高了淀粉结晶区的致密度,将I型复合物转化为耐热稳定性更高和抗消化性更好的II型复合物。经8 h一次湿热处理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物具有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46.7%)和最低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69.6)。综上,挤压结合一次湿热处理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表现出优异的抗消化能力,在复热条件下仍能保持高抗性结构。基于该产品的加工与抗消化优势,将此抗性淀粉与大米蛋白、菊粉和魔芋葡甘聚糖(模拟大米的营养组分)进行复配,制备抗消化重组米。与市售的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大米产品比较发现,该重组米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蒸煮品质无明显差异;在外观形貌方面,重组米的颗粒更大、颜色偏黄。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其气味、适口性、滋味以及蒸煮品质与其他米样品接近。通过全质构分析及体外消化特性测试发现,蒸煮后的重组米表现出高黏硬比,可有效保留其耐热抗酶解结构(II型复合物)。另外,其抗性淀粉含量较市售普通大米高23.9%,蒸煮后重组米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为76.6,可有效降低淀粉消化速率和餐后血糖指数。

孙书双,朱亚明,赵先奕,高丽娟,赖仕全,赵雪飞[2](2021)在《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应用及再生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应用以及再生方法,生物质活性炭因其发达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理化性质稳定和较强的吸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储能和催化领域。近年来研究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高品质生物质活性炭的低成本、高效制备以及废弃活性炭的再生是限制其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但由于生物质自身具有密度较低、无粘结性等缺点,导致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强度较差,因此制备出高强度生物质基活性炭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赵海峰,李洪,李鑫钢,高鑫[3](2021)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微波蒸馏反应器:升温和沸腾过程》文中提出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耦合电磁场、流体流动、传热以及物质传输的多物理场模型用于模拟蒸馏型反应器的微波能量利用过程,探究了蒸馏反应器中水负载在微波能辐射作用下从升温至沸腾过程,阐明了在升温阶段,样品温度呈上下层分布,上层温度较高,最大温差达20 K,自然对流的产生改善了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在沸腾阶段,由于下层温度较低,沸腾现象有延迟,气泡的产生消除了部分过热,其中表面蒸发量更大,最大时约为内部蒸发量的3倍,与此同时湍流现象明显改善了温度均匀性。探究了馈入功率对全沸腾状态的影响,揭示了全沸腾状态的最终温度取决于馈入功率和蒸发损耗功率的相对大小。研究结果可为微波辅助分离、反应等化工过程及装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

王小凤[4](2021)在《脂肪酸淀粉酯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大米淀粉资源丰富,且廉价易得,同时颗粒粒径较小,具有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潜力,但天然淀粉疏水性差,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较差。目前多用有机酸酐如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淀粉进行疏水性改造。脂肪酸为油脂中的天然成分,与天然淀粉相比脂肪酸淀粉酯的疏水性明显改善且安全无害,具有制备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潜力。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硬脂酸和月桂酸为酯化剂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脂肪酸淀粉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脂肪酸添加量、水分含量、盐酸添加量、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影响。研究了由脂肪酸淀粉酯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及其性质。结果表明:当硬脂酸添加量为7%,水分含量为35%,盐酸添加量为0.1%,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500W时,硬脂酸淀粉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较优。当月桂酸添加量为7%,水分含量为35%,盐酸添加量为0.1%,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700W时,月桂酸淀粉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较优。对酯化淀粉分别进行了核磁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快速粘度仪(RV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和接触角等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和大米淀粉的酯化成功,脂肪酸淀粉酯颗粒表面粗糙,但形状未发生明显改变,淀粉粒径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淀粉结晶结构为A型,淀粉酯的冷糊稳定性、热稳定性发生了变化,随取代度增加,淀粉颗粒接触角逐渐增加,并接近于90°,表明脂肪酸淀粉酯颗粒可被稳定吸附于油水相界面。分别以硬脂酸淀粉酯、月桂酸淀粉酯为乳化剂,构建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乳液的乳化指数、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淀粉酯均可形成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乳液液滴比较密集并且大小比较均一;取代度越高的脂肪酸淀粉酯,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越小、乳化指数越高。对Pickering乳液包埋姜黄素的抗氧化特性和消化特性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淀粉酯制备含姜黄素的乳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优于月桂酸淀粉酯制备含姜黄素的乳液。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Pickering乳液可以在胃肠液中缓慢释姜黄素,两种脂肪酸淀粉酯制备的Pickering乳液释放量相差不大,但释放速率硬脂酸淀粉酯高于月桂酸淀粉酯。

黄静[5](2021)在《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导致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危机。在催化剂作用下,由生物油脂与醇类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的生物柴油可作为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本文通过调整活性组分、载体和制备条件等因素,制备出活性组分分散好、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多和稳定性高的多孔固体碱催化剂,提出了简单、有效和可行的合成路线,形成了“经济、高效、稳定、温和、环保”的多孔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体系。结合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ammett指示剂、CO2程序升温化学吸附(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表面性质测试,以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催化反应模型,探讨活性组分分散程度、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对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和热力学。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以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K、Ca和Zn)改性二氧化硅催化剂。结果表明,K/SiO2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质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其中,0.9K/SiO2表面分布着丰富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86m2·g-1和孔容积为0.01 cm3·g-1)、较强的碱性强度(9.8<H_<12.2)和较多的碱性位点数量(5.42 mmol·g-1)。在催化剂浓度为2.5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9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56%。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为61.16%。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25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65.53k J·mol-1,活化熵为-73.49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88.90~90.30k J·mol-1。这些都归因于在多孔催化剂中K离子的有效分散和K-O-Si键的存在,导致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增加,以及相应的碱性增强和碱量增加,从而提高催化性能。(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醋酸钾浸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合成了纳米K/ZnO碱催化剂。结果表明,K/ZnO催化剂由30~100 nm纳米颗粒堆叠而成。其中,10K/ZnO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72 m2·g-1)、较大的孔容积(0.03 cm3·g-1)和较多的碱量(4.97 mmol·g-1),且表面分布着大量的中强碱(~693和~858 K)和强碱(~1051 K)。由于催化剂存在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K离子、K-Zn-O和K-O-Zn键,10K/ZnO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91.24%(第一次)和54.74%(第五次)。经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和修正后,在K含量为12 wt.%,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10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25%。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7.59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52.62 k J·mol-1,活化熵为-118.16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78~92.55 k J·mol-1。(3)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中空CaCO3,在N2气氛下经973 K焙烧成功制备出中空笼状CaO碱催化剂(CaO-700N)。结果表明,CaO-700N具有多孔中空笼状结构、较高的碱性强度和密度,且高效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在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8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五次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产率为90.30%。这是因为在炭化的表面活性剂上纳米CaO颗粒以良好的分散状态堆积形成中空笼状CaO,导致催化剂的碱性强度和密度提高,从而实现高效催化。根据表征和催化结果,提出了中空笼状氧化钙催化大豆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此外,对CaO-700N催化酯交换反应扩大规模,在4 h内合成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5.69%,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符合生物柴油标准。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2.34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49.61 k J·mol-1,活化熵为-128.97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63~93.21 k J·mol-1。

暴悦婧[6](2021)在《新型碳点的合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低毒性、独特的光致发光(PL)性能、优异的水溶性、出色的光稳定性、良好的细胞内溶解性和高细胞渗透性等,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CDs的这些特性使它们在传感、成像、药物输送、指纹检测和荧光泼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两种碳点,根据碳点各自的特点,将其用于离子检测、p H检测、温度检测、生物系统检测和溶酶体靶向等领域。1、通过柠檬酸和5-氨基水杨酸的水热处理轻松合成了橙色荧光碳点(O-CDs)。获得的O-CDs具有优异的激发独立性、低毒性、出色的光稳定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基于这些迷人的特性,将成功制备的O-CDs作为多功能传感平台,用于荧光/比色双模式检测Cu2+和p H。可以发现,加入Cu2+后,O-CDs的橙色荧光明显被猝灭,其线性范围为0μM–300μM,检出限为28 n M。另外,随着p H从7.0增加到10.2,O-CDs橙色荧光也明显减弱,其p Ka值为8.73,并且在8.0–9.2的p H范围内具有出色的线性。更有吸引力的是,O-CDs染色的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成像表明,在活细胞中可以观察到Cu2+和p H的波动。2、以对苯二胺和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成功的制备了双激发和双发射氮掺杂碳点(N-CDs)。获得的双激发和双发射N-CDs表现出激发依赖性。当在350nm激发时,N-CDs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而当在550 nm激发时,N-CDs发出明亮的橙色荧光。有趣的是,无论是在350 nm下激发还是在550 nm激发下,N-CDs均可被用作Fe3+和温度探针。此外,N-CDs可以用于细胞成像、溶酶体靶向和生物传感。

宁一麟[7](2021)在《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原料油高成本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以餐饮废油脂(waste cooking oils,WCOs)为原料油同时满足原料供给和环保需求,符合我国国情及战略发展。当前工业生产多采用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法,反应迅速,但催化剂不可重复利用,且严重腐蚀设备、产物提纯产生大量废水,同时WCOs中高含量游离脂肪酸严重毒害碱催化剂。采用固体法催化WCOs制备生物柴油主要有两条反应路径:一步法,即固体酸催化法;两步法,即先以固体酸催化WCOs酯化使游离脂肪酸降至1 wt.%以下,再以固体碱催化酯交换获取生物柴油。其中,碳基固体酸因原料来源广、催化活性高、环境友好而广受关注,以竹子为原料制备碳基固体酸,可实现竹材高值化利用,但目前相关报道不多。常见固体碱主要为负载型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3)2,高温煅烧生成的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已被证实具有优异的催化酯交换活性。本文提出竹炭基固体酸-改性白云石固体碱两步法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思路,从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催化酯化及酯交换性能、催化机理等方面出发,辅以单因素、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等数据分析手段,系统地对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生产路线加以优化,主要包含如下四方面内容。(1)研究了不同制备方式对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活性的影响。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通过XRD、FTIR、SEM、EA、N2吸附脱附、XPS、Hammett酸强度、酸密度测定等表征,发现采用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的固体酸呈较低石墨化程度的无定型碳结构,表面磺酸密度为1.80 mmol/g,而采用磷酸活化-磷钨酸浸渍负载制备的固体酸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酸密度为2.02 mmol/g。采用单因素法优化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反应工况,结果表明若催化酯化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前者所需反应条件更为温和。催化剂制备及酯化的进行均可通过加载外场来促进,微波叠加机械搅拌的组合外场不仅可显着缩短催化剂制备周期,也可强化固体酸催化的酯化反应。竹炭基固体酸可在较温和的工况下催化餐饮废油降酸,也可一步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竹炭基固体酸使用过程中,活性位不可避免地流失,这也是其催化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以NaAlO2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负载不同载体,借助XRD、Hammett指示剂、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讨不同载体种类、浸渍方法对NaAlO2调控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作用规律,并结合RSM中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BBD(Box-Behnken Design)模型对酯交换参数进行优化。相比于MCM-41、SiO2、γ-Al2O3等常见惰性载体,埃洛石独特的中空纳米管状结构使负载NaAlO2所得催化剂具有更佳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超声浸渍同样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稳定的活性位负载。对于活性载体白云石,煅烧-水合浸渍-再煅烧过程可改善催化剂微观结构,提高催化活性,并有效抑制活性Ca2+浸出,显着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增加工业应用可行性。(3)研究了热解、水合、碱土金属氧化锶SrO改性对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活性的影响规律。借助XRD、N2吸附脱附、CO2-TPD等表征明确了白云石高温热解生成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路径,发现煅烧温度显着影响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水合过程可有效丰富白云石微观孔隙结构、增加表面碱密度及碱强度,从而提升催化活性。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SrO改性白云石催化剂,发现改进浸渍法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尤为显着。该方法制备过程中,有片层状氢氧化物生成,Sr被包裹其间,与CaO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彼此间的有效固定。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ANN,建立三层反向传播前馈网络模型对酯交换过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添加量4.8%、醇油摩尔比8.2、反应温度65.4℃时,预测及实际产物收率分别为99.15%、99.09%,模型精确度高。(4)通过改进浸渍法制备ZnO/白云石复合催化剂,结合XRD、N2吸附脱附、NH3-TPD、CO2-TPD等表征手段,辅以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Zn改性白云石一步法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催化反应工况加以优化,当Zn/Ca摩尔比为1时,酸性协同碱性位点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实现最高98.92%的生物柴油收率。采用分子模拟研究Zn掺杂CaO前后的结构演变,计算乙酸、甲醇在催化剂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和吸附能大小。Zn的掺杂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而在反应体系中,甲醇倾向于吸附在Ca位点,在Zn位点活化效果较差,解离出的甲氧基攻击性较弱,相反地,乙酸更易吸附在Zn位点,C=O双键得到活化。所得结论以实验结果相互佐证。

黄博[8](2021)在《近红外光响应型抗菌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凝胶抗菌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便捷的制备方法获得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所有种类的抗菌凝胶中,光响应抗菌凝胶由于具有光动/光热效果等独特的优势已经开始得到更多的探索。光热治疗法(PTT)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红外光(NIR))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死细菌的一种治疗方法。类似的,光动力治疗法(PDT),是利用具有光催化效果的无机材料或者具有特定光响应性的有机小分子(统称为光敏剂),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结合氧气产生一种或多种活性氧(ROS)从而杀死细菌的治疗方法。此外,研究表明,无法有效地与细菌接触将会大大降低材料的实际抗菌效果。基于此,以简单温和的制备方法,获得具有快速细菌粘附能力和细菌杀灭能力的凝胶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结合外源性抗菌凝胶的研究热点,以递进的方式对具备细菌粘附能力的光响应抗菌凝胶进行了探索:(一)本方案以硫辛酸(LA)为原料,通过改性,制备了具有较强粘附细菌能力为主体的硫醚干凝胶,并且首次提出了一个利用紫外光引发点击化学为机制的制备方法。简单地说,LA本身具有末端二硫键,改性后得到一末端为二硫键而另一末端为碳碳三键的TLA,在一定温度下二硫键开环变成两个硫自由基,而在紫外光照下,分子的首尾官能团会自发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形成高聚物干凝胶(PTLA)。这种典型的反应,以硫自由基作为起始反应物替代硫醇与炔烃结合,解决了硫醇中间产物的难以保存的问题。这个反应可以被定义为“模仿”点击化学,因为它们持有相同的反应机理,但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并未出现硫醇。所得到的PTLA充分利用其以硫醚为主链结构上的特点,通过硫与细菌细胞壁成分多肽或聚多肽上的巯基分子具有相互连接,从而在宏观上获得一种“细菌捕获”的效果。结果表明,将PTLA与菌落数约为106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30分钟后,可以将约6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黏附于PTLA上,完成快速捕获细菌的行为。这也是此类干凝胶首次运用于抗菌材料中,为之后相应抗菌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本方案充分利用了紫外光的化学性质,将点击化学与光还原有机结合。在方案一中将TLA加热的同时,投入硝酸银和负载氮掺杂碳点的氧化锌,再进行紫外光照将点击化学和银纳米颗粒还原同步反应,最终得到Ag NPs/N-CD@Zn O PTLA干凝胶。此干凝胶不仅保留了PTLA本身粘附细菌的效果,同时能在黑暗条件下缓慢释放银离子(Ag+)作为长期抗菌材料,更重要的是,由于负载了N-CD@Zn O,利用上转换技术将Zn O的光响应区域从紫外光区转移至NIR光区,这就使得整个体系在808 nm NIR照射下具备了Ag+释放/PDT协同杀菌的效果。结果表明光照15分钟下,Ag NPs/N-CD@Zn O PTLA干凝胶可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99.85%和对大肠杆菌99.9%的抗菌率,同时,氧化锌中锌离子的缓慢释放给干凝胶赋予了伤口修复的功能。此方案不仅拓宽了干凝胶在抗菌方面的运用,在其合成方法上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本身的性质,并结合外源刺激获得短期高效的杀菌效果,这将对新材料合成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三)结合干凝胶与水凝胶的优缺点,并考虑到含银材料长期使用可能潜在的毒性问题,本方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基负载亚铁氰化铜/硫化铜纳米异质结杂化水凝胶(Cu FC/Cu S@CMC/GO)。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机理,首先以原位生长的方式利用硫代乙酰胺(TAA)在Cu FC上原位生长Cu S,并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的方式将Cu FC/Cu S负载于CMC/GO上,在808 nm NIR照射下,可实现PTT/PDT协同抗菌并快速杀菌。本方案在进一步降低材料潜在毒性的同时,利用Cu FC/Cu S改变CMC/GO表面的负电性,解决其排斥细菌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材料和细菌的接触效果,并获得10分钟内99.9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99.99%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此外,由于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分别具有促进伤口修复和促进血红蛋白生成的效果,此杂化水凝胶在贫血性伤口感染模型中10天内实现对伤口的完全修复。这个体系首次将Cu FC运用于抗菌领域中,并且运用基础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原位制备Cu FC/Cu S,这对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化学反应的合理运用有指导意义。

汪文伟[9](2021)在《L-天冬氨酸离子液体联合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长链脂肪酸单酯,其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石化柴油的绿色替代品。工业中生产生物柴油的酸碱催化剂存在不足,其中最主要的缺点是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使用酶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时,虽然其反应条件温和,但也存在酶寿命缩短和反应速度缓慢等缺点,此外,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常用有机溶剂作为介质,而有机溶剂易燃易爆且对环境也会产生污染。目前离子液体作为新型催化剂被广泛关注,离子液体本身既可发挥有机溶剂的性质也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性,该特性为在生物柴油生产中使用离子液体与脂肪酶联合催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针对目前使用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选择了价格较低,且制备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氨基酸离子液体联合猪胰脂肪酶(游离/固定化)作催化剂,对催化油酸、月桂酸、小桐籽油和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单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催化油酸酯化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使用[Asp]HSO4与游离脂肪酶进行反应催化油酸和月桂酸,可以得出催化油酸最优的条件为:反应时间21h,醇油比为4.5:1,[Asp]HSO4用量为4 wt%,游离酶的用量为3 wt%,温度45℃,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可达到89.96%,经过重复验证试验得出的转化率平均值为87.93%;催化月桂酸的最优条件为:[Asp]HSO4的用量为6 wt%,醇油摩尔比为7.5:1,游离酶的用量为3 wt%以及反应时间为6h,经过重复验证试验得出的转化率平均值为97.30%。(2)使用[Asp]HSO4与不同处理的猪胰脂肪酶进行反应催化油酸进行酯化反应,可以得出使用经大孔树脂吸附固定的脂肪酶时催化油酸进行酯化反应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为9h,醇油比为5.5:1,[Asp]HSO4用量为10 wt%,固定化酶用量为2 wt%,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最高可达到84.85%。经过重复验证试验得出的转化率平均值为83.31%。(3)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可以看出虽然本试验中在猪胰脂肪酶经过固定化之后醇油比和离子液体的用量都提升了,但在反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仍然较低。虽然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固定化酶相比于游离酶能够忍受更多的[Asp]HSO4和甲醇,但也会存在固定不完全和催化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游离脂肪酶,虽然试验显示使用游离猪胰脂肪酶最优时间较长,但可以带来更好的转化率。(4)使用正交实验优化[Asp]HSO4联合游离猪胰脂肪酶催化制备油酸甲酯,最优的反应条件为[Asp]HSO4的用量为6 wt%,醇油比为5.5:1,游离酶用量为4wt%,反应时间为21h,反应温度为45℃,在该条件下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2.14%,通过重复验证试验可以得出转化率的平均值为91.91%。使用响应面试验验证在[Asp]HSO4与固定化酶为催化剂催化油酸酯化反应,可以得到最佳反应条件:[Asp]HSO4的用量为13.15 wt%,醇油比为6.73:1,固定化酶的用量为2.05 wt%,反应时间为9.43h,在该条件下,模型对转化率的预测值为88.13%。经过重复验证试验,平均转化率为87.97%,进一步可以说明软件所分析的回归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于[Asp]HSO4离子液体联合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生物柴油的预测。(5)使用[Asp]HSO4联合游离猪胰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优条件为:[Asp]HSO4的用量为6 wt%,醇油比为15:1,游离酶的用量为3 wt%,反应时间为10 h和反应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3.61,经过重复验证试验得出平均转化率为43.05%。以[Asp]HSO4联合固定化酶催化小桐子油酯交换反应的最适条件为:[Asp]HSO4的用量为6 wt%,醇油比为9:1,固定化酶的用量为4 wt%,反应时间为8 h和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最高可达47.07%,经过验证试验得出平均转化率为45.84%。以[Asp]HSO4与游离猪胰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在[Asp]HSO4的用量为10 wt%,醇油比为5:1,游离酶的用量为4 wt%,时间为6h和反应温度45℃的最适条件下,转化率最高可达47.30%,经过验证试验得出平均转化率为45.70%。从这三个单因素酯交换试验可以得出,[Asp]HSO4与猪胰脂肪酶的不同处理组联合反应中最优反应条件的转化率均低于50%,说明[Asp]HSO4联合猪胰脂肪酶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果不理想,不适合用于酯交换反应。

庞皓[10](2021)在《二维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转化制可再生柴油》文中研究表明柴油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运输燃料,主要通过提炼化石能源而获得。然而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柴油制备路线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能源问题。生物质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同时也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生物质衍生的生物柴油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它也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分子筛催化剂在生物质衍生物的升级制备燃油、添加剂、化工中间体和化工原料等工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生物质衍生物中的大分子底物而言,分子筛材料的微孔孔道对其存在着严重的传质限制,反应底物很难有效地与活性位接触。仅有一个结构单元厚度的二维分子筛因其更加开放的骨架结构和更多、更易接触的活性位点,可以有效减少大分子的传质限制。目前,二维分子筛在生物质转化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通过后合成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基于ITQ-2的二维分子筛材料,通过复合多种活性中心定向调控了其在催化生物油脂制备可再生柴油中的催化性能,并探究了不同改性方式等对于酯化、酯交换及脱氧催化活性的影响。改性后的二维分子筛ITQ-2在保留了三维微孔分子筛独特优势的同时,因其更开放的骨架结构、丰富的缺陷位点、更多更易接触的活性位点等特性,使其在生物质衍生油脂的酯化、酯交换及游离脂肪酸的脱氧反应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本论文主要针对三种二维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在催化转化制备可再生柴油中的性能调控开展了研究,主要创新结果如下:1.在脂肪酸酯化反应中,本论文通过湿法浸渍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磷钨酸负载量的二维、三维分子筛催化剂,并逐步探究了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中最佳的反应条件和磷钨酸负载量。动力学对比中发现,片层状分子筛15-TPA/MCM-22和二维分子筛15-TPA/ITQ-2催化剂因其较大的外比表面积,减弱了对于油酸这种C18长链大分子的传质限制,从而展现出了比三维分子筛15-TPA/ZSM-5催化剂更优异的催化活性。而在循环性测试中发现,虽然片层状分子筛15-TPA/MCM-22与二维分子筛15-TPA/ITQ-2在催化活性上可比,但是二维15-TPA/ITQ-2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二维催化剂在经过三次循环之后仍保持着80%以上的转化率。15-TPA/ITQ-2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二维分子筛基底ITQ-2的外表面上有大量的缺陷位,可以有效地分散、稳定磷钨酸,使其在反应和回收再生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2.在甘油三酯的酯交换反应中,本论文通过固相、液相离子交换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Na型二维、三维分子筛材料,并探究得到甘油三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最佳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使用量。在催化剂的活性对比中发现,基底对反应活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呈现出二维>层状>三维的趋势。此外,离子交换方式对负载Na活性中心有着重要影响,与液相离子交换制备的Na/ITQ-2-LIE相比,固相离子交换制备的Na/ITQ-2因其具有更稳定和更多的高效Na活性中心在酯交换反应中展现出了更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此外,以大豆油作为反应底物模拟实际工业生产时,Na/ITQ-2在60℃,2 h内产出了82%的油酸甲酯,与理论上的85%产率十分接近。与已报道的文献相比,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Na/ITQ-2催化剂具有极其优异的催化速率,在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领域中有着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3.在催化硬脂酸脱氧反应中,本论文采用有机配体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将金属Ni负载于二维、三维分子筛基底中,成功制备了一系列Ni/分子筛催化剂。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发现,所有催化剂中Ni纳米颗粒尺寸与外比表面积负相关,即Ni颗粒尺寸呈现出三维>层状>二维的趋势。此外,结合TG、H2-TPR和XPS分析证明,有机配体一方面可以增强金属前驱体与分子筛基底的相互作用,减缓其在煅烧过程中聚集,另一方面在煅烧中有机配体缓慢分解可以保护Ni物种,减缓其在活化过程中发生快速团聚。在硬脂酸(SA)催化脱氧反应中,二维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远大于层状和三维分子筛催化剂,同时有机配体辅助合成的Ni/ITQ-2-co无论是在催化活性还是循环稳定性上,均优于仅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Ni/ITQ-2。Ni/ITQ-2-co中金属Ni纳米颗粒与分子筛基底更强的相互作用不仅减小了颗粒的尺寸,提高了分散度,同时在反应和催化剂的回收再生过程中也有效的降低了颗粒的团聚,展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二、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to Esterifi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to Esterifi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概述
        1.1.1 淀粉分子结构
        1.1.2 淀粉晶体结构
        1.1.3 淀粉颗粒结构
    1.2 抗性淀粉概述
        1.2.1 淀粉的消化吸收
        1.2.2 抗性淀粉的分类
        1.2.3 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1.2.4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
        1.2.5 适宜糖尿病患者的大米产品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1.3 挤压重组米研究现状
        1.3.1 食品挤压技术
        1.3.2 挤压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1.3.3 挤压重组米的研究现状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挤压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2.3.2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测定
        2.3.3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SEM颗粒形貌观察
        2.3.4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2.3.5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2.3.6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2.3.7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2.3.8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2.3.9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挤压对于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的影响
        2.4.2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2.4.3 挤压对于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2.4.4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2.4.5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2.4.6 挤压制备的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
        2.4.7 挤压制备的交联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挤压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3.3.2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测定
        3.3.3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SEM颗粒形貌观察
        3.3.4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3.3.5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3.3.6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3.3.7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3.3.8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3.3.9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挤压对于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的影响
        3.4.2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3.4.3 挤压对于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3.4.4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3.4.5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3.4.6 挤压制备的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
        3.4.7 挤压制备的酯化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挤压制备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4.3.2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脂肪含量的测定
        4.3.3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4.3.4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4.3.5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4.3.6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4.3.7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4.3.8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4.3.9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复合脂质含量的影响
        4.4.2 挤压对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4.4.3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4.4.4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4.4.5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4.4.6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糊化性质的影响
        4.4.7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性淀粉的筛选与优化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工艺
        5.3.2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的测定
        5.3.3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单因素实验
        5.3.4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5.3.5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挤压—湿热处理的制备
        5.3.6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复合指数的测定
        5.3.7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SEM颗粒形貌观察
        5.3.8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晶体结构表征
        5.3.9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5.3.10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5.3.11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5.3.12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挤压制备的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5.4.2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挤压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5.4.3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5.4.4 挤压—湿热处理对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复合指数的影响
        5.4.5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晶体结构
        5.4.6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热力学性质
        5.4.7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分子结构
        5.4.8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重组米开发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原料的挤压—湿热处理制备
        6.3.2 重组米的挤压制备
        6.3.3 蒸煮品质的测定
        6.3.4 米饭的制备
        6.3.5 感官品质评价
        6.3.6 质构特性的测定
        6.3.7 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6.3.8 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6.3.9 横截面形态观察
        6.3.10 激光共聚焦观察
        6.3.11 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6.3.12 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米饭蒸煮品质分析
        6.4.2 感官评定分析
        6.4.3 质构特性分析
        6.4.4 糊化性质分析
        6.4.5 热力学性质分析
        6.4.6 横截面形态分析
        6.4.7 米粒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的分布分析
        6.4.8 体外消化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应用及再生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原料
    1.1 农业废弃物
    1.2 木质纤维生物质
2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2.1 炭化法
        2.1.1 直接炭化法
        2.1.2 水热炭化法
        2.1.3 预氧化炭化技术
    2.2 活化法
        2.2.1 物理活化法
        2.2.2 化学活化法
        2.2.3 物理化学活化法
3 生物质活性炭的改性方法
4 生物质活性炭的应用
    4.1 生物质活性炭在气相吸附中的应用
    4.2 生物质活性炭在液相吸附中的应用
        4.2.1 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4.2.2 含磷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4.3 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4.4 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5 生物质活性炭的再生利用
    5.1 加热再生法
    5.2 超声波再生法
    5.3 电化学再生法
    5.4 湿式氧化再生法
6 结束语

(3)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微波蒸馏反应器:升温和沸腾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物理与数学模型
    1.1 物理模型与假设
    1.2 数学模型
        1.2.1 升温阶段模型
        1.2.2 沸腾阶段模型
    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2 结果与讨论
    2.1 模型验证
    2.2 腔内电场的分布
    2.3 升温阶段
        2.3.1 温度的热演化与自然对流
        2.3.2 温度与电场均匀性
        2.3.3 气液界面的自然蒸发
    2.4 沸腾阶段
        2.4.1 温度的热演化与沸腾引起的湍流
        2.4.2 蒸发量分布
        2.4.3 馈入功率对沸腾的影响
3 结论
符号说明

(4)脂肪酸淀粉酯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ickering乳液
        1.1.1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1.1.2 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颗粒
    1.2 淀粉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1.2.1 天然淀粉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1.2.2 改性淀粉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1.3 脂肪酸淀粉酯的研究及应用
    1.4 微波辅助淀粉改性的原理及研究
    1.5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5.1 Pickering乳液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1.5.2 Pickering乳液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1.5.3 Pickering乳液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1.5.4 Pickering乳液在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微波法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
        2.3.2 反应条件对硬脂酸淀粉酯制备的影响
        2.3.3 反应条件对月桂酸淀粉酯制备的影响
        2.3.4 脂肪酸淀粉酯取代度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条件对硬脂酸淀粉酯制备的影响
        2.4.2 反应条件对月桂酸淀粉酯制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脂肪酸淀粉酯性质表征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核磁共振氢谱测定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3.3.4 淀粉酯粒径的测定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3.3.6 黏度分析
        3.3.7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3.3.8 热重分析
        3.3.9 颗粒接触角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4.4 淀粉酯粒径的分析
        3.4.5 X-射线衍射分析
        3.4.6 黏度分析
        3.4.7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3.4.8 热重分析
        3.4.9 颗粒接触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脂肪酸淀粉酯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特性及载药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研究
        4.3.3 Pickering乳液粒径测定
        4.3.4 光学显微镜观察
        4.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4.3.6 抗氧化性测定
        4.3.7 乳液体外消化特性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姜黄素标准曲线
        4.4.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分析
        4.4.3 Pickering乳液粒径分析
        4.4.4 光学显微镜分析
        4.4.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4.4.6 抗氧化性分析
        4.4.7 体外消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柴油简介
        1.1.1 生物柴油的定义和分类
        1.1.2 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
        1.1.3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1.2 生物柴油的合成
        1.2.1 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
        1.2.2 生物柴油的表征方法
        1.2.3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
    1.3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1.3.1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2 多孔固体催化剂在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2.2.7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2.3.2 活性组分和反应参数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2.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2.3.4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2.3.5 催化剂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K/ZnO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4 纳米K/Zn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2.5 催化剂的表征
        3.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3.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3.2.8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3.3.2 催化性能评价
        3.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3.3.4 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条件的优化
        3.3.5 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评价
        3.3.6 不同改性碱催化剂性能比较
        3.3.7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4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4.2.5 催化剂的表征
        4.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4.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4.2.8 中空笼状CaO催化动力学参数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表面性质分析
        4.3.2 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4.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4 反应机理研究
        4.3.5 酯交换反应的规模和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研究
        4.3.6 不同CaO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较
        4.3.7 中空笼状Ca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4.3.8 不同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新型碳点的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点的概述
    1.2 碳点的制备
        1.2.1 自上而下法
        1.2.2 自下而上法
        1.2.3 合成后修饰和功能化
    1.3 碳点的合成原料
        1.3.1 生物质材料
        1.3.2 废料
        1.3.3 有机化合物
    1.4 碳点的发光机理
        1.4.1 表面态
        1.4.2 共轭π域的带隙跃迁
        1.4.3 荧光分子或荧光团的作用
    1.5 碳点的结构和性质
        1.5.1 碳点的结构
        1.5.2 碳点的光学特性
        1.5.3 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
    1.6 碳点的应用
        1.6.1 传感
        1.6.2 生物成像
        1.6.3 药物传递
        1.6.4 光电器件
        1.6.5 催化应用
    1.7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7.1 选题背景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测量及表征仪器
第三章 激发独立的橙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用于荧光和比色双模式检测Cu~(2+)和pH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O-CDs的制备
        3.2.2 Cu~(2+)和pH的荧光测定
        3.2.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3.2.4 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O-CDs的合成
        3.3.2 O-CDs的表征
        3.3.3 O-CDs的 PL特性
        3.3.4 Cu~(2+)检测
        3.3.5 pH传感
        3.3.6 O-CDs的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内分布
        3.3.7 细胞成像
    3.4 结论
第四章 双激发和双发射荧光碳点用于Fe~(3+)检测、温度检测以及溶酶体定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N-CDs的制备
        4.2.2 Fe~(3+)的荧光检测
        4.2.3 温度的荧光测定
        4.2.4 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
    4.3 结果和讨论
        4.3.1 N-CDs的合成与表征
        4.3.2 N-CDs的 PL特性
        4.3.3 Fe~(3+)传感
        4.3.4 温度传感
        4.3.5 细胞成像
    4.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柴油概述
        1.2.1 生物柴油定义
        1.2.2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1.2.3 生物柴油的制备
        1.2.4 酯交换催化方式分类
    1.3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4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1 固体酸的分类
        1.4.2 竹炭基固体酸研究进展
    1.5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5.1 固体碱的分类
        1.5.2 钙基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5.3 白云石制备固体碱的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用竹粉元素及粒径分析
        2.1.2 实验用埃洛石及白云石成分分析
        2.1.3 原料油成分及特性分析
        2.1.4 气体及化学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4 酯化/酯交换反应系统
    2.5 酯化/酯交换反应效率的测定
    2.6 本章小结
3 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2.1 催化剂的制备流程
        3.2.2 竹炭基固体酸制备工况的优化研究
        3.2.3 催化剂表征分析
        3.2.4 酯化反应工况的影响机制
        3.2.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 竹粉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3.3.2 xPWA/BAC-y催化剂制备工况优化
        3.3.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3.4 酯化反应工况影响规律分析
        3.3.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6 酯化产物分析及理化指标测定
    3.4 外场辅助对酯化反应的促进机制分析
    3.5 固体酸催化高酸值餐饮废油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NaAlO_2调控制备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NaAlO_2负载埃洛石的调控制备及催化酯交换性能分析
        4.2.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2.2 超声辅助NaAlO_2/HNTs的优化制备
        4.2.3 表征分析
        4.2.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NaAlO_2/HNTs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2.5 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 NaAlO_2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3.2 制备过程优化
        4.3.3 10%SA/CD催化剂表征分析
        4.3.4 10%SA/CD催化酯交换性能的RSM研究
        4.3.5 10%SA/CD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6 10%SA/CD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r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煅烧过程研究
    5.3 再水合过程研究
        5.3.1 水合制备过程
        5.3.2 再水合过程影响催化剂性能的表征分析
        5.3.3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5.4 SrO/CD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1 不同制备方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2 Sr添加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3 0.4SrO/CD-IWI的表征分析
        5.4.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0.4SrO/CD-IWI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5 0.4SrO/CD-IWI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Zn改性白云石催化餐饮废油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ZnO/CD催化剂的优化制备过程
    6.3 ZnO/CD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分析
    6.4 基于GA_BP的ZnO/CD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6.5 ZnO/CD稳定性评价
    6.6 ZnO-CaO催化同步酯化-酯交换的机理研究
        6.6.1 模型及计算方法
        6.6.2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性质分析
        6.6.3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甲醇性能分析
        6.6.4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乙酸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ENGLISH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近红外光响应型抗菌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伤口细菌感染的治疗
    1.2 传统抗菌方法
        1.2.1 离子抗菌
        1.2.2 抗生素抗菌
    1.3 新型外源性抗菌方法
        1.3.1 光热治疗法
        1.3.2 光动力治疗法
        1.3.3 超声治疗法
        1.3.4 微波治疗法
    1.4 凝胶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本征型抗菌凝胶材料
        1.4.2 外源性抗菌凝胶材料
    1.5 巯基-炔点击化学
    1.6 上转换技术
    1.7 纳米异质结材料
    1.8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具备快速细菌捕获效果的硫醚基干凝胶(PTLA)的制备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TLA的合成
        2.2.3 PTLA干凝胶、PLA聚合物的制备
        2.2.4 PTLA 干凝胶材料理化性质测试
        2.2.5 力学性能测试
        2.2.6 溶胀度测试
        2.2.7 细菌粘附效果测试
        2.2.8 生物相容性分析
        2.2.9 动物模型构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理化性质
        2.3.2 力学性能
        2.3.3 溶胀性能
        2.3.4 自修复能力
        2.3.5 细菌粘附效果
        2.3.6 生物相容性
        2.3.7 对伤口感染的治疗
        2.3.8 对伤口感染炎症反应的评估
    2.4 PTLA干凝胶粘附细菌机理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近红外光响应型快速捕获并杀菌的杂化干凝胶(AgNPs/N-CD@ZnO PTL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N-CD@Zn O的制备
        3.2.3 TLA的合成
        3.2.4 N-CD@Zn O的理化性能测试
        3.2.5 N-CD@Zn O的光学性能测试
        3.2.6 AgNPs/N-CD@ZnO PTLA杂化干凝胶、PLA 聚合物的制备
        3.2.7 理化性能测试
        3.2.8 力学性能测试
        3.2.9 溶胀度测试
        3.2.10 离子释放测试
        3.2.11 光学性能测试
        3.2.12 抗菌性能测试
        3.2.13 抗菌机制分析
        3.2.14 生物相容性分析
        3.2.15 动物模型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CD@Zn O的形貌与尺寸
        3.3.2 N-CD@Zn O的光学性能
        3.3.3 杂化干凝胶理化性能
        3.3.4 力学性能
        3.3.5 溶胀度
        3.3.6 离子释放
        3.3.7 ROS检测
        3.3.8 短期抗菌性能
        3.3.9 长期抗菌性能
        3.3.10 杂化干凝胶与其他干凝胶抗菌性能对比
        3.3.11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3.3.12 对细菌膜通透性的影响
        3.3.13 杂化干凝胶抗菌后对细菌内ROS的检测
        3.3.14 MTT分析
        3.3.15 细胞荧光染色
        3.3.16 对伤口感染的治疗
        3.3.17 对炎症反应的评估
        3.3.18 治疗后的血常规分析
        3.3.19 治疗后对主要器官的影响
    3.4 杂化干凝胶光催化机理及杀菌机制
    3.5 小结
第4章 具有PTT/PDT协同抗菌效果的杂化水凝胶(CuFC/CuS@CMC/GO)的制备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CuFC的制备
        4.2.3 CuFC/CuS的合成
        4.2.4 CuFC/CuS的理化性能测试
        4.2.5 CuFC/CuS的光学性能测试
        4.2.6 CuFC/CuS@CMC/GO杂化水凝胶的制备
        4.2.7 杂化水凝胶的理化性能测试
        4.2.8 力学性能测试
        4.2.9 溶胀度测试
        4.2.10 离子释放测试
        4.2.11 光学性能测试
        4.2.12 抗菌性能测试
        4.2.13 抗菌机制分析
        4.2.14 生物相容性分析
        4.2.15 动物模型构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uFC/CuS的基础性质
        4.3.2 CuFC/CuS的光学性能
        4.3.3 杂化水凝胶的结构和力学测试
        4.3.4 溶胀度
        4.3.5 离子释放
        4.3.6 光热性能考察
        4.3.7 ROS检测
        4.3.8 抗菌性能
        4.3.9 对细菌膜通透性的影响
        4.3.10 MTT分析
        4.3.11 细胞荧光染色
        4.3.12 对伤口感染的治疗
        4.3.13 对炎症反应的评估
        4.3.14 治疗后的血常规分析
        4.3.15 治疗后对主要器官的影响
    4.4 CuFC/CuS光热及光催化机理及杂化水凝胶杀菌机制
    4.5 小结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L-天冬氨酸离子液体联合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物柴油的特点
        1.2.2 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2.3 离子液体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2.4 脂肪酶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关键技术
        1.3.5 研究目标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离子液体([Asp]HSO_4)的制备与表征
        2.2.2 预实验方法
        2.2.3 酯化实验
        2.2.4 酯交换实验
        2.2.5 猪胰脂肪酶的固定化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酯化实验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2.3.2 酯交换实验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2.3.3 原料油脂理化性质测定
        2.3.4 离子液体的表征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离子液体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3.2 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Asp]HSO_4和游离脂肪酶催化油酸预试验
        3.2.2 [Asp]HSO_4和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预试验
        3.2.3 [Asp]HSO_4和游离脂肪酶催化大豆油预试验
        3.2.4 预实验结论
    3.3 [Asp]HSO_4联合脂肪酶催化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
        3.3.1 [Asp]HSO_4联合游离脂肪酶催化油酸酯化反应
        3.3.2 [Asp]HSO_4联合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制备油酸甲酯
        3.3.3 [Asp]HSO_4联合游离脂肪酶催化月桂酸制备月桂酸甲酯
        3.3.4 [Asp]HSO_4联合游离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3.3.5 [Asp]HSO_4联合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3.3.6 [Asp]HSO_4联合游离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3.4 [Asp]HSO_4联合脂肪酶催化制备油酸甲酯工艺优化
        3.4.1 正交优化[Asp]HSO_4联合游离脂肪酶催化制备油酸甲酯
        3.4.2 响应面法优化[Asp]HSO_4联合固定化酶催化制备油酸甲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二维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转化制可再生柴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子筛材料简介
        1.1.1 分子筛纳米化
        1.1.2 多级孔分子筛的合成
    1.2 层状及二维分子筛的合成和催化应用
        1.2.1 层状及二维分子筛的发展历程
        1.2.2 原位合成层状及二维分子筛
        1.2.3 后合成修饰层状分子筛前驱体
        1.2.4 层状及二维分子筛的催化应用
    1.3 生物质催化应用简介
        1.3.1 酯化反应
        1.3.2 酯交换反应
        1.3.3 脱氧反应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磷钨酸/二维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油酸酯化制生物柴油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磷钨酸/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2.2.3 测试方法
        2.2.4 油酸酯化的催化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磷钨酸/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2.3.2 磷钨酸/分子筛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a型二维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酯交换反应制生物柴油中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Na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3.2.3 测试方法
        3.2.4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Na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3.3.2 Na型分子筛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i/二维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游离脂肪酸制柴油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Ni/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4.2.3 测试方法
        4.2.4 硬脂酸脱氧反应的催化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Ni/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4.3.2 Ni/分子筛催化剂在硬脂酸脱氧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致谢

四、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to Esterifi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 蔡灿欣. 江南大学, 2021
  • [2]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应用及再生利用研究进展[J]. 孙书双,朱亚明,赵先奕,高丽娟,赖仕全,赵雪飞. 应用化工, 2021
  • [3]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微波蒸馏反应器:升温和沸腾过程[J]. 赵海峰,李洪,李鑫钢,高鑫. 化工学报, 2021(S1)
  • [4]脂肪酸淀粉酯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王小凤.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5]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D]. 黄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6]新型碳点的合成及其应用[D]. 暴悦婧. 山西大学, 2021(12)
  • [7]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D]. 宁一麟. 山东大学, 2021
  • [8]近红外光响应型抗菌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黄博. 湖北大学, 2021(01)
  • [9]L-天冬氨酸离子液体联合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D]. 汪文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10]二维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转化制可再生柴油[D]. 庞皓.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微波加热技术在酯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